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物的特征
2024秋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8页)课件

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
在光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的环境下长势 良好,耐寒性不强
依赖光照,不足时会延迟开花或不开花
油菜花 青蛙 蝌蚪
植株笔直丛生,茎绿花黄,花瓣呈十字形 水陆两栖,弹跳能力出众,有冬眠习性
头大尾小,脑袋呈斗形,用鳃呼吸
主要集中于江西、汉中盆地和长江流域 常躲在植物或水中,黄昏和夜间活动 多栖息于池塘、水沟或小河内,喜阴
知识总结
观察周边环 境中的生物
1、确定观察目的 2、准备观察工具 3、明确观察对象 4、制作观察计划 5、做好观察记录 6、交流、讨论观察结果
知识检测
1.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 A.猫头鹰和鼠
D)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
2. 衣藻是单细胞生物,细胞都有精致而复杂的结构。为了清楚地观察衣藻的形态结构,人
危险 物种
危险 区域
桃花
樱花
学习活动
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3、制作观察计划 (1)选择调查范围:校园、公园、绿地或农田 (2)设计调查路线: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相对安全的路线 (3)分组:4-6人为一组,选出组长、确定组名 (4)观察:多选择不同生物成组对照,找出它们的区别, 学会总结它们的特点 (5)归类:按照生物的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6)整理: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
光叶子花顶生于枝端的苞片内,每个苞片上 都生长一朵花,3枚苞片,为洋红色或者紫 色,呈椭圆形或者长圆形,花被管淡绿色, 花柱线形,侧生。所以紫红色的结构不是它 的花瓣。是苞片
1.从形状区分:韭菜叶子要比麦苗长,麦苗表面 有细小的毛,就像人的汗毛,韭菜则没有。 2.从朝向区分:麦苗叶子向上的角度一般没有韭 菜大,韭菜叶片朝上,麦苗向外。 3.从茎部区分:韭菜的茎要比麦苗的长。
紫傲1.1.1生物的特征

资料分析
下面的资料说明生物体具有 什么生命现象?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长着一种“极雨花”, 其花瓣对湿度很敏感,当空气湿度增大到一定 程度时,花瓣萎缩,将花蕊包起来,预示天要 下雨;而花瓣展开时,则预示不会下雨。我国 广西有棵青冈树,晴天时叶呈深绿色,要下雨 时,树叶则由绿变红。还有些植物能指示空气 污染程度。 答: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珊瑚虫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 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 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 壳。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 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 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珊瑚
李 威
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呢?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 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有生命的物体被称为生物。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病毒等都是生物。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 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 的提高,都与生物学的发展 息息相关。
同学们,一定要学好生物学哟!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植物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并通过气孔排出二氧化碳等。
32
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 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特点: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41
猎豹追捕猎物
平静时
当河鲀遇到外敌,腹腔气囊会 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 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 竖起,借以自卫。
补充: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生 物” ,你该怎么回答呢?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的基本要求: 1、要有目的。 2、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及时记录。 3、有计划、有耐心。 4、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1.1.1生物的特征

认识生物
生物的特征
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问:1、植物怎样获得营养物质的? 2、动物怎样获得营养物质的?
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 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 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 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 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 质
珊瑚虫是一 种海生圆筒 状腔肠动物, 在白色幼虫 阶段便自动 固定在先辈 珊瑚的石灰 质遗骨堆上。
课小结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能进行呼吸 • 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于某种原因细胞构成的;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4、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生物能进行呼吸
鱼在深海中 呼吸
野牛在晨光中呼吸
小鸟在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
1、动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 2、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
小狗排尿
流汗
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1
狮豹等发现猎物后迅 速出击;
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 奔逃
平静时的刺豚
平静时的刺豚
受惊吓后的刺豚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巩固练习: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 你该怎么回答呢?
达标自查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C) A、电动狗 B、恐龙蛋化石
C、海葵 D、珊瑚的骨骼 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B)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钢琴的机器人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同步练习题

1.1.1《生物的特征》精编精练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 ,也可以借助 、 、 等仪器,或利用 、 、 等工具,有时还需进行 。
2.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仙人掌B.机器人C.玩具狗D.流动的河水3.下列各项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能够自由运动B.能从周围获取营养物质C.能进行光合作用D.由细胞构成4.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珊瑚虫 B.科学家 C.电脑病毒 D.蘑菇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6.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要有耐心 B.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C.观察到的新鲜事物要详细记录,自己熟悉的食物不必记录D.科学观察要有计划、有次序的进行7.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生蛋 B.蜻蜓点水 C.蝌蚪变蛙 D.铁锅生锈8.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A.不能自由移动的珊瑚虫B.死猪C.发霉的馒头D.落叶9.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这个现象体现了生物的那种特征( )A.能呼吸B.具有遗传和变异性C.对刺激作出反应D.能生长和繁殖10.阅读以下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
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基础篇 能力提高篇中考真题篇11.(2019·菏泽)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A.具有细胞结构B.能繁衍后代C.能进行反射活动D.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12.(2019·绥化)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海豚B.机器人C.钟乳石D.珊瑚13.(2019·宜昌)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14.(2019·湘潭)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生物的特征的是()A.二月春风似剪刀B.无心插柳柳成荫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D.葵花朵朵向太阳参考答案:1.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测量2.A3.B4.C5.D6.C7.D8.A9.C10.小球藻是生物。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特征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实物】石头、菊花(带有枯枝)、树叶、蝗虫、蚯蚓、杯子、水等。
【提出问题】观察并区分以上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区分的理由是什么?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4)观察一下教室,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人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菊花的枯枝是生物吗?)(5)说一说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总结。
【总结要点】(1)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呼吸、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3)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4)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气、排尿。
【你说我辨】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1、蟑螂捕蝉,黄雀在后。
2、葵花朵朵向太阳。
3、蜻蜓点水、金蝉脱壳。
4、望梅止渴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四、视野拓展,感悟提升课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1、阅读以下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1.1.1生物的特征

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3.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 C)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 •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 境没有反应
4.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D)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5.牵是( C)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 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
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D
•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 7.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B)
C生物在任何状态下都能繁殖 D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狗的一家 6.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 九子,九子各不同”所包含的生物
现象是( D)
A遗传 B变异 C形态结构 D遗传和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艾滋病
毒
下列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 )
A玫瑰 牛 细菌 B海水 洋槐 蟋蟀 C萝卜 病毒 白菜 D猪 病毒 甘蔗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8.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中,哪项不正 确(D) •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生活都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C.生物都能进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9.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 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①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 ②曲中的非生物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
人教版七上生物的特征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1.1.1生物的特征一、选择题(共14题)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遗传B.繁殖C.生长D.变异2.在2022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小i机器人可以实现解答观众的法律问题,帮助完成老年证办理等工作,但小i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因为“小i”不具有下列哪项生命活动A.排出代谢废物B.来回自由行走C.能够与人交流D.解答多种问题3.下列生命活动中,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是A.光合作用B.简单反射C.自由运动D.进行繁殖4.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能进行新陈代谢B.都能够合成有机物C.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规律性反应D.都能生长繁殖5.“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6.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7.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幼苗生长B.机器人扫地C.母鸡下蛋D.猎豹追捕羚羊8.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一句是A.春眠不觉晓B.处处闻啼鸟C.夜来风雨声D.花落知多少9.以下属于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A.所有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B.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10.近日,一位机器人导购员“小新”亮相杭州新华书店,大大的眼睛和圆圆的小嘴巴看起来十分可爱。
“小新”能为顾客提供査书、找书等导购服务,并能唱歌、与小朋友聊天,如此萌的导购员自然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
下列关于该“小新”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说会道”所以属于生物B.有“脸部”表情所以是动物C.能“听懂”语言所以有神经组织D.没有生命无生物的基本特征11.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A.能够生长和发育B.不能适应环境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12.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能够运动B.植物的生命活动不需要营养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3.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1《生物的特征》练习(有答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观察后还要同别人交流看法D.观察时一定需要借助仪器2.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判断该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生物的依据是()A.具有细胞结构B.能繁殖后代C.能运动D.个体徽小3.我国境内的野骆驼以沙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植物为食,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下列谚语或古诗与对应的生命现象不相符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生物能够繁殖后代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5.读唐代诗人王维的优美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有遗传的特性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或工具。
2.答案:B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类,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但具有能复制繁殖等生命现象,因此它属于生物3.答案:B解析:野骆驼以梭梭、骆驼刺等植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答案:D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春种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后代;“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蝶类在采食花粉,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蜒在产卵,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
5.答案:B解析:“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说的是红豆产自南方,春天来了,红豆生出了几个新枝,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课时
授课教师:
课题
生物的特征课
型
新授个性化
修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 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实物】
石头、菊花(带有枯枝)、树叶、蝗虫、蚯蚓、杯子、水等。
【提出问题】
观察并区分以上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区分的理由是什么?
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2-5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
(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4)教材中的10幅图片各说明生物的哪项特征?
(5)观察一下教室,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
(人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菊花的枯枝是生物
吗?)
(6)说一说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独立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共同总结。
【总结要点】:
(1)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根据某一物体是否需要营养、呼吸、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来判断其是否是生物。
(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3)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方式不同: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4)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出汗、呼气、排尿。
【你说我辨】
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1、蟑螂捕蝉,黄雀在后。
2、葵花朵朵向太阳。
3、蜻蜓点水、金蝉脱壳。
4、望梅止渴
5、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
四、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课本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对于生物的特征,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生物现象你有疑惑,提出来,大家一起探究……
1、阅读以下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
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2、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粒小麦种子、一棵小树苗,它们都是生物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3.p6练习2
五、巩固训练,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花开花落
B.北雁南飞
C.孔雀“开屏”
D.潮涨潮落
(二)、拓展题 1.请说出散曲名家马致远的《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判断依据是;___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六、梳理总结,反思升华: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知识网络】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除身能产生的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生物的特征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