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大全5篇)

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大全5篇)

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大全5篇)第一篇:矿压观测总结报告2011年3月份11A601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预报应用及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吉新矿11A601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预报应用及矿压观测总结报告:11A601工作面面长116.6m,走向1180m采高2.6m,倾角20~40º顶板支护设备选用放顶煤液压支架支护强0.54MPa<0.64MPa-0.73MPa.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回采工艺的最关键问题,近两年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未管好顶板杜绝顶板冒顶事故,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预报则是用科学的办法及时掌握回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质量和预报顶板即将发生的活动,适时采取可靠的治理措施,实现安全产.2011年1月1日我矿安装了KJ216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在11A601工作面,工作面共安装4台压力监测分机,分别安装在75架(1号机上部)43架(2号机中)31架(3号机中部)3架(4号机下部)主要监测顶板活动规律,按照规程支架对顶板初撑力设计值是不得大于24MPa,超过设计值支架安全阀会自动漏液,经过三个月的实践,初步掌握了顶板活动规律,及时预报了顶板即将出现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了安全生产.根据3月份11A601工作面综采工作阻力历史数据分析曲线图和监测日报表作出以下结论;1,工作面上端与下端压力太小,其中上部压力比较突出,平均压力值最大11.33MPa,最小2.69MPa,中部压力较大已超出预定的设计值,平均压力值最大33.13MPa,最小4.876MPa,下部压力值平均最大值23.92MPa,最小值5.4MPa2,中部压力从3月5日(923m)至3月12日(938m)明显增大,平均压力值49MPa,初步发现中部有来压现象,来压步距为15m,持续时间7天3,3月22日中部压力值最大已达到46MPa,由此可证明支架安全阀没有自动漏液泄压,安全阀需检修或更换。

4,重点做好中部支架的初撑力观测,保证上部和下部支架初撑力达到要求。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模板)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模板)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区队:__________________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目录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 1 -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 ..................................................................... - 1 -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 ............................................................. - 3 -1.1.2地质 ........................................................................................................ - 3 - 1.2支护 .............................................................................................................. - 3 -1.2.1正常支护 ................................................................................................ - 3 -1.2.2特殊支护 ................................................................................................ - 4 -1.2.3确定支护强度 ........................................................................................ - 4 -1.2.4巷道布置 ................................................................................................ - 4 -2 矿压观测计划.................................................................................................... - 5 - 2.1 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 5 - 2.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 5 - 2.3观测方案 ...................................................................................................... - 5 -2.3.1观测工具 ................................................................................................ - 5 -2.3.2测线布置 ................................................................................................ - 6 -2.3.3研究方法 ................................................................................................ - 6 - 2.4矿压观测内容 .............................................................................................. - 6 -2.4.1顶板动态: ............................................................................................ - 6 -2.4.2支护质量 ................................................................................................ - 6 -2.4.3 ×××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法 ..................................................................... - 7 -2.4.4 ×××工作面观测效果预计 ..................................................................... - 7 -2.4.5 ×××工作面观测制度及守则 ................................................................. - 7 -2.4.6 ×××工作面观测记录表格及资料整理表格设计 .................................. - 7 -3 矿压规律分析.................................................................................................... - 8 - 3.1 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 - 8 -3.1.1 强制放顶方案及效果............................................................................ - 8 -3.1.2 初次来压规律........................................................................................ - 8 - 3.2 周期来压期间的压力分析 ........................................................................ - 11 -3.3末采期间的周期来压规律 ......................................................................... - 13 -4 矿压规律总结.................................................................................................. - 14 - 4.1矿压规律总结 ............................................................................................ - 14 - 4.2矿压规律存在问题及建议 ......................................................................... - 15 -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本面直接顶为砂岩,厚度10.70m,细粒,含黑色条纹,层理发育,下部致密,f=4。

1321综采面矿压观测报告

1321综采面矿压观测报告

1321综采面矿压观测报告一、项目概况顶板管理是采煤工作面回采工艺的最关键问题,近几年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不尽人意。

为了更好的了解工作面地质情况,加强回采面顶板管理,矿领导研究决定于2010年10月20日对1321综采面顶板进行动态观测预报,经过近5个月的实时观测,初步掌握了顶板活动规律,及时预报了顶板即将出现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了安全生产。

本项目现场矿压观测主要是为认识掌握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井下开采过程中采场、巷道矿山压力、变形等规律,减少巷道、工作面,以及支架的倒、滑事故,更好的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在1321工作面及其进风巷和回风巷等进行矿山压力、顶底板变形、支架阻力监测,对巷道帮部、顶部煤岩体结构进行综合分析,深入研究采动过程中矿压显现、顶、底板变形规律,从而提出支护建议,确定合理超前支护距离,减少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支架倒、滑事故及支架被压死的发生几率,为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保障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保证,同时为下一阶段工作面布置及开采工艺提供技术借鉴。

二、1321工作面概况1、 1321工作面地质概况1321工作面位于井田中部,主井西侧。

南、北均为未采工作面;东邻3号回风巷保安煤柱。

西邻矿界。

其它巷道对工作面回采无影响。

进、回风巷断面宽为3.6m,高为2.4m,均为矩形断面,目前采用锚网与锚索联合支护。

工作面走向长度620m,工作面倾向长度150m。

本区地质构造较简单,为一单斜构造,倾角5º-9º,平均7.5º。

开采煤层为3#煤层,平均厚度1.8m。

1321工作面顶板的伪顶为0.3米左右厚的泥岩,层理发育,较软,易破碎,易冒落。

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和细砂岩,厚度3.5米左右。

煤层顶底板岩层组成见表1。

表1 煤层顶底板岩层组成1321工作面的平均采高在1.8m左右。

液压支架选用山东矿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ZYG3200/12/28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工作阻力3200KN(38.5Mpa),初撑力2616KN(31.5Mpa),具体技术特征见表2。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

十一月份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本月通过对33405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掌握了该工作面煤层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围岩破坏活动过程煤壁中应力变化大小和应力影响范围。

为工作面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以直接指导生产实践和解决施工生产问题。

一、煤质和煤层赋存情况,该工作面所采(3+4)#煤层是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可采煤层,根据现有巷道揭露的煤层资料分析,该面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属稳定煤层,煤层厚度为 3.65m。

煤层倾角3°~7°平均6°。

1、煤层顶、底板情况:(1)、顶板:顶板依次为伪顶、直接顶、基本顶。

伪顶为灰黑色碳质泥岩,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厚度平均约为0.18m;直接顶为黑色砂质泥质结构,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斜层理较发育,底部含碳质,厚度平均约为7.75m;基本顶为灰色粉砂岩、中间含中粒砂岩,为粉砂状结构,薄层状构造,厚度平均约为8.05m。

(2)、底板:直接底板为灰黑色泥岩,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厚度平均约8.5m。

3#+4#煤层顶板以泥岩为主,抗压强度平均13.8MPa;抗拉强度平均0.95MPa;单项抗剪强度平均6.79 MPa;底板也多为泥岩,抗压强度平均10.6MPa。

2、地质构造:据掘进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33405工作面煤层整体形态为一单斜构造,工作面沿倾向布置,从工作面巷道揭露资料看,该面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古河床冲刷带和F28正断层横穿整个工作面。

工作面里段为易冒落的顶板,顶板随回采而垮落,顶板来压比较稳定。

二、原始记录汇总:①工作面支架支护载荷的观测根据,33405工作面的顶板支护动态监测记录:每5天进行一组数据分析,数据平均值如下:1-5:16.68 Mpa、6-10:20.1Mpa、11-15:20.86 Mpa、16-20 21.94Mpa、21-25:20.34MPa、26-30:22.5 Mpa, 本月共出现4个压力峰值,分别是6日的25.1Mp、12日的20.2 MPa、22日的28MPa、28日的29.2Mpa,其它时间都相对平缓。

15102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15102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

15102回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一、15102工作面基本情况1、井下位置:15102回采工作面西侧为15101回采工作面采空区,距离与采空区之间相隔20m保安煤柱,南侧为F1断层,距离断层留有20m断层保安煤柱,东侧为实体煤,北侧为15#一采区胶带巷、回风巷和轨道巷。

2、地质情况(1)掘进过程中断层情况掘进见F1断层(断层无水,为不导水断层)后,退出30m,然后改向沿着断层掘进,与断层之间留有20m断层保安煤柱,在15102回采工作面掘进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切眼时再没有遇到过断层,但是在掘进切眼时遇到过顶板台阶式下沉段,判断为地垒,但是当时顶板完好,没有裂隙或破碎,整个掘进过程中顶板都无淋水。

(2)掘进中陷落柱情况掘进这些回采巷道是从未遇到过陷落柱。

(3)掘进中褶曲构造情况在掘进切眼时遇到过顶板台阶式下沉段,判断为地垒,但是当时顶板完好,没有裂隙或破碎,整个掘进过程中顶板都无淋水。

(4)预计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构造情况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要遇到两条空巷道,宽度越4.6m,空巷为裸体巷道。

会对工作面推进有影响。

3、顶底板情况煤层顶、底板岩性4、工作面参数工作面切眼倾斜布置,长度约220m,运输顺槽长480m,回风顺槽长330m,煤层厚度平均约3.7m。

5、采煤方法倾斜长壁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6、工作面设备液压支架、刮板机、采煤机、转载机、单体液压支柱、皮带机、乳化液泵站、喷雾泵站、移动变压器2台,控制开关等7、液压支架和乳化泵站性能参数ZZ6400-21/46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技术参数技术型号 ZZ6400-21/46型适应煤层倾角≤8°外形尺寸高度:2.1~4.6m,最大长度:6.8m支架中心距 1500mm支撑能力支护高度:除去顶板下沉量200mm、浮矸厚度50mm、立柱回缩量100mm,支撑高度设定为:2.45~4.5m,工作阻力:6400KN支护强度 0.9-1.1MPa底板比压 1.2MPa泵站压力31.5MPa移架步距630mm架数 107架(前期安装55架,后期安装107架)操作方式手动本架操作5、乳化泵2台,技术参数如下:技术型号 BRW200/31.5电机功率 125kW电压 1140V公称流量 200L/min公称压力 31.5MPa二、矿压观测方案1、观测目的(1)通过对15102回采工作面进行现场矿压观测和掌握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支架工作状况,分析工作面围岩(煤层)超前支撑压力分布状况。

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

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

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摘要:随着矿产开采的延伸,由于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和采区边界的影响,为提高资源回收率,为确保顺利回采,文章针对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为综采工作面初采矿压观测分析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综采工作;采矿;分析1 工作面概况及工作面支护1.1工作面概况寸草塔二矿31202综放工作面位于31煤二盘区,22煤22111、22113采空区下方,31煤回风大巷西北侧,为31煤层二盘区第二个工作面,辅运外侧为31201工作面采空区。

工作面推进长度2635.7m,工作面宽度310m,煤层厚度为4.0-7.8m,平均煤厚6.42m。

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揭露6条断层,所有断层均为正断层,产状分别为:F3170:311°∠55°H=1.2m、F3169:111°∠60°H=1.0m、F3168:303°∠55°H=2.5m、F3145:164°∠55°H=2.4m、F3144:228°∠40°H=5.8m、F3149:256°∠55°H=1.5m。

预计该6条断层将会对回采产生影响,其中F3168、F3145和F3144对回采影响大。

工作面回采至距切眼约2070m处可能揭露22煤层揭露的F28(F28:86°∠43°H=6.3m)断层在31煤的延伸,预计断层落差H=6.5m(靠近辅运顺槽)。

断层附近煤层顶底板破碎,容易发生片帮和冒顶。

1.2支护方式工作面选用液压支架共155台,郑煤机生产的ZFY18000/25/39D型支架145台,其中工作面中间支架143台,过渡架头尾各1台,机头组合支架1台,机头、机尾端头头支架ZY12000/20/40D共9台。

表1-1 郑煤ZFY18000/25/39D液压支架主要技术特征表1.3液压支架的确定1.3.1选型原则和要求:1、支架的初撑力和工作阻力要适应直接顶和老顶岩层移动产生的压力;2、支架的结构和支护特性,要能适应和保护暴露顶板的完整性;3、支架底座要适应底板岩石的抗压强度;4、支架支撑高度要与采高或煤层厚度相适应;5、支架的安全性能要好。

2024年矿压观测总结(二篇)

2024年矿压观测总结(二篇)

2024年矿压观测总结尊敬的领导:根据我单位在2024年进行的矿压观测工作,我将向您汇报观测结果和总结的相关情况。

一、观测地点及时间:我们选择了位于XX省XX市的XX矿区作为观测地点,并在2024年1月至12月期间进行了连续观测。

二、观测仪器和方法:在观测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高精度矿压监测仪器,对矿区的主要区域进行了实时、连续的矿压观测。

观测方法包括静态观测法和动态观测法,通过监测矿区地表沉降、矿井深度、开采进度等参数,对矿压变化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分析。

三、观测结果及分析:通过连续观测,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并对矿压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

1. 矿压变化趋势:根据观测数据显示,XX矿区的矿压总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矿井的开采导致了地层压力的重新分布,进而对矿压产生了影响。

2. 矿压分布规律:我们发现,矿压在矿区内存在着空间异质性,即不同位置的矿压变化幅度不同。

这主要受到地质条件和采矿方式的影响。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矿巷产生的应力会导致矿压的局部增大,进而对矿区的压力传播产生影响。

3. 矿压与开采进度关系:观测数据显示,矿区的矿压与开采进度密切相关。

随着开采工作的进行,地表沉降和矿压均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矿井开采过程中煤岩体的变形和破裂,致使地层失稳,从而引起了矿压的增加。

四、观测结论:根据观测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 XX矿区的矿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对矿区的安全生产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2. 矿压在矿区内存在着空间异质性,为矿压控制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3. 矿压与开采进度密切相关,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控制矿压的增加,保证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五、建议和措施: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对矿压控制的建议和措施如下:1. 加强矿压观测:继续进行矿压观测工作,及时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为矿压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推广现代化采矿技术:引入现代化采矿技术,利用先进的开采设备和控制手段,尽量减少煤岩体的破坏和变形,以降低矿压的增加。

矿压观察分析报告

矿压观察分析报告

14780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山西鹊山精煤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二0一三年147802工作面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通过14780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掌握了该工作面煤层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工作面支架支护强度、围岩破坏活动过程煤壁中应力变化大小和应力影响范围。

为工作面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以直接指导生产实践和解决施工生产问题。

一、观测目的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就是定量研究开采工程中矿压显现规律。

为现场管理提供完善准确的资料,指导工程实践,解决施工生产问题,本次观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①掌握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回采空间围岩与支架相互作用关系;采动引起的支承压力分布;寻求搞好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有效措施。

②对正在使用的支架适应性进行考察。

即从顶板控制出发,对在既定条件下使用支架的架型、参数、特性和支护效果提出评定性意见。

③根据围岩条件及支撑压力分布来确定工作面巷道断面形状、规格及支架参数,煤壁前方巷道超前维护距离。

二、工作面概况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水平名称1110 采区名称14#层北七盘区地面标高1289---12531271井下标高1116---11041100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2、煤层情况煤层情况表 3、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情况表4、地质构造工作面地质情况较为简单,整体为向斜构造。

工作面有3个落差小于2米正断层、无陷落柱、冲刷带等其它地质构造对回采影响较小。

地面的相对位置位于小破堡村井以东,泉子沟断层以北。

地势西低东高,地面有少量田地和幼杨,埋藏深度161米。

回采对地面影响 影响较小,采后地面产生微小裂缝。

井下位置及四邻关系位于北七盘区西部,南部为泉子沟断层,北为实体煤,西部为矿界,东部紧邻北大运输巷,轨道巷。

上部为已开采的11#煤层。

走向长度m 860-800倾向长度 150 面积 114602m 2830煤层 厚度m 2.3---1.3 1.8煤层 结构较简单煤层 倾角 0~8 度 5度煤层 硬度 3.0开采 煤层 14#煤种 优质动力煤稳定 程度较稳定煤层 情况煤厚较稳定,煤层赋存大致西高东低,倾角0-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总结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区队:__________________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目录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 1 - 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 - 1 -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 ..................................................................... - 1 -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 ............................................................. - 3 -1.1.2地质 ........................................................................................................ - 3 - 1.2支护 .............................................................................................................. - 3 -1.2.1正常支护 ................................................................................................ - 3 -1.2.2特殊支护 ................................................................................................ - 4 -1.2.3确定支护强度 ........................................................................................ - 4 -1.2.4巷道布置 ................................................................................................ - 4 -2 矿压观测计划.................................................................................................... - 5 - 2.1 矿压观测领导小组...................................................................................... - 5 - 2.2×××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的目的和任务....................................................... - 5 - 2.3观测方案 ...................................................................................................... - 5 -2.3.1观测工具 ................................................................................................ - 5 -2.3.2测线布置 ................................................................................................ - 6 -2.3.3研究方法 ................................................................................................ - 6 - 2.4矿压观测内容 .............................................................................................. - 6 -2.4.1顶板动态: ............................................................................................ - 6 -2.4.2支护质量 ................................................................................................ - 6 -2.4.3 ×××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法 ................................................................... - 7 -2.4.4 ×××工作面观测效果预计 ................................................................... - 7 -2.4.5 ×××工作面观测制度及守则 ............................................................... - 7 -2.4.6 ×××工作面观测记录表格及资料整理表格设计 ................................ - 7 -3 矿压规律分析.................................................................................................... - 8 - 3.1 初采期间的矿压规律.................................................................................. - 8 -3.1.1 强制放顶方案及效果............................................................................ - 8 -3.1.2 初次来压规律........................................................................................ - 8 - 3.2 周期来压期间的压力分析 ........................................................................ - 11 -3.3末采期间的周期来压规律 ......................................................................... - 13 -4 矿压规律总结.................................................................................................. - 14 - 4.1矿压规律总结 ............................................................................................ - 14 - 4.2矿压规律存在问题及建议 ......................................................................... - 15 -1 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1.1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条件1.1.1工作面概况及地质说明书1.1.2顶底板岩层岩性组合结构分析本面直接顶为砂岩,厚度10.70m,细粒,含黑色条纹,层理发育,下部致密,f=4。

老顶为互层,厚度1.98m,页岩与微波状薄层互岩,以页岩为主,f=3。

直接底为页岩,厚度1.98m,灰黑色,致密,富含科达木等植物化石,f=3。

老底为砂岩,厚度8.27m,细粒,以长石石英为主,富含棕褐色菱质及炭纹,f=4。

1.1.2地质煤层总厚是上分层和下分层的煤厚统计,该面上分层厚度1.0-2.3m,局部煤厚达到2.65m,平均1.8m;工作面夹矸发育,厚度不稳定,绝大部分范围夹矸厚度0.20~0.7m,局部夹矸厚度0.8m~0.9m,夹矸平均厚0.6m;下分层煤厚相对稳定0.5~1.3m,平均煤厚0.9m。

由于局部采厚过高,根据实际计算,采厚2.1m-3.4m,平均采厚3.2m [1.8(0.6)0.8]。

该面构造相对简单,对回采应较大的断层主要是:f1号断层。

该面中下部存在一条向斜轴,预计小构造比较发育,顶板较为破碎,表中影响程度是指该断层在工作面内的影响程度。

1.2支护1.2.1正常支护(1)选用WS ZY3200-17/3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工作面内切眼长210m,实选141架支架支护,可支护长度211.5m。

移架的动作顺序:降架→移架→升侧护板→升柱(2)正常情况下,一律采用立即支护的支护方式,其工艺流程为:割煤→移架→推溜工序关系:移架在采煤机后滚筒4~6架外立即移架支撑先暴露的顶板,推溜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0m~15m。

支架操作方式:本架操作正常情况下,一律采用立即支护的支护方式,其工艺流程为:割煤→移架→推溜工序关系:移架在采煤机后滚筒4~6架外立即移架支撑先暴露的顶板,推溜应滞后采煤机后滚筒20~30m。

支架操作方式:本架操作1.2.2特殊支护工作面在过断层、顶板破碎、片帮、冒顶等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支护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