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号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45号钢热处理

45号钢热处理摘要这学期我们进行了减速箱的设计,按照选用要求选择了45号钢作为选用材料。
故对45号钢进行了深入了解与查询。
本文通过45 钢的热处理工艺对其硬度的影响以及淬火温度对45 钢金相组织,硬度及变形开裂的影响;通过对45钢进行正火、淬火、中温回火等热处理工艺后,能显著提高45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使其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韧性,使它的芯部强韧性及表面硬度都有所提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45钢,热处理,组织性能,淬火开裂1概述45钢性价比较高,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用钢,因此使用范围较为广泛。
45 号钢可制造强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如曲轴、轴、活塞销、工夹具等零件。
这些零件的制造要求大多是零件表面的高硬度性、高耐磨性,而心部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调质后进行高频或火焰表面淬火等。
45 号钢经低温球化退火后,它可冷挤压为成形零件,如球头销、推力杆等。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
45 号钢还广泛用于机械制造等,这种钢的机械性能很好。
但是这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45 号钢可以淬硬至HRC42~46。
所以如果需要表面硬度,又希望发挥45#钢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将45#钢表面渗碳淬火,这样就能得到需要的表面硬度45钢的硬度不是很高并且容易进行切削加工,经常用来制作模具中的模板、导柱等,但是机加工前必须预先经过热处理。
轴类零件也常选用45钢,但是要通过表面淬火,如高频淬火或者是直接淬火(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HRC~52HRC),以获得需要的表面硬度、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
2 45 钢的当前热处理现状45 钢淬火前的硬度低于28HRC,而淬火后的硬度可以高于55HRC,其变化的程度取决于热处理的方式。
45 钢机械性能的不同取决于由于冷却速度改变而形成的不同的结构组织。
毕业论文(设计)45钢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本人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45钢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系部:机械工程系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号:1120181 19 学生:指导教师(含职称):(副教授)1.课题意义及目标学生应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运用所学过的金属学及热处理等专业知识,了解45钢的概况;熟悉45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法;认识45钢热处理前后金相组织;找出热处理对45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优化热处理工艺提高零件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主要任务(1)制定45钢热处理工艺,进行热处理实验。
(2)制备金相试样,观察分析45钢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
(3)测定45钢热处理前后力学性能,包括拉伸性能、硬度、冲击韧性等。
(4)分析热处理工艺、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5)撰写毕业论文。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顺畅;避免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符号;格式符合太原工业学院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3.主要参考资料[1] 赵琳.45钢热处理工艺及其组织性能[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2,(05):203-204.[2] 李文学,李国成,李忠民,等.45钢热处理工艺和化学成分与性能之间关系分析[J]. 物理测试,1996,(05):12-14.[3] 崔忠圻,覃耀春.金属学与热处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30-308 4.进度安排审核人:2014 年12 月15日45钢热处理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摘要:本次实验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45钢的组织性能。
本次实验的热处理工艺从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在相同加热温度并且在不同冷却条件下对45钢调质处理组织性能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相同加热温度并且在不同保温时间对45钢调质处理组织性能的影响。
即在普通调质工艺的基础上,采用零保温淬火的新工艺。
45钢热处理工艺

45钢热处理工艺45钢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普通碳素结构钢。
它是按照碳含量为0.42%-0.50%,合金元素硅和锰的总含量为1.00%-1.50%,最高可达2.00%,硬度可以达到HB225以上,进行热处理而成的钢材。
45钢热处理工艺,也称45钢正火工艺,是一种在正火温度和时间内将钢材热处理的工艺,主要用于增强钢材的机械性能和综合性能。
其特点是抗疲劳性能好、热处理效果稳定,使用寿命长,是广泛使用的普通钢材热处理工艺。
45钢热处理工艺流程如下:1、钢材准备:根据所需的机械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45钢,然后按照相应的厚度进行切割;2、淬火处理:将钢材放入热处理设备中,恒温升温至800-840℃,保温3-4小时,然后以20-40℃/h的速度缓慢冷却;3、回火处理:将淬火后的钢材放入热处理设备中,恒温升温至680-720℃,保温2-3小时,然后以20-40℃/h 的速度缓慢冷却;4、精整热处理:将回火后的钢材放入热处理设备中,恒温升温至600-650℃,保温1-2小时,然后以20-40℃/h的速度缓慢冷却;5、氢化处理:将精整热处理后的钢材放入氢化设备中,恒温升温至580-620℃,保温1-2小时,然后以20-40℃/h的速度缓慢冷却;6、检测:完成上述工序后,进行机械性能检测,确保各项机械性能达到要求。
45钢热处理工艺的优点:1、能够显著改善钢材的机械性能,例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硬度等;2、能够提高钢材的抗疲劳性能,减少使用寿命的不确定性;3、能够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能,增强钢材的耐磨性能;4、能够提高钢材的抗冲击性能,提高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5、能够提高钢材的硬度,可以长期稳定地保持高硬度;6、能够改善钢材的综合性能,使其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7、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
45钢热处理工艺的缺点:1、工艺复杂,需要精确的控制,以保证温度和时间的准确性;2、工艺消耗大,需要大量的能源,生产成本较高;3、热处理温度较高,可能会导致钢材表面的烧伤,影响机械性能;4、热处理后,钢材表面的淬火硬度很高,可能会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5、工艺稳定性差,多次热处理可能会导致钢材的性能变差;6、不适用于大型钢件,因为钢件过大时,温度控制难度较大;7、工艺复杂,热处理表面有可能会出现裂纹,影响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
最常用的45钢说明及热处理工艺

渗碳处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0.35%从来没见过实例,只在教科书里有介绍。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最常用的45钢说明及热处理工艺
45号钢,是GB中的叫法,JIS中称为:S45C,ASTபைடு நூலகம்中称为1045,080M46,DIN称为:C45
45号钢为 优质碳素结构用钢 ,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
45#钢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这种钢的机械性能很好。但是这是一种中碳钢,淬火性能并不好, 45号钢可以淬硬至HRC42~46。所以如果需要表面硬度,又希望发挥45#钢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将45#钢表面渗碳淬火,这样就能得到需要的表面硬度。
1. 45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45钢热处理工艺及注意事项

45钢热处理工艺及注意事项热处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的一种工艺。
对于45钢来说,热处理可以改变其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
下面将介绍45钢热处理的工艺和注意事项。
热处理工艺:1.预热:将45钢件放置在炉中进行预热,目的是增加材料的温度,使其达到热处理所需的温度范围。
2.保温:将预热后的45钢件放入炉中,保持在热处理温度下一定的时间,使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得到改变。
3.冷却:采用快速冷却的方式,如水淬或油淬等,使材料快速冷却,从而冻结新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4.回火:在淬火后,为了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硬度韧性的平衡,将45钢件再次加热到较低的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冷却。
5.困时:回火后再次进行冷却,目的是稳定组织并达到预期的硬度和韧性。
注意事项:1.温度控制:热处理过程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组织和性能不符合要求。
因此,在进行热处理前,应根据45钢的具体要求确定合适的温度范围。
2.时间控制:保温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保温时间过短,可能导致组织不完全改变;保温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过度晶粒长大。
因此,在进行热处理时,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合适的保温时间。
3.冷却方式选择:45钢的冷却方式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水淬具有快速冷却的效果,适用于提高硬度;而油淬较为温和,适用于提高韧性。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
4.回火温度:回火温度的选择要根据45钢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回火温度过高会导致硬度下降,过低会导致残余应力未能完全消除。
5.冷却速度:在冷却时,应控制冷却速度,避免产生过高的残余应力,产生变形和裂纹。
可采用逐渐冷却的方法,以确保材料充分冷却。
总结:45钢的热处理工艺及注意事项对于材料的性能提升非常重要。
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和注意事项的控制,可以使材料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等性能得到提高,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因此,在进行热处理时,应根据具体要求合理选择工艺,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冷却方式等参数,以保证热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5钢的热处理方法

45钢的热处理方法45钢是一种常用的工程结构钢,其热处理方法对于提高钢材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45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工艺,以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 退火:退火是通过加热和缓慢冷却的方式,使钢材达到均匀的组织和较低的硬度。
对于45钢来说,一般采用全退火或球化退火工艺。
全退火是将钢材加热至800-860℃,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至室温。
球化退火是在全退火的基础上,再加热至740-760℃,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
退火处理可以消除残余应力,改善钢材的可加工性和塑性,提高韧性。
2. 正火:正火是通过加热和适当冷却的方式,使钢材获得较高的硬度和一定的韧性。
对于45钢来说,正火温度一般为850-880℃,冷却介质可以是油或水。
正火处理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但韧性相对较低。
3. 淬火:淬火是通过迅速冷却的方式,使钢材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的同时,保持一定的韧性。
对于45钢来说,淬火温度一般为820-850℃,冷却介质可以是水、油或聚合物溶液。
淬火处理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但也会增加脆性和应力,需要进行适当的回火处理。
4. 回火:回火是通过加热和适当冷却的方式,使钢材在淬火后获得一定的韧性和较低的硬度。
对于45钢来说,回火温度一般为150-350℃,冷却介质可以是空气或油。
回火处理可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改善钢材的韧性和可加工性。
总结:45钢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工艺。
退火处理可以消除残余应力,改善钢材的可加工性和塑性,提高韧性;正火处理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淬火处理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但也会增加脆性和应力,需要进行适当的回火处理;回火处理可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改善钢材的韧性和可加工性。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选择,以达到最佳的钢材性能。
45热处理实验报告

45热处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45钢进行热处理实验,了解其显微组织及性能变化规律,掌握45钢的热处理工艺。
实验原理45钢是一种碳素结构钢,含碳量在0.42%~0.50%之间。
热处理可以改变钢材的显微组织,从而达到调节钢材性能的目的。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等。
实验步骤1. 取一块45钢样品,先用砂纸将其表面清洁干净。
2. 将样品放入坩埚中,加入约30g的盖有盖子的坩埚中。
3. 将坩埚放入电阻炉中,并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4. 等待加热到指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关闭电阻炉。
5. 将坩埚取出,并迅速放入冷却剂中进行淬火处理。
6. 取出冷却后的样品,并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经过热处理后,45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观察显微组织时发现,经退火处理后的45钢颗粒细化并均匀分布,晶粒尺寸明显减小。
与未经热处理的样品相比,其硬度和强度均有所提高,同时具备一定的韧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45钢的热处理工艺和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退火处理可以改善钢材的显微组织,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钢材的热处理工艺必须根据具体材料以及应用要求进行选择,以实现最佳的性能调节效果。
实验感想通过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热处理对钢材性能的重要影响。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类型的钢材,了解其相应的热处理工艺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的使用需求。
同时,本次实验也增强了我对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技能,对于今后的实验研究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1] 王光汉. 材料学实验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56-158.。
45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

45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45钢的化学组成、机械性能、热处理工艺;2. 了解淬火、回火对45钢的影响;3. 探究最适宜的淬火工艺参数以及回火工艺参数。
实验原料:45钢棒材,直径为10mm。
实验设备:1. 电火炉;2. 油槽;3. 恒温水槽;4. 恒温炉;5. 金相显微镜;6. 硬度计。
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45钢棒材剪成长度为50mm的样品,进行表面打磨、去油洗净;2. 热处理:按照不同的淬火工艺参数和回火工艺参数进行热处理;3. 金相检测: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测定晶粒尺寸、组织形态;4. 硬度测试:对热处理后的样品进行硬度测试,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1.按照欧洲标准进行的正火淬火实验结果表明,淬火温度为850度、冷却介质为油的淬火工艺可以得到最佳的硬度,并且晶粒尺寸较小;2.对于回火工艺的研究,根据试验得出最佳回火工艺参数为:回火温度为400度,时间为40分钟;3.通过对样品进行全过程热处理(正火淬火+回火)后,最终硬度值为45.6HRC,晶粒尺寸细小均匀。
实验结论:1. 从试验结果来看,淬火温度、冷却介质和回火温度、时间等参数均对热处理后的45钢样品的硬度和晶粒尺寸产生影响;2. 正火淬火和回火可以使45钢的硬度得到提升,但如果淬火温度过高、回火温度过低,容易导致样品硬度下降;3. 合理地选择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可以得到最佳的硬度和晶粒尺寸,并且不会产生脆性,同时温度要控制准确;4. 进行全过程热处理可以得到效果更好的样品处理效果,但需注意温度掌握。
建议:1.更详细地了解45钢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实验前可以对其进行调研;2.在进行样品制备和热处理时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样品的表面不受损伤;3.每一次实验都要记录好详细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及时整理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钢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他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
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
太钢六轧厂生产的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主要用于汽车和航空工业等行业,由于45钢球化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便于机械加工和防止冲压变形开裂,因此用户对45钢的球化要求非常严格。
针对六轧厂煤气罩式退火炉的设备状况和特点,对45钢的球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较为可行的热处理工艺。
对于45号钢推荐热处理温度:正火850度,淬火840度,回火600度。
45号钢为优质碳素结构用钢,硬度不高易切削加工,模具中常用来做模板,梢子,导柱等,但须热处理。
1. 45号钢淬火后没有回火之前,硬度大于HRC55(最高可达HRC62)为合格。
实际应用的最高硬度为HRC55(高频淬火HRC58)。
2. 45号钢不要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处理后零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重要的结构零件,特别是那些在交变负荷下工作的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等。
但表面硬度较低,不耐磨。
可用调质+表面淬火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渗碳处理一般用于表面耐磨、芯部耐冲击的重载零件,其耐磨性比调质+表面淬火高。
其表面含碳量0.8--1.2%,芯部一般在0.1--0.25%(特殊情况下采用0.35%)。
经热处理后,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硬度(HRC58--62),芯部硬度低,耐冲击。
如果用45号钢渗碳,淬火后芯部会出现硬脆的马氏体,失去渗碳处理的优点。
现在采用渗碳工艺的材料,含碳量都不高,到0.30%芯部强度已经可以达到很高,应用上不多见。
可以采用调质+高频表面淬火的工艺,耐磨性较渗碳略差。
1 45钢热处理工艺改进前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45钢生产工艺流程
45钢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坯料——成卷预退火——开平切单张——框式酸洗——单张轧制——成品退火取试——矫直——检验——入库。
<2>原球化退火工艺存在问题
按原球化退火工艺生产的45钢球化合格率仅为6O ,其余由于球化不佳必须重新进行退火,既影响了产品的正常交货,而且由于重退火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2 原工艺球化不佳原因分析
钢的球化一般有通过低于临界点A 。
温度和稍高于临界点温度进行退火两种办法。
对于45钢来讲,其临界点温度。
约为724 C、A 。
约为780 C,原工艺采用的是在低于。
温度球化的办法。
此种球化方法的特点是所需周期较长,从球化不佳的金相图可以看出渗碳体溶断不够,故球化不佳的主要原因应是保温时间不够导致片状碳化物未能足够溶解球化;另外,保温完直接吊外罩降温,由于温降较大,也不利于减小碳化物球化的临界扩散距离,即不利于球化。
由于球化退火
主要用于过共析钢,而45钢属亚共析钢,碳含量较低,奥氏体中残留未溶碳化物质点较少,本身球化相对困难,因此球化温度、冷却速度的确定要求也非常严格。
3确定改进工艺
<1>工艺制订的原则
考虑到大生产周期的要求以及目前煤罩炉的设备状况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制定退火工艺应坚持以下原
则:
(1)生产周期不能太长。
(2)工艺执行和操作方便、可行。
<2>确定工艺
通过分析球化不佳的原因和制订工艺的原则,新工艺应采用稍高于温度的退火方法,另外要适当控制冷却速度,考虑到煤罩炉加热不均等因素,可在加热过程中增加一保温台阶。
考虑到冷却速度越慢,球状析出时碳的扩散距离愈小。
使碳能充分扩散的因素。
在原工艺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了冷却速度
4效果
(1)保证了45钢100~//o球化,且其它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
(2)由于提高了球化合格率,避免了重退火造成的能源及重新检验
等方面的浪费,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满
足了用户的需求,创造了较好的市场效益。
5结论
(1)通过退火工艺的改进,使得太钢冷轧薄板45钢的球化合格率达到了100%,该工艺适用于气罩式退火生产的板垛产品。
(2)由于降低了出炉温度,同时也解决了45钢热处理脱碳层超标的问题。
(3)该工艺成功应用于45钢的球化处理,对于其它中碳钢的热处理也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