(完整版)医务社会工作

(完整版)医务社会工作
(完整版)医务社会工作

第一章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专业地位角色

1、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构成要素主要有7个:一是以社会福利服务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为指导;二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性质是社会福利服务,实质和精髓是为病人、家属和公民提供免费和以公民社会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三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平等,健康公平与健康平等;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病人、家属等弱势群体、劣势群体和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五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作用是解决服务的心理问题和因疾病导致的其他社会问题,直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间接改变、影响宏观的社会环境、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六是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助人技巧和组织化、制度化社会服务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社会关怀和无私奉献;七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运行机制是及时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有效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2、医务社会工作的分类角度和三大专业特征:分类角度:①按照国家划分,可以分为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瑞典、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②按照服务对象划分,可以分为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慢性病患者和普通病人的社会服务;③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场所划分,可以分为职业健康社会工作、学校健康社会工作和监狱健康社会工作等;

④从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实务领域看,医务、学校健康社会工作、狭义福利、住房、就业服务和个人、家庭、社区、群体服务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领域;⑤从社会服务体系发展规律和结构变迁角度看,医务社会工作与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处于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最高层次。三大特征:①社会福利性:主要目的是解决公民的生老病死和基本生活问题;②跨学科:说明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说明医务社会工作跨越社会福利与健康照顾两大学科群;③综合性

3、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①医务社会工作的宏观研究对象是特定社会制度中的医药卫生体系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②医务社会工作的直接、具体研究对象是医疗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③医务社会工作要研究各式各样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科室设置、社会功能与运作机制;④医务社会工作必须研究各类疾病和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医学知识;

⑤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还有医学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体系;⑥医务社会工作还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大的方针政策的研究,以及纵向历史比较研究和横向国际比较研究;⑦医务社会工作还应当研究特定社会的福利文化和医药卫生文化。

4、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和工作范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与临床医疗、精神疾病与精神健康、康复服务、家庭医学与社区健康服务。

5、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对象的结构性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①医务社会工作概念内涵外延在不断变化;②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③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的系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色彩越来越浓厚;④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越来越多地反映为医院之外、非医疗性和综合性社会工作干预措施。

6、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领域①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建支持性环境;③加强社区的行动;④发展个人的技能;⑤调整健康照顾服务的方向。

7、康复范围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医学康复,主要是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②教育康复,主要是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③职业康复,主要是通过职业训练恢复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取得就业机会;④社会康复,主要是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

8、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功能①医务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疾病与健康等社会影响因素的预防和治疗,使医生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生理疾病的治疗,有助于病人获得全面的综合性服务;②医务社会工作者直接参与病人管理,参与医疗服务流程和健康照顾服务活动的过程;③医务社会工作为病人提供超越医院的延伸性和连续性的健康照顾、确保病人完全康复;④除提供直接临床服务、连续性服务和参与病人管理之外,以疾病预防、健康风险因素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预防为主的预防服务于健康促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职能;⑤医务社会工作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两个学科领域,在医学学科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中都扮演积极重要的角色。

9、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范围和服务内容的优先领域:①广泛开展健康需要评估和高危人群的筛查;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③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咨询和心理关怀;④协助病人适应医院和医疗环境;⑤对病人提供医疗救助和经济支持;⑥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家庭支持和家庭福利服务;⑦组织志愿服务和开展社区服务;⑧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⑨改善就医环境和加强医患沟通;⑩组织病人自助互助小组、俱乐部和娱乐活动等。第二章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基础

1、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构成①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科学体系,主要是回答有关疾病、病理、治疗和健康的基本知识;②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工作知识,主要涉及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③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主要为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提供宽广知识基础。

2、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的结构:可分为微观、中观与宏观知识三个层次。综观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其中最微观、最基础、最主要、最直接和操作化知识层次是有关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的。①微观层次专业知识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建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个人需要和目标;②中观层次专业知识体系主要是有关社区与组织的,社区通常分为地域社区与功能社区两种。③宏观层次专业知识主要是有关健康照顾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政策框架等

制度性议题。

3、医务社会工作理论观点的基本功能a理论观点为我们观察、描述、分析和理解特定的疾病、健康现象、现状提供概念工具,有助于我们从不同学科、不同理论视角、不同分析层面去全面、系统、客观的观察目标事物b理论观点为特定服务领域提供各种衡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人们可以借此衡量和评价目标服务体系,确定目标服务体系所处的发展阶段、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c理论观点为全面系统客观描述服务状况,发现现存主要问题和研究问题的主要成因,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提出政策建议,设计科学而合理的制度框架与选择适宜的政策模式,提供多方面的理论、政策支持,有助于科学决策,提高政策设计和目标服务质量d理论观点可以为横向国际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比较研究提供比较标准和参照体系,有助于发现不同制度和服务体系的主要差距所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工作的基本思路e理论观点可以为我们正确评价和评估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提供基本原则和衡量标准。

4、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体系与基本观点:a系统理论和人口学理论观点b生态学观点和人-环境相互适合的理论c结构功能主义和多视角系统整合的观点d健康危机干预和压力管理的理论e消费主义、增权和生活质量观点f人文关怀和社会工作专业视角g生命周期和人生不同阶段健康需要的观点h健康照顾或卫生保健的观点i生理-心理-社会健康观和医学模式转型学说j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理论观点

5、医务社会工作与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实务领域(1健康需要评估;(2疾病预防和初级卫生保健(3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4急诊室、门诊部和医院社会工作(5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和医疗保险(6医疗救助和弱势群体的健康照顾(7出院计划和预后康复服务(8家庭照顾和社区护理(9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人、慢性病人和其他群体长期照顾(10肿瘤防治社会工作(11临终关怀和善终照顾(12健康促进和公共卫生

6、医务、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实务模式1)健康照顾处境分析与间接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2)跨文化与文化敏感的实务模式3)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模式4)基本生活和生活保护模式5)一般性与特殊性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6)整合型实务模式7)以研究、预防、诊断、治疗生理性疾病为主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8)侧重精神心理分析和精神心理治疗的精神心理治疗模式9)医疗机构中医疗照顾为主的服务模式10)医疗服务过程中与连续性服务模式11)注重服务对象共同需要与为服务对象增能赋权的发展模式

7、医务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真诚“服务”病人和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和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一味单纯、形式上“管理”病人和管理服务对象;②按照免费、去商品化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原则,而非单纯注重经济效率和商业化原则配备社会工作者,满足病人社会需要;③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区分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分类配备社会工作者,而不是全国实行统一的配备标准,应着眼于解决当地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④按照需要、社会需要和健康需要,而不是按照控制成本、省钱原则配备医务社会工作者。8、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1)医务社会工作首要的工作方法是个案取向的2)团队工作方法和模式3)家庭治疗和社会心理康复训练方法4)健康教育宣传和健康促进方法5)资源动员和社区参与方法6)社区发展和社区健康法服务方法7)社区运动和群众运动方法8)健康政策倡导和制度变迁方法9)公共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创新方法10)国际健康照顾和全球公共卫生方法

第三章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严格与制度模式

1、中国建立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模式与影响因素①第一种基本介入模式是,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和组织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高等院校中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以青年志愿者身份“进入”医疗卫生机构;②第二种基本介入模式是通过医院院长和医院业务技术骨干“从国外介绍和引进的”;③第三种基本介入模式是医院为了公共关系和重塑自身的社会形象,尤其是为了预防、建设、调处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而“自行成立”医院社会工作部,按照他们自身对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解,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④第四种基本介入模式是,高等院校中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到医疗机构实习,通过实习和专业服务活动,院方发现社会工作者对医院改善服务质量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们在医患沟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社会工作者是现代卫生保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人员,遂决定将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留下;⑤第五种基本介入模式是制度环境、社会工作教育、开拓型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医院制度创新“有机结合的综合性模式”;⑥第六种基本介入模式是,有些人员在“不知不觉”、不了解社会工作是什么,实际上却正在从事医务社会工作。

2、中国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①是卫生政治性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医疗卫生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在卫生系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政府实施卫生治理与构建现代卫生保健制度的迫切需要,它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权威与执政的社会基础;②中国目前存在的医患之间结构性紧张状态,既增大病人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的不安全感,又造成严重经济浪费,增大社会成本;③建立和健全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④有助于改变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价值观念,培育现代的健康理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医疗健康文化,塑造现代医疗环境和服务体系。

3、中国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①现阶段全国各地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并不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②目前全国各地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还是“星星之火”,已设立社会工作部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医疗机构的数量不

多,分散在全国各地,而且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医院,特别是那些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大医院和城市地区。③目前全国各地医疗机构设置“社会工作部”,建立专门医疗社会工作队伍,这些制度化建设都是各单位自主、自愿、自行进行的。

④目前全国各地设置社会工作部和开展各种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动机和直接目的是有效预防医疗风险和医疗纠纷,保护医院、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制度创新与服务发展,从而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⑤目前,全国各地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在地区、服务领域、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很大差别。⑥目前,根据全国范围的调查发现,在全国各系统中,卫生系统是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发展的最好系统,因为卫生系统最迫切需要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卫生系统面临的结构与体制性问题较多也较为突出。

4、中国医务社工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①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是社会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服务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卫生保健制度建设日益紧密,一体化和整合性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②目前全国各地设置社会工作部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医疗机构,以及那些尚未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机构,都将逐步走向制度化建设的道路;③中国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模式和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和服务模式;④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健康照顾服务体系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不同行动主体的行动逻辑必然会有所不同,这反映特定时空处境下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

5、1949——1954年新中国卫生工作的重点:①集中力量预防那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性疾病和严重威胁母婴生命的疾病②整顿全国卫生工作队伍,建立农村、工矿企业和城市的基层卫生组织③医学科研工作取得显著成绩④医学教育发展迅速,为国家培养大批医药卫生技术人才⑤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的健康发展⑥中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建立医疗照顾服务体系

第四章中国健康照顾政策框架与健康照顾服务体系

1、公共政策的含义:从公共政策的功能作用角度看,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社会问题而做出的决定。

2、公共政策的范围内容:国防政策、外交政策、科技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宗教政策、环保政策等

3、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①目标、宗旨是社会福利和利他主义,是行善和集体主义文化取向的;②具有强烈的价值判断和伦理道德规范功能,文化冲突与价值观念色彩浓厚;③具有强烈的行动取向和问题取向,反映社会共同愿望和解决问题的普遍要求;④兼有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其中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是最典型例证;⑤贯彻实施和日常运作的基本方式是通过社会资源水平再分配和垂直再分配,是“劫富济贫”,而不是相反。

3、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五个组成部分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③大额医疗互助与社会医疗救助制度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⑤城乡医疗救助服务体系

4、中国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①基本医疗保险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②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即广覆盖原则③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负担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原则

第六章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1、在预防医学领域社会工作者常常扮演如下角色①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②社会资源动员和组织者③宣传者④协调者⑤增权者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果①解构人们的惯习②陌生场域的出现③缺乏制度嵌入的群体茫然失措,形成社会风险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介入时序1)事前介入——增强特定群体的制度嵌入(1)在宏观层面,社会工作者承担起倡导者的角色①健康意识层面②社会政策层面③社会性行动层面④社会责任层面(2)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区别情况,采取具体的预防应对策略①针对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②针对各类污染的现实情况③针对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④针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充足防灾、减灾和抗灾的物资储备2)事中介入——建构适应公共卫生需要的惯习(1)呼吁公众的主动配合,实现个体和群体惯习的变迁(2)个案介入(3)团体工作方法介入(4)社区工作方法介入3)事后介入——适应陌生场域

4、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5、医疗保障制度的含义:是指人们在患病、工伤、伤害、生育和年老等需要社会帮助的情况下,需要获得预防、诊断、检查、治疗、康复和其他维护健康的服务时,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与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护制度与政策框架的总和。

6、新型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有五部分组成: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③大额医疗互助与社会医疗救助制度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⑤城乡医疗救助服务体系

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低医疗保险水平原则、广覆盖原则、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原则

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遵循的原则: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保障适度;先行试点,逐步推开

9、医院的含义:医院是设置住院床位以诊断疾病、收治病人和护理病人的专业化医疗机构,是医务人员向患者提供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的场所,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P100

10、医院的类型(1)按照医院的服务范围和行政隶属关系等标准,医院可以分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教学医院、企业医院、中医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基地。(2)按照医院规模,医院可分为三级十等。(3)按照所有制性质和经营目的,医院可以划分为公立医院和营利性医院两大类型。

11、预防医学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①环境卫生阶段:此阶段处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重点是为改善环境,而进行城乡卫生基本建设。②个人预防阶段:此阶段处于20世纪上半叶,当时人们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破坏了宿主、环境与疾病三者之间的相互平衡的程度,要求改善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宿主,控制病因。③社会预防阶段:它矛头指向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亡,实践证明,对付它的法宝主要靠社会医学、行为医学和环境医学④社区预防阶段:此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社区是一个由个人组成的团体,为其成员谋取互利性的服务。

12、预防医学的三个层次:①初级预防也称一级预防,即中医的“未病先防”,包括两方面的任务,即促进健康与特殊防护②二级预防包括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即中医的“既病防变”,强调及时发现病例并加以处理,目的是减轻痛苦与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预防病程延长,预防病情恶化预防传染病波及他人以及预防并发症与后遗症③三级预防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预防后遗症的发展,包括降低致残率和康复。

13、预防医学研究内容:流行病学/卫生学/社会医学/环境医学

14、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①社会科学方法②流行病学方法③实验法

15、预防医学面临问题: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②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③地方病与职业病将长期存在,危害严重④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⑤意外伤害发生率不断提高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

16、预防医学的发展方向①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②环境与健康问题将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③将更加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④更加注重预防保健政策和策略的导引

17、初级卫生保健应运而生:①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②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

18、医疗卫生工作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特征:①观察与描述②临床思维③生物统计④临床研究中的对照组⑤双盲法⑥临床流行病学

19、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①分化与重新组合并存②综合化趋势③国际化趋势④探索性发展⑤循证医学的趋势

20、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对群体健康的介入策略:干预方法包括:开发领导、动员群众参与、培养骨干、利用舆论和规范力量,创造良好环境,降价与激励。

21、社会工作者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扮演的角色: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社会资源动员和组织者;宣传者;协调者;增权者;合作者

第七章疾病治疗与医院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1、医务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1)当机构需要制定提供服务的书面计划时,制定者必须是由社会工作专业毕业且具有执照者并须经过社会工作教育审议会认定的合格者。2)医院社工部门应对方案负行政责任。3)明确社会工作方案的范围、目标和组织;服务计划的设计一般应由社会工作硕士根据目标、组织、范围和内容来完成。4)医院社工的服务包括发现个案,对案主及其家属提供直接服务、咨询、在职训练和教学以及参与社会服务工作。5)有足够的社会工作者配合方案的实施。6)通过在职训练及进修教育,加强对案主的服务。7)机构服务策略与工作程序应设计妥当,并有效使用。8)社会工作者应遵循伦理守则。9)社会工作的记录应纳入病人病历表中,以供参考。10)评估与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的质量。11)有足够的空间和设施,满足专业的、教育的、管理的和有关社会工作方案的需要。

2、合格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素质:①具备一般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技巧②对患者病情发展、治疗方式及家属护理的了解③,能体恤患者因疾病所产生的需要,包括心理需要,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予以及时地疏导;④具有与医护人员合作的技巧,能与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形成团队,为患者提供适当服务。

2、医务社工常见的任务与功能①间接服务,包括行政事务、资源开发、计划、教育训练、评估研究等;②直接服务,即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服务,协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环境;③促进环境改善;④团体干预;⑤个案管理。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①社会福利的角色②医疗团队成员的角色③社区健康服务的角色④医院行政的角色⑤教育角色

4、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一般工作程序:①确定案主②查阅病历或与医护人员讨论病情,了解要帮助的患者之病情、治疗情形、治疗计划。③收集患者的有关社会与心理资料④确定社工可帮助病人之处⑤提供服务,落实计划,实现目标,并将具体的服务事项记录在病历上。⑥评估个案工作,并完成个案工作报告。

5、医务社会工作的评估指标①案主是否真正得到了他们所需要和期待的服务;②机构和工作者是否具备专业化水准,是否有效;③经费是否全部使用在纯粹的服务工作上,如果不是,其比例是多少;④基金的花费是否合理,是否与服务目标直接相关。

6.医患关系的特质①利益关系上兼具互惠性与矛盾性②交换关系上价值规律若隐若现③医患关系的不对称性④资源、能力方面的异质性⑤病人——医生关系主要基于病人的感觉

7、出院计划所必需的条件①尽早确定出院后可能有护理需要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③患者及家属的评价和会谈

④制定计划⑤计划的调整和实施

8、探讨社会工作出院计划的过程:①入院阶段最初的社会工作出院计划;②促进案主、家庭和健康照顾团队的合作,增进沟通;③推荐可供选择的出院方案以及资源动员;④出院计划的执行;⑤出院后的跟踪和评估。

8、出院计划具体的实施过程①选定适合出院计划的患者②决定出院计划的指导者③初次见面以及收集资料④病房病历讨论会的准备⑤召开病房病历讨论会⑥召开扩大病历讨论会⑦计划的实施和评价⑧出院场所的联络

9、社会工作者在出院计划中的角色①在为案主制定出院计划前,社工首先要为案主作早期的鉴定和评估②与案主、案主家属及健康护理中心合作③在对适用性、方案、服务质量等的评估完成后,社工要为案主及其家人提供不同的疗养方案,以供他们选择④在案主出院接受评估的过程中,社工要为案主及其家人提供支持和勇气,协助他们做出决定⑤与社区的有关机构及相关的长期疗养中心取得联系,促进案主稳定情绪,以便更好地进入状态,并且为弥补计划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作准备。

第八章医院社会工作于医院社会工作组织建设

1、当代医院管理发展的新趋势①构建和谐医院②医院人本管理③医院管理社区化④病人安全管理

2、社会工作部门在当代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意义①参与医院管理过程,提供决策信息咨询②协助解决医患纠纷,促进和谐医患关系③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充实医院社会资本④开展公共卫生研究,改善公共卫生政策

3、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目的①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或观念变成行动②增进社会工作技巧③帮助学生学习对自我的再思考,进而达到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以促使自我的成长,使其更符合专业的要求④发展创造力⑤产生更好的服务方式或内容

4、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的内容①社会工作原理、原则如何运用于具体的医院管理方式与病人的时候文化脉络②了解医院运作体系的功能、政策以及服务的程序和社会工作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③对医院所属的社区存在的社会问题有更清晰的了解④了解社会工作者所服务的病人及其家属或者医护人员的类别与特征⑤对医疗过程中人与社会关系,人的行为发展过程,以及社会文化脉络有清晰的了解⑥学习与病人及其家属、医护人员以及其他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的技巧⑦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于具体的事务中⑧对医疗过程中的行政与法规概念有较清楚的了解,对医院的运作过程加以了解

⑨学习如何转介、协调以及运用社会资源⑩学习如何评估,并不断地改进服务

5、医院社会工作部门的工作内容:行政督导项目、方案评价、对个案工作方案报告和统计上的分析说明、小组工作方案的工作细节、社会工作部门有关的政策制定与修订、病人照顾程序中专业自责的确认、机构内方案计划的参与、参与社区中的保健与福利方案的发展、参与对医院工作人员或学生的教育方案、研究工作、部门方案的实施、其他事项安排

6、医院社会工作部门的人员职责:主管部门:①面向社区及社区的职责:代表医院及社会工作部门负责与社区及有关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关心社会慈善事业,宣传医院的社会服务形象;代表医院向社会进行募捐,接受并公布社会各界的捐赠及其使用情况;②面向医院管理层及医院其他部门负的职责包括:贯彻医院管理方针与政策,参加院务会议;配合各科室部门的医疗需要,做好医疗团队的协调与整合作用;开展各种教育与培训工作,加医院和谐文化的建设;③面向社会工作部门内部的职责:制定社会工作发展计划,做好部门预算与收支的审定;制定及审核部门内部的研究计划、新资料以及各种报告;开展社会工作者的选拔、培训、评价以及考核;协调社会工作者理念的冲突④面向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发展的职责包括:在个案中对员工进行督导、评价以及研讨;员工的小组计划书的制定、服务对象的安排、方法的使用以及小组过程进行监督;对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各项内容进行研讨与交流,促进专业水平的发展;面向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实际咨询以及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职责包括:①负责各科室转介来的个案,诊断患者相关疾病的心理及社会信息②主动观察、发现病人的问题,并与各个科室医护人员协调与联系③参加会诊工作④出息相关的会议⑤阅读病例,了解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积极配合治疗工作⑥提供医生医学研究的资料,供医疗研究进行参考秘书及接待员:协助部门或主管处理日常事务、文件以及相应的接待工作;针对医患关系日益激化,秘书必须具有同理心,懂得良好的礼仪,并且具备处理突发时间的能力

5、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与功能①行政性督导②教育性督导③支持性督导

6、医务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1)个别督导①聆听②补充③提出疑问④评价⑤提出建议2)小组督导

7、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①形式性评估②总结性评估

8、医务社会工作评估的方式①临床评估②方案评估③机构评估

第九章疾病康复与康复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1、社会康复的工作措施①协助政府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来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②保障残疾人生存的权力要有适合其生存的必需条件③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④使残疾人起居方便,并享受适合的公共设施服务⑤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⑥促进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⑦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独立⑧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权利

2、康复训练的一般过程(步骤)①康复诊断②确立康复目标③制定周密康复训练计划④实施康复训练计划⑤康复治疗的评定

3、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康复方面通常包括以下内容①协助康复医师开展需要评估、正确地诊断以及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残疾人康复后的健康状况和自我照顾能力。②协助服务对象寻找有利资源③针对服务对象家庭进行专业辅导④帮助服务对象进行资源整合⑤提供个案、小组或社区的专业性服务,解决残疾人社会适应问题,满足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

⑥通过社会工作研究和实践,进行社会呼吁和倡导,为推动社会政策及社会环境的改善进行实证积累。

4、康复社会工作的作用1)对受助者的作用①提供物质帮助②给予心理支持③促进能力发展④维护合法权益2)对社会的作用①促进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②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③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5、康复社会工作的主要特征①崇尚专业的时候伦理精神②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③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④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⑤充分利用保护性政策

6、康复的目标:康复的一般目标包括: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能丧失,防止可能增加的损伤,最大限度地提高身体功能,增进对困难情境的自我处理和自我照顾以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获取充分情绪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最高程度地提高职业技能,发挥潜能和增加社会生活功能。

7、康复内容:康复医学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测评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主要包括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两大部分。

康复治疗: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

8康复服务方式:①康复机构的康复,包括综合医院中的康复科、康复门诊、专科康复门诊、康复医院、专科康复医院等②上门康复服务,指具有一定水平的康复人员,走出康复机构到病、伤、残者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活动③社区康复或称社基康复或基层康复,指依靠社区资源(人、财、物、技术)为本社区病、伤、残者就地服务

9、康复训练的步骤组成:①康复诊断。康复训练不在于诊断服务对象患了那种疾病,而是诊已有的、具体的哪些缺损,那些需要帮组恢复②确立康复目标。根据病情及服务对象实际情况、康复诊断以及服务对象自身、家庭、社会对其角色的要求,来为病人确定切合实际的康复目标③制定周密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计划的实施最好是在家庭、社会等要求达到康复目标的环境中进行。⑤康复治疗的评定。

6、社会工作在残疾人康复方面的介入通常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①协助康复医师开展需要评估、正确地诊断及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以维持残疾人康复后的健康状况和自我照顾能力②协助服务对象寻找有力资源,比如考虑残疾人康复后应有的基本医疗措施,包括地方性的医疗单位、老弱残疾人的疗养及福利机构的设施③针对服务对象家庭进行专业辅导,包括家庭治疗、小组、社区等专业性活动④帮组服务对象进行资源整合⑤提供个案、小组或社区的专业性服务,解决残疾人社会适应问题,满足残疾人社会福利需要⑥通过社会会工作研究和时间,进行社会呼吁和倡导,为推动社会政策及社会环境的改善进行实证积累。

7、康复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①个案社会工作方法。一般来说,在康复机构中开展的社会工作,是以个案工作为主,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为辅助的康复工作,其个案工作方法是:每一个专业社会工作者负责一个病区或一种疾病、一种伤残类型的康复对象,对案主进行一对一的工作,采取调查立案、咨询、会谈和访视等手段,在案主及当事人的配合下,帮助案主解决他们在住院期间所面临的社会问题②小组工作方法。形式:①由社会工作者、护士、康复训练技师、心理工作者和康复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加小组与工作,共同针对某一类型残疾人开展工作。②将住院残疾人按照残疾类型分成活动小组,由社会工作者组织某一个病区残疾人开展互助帮助小组工作。③组织残疾儿童家长围绕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工作,这些小组工作的目的是鼓励残疾儿童家长自助,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潜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8、康复社会工作的作用:1、对手受助者的作用①提供物质帮助②给予心理支持③促进能力发展④维护合法权益2、对社会的作用①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和谐②促进制度建设和社会进步③增加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6、国家和社会采取下列措施,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①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等形式,反映残疾人生活,为残疾人服务②组织和扶持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聋人读物、弱智人读物的编写和出版,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在部分影视作品中增加字幕、解说③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举办特殊体育运动会,参加重大国际性比赛和交流④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和照顾,有计划地兴办残疾人活动场所

7、开展社区工作的有利条件①社区建设工作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②社区中有配置较为合理的资源,包括设施。设备、人力资源、服务网络等。③在社区中残疾人可以得到方便、及时的康复服务④在社区中可因地制宜地为残疾人提供各种康复服务

8、残疾人工作的原则1)指导思想①坚持以政府为指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②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共建共享③建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工作机制,促进残障者平等参与社会生活2)工作原则①社会化的工作原

则②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③因地制宜的原则④因陋就简的原则⑤因利势导的原则⑥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的原则10、残疾人的事业成就:①参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监督②在国家协调机构中发挥残疾人代表作用③参与制定和实施国家计划④提高公共意识⑤激励残疾人的参与意识和自强精神⑥参与国家事务⑦建设无障碍环境

11、残疾人的权利保障与社会服务体系:①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权益②平等对待残疾人③国际社会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内容。A国际立法:规定特别扶助的原则、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责任、重视残疾人组织的建设和作用、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残疾人康复、给予福利保障B国际行动

12、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体系:①社会福利政策②法律援助制度③就业政策④医疗救助制度⑤参上抚恤制度

⑥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商业保险

9、聋哑儿童社会康复注意的问题:①加强对聋哑儿童康复的早期干预②促进“聋健合一”的康复训练③帮助聋哑儿童获得助听器④开展家庭康复扶

10、在聋哑儿童康复训练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①珍惜和尽量满足聋哑儿童的好奇心②创建和设置适合聋哑儿童学习生活的环境③社会工作者在组织小组活动中,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A让聋儿自己多一些4动口、动脑的机会,亲自参加游戏或操作B提供物质条件C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中,都要对孩子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D尽可能与家长取得合作,或取得一致的意见

第十章社区健康服务与社区健康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以下公共卫生服务:1)卫生信息管理2)健康教育3)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4)慢性病预防控制5)精神卫生服务6)妇女保健7)儿童保健8)老年保健9)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10)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11)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2、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特征①社区健康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服务范围和内容的服务性工作②社区健康服务是联结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社区服务于社区建设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社会工作,联结社区工作、群体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联结政府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市场商业服务和社区互助服务的桥梁和纽带,这种中介性和桥梁、纽带性的服务特征明显,是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与政策框架最突出的特征。③社区健康服务的综合性特征突出④以健康促进和改善生活状况为中心,而不是以生理性疾病预防治疗和病人为中心,这是社区健康服务截然不同于医院医疗服务的关键之处,也是社区健康服务最本质的特征。⑤以人群为服务对象、以普通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尤其是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精神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弱势群体、劣势群体为服务重点,而不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这是社区健康服务接人不同于医院临床个体医疗服务的最大之处。⑥以家庭为基本服务对象。

3、社区健康服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①各种类型的社区健康需要研究②广泛介入社区层面上和地域社区范围内公共卫生服务的研究、创造、提供、发展、评估和理论、政策、制度创新③建立、发展、改进和维护社区健康信息系统,描述社区健康地图和社区健康的社会生态④协助全科医生和护士从事基本医疗服务⑤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健康服务领域中可以介入的基本范围是“非医疗性”服务⑥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之一是发现、培养、扶持和训练社区健康领袖⑦医务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健康服务领域中的基本职责和专业使命之一是,努力将现有各种社会服务体系联结起来⑧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之一,是推动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改变不合理、不适宜、不友好的社会环境,将改变环境放在重要地位,而不是改变人置于工作的重要地位。

名词解释:

1、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卫生机构中,解决病人和家属心理、社会问题的社会服务,突出特点是服务对象和工作范围已超出医院和临床医疗的卫生范围,反映世人健康观念的不断变化。

2、精神健康:一种完好的状态,个体能够认识到他或她的能力,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压力,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能够对他或她的社会有所贡献。

3、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疾病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4、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疾病:是指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一种社会失调状态,是一种社会偏差性行为和状态。

6、预防医学: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生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7、临床医学:主要指以求诊病人为对象,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利用各种方法诊断疾病,并针对性地给予积极、有效的肌体干预措施,包括药物、物理、手术等方法,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8、康复:是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

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常见的有急性中毒、污染、急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灾害。10、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专业机构的有关社会生活的康复训练、社会层面的呼吁和倡导、政策的研究、推广和推动等,帮助服务对象尽可能恢复其社会功能,为其创造适合其生存、发展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使其享受作为社会人的同等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11、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劳动者因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而负伤、致残、死亡时,由国家和社会给予本人或其供养亲属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3社区健康服务的服务对象是全体蛇舞居民,其中妇女、儿童、老人、慢性病人、残疾人是社区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确定社区健康服务对象是已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为基础

4城市健康服务在促进医学模式转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改善健康状况等方面发挥的作用:①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转型、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方面使中国社会现代化速度明显的加快,另一方面,使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多、显著增强,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如何确保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政府治理、社会管理和政治发展的需要。②其次,社区健康服务具有安全、便捷、经济的特征,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服务体系,相对于大医院而言,具有明显的卫生经济效益与效果③最后,社区健康服务具有改善医患结构关系性紧张状况,具有明显缓和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作用,具有改善社区居民求医问药模式,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发展预防保健和公共服务,培育和塑造现代健康照顾和社会福利理念等积极作用第六章

一、儿童发展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

1、胎儿期及围产期。胎儿期保健的主要任务是: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保证充足营养、给予孕母良好的

生活环境、预防产时感染、预防并及时处理围生期新生儿疾病。

2、新生儿期。新生儿期保健的主要内容有出生时的护理、居家保健、新生儿喂养、新生儿皮肤护理等

3、婴儿期。婴儿期的保健重点是合理喂养,尤其强调母乳喂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坚持户外活动、用带有声

光色的玩具促进其感知的发育和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

4、幼儿期。供给足够的营养,注意训练儿童的自行进食技能、重视与幼儿的语言交流和大运动能力的发展,注

意培养幼儿的自己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做好计划免疫和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5、学龄前期。学龄前期应注意培养其学习习惯、想象与思维能力,在游戏中学习遵循规则和与人交往、保障充

足营养、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6、学龄期。此期的儿童应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展体育训练、合理安排生活、供给充足营养、进行法制教育

7、青春期。该年龄阶段要开始进行法制教育,要减少青少年怀孕及危险饮酒行为,关注青少年性传播疾病

二、、儿童疾病特点和生长发育因素

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a环境因素。社会与大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b遗产因素c营养因素d疾病因素e教育

2、儿童常见疾病a先天性畸形b儿童肿瘤。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淋巴瘤c新生儿疾病d儿童营养性疾

病e儿童肺炎和腹泻f儿童精神系统疾病g儿童常见传染病h其他常见疾病

3、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a婴幼儿期常见的睡眠问题、喂养问题、吸吮问题、语言问题、情绪问题、过度依赖。

b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遗尿症遗粪症,吸吮手指、咬手指、睡眠和饮食障碍、逆反行为、情绪问题、退缩行为c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入学适应困难,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疲劳厌学等。d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品行障碍、电脑网络成瘾、考试焦虑症、手淫早恋,人际关系问题等

三、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建立与疾病预防工作

1、我国儿童的保健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和规范化。儿童保健工作已由预防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发展到依法

保护儿童健康行为发展、眼保健、口腔保健、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发面,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2、迪胡帕将健康照顾机构分为四大类: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机构、急性照顾机构、非住院照顾机构和长期照顾

机构。

美国健康教育部认为医疗照顾涉及六个层面,第一层是预防教育,宣传预防保健工作;第二层是基础照顾,一般疾病的诊断治疗;第三层是急性照顾,疾病症状明显或严重的紧急照顾;第四层是特殊照顾,专业精密的医疗技

术服务;第五层是康复照顾,术后追踪、随访、康复;第六层是继续照顾,主要针对疾病无法治愈需要长期照顾、居家照顾、安宁照顾的病人。其中我国的三级医院对应三四层,二级医院对应二五层,一级医院对应一六层

3、我国的卫生方针政策之一是预防为主,政府一贯重视预防免疫工作,我国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检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进行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后消除、消灭、针对性疾病的目的

四、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决定卫生政策和卫生工作方针,决定卫生资源的分配,决定人们的行为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改善营养条件,同时经济发展使国家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福利事业的投入力度

3、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完整的服务体系,起着维护人们健康、消除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

4、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成长发育和医疗保健的基本提供者。健康完整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是儿童成长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

5、学校因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是帮助孩子建立完善人格和向上的基础

6、文化因素,落后的风俗习惯、家长的吸烟行为以及具有暴力和色情的游戏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五、患病儿童的社会表现和心理反应

(一)、孩子的社会心理反应

疾病与治疗常表现出的社会心理反应:1、孤独与隔离的感受以及父母分离的恐惧2、严重的疼痛、不适、或疼痛往往被认为是对他们的惩罚,认为是自己不听话会做错事才导致他们生病3、环境、机器、人的不熟悉造成的忧伤,睡眠/清醒模式干扰,由于治疗是机器产生噪音,关心使用仪器的目的4、疼痛造成的焦虑5、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恐惧6、失去控制的恐惧,失去控制感,疾病造成的现实生理不适和个人隐私的侵犯。7、衰退苛求行为

六、患病孩子回归社会的服务

(一)、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益于孩子家庭的康复

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由国家与政府、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所支撑的能对所需者提供支持的资本组合。社会支持系统常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急反应、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处理生活上的压力。

社会网络是一定范围的个人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减轻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

(二)、学校或社区为孩子回归社会提供重要场所

儿童社会化理论认为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教育领域,社会化指的是学生的个人活动转变为群体活动的过程,个人一方面形成独特的自我观念,一方面履行其社会角色,以圆满的参与社会生活。(三)、专业社会工作有益于病人的康复和社会回归

医院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支持,协助患者及其家属疏导疾病和医疗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及情绪问题。

2、多方搜集资料,获取与疾病相关的各种医疗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医护人员以及及时调整医疗手段。

3、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合理利用各种医疗设施,避免盲目性

4、协调患者及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患者获得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

5、提供入院、转院、出院的计划,协调安排以及其他具体服务。

6、积极调动各种资源,如获取福利资源、卫生资源、使患者在生理康复的同时获得社会康复。

7、开展与疾病问题相关的调查、研究和评估工作,其结果有助于进行下一步更有针对的治疗。

七、社工者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基本方法帮助家长和孩子做到:

1、正确面对与调试危机和压力

2、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

3、增强安全感和力量感

4、实现群体归属的特殊需要

第四节少年儿童健康与儿童医院社会工作实务

八、、医务社会工作的任务

1、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病人而言,其目的是在协助病人处理因疾病或治疗引起的各种问题;使病人无论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能达到最佳的适应状态,而维持全人的整体性;以希望病人在治疗后或出院后,回归家庭和社会,对不断改变的换几个有良好的适应性。

2、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作用主要有:(1)评估病人心理和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2)在服务传输过程中与团队成员配合,最大限度的利用每个团队成员的技能和知识(3)帮助家庭配合治疗,鼓励病人利用医疗服务(4)与其他专业人士一起,利用多学科的知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5)充当社区服务的桥梁,在病人需要与合适的资源间牵线搭桥(6)参与政策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7)从事研究活动,未在工作中获得成功而拓展知识基础。

3、在医院内,社会工作者要与医学及涉及面非常广的各类专家合作,包括护士、营养师、理疗师、药剂师、语言听力专家等

4、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到2010年我们要完成:(1)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儿童享有基本卫生医疗和保健服务(2)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合作医疗以及多种形式的健康保健制度,提高儿童保健水平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3)多渠道设立贫困家庭的疾病救助基金,帮助特困家庭孕产妇和儿童获得必要的医疗救助(4)重视儿童体育(5)重视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

5、5、中国的独生子女常让我们看到,家中患病的孩子往往会影响整个家庭,家中事务会围绕着这个不健康的孩子转,家庭的整个生活方式会调整或发生巨变,有的甚至导致家庭功能失调。

6、医患沟通的基本模式(1)主动被动模式(2)指导合作模式(3)相互参与模式

九、重症监护室的社会工作角色

1、评估病孩情况,了解社会和心理的需要及支持

2、为家长提供情感支持、疏导、和管理焦虑的情绪

3、与医护人员通力合作,协助完成治疗

4、协助病人、家长配合完成医治任务。

5、为病人与社会架起桥梁,寻求更多社会资源,协助病人回归社会

6、收集病人和家长对医院的建议,改进医疗服务。

十、介入计划步骤

1列出所需解决的问题;2帮助服务对象理清思路,将列出的问题与目标按轻重缓急排序,明确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是什么,确定解决问题的顺序;3确定介入目标;4与服务对象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程序,预计的困难,以及需要的资源与帮助;5理清服务对象及家庭的支持系统,挖掘并明确可利用的资源;6具体完成的介入计划;7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与服务对象或其家庭订立合约,以明确对象和工作人员在介入过程中的角色,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十二、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①纠正社会偏见:社会工作者广泛的宣传精神病学知识,形成正确对待精神病人的社会风尚。②提供社会支持:社会工作者应该对病人提供社会支持,协助家庭和社会与病人建立新的关系,适应病人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鼓励病人参加社会活动。③提供法律保护:对精神病患者的犯罪行为,不管服务对象有无责任能力,都应积极给予治疗。④提供社会治疗和社会保护:协助社会为病人提供先进的治疗设施、良好的治疗环境以及具有现代精神病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的社会工作者。⑤精神疾病的治疗:建立健全的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网,建立社会、家庭调解及知识体系,改善个人人际关系环境。

第二节

十三、社会工作者在精神疾病领域的角色与功能:①初步测量服务对象的精神状况:精神疾病领域的社会工作者要熟悉各类精神疾病的主要特征,在于服务对象初次交谈的时候应注意观察服务对象的表情、语言还有动作,初步判断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哪个方面的。②协助精神疾病专业人士做好服务对象的后续治疗:在服务对象出院回归社会的初期,社会工作应介入服务对象的生活,帮助他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③协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处理医患关系:社会工作者应本着中立的态度,用适合的方法介入其中,缓和不和谐的医患关系。④帮助服务对象家人面对因服务对象的疾病而带来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定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的影响减至最低。⑤为服务对象寻求社需帮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回归社区,社会工作者应该与服务对象所属的社区取得联系,尽可能多的获得社区支持。⑥呼吁社会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群体: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向社会宣传正确的精神疾病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的功能。⑦做好工作的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疾病领域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因此精神疾病社会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和不足,以便精神疾病社会工作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

第三节

十四、精神疾病病人的接案:1、接案前的准备:①社会工作者的心理准备:接案前的心理准备是社会工作者对自身状态的有意识的认识过程。在面谈前使者运用同理心来感受服务对象的处境和思想,对精神疾病患者运用同理心:A清楚自己心中隐藏的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过分同情。B了解服务对象所患疾病的主要症状。C想象自己也出现和服务对象相同的症状。②对服务对象相关信息的收集:如果服务对象是别的机构转介过来的,那么社会工作者需要向服务对象原先所在的机构索取服务对象的全部资料;如果是主动前来求助的对象,接待的社会工作者应详细的询问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2、与服务对象及其重要他人的面谈:在精神疾病领域,与服务对象面谈最重要的目的是观察服务对象在谈话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当前的认知、社会和情绪的功能是否偏离正常的水平,需要更专业的治疗。3、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收集:问题、人和环境。即:服务对象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涉及哪些人?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中有哪些潜在的资源,哪些是可以利用的?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要对已收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整理。

十五、做好服务对象的需要评估,从三方面入手:1、服务对象的问题界定:社会工作者应该和服务对象对其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及对服务对象的影响等有关问题的各个方面都应该符合事实并和服务对象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2、服务对象的特点及环境分析:①对服务对象个人内在系统的分析:服务对象的生理、认知、情绪、行为和动机等方面的因素,以及服务对象的长处和弱项。②对服务对象所处环境的分析:服务对象的家庭状况、社会支持网络及互动的影响。3、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探讨其需要:①自动前来求助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结合服务对象自身和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分子这个需要能否实现,能在多大的限度上实现,在这些问题上上会工作中应该和服务对象取得一致。②服务对象被别的机构转介而来,社会工作者应该先告知服务对象原机构的需要,询问服务对象自身的需要,在两种需要之间达到最好的平衡点,以便更好地满足双方的需要。

十六、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1诊断及评估。对病人及其家庭需要与问题的诊断。建议解决问题的计划,包括高温人群的筛选,社会评估和社会心理评估。2咨询与辅助。协助病人及其家属在行为,态度,情绪和环境方面的改变。3寻求整合资源。凡寻求和安排社会资源的活动请求资源机构提供资源。4倡导的工作。促使医院内部对病人服务的政策,措施,服务程序方面改善,和医院外相关组织的改善,以符合病人和家属的最佳利益。5咨询协调。与医院内的或社区机构的员工联系,并讨论病人及其家属如何获得预防疾病,照顾病人和病人社会的心理功能的资讯。

十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1意识与潜意识。意识指人们认识自己和环境的心理部分。潜意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各种欲望,这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被压抑到潜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我们不了解的潜意识。2人格结构人格是一个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包括生本能和死本能。本我的各种需要如果不能在现实中得到即刻的满足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要的满足。超我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良心是规定自己的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本我自我和超我如果能彼此协调,和谐运作就会形成一个发展正常,适应良好的人。如果彼此长期冲突就会形成心理异常。3人格动力-防御机制。由人格动力所形成的行为并不指一般所指的正常行为,而是指个体为减少因超我与本我冲突而形成焦虑时所产生的行为。主要的防御机制分为压抑,转移﹑升华﹑退化﹑合理化﹑投射。4人格发展阶段。口欲期(0-1岁)原始部分主要靠口腔部分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得到满足。肛欲期(1-3岁)原始动力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产生的刺激快感得到满足。性器期(3-6)主要靠性器官部位得到满足。潜伏期(7-青春期)有自己的身体,父母转向周围环境,原始欲望呈现潜伏状态。两性期(青春期后)性器官成熟,生理上,心理上的两性差异开始明显,性的欲望转向异性。

十八、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1自由联想。鼓励当事人把此时此刻脑海的东西如实的报告出来,无论多荒诞离奇。2解释可以帮助当事人了解问题背后潜意识的动机,是当事人领悟问题的真正含义,将潜意识的内容提高到意识层面。3梦的分析。分析梦境是揭开潜意识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当事人领悟一些未解决的问题。4阻抗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阻抗为一种潜意识的动力,用于防御不愿去面对的事情或感觉。5移情的分析。移情是当事人将早期对重要人的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

十九、自我心理学。最初关注的:1自我作为人格的行政机构调节着内在需要和外在环境。2自我功能除了使个体适应环境外更重要的是掌控性。3自我不仅仅是忙于应付不可避免的内心冲突,同时还具有学习,记忆和整合外界信息的功能。4自我防御是抵制焦虑5生物,社会和心理的相互作用塑造着人格的发展6在生命的各个阶段,自我对人格的认同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7在我发展中的严重缺陷和不适合的人格特质和形式都会导致生活中的问题甚至导致更严重的障碍。

二十、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1内部客体。克莱因是指它是婴儿在与外界环境重要的外部客体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主观经验。2分裂与投射认同。克莱因认为通过认同自我的好方面而确定好客体,自我的好的方面也被投射。3

内部客体和童年虐待。我们案主的许多过去内部客体经历影响着他们周围的环境。

二十一、科胡特的自我心理学:1关于自恋。他认为自恋者可以与人交往,基于自恋的特征它们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把对方看成自己的一部分。2缺陷理论主要关注的生命早期,关键性养育的缺失导致的心理病理现象。3自我客体。指的是作为自体一部分被体验的外部客体。

二十二、以人为中心的疗法:1人性本善。他认为恶并非人的本性一方面是由文化和社会造成的,另一方面人虽然没有遗传为恶的倾向但人有为恶的能力,这是人的志愿选择,但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2自我实现倾向。他深信在信任及尊重的前提下,人类均有一种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去发展的倾向。3人的选择。每个人都存在于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经验世界里,因此他要经常进行选择,并随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十三、认知行为治疗的主要流派1认知重建a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方面,尤其是非理性的一面导致人们陷入困境。B系统理性重建。他采用更为真诚的态度接近当事人。C自我指导训练2应对方式。主要有预防刺激训练。3解决问题a现实疗法。现实疗法高度重视人性中积极的一面,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健康行为的能力。B解决问题。学会怎样处理问题的目的就在于能够灵活,有效果的解决问题。

女性主义治疗的原则。1案主的问题应该放在社会政治的框架内。2鼓励案主从传统的性别角色束缚中解放出来。3干预的过程也就是为案主赋权的过程。4提高案主的自尊。5鼓励案主的优势6案主需要建立与其他女性的社会支持体系7案主需要在工作和个人的生活中找到有效的平衡8社工和案主的关系尽量平等。9案主可以果断表达自己从学习的过程中受益。

家庭治疗的基本观念1一切以家庭整体为重点2采用传统观念3以人际关系分析成员间的相互行为4以群体观念了解全体家庭行为。

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1忽略理性与道理注重情感与行为2抛弃过去关注现在3淡化缺点强调好处4只提供协助,辅导不能代替作重大决定。

家庭治疗的基本流派1结构性家庭治疗。治疗的目的是去除阻碍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构,取代之的是较健全的结构,是家庭成员在这种结构中的角色扮演恰当得体。2行为家庭治疗。重点放在家庭成员的行为表现。3策略性家庭治疗。特点是对家庭问题的本质有动态性的了解,有层次的改变家庭问题。4家庭沟通治疗。注重分析家庭的沟通模式认为沟通涉及自我,他人和情绪。良好的沟通兼顾个三个方面。

焦点解决治疗的基本理念:1事出并非有因。在治疗中中与其耗费时间去寻找原因不如指向目标,尽快寻找解决之道。2问题症状同样具有正向功能。不能武断的给某种行为贴上标签。3合作与沟通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来访者和治疗师的关系是一种合作的互助关系,是正向与未来导向的。4不当的解决办法是造成问题的根本。5案主是自身问题的专家。案主有能力解决问题。应该强调案主的优点。6从正向的意义出发。焦点治疗强敌哦案主的正向力量,而不是看他们的缺点。7骨牌效应。焦点治疗认为小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的目标可以带动案主解决行动的信心与动机。8凡事都有例外,有例外就能解决。凡事都有例外,只要有例外就能从例外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节临床社会工作的基本工作程序及服务技

二十四、基本程序

(一)初始阶段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2.介绍。首先向案主简单介绍自己。再次,介绍工作设置和原则

3.评估案主的问题。

4.与案主讨论订立契约。

5.转介。

6.详细评估案主的问题,制定工作计划。

(二)中间阶段

1.移情于反移情。移情:当事人将对过去重要人物的正向、负向情感或幻想,在潜意识下转移到治疗师身上。反移情:治疗者对当事人产生的非理性反应,也就是指治疗者对病人的移情反应,很容易干扰本身的客观立场。

2.真实关系和工作联盟。真实关系是“治疗师与当事人此时此地的、现实的而非虚假的关系”。

工作联盟实在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合作愿望的基础上,接受治疗师的帮助来克服内在困难的状态,建立起治疗联盟并促进其发展是治疗师的重要任务。需要以下条件支持:

(1)治疗过程中需要基本友好的、人性化的、安全的氛围。(2)丰富娴熟的会谈技术能使治疗者充满自信,也能加快建立治疗关系的进程。(3)传递对病人的兴趣,即认为病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4)显示宽容和接纳的态度。(5)显示治疗者的客观公正性。(6)显示和传递共情,使病人知道病人的状况是可以理解的

3.阻抗。阻抗是指当事人对治疗师、治疗过程的对抗,同时也是当事人对其理性自我的对抗。

分析阻抗的过程中必须注意:(1)不要过早地对阻抗进行解释,过早解释往往导致病人合理化或理智化的防御,与治疗师争辩,这会使当事人阻抗更厉害。(2)尊重当事人的防御,避免与其争执。(3)不要与当事人认同,以同

样的阻抗对待当事人。

二十五、结束

1.结束的时机。不管结束时有计划的,还是未经计划的,一般情况下,出现以下情况,社工会与案主讨论结束的问题:(1)案主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开始运用自我探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案主自己提出终结治疗,这是最为理想的结束原因。(2)社工和案主都觉得目标已经达到。(3)社工和案主都感觉治疗关系不是很好,双方或一方感到不信任,希望结束。(4)社工感觉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其他机构或工作者为案主继续提供服务。(5)案主或社工的不可预知的原因,如去外地入学、工作。

2.结束阶段的任务。(1)提前告知。(2)回顾治疗经过。(3)处理案主与社工的分离情绪。(4)说明治疗的局限性。

二十六、基本工作技巧

(一)建立关系的态度和技巧

1.真诚。

2.尊重与无条件的积极接纳。

3.共情。【共情应注意:(1)共情不是一般性的,而是个体化的,应因人而异。(2)共情的准确性比深度更重要。(3)共情的时机很重要。(4)共情要适度,能进能出。】

(二)干预技巧

1.倾听。注意以下几点:(1)倾听不仅是听内容还要听弦外之音。(2)不要带“有色眼镜”去听。(3)不要急于下结论。(4)不要做道德判断。

2.具体化。指在治疗中找出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具体细节,使重要的具体的事实及情感得以澄清。包括两方面:一澄清具体事实,二澄清词汇的具体含义。

3.即时化。又称即时性,即刻性,是指咨询者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状况,而不要过分的注意过去和未来。表达即时化需要注意:

(1)咨询者要即时描述出他所看到的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要等到会谈结束,甚至等到下次会谈时才进行描述。

(2)当谈到你自己的感受时,要表示出“我”这个主体。

(3)要把握好表达即时化反应的时机。

4.自我表露。指社工选择性的表露自己的亲身体验、处事方法和态度等,协助当事人对自己的感觉、想法与行为后果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从中得到积极的启示。注意以下几点:

(1)社工的自我表露要与案主的问题相当,且内容、长度、深度须适当。

(2)社工使用自我表露技术时,须避免自己成为咨询中的主角,避免让咨询的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

(3)社工自我表露的次数须适当,避免过度频繁,免得让咨询重心转移至社工身上

(4)社工不可运用自我表露的机会,批评当事人对问题的感觉、想法与行为反应,或表现得比当事人优越。(5)在未深入探讨案主问题之前,避免因为社工的自我表露,让案主模仿社工的解决方式。

(6)社工的自我表露应该协助案主注意到问题的关键地方,以及案主可以运用的资源。

5.对峙。对峙是指向案主直接指出并讨论其混淆不清、自相矛盾的言行。

(1)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矛盾(2)言语信息和行动(3)两个言语信息

第五节临床社会工作中常见的关键问题与危机干预

二十六、危机干预

(一)危机概念: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功能失调。

危机的主要特征是危险与机遇并存。

(二)危机的评估

1.评估危机的严重程度。包括两方面:求助者的主观认识和社工的客观判断。

客观评估:(1)认知状态(2)情感状态(3)精神活动。

2.评估支持系统和可利用的资源。

3.对自杀倾向案主的评估。(1)案主自杀想法出现的频率(2)自杀想法持续的时间(3)具体的自杀计划(4)自杀计划的实行程度

(三)危机的干预:一是泛指帮助处于危机状态中的案主有效克服危机并能降低危机的消极影响;二是特指帮助企图自杀者打消自杀念头,使其重新振作面对生活,并帮助其有效地驾驭因创伤而引起的精神痛苦。

危机干预的步骤:(1)确定问题。(2)保证求助者安全。(3)给予支持。(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首

先寻求环境支持;其次,寻求新的应对方式、恢复应对机制;再次,拓展新的思考角度,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建立积极建设性的思维方式。】(5)制定计划。(6)得到承诺。

二十八、临床社工者的自我照顾

(一)临床社工者的枯竭

1.枯竭:一种心理状态,伴有一系列显示总体不适的症状:情绪、生理和心理的疲劳;无助和无望感以及缺少对工作甚至生活的热情。

2.枯竭的原因:(1)缺乏成就感。(2)处理棘手的个案。

(二)自我心理保护

1.从个人方面:评量自己的目标,认清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做积极进取的主人,培养其他爱好,试着工作多样化,交几个知心朋友······

2.从机构方面:建立与完善督导制度,经常组织案例讨论,提供个人自我体验和小组自我体验的机会,定期组织培训

(三)督导与管理制度

1.督导含义: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的资深工作者,对机构内的新进工作者或学生,透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督导程序,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专业技巧,并确保对案主服务的品质。也就是说,社工督导对社会工作者专业技能的提升,机构服务目标的达成与案主权益的保障都有所贡献。

2.督导的功能。(1)行政功能。(2)教育功能。(3)支持性督导

3.督导的方式:

(1)个别督导:是传统的督导方式,由一位督导者对一位受督导者以面对面的方式,定期举行讨论会议。

(2)团体督导:是由一个督导者和数位受督导者,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定期讨论会议。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范例)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吴某 性别:男 年龄:73 岁 二、个案来源 个案是院舍照顾机构管理人员转介,社工经过与案主面谈,确定初步问题后接案。 三、个案背景资料 (一)重要引发事件 近日案主因心脏病住进深圳某医院,这次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案主的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在医院案主的儿子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父子关系面临一个大挑战。案主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 6 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最坏的打算就是案主“有钱看病,没钱等死”。 (二)曾做出的调试和成效 1.自我调试。 案主入住老人颐养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感情上面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

感觉,时刻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 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的学生定期捐款,给有需要的人编织毛衣送温暖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2.院舍照顾层面。 老人颐养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院舍生活。 (三)行为表现。 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四)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院舍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它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 苏某,农村户口,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个姐姐。由于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家人对他宠爱有加。初中毕业之后苏某就进入社会,在外面闯荡了几年。20岁时和本村茹某结婚,因未到结婚年龄,所以先在村里举行仪式,两年之后领结婚证。苏某婚后两年,妻子茹某生了一对双胞胎,一儿一女女。苏某婚后主要在村附近的小工厂上班,妻子茹某无业在家,主要负责养育孩子,照顾老人。可是苏某对养育孩子没有兴趣,下班回到家看电视,和别人玩牌,从来不主动看管孩子,一遇到孩子哭叫,不问青红皂白就打孩子。妻子和其因为此种事情争吵过多次,可是苏某没有丝毫改变,并且妻子发现最近苏某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 【问题】 1.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的你,请对苏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认为该如何进行介入,请列出简要的介入策略。 3.在为苏某一家提供服务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当注意些什么? 【问题解析要点】 1.从案例的情况来看,苏某主要有以下问题: (1)个人方面:家里唯一的儿子且从小受宠,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 (2)家庭方面:结婚年龄过早,和妻子容易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夫妻感情略有摩擦;在对待孩子教养方面,缺乏教养孩子的能力和技巧。 (3)生活方面:个人能力较差,工作一般,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压力较大。 2.对于苏某可以采取如下的介入策略: (1)对苏某进行心理辅导。苏某结婚年龄过早,所以导致苏某对象子的降生完全没有做好角色转换,所以苏某还沉浸在个人的自由享受上,没有担负其照顾孩子的责任。所以,对苏某要进行心理调适,并且协助他进行角色转换。 (2)对苏某和妻子进行联合辅导,让两人在交谈中进行沟通和交流,改善夫妻关系。 (3)组织村里的年轻夫妻组成亲子教育小组,邀请苏某一家参加。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中邀请教育专家对教育孩子的方式技巧等进行介绍,让苏某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3.在为苏某提供服务的时候,家庭社会工作者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处理好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态度,尊重服务对象自己的选择。 (2)家庭社会工作者要具有成熟的婚姻家庭观,掌握家庭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3)以开放的态度倾听家庭成员的观点和理由。

医务社会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历史变迁。 ?理解:医务社会工作要向健康照顾取向社会工作转变 ?掌握:中国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 一、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界定 (一)医务社会工作概念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基本领域之一。医务社会工作泛指医药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 “医务社会个案工作”、“医务处境中的社会工作”、“健康照顾处境”、“健康照顾处境中的社会工作干预”、“健康社会工作” (三)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界定的发展趋势 第一,医务社会工作感念内涵外延的变化。 第二,医务社会工作感念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第三,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系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色彩越来越浓厚。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特征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

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专业属性是“跨学科”、“综合性”和“社会福利性”。“跨学科”说明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综合性”到说明医务社会工作内容的基本特征,“社会福利性”说明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性质,三者构成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特征。(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基础。 1、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医务社会工作实践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多种多样,核心是将病人作为人来看待,并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健康照顾服务,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与健康照顾服务的关系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渊源和学科基础医学是人类社会最悠久的学科之一。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一医学知识,二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三是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基础。 (四)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层次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微观、中观、宏观的知识层次。 四、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传统与基本视角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渊源于理论功能 贫困救助理论、心理学理论、健康照顾理论、社会福利理论、社会学理论等是主要渊源。

医务社会工作介绍

医务社会工作介绍 国外医务社会工作得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在医务社会工作在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演着不可替代得作用,促进了医院各部门、患者、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相互协调。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如上海,医务社会工作逐渐兴起。2000年上海东方医院正式成立了我国首家医务社会工作部。目前,我国已有十余家医疗机构相继出现了医务社会工作者。 医务社会工作定义 医务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得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得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疗效果。医务社会工作不但能促使病人早日痊愈,保持身心健康,而且协助解决产生疾病或因疾病而产生得各种社会问题,预防疾病得蔓延与复发,使病人精神振作地重新适应社会。 医务社会工作处理问题分类 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而言,在实务的过程中大致会遇到如下几大类相关的问题: 1、医疗适应问题,包括: (1)抱怨医疗处置失当。(2)要求特定治疗。(3)拒绝医疗。(4)无法适应疾病症状。(5)无法适应治疗或检查产生的副作用。(6)不恰当的医疗期待。(7)对疾病治疗的不了解。 2、入院和出院问题,包括: (1)认为病情未愈,不宜出院、转院,或者认为住在本院是应得权益而拒绝出、转院。(2)无法处理出院后的照顾。(3)对其他医疗设施不满,不愿转出。(4)门诊追踪困难。(5)对出院后的病况不安。(6)要求转往特定医院。(7)需要人力工具协助。(8)无处可去,待安置。(9)家人或亲友拒绝照顾。(10)纠纷未和解,或私人事务不愿出院。(11)住院安排问题。(12)不辞而别,自动出院。 3、伤残复健问题,包括: (1)无法接受伤残。(2)不了解伤残复健。(3)拒绝复健。(4)需要复健用具。(5)需要复健计划。(6)需要人力协助。(7)需要技艺(职能)训练。(8)残障鉴定 4、适应问题,包括:

个案社会工作实用案例分析.docx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主背景: 李某,女,今年18 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初一下半学期 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切正常。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 门。平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怎么 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 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案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 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对于邻居的同龄人,她总是以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加社区活动。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 人交往,就托熟人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个案分析: 案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性格问题( 2)人际沟通问题( 3)自我认同问题( 4)家庭问题 工作目标: ( 1)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恢复和提高案主的自信心( 3)树立其对自我的成功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工作原理: ( 1)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人在情境中”理论(3)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 4)现实治疗法的理论 工作方案: ⒈ 首先,工作员登门上访与案主母亲和案主进行初次见面,并和案主母亲及案主会谈。此 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主母亲和案主双方来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的找出案主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作出是否需要给与帮助的决定。在会谈过程中,一方面工作员通过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 困难,以确定是否可以结案,另一方面要向案主坦诚介绍工作员自我的身份、机构的设置及服务内容,以尽量减轻案主的疑虑和敏感度。 ⒉再通过展开一到二次的访谈与案主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案主相信工作 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即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同案主一起协商制定具体的 治疗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其中涉及到澄清服务的方法、服务的性质、服务的目标,明确案 主、工作者、机构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成效评估: 本次服务计划综合考虑到案主的心理需求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家庭社会工作相关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思路 一、案例 这就是一个重组家庭,家庭主要成员包括:41岁的父亲、31岁的继母、16岁的女儿小佳与与小佳同父异母的7岁的妹妹。 正在读高一的小佳,学习成绩差,在校表现差,情绪暴躁,爱发脾气,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与自虐倾向。小佳原有的家庭,父母关系一直不好,加上父亲有“婚外情”并生有一私生女,最终父母在一年前离异。父亲在离婚后不久就与曾经的“婚外情女主角”结婚。此后小佳与父亲、继母与一直没有曝光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生活在一起。面对背叛母亲的父亲、破坏自己原有家庭的继母与与自己抢夺父爱的妹妹,作为曾经的宠儿,小佳无法适应与接受家庭如此大的变化,脾气变得更加暴躁、不稳定,心理更加敏感与脆弱还伴有严重的自虐倾向,经常用小刀将自己割伤,她曾坦言“在瞧着血液从身体中流出的时候,内心的恨、愤怒、嫉妒才会暂时得到缓解。”她一直以敌对的态度对待现在的家人,甚至拳脚相向。 在原有的家庭中,父亲经常借口工作忙不归家,即便回家也很少与母亲及小佳交流。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父亲仅仅以满足女儿在物质上要求为目标。在当前的家庭里,父亲对女儿小佳深感愧疚,更加想要弥补她,但也只就是在物质上的“宠爱”,感情上的溺爱与骄纵。可面对小佳的变化尤其就是其自虐倾向,父亲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就是好。 继母在现在的家庭中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经常成为小佳攻击的对象。虽然她已尽力的满足小佳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但却发现很难与小佳进行良好沟通与友好相处。 二、对问题的界定 该重组家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情绪问题。小佳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冲动时有自我伤害行为,有轻微暴力倾向。 (二)小佳的厌学心理,学习成绩差,表现差。 (三)亲子关系问题。小佳与父亲、继母之间沟通不良,冲突不断。父亲与继母都想对小佳好,但都仅仅就是对其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其精神与内心的情感需要。

最新 关于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制度的政策分析-精品

关于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制度的政策分 析 梁群广西师范学院2016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的快速发展,给处于困境中的人带去了希望,国家也大力支持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政策,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制度应运而生。本文通过解读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相关政策,理解政策规定的内容,分析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政策存在的局限性,并针对政策的局限性提出建议,促进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制度进一步完善,达到更好发挥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关键词:医院社会工作政策分析 一、医务社会工作者制度的相关政策 2009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 2012年卫生部24日公布的《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医务社会工作者制度,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 2015年1月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完善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 二、政策规定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内容 1.提供协调医患矛盾的服务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扮医患关系协调者的角色。国家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者有很明确的定位是调医患纠纷,协助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2.提供心理疏导的服务 需要进医院治疗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突如其来的疾病会冲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防线,这个时候患者及家属往往内心是脆弱的,疲惫、茫然、无奈和无助的情绪油然而生,这个时候特别需要

医院社会工作模式

“1234+”医务社工模式下的“双工互动”“双义相伴” 精准志愿服务项目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在“1234+模式”医务社工下,开展了“双工互动”“双义相伴”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者在医院精准的开展志愿服务, “1234+”医务社工模式简介 医务社工是指在医疗机构中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协调医患关系、开展人文关怀、链接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14年9月,由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服务,在新都区卫计局和区红十字会的监督管理下,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率先引进医务社工项目试点,并逐渐探索出具有新都特色的医务社工“1234+模式”。即1支队伍: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队伍;2方参与: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相辅相成、共建共管;3个理念:专业化、组织化、人性化服务理念;4项机制:资金保障机制、专业督导机制、多方参与评价机制、研究培养机制;“1234+”:整合可以整合的平台、资源,联合可以联合的力量,走出一条具有新都特色的医务社工模式。项目探索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专业督导机制、多方参与评价机制和研究培养机制四大机制。 链接多方社会资源,引导外部志愿者服务进医院 由于医院服务的专业性,未经培训的志愿者很难融入医院工作环境。新都区中医医院依托“1234+”医务社工,创新外部志愿者招募和管理方式,多途径凝聚志愿力量。在“精简效能、按需设置、循序渐进”的指导下,两名专职社工入驻新都区中医医院社工服务站,开展社工服务、培训服务和志愿服务,带动医院志愿者服务发展。医务社工发挥资源链接专业优势,在新都区内联系西南石油大学的学生志愿者、成都医学院学生志愿者、新都区红十字会志愿者和社会病友(家属)志愿者;建立外部志愿者管理制度,激励和培训制度,引导外部志愿者参与医院志愿服务。 整合医院志愿者服务,提升内部志愿者凝聚力 新都区中医医院活跃着数支志愿者服务队:2010年,新都区中医医院建立由40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新都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2014年4名工作人员加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志愿者。2015年,25名共青团员组建共青团志愿者服务队,16名青年卫生技术骨干组成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等。医院各志愿队医护人员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志愿联合社工提供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务社工服务,扩大了志愿服务范围,提升内部志愿者的凝聚力。 打造“生物+心理+社会”新型精准志愿服务 医院志愿者和社工联合开展了“健康一生”健康教育,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健康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一、来访者一般资料 来访者姓名:F (为了保护来访者隐私,故在此隐去真实姓名)。来访者性别:女。 来访者年龄:21岁。 来访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大二在读。 来访者主要症状:白天昏昏欲睡,晚上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对生活失去兴趣,不愿意与同学、老师、家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兴趣。自我评价低。 二、个人陈述 我和我男朋友L是高中同学,高三的时候我们不顾老师和双方家长的反对恋爱了。高中毕业以後,虽然没有考进同一所学校,但都在这座城市,我们俩都很高兴。我们的父母也基本上默许我们之间的来往了。” 虽然我们学校之间距离很远,但刚上大一的时候L每个星期都会来我的学校找我两、三次。每天晚上都会通电话。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很久,後来他来找我的次数慢慢变少,到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半个月才来找我一次,基本上都是我去找他,但是我找他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耐烦,於是我们就经常开始争吵。” 随著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觉得累。很多时候想到了分手,但是又真的舍不得这段将近两年的感情。” 後来有一次我偷偷查了L的手机通话清单,发现他跟一个女生来

往很密切,我给那个女生打电话,骂了她。我当时真的控制不住 自己,我完全想象不出来自己会像个泼妇一样骂人!他知道这件事情以後,说我是无理取闹,跟我提出了分手。我追问他和那个女生的关系,他说是学校社团的事情才联系的。我不相信,继续追问,他就根本不解释了。我去找他,他也总是找藉口不想见我。” 到 现在,我们已经半年多没有联系过了。但是我心裏面还是放不下他。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我控制不住自己啊!分手之後,他并没 交其他的女朋友,所以我想那件事情是我误会他了,我很後悔。 如果当初我能冷静些,就不会和他分手了。每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这样想,越想越放不下他,越想越难受。每天心情都很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总是会梦见与L重归于好。什麽都没有心情做:也不想上课,也不想和同学交往。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什麽都做不好。我已经变得完全不象自己了!这真的很恐怖,我不想这样。” 三、诊断 根据来访者敍述,以及了解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诊断为:一般情绪障碍。 四、咨询方案与策略 对本案例中来访者的问题,咨询师采用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相信来访者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咨询师只 是通过咨访关系来引导来访者

(完整版)医务社会工作

第一章医务社会工作的定义专业地位角色 1、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构成要素主要有7个:一是以社会福利服务专业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为指导;二是医务社会工作的性质是社会福利服务,实质和精髓是为病人、家属和公民提供免费和以公民社会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三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平与社会平等,健康公平与健康平等;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病人、家属等弱势群体、劣势群体和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五是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作用是解决服务的心理问题和因疾病导致的其他社会问题,直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间接改变、影响宏观的社会环境、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六是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助人技巧和组织化、制度化社会服务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社会关怀和无私奉献;七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运行机制是及时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有效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2、医务社会工作的分类角度和三大专业特征:分类角度:①按照国家划分,可以分为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瑞典、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②按照服务对象划分,可以分为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慢性病患者和普通病人的社会服务;③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场所划分,可以分为职业健康社会工作、学校健康社会工作和监狱健康社会工作等; ④从整个社会工作专业实务领域看,医务、学校健康社会工作、狭义福利、住房、就业服务和个人、家庭、社区、群体服务是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领域;⑤从社会服务体系发展规律和结构变迁角度看,医务社会工作与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处于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最高层次。三大特征:①社会福利性:主要目的是解决公民的生老病死和基本生活问题;②跨学科:说明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说明医务社会工作跨越社会福利与健康照顾两大学科群;③综合性 3、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①医务社会工作的宏观研究对象是特定社会制度中的医药卫生体系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②医务社会工作的直接、具体研究对象是医疗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③医务社会工作要研究各式各样医疗机构的组织结构、科室设置、社会功能与运作机制;④医务社会工作必须研究各类疾病和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康复的医学知识; ⑤医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还有医学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体系;⑥医务社会工作还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大的方针政策的研究,以及纵向历史比较研究和横向国际比较研究;⑦医务社会工作还应当研究特定社会的福利文化和医药卫生文化。 4、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和工作范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与临床医疗、精神疾病与精神健康、康复服务、家庭医学与社区健康服务。 5、医务社会工作研究对象的结构性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①医务社会工作概念内涵外延在不断变化;②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③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的系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色彩越来越浓厚;④医务社会工作概念与服务越来越多地反映为医院之外、非医疗性和综合性社会工作干预措施。 6、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领域①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②创建支持性环境;③加强社区的行动;④发展个人的技能;⑤调整健康照顾服务的方向。 7、康复范围主要有四个方面①医学康复,主要是利用医疗手段促进康复;②教育康复,主要是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③职业康复,主要是通过职业训练恢复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取得就业机会;④社会康复,主要是在社会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 8、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功能①医务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疾病与健康等社会影响因素的预防和治疗,使医生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生理疾病的治疗,有助于病人获得全面的综合性服务;②医务社会工作者直接参与病人管理,参与医疗服务流程和健康照顾服务活动的过程;③医务社会工作为病人提供超越医院的延伸性和连续性的健康照顾、确保病人完全康复;④除提供直接临床服务、连续性服务和参与病人管理之外,以疾病预防、健康风险因素预防、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预防为主的预防服务于健康促进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职能;⑤医务社会工作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两个学科领域,在医学学科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科学研究中都扮演积极重要的角色。 9、现阶段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范围和服务内容的优先领域:①广泛开展健康需要评估和高危人群的筛查;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③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咨询和心理关怀;④协助病人适应医院和医疗环境;⑤对病人提供医疗救助和经济支持;⑥对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家庭支持和家庭福利服务;⑦组织志愿服务和开展社区服务;⑧广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⑨改善就医环境和加强医患沟通;⑩组织病人自助互助小组、俱乐部和娱乐活动等。第二章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基础 1、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构成①医学基础知识和医学科学体系,主要是回答有关疾病、病理、治疗和健康的基本知识;②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工作知识,主要涉及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③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主要为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提供宽广知识基础。 2、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的结构:可分为微观、中观与宏观知识三个层次。综观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其中最微观、最基础、最主要、最直接和操作化知识层次是有关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质量的。①微观层次专业知识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建构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个人需要和目标;②中观层次专业知识体系主要是有关社区与组织的,社区通常分为地域社区与功能社区两种。③宏观层次专业知识主要是有关健康照顾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政策框架等

家庭社会工作小组案例分析

山东建筑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家庭社会工作 实验题目小组家庭社工 专业社会工作 学号2010131166 姓名陈滨滨 班级社工102 学期2012-2013-2

一、案例背景 李飞,男,14岁,家住济南市。目前就读于历城中学,父母较早离异,父亲是残疾人(双上肢残疾和聋哑),现和父亲及祖父、祖母居住于约10平方米的一室户内,条件较为简陋。住宅周边卫生状况较差。家中经济来源较差,只靠祖父的退休金和父亲的28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因为长期和祖父、祖母及残疾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使李飞的日常交流遇到了障碍,变得较为沉默。据祖母反映,李飞经常彻夜不归,而且常和同学去网吧,打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经常考试不合格,最近一次彻夜不归是连续二天二夜没有回家,发生在前几天,使家人十分担心,由于祖父、祖母年龄已大,使李飞的教育成为很大困难。平时靠李飞的婶婶和叔叔教育,李飞较听叔叔和婶婶的话。 二、案例分析 根据和李飞家人以及与李飞的几次接触后,发现李飞主要的问题在以下几方面:⒈自信心不足 李飞的家庭状况是引起他出现自信心不足的直接原因。由于父母离异加上家中的经济条件较差,使李飞感到在与别人交流接触时会有地位差异。李飞常感到孤独,但又认为自己有很多朋友,这种自相矛盾的感觉说明他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与朋友保持较好的交流与沟通。在较早进行的CES-D情绪评估中,李飞的得分为40分,这是一个很高的分值,说明他有较为严重的Depression,在另一份量表中,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和一个不好的儿子,同时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他觉得悲哀,有时想哭,这些过于自卑的感觉,是导致李飞其他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⒉沟通能力缺乏 家庭的原因导致李飞没有经常可以沟通的对象,祖父、祖母经常对他进行指责,唯一让李飞感到欣慰的是婶婶的教育较为宽松,至少李飞认为可以接受,但由于住在婶婶家的时间有限,因此实际上也不可能有很多机会和婶婶交流。李飞自认为有很多好朋友,但实际上他常感到孤独,他说:“我没有可以倾诉心事的对象,我不可以和我的朋友讲心里话----”,他没有必要的和朋友及同学沟通的技巧方法,也没有勇气。

医务社会工作开展计划书

医务社会工作开展计划书 医务社会工作,有人会把它等同于我们概念中的医院内的社会行政工作,认为医务社会工作是医院的医疗管理、医疗监督、医疗纠纷的处置,来信来访的回复接待等。其实,这是根本上的两个不同概念,医务社会工作简单而言,是指在医院围绕医疗过程而开展的社会工作,这包括对病人的心理援助、情绪问题的处理、解决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问题、解决病人与家属成员或社会交往上的障碍、提升病人的自助能力、帮助病人寻求获取社会资源、安排病人的康复计划、为病人提供出院转介服务等。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它完全着眼于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上。我们已在医院内开展了一部分具医务社会工作特点的工作,如推行介护工作,安排门急诊导医服务等,但这都是医院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或提高医疗护理整体质量的举措或延伸,不能简单等同于医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必须由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士去展开工作,而且医务社会和大多数社会工作一样,有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在内的专业工作方式。由此可见,在我国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医务社会工作人员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在西方和我国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者(简称医务社工)一般从正规大学的社会工作系毕业,持至少大专以上专业文凭,在有些国家包括我国香港,还必须经专业资格认证和注册才能开展工作。医务社工可以作为医院的员工或医院行政主管机构的派驻人员进行工

作。医务社工在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服务时,一般充当以下角色:1、病人与其家属的桥梁:为病人解决因疾病而引发的与家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或交往困难,协调家庭问题。 2、病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为病人解决因疾病引起的自我能力的下降,社会交往障碍,提升病人的社会融入能力。 3、病人与社会资源之间的桥梁:帮助病人与其家属寻求、获取合理必要的社会资源,包括社会支助,也可以为病人推荐、安排出院后的康复机构或进一步深入治疗的方向,发挥中介作用。 4、病人与医院之间的桥梁:帮助病人了解医院的医疗资源,包括专业特色、治疗项目、帮助医护人员获取更多的病人的信息或帮助病人得到更多有关诊疗的信息,以促进诊疗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发挥缓解医患矛盾的作用。 由此可见,医务社工在开展工作时,并不是单纯地立足于医院内部的,他必须站在病人的立场全方位地提供包括寻求、获取社会资源在内的各项必要服务。 计划培养医务社工能力: 1、通过阅读医学书籍及向有关医护人员咨询来了解所必需的医疗知识。 2、从医院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特点、服务结构、居民医疗需要、有关社会资源的分布、社区中影响卫生健康的因素等多个方面着手来认识社区。

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杭州市社区社会工作个案研究评审表

规范小区管理,搭好组织机构,架起沟通桥梁 ——助理社会工作师一一爸爸 一、背景介绍 HW小区于2010年交付,房价在当地属于中上水平。小区原定计划分一期、二期,一期主要是商住房的建设,二期主要是开发建设五星级酒店。开发过程中,一期开发商HW因故将所有产权转让销售给了另一个开发商公司YT。四年多来,因房屋质量、设计原因、居民入住情况等原因,小区矛盾逐渐凸显,亟需业主团结起来共同解决,成立业委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案例分析 1、HW小区属于商住小区,因销售期间更换了开发商,中途衔接不够完善,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新接手的开放商因初涉房地产,政策不熟悉,加上已有业主拉横幅抗议开发商,导致开发商对业主态度也不尽友好。 2、业主构成。HW小区建设之初起点高,宣传阵势十分庞大,房价在周边小区中是最高的,但实际入住之后发现周边配套奇缺,业主自购入住比例不足50%,每幢每单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群租、淘宝人群,令业主苦不堪言。 3、该小区物业未更换,且不是开放商物业,所以得不到开放商的大力支持,但小区地下车库扬尘大、污水倒灌、墙体脱落、车辆管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生活,物业的无能为力更令业主怒火中烧。 4、HW小区建在排灌站旁,船只进出每次鸣笛噪音大。小区开

发商未在小区外围建商铺,无配套,居民十分不便,经营性收入也十分少。同时,开发商正在建造二期酒店项目,施工也给居民带来了不便。 三、服务计划 1、服务目标 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本社区辖区有八个小区,3个小区居住规模近1000户,3个小区超1500户,全体社工不足14人,范围广不足以服务好每个小区。所以成立业主委员会,选出全体业主的代表,制定规范,让小区管理有法可依,有制可循势在必行。 2、服务策略 (1)理论依据: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2)理论实践:对于小区来说,环境友好、小区安全、生活便利是居民的基本需求,挖掘一批热心的居民,学习了解法律,参与到业主委员会这一公益民间组织,代表全体业主共同为小区发展无私奉献,就是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自我实现的需要。 (3)社工角色:本案例中,各方对业委会概念只停留在听说的层面,法律定位、工作方向都十分不明朗,社工需要担任使能者、资

医务社会工作教案

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安排 课时:3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小组工作课程基本内容,及整学期课程安排、考评机制等。进行班级分组和小组展示,为以后课堂讨论做基础。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与工作技巧的基本知识。课程内容将介绍主要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以及医务社会工作各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重点侧重在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技巧,及服务进程的掌握。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概念、功能、服务对象等; 2)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与角色定位; 3)了解当前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 4)掌握医务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过程及主要步骤; 5)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在各个领域内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方法; 6)了解医务社会工作当前的实践情况; 三、学习模式 1)讲课-老师会于每一课堂中点出各个学习重点,并提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留心的地方。 2)个案研习-老师会将不同类型的案例分享给学生,讲解及分享案例中工作手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当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个人与小组习作-老师会选定与课程相关的题目进行学习,要求同学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相关功课或研究。 4)个人/小组咨询-学生如有需要,可以邮件或电话方法与老师联络,预约直接交流的时间,询问有关课程学习和作业的事宜。

四、课程内容 课堂表现(20%)-课堂中参与课堂讨论及分享的情况。 报告 (80%)-5个同学一组,共同制作简报及撰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已包含参考书目和批注等字数) 的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计划书。 六、参考书目 1)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6。 2)刘继同:《医务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 3)季庆英:《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 4)王思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1。 七、班级分组及团队展示 1.5人一组,设计自己小组的名称、口号、小组契约、队形; 2.进行团队展示。

企业社会工作案例

企业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一:小亚,女,12 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家庭成员有父母亲,一个姐姐.姐姐读高二,寄宿在学校.小亚的父亲是私营企业家,母亲是全职太太,姐姐从小在农村长大,由奶奶照顾,很懂事,学习成绩好.生小亚时,家里经济条件好了,母亲在家做了专职主妇.因为这样,父母亲对小亚的要求更高了,从小时候起每天为其排满了学习课程,小亚的自由活动时间很少,买文具,衣服鞋子等都有妈妈或姐姐全程监督.小亚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难受,在和同学逛街时买了东西她都不敢对家里人说,害怕挨批评.马上要升学考试了,小亚很害怕,不敢回家.在家长看来,小亚经常说谎,学习不主动.问题:1.小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哪些2.针对小亚的困境,谈谈你的介入策略中可能运用到的相关理论. 答题要点:考试大论坛1.小亚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家庭环境太压抑,升学压力太大,不敢和家里人说心里话.2.针对小亚的困境,可运用的相关理论是:(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把小亚的行为放到她的家庭环境和社会中去考察,分析,理解小亚的处境;(2)结构家庭治疗法:分析小亚的家庭结构和特点,以改变小亚与家人的交往模式;(3)行为修正模式:鼓励小亚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得到父母的认可. 案例二:2005 年,王某与丈夫离婚,闹上法庭,夫妻俩谁也不愿放弃儿子的抚养权,最后法院将儿子唐峰判给王某.离婚后.王某与前夫争着错爱儿子,经常发生两人同时在校门口争着接唐峰的情形.唐峰跟母亲回家了,父亲很失落,他只能回家给父亲打电话弥补,但电话打多了,母亲又不高兴.他的一个生日要隆重过两次.每次放学回家父母的车经常同时来接,与同伴玩的机会也没有,经常是坐母亲的车,父亲的车跟在后面.唐峰小小年龄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父爱和母爱,他开始从心里厌恶亲情,厌恶关心,开始报复:拼命花父母的钱,并逃离到外地,被父母追回后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沉默不语.一个人发呆. 问题:1.案例中唐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作为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 答题要点:1.唐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家庭关系问题:父母的过分溺爱;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

案例一: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开展工作, 本案例应该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家庭思维是指把老年人看作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这一关系系统对老年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是老年人与人交往并获得支持的来源;诸如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家庭角色,它们是老年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与这些角色相联系的特定功能已经终止,它们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 2、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 如何恢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如何舒缓情绪(精神情绪问题);

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丧亲问题);如何与儿女修复关系(感情支持问题);如何免受儿子冷言冷语(语言虐待问题)。 3、社工应该采取的主要介入策略有:(个人+家庭成员) (1)社工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 (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5)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辅导,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自己的生活。 (6)对于虐待问题,社工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 4、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从前面的张教授的困境中找出相关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2)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医务社会工作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f14703372.html, 农村地区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初探析 —以江西万载R医院为例 摘要:社会工作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医务社会工作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以农村地区医院的实际状况出发,分析农村地区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探讨目前农村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所面临的瓶颈,并就针对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几点建议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村地区农村发展医务社会工作 所谓的医务社会工作主要是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以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介入医疗机构开展一系列的服务活动。一般而言主要包括,处理病患与医疗体系之间的关系,协助病患处理个人问题,协助病患适应医院的环境,出院后的追踪服务和其他相关服务等等。医务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最早是在16世纪英国的济贫法中提到给穷人提供医务救助服务。1905年,美国,卡博医生(Dr. Cabot, Richard),麻省州立医院(The General Hospital of Massachusetts),首次聘用社会工作者,被世界公认为是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开端。此后,医务社会工作在西方各国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了西方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最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是在1921年,北京老协和医院成立了社会服务部也称为帮穷部。此后,济南鲁大医学院附设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红十字医院、仁济医院、重庆仁济医院等多家大型医院相继开展了医务社会工作。但在1952年,由于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被取消,各医院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也随之被取消。直到1992年,首都医科大学设立了社会康复专业,这标志着医务社会工作逐渐恢复。2000年5月,上海东方医院正式成立社工部,开展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2006年,上海瑞金医院,开始筹建社工部。目前我国已有十多家医院成立了社工部,不同程度的开展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这使得医务社会工作得到空前大规模的发展。 一、农村地区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江西省万载县是全国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示范点,该县经过近几年的大力推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 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年近三十岁。丈夫长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经常抽烟喝酒,并且有赌博的爱好。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包揽了家中种地、养猪、养牛所有的农活,但女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家中最后的收入并不多。另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丽芬的公公在她丈夫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婆婆独自一人把儿子拉扯大,而且只有这一个儿子。丽芬和她的丈夫也只有一个女儿,平时都是由丽芬照顾着,所以母女的关系特别好,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因为生活负担重,并且与丈夫感情淡薄,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 丽芬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 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二、案主的问题与情景 (由此结构图可以看出,丽芬家属于主干家庭) 首先,丽芬虽是一名已婚妇女,但婚后却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受经济条件所困,丈夫外出打工,她不得不与丈夫分居两地。而丈夫又存在许多陋习,虽说外出打工是为了弥补家中经济困难问题,可是抽烟喝酒赌博的所有花销,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减少负担,反而为丽芬增加了负担。 其次,丽芬在家中承担着家庭里的所有重担,但只因为没有为家中添一个男丁,所以婆婆和丈夫都对丽芬冷眼看待,丈夫甚至对丽芬使用暴力,使丽芬心理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再次,丽芬所处的环境是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像丽芬这样挨打,甚至是无法生男孩的妇女,都会做出负面的评价;虽然丽芬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到村子里的妇联与派出所,但均没有起作用,反而在与外部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负面的经验,加深了自己无论在家庭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无力感和自卑感。 最后,对于丽芬来说,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离婚,然后独自生活,因为从丽芬的身上能看到许多资源优势,比如说丽芬能够吃苦耐劳,她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能够将家里的一切打理的仅仅有条,相对有一定的能力,并且丽芬懂法,相对于那些其他面对丈夫打骂默不出声的妇女来说,丽芬懂得如果维权。但离婚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境况对于丽芬来说,困难重重,并且对女儿的成长不利,所以仍然需要慎重考虑,这些所有的原因使得丽芬无法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