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1,房屋要求:每个卫生室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0㎡,建筑面积在60㎡以上。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设,并与生活区分开独立设置。
四室内墙光洁,地面硬化并防潮、卫生。
2,设备要求:诊断室:诊断床1张,诊断桌椅2套,资料柜1个,有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出诊箱、身高体重计、紫外线消毒灯(或车)、有盖污物桶等器械、器物,数量满足需要,有健康教育宣传挂图若干.治疗室(处置室):治疗台、物品柜(药品)各1个,有消毒盛器、有盖方盘、氧气袋、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治疗盘、紫外线灯、地站灯、有盖污物桶等,另有一套一般性外科处置器械。
观察室(健康教育室):观察床2—4张,配备基本床单元设施(床头柜、陪护椅、输液架),被服按观察床数量1:2配套,有基本健康教育设备(电视、VCD)1套.药房:中、西药品柜(厨)至少各1个。
值班室。
有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配有高压消毒容器、电话,有条件的可安装空调及取暖设施。
3,人员要求:至少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
4,药品要求:严格执行《麻城市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目录》内药品西药160种以上,中药或中成药60种以上。
5,卫生环境要求:环境美化,种树栽花,地面平整无垃圾杂草、墙壁清洁无乱贴乱画、门窗洁净无蜘蛛浮尘、家具整齐无灰尘、器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6,制订有各种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及有国家制定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kao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二、卫生室基本职责①负责本村村民的合作医疗、计划免疫,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与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应对方案。
②开展妇幼保健,实行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③负责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急、危重病人的初级救护与及时转诊。
④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⑤开展以村民户为主的健康状况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
⑥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管理.⑦开展以除害灭病和改水改厕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村卫生室建设标准村卫生室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农村人民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村卫生室的建设严重关系着广大农村群众的健康状况。
为了确保村卫生室的建设质量,提高农村卫生健康水平,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一、建设规划标准村卫生室的建设规划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建设规划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划要求,包括城乡规划、卫生规划、环保规划等。
2. 建设规划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人口的分布、疾病的发病情况等。
3. 建设规划必须符合现代化卫生服务设施的要求,使其能够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
二、建筑设计标准村卫生室的建筑设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规要求,如建筑法、建筑设计标准等。
2.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卫生设施的要求,包括安全、卫生、便捷、美观等。
3. 建筑设计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例如使用环保材料、进行节能设计等。
4. 建筑设计必须符合人性化设计,如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群体使用。
三、设备设施标准村卫生室的设备设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村卫生室必须配备必要的医疗仪器设备、医疗用品等,以满足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
2. 村卫生室必须配备必要的卫生用品、消毒设备等,以保障卫生安全。
3.村卫生室必须有相应的办公用品、家具、照明设施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四、管理服务标准村卫生室的管理服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村卫生室必须有合格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以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2. 村卫生室必须有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保证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基本医疗服务。
3. 村卫生室必须有健全的卫生检查制度,保证卫生安全。
4. 村卫生室必须有健全的安全制度,保证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安全。
总之,建设优良的村卫生室对于提高农村群众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卫生健康水平和保障民生福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建设村卫生室时,需要参照相关的标准,遵守相关的法规,严格按照规范性要求建设,从而保证优质健康服务。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1,房屋要求:每个卫生室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0㎡,建筑面积在60㎡以上。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设,并与生活区分开独立设置。
四室内墙光洁,地面硬化并防潮、卫生。
2,设备要求:诊断室:诊断床1张,诊断桌椅2套,资料柜1个,有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出诊箱、身高体重计、紫外线消毒灯(或车)、有盖污物桶等器械、器物,数量满足需要,有健康教育宣传挂图若干。
治疗室(处置室):治疗台、物品柜(药品)各1个,有消毒盛器、有盖方盘、氧气袋、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治疗盘、紫外线灯、地站灯、有盖污物桶等,另有一套一般性外科处置器械。
观察室(健康教育室):观察床2—4张,配备基本床单元设施(床头柜、陪护椅、输液架),被服按观察床数量1:2配套,有基本健康教育设备(电视、VCD)1套。
药房:中、西药品柜(厨)至少各1个。
值班室。
有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配有高压消毒容器、电话,有条件的可安装空调及取暖设施。
3,人员要求:至少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
4,药品要求: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目录》内药品西药160种以上,中药或中成药60种以上。
5,卫生环境要求:环境美化,种树栽花,地面平整无垃圾杂草、墙壁清洁无乱贴乱画、门窗洁净无蜘蛛浮尘、家具整齐无灰尘、器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6,制订有各种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及有国家制定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kao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二、卫生室基本职责①负责本村村民的合作医疗、计划免疫,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与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应对方案。
②开展妇幼保健,实行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③负责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急、危重病人的初级救护与及时转诊。
④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⑤开展以村民户为主的健康状况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
⑥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管理。
⑦开展以除害灭病和改水改厕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村卫生室(所)设置基本标准

村卫生室(所)设置基本标准
村卫生室是承担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残疾人康复等工作的非营利医疗机构,不设住院病床(产床),只提供易于诊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一般诊疗和转诊服务。
一、人员
(一)每千人口配备名乡村医生,按《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后,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二)设医技科室的,每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房屋
(一)行政村人口2000人以上的,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2000人以下的不少于80平方米;1000人以下的不少于60平方米。
(二)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值班室五室分开。
(三)每室独立且符合卫生学布局及流程。
其中治疗室、处置室的使用面积均不少于10平方米;如设观察室,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
诊桌、诊椅、方盘、纱布罐、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身高体重计、出诊箱、压舌板、接种包、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以及至少50支各种规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等。
(二)急救设备。
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
四、具有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诊所人员岗位职责。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一、村卫生室建设标准(一)机构设置标准村卫生室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立的村级卫生组织,是具有民事能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级法人机构。
村卫生室的设置由村民委员会或具有执业资格的个人提出申请,乡镇卫生院审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村卫生室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卫生服务活动。
村卫生室设置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布局,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
服务人口2000人以上且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增设1所村卫生室。
相互邻近,人口较少且比较集中的地区,可在2~3个行政村中设置1所中心村卫生室,承担本村及相邻村的卫生服务任务。
村卫生室设置地点应选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利,群众就医方便,安静安全的地方,原则上同村委会办公室、村党员活动室、村文化活动室等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集中安排。
(二)房屋建设标准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内设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做到三室分开,具备输液条件的应设立观察室。
中心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筑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内设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防保室,做到五室分开。
各室布局要符合就医流程,便于诊疗观察,方便患者就医。
村卫生室房屋建设原则上为砖混结构,也可根据当地实际采用砖木结构,但均应设计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暖廊。
要达到基础稳定、结构安全、防水防潮、外形美观大方、门窗密闭性好、防火防盗。
内外墙壁为白色,室内为水泥地坪或铺设防滑地砖,各室之间采用玻璃隔断,室内光线充足,保暖舒适。
砖木结构的房屋天棚要有吊顶。
新建村卫生室要统一设计,做到布局合理,流程规范,牌匾标志统一,标牌一致。
(三)设备配备标准附件:设备配备标准(四)人员配备标准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的配备数量,根据服务范围和服务量的大小确定,每村卫生室配备2名以上,其中必须配备1名女村医。
乡村医生的任职资格必须符合《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青海省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一)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二)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农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农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农村卫生室是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应包括建筑面积、功能布局、设备设施等方面。
建筑面积应当满足卫生室正常运转所需,同时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建和改造。
功能布局应合理,包括候诊区、诊疗区、药房、检验室等,方便医务人员进行工作,也方便患者就诊。
设备设施应当齐全,包括诊疗设备、药品、卫生用品等,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其次,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还应包括医务人员配置和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配置,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保证卫生室的正常运转。
管理制度应当健全,包括医疗服务管理、药品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等,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另外,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还应包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
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应当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常用药品的供应。
服务范围应当涵盖农村居民的居住区域,方便居民就近就医。
最后,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还应包括卫生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日常管理包括卫生室的清洁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医疗记录管理等,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安全和卫生。
运营包括医疗服务的宣传推广、医疗费用的收费标准、就诊流程等,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便捷和透明。
综上所述,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是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和管理,才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村卫生室的管理者能够重视农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和提高,为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一、卫生室规范要求(1)房屋要求:每个卫生室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0㎡,建筑面积在60㎡以上。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设,并与生活区分开独立设置。
四室内墙光洁,地面硬化并防潮、卫生。
(2)设备要求:诊断室:诊断床1张,诊断桌椅2套,资料柜1个,有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出诊箱、身高体重计、紫外线消毒灯(或车)、有盖污物桶等器械、器物,数量满足需要,有健康教育宣传挂图若干。
治疗室(处置室):治疗台、物品柜(药品)各1个,有消毒盛器、有盖方盘、氧气袋、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治疗盘、紫外线灯、地站灯、有盖污物桶等,另有一套一般性外科处置器械。
观察室(健康教育室):观察床2—4张,配备基本床单元设施(床头柜、陪护椅、输液架),被服按观察床数量1:2配套,有基本健康教育设备(电视、VCD)1套。
药房:中、西药品柜(厨)至少各1个。
值班室。
有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配有高压消毒容器、电话,有条件的可安装空调及取暖设施。
(3)人员要求:至少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
(4)药品要求:严格执行《麻城市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目录》内药品西药160种以上,中药或中成药60种以上。
(5)卫生环境要求:环境美化,种树栽花,地面平整无垃圾杂草、墙壁清洁无乱贴乱画、门窗洁净无蜘蛛浮尘、家具整齐无灰尘、器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6)制订有各种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及有国家制定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二、卫生室基本职责①负责本村村民的合作医疗、计划免疫,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与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应对方案。
②开展妇幼保健,实行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③负责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急、危重病人的初级救护与及时转诊。
④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⑤开展以村民户为主的健康状况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
⑥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管理。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标准-V1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标准-V1
近年来,我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已经不断加强,为了提高农民的就医条件和保障农民的健康,相关政策不断推出。
那么,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标准是什么呢?
一、卫生室硬件设施
卫生室必须满足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规范的相关硬件设施要求,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保障基本诊疗服务的开展。
二、完善的管理制度
卫生室需按规定设立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岗位清单,规范人员职责和工作流程,做好病历记录和患者隐私保护,规范药品购进、出库管理等工作。
三、医护人员条件
医护人员符合卫生部门规定条件,持有合法有效的执业资格证,实行全天候值班制度,规范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必要时能够提供初级急救。
四、药品管理
卫生室必须依据相关规范和制度,开具处方和把药及时投递,坚决禁止处方和药品的滥用和过度治疗现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五、收费管理
卫生室必须执行政府定价及规定的收费标准,公开清晰的收费项目及收费明细,坚决禁止乱收费的现象。
综上所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标准必须依据卫生行政部门的相
关规定和制度要求,涵盖硬件设施、管理制度、医护人员、药品管理
和收费管理五个方面。
同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与执行落实细则,从而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卫生室建设标准1,房屋要求:每个卫生室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0㎡,建筑面积在60㎡以上。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值班室五室分设,并与生活区分开独立设置。
四室内墙光洁,地面硬化并防潮、卫生。
2,设备要求:诊断室:诊断床1张,诊断桌椅2套,资料柜1个,有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手电筒、出诊箱、身高体重计、紫外线消毒灯(或车)、有盖污物桶等器械、器物,数量满足需要,有健康教育宣传挂图若干。
治疗室(处置室):治疗台、物品柜(药品)各1个,有消毒盛器、有盖方盘、氧气袋、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治疗盘、紫外线灯、地站灯、有盖污物桶等,另有一套一般性外科处置器械。
观察室(健康教育室):观察床2—4张,配备基本床单元设施(床头柜、陪护椅、输液架),被服按观察床数量1:2配套,有基本健康教育设备(电视、VCD)1套。
药房:中、西药品柜(厨)至少各1个。
值班室。
有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配有高压消毒容器、电话,有条件的可安装空调及取暖设施。
3,人员要求:至少有1名以上乡村医生。
4,药品要求:严格执行《麻城市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
《目录》内药品西药160种以上,中药或中成药60种以上。
5,卫生环境要求:环境美化,种树栽花,地面平整无垃圾杂草、墙壁清洁无乱贴乱画、门窗洁净无蜘蛛浮尘、家具整齐无灰尘、器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6,制订有各种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及有国家制定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kao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二、卫生室基本职责①负责本村村民的合作医疗、计划免疫,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与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应对方案。
②开展妇幼保健,实行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③负责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急、危重病人的初级救护与及时转诊。
④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⑤开展以村民户为主的健康状况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
⑥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的管理。
⑦开展以除害灭病和改水改厕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⑧完成村级各类卫生信息(四报)收集、记录、统计和上报工作。
⑨重大突发事件涉及伤亡的报告。
⑩听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管理。
完成市乡两级卫生部门交办的指令性医疗卫生工作。
村卫生室基本业务资料目录1,村卫生室门诊工作日志2,危重病人登记3,交接班登记4,法定传染病登记5,疾病控制相关资料6,孕产系统管理及儿童系统管理资料7,消毒记录8,皮试登记9,输液卡10,观察病人记录11,门诊处方12,一次医疗用品管理记录13,出诊登记14,值班记录15,医疗器械交接班记录村卫生室基本用药目录一、心血管系统用药01 地高辛02 毛花苷c(西地兰)△03 毒毛花甙K △04 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 05 硝酸甘油△06 脉通07 复方降压片 08 利血平△09 肾上腺素△10 间羟胺(阿拉明) 11 去甲肾上腺素△12 多巴胺△二、消化系统用药13 干酵母14 多酶片 15 复方氢氧化铝16 西咪替丁 17 乐得胃 18 碳酸氢钠19 硫糖铝20 雷尼替丁21氢氧化铝22 胃仙u 23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24 开塞露25 酚酞 26 葡醛内酯(肝秦乐) 27 去氧胆酸28 消石素29 熊去氧胆酸 30 胆通31 颠茄 32 东莨菪碱33 山莨菪碱34 阿托品△三、影响生长代谢机能药物35 垂体后叶素 36 可的松 37 地塞米松△38 泼尼松龙 39 氢化可的松 40 氟轻松41 已烯雌酚 42 黄体酮 43苯丙酸诺龙44 丙酸睾酮四、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45 硫酸亚铁 46 葡萄糖亚铁 47 肾上腺色腙(安络血)48 明胶海棉 49 鲨肝醇 50 肌苷51 维生素B4五、抗感染药物52 复方磺胺甲恶唑 53 呋喃坦啶54 呋喃唑酮55 吡哌酸56 诺氟沙星57 氧氟沙星58 环丙沙星 59 克霉唑 60 酮康唑61 吗啉双胍(病毒灵) 62 利巴韦林63 阿昔洛韦64 阿莫西林 65 氨苄西林66 青霉素67 舒巴坦/氨苄西林68 头孢拉定69 头孢噻肟钠70 头孢曲松 71 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72 庆大霉素73 链霉素74 四环素 75 红霉素76 麦迪霉素 77 氯霉素 78 克林霉素79 过氧化氢 80 过氧乙酸81 高锰酸钾82 甲紫 83 碘酊 84 戊二醛85 乙醇 86 氯化喹啉87 伯氨喹啉88 奎宁 89 乙胺嘧啶90 甲硝唑91 左旋咪唑六、神经系统药物92 普鲁卡因肾上腺素 93 普鲁卡因94 苯巴比妥95 硝硒泮(安定) 96 水合氯醛97 苯妥英钠98 氯丙嗪△ 99 奋乃静 100 罗通定101 阿斯匹林102 安乃近 103 索米痛片104 安痛定 105 布洛芬 106 复方氨基比林107 尼可刹米(可拉明)△ 108 山梗菜碱(洛贝林)△ 109 二甲弗林(回苏林) 110 甲硫酸新斯的明111 谷维素七、解毒药112 亚甲蓝△113 解磷定△八、呼吸系统用药114 氯化铵 115 喷托维林(咳必清) 116 复方甘草117 氨茶硷△118 异丙基肾上腺素△九、泌尿系统用药119 氢氯噻嗪120 氨茶喋啶 121 甘露醇△十、维生素类药物122 鱼肝油 123 维生素B1 124 维生素B2125 维生素B6 126 维生素B12 127 复方维生素B128维生素C 129 维生素E 130 维生素K1131 亚硫酸氢钠甲萘醌(K3)十一、水、热量、电解质平衡药物132 葡萄糖△133 葡萄糖氯化钠△ 134 葡萄糖酸钙135 氯化钾△136 复方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37 氯化钠 138 口服补液盐139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0 口服复方氨基酸141 右旋糖酐 142 硫酸锌143 葡萄糖酸锌十二、专科用药144 复方硼砂漱口片145 四环素可的松眼膏146 吡诺克辛钠(白内停)滴眼剂 147 绿药膏148 硼酸 149 尿素软膏 150 鱼石脂151 无极膏 152 皮炎平 153 西地碘含片154 缩宫素 155 苯海拉明 156 异丙嗪157 马来那敏(扑尔敏) 158 阿司咪唑(息斯敏) 159 萘甲唑啉(滴鼻净)160 盐酸金霉素眼膏注:△为急救药品村卫生室工作制度1、遵守工作纪律。
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2、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
3、按规定建立各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4、遵守无菌kao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
5、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措施,坚持定期紫外线消毒。
6、对户及家庭病床,按规定访视,体检,提供咨询。
7、协助开展计划免疫,儿童保健门诊和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性病管理。
8、对疑难病症患者及时会诊、转诊,建立工作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9、遵守财会制度及药品、物品领取规定,严格保管,防火防盗。
10、开展便民服务项目,服务热情,耐心,按标准收费,树立良好医德医风。
值班制度1、值班由卫生室工作人员参加,负责处理非工作时间的医务、行政和临时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承接未办事项。
2、负责急诊患者的处理。
3、做好值班记录,认真交接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4、遇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报告室长或请求有关单位援助。
卫生工作制度1、把爱国卫生运动列入卫生室工作日程,认真抓落实,成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宣传卫生常识,教育群众养成卫生习惯,树立卫生光荣,不卫生耻辱的社会风尚,3、认真搞好室内、环境和个人卫生,认真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搞好污物、垃圾处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4、坚持突击与检查相结合,建立每日清扫和每周大清扫的卫生制度,节假日大搞卫生活动。
5、认真抓好卫生检查、竞赛、评比,定期公布检查结果。
诊断室工作制度1、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2、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
3、按规定建立各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4、遵守无菌kao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
5、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措施。
6、对家庭病床,按规定访视,体检,提供咨询。
7、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性病管理。
8、对疑难重病患者及时会诊、转诊,建立工作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9、遵守财会制度及药品、物品领取规定,严格保管,防火防盗。
10、开展便民服务,服务热情、耐心,树立良好医德。
治疗室工作制度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凡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
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许在室内逗留。
2、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及时请领,上报损耗。
3、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kao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5、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天更换1次(器械消毒液),头皮针、静脉导管酒精浸泡液经常保持75%的浓度。
6、已用过的注射用具要随手清理、清点,每日更换。
7、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
处置室工作制度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或医嘱执行。
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热情、体贴。
3、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4、严格执行无菌kao作规定,kao作时应戴口罩、帽子。
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
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注射应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5、准备抢救药品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6、室内每天要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7、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8、换药时除固定敷料外(绷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者重新灭菌。
无菌溶液超过3日要重新消毒。
9、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2次。
10、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11、特殊感染不得在处置室内处理。
急诊工作制度1、急诊工作由医师和护士担任,其他人员不得担任急诊值班。
2、对急诊患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
疑难、危重患者应立即组织会诊或转诊。
会诊或转诊应遵守会诊、转诊规定。
3、急诊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诊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kao 作规程。
5、急诊患者不受划区分级限制。
察室工作制度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急诊观察的患者,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急诊值班医师、护士根据病情严密注意观察、治疗。
凡收入观察的患者,必面写好医嘱,按格式规定及时填写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值班医师早晚查床1次,重病随时观察治疗。
4、急诊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患者,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及时记录,反映情况。
5、值班医护人员要观察患者的临时变化,随找随到床边看视,以免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