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堆场加固方案

合集下载

PC构件堆场脚手架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PC构件堆场脚手架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2)第二节工程概况 (2)一、地理位置 (2)二、脚手架加固说明 (2)第三节施工总体安排 (3)一、施工准备 (3)第四节主要施工方法 (3)一、搭设形式 (4)二、脚手架构造 (4)三、满堂脚手架施工工艺 (6)第六节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8)第七节安全使用措施保障 (10)一、安全注意事项 (10)第一节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J84-2001);3、《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

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地理位置本工程于本项目建设基地位于xxx地块,该地块东至xx路,南至规划住宅西块,西至规划公共绿地,北至xx路。

图1 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二、脚手架加固说明由于施工现场场地条件限制,上部结构采用PC构件作为主体结构,根据现场规划,现考虑在地下室顶板上P轴~T轴交3轴~9轴该范围内作为PC构件的临时堆场,面积约260m²,具体位置及范围详见平面布置图。

地下室顶板堆放超过设计规定的活荷载,现考虑对PC构件的临时堆场进行局部加固,采用钢管扣件进行满堂支撑加固,考虑此范围为地下2层,则加固范围高度从地下室顶板直到地下室顶板,脚手架搭设范围约PC构件堆场向外扩放2m,搭设范围约为400m²,具体位置及范围详见平面布置图。

同时计算的架体高度考虑地下室底板至顶板范围高度。

第三节施工总体安排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钢管:采用φ48*3.25的焊接钢管,主要用于脚手架的各种受力杆件。

扣件:直角扣件(十字扣)用于两根呈垂直交叉钢管的连接;旋转扣件(回转扣)用于两根呈任意角度交叉钢管的连接;对接扣件(一字扣)用于两根钢管对接连接。

脚手板:采用3000*250*60木跳板,满铺于各作业面上。

2、材料供应及料场安排脚手架工程所用材料在架料租赁公司租赁,根据计划进场。

PC堆场加固方案设计

PC堆场加固方案设计

凤山路东侧、南河沿路南侧地块项目Ⅱ标段(居住用房)地下室顶板PC堆场及运输道路加固方案编制人:职称:审核人:职称:审批人:职称:编制日期:越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设计数据 (2)四、原设计承载能力验算 (2)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2)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2)一、材料准备 (2)二、人员准备 (3)第五章支撑架设计计算 (3)一、板下支撑体系设计 (3)二、梁下支撑体系设计 (3)三、荷载参数 (3)四、满堂支撑架计算书 (4)第六章、支撑架搭设及拆除 (11)第七章、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 (12)第八章、安全保障措施 (13)附件:预制构件堆场底部加固及运输范围示意图第一章工程概况凤山路东侧、南河沿路南侧地块项目Ⅱ标段(居住用房)工程位于:余姚市凤山路东侧、南河沿路南侧,交通便捷通畅,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舒适。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1.3万㎡,拟建建筑单体包括:3幢25层高层住宅、4幢26层高层住宅、5幢4层排屋、3幢3层排屋、3幢1层配电房和1层整体地下车库,。

高层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多层排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为按时完成建设单位进度要求,我方要求PC厂方现场始终留设一层PC构件,确保构件供应不耽误现场进度。

由于现场施工条件限制,塔吊(QTZ7020)只能附在5#楼西山墙位置,且因隔壁河姆渡项目房子局部部位在塔吊旋转半径之内,塔吊大臂只能由70米缩短至55米,因构件重量因素导致在凤山路一侧围墙外面无法吊装,只能另开设西大门并修200mm厚、6米宽C30混凝土马路进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吊装要求,运输PC构件的车辆必须开到地库6#楼南面地库顶板上吊装,且因现场场地限制,除地库顶板外没有地方可以设置PC构件堆场,经项目部研究决定在6#楼南面及5#楼西南角地库顶板设置PC构件临时堆场。

PC结构运输堆场及成品保护实施细则

PC结构运输堆场及成品保护实施细则

PC结构运输堆场及成品保护实施细则1、预制构件的运输1.1.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宜选用低平板车,并采用专用托架,构件与托架绑扎牢固;1.2.预制叠合楼板、阳台板宜采用平放运输,堆放层数不超过6层;外墙板宜采用竖直立放运输;柱应采用平放运输,当采用立放运输时应防止倾覆;。

1.3.预制叠合梁构件运输时平放不宜超过2层;1.4.搬运托架、车厢板和预制混凝土构件间应放入柔性材料,构件应用钢丝绳或夹具与托架绑扎,构件边角或锁链接触部位的混凝土应采用柔性垫衬材料保护;1.5.构件运输到现场后,应按照型号、构件所在部位、施工吊装顺序分别设置存放场地,存放场地应在吊车工作范围内。

1.6.PC阳台、PC空调板、PC楼梯、设备平台采用平放运输,放置时构件底部设置通长木条,并用紧绳与运输车固定。

阳台、空调板可叠放运输,叠放块数不得超过6块,叠放高度不得超过限高要求,阳台板、楼梯板不得超过3块。

1.7.运输预制构件时,车启动应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墙板倾覆。

1.8.部分运输线路覆盖地下车库,运输车通过地下车库工字钢对梁底部作支撑加固,确保地16#顶板的,在底部用.PC运输重量。

下车库静荷载重量满足2、预制构件堆放的要求2.1.现场存放时,应按吊装顺序和型号分区配套堆放。

堆垛尽量布置在塔机工作35m范围内;堆垛之间宜设宽度为0.8—1.2m的通道。

2.2.水平分层堆放时,按型号码垛,每垛不准超过6块,根据各种板的受力情况选择支垫位置,最下边一层垫木必须通长的,层与层之间垫平、垫实,各层垫木必须在一条垂直线上。

靠放时,区分型号,沿受力方向对称靠放。

2.3.构件堆放场地必须坚实稳固,排水良好,以防止构2.4. 件产生裂纹和变形。

墙板采用竖放,用槽钢制作满足刚度要求的支架,2.5.结实。

墙板搁支点应设在墙板底部两端处,堆放场地须平整、搁支点可采用柔性材料,堆放好以后要采取临时固定,场地做好临时围挡措施。

因人为碰撞或塔吊机械碰撞倾倒,堆场形成多诺米骨牌式倒塌,本堆场按吊装顺序交错有序内PC 堆放,板与板之间留出一定间隔。

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2-08-04T04:10:11.05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6期作者:王艳艳[导读] 新型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形式,其中个人计算机,俗称预制钢筋混凝土主体,即预制混凝土,是现阶段建筑业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身份证号:3709111xxxx8114025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由多个预制装配式构件通过现场拼装在一起构建的建筑,每个预制装配式构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当建筑高度逐渐升高时,对PC构件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要求也逐渐提高,如果不采取一些有效的加固措施,PC构件装配式建筑会发生位移,甚至局部的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区域会出现断裂现象,因此对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现有的加固施工技术施工流程比较复杂,涉及的加固材料比较多,不仅施工成本较高,最重要的是加固施工完成后PC构件装配式建筑扰度值仍然较大,没有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为此提出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研究。

此次试图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简化加固施工流程,增强加固效果,为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PC构件;装配式建筑;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1新型装配式建筑及其特征分析新型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形式,其中个人计算机,俗称预制钢筋混凝土主体,即预制混凝土,是现阶段建筑业工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这是基于将加工厂成功制造的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吊装到施工现场的指定位置,以完成组装和连接。

由于装配式建筑可以在工程建设中完成工业生产,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可以在多方面促进工程建设的稳定性,符合当前国内建筑业的绿色建设和发展规划。

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相比,模板生产必须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配制和施工中进行,同时在加工厂生产完成后进行,模板生产前的现浇混凝土和维护等施工阶段在加工厂进行。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对于道路的加固,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查和地质测试,了解地下室所处的地质环境,包括土壤类型、含水量、土壤层厚度等信息。

根据勘查结果和设计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进行道路加固。

一种常见的道路加固方案是使用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

具体步骤如下:1.清理道路表面,将其与周围环境分隔开,防止污染和碾压损坏。

清除杂物、树木、草皮等。

2.对于较弱的地基,可以先进行土地加固,采用石灰土、水泥土等增强剂进行夯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3.在路面位置铺设厚度适中的石子层,作为基础层。

石子一般选择坚硬、颗粒饱满的天然石子,并进行合适的压实。

4.在基础层上铺设一层较厚的砂石层,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砂石层厚度一般为15-20厘米。

5.在砂石层上浇筑混凝土,一般选择混凝土C25-C30,厚度一般在10-15厘米。

混凝土表面可以采用抹面处理,以获得平整、坚固的路面。

6.在混凝土基层进行表面处理,如养护、防水等,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对于堆场的加固,同样需要进行地质勘查和测试,了解堆场所处的地质条件。

根据堆场上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加固措施。

一种常见的堆场加固方案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固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堆场的设计要求和承载力,确定梁的布置和尺寸。

梁的尺寸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20-30厘米厚,60-80厘米宽。

梁的间距一般为1-2米。

2.在堆场的表面挖掘梁的基础沟槽,沟槽的深度根据堆场的情况确定,一般为50-70厘米。

3.在沟槽中铺设一层砂石,以提供梁的基础支撑。

4.将钢筋放入梁的沟槽中,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连接。

5.在钢筋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6.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养护和防水处理,以确保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除了上述的加固方法,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加固措施,如地下室顶板的局部加固、支撑加固、增加承重墙等。

综合考虑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案,并进行施工和监测,以确保地下室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PC结构运输堆场及成品保护方案

PC结构运输堆场及成品保护方案

PC结构运输堆场及成品保护方案1.2.1.运输1.PC结构应考虑垂直运输,因为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同时又避免了后期的施工难度,装车前先安装吊装架,将PC结构放置在吊装架子上,然后将PC结构和架子采用软隔离固定在一起,保证PC结构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出现不必要的损坏。

为了PC结构进入施工现场以及能够在施工现场运输畅通,设置进入现场主大门道路至少8m宽,施工现场道路设置5m宽,保证PC结构运输车辆能够在主大门道路双向通行,保证在施工现场转弯、直走等方式的畅通。

构件构件构件构件车侧面2.PC阳台、PC叠合板、PC楼板采用平放运输,放置时构件底部设置通长木条,并用紧绳与运输车固定。

阳台、空调板可叠放运输,叠放块数不得超过6块,叠放高度不得超过限高要求,阳台、楼梯不得超过3块。

1.运输预制构件时,车启动应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墙板倾覆。

1.2.2.堆场本工程PC结构的单层量多、重量大的特点,图纸显示每栋号房PC结构最长7.6m左右,重量5.2t左右。

根据上述施工要求以及PC结构吊装施工的方便,PC结构管理小组计划每栋号房设置1~2个PC堆场,堆场平面尺寸为15m*30m,大部分堆场为地下室顶板(利用消防车道,且底部有加固措施),地下室其余周边施工道路采用200厚C20砼浇筑而成。

预制结构运至施工现场后,由塔吊或汽车吊按施工吊装顺序有序吊至专用堆放场地内,预制结构堆放必须在构件上加设枕木,场地上的构件应作防倾覆措施。

墙板采用竖放,用槽钢制作满足刚度要求的支架,墙板搁支点应设在墙板底部两端处,堆放场地须平整、结实。

搁支点可采用柔性材料,堆放好以后要采取临时固定,场地做好临时围挡措施。

为防止人为碰撞或塔吊机械碰撞倾倒,堆场内PC形成多米诺骨牌式倒塌,本堆场按吊装顺序交错有序堆放,板与板之间留出一定间隔。

如下图:1.2.1.成品保护本项目PC结构在运输、堆放和吊装的过程必须要注意成品保护措施。

运输的过程中采用钢架辅助运输,运输墙板时,车启动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墙板倾覆。

22地块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22地块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

22地块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加固方案地下室顶板、道路及堆场的加固方案至关重要,它们对地下室的安全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加固方案:一、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1.结构检查和评估:首先需要对地下室顶板的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了解其承受荷载的能力和潜在的问题。

2.钢筋加固:钢筋是地下室顶板的主要承载结构,因此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固。

可以通过在顶板表面钻孔,然后将钢筋插入孔内,并使用钢筋胶粘剂将其固定。

3.混凝土加固:地下室顶板的混凝土层应经过加固,以增加其承载能力。

可以通过在顶板表面涂覆一层加强材料,如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FRP)。

4.引入框架结构:如果地下室顶板存在较大的结构问题,可以考虑引入框架结构加固。

可以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支撑框架,以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二、道路加固方案:1.确定地基承载力:在进行道路加固之前,需要先对道路的地基进行承载力评估。

可以通过采集土样进行实验室测试,以确定地基的承载能力。

2.面层加固:面层是道路结构的最上层,直接承受交通荷载。

可以考虑使用加强材料,如改性沥青或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在面层上进行加固。

3.基础加固:道路的基础是承载面层的主要结构。

可以通过基础加固来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如使用雪崩锚或地锚等。

4.排水系统加固: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避免水分对道路结构的破坏。

可以考虑改善道路的排水情况,如安装排水沟或设置雨水收集系统。

三、堆场加固方案:1.地基处理:堆场的地基应经过充分的处理,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可以通过填充沉积物或挖掘荒料来加固地基。

2.堆场表面加固:堆场的表面应经过加固,以增强其抗荷载能力。

可以考虑在表面铺设加强材料,如土工格栅或人造草坪。

3.边坡稳定:堆场的边坡应经过稳定处理,以避免滑坡或坡面崩塌。

可以采用加固材料或建设护坡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4.排水系统加固:良好的排水系统对于堆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可以考虑改善排水情况,如设置排水沟或雨水收集系统。

堆场核算及加固方案

堆场核算及加固方案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三、设计数据 (2)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 (2)第三章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 (2)一、顶板行车荷载 (2)二、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3)三、钢管堆载验算 (4)四、方木、板堆载验算 (4)第四章支撑体系 (5)一、支撑架的使用 (5)二、支撑架的保养 (5)三、支撑架的拆除 (5)第五章监督和检测要求 (5)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6)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夏商大厦建设地点厦门市湖滨中路59号建设规模总用地面积8968.27㎡,总建筑面积105364.8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73420.19 ㎡,地下建筑面积 31944.64 ㎡,地上建筑由一栋 38 层超高层办公楼(主楼)和一栋 5 层裙楼构成,建筑檐口高度 166.5 m建设单位厦门夏商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福建省地质工程研究院设计单位北京中合现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厦门协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包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质量要求鼓浪杯,争创闽江杯合同工期1162日历天工程主要功能或用途办公楼及配套用房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为了保证夏商大厦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由于本工程场地狭小,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

施工期间的荷载较大于设计活荷载,需对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场位置地下室顶板现浇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编制依据1、夏商大厦工程设计图纸2、夏商大厦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0-199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11、夏商大厦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三、设计数据地下室顶板板厚:180mm,局部200mm主梁最大间距为8.50m;主梁断面500×1100、500×1200不等次梁间距为4.25m;次梁断面400×800、400×1100不等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1.7m、裙楼部分回填土0.6m纯地下室顶板车道活动荷载:35 KN/m2;裙楼活动荷载:2.5KN/m2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 KN/m3 2)纯地下室顶板车道覆土1.7M每平方米荷载:18 KN/m3×1.5 M =30.6KN/m2 裙楼地下室顶板覆土0.6M每平方米荷载:18 KN/m3×0.6 M =10.8KN/m2 3)纯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0.6 KN/m2+(活动荷载35 KN/m2)=65.6 KN/m2 纯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10.8KN/m2+(活动荷载2.5KN/m2)=13.3 KN/m2第三章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一、顶板行车荷载1、吊车、砂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定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BB.0.2: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C堆场加固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凤山路东侧、南河沿路南侧地块项目Ⅱ标段(居住用房)地下室顶板PC堆场及运输道路加固方案编制人:职称:审核人:职称:审批人:职称:编制日期:越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二、人员准备一、板下支撑体系设计二、梁下支撑体系设计三、荷载参数四、满堂支撑架计算书第六章、支撑架搭设及拆除第七章、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第八章、安全保障措施附件:预制构件堆场底部加固及运输范围示意图第一章工程概况凤山路东侧、南河沿路南侧地块项目Ⅱ标段(居住用房)工程位于:余姚市凤山路东侧、南河沿路南侧,交通便捷通畅,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舒适。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万㎡,拟建建筑单体包括:3幢25层高层住宅、4幢26层高层住宅、5幢4层排屋、3幢3层排屋、3幢1层配电房和1层整体地下车库,。

高层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多层排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一、编制说明为按时完成建设单位进度要求,我方要求PC厂方现场始终留设一层PC构件,确保构件供应不耽误现场进度。

由于现场施工条件限制,塔吊(QTZ7020)只能附在5#楼西山墙位置,且因隔壁河姆渡项目房子局部部位在塔吊旋转半径之内,塔吊大臂只能由70米缩短至55米,因构件重量因素导致在凤山路一侧围墙外面无法吊装,只能另开设西大门并修200mm厚、6米宽C30混凝土马路进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吊装要求,运输PC构件的车辆必须开到地库6#楼南面地库顶板上吊装,且因现场场地限制,除地库顶板外没有地方可以设置PC构件堆场,经项目部研究决定在6#楼南面及5#楼西南角地库顶板设置PC构件临时堆场。

因PC构件分量重,每一块基本在吨不等,一车构件22块,施工及堆放期间的荷载远大于设计荷载,需对PC构件堆场位置及运输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现浇板进行顶撑加固(具体位置详见预制构件堆场及地库顶板运输道路底部加固范围示意图)。

二、编制依据1、凤山路东侧、南河沿路南侧地块项目Ⅱ标段(居住用房)工程设计图纸2、凤山路东侧、南河沿路南侧地块项目Ⅱ标段(居住用房)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14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3年版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凤山路东侧、南河沿路南侧地块项目Ⅱ标段(居住用房)工程现场实际情况12、根据现场构件载重货车≤75吨、材料堆放最大荷载 m2进行编制。

三、设计数据地下室顶板板厚:250mm主梁最大间距为;主梁断面350×600次梁间距为;次梁断面350×600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活动荷载: KN/m2地库顶板消防车道设计荷载:20KN/m2,其余顶板设计荷载:4KN/m2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录表A中A.1.4得:粘土自重为18 KN/m32)地下室顶板覆土每平方米荷载:18 KN/m3× M =m2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 KN/m2+(活动荷载 KN/m2)= KN/m24)本工程顶板可承受荷载折算后为:m2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加固脚手架根据结构层施工进度搭设,搭设进度计划见下表: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一、材料准备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的Q235钢材质的焊接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Q235A级钢的规定,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和损伤者禁用。

立杆、纵向水平杆的钢管长度为~6m或每根最大重最不超过25kg为宜,钢管应全涂防锈漆。

扣件: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要接触良好。

扣件应做防锈处理,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钢管(mm):Φ48×,支撑架体上端钢管接触加顶托。

加强对使用材料的检查,检查钢管是否合格,是否变形,检查扣件是否松动,螺栓螺纹是否有损,检查钢管型号、质量等,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在本工程中使用,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扣件、钢管。

二、人员准备架体搭设操作必须由架工搭设,架工必须持证上岗。

搭设前必须由技术、安全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交底必须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同时进行,并且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

第五章支撑架设计计算一、板下支撑体系设计按现场施工的需要,加固区域为PC堆场及地库顶板构件运输通道,详见预制构件堆场及地库顶板运输道路底部加固范围示意图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 (m):;立杆纵距(m):;立杆步距(m):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采用的钢管(mm):Φ48×;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立杆上部采用可调顶托,顶托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在支撑体系四周搭设连续剪刀撑、内部纵横向每隔6米搭设剪刀撑。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钢管基脚200mm×200×50mm木板二、梁下支撑体系设计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 (m):;立杆纵距(m):;立杆步距(m):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采用的钢管(mm):Φ48×;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立杆上部采用可调顶托,顶托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在支撑体系四周搭设连续剪刀撑、内部纵横向每隔6米搭设剪刀撑。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钢管基脚200mm×200×50mm木板三、荷载参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满载300KN的消防车对地库顶板产生的均布活荷载为20KN/M2,构件总重吨,故按照≤75吨汽车对地库顶板产生的均布活荷载为50KN/M2。

设计顶板可承受荷载为m2,,则按照28kN/m2进行计算。

钢管自重(kN/m):;材料堆放最大荷载(kN/m2):;地库顶板均布荷载(kN/m2):28;四、满堂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架体参数(三)、设计简图搭设示意图:(四)、板底纵向支撑次梁验算1k cG2k= g2k×l b/(n4+1)= ×(2+1)=m;G3k= g5k×l b/(n4+1)= 20×(2+1)=4kN/m;Q1k= q k×l b/(n4+1)= 28×(2+1)=m;1、强度验算板底支撑钢管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满堂支撑架平台上无集中力q1=×(G1k+G2k+G3k)= ×++4)=mq2=×Q1k= ×=mq=q1+q2=+=m计算简图M max=+=××+××=·mR max=+=××+××=V max= + =××+××=τmax=2V max/A=2××1000/489=mm2≤[τ]=125N/mm2满足要求!σ=M max/W=×106/×103)=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满堂支撑架平台上无集中力q'1=G1k+G2k+G3k=++4=mq'2=Q1k=mR'max='1l+'2l=××+××=νmax='1l4+'2l4)/(100EI)=×××103)4+×××103)4)/(100××105××104)= mm≤min{600/150,10}=4mm满足要求!(五)、横向主梁验算支撑钢管传递最大支座力。

满堂支撑架平台上无集中力q= ×Nz= ×=mq'=Nz=mp=R max/2=2=p'=R'max/2=2=计算简图弯矩图(kN·m)M max=·mσ=M max/W=×106/×103)=mm2≤[f]=205N/mm2满足要求!剪力图(kN)R maxf=V maxf=τmax=2V max/A=2××1000/489=mm2≤[τ]=125N/mm2满足要求!变形图(mm)νmax= mm≤min{600/150,10}=4mm满足要求!(六)、可调托座验算N=2×R max+F1=2×+0=≤[N]=30kN满足要求!(七)、立杆的稳定性验算G1k a4c b z立杆顶部荷载:N G1d=l a×n4×N c+l b×N z=×2×+×=N G2=g2k×l a×l b=××=l=max{l a,l b}=max{,}=N G5=g5k×l a×l b=20××=N Q1=q k×l a×l b=28××=N Q4=F1=0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立杆顶部荷载:N顶=(N G1d+N G2+N G5)+(N Q1+N Q4)=×+++×+0)= 立杆底部荷载:N底=(N G1+N G2+N G5)+(N Q1+N Q4)=×+++×+0)= 1、长细比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1200+2×200)=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1××1200=λ=l0/i==≤[λ]=210满足要求!2、立柱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200+2×200)=λ1=l01/i==,查表得,φ1=σ=N顶/φA=×103/( ×489)=mm2≤[f]=205N/mm2满足要求!底部立杆段:l02=kμ2h=××1200=λ2=l02/i==,查表得,φ2=σ=N底/φA=×103/( ×489)=mm2≤[f]=205N/mm2满足要求!(八)、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楼板抗冲切承载力:βh=1,f t=mm2,σ=1N/mm2,η=+βs=+2=1,ho=400-15=385mm,μm=4×(a+ho)=4×+385)= F l=βh f t+σημm h0=×1××103+×103×1)×1××=≥N=满足要求!1、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楼板局部受压承载力:ω=,βl=(A b/A l)=,f cc=×=mm2F l=ωβl f cc A=×××103×=≥N=满足要求!第六章支撑架搭设及拆除一、搭设范围6#楼南侧PC构件堆放场地及运输车行走范围(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