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暨南大学流行病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暨南大学流行病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暨南大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

每题2分,共20分)1. 队列研究2. 流行3. 冰山现象4. 金标准5. 疾病监测6. A型药物不良反应7. 偏倚8. 医院感染9. 暴露10.失效安全数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和。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类推法和排除法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和。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和两种类型。

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和。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和。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和代入传染。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1.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2.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年龄、性别和种族B.职业、家庭和环境C.国家、地区和城乡D.时间、地区和人群E.家庭、社会、国家3.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B.排菌时间的长短C.活动范围的大小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E.排菌量的大小4.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B.年龄、性别、职业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E.以上均是5.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D.儿童多发E.以上都是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D.患病率E.罹患率7.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A.需要的样本较小B.保密性问题较少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D.费用较低E.便于发现病例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A.年龄不同B.性别不同C.目标人群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观察指标不同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

流行病学调查考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调查考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调查考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在公共卫生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并制定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份流行病学调查的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诊断疾病B. 治疗疾病C. 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D. 预测疾病流行趋势答案: C2. 以下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A. 研究开始时,结果已知B. 研究对象是已经发生的病例C. 研究目的是找出疾病的原因D. 研究对象是健康人群答案: D3.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是回顾性的B. 病例对照研究是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是回顾性的C. 两者都是前瞻性研究D. 两者都是回顾性研究答案: A二、简答题1. 描述流行病学中的“三间分布”。

答案:流行病学中的“三间分布”指的是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指的是疾病在不同时间段的流行情况;空间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地理区域的流行情况;人群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如性别、年龄、职业等)中的流行情况。

2. 什么是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答案:相对危险度是流行病学中用来衡量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生疾病风险差异的指标。

它是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

RR值大于1表示暴露增加疾病风险,小于1表示降低风险。

三、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社区中,有1000人接受了某种疫苗接种,其中10人后来发展为某种疾病。

未接种疫苗的2000人中有40人发展为该疾病。

计算疫苗的保护效果(Protective Effect, PE)。

答案:- 发病率(发病率=病例数/人群数)- 接种疫苗组:10/1000 = 0.01- 未接种疫苗组:40/2000 = 0.02- 保护效果(PE)= 1 - (接种疫苗组发病率 / 未接种疫苗组发病率)= 1 - (0.01 / 0.02) = 0.5 或 50%四、论述题1. 论述流行病学研究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分布规律和控制方法的学科。

而临床流行病学的学习,离不开期末考试的检验和总结。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1. 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分布和控制的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规模人群中的资料,以确定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伤害和健康问题。

3. 什么是疫情?答:疫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某种特定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在人群中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4.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调查方法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5. 什么是横断面调查?答:横断面调查是指在某一时点或一段时间内,对特定人群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

6. 什么是队列研究?答:队列研究是指在一个定义的人群中,根据暴露程度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长期跟踪观察,比较两组人群发生疾病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7. 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答:病例对照研究是指在某一时间点,选取已经患病的病例和没有患病的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人群暴露因素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8. 流行病学中的疾病传播途径有哪些?答: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9. 什么是爆发性疾病?如何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答:爆发性疾病是指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的发病数目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的疫情。

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疫情资料,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0.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典型试题分析 分章节

流行病学典型试题分析 分章节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点不是流行病学定义中的内涵( C )A 研究对象是人群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D 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及措施2.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D )A 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 )A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B )A 传染病B 疾病和健康状况C 传染病和地方病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6.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B )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B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B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二、填空题:1.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__疾病_、__伤害___、_健康___。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__观察法__、_实验法___、_数理法__。

第二章病因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D )A 单因单果B 单因多果C 多因单果D 多因多果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 B )是必须的A 联系的合理性B 联系的时间顺序C 联系的恒定性D 联系的可逆转性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C )A 求同法B 差异法C 共变法D 同异并用法4.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D )A 求同法B 差异法C 共变法D 同异并用法5.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B )A 关联的时间顺序B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终止效应6.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起炎症、削弱粘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 D )A 关联的时间顺序B 关联的强度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7.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 B )A 关联的特异性B 关联的时间顺序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8.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 A )A 生物因素B 环境因素C 化学因素D 物理因素9.下列哪项不是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 A )A 样本大小B 时间顺序C 联系的合理性D 剂量反应关系10.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C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D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11.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B )A 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12.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 B )A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B 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C 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13.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 C )A 直接病因B 间接病因C 充分病因D 必要病因14.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 ( B )A 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B 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C 科学实验四法D 猜测和求证方法22.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 )A 假设可能成立B 假设必定成立C 假设尚不能成立D 假设本身难以推论二、填空题:1.目前流行病学中探讨病因所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因模型有__生态学模型___、___疾病因素模型___和__病因网模型___三类。

流行病学麻疹病例分析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麻疹病例分析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麻疹病例分析题及答案1、麻疹的潜伏期平均为()天,潜伏期末可有精神萎靡、不安等症状。

(B)A、5-6B、10-11C、15D、20E、252、麻疹病例密切接触者是指在麻疹病例传染期即出疹前()日至出疹后()日,出疹当日为第()日内与其有密切接触者。

(A)A、4,4,0B、4,3,1C、3,3,0D、3,4,13、麻疹病例应在家或医院隔离,隔离期应自前驱期出现卡他症状时开始至出疹后()天,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14天。

(B)A、3B、4C、5D、6E、94、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标本应在()天内采集。

(C)A、出疹后4天B、出疹后7天C、出疹后4-28天D、出疹后28天5、当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学校、厂矿企业等集体单位及家庭内发生麻疹疫情时,接触者在接触传染期麻疹病例后应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为最后一次接触后(D)天。

A、7B、10C、15D、216、麻疹疑似病例的病原学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应在出疹后(B)天内采集。

A、3B、5C、7D、107、麻疹暴发结束判定依据是以最后一例麻疹病人发病后(C)天内无新的麻疹病例出现。

A、7B、15C、21D、308、消除麻疹要求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以上,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以上,15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以上。

(C)A.98,98,95B.95,95,98C.95,95,95D.98,98,98。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决定因素的科学,它通过观察和分析疾病模式来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和疾病预防。

以下是一套流行病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士复习和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中,"发病率"是指:A. 某一特定时间内新发病例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B. 一定时期内某病的患病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C. 某一特定时间内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D. 一定时期内某病的康复人数与患病人数的比值答案:A2. 下列哪项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从已有的病例中收集数据B. 从健康人群开始跟踪,观察到结局发生C. 研究结束后收集数据D. 仅用于研究罕见疾病答案:B3. 流行病学中的"效应修饰"是指:A. 两个暴露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B.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C. 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差异D. 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模式答案:A二、填空题1. 描述疾病在时间上分布的流行病学术语是________,而在空间上的分布则是________。

答案:时间聚集;地理聚集2. 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患病率或发病率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

答案:率的标准化3.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为了减少选择偏差,应尽量使用________抽样。

答案:随机抽样三、简答题1. 请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案: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它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病例组和未患病的对照组在某个时期内的暴露情况,来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其优点包括成本较低、适合研究罕见疾病和历史暴露因素,以及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结果。

缺点则包括无法计算效应大小的精确值、难以避免回忆偏差和选择偏差,以及无法直接推断因果关系。

2. 描述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疾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等。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50分)1.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D、不涉及药物治疗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它从个体水平研究疾病现象B、它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C、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D、它可以用来研究疾病的病因4.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人群特征B、概率论与统计学观点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以诊断疾病为主的观点5.周期性的正确解释是()A、疾病依规律性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B、疾病突然升高的现象C、疾病发病率超过一般水平D、疾病发病率保持在一般水平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A、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状况B、疾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C、疾病的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D、疾病在不同的年、月和日的分布7.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8.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对人的生命威胁程度A、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病死率9.疾病监测的主要目的是()A、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B、确定致病因素和消灭传染源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某病的流行状况D、预防和控制疾病10.一种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命,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发生下列情况()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将增加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D、该病发病率将降低11.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子C、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D、心理因素12.在判断因果联系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A、联系的剂量反应关系B、联系的强度C、联系的一致性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13.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C、疾病的患病率高D、疾病的发病率降低14.下列哪项不是形成病因假设的途径()A、求同法D、排除法C、求异法D、讨论法15.流行病学三角模式的三角是指()A、必要病因、充分病因、辅助病因B、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环境C、病因、宿主、环境D、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16.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个案调查B、前瞻性调查C、抽样调查D、爆发调查17.为了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混杂因素可以采取的是()A、双盲B、单盲C、样本含量D、随机分组18.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死亡构成比B、某病的患病率C、某病的发病率D、某病的二代发病率19.有关调查表设计的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措词要准确;通俗易懂B、措词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20.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10%,B人群为1%,则下列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B、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C、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21.生长缓慢的肿瘤与生长迅速的肿瘤,对于筛检试验可能会导致()A、病程长短偏倚B、领先时间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22.消毒措施是针对()A、消除传染源B、消除易感者C、消除传染源和易感者D、切断传播途径23.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24.直接影响诊断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生存率25.在诊断试验中,并联试验是指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A、诊断时,其中只要一个试验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B、同时使用两个试验C、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诊断时,其中每个试验都有阳性时才诊断为阳性D、当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进行阴性即诊断为阴性26.下列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B、诊断试验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方法在同样条件下,多次对相同人群进行调查,结果的恒定性C、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D、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27.关于筛检试验,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筛检不是诊断试验B、筛检的工作即是将健康人与患者和可疑病人区别开来C、筛检试验要求简便易行、经济安全、可靠有效D、筛检的阳性结果可直接确诊患者28.在未明病因疾病的病因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作用是()A、确定病因B、病因推断C、提供病因线索D、验证病因29.在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确切含义()A、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B、暴露是指多个危险因素C、暴露是指研究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因素的影响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险困素30.病例对照研究的病例组最好选择()A、死亡病例B、旧病例C、可疑病例D、新发病例31.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是指()A、病例组的样本数等于对照组的样本数B、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某些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C、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研究因素相一致的方法D、在安排病例和对照组时,使两者的所有特征或变量相一致的方法3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统计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B、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C、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D、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34.在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最常用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是()A、匹配B、标准化C、分层分析D、遵守随机化原则3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认为()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36.评价远期疗效常用的指标是()A、生存率B、死亡率C、发病率D、治愈率37.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选用()A、归因危险度B、相对危险度C、特异度D、归因危险度百分比38. 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人员组成()A、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39.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A、属于观察法B、设立对照组C、人为控制研究因素D、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40.在队列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偏性是()A、信息偏性B、测量偏性C、失访偏性D、选择偏性41.在临床试验中,避免主观偏倚的最主要方法是()A、统一检测标准B、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结果观察C、盲法D、只使用客观指标42.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A、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谁接受干预和谁接受安慰剂C、观察者与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43.临床试验与队列研究的主要区别是()A、研究组与对照组大小相等B、研究是前瞻性的C、研究者是否控制研究因素D、研究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44.有人用某药治疗1000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结果有970名72小时内症状消失,因此对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优先选取该药的推论是()A、正确的B、不正确,因为不是率的比较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45.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A、观察方向是由“果”及“因”B、有严格的平行的对照组C、研究对象必须随机分组D、必须有干预措施46.治疗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是()A、有效率、生存率、治愈率B、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C、保护率、效果指数D、病死率、罹患率、相对危险度47.天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消灭,主要有利条件是()A、天花患者是主要传染源B、动物间无天花病毒宿主C、无病毒携带者D、有行之有效的免疫手段48.下面对伤害和意外事故的阐述准确的有()A、意外事故包括伤害B、伤害包括意外事故C、意外事故可以引起伤害D、意外事故是无意识的伤害49.精神卫生研究的目的应除外()A、预防与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降低精神疾病的患病率B、增进人民的身心健康C、减少社会、家庭所带来的精神压力D、减少和预防各类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50.下列不属于伤害的四项干预措施的是()A、美国一些州规定使用安全带B、保险公司以低价安装烟雾报警器来防止火灾C、设计汽车时注意急救药品及有关器械贮存器D、保险公司减少配额使人们提高安全意识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 分)1、分子流行病学可以研究()A、传染性疾病B、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意外伤害D、健康状态E、遗传病2、造成世界各地大部分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B、平均寿命延长C、生态环境的污染D、行为方式的变化,如吸烟、酗酒、紧张、焦虑等E、人口老龄化3.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A、高血压B、饮酒C、吸烟D、糖尿病E、劳累4.在下列有关串联联合试验的陈述中,有哪几个说法是正确的()A、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灵敏度B、串联试验可以提高特异度C、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阳性预测值D、串联试验可以提高阴性预测值E、串联试验是指全部筛检试验中任何一项筛检试验结果阳性就可定为阳性5.下列哪些是第二级预防的措施()A、定期健康检查B、早发现C、早诊断D、早治疗E、防止“三废”污染6.下列哪些不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偏倚少,结果可靠E、可计算发病率7.流行病学的特点有()A、群体特征B、多病因论的特征C、对比的特征D、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E、社会医学的特征8.以下属于病因判断的常用标准的选项有()A、联系的时间顺序B、联系的强度C、剂量-反应关系D、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E、联系的合理性9.下列属于一级预防措施的有()A、加强身体锻炼B、合理营养C、保护和改善环境D、产前检查E、积极治疗10.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下列哪些因素影响()A、受试对象生物学变异B、变异系数C、观察者D、实验室条件E、符合率三、简答题(每题5 分,共20分)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点?2、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3、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4、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有哪些?四、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10 分)1、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五、分析题(每题10 分,共10 分)1、在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获得如下资料: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年,非吸烟组的肺癌发病率为5.0/10万人年,而一般人群(全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为21.0/10万人年。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名词并说明用途流行病学Secondary attack rate Endemic Outbreak Sporadic Epidemic 患病率 Attack rate 长期变异描述流行病学生态学研究SMR Cohort study Exposure 发病密度 PAR AR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Biomarkers PYLL 抽样调查分层分析 Nest case-control study Matching Overmatching Selection bias Confounding bias Bias Odds ratio confounding Screening validity Sensitivity 可靠性Youden’s index 信度阳性预测值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cause of disease p risk factor 流行病学实验干预实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保护率安慰剂盲法双盲二级预防 Risk factor 传播途径传染源疫源地国境卫生检疫计划免疫垂直传播 Surveillance of disease二、填空题1、病例对照研究对象选择得原则为与。

2、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得因素有、与。

3、混杂因素具备得条件就是、、。

4、消灭疫源地得条件有、、。

5、定群研究得特点就是、、与。

6、流行病学研究中得误差包括与。

7、常见偏倚得种类有、与。

8.疾病年龄分析得两种方法就是:与。

9.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得偏倚有、与三种。

10.定群(队列)研究得种类有、与三种。

11.病例对照研究得特点就是、、与。

12.垂直传播得方式有、与。

13.疫源地消灭得条件就是、与。

14.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评价常用指标为与。

15.计划免疫接种及其效果评从、、四个方面进行。

16.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得主要因素、、。

17.评价筛检试验应从、与等方面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患病率 D 累积发病率
7.某地连续三年统计肝癌死亡率进行比较,以判断发病趋势下列哪一种计算较合理
(D)
A 各年粗死亡率比较
B 各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
C 各年性别标化死亡率比较
D 各年病死率比较
8.某地痢疾发病近年来持续在较高水平,这种表现为
(C)
A 统计地方性
B 自然地方性
B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C 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 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
A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B)
A 传染病
B 疾病和健康状况
C 传染病和地方病
第三章 疾病的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暴露来精确测量发病机率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
(A)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感染率 D 发病密度
2.测量人群中某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时,所用指标为
(C )
A 发病率 B 罹患率 C 感染率 D 续发率
3.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
(B)
A 散发
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
(C)
A 求同法
B 差异法
C 共变法 D 同异并用法
4.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
推理运用的是
(D)
A 求同法
B 差异法
C 共变法 D 同异并用法
5.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
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B )
D 关联的合理性
7.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
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 B )
A 关联的特异性
B 关联的时间顺序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关联的合理性
8.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哪种因素的关系 ( A )
第一章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点不是流行病学定义中的内涵
(C)
A 研究对象是人群
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
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D 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
及措施
2.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D)
A 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A 生物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化学因素
D 物理因素
9.下列哪项不是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
(A)
A 样本大小
B 时间顺序
C 联系的合理性
D 剂量反应关系
10.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C
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D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11.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
C 自然疫源性
D 非地方性表现
9.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C)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10.疾病分布是指
(B)
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终止效应
6.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起炎症、削弱粘膜,
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
因果判断标准中的
(D)
A 关联的时间顺序
B 关联的强度
C 关联的可重复性
D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D)
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 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
C 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B)
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B)
A 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
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
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
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
12.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B )
A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
B 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
C 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
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
13.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第二章 病因推断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D )
A 单因单果
B 单因多果
C 多因单果
D 多因多果
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 B )是必须的
A 联系的合理性
B 联系的时间顺序
C 联系的恒定性
D 联系的可逆转性
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
B 爆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4.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
(C)
A 散发
B 爆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5.下列影响疾病的人群分布特征的因素中哪一项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相对来说最强( A )
A 年龄
B 性别
C 职业
D 民族或种族
6.某地为了解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拟进行一次普查,说明调查结果可统计( C )
二、填空题:
1.目前流行病学中探讨病因所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病因模型有__生态学模型___、
___疾病因素模型___和__病因网模型___三类。
2.因果联接方式有__单因单果____、__单音多果___、__多因多果__、_多因多果__。
l 准则__求同法_、_差异法___、_同异并用法___、_共变法__、_剩余法__。
(C)
A 直接病因
B 间接病因
C 充分病因
D 必要病因
14.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
(B)
A 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 假设演绎法和 Mill 准则22.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
A 假设可能成立
B 假设必定成立
C 假设尚不能成立
D 假设本身难以推论
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B)
A 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 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B 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D 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二、填空题:
1.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__疾病_、__伤害___、_健康___。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__观察法__、_实验法___、_数理法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