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态分布及抽样误差
正态分布参考值抽样误差

百分位数法: 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
例如白细胞数的95%参考值范围:因为白细胞数
25
20
15
10
5
0 3.8 4 4.2 4.4 4.6 4.8 5 5.2 5.4 5.6 5.8 红细胞计数(1012/L) 140名正常男子红细胞计数直方图
f(x)=(fi/n)
0.25
相 对 频 0.20 率
0.15
以频率为纵坐标
0.10
0.05
0.00
3.8 4 4.2 4.4 4.6 4.8 5 5.2 5.4 5.6 5.8
数值变量的参数估计
一、均数的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
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用样本信息来推断 总体特征。由于存在个体变异,样本均数 (X)往往不等于总体均数(),因此抽 样后各个样本均数也往往不等于总体均数, 且各个样本均数间也不一定都相等。这种 由抽样造成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 或各样本均数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红细胞计数(1012/L) 140名正常男子红细胞计数直方图
随着组段不断分细和观察人数的增多,直条顶端将逐渐接近于
一条光滑的曲线,如下图。这条曲线称为频率密度曲线,呈中
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形状似座钟。类似于数学上的正态
分布曲线。
因为频率的总和等于1,故横轴上曲线下的面积等于1。
0.14 0.12
组中值 3.90 4.10 4.30 4.50 4.70 4.90 5.10 5.30 5.50 5.70 5.90
统计学公式汇总

统计学公式汇总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预测的一门学科。
在统计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公式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中。
本文将汇总一些常见的统计学公式,并简要介绍其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
1. 均值(Mean)均值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用于衡量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对于一个样本集合,均值可以通过将所有观测值相加,然后除以样本容量来计算。
其数学公式如下:均值= ∑(观测值) / 样本容量2. 方差(Variance)方差是用于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方差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方差越小,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低。
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方差= ∑((观测值-均值)^2) / 样本容量3.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并且具有和原始数据相同的单位。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差 = 方差的平方根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组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其中-1表示完全的负相关,1表示完全的正相关,0表示无相关。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r = Cov(X,Y) / (σX * σY)5. 回归方程(Regression Equation)回归方程用于建立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的一般形式为:Y = β0 + β1X1 + β2X2 + ... + βnXn + ε其中,Y表示因变量,X1、X2、...、Xn表示自变量,β0、β1、β2、...、βn表示回归系数,ε表示模型的误差项。
6. 样本容量和置信水平(Sample Size and Confidence Level)在统计学中,样本容量和置信水平是决定实验或调查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样本容量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大小,而置信水平是指对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的信任程度。
正态分布参考值抽样误差

x
标准正态分布N(0,1)。在实际工作 中,往往是未知,常用 s X 替代 ,即 X
X
t
Sx
这时,对正态变量 X 采取的不 是u变换而是t变换了,t值的分布 称为t分布。
t分布的特征:
1.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2.t 分布是一簇曲线,其形态变化与自由度 s X 与 X 的差别 的大小有关 n-1。越小, 越大,t值越分散,曲线的峰部越矮,尾部越 粗。越大,t分布越接近于标准正态分布。
X u / 2 s X
X 1.96S x
总体均数95%的双侧可信区间为:
总体均数99%的双侧可信区间为:
X 2.58S x
例 某市2000年随机测量了90名19岁健康男大 学生的身高,其均数为172.2cm,标准差为 4.5cm,试估计该市2000年19岁健康男大学生 平均身高的95%可信区间。
f(x)=(fi/n)
0.25
以频率为纵坐标
相 对 频 率
0.20
0.15
0.10
0.05
0.00
3.8
4
4.2 4.4 4.6 4.8
5
12
5.2 5.4 5.6 5.8
红细胞计数(10 /L) 140名正常男子红细胞计数直方图
随着组段不断分细和观察人数的增多,直条顶端将逐渐接近于 一条光滑的曲线,如下图。这条曲线称为频率密度曲线,呈中 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形状似座钟。类似于数学上的正态 分布曲线。 因为频率的总和等于1,故横轴上曲线下的面积等于1。
例如: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即按一定的概率估计未知总体均数的所在范 围。 习惯上用总体均数的95%(或99%)可信 区间,表示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概率为 95%(或99%),用此范围估计总体平均数, 表示100次抽样中,有 95(99)次包含总体均 数。
概率与统计中的正态分布与抽样误差

概率与统计中的正态分布与抽样误差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数据和随机现象之间的关系。
在概率与统计的研究中,正态分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型的概率分布,常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抽样误差的问题,而正态分布在抽样误差的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正态分布的概念及性质正态分布,也被称为高斯分布,是一种在统计学和概率论中常见的连续型概率分布。
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用以下的形式表示:(在这里可以插入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公式,但请注意我不能给出具体的数学公式)正态分布的最重要的性质是其均值和标准差决定了它的形状。
均值确定了正态分布的中心位置,而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宽度。
正态分布的曲线呈钟形,对称分布于均值左右。
二、正态分布在统计中的应用正态分布在统计中的应用广泛。
它在实际问题的建模和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是概率与统计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指出当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的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它们的样本平均值将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
这个定理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
2. 抽样分布在统计推断中,我们需要通过样本数据来对总体进行估计。
抽样分布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多个样本,计算每个样本的统计量,然后将这些统计量的分布进行研究。
正态分布在抽样分布的分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3. 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参数进行估计。
最常见的估计方法是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在估计过程中,我们通常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并根据样本数据来计算得到参数的估计值。
4.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个重要方法,用于判断某个假设是否成立。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常需要构建一个检验统计量,并根据其分布来进行推断。
正态分布在假设检验中经常被用作对总体分布的近似。
三、抽样误差与正态分布抽样误差是指由于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所引入的误差。
在真实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获得总体的所有数据,因此只能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来对总体进行研究和推断。
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分布类型

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分布类型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选取抽样方法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差异。
在统计学中,我们常常利用抽样方法来研究总体的特征。
然而,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样本很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
因此,了解抽样误差的分布类型对于正确解释样本数据的意义至关重要。
在统计学中,有多种类型的抽样误差分布。
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三种常见类型: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偏态分布,并探讨它们对样本数据的影响。
一、正态分布正态分布也被称为高斯分布,是抽样误差最常见的分布类型之一。
正态分布呈钟形曲线,以均值为中心对称,标准差决定了曲线的幅度。
在正态分布中,抽样误差呈现出对称的模式分布,均值为零。
这意味着样本数据中的大部分值都接近总体的真实值。
正态分布的特点使得它在许多应用中非常有用。
例如,在对人体身高进行抽样调查时,正态分布可以很好地描述不同个体的身高分布情况。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样本量较小时,正态分布的逼近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均匀分布均匀分布是另一种常见的抽样误差分布类型。
均匀分布呈矩形形状,表示样本中每个值的概率是相等的。
在均匀分布中,抽样误差的分布是连续而平均的,不会出现严重的偏差。
均匀分布的特点在一些特定场景中非常适用。
例如,在调查抛硬币结果的分布时,当我们进行大量的抛硬币试验时,得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应该是接近均匀分布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均匀分布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特别是当总体分布是非均匀的时候。
三、偏态分布偏态分布是一种常见的非对称抽样误差分布类型。
在偏态分布中,曲线的形状倾斜向某一侧。
偏态分布可以进一步分为正偏态和负偏态两种类型。
正偏态分布指的是曲线的尾部偏向较大的一侧,而负偏态分布则相反。
偏态分布的特点使得它在某些情况下更适合描述抽样误差。
例如,在研究收入分布时,负偏态分布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大多数人的收入可能集中在低收入水平。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偏态分布会导致样本数据的误差,因此在解释数据时需要谨慎。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抽样误差

置信区间是一种表示抽样误差的方法,它表示总体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置信区间越窄,说明样本统计量与总体 参数的偏差越小,即抽样误差越小。
减少抽样误差的方法
增加样本量
增加样本量可以减小每个样本的代表性误差,从而减 小抽样误差。
改进抽样方法
采用更科学的抽样方法,如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 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从而减小抽样误差。
重复抽样
通过多次抽取样本并计算其统计量,可以减小抽样误 差。
05
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
总体与样本的差异程度
总体与样本的差异程度越大,抽样误 差越大。
当总体分布与样本分布差异较大时, 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抽样方法来减小误 差。
样本容量大小
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资源情况合理确定样本容量,以减小误差。
在市场调查中,抽样误差可能导致对市场趋势的误判。例如,如果某品牌在目标消费群体中的实际市场份 额为30%,而由于抽样误差,调查结果显示其市场份额为25%,那么该品牌可能会错过扩大市场份额的机 会。因此,市场调查需要综合考虑抽样误差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质量控制
在质量控制中,抽样误差可能导致对 产品质量的误判。如果某批次产品的 不合格率高于标准,但实际是由于抽 样误差造成的,那么这可能导致不必 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退货。因此,质 量控制需要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案和统 计分析方法,以减小抽样误差的影响。
04
抽样误差的概念
定义与产生原因
定义
抽样误差是由于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而产生的误差,它反映了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偏差。
产生原因
由于每个样本都是随机抽取的,因此每个样本的统计量都可能不同,从而导致抽样误差的产生。
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特点
卡方分布在正态分布两侧有更多的面 积,即其尾部比正态分布更重。随着 自由度n的增加,卡方分布趋近于正 态分布。
04
抽样分布的应用
参数估计
1 2
参数估计
通过抽样分布,我们可以估计总体参数,如均值 和方差。常用的估计方法有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 计。
置信区间
基于抽样分布,我们可以构建总体参数的置信区 间,从而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
03
样本方差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方差,其方差随 着样本量的增加而减小。
样本偏度与峰度
样本偏度是总体偏度的无偏估计,用于衡量数据的对称性。 样本峰度是总体峰度的无偏估计,用于衡量数据分布的尖锐程度。 在正态分布中,偏度和峰度均为0,但在非正态分布中,偏度和峰度可能不为0。
03
其他常用抽样分布
t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
中心极限定理的基本思想
中心极限定理表明,无论总体分布是什么类型,只要样本量足够大,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均值将趋近于正 态分布。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分析和推断样本均值。
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中心极限定理在统计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制定置信区间、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时,都 需要利用中心极限定理来处理样本数据和推断总体参数。因此,正确理解和应用中心极限定理对于统计推断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THANKS
样本量大小的影响
样本量大小
样本量的大小对抽样分布的形状和稳 定性有显著影响。随着样本量增加, 抽样分布的形状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且分布的离散程度逐渐减小。
样本量与精度
样本量越大,估计的精度越高,即估 计的参数值越接近真实值。因此,在 制定抽样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样本量 的大小,以确保估计的精度满足要求。
抽样误差措施

抽样误差措施1. 引言在研究和调查中,抽样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尽管抽样方法具有高效、经济的优势,但由于抽样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导致样本与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即抽样误差。
为了确保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衡量并减少抽样误差。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抽样误差措施及其应用,以帮助研究人员和调查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处理抽样误差问题。
2. 抽样误差的定义与分类抽样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按照造成抽样误差的原因,可以将抽样误差分为以下两类:1.随机误差:由于抽样过程中的随机因素引起的误差,例如抽样误差是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
2.系统误差:由于抽样方法本身的偏差或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例如选择偏差、测量误差等。
3. 抽样误差的度量方法为了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以及研究样本的可靠性,可以采用以下度量方法:3.1 抽样误差率抽样误差率是指样本估计值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在样本容量中占比的度量。
抽样误差率 = (样本估计值 - 总体参数值) / 总体参数值抽样误差率越小,说明样本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越接近,抽样误差越小,样本的可靠性越高。
3.2 标准误差标准误差是衡量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变异程度的度量。
它表示样本的离散程度,即抽样误差的大小。
标准误差越小,说明样本统计量的抽样误差越小,样本的可靠性越高。
3.3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指样本估计值上下限的范围,用于表示总体参数的估计范围。
置信区间的宽度反映了样本估计值的不确定性。
置信区间越窄,说明样本估计值越接近总体参数值,抽样误差越小。
4. 抽样误差控制措施为了减少抽样误差,提高样本的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增加样本容量增加样本容量可以减小抽样误差,尤其是对于较大的总体。
当样本容量增加时,随机误差相对减小,样本的统计特征更接近总体参数。
4.2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消除选择偏差的有效方法。
通过随机选择样本,能够代表总体,使得样本的特征与总体参数更接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standard normal distribution)是均数为0,标 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记为N(0,1)。 标准正态分布是一条曲线。 概率密度函数:
( X ) 1 eu2 2 2
(-∞< u <+∞)
正态分布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
若 X~N(,2),作变换:
u X ~ N (0,1)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interval)
参考值范围又称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 什么是参考值范围:
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观察指标所在的范围。 绝大多数:90%,95%,99%等等。
确定参考值范围的意义:
用于判断正常与异常。
“正常人”的定义:
排除了影响所研究的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 的人群。
-3 -2 - + +2 +3
-4 -3 -2 -1 0 1 2 3 4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
2.5%
95%
2.5%
-1.96
+1.96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
90%
5%
5%
-1.64
+1.64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
0.5%
-2.58
99%
0.5%
+2.58
思考
S(-1.96, +1.64)=?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sample means 53
与样本含量的关系
n 越大,均数的均数就越接近总体均数; n 越大,变异越小,分布越窄;
对称分布接近正态分布的速度,大于非对称分 布。分布越偏,接近正态分布所需样本含量 就越大。
54
抽样误差的规律性(1)
均数的抽样误差规律:
X 117.78cm s=3.98cm
X 120.81cm s=4.33cm
X 119.87m s=5.15cm
40
导致总体均数与样本均数、样本均数之间有差 别的可能原因是?
41
抽样误差的定义
五次抽样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原因何在?
不同男童的 身高不同
每次抽到的 人几乎不同
个体变异
随机抽样
抽样误差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
X轴与正态曲线所夹面积恒等于1 。 对称区域面积相等。
S(-, -X)
S( +X,)=S(-, -X)
X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
对称区域面积相等。
S(-x1, -x2)
S(x1,x2)=S(-x2,-x1)
-x1 -x2
x2 x1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
S(-, )=0.5 S(-, -1)=0.1587 S(-, -2)=0.0228 S(-, -3)=0.0013
42
抽样误差的表现
抽 样 误 差 的 表 现
样本均数和 总体均数间 的差别 X i
样本均数和 样本均数间 的差别 Xi X j
43
抽样误差★★★★★ Nhomakorabea定义:由于个体变异的存在,由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 参数间的差别。
原因:个体变异+抽样
表现:
不同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
首先计算标准离差:
u 2500 3150 1.86 350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 (-1.86)=0.0314
结果:估计低体重儿的比例为3.14%.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意义
监控日常工作、科研过程、生产过程中 误 差的变化,分析变化的趋势是否出现异常, 从而引起警觉和注意,以便分析原因,并 及时采取措施。
样本均数的均数为 μ;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为
x
。n
46
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
Case 2:
从非正态分布总体(均数为μ,方差为σ)中随 机抽样(每个样本的含量为n),可得无限多个 样本,每个样本计算样本均数,则只要抽样 次数足够大(n>50),样本均数也近似服从正态 分布。
0.20
0.10
0
124
132
140
148
156
164
图 某市120名12岁男童身高(cm)的频数分布
6
极差=160.9-125.9=35
分10组,组距=极差/10=35/10=3.5,组距取 4
下界 124 ,上界164
组段 频数
频率
124~ 1 128~ 2 132~ 10 136~ 22 140~ 37 144~ 26 148~ 15 152~ 4 156~ 2 160~164 1
标准差趋向于总体标准差。
标准误与标准差(3)
标准误 含义:
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 标准误越小,用样本均数来反映总体均数越可靠;
应用: 计算可信区间; 与n的关系:
样本含量越大,均数的标准误越小,n很大时,标准误 趋向于0。
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
n=2 n=4 n=10
X Population C
n=25
为什么如此摆放奖品? 平时,我们很少有人会去关心小球下 落位置的规律性,人们可能不相信它是 有规律的。
高尔顿钉板试验
4
正态分布的背景-高尔顿钉板试验
x -8 -7 -6 -5 -4 -3 -2 -1 O1 2 3 4 5 6 7 8
这条曲线就是我们将要介绍的正态分布曲线。 5
频 0.40 率
0.30
-0.5 0.3085 0.3015 0.2946 0.2877 0.2810
0
0.5000 0.4920 0.4840 0.4761 0.4681
u0
正态分布的应用
估计频数分布 质量控制 确定临床参考值范围
估计频数分布
某项目研究婴儿的出生体重服从正态分布,其均 数为3150g,标准差为350g。若以2500g作为低 体重儿,试估计低体重儿的比例。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sample means
X Population B
Population A
X
X
Population D
X
X X
X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sample means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sample means
需要掌握的内容
正态分布的性质 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参考值范围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抽样误差及其规律性
Sampling variability and its attributes
从一个例子来谈抽样误差
假如事先知道某地七岁男童的平均身高为 119.41cm。研究者从所有符合要求的七岁男 童中每次抽取100人,共计抽取了五次。
38
μ=119.4cm σ = 4.38cm
119.4 u
122.7 121.0 118.1 108.3 124.5 121.1 115.8 120.9 117.9 ……
x = 118.4cm
S =4.41cm
39
μ=119.41cm σ= 4.38cm
X 118.21cm s=4.45cm
X 120.18cm s=4.90cm
S(-, +1)=0.8413
S(-, +2)=0.9772 S(-, +3)=0.9987
S(-, )=1
-3 -2 - + +2 +3
-4 -3 -2 -1 0 1 2 3 4
正态曲线下的面积规律
1-S(- , +)=0.3174 1-S(-2 , +2)=0.0456 1-S(-3 , +3)=0.0026
样本均数的均数为 μ;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为
x
。
n
47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
均数的标准误表示样本均数的变异度。
x
n
sx
s n
这个公式是怎 么来的?
前者称为理论标准误,后者称为样本标准误。
48
已知变量x的方差V(x)=S2,则2x的方差为? 已知变量x1的方差V(x1)=S12,变量x2的方差
在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无论总体分布如何,其均数 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
55
如果样本含量较小时均数的抽样分布
f(t)
(标准正态曲线)
0.3
=3
?
0.2
0.1
-4 -3 -2 -1 0 1 2 3 4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统计学中最重要的理论分布之一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法国概率论学者狄莫弗 德国数学家Gauss 最早用于物理学、天文学 Gaussian distribution
2
3
正态分布的背景-一个街头赌博游戏
参考值范围确定的原则
选定同质的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控制检测误差 判断是否分组(性别,年龄组) 选择百分界值(90%,95%) 确定可疑范围 单、双侧问题
单侧与双侧参考值范围
根据医学专业知识确定!
双侧: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固醇, 单侧:上限: 转氨酶,尿铅,发汞 ……
下限: 肺活量,IQ,
参考值范围的估计方法
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抽样误差是有规律的!
44
均数的抽样误差之特点
各样本均数未必等于总体均数; 样本均数间存在差异; 样本均数的分布很有规律;
45
中心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