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答案-《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概率论课后答案

概率论课后答案

第 一 章 习 题 一1(4)解:设1B =“两件都是不合格品”,2B =“一件是合格品,另一件是不合格品”,A =“已知所取两件中有一件是不合格品”,则12A B B =+,由题意知,1226442210101112()()282,,()()()15153C C C P B P B B B C C P A P P =====+=故P{1B |A}=11()()()()2/1512/35P AB P B P A P A ===3. 解:A:表示两个一级队被分在不同组,则A :表示两个一级队被分在同一组192181020()()1()0.4740.526,C C P A P A P A C ==-==5.解:设一段长为x ,另一段长为y ,样本空间:0,0,0x a y a x y a Ω<<<<<+<,所求事件满足:0202()a x a y x y a x y ⎧<<⎪⎪⎪<<⎨⎪+>--⎪⎪⎩从而所求概率=14CDEOABS S=. 6.解:设所取两数为,,X Y 样本空间占有区域Ω,两数之积小于14:14XY <,故所求概率()()1()()1S S D S D P S Ω--==Ω,而11411()(1)1(1ln 4)44S D dx x =-=-+⎰,故所求概率为1(1l n4)4+.8.解:设A —某种动物由出生算起活到20年以上,()0.8P A =,B —某种动物由出生 算起活到25年以上,()0.4P B =,则所求的概率为()()0.4()()0.5()()0.8P AB P B BBP P A A P A P A ===== 9.解:设A —某地区后30年内发生特大洪灾,()0.8P A =,B —某地区后40年内发生特大洪灾,()0.85P B =,则所求的概率为 ()()0.15()1()1110.250.2()()P BA P B B B P P A A P A P A =-=-=-=-=.10.解:设A={收报台收到信号“.”},则A ={收报台收到信号“-”},设B={发报台发出信号“.”},则B ={发报台发出信号“-”},由题意知道:()0.4,(|)0.8,(|)0.2,(|)0.1,(|)0.9,P B P A B P A B P A B P A B =====P(B)=0.6,1()0.65,AP B =32()0.7,()0.85AAP P B B ==由贝叶斯公式得:()(|)(|)0.923()(|)()(|)P B P A B P B A P B P A B P B P A B =≈+()(|)(|)0.75()(|)()(|)P B P A B P B A P B P A B P B P A B =≈+12.解:设1A :所抽螺钉来自甲厂 , 2A :所抽螺钉来自乙厂,3A :所抽螺钉来自丙厂,B :所抽螺钉是次品,则1()25%P A =,2()35%P A =,3()40%P A =,1(|)5%P B A =,2(|)4%P B A =,3(|)2%P B A =(1)由全概率公式:112233()()(|)()(|)()(|)0.0345P B P A P B A P A P B A P A P B A =⋅+⋅+⋅=(2)由贝叶斯公式:111(|)()(|)0.3623()P B A P A P A B P B ==.13.解:设A:{直到第n 次才取k 次()k n ≤红 球}={第n 次取到红球}{前n-1次取到k-1次红球},则所求的概率为11111119()101010191010k n kk n kn kk n P A C C -------⎛⎫⎛⎫⎛⎫= ⎪ ⎪⎪⎝⎭⎝⎭⎝⎭⎛⎫⎛⎫= ⎪ ⎪⎝⎭⎝⎭14.解:设A 表示灯泡使用寿命在1000h 以上,则由题意得()0.2P A =,()0.8P A =,设事件B 表示三个灯泡使用1000h 后恰有i 个坏了,则“三个灯泡使用1000h 后最多只有一个坏了”这一事件课表示为01B B +,由二项概率公式所求概率为01()P B B +=31230313()()0.2(0.2)0.80.104P B P B C +=+⋅= 15.解:设试验E —从二盒火柴中任取一盒,A —取到先用完的哪盒,1()2P A =,则所求概率为将E 重复独立作2n r -次A 发生n 次的概率,故所求的概率为222211()()()222nnn n r n r n rn r n rC P n C-----==.16.设甲、乙两袋,甲袋中有2只白球,4只红球;乙袋中有3只白球,2只红球.今从甲袋中任意取一球放入乙袋中,再从乙袋中任意取一球. 1)问取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少?2)假设取到白球,问该球来自甲袋的概率是多少?解:设A :取到白球,B :从甲球袋取白球24431) ()(/)()(/)()5/9 6666P A P A B P B P A B P B =+=⋅+⋅=(/)()2/92) (/)()/()2/5()5/9P A B P B P B A P AB P A P A ====17.3个射手向一敌机射击,射中的概率分别是0.4,0.6和0.7.如果一人射中,敌机被击落的概率为0.2;二人射中,被击落的概率为0.6;三人射中则必被击落.(1)求敌机被击落的概率;(2)已知敌机被击落,求该机是三人击中的概率. 解:设A={敌机被击落},B i ={i 个射手击中},i=1,2,3. 则B 1,B 2,B 3互不相容.由题意知:132()0.2,()0.6,()1A A AP P P B B B ===,由于3个射手射击是互相独立的,所以1()0.40.40.30.60.60.30.60.40.70.324P B =⨯⨯+⨯⨯+⨯⨯= 2()0.40.60.30.40.70.40.60.70.60.436P B =⨯⨯+⨯⨯+⨯⨯=3()0.40.60.70.168P B =⨯⨯=因为事件A 能且只能与互不相容事件B 1,B 2,B 3之一同时发生.于是 (1)由全概率公式得31()()(|)0.3240.20.4360.60.16810.4944i i i P A P B P A B ===⨯+⨯+⨯=∑(2)由Bayes 公式得33331()(|)0.168(|)0.340.4944()(|)iii P B P A B P B A P B P A B ====∑. 第 二 章1(4).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2, 01()0 , x x p x <<⎧=⎨⎩其它,用Y表示对X 的3次独立重复观察中事件1{}2X ≤出现的次数,{2}__P Y ==.解:(3,)Yp B ,1211{}224p P X xdx =≤==⎰,由二项概率公式 223139{2}()()4464P Y C ===.2.解:{报童赔钱}⇔{卖出的报纸钱不够成本},而当 0.15 X <1000× 0.1时,报童赔钱,故{报童赔钱} ⇔{X ≤666}3.解:设X 表示取出次品的只数,则(1)X 的分布律为{}31331322035C P X C ===,{}1221331312135C C P X C ===,{}212133131235C C P X C ===或者(2)X 的分布函数为0 ,022{0} = ,0135()34{0}{1} ,1235{0}{1}x P X x F x P X P X x P X P X <=≤<==+==≤<=+={2} =1 ,2P X x ⎧⎪⎪⎪⎨⎪⎪⎪+=≥⎩,则分布律的图像即为F(x)的分段函数图像。

概率论·课后答案(绝对详解)

概率论·课后答案(绝对详解)

i习题一3 设,,B A 为二事件,化简下列事件:B B B A B BA B A B A B A =⋃=⋃⋃=⋃⋃)()())()(1(B B A B B A A A B A B A =⋃⋃⋃=⋃⋃)())()(2(4 电话号码由5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可能是从0到9这10个数字中的任一个,求电话号码由5个不同数字组成的概率。

3024.010302410427210678910445==⋅=⋅⋅⋅⋅=p5 n 张奖券中有m 张有奖的,k 个人购买,每人一张,求其中至少有一人中奖的概率。

答案:.1k n k mn C C --6 从5双不同的鞋子中任取4只,这4只鞋子中“至少有两只配成一双”的概率是多少?解;将这五双靴子分别编号分组},,,,{};,,,,{5432154321b b b b b B a a a a a A ==,则C 表示:“至少有两只配成一双”;从5双不同的鞋子中任取4只,其可能选法有.45C不能配对只能是:一组中选i 只,另一组中选4-i 只,且编号不同,其可能选法为)0,1,2,3,4(;455=--i C C i i i41045341523251235451)(1)(C C C C C C C C C C P C P ++++-=-= 2113218177224161247720104060401011234789105453245224551=-=⋅⋅-=⋅++++-=⋅⋅⋅⋅⋅⋅⋅+⋅+⋅⋅+⋅⋅+-= 7在[—1,1]上任取一点,求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不超过51的概率。

答案:518在长度为a 的线段内任取两点,将其分成三段,求它们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

,0,0a y a x <<<<且a y x <+<0,又41222,,=⎪⎪⎪⎩⎪⎪⎪⎨⎧<<>+⇒⎪⎩⎪⎨⎧--<---<--->+P ay a x a y x y x a x y y x a y x y x a y x 9在区间)1,0(内任取两个数,求这两个数的积小于41的概率。

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pdf

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pdf

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pdf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pdf概率论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的是随机事件发生的规律性。

在学习概率论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概率题目,学生可能会遇到困惑和难以解答的情况。

因此,提供一份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pdf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一、基础概率题1. 一个标准的扑克牌中,红桃和黑桃的数量各有多少张?答案:扑克牌一共有52张,其中红桃和黑桃各有13张。

2. 从一副标准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两张牌,求两张牌都是红桃的概率。

答案:首先,从52张牌中抽取第一张红桃的概率为13/52。

然后,从剩下的51张牌中抽取第二张红桃的概率为12/51。

因此,两张牌都是红桃的概率为(13/52) * (12/51) = 1/17。

二、条件概率题1. 一家电子产品公司生产的手机中,10%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

现在从该公司生产的手机中随机选择一个,发现该手机存在质量问题。

求该手机是该公司生产的概率。

答案:设事件A表示选择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事件B表示该手机是该公司生产的。

根据条件概率的定义,我们需要求解P(B|A)。

根据题意,P(A) = 0.1,即选择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的概率为0.1。

又因为只有该公司生产的手机存在质量问题,所以P(A|B) = 1。

根据条件概率的公式,有P(B|A) = P(A|B) * P(B) / P(A) = 1 * P(B) / 0.1 = 10 * P(B)。

由于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所以P(B)的取值范围也在0到0.1之间。

因此,该手机是该公司生产的概率为10 * P(B),其中0 <= P(B) <= 0.1。

三、随机变量题1. 设随机变量X表示一次抛掷一枚骰子的结果,求X的期望。

答案:一枚骰子的结果有1、2、3、4、5、6六种可能,每种可能出现的概率为1/6。

根据期望的定义,期望E(X) = (1/6) * 1 + (1/6) * 2 + (1/6) * 3 + (1/6) * 4 + (1/6) * 5 + (1/6) * 6 = 3.5。

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

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解答1. 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Ω:(1)记录一个班一次数学考试的平均分数(设以百分制记分); (2)生产产品直到有10件正品为止,记录生产产品的总件数;(3)对某工厂出厂的产品进行检查,合格的记为“正品”,不合格的记为“次品”,如连续查出了2件次品就停止检查,或检查了4件产品就停止检查,记录检查的结果; (4)在单位圆内任意取一点,记录它的坐标.解:(1)以n 表示该班的学生人数,总成绩的可能取值为0,1,2,…,100n ,所以该试验的样本空间为{|0,1,2,,100}ii n nΩ==.(2)设在生产第10件正品前共生产了k 件不合格品,样本空间为{10|0,1,2,}k k Ω=+=,或写成{10,11,12,}.Ω=(3)采用0表示检查到一个次品,以1表示检查到一个正品,例如0110表示第一次与第四次检查到次品,而第二次与第三次检查到的是正品,样本空间可表示为{00,100,0100,0101,0110,1100,1010,1011,0111,1101,1110,1111}Ω=.(3)取直角坐标系,则有22{(,)|1}x y x y Ω=+<,若取极坐标系,则有{(,)|01,02π}ρθρθΩ=≤<≤<.2.设A 、B 、C 为三事件,用A 、B 、C 及其运算关系表示下列事件. (1)A 发生而B 与C 不发生; (2)A 、B 、C 中恰好发生一个; (3)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4)A 、B 、C 中恰好有两个发生; (5)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6)A 、B 、C 中有不多于一个事件发生.解:(1)ABC 或A B C --或()A B C -;(2)ABC ABC ABC ;(3)AB C 或ABCABCABCABCABCABCABC ;(4)ABC ABCABC .(5)AB AC BC 或ABC ABC ABCABC ;(6)ABCABCABCABC .3.设样本空间{|02}x x Ω=≤≤,事件{|0.51}A x x =≤≤,{|0.8 1.6}B x x =<≤,具体写出下列事件:(1)AB ;(2)A B -;(3)A B -;(4)A B .解:(1){|0.81}AB x x =<≤; (2){|0.50.8}A B x x -=≤≤;(3){|00.50.82}A B x x x -=≤<<≤或; (4){|00.5 1.62}AB x x x =≤<<≤或.4. 一个样本空间有三个样本点, 其对应的概率分别为22,,41p p p -, 求p 的值. 解:由于样本空间所有的样本点构成一个必然事件,所以2241 1.p p p ++-=解之得1233p p =-=-,又因为一个事件的概率总是大于0,所以3p =- 5. 已知()P A =0.3,()P B =0.5,()P A B =0.8,求(1)()P AB ;(2)()P A B -;(3)()P AB .解:(1)由()()()()P AB P A P B P AB =+-得()()()()030.50.80P AB P A P B P A B =+-=+-=.(2) ()()()0.300.3P A B P A P AB -=-=-=. (3) ()1()1()10.80.2.P AB P AB P AB =-=-=-=6. 设()P AB =()P AB ,且()P A p =,求()P B . 解:由()P AB =()1()1()1()()()P AB P AB P AB P A P B P AB =-=-=--+得()()1P A P B +=,从而()1.P B p =-7. 设3个事件A 、B 、C ,()0.4P A =,()0.5P B =,()0.6P C =,()0.2P AC =,()P BC =0.4且AB =Φ,求()P A B C .解:()()()()()()()()0.40.50.600.20.400.9.P A B C P A P B P C P AB P AC P BC P ABC =++---+=++---+=8. 将3个球随机地放入4个杯子中去,求杯子中球的最大个数分别为1,2,3的概率. 解:依题意可知,基本事件总数为34个.以,1,2,3i A i =表示事件“杯子中球的最大个数为i ”,则1A 表示每个杯子最多放一个球,共有34A 种方法,故34136().416A P A ==2A 表示3个球中任取2个放入4个杯子中的任一个中,其余一个放入其余3个杯子中,放法总数为211343C C C 种,故211343239().416C C C P A == 3A 表示3个球放入同一个杯子中,共有14C 种放法,故14331().416C P A ==9. 在整数0至9中任取4个,能排成一个四位偶数的概率是多少?解:从0至9 中任取4个数进行排列共有10×9×8×7种排法.其中有(4×9×8×7-4×8×7+9×8×7)种能成4位偶数. 故所求概率为4987487987411098790P ⨯⨯⨯-⨯⨯+⨯⨯==⨯⨯⨯. 10. 一部五卷的文集,按任意次序放到书架上去,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第一卷出现在旁边;(2)第一卷及第五卷出现在旁边;(3)第一卷或第五卷出现在旁边;(4)第一卷及第五卷都不出现在旁边;(5)第三卷正好在正中.解:(1)第一卷出现在旁边,可能出现在左边或右边,剩下四卷可在剩下四个位置上任意排,所以5/2!5/!42=⨯=p .(2)可能有第一卷出现在左边而第五卷出现右边,或者第一卷出现在右边而第五卷出现在左边,剩下三卷可在中间三人上位置上任意排,所以 10/1!5/!32=⨯=p .(3)p P ={第一卷出现在旁边}+P{第五卷出现旁边}-P{第一卷及第五卷出现在旁边}2217551010=+-=. (4)这里事件是(3)中事件的对立事件,所以 10/310/71=-=P .(5)第三卷居中,其余四卷在剩下四个位置上可任意排,所以5/1!5/!41=⨯=P . 11. 把2,3,4,5诸数各写在一X 小纸片上,任取其三而排成自左向右的次序,求所得数是偶数的概率.解:末位数可能是2或4.当末位数是2(或4)时,前两位数字从剩下三个数字中选排,所以 23342/1/2P A A =⨯=.12. 一幢10层楼的楼房中的一架电梯,在底层登上7位乘客.电梯在每一层都停,乘客从第二层起离开电梯,假设每位乘客在哪一层离开电梯是等可能的,求没有两位及两位以上乘客在同一层离开的概率.解:每位乘客可在除底层外的9层中任意一层离开电梯,现有7位乘客,所以样本点总数为79.事件A “没有两位及两位以上乘客在同一层离开”相当于“从9层中任取7层,各有一位乘客离开电梯”.所以包含79A 个样本点,于是7799)(A A P =.13. 某人午觉醒来,发觉表停了, 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报时, 设电台每正点是报时一次,求他(她)等待时间短于10分钟的概率.解:以分钟为单位, 记上一次报时时刻为下一次报时时刻为60, 于是这个人打开收音机的时间必在),60,0(记 “等待时间短于10分钟”为事件,A 则有(0,60),Ω=)60,50(=A ,⊂Ω于是)(A P 6010=.61= 14. 甲乙两人相约812-点在预定地点会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事件与概率1.2 在数学系的学生中任选一名学生,令事件A 表示被选学生是男生,事件B 表示被选学生是三年级学生,事件C 表示该生是运动员。

(1) 叙述C AB 的意义。

(2)在什么条件下C ABC =成立? (3)什么时候关系式B C ⊂是正确的?(4) 什么时候B A =成立?解 (1)事件C AB 表示该是三年级男生,但不是运动员。

(2)C ABC = 等价于AB C ⊂,表示全系运动员都有是三年级的男生。

(3)当全系运动员都是三年级学生时。

(4)当全系女生都在三年级并且三年级学生都是女生时`。

1.3 一个工人生产了n 个零件,以事件i A 表示他生产的第i 个零件是合格品(n i ≤≤1)。

用i A 表示下列事件:(1)没有一个零件是不合格品; (2)至少有一个零件是不合格品; (3)仅仅只有一个零件是不合格品; (4)至少有两个零件是不合格品。

解 (1)n i iA 1=; (2) n i i n i i A A 11===; (3) n i nij j ji A A 11)]([=≠=;(4)原事件即“至少有两个零件是合格品”,可表示为nji j i jiAA ≠=1,;1.5 在分别写有2、4、6、7、8、11、12、13的八张卡片中任取两张,把卡片上的两个数字组成一个分数,求所得分数为既约分数的概率。

解 样本点总数为7828⨯=A 。

所得分数为既约分数必须分子分母或为7、11、13中的两个,或为2、4、6、8、12中的一个和7、11、13中的一个组合,所以事件A “所得分数为既约分数”包含6322151323⨯⨯=⨯+A A A 个样本点。

于是14978632)(=⨯⨯⨯=A P 。

1.8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任意地放上一只红“车”及一只黑“车”,求它们正好可以相互吃掉的概率。

解 任意固定红“车”的位置,黑“车”可处于891109=-⨯个不同位置,当它处于和红“车”同行或同列的1789=+个位置之一时正好相互“吃掉”。

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北大

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北大

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北大概率论课后习题答案北大北大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其数学系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概率论是数学系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随机现象的规律性。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概率论的习题往往需要一定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北大概率论课后习题的答案。

1. 设A、B、C为三个事件,且P(A)=0.3,P(B)=0.4,P(C)=0.5,且P(A∩B)=0.1,P(A∩C)=0.2,P(B∩C)=0.3,P(A∩B∩C)=0.05,求:(1) P(A∪B∪C)的值;(2) P(A'∩B'∩C')的值。

解答:(1) 根据概率的加法原理,有P(A∪B∪C) = P(A) + P(B) + P(C) - P(A∩B) -P(A∩C) - P(B∩C) + P(A∩B∩C)。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P(A∪B∪C) = 0.3 + 0.4 + 0.5 - 0.1 - 0.2 - 0.3 + 0.05 =0.65。

(2) 根据概率的补集公式,有P(A'∩B'∩C') = 1 - P(A∪B∪C)。

代入已知条件,可得P(A'∩B'∩C') = 1 - 0.65 = 0.35。

2. 设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μ, σ^2),已知P(X > 2) = 0.3,P(X < -1) = 0.1,求:(1) X的期望μ和方差σ^2的值;(2) P(-1 < X < 2)的值。

解答:(1) 根据正态分布的性质,有P(X > 2) = P(Z > (2-μ)/σ) = 0.3,其中Z是标准正态分布。

查表可得,对应的Z值为0.524,即(2-μ)/σ = 0.524。

同理,有P(X < -1) = P(Z < (-1-μ)/σ) = 0.1,对应的Z值为-1.281,即(-1-μ)/σ = -1.281。

概率论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率论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率论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概率论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的数学分支,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第六章是概率论中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数学期望和方差等内容。

在课后习题中,我们将通过解答一些典型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1. 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函数为F(x) ={ 0, x < 0{ 1/4, 0 ≤ x < 1{ 1/2, 1 ≤ x < 2{ 3/4, 2 ≤ x < 3{ 1, x ≥ 3(1) 求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f(x)。

(2) 求P(0.5 ≤ X ≤ 2.5)。

解:(1) 概率密度函数f(x)是概率分布函数F(x)的导数。

根据导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f(x) ={ 0, x < 0{ 1/4, 0 ≤ x < 1{ 1/2, 1 ≤ x < 2{ 1/4, 2 ≤ x < 3{ 0, x ≥ 3(2) P(0.5 ≤ X ≤ 2.5) = F(2.5) - F(0.5) = 3/4 - 1/4 = 1/2 2. 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c(1 - x^2), -1 ≤ x ≤ 1{ 0, 其他(1) 求常数c的值。

(2) 求P(|X| > 0.5)。

解:(1) 概率密度函数f(x)的积分值等于1。

我们可以计算:∫[-1,1] c(1 - x^2) dx = 1解这个积分方程,可得c = 3/4。

(2) P(|X| > 0.5) = 1 - P(|X| ≤ 0.5)= 1 - ∫[-0.5,0.5] c(1 - x^2) dx= 1 - 3/4 ∫[-0.5,0.5] (1 - x^2) dx= 1 - 3/4 [x - x^3/3] |[-0.5,0.5]= 1 - 3/4 [(0.5 - 0.5^3/3) - (-0.5 + 0.5^3/3)] = 1 - 3/4 [0.5 - 0.5/3 - (-0.5 + 0.5/3)]= 1 - 3/4 [1/3]= 1 - 1/4= 3/43. 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kx^2, 0 ≤ x ≤ 2{ 0, 其他(1) 求常数k的值。

概率论第四版课本习题答案

概率论第四版课本习题答案

概率论第四版课本习题答案概率论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统计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

第四版课本习题答案的提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概率论习题的解答示例:1. 随机事件的概率如果事件A的概率是P(A)=0.3,事件B的概率是P(B)=0.5,且事件A和B是互斥的,求事件A和B同时不发生的概率。

解答:由于A和B是互斥事件,事件A和B同时不发生的概率等于1减去它们各自发生的概率之和,即P(A' ∩ B') = 1 - P(A) - P(B) = 1 - 0.3 - 0.5 = 0.2。

2. 条件概率如果P(A|B) = 0.7,P(B) = 0.4,求P(A ∩ B)。

解答:根据条件概率的定义,P(A ∩ B) = P(A|B) * P(B) = 0.7* 0.4 = 0.28。

3. 独立事件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独立的,且P(A) = 0.6,P(B) = 0.5,求P(A ∩ B)。

解答:对于独立的事件,P(A ∩ B) = P(A) * P(B) = 0.6 * 0.5= 0.3。

4. 全概率公式设事件A1, A2, ..., An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划分,且P(Ai) > 0,对于任意事件B,证明P(B) = Σ[P(Ai) * P(B|Ai)]。

解答:根据全概率公式的定义,P(B)是事件B发生的概率,可以分解为所有可能的Ai发生时B发生的概率之和。

即P(B) = Σ[P(Ai ∩ B)]。

由于Ai和B是独立的,P(Ai ∩ B) = P(Ai) * P(B|Ai),因此P(B) = Σ[P(Ai) * P(B|Ai)]。

5. 贝叶斯定理如果P(A|B) = 0.8,P(B) = 0.01,P(A'|B') = 0.6,P(B') =0.99,求P(B|A)。

解答:使用贝叶斯定理,P(B|A) = [P(A|B) * P(B)] / [P(A|B) * P(B) + P(A'|B') * P(B')] = (0.8 * 0.01) / [(0.8 * 0.01) + (0.6 * 0.99)] ≈ 0.008 / 0.6042 ≈ 0.01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