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特征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生物的特征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生物的特征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生物的特征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梨树 B.蘑菇 C.鱼化石 D.病毒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春眠不觉晓

B.处处闻啼鸟

C.夜来风雨声

D.花落知多少

3、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与植物共有的生理活动()

A、呼吸

B、血液循环

C、繁殖后代

D、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油松、雪松、苏铁、水杉归为一类,而将垂柳、白杨、樟树、玉兰归为另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A. 按照植物的经济价值

B. 按照植物的观赏价值

C. 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植物的形态结构

5、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A.探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6、在海上航行的人们有时会发现在不远的海面上有“喷泉”出现,其实是鲸在

()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A.排汗B.呼叫同伴 C.呼吸D.受刺激产生的反应

7、具有一系列生命活动特征的物体叫生物,请判断并选出以下全属于生物的一项是()

A、克隆羊、月季、孔雀

B、试管婴儿、禽流感病毒、恐龙蛋化石

C、转基因大豆、钟乳石、大肠杆菌

D、珊瑚、智能机器人、酵母菌8、画生物图时图中较暗的地方表示方法

是()

A . 用铅笔涂抹 B. 用钢笔涂抹 C . 用铅笔点上细密的点 D.用斜线表示

9、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10、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

( )

A.能生长和繁殖 B.体小且绿色 C.有细胞结构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填空题

1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分析说明“红杏出墙”现象反映出来哪些生物的共同特

征?。

(2)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上述生命特征来看,杏树应属于。

12、请说出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生物

有:;非生物有:。

13、将来有一天,你也许会到太空中去生活。那时你必须携带维持你生命所需的物质:

( )、( )和( )等。

14、猫妈妈生了三只小猫,每只小猫都有着与猫妈妈一样的蓝眼睛,但他们的毛色各不相同。这说明生物既有__________现象,又有__________现象。

15、和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

16、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17、我们通过学习应该知道,生物和非生物不同:它们都是______,是有生命的,生命表现在__ __ __ ___等几个方面。

18、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呼出。

19、生物分类地位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可排列为:界、、纲、目、、

属、。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三、判断题

20、生物都能进行呼

()

21、只要给予充足的阳光和空气,鱼就能生存下去。( )

22、地球上只有在空气中才有生物生存。( )

23、大多数生物能进行呼吸,吸人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24、动物和植物相比较,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动物具有应激性,而植物不具有应激

性。()

25、钟乳石会慢慢长大,所以钟乳石是生物。()

26、动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27、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它们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8、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动物的生存都不需要阳光。()

29、蚂蚁的触角互相碰撞,是两只蚂蚁在争斗。

30、“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四、综合题

31、下列物质各属于哪类物质?(无机物有机物)

水氧糖类脂类核糖无机盐蛋白

质二氧化碳32、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生物特征用线连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生物能呼吸

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饥不择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高原反应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落叶纷纷生物需要营养物质

33、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可用来捕食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但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地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珊瑚虫体内有藻类和它共同生活,并为其提供用于呼吸的氧气,而珊瑚虫的废物则可作为藻类的养料。

(1)珊瑚就是珊瑚虫吗?请分析说

明:。

(2)资料中描述了生物的哪些共同特

征?。

(3)有人说:“珊瑚虫适于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浅水区”。试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 。

34、仔细观察图示,思考图中所表示的含义,说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1)上面四幅图所描述的生命现象,可以说明生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A所描述的生命特征,试说明其中植物的此项生命特征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此之外,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连线

人运动后大量出汗生长

鲸呼气生殖

小麦种子萌发排除废物

种瓜得瓜产生后代

中午吃饭呼吸

鲫鱼产卵获得物质和能量

36、匹配题:请将序号对号入座

(1)牛吃草A、应激性

(2)向日葵向着太阳B、生长

(3)植物的开花结果 C、摄取营养

(4)人体的排汗D、繁殖

(5)小虎长成大老虎、 E、新陈代谢

37、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阅读上文后你认为小球藻是不是生物?判断并充分阐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①一粒桃核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

②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③你在一些音像资料上看到的猎豹发现角马后迅速追击,角马发现猎豹后快速逃跑。

上述三段文字分别说明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1);(2);

(3)

39、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

①一粒桃核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一只蝌蚪能发育成一只青蛙

②小麦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③你在一些音像资料上看到的猎豹发现角马后迅速追击,角马发现猎豹后快速逃跑。

上述三段文字分别说明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1);(2);

(3)

40、在教室里,老师让同学们找一找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小明说:“蜘蛛、蚂蚁、人、电灯是生物。”小刚反驳说:“不对,电灯不是生物”。小明解释说:“它能产生热量。”你认为哪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呢?能归纳出生物具有的特征吗?(至少写出三个,本题3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B解析:血液循环是人所具有的生理活动,不是人与植物共有的

4、D解析:此题是对生物分类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考察。对生物进行归类既要求有科学的分类方法,又要求有广泛的课外知识。给植物归类时依据的是它们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特点,油松、雪松、苏铁、水杉的种子结构相似,而垂柳、白杨、樟树、玉兰的果实结构相似。

5、B 解析:A、C、D选项反映了生物具有繁殖现象,B项反映了生物的捕食现象。

6、C 解析:鲸喷出的水柱形成的“喷泉”是鲸呼气产生的。

7、A解析:B、C、D选项中的恐龙蛋化石、钟乳石、珊瑚和智能机器人不具有呼吸、营养、排泄等生物的基本特征,它们不是生物。其中珊瑚石珊瑚虫分泌的外壳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

8、C 9、A 10、B

二、填空题

11、(1)应激性、适应性、生殖、遗传等生命特征(2)生物

12、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非生物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

13、空气水食物 14、遗传变异 15、胎生、哺乳

16、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7、“活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应激性

18、氧气二氧化碳19、门科种

三、判断题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综合题

31、无机物:水、氧、无机盐、二氧化碳有机物:糖类、脂类、核糖、蛋白质

32、

33、(1)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

全国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 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C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B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各界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二、非选择题 (一)必做题 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和表示ATP或dA 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 TP的γ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 (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1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过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与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带有标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练习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考点一:关于病毒 1.2008年3月安徽阜阳开始爆发的手足口病的元凶EV71病毒,它生活和繁殖的场所是 A.无机环境B.富含有机质的环境 C.生物体的细胞间质内D.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2.(2007·上海高考)病毒是地球上最小的一类生物,它与“电脑病毒”相似之处是 A.都有细胞结构B.都可自我复制 )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否在空气中进行繁殖活动?。为什么?。 【答案】:(1)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2)不能,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只有在宿主的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 考点二: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生物能独立进行一系列生命活动 B.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C.人体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的 D.单细胞的草履虫也能完成自由运动和反射活动 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 C.细胞内的生命大分子没有生命 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结构和功能 D.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5.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生命活动依赖于 A.单个细胞活动B.各系统配合 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 考点三: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下列各项组织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皮肤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变形虫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⑨一片森林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D.⑤②①④①⑩⑨ 3.下列哪一种细胞或个体具有全部的生命特征 A.艾滋病病毒B.人的造血干细胞 C.肺炎球菌D.人的脾细胞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2)

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同步练习(人教版初 二上)(2) 一、选择题 1.〔2018玉林〕请你做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按照同一分类等级,种子植物能够分为:〔〕A.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B.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C.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D.被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2.〔2018益阳〕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调查的校园植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油松、雪松、苏铁、水杉归为一类,而将垂柳、白杨、樟树、玉兰归为另一类,请咨询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 A. 按照植物的经济价值 B. 按照植物的观赏价值 C. 按照植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植物的形状结构 3.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等方面的特点。〔〕 A、数量 B、等级 C、形状结构 D、大小 4.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全然区不在于:〔〕 A、是否有胚乳 B、子叶数目不同 C、胚芽数目不同 D、胚的数目不同 5.以下植物中,种子不被果皮包被的是:〔〕 A、向日葵 B、月季 C、松树 D、玉米 6.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要紧划分依据是: 〔〕 A、是产生种子进行繁育,依旧产生孢子进行繁育 B、茎是否高大 C、种子中是含有一片子叶,依旧两片子叶 D、种子有果皮包被,依旧无果皮包被 7.小明将六种生物依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方框内所示,他是依照什么进行分类的?〔〕 Ⅰ组水螅、蜈蚣、蚯蚓 Ⅱ组燕子、蟾蜍、乌龟 A、脊椎骨的有无 B、体温是否恒定 C、受精方式的不同 D、生殖方式的不同 二、非选择题 1.(2018常德)向阳中学生物爱好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如图〕,请你按以下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咨询题。 ⑴写出A~F中C、F所代表的生物名称。 C ; F 。 ⑵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是;无根,具有茎和叶的植物是。 〔填字母代号〕

2017年高考新课标3生物试卷含答案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 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解释】答案D考试知识点为生物膜系统,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光反应形成ATP在类囊体膜上,固有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细胞器溶酶体含有众多水解酶,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其膜破裂后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小分子和一些大分子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固C正确;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基质,且生物膜的成分为蛋白质与脂质,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编码的酶与线粒体无关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解释】答案B考试知识点为生物大分子\DNA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原核生物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并不代表不与蛋白质结合,否则,如何转录?固本题答案为B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解释】答案A考试知识点为物质运输\植物细胞的失水,检测学生理解能力,酸性土壤中N2不能直接被小麦吸收,A错;植物根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离子,松土有利于作物根的有氧呼吸,提供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能量,过多施肥造成根部细胞外的渗透压比细胞内的高,进而失水烧苗。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解释】答案C考试知识点为细胞培养,检测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甲组为对照组(其中甲组未加药物),乙丙为实验组,乙组为加X后的曲线,丙组为先加X后加D的曲线,若先加D,据题干中提供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其起始曲线应同甲组;选项D测试的是蛋白质结构决定蛋质质的功能。 5.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第四节生物的分类》同步练习2

第四节生物的分类》同步练习 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划分依据是[ ] A、是产生种子进行繁殖,还是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B、茎是否高大 C、种子中是含有一片子叶,还是两片子叶 D、种子有果皮包被,还是无果皮包被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则越小 B. 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则越大 C?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远 D.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近 3、如果有A、B、C、D、E、F六种生物,其中A、C同属不同种,B、C同科不同属, C、D 同目不同科,B、E同纲不同目,E、F同门不同纲,请问: (1) 与C同科的生物有哪些? ⑵与A同目的生物有哪些? (3)与A同纲的生物有哪些? ⑷与F同门的生物有哪些? 4、观察下页的分类系统图解,回答问题: ( 1 )虎和豹的不同点多,还是虎和猫的不同点多?为什么? (2) 在上述生物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什么生物? (3) 猫和狗共有的分类单位有哪些? (4) 请写出豹隶属的分类位置。 5、狗有很多种品种,那么它们都同属一个种吗?

答案 1. D 2. D 3. 答案(1)与C同科的生物有A、B;(2)与A同目的有B、C、D;(3)与A同纲的生物有B、C、 D、E; (4)与F同门的生物有A、B、C、D、E。 4. 答:( 1 )虎和猫的不同点多。因为虎和猫属于不同的属,而虎和豹属于同一个属,不同属的生 物之间的不同点多于同属的生物。 (2) 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类人猿。 (3) 界、门、纲、目。 (4) 豹属,猫科,食肉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5. 答:属于同种生物 6.

2017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3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 全国卷3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 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 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 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

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二、非选择题: 2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共40套含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共40套含答案) 第1讲认识生物生物的特征题一:判断: (1)鸡、鱼、珊瑚、小白菜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但病毒无细胞结构,不是生物。 (2)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却不产生废物。题二:判断: (1)变形虫、流感病毒、海带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出汗是动物和人排出体内的废物的方式之一。题三: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鲸喷出雾状水柱。题四:(1)生物具有的特征是、、和。(写四个特征即可)(2)草履虫在光线强时向暗处游动,在光线弱时向光亮处游动,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这一特征。 第1讲认识生物(生物的特征) 题一: (1)错 (2) 错解析: (1)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也就是说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唯独病毒的结构简单,其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但也是生物。故答案为:错。 (2) 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呼出气体排出二氧化碳、水;排尿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排出体外。植物产生的气体废物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可以通过气孔排出,也可以重新被利用;营养废物通过落叶的形式带走。故植物不产生废物是错误的。题二: (1)错 (2)对解析: (1)变形虫为动物,海带属于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故此题说法错误。 (2) 动物和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①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②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③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故此题正确。题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解析:(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鲸喷出雾状水柱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题四:(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能对外界

22.1+生物的分类(同步训练)(解析版) (1) 基本功训练 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2章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同步练习 1.家鸽、山斑鸠和雪鸽三种鸟在分类上的等级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种鸟属于同一目 B.家鸽与雪鸽比与山斑鸠的亲缘关系更近 C.家鸽与雪鸽比与山斑鸠的形态结构差异更大 D.通过分类可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答案】C 【解析】家鸽、山斑鸿和雪鸽三种鸟属于同一科,更属于同一目,A正确;家鸽与雪鸽同属,家鸽与山斑鸡同科,因此,家鸽与雪鸽比与山斑鸡的亲缘关系更近,B正确;家鸽与雪鸽比与山斑鸿的形态结构差异更大,C错误;通过分类可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D正确。 点睛: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2.下图为生物的分类等级示意图。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狼与犬B.狼与狮 C.猫与虎D.猫与狮 【答案】A 【解析】由分析可知,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

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分类索引可知:狼与犬同属,狼与狮同目,猫与虎同科,猫与狮同科,属、科、目中属最小,因此同属的狼与犬亲缘关系最近。故选A。 3.小小分类学家,请鉴别下列哪个是不对的?() A.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C.郊狼与狐同科,郊狼与狼同属,狐与虎同目,则和狼亲缘关系最远的是狐。 D.植物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 【答案】C 【解析】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言)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相对稳定,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A正确;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因此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B正确;郊狼与狼同属,郊狼与狐同科,狐与虎同目,属最小,目最大,则和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郊狼,和狼亲緣关系最远的是虎,C错误;植物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D正确。故本题选C。 4.我们常食用的非洲鲫鱼通过检索动物志确定其分类地位是: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真骨总目、鲈形目、鲈亚目、丽鱼科。下面是另外4种鱼的分类地位,请判断非洲鲫鱼和哪种鱼亲缘关系最近() A.鲫鱼: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真骨总目、鲤形目、鲤科 B.带鱼: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真骨总目、鲈形目、带鱼亚目、带鱼科 C.小黄鱼: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真骨总目、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 D.双髻鲨:软骨鱼纲、板鳃亚纲、鲨总目、鼠鲨目、双髻鲨科 【答案】C 【解析】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比较非洲鲫鱼和选项中四种鱼的分类地位可知,非洲鲫鱼和小黄鱼同属于鲈亚目,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5.花、果实和种子常作为绿色开花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主要原因是() A.形态较小,利于解剖、观察B.与繁殖后代有重要关系 C.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D.容易被采摘,便于比较 【答案】C 【解析】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北京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二氧化碳 C. 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

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系统 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 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 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

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与生物学同步练习

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牛吃草 B.蝌蚪长成青蛙 C.北风吹,雁南飞 D.铁生锈 2.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 A.生物的生长 B.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生物进行呼吸 D.生物的发育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病毒 B.飞机 C.草履虫 D.鱼 4.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 5.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其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6.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衣藻B.酵母菌C.狂犬病病毒 D.大肠杆菌 7.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自由运动 B.都能繁殖 C.都具有反射话动 D.都生活在水中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9.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0.获2000年度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成就是 ( )

A.人类基因组测序 B.杂交水稻 C.转基因技术 D.克隆技术 二、非选择题 1.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_______________,一类_____________。生物是指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BCA 6-10 CBCBB 二、非选择题 1.生物非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同步练习2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同步练习1 达标自查 1.对于生物分类,以下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 B.生物分类完全根据生物外形来划分 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分类 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2.为什么真菌不属于植物?[ ] A.因为真菌没有细胞壁 B.因为真菌没有叶绿素 C.因为真菌没有细胞核 D.因为真菌没有液泡 3.冬虫夏草属于哪一种生物?[ ] A.植物 B.动物 C.真菌 D.蕨类 4.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单子叶植物 B.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C.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双子叶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蕨类植物 5.下列哪些植物有输导组织?[ ] A.蕨类、苔藓类、裸子植物 B.蕨类、苔藓类、被子植物 C.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D.藻类、苔藓类、蕨类 6.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区别是。[ ] A.单子叶植物的花瓣数目为4或3的倍数,而双子叶植物的却不是 B.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为网状脉,而双子叶植物的叶脉是平行脉 C.单子叶植物的花为虫媒花,而双子叶植物的花为风媒花 D.单子叶植物的根系大多为直根系,而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大多为须根系7.如果单凭叶片的外形(如下图),如何分辨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 ] A.蕨类植物叶片的背面在繁殖期生有孢子囊 B.蕨类植物的叶全为复叶,而被子植物的叶大多为单叶 C.蕨类植物叶片的背面在繁殖期长有种子

D.蕨类植物的叶较大,被子植物的叶较小 8.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相同之处是。[ ] A.两者都有果实 B.两者都有种子 C.两者都有花 D.两者都没有真正的根 9.下列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①藻类②苔藓类③被子植物④裸子植物⑤蕨类[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③④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 10.蜈蚣与蚯蚓的主要区别是。[ ] A.蜈蚣的身体不分节,蚯蚓的身体分节 B.蜈蚣的身体有分节,触角和足都有分节,而蚯蚓的则没有 C.蜈蚣生活在地面上,而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 D.蜈蚣的身体较硬,而蚯蚓的身体柔软 11.鲸不属于鱼类的主要原因是。[ ] A.鲸不是通过卵生,而是通过胎生来繁殖后代 B.鲸的体表光滑,没有鳞片 C.鲸没有鳍辅助游泳 D.鲸没有鳃盖和鳃丝 12.哺乳动物与鸟类的共同特征是。[ ] A.两者都有翅膀 B.两者都有羽毛 C.两者都有汗腺 D.两者都是恒温动物 13.小红将六种生物依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方框内所示,她是根据________进行分类的。 [ ] A.脊椎骨的有无 B.体温是否恒定 C.受精方式的不同 D.生殖方式的不同 14.我们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往往要对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作重点观察,我们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除了要比较它们的________,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15.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和图表,并回答问题。

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考生物题(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 A.实行ATP的合成B.实行mRNA的合成 C.存有血红蛋白D.存有纤维蛋白原基因 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 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A.叶片不实行光合作用,只实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实行光合作用 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准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水平。则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进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31.(1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32.(11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回答下列与生态学相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有着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高考浙江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浙江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 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 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30.(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 裂素浓度(g·L-1)叶绿素含量 (mg chl· g FW-1) 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1) 希尔反应活力 (μmol DCIP Red· mg chl·h-1) 叶片氮含量 (%) 生物量 (g·plant-1) 0 1.58 6.52 13.55 1.83 17.65 0.5 1.82 7.82 25.66 1.94 22.95 1.0 2.34 8.64 32.26 1.98 27.44 2.0 2.15 8.15 27.54 1.96 2 3.56 注:①chi-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 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 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 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请回答: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阶段的部分变化。氧化剂DCIP既可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得到。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 量增加。 (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产生。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从而增加植物的生产量。 31.(12分)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 屈腿。 ②洗去H2SO4,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 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 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七年级生物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生物同步练习题 关于七年级生物同步练习题 七年级生物同步练习: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练习题 智能点拔 思路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你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不仅要掌握正确的生物学知识,同时也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你是否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和环境保护的`常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也得益于 自然环境,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不断地改造自然,但在改造自然 的过程中我们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人类要想发展,不能只顾向自然盲目索取,对自然必须加以保护,使之休养生息, 才能促进资源增值,提高产量。此题是开放性题,无唯一答案,只 要观点正确,方法合理就可以了。 提示:要想保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对森林加以保护,如在一定时期内限量砍伐,砍伐树木同时要植树造林,还应该依靠科 学技术改善种植食用菌的方法,使其产量提高。 请你决策 下面是某地调查的统计数据,请你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做出评估及预测,并提出改进意见。 年份人口数量(万人)年森林覆盖率(%)农业总产值(百万元)年工 业总产值(百万元) 198010.1220.171.3512.78 199013.3718.314.7324.23 200022.5311.269.1540.34 1.评估和预测:是否利于可持续发展。

2.改进意见。 走进生活 1.以下列出的生活垃圾成分中哪些会污染环境? 垃圾:纸包装、快餐饭盒、塑料杯、电器包装、冷饮皮、果皮、菜叶、废电池、纸箱包装。 2.举例说出个人日常生活行为中不自觉地破坏环境的行为,并提出改正措施。 资料分析 中国是“人和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的理事国,1978年9月,成立了"人和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参加"人和生物圈"计划的研究和 执行。 由于生物圈是人类生存、活动、发展的根基,人类要想在地球上生活得安宁舒适,保证子子孙孙都有资源可利用,就必须保护好生 物圈,与一切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滥捕乱伐生物物种的行为 进行斗争,并积极为可更新资源的再生和再利用创造条件。 1.生物圈为人的生活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2.为了保护生物圈,为了人类更好的明天,你愿为“人和生物圈”这个计划做出哪些努力? 课外阅读 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综上所述,对待我们的垃圾,我们必须变得小心起来,不能继续采 用传统的方法,全塞在一块儿,扔到自然界中。那样做是不负责任的, 否则我们自己也会成为垃圾污染的受害者。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生物试题 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 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B.250、500、250 C.500、250、0D.750、250、0 29.(11分)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