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康复治疗--运动训练
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 -回复

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回复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是针对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康复训练计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疾病,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等引起。
它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影响患者的呼吸能力和身体活动水平。
老年是慢阻肺患者的一个高风险人群,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呼吸系统逐渐衰老,肺功能自然下降。
此外,一些老年人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脏病和糖尿病,也会加重慢阻肺的症状和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改善肺活量、增加肺部弹性、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血管耐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吸氧能力。
下面,我将一步一步回答老年慢阻肺患者康复训练的重点内容,包括评估、目标设定和具体训练方法。
1. 评估: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肺功能测试、身体活动水平和心血管状况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特殊问题,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2. 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位患者设定具体的康复目标。
常见的目标包括改善肺功能、提高呼吸肌肉力量、增强心血管耐力、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等。
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切实可行,以便在康复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
3. 训练方法:a. 呼吸训练:慢阻肺患者常常有呼吸困难和肺部积液,通过呼吸训练可以改善呼吸肌肉力量和调节呼吸节律。
常见的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深呼吸、肺活量锻炼和吹气训练等。
b.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肺活量和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老年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车、游泳和跳舞等,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c. 肌肉锻炼:肌肉锻炼可以增强全身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老年慢阻肺患者可以选择进行轻度到中度的耐力训练,如举重、俯卧撑和下蹲等,注意控制呼吸和避免过度劳累。
d. 营养指导:饮食对于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肌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肌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为持续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等。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呼吸肌功能的下降是导致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呼吸肌训练成为了慢阻肺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呼吸肌是呼吸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包括膈肌、肋间肌和腹肌等。
在慢阻肺患者中,由于长期的气道阻塞和肺部过度充气,呼吸肌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来完成呼吸动作,导致呼吸肌疲劳和功能下降。
呼吸肌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见的呼吸肌训练方法包括:一、缩唇呼吸缩唇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法。
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如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尽量延长呼气时间。
缩唇呼吸可以增加气道内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有助于排出肺内残留气体,改善通气功能。
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在呼吸过程中,通过腹部的运动来协助呼吸。
患者可取仰卧位或坐位,放松全身肌肉,一手放在腹部,另一手放在胸部。
吸气时,腹部向外隆起,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向内收缩,尽量将腹部的气体排出。
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膈肌的活动度,提高呼吸效率。
三、阻力呼吸训练阻力呼吸训练可以使用呼吸训练器来进行。
呼吸训练器通常由一个容器和一个阻力调节装置组成。
患者通过吸气或呼气克服阻力,从而达到训练呼吸肌的目的。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阻力大小,逐步增加呼吸肌的力量。
四、全身性运动训练全身性运动训练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间接锻炼呼吸肌。
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呼吸肌得到了锻炼。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对慢阻肺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进行呼吸肌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训练应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肺功能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指导患者正确的训练方法和呼吸技巧。
运动并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2 结 果
抑制 ,— s表 达 和神 经 肽 的产 生急 速 下 降 , 痛 诱 发 co f 疼
因素 消 除 ; 法推拿 可松 解神经 组织 与周 围组织 粘 连 , 手
消 除软组 织异 常应 力 , 复椎 间及各 关节 的功 能 , 建 恢 重
组与训练组各 3 O例 , 常 规 治 疗 。训 练 组 增 加 运 动 和 呼 吸 训 练 。结 果 : 疗 2个 月 后 , 功 能 检 测 , E ( ) 均 治 肺 F V1 及
F V/ V E F C值 训 练 组 明显 高 于治 疗 前 和常 规 组 ; 活 质 量评 分 明 显低 于 常 规 组 ( % 0 0 ) I 自觉 症 状 与 治 疗 前 生 P .5 ; 床
软组 织 与脊柱 力学 平衡 。 ]
本文 针对 患者 疼痛 部位采 用不 同 的神经 阻滞并 联
治疗 2周 后 ,0例患 者 VAS评分 较 治 疗 前 显 著 3
合手 法治 疗颈 源性 头痛取 得较 好 的治疗 效果 。但此 操 作方 法具 有一 定 的危 险性 , 注射 过 程 中应 反复 询 问 患
±
n tc rt ra The e vc ge i he da he n e na i a os i c ie i. c r io n c a c i t r ton l
su ygo p J. a ah ,9 8 3 6 4 2 4 . td ru E ̄ Hed ce 1 9 ,8 :4 —4 5 E3 胡云 , 2 王黎 , 珍 , . 状 神 经 节 阻 滞 与 颈 横 突 局 部 注 射 张 等 星 疗 法 对 颈源 性 头 痛 的 疗 效 评 价 [ ] 中 国 康 复 ,0 6 2 J. 20 , 1
慢阻肺的诊疗及康复训练方案

慢阻肺的诊疗及康复训练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转的、进行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气流受阻、呼吸肌疲劳、肺组织损伤和肺容积减少等。
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虽然其主要原因是吸烟,但是其他因素如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流通不良等也可以导致该疾病。
诊疗COPD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测试(Pulmonary Function Test,简称PFT)。
根据慢阻肺的临床特征,COPD患者的呼吸道受阻,导致峰流速度(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简称PEFR)减慢,吸(Inspiration)呼(Expiration)比值下降,肺容积降低等。
因此,通常对于有吸烟史或有慢阻肺症状的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查,尤其是进行FEV1/FVC比率测定(FEV1为一秒钟内的最大呼气容积,FVC为肺活量,FEV1/FVC比率为一秒钟内的最大呼气容积与肺活量之比)。
根据国际常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第四版肺功能诊断标准(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简称GOLD),如果FEV1/FVC比率小于70%,代表患者已经有慢阻肺的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诊断COPD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肺功能检查:如动态肺通气试验和变异性峰流速度测试。
2. 影像学检查:如X线和CT扫描。
3. 放射性同位素:用于定量评价肺功能状态,主要是由于肺通气和灌注的不平衡。
康复训练方案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应该通过康复训练来达到有效治疗的效果。
康复训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康复训练的基本部分,可以通过提高气源锻炼、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等来增强患者的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此外,健康饮食和戒烟也是康复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2. 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主要是指氧疗、药物治疗和呼吸治疗。
慢阻肺最佳治疗方法

慢阻肺最佳治疗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逐渐加重的肺部疾病,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化的需要。
但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吸烟戒断:吸烟是导致COPD的主要因素之一,停止吸烟可以帮助阻止疾病的发展并改善症状。
2. 药物治疗:药物疗法是COPD管理的关键部分。
常用的药物包括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如哮喘舒、沙美特罗)以及吸入型类固醇等。
3. 氧气疗法:对于需要补充氧气的患者,氧气疗法可以提高血氧水平,减轻呼吸困难和其他症状。
4. 运动康复:通过有氧运动训练和肌肉强化锻炼,可以改善肺功能和身体耐力,减轻呼吸困难,并提高生活质量。
5. 教育和支持:参加COPD教育计划和支持小组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及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支持。
6. 手术干预: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介入性治疗,如气道搭桥术、肺移植等。
总之,最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策略,包括戒烟、药物治疗、氧气疗法、运动康复和教育支持
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成为威胁健康的主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随着空气污染的日益加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尤其是在疾病的中晚期,当肺结构和肺功能受到损害时,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自2002年起,每年11月第三周的星期三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
以提高公众的认识,知晓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
当天气变冷或空气污染时,病情会反复加重。
所以慢阻肺病人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喘不过气来,呼吸阻塞,除了呼吸功能受到影响之外,还可以影响心脏,出现心脏功能下降,引起肺部疾病,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有死亡的风险。
患有肺病的人可能会有焦虑和抑郁的状态,这需要及时的治疗和锻炼[1]。
否则,反复的发作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除急性加重期抢救治疗外,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呼吸效率,提高管理能力。
一、如何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1. 问诊及体格检查:咳嗽评估、肺功能评估及肺功能检查。
2. 耐力训练评估:心肺运动、肌肉力量检测。
3.呼吸生理评价:动脉血气、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
4. 哮喘评分:ADL评分、焦虑抑郁量表。
5、运动治疗禁忌症评估: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心功能指标。
对于判断患者是否有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急性感染加重、进行性骨关节炎等严重影响运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
二、如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营养调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可使呼吸肌萎缩、收缩力下降,耐力下降。
肺的防御功能降低,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使肺泡容易萎缩。
因此,治疗营养不良是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治疗,首先要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做一个适当的评价,通过饮食调查和生理测量两个方面进行。
(1)稳定期患者限制食用经过加工和油炸食品,因为它提供的营养比水果、蔬菜和谷物少。
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和精益蛋白质的饮食,如:鱼类、家禽、乳制品、大豆、坚果、豆类和适量的红肉等;要喝大量的水来稀释痰液,使它更容易咳出来。
运动和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要引起疲劳感、呼吸困难为宜;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参与
健康的群众性活动;( 2) 呼吸训练:①咳嗽训练:患者选择平
坐位或者半卧位,放松四肢,深吸气,后屏气 3s,之后再用力
表 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SGRQ 得分对比( x±s)
SGRQ 得分
患者体质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康复锻炼以及呼吸康复锻炼,改
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最大限度
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改变患者的病理生理。 基于
此,文章深入分析运动和呼吸训练在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作
用,报道如下。
二、 资料与方法
( 一) 一般资料
选择 2019 年 7 月 ~ 2020 年 1 月在本院治疗的慢阻肺患
死亡。
临床针对慢阻肺疾病特征提出了康复治疗理念,在患者
的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及呼吸训练,以此
帮助患者增加机体的膈肌活动度,降低患者机体的呼吸肌耗
氧量,恢复肺功能恢,提升生活质量。 有关研究表明,恰当的
呼吸锻炼能改善患者的肺通气量,促进患者的肺动态顺应性
提高,积极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防止发生支气管与小
29.23±5.23
18.86±4.12
10.6781
0.0000
四、 讨论
慢阻肺主要疾病特征是进行性发展气流受限以及不完
全可逆气流受限,患者的肺组织与气道会对有害颗粒及气
体产生异常炎性反应,从而诱发慢阻肺发作,致使患者的肺
功能降低,出现疲劳感、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
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将致使患者发生呼吸衰竭,以致患者
[2] 赵红梅,王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医疗:评估
COPD肺康复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

COPD肺康复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与呼吸肌功能减退有密切关系,如在缓解期进行有效的呼吸肌锻炼则可预防呼吸肌疲劳和呼吸衰竭的发生。
如果排除患者通气障碍,加强患者呼吸训练可以改善其通气功能,呼吸急促状态和运动能力。
改善肺部胸部的弹性,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强化有效的咳嗽,强化呼吸肌,改善呼吸的协调性,缓解胸部的紧张,增强患者的体质。
首先应尽可能在安静的环境中训练(以背景轻音乐为宜)。
充分向患者说明呼吸训练的目的和合理性。
穿轻便衣服,尽可能保持全身放松的肢位,主要是胸廓上部,肩胛带肌的放松。
训练法:1缩唇呼吸缩唇呼吸有助于控制呼吸频率和呼吸急促,它会使更多的气体吸入肺部,同时减少呼吸时所消耗的能量。
通过鼻腔缓慢深吸气直到无法吸入为止,保持如吹口哨那样的缩唇姿势缓慢呼气,注意呼气时不需用力将肺排空。
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
2屏住呼吸屏住呼吸可以延长肺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时间,从而使更多的氧进入血液中。
方法为吸气后屏住呼吸3秒钟再呼气,如此反复练习。
3腹式呼吸3.1仰卧位的腹式呼吸慢阻肺患者大多卧床,所以腹式呼吸训练多采用仰卧位的腹式呼吸。
方法是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患者把利手放在腹部上,另一只手放在上胸部,辅助者的手与患者的手重叠放置。
吸气时,辅助者发出指令让患者放于腹部的手轻轻上抬,同时辅助者在呼气结束时快速地徒手晃动并对横膈膜进行伸张以促进呼吸肌的收缩,5-10分钟/次。
(注:辅助者要把握患者的呼吸节律开始时不要进行深呼吸,练习应在肺活量1/3-2/3通气量的程度上进行。
辅助者应了解横膈的活动,吸气时向下运动,腹部上升;呼气时向上运动,腹部下降来理解腹式呼吸。
)3.2腹部加压暗示呼吸法嘱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将手按压在剑突下两侧,在呼气末收缩腹部的同时挤压上腹部或两侧下胸部,吸气时徐徐将下胸部和腹部隆起,如此反复地练习。
3.3腹部重锤负荷法在腹式呼吸吸气时对抗腹部膨隆加以重物抵抗使横膈膜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呼吸肌训练
吸气训练
设备:抗阻呼吸器 强度:逐渐增加吸气阻力,每周逐步递增-2至-4cmH2O 时间:初始3-5min/次,3-5次/天;后期20-30min/次
5
呼吸肌训练
呼气训练
1 腹肌训练
2 吹蜡烛训练
距离:初始10cm,后期80-90cm 时间:3-5min/次,休息数分钟后重复
5
柔韧性和牵拉运动
牵拉(伸展)运动 注意事项
1 告知患者每一个牵拉(伸展)运动需保持5-10s 2 告知患者需要重复每一个牵拉(伸展)运动2-3次 3 患者需要慢慢牵拉(伸展)肌肉直到感觉肌肉牵拉点,但是并没有痛觉 4 当达到牵拉点,告知患者“停留(保持)在该处” 5 如果患者自觉能继续牵拉,鼓励患者逐渐增加牵拉一点 6 鼓励患者牵拉时保持呼吸
强度 时间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耐力训练
模式
步行训练 功率自行车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耐力训练
强度
步行初始强度为6min步行测试平均速度的80%, 或递增穿梭步行测试最高速度的75%
功率自行车初始强度为最高自行车功率的60%, 或Borg量表3-4分的气短程度或自觉用力系数调节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耐力训练
1 使用负重设备
肱二(三)头肌
胸大肌
背阔肌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肌力训练 模式
2 不使用负重设备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肌力训练
强度 方案 时间 频率
根据1RM或10RM设定运动强度 同下肢训练 根据完成指定运动组数而定 2-3次/W,确保在肌力训练之间有最少1天休息
4
柔韧性和牵拉运动
柔韧性运动
意义
使关节在其活动范围内活动,促进和保持关节柔韧性
注意事项
患者需缓慢并顺畅的完成每一个运动2-3次 做每个动作,均应在不引起疼痛情况下尽可能做到最
大幅度 呼吸时容许胸廓活动
4
柔韧性和牵拉运动
牵拉(伸展)运动
意义
保持肌肉长度,改善身体姿势
牵拉肌肉
胸大肌、肱三头肌、腘绳肌、股四头肌
胸大肌
三头肌
腘绳肌
4
慢阻肺康复治疗--运动训练
目录
1
运动训练的目的
2
下肢运动训练
3
上肢运动训练
目录
4
柔韧性和牵拉运动训练
5
呼吸肌训练
6
平衡训练
1
意义
运动训练的意义
1 改善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功能 2 改善心肺功能和整体体能 3 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和改善精神状态
1
运动训练的意义
运动处方
调整 类型
模式
运动 处方
频率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肌力训练 模式
1 负重肌力训练:腿部推蹬、股四头肌伸直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肌力训练 模式
2 不负重肌力训练:半蹲、直腿抬高、踏台阶、上楼梯、坐站转移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肌力训练
方案
强度
根据1RM或10RM设定运动强度
01 完成特定运动1组(10次),使用的重量是只能举起10次的重量,然后休息
02 增加组数,在特定的重量下增加至3组,每组运动之间的休息时间不超过2min
03 患者能完成特定运动3组后,增加重量
时间
根据完成指定运动组数决定
频率
2-3次/W,确保在肌力训练之间有最少1天休息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耐力训练
模式:没有支撑的上肢运动 注意:运动时不能屏气,可在运动时配合呼吸训练 体位:坐位---站立位
呼吸肌训练
呼气训练
3 吹瓶训练
6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
意义
下肢肌力下降
日常生活活动减少
站立平衡能力下降
跌倒 风险↑
训练内容
单脚站立、外侧踢腿、上下台阶、太极拳
THANK YOU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耐力训练
强度
原则:低重量、高重复 根据负重次数设定强度:15次/组开始,能完成1组后,增加运动量
至3组,并逐步提升负重量 根据气短指数设定强度:气短指数2分相当于没有支撑的增量上肢
运动测试中最高耗氧量的75%
时间
由完成组数决定
频率 种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上肢运动训练
上肢肌力训练 模式
最短30min,衰弱患者运动时间可缩短至10min
时间
运动时间应在计划前2w调至30min
如具备固定自行车,计划可分为15min 自行训练和15min步行训练
2
下肢运动训练
下肢耐力训练
频率
训练指导3次/w,家庭运动训练1-2次/w 运动训练指导2次/w,家庭训练指导2-3次/w
种类
连续性或间歇性训练 循环训练 热身和缓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