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气候对建筑影响

合集下载

石家庄市绿地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石家庄市绿地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指标 年份 &001 &000 %((( %((%
近年来石家庄市绿化指标
人均公共绿地 ( $%.人) 2-0( "-" "-!1 "-(% 绿化覆盖率 ( /) ’&-++ ’&-1( ’’-"( ’!-’(
资料来源:河北经济年鉴。 ( %)有比较科学的绿化方案。石家庄市在绿 地建设中,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比较科学的 绿化方案。主要围绕 ’ 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全 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石家庄市西部的太行山区 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对石家庄市市区气候、 环境影响很大。为此,石家庄市从长远着眼,全 面加强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由南向北以嶂石 岩、苍岩山、抱犊寨、天桂山、西柏坡、驼梁、 五岳寨等旅游风景区为依托,以点带面,构建石 家庄市西部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二是精心建设绿 色通道,从整体上改善城市形象。对经过本市的 铁路、公路两侧以及沿线的县城、乡镇、村庄, 大力实施美化、绿化工程。三是重点建设城市中 心花园。依托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完成了民 心河工程,目前全长 "!0#$ 的民心河全面贯通并
表 % 国家级园林城市绿化指标 ( &00" 年)及推荐标准
指标 名称 北京市 珠海市 深圳市 威海市 中山市 合肥市 杭州市 绿地率 ( 3) ’%-2% ’%-&’ 2(-%6 +’&-%( ’’-%( ’%-%" — 2&-’( 绿化覆盖率 ( 3) ’’-"! ’0-0( 22-(( ’!-+( ’"-&( ’(-+( 22-(( 人均公共绿地 ( $%) +-(1 %(-(+ ’"-(( &!-1( 10-"0 +-’’ ’"-((

自然条件对村落形态和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村落形态和布局的影响
201004气候各个因素对村落形态的影响村落气候墙体厚度开窗屋顶坡度房屋朝向建筑空间建筑间距街道寒冷炎热背风面开窗窗小平缓深远深远封闭厚重湿润干燥缺乏强烈降水量多雨干旱静风大风朝阳不朝阳表示该自然条件因子对此种村落或建筑形态产生影响不大
现代园林论坛
!
MLA Forum
自然条件对村落形态和布局的影响
How do natural conditions influence villages' form and layout
2. 2 地形对村落布局的影响
2. 2. 1 山地 位于较平缓山坡的村落,一般有两种较基本的布局形式:
一是沿平行于等高线的方向延伸开去,二是沿垂直于等高线的 方向阶梯式跌落。
平行于等高线布局的村落,落差较小,其主要街道路面坡 度小,常与排水沟结合。若干巷道与等高线垂直,连接主要街 道,巷道的路面坡度取决于山体的陡峭程度,常常有许多阶梯 组成。
墙体的厚度关系到房屋的保温、隔热和防风。在气候寒冷、 风大或气温日较差很大的地区,厚实的墙体是较为普遍的。厚 墙体可以抵御外部的严寒,增加房屋的稳定度;在日温差悬殊 的地区,炎热的白天能阻碍热量向房内传递,到了寒冷的夜晚 又由于蓄热作用而向屋内散热,调节屋内的温度。
开窗方向和面积关系到房屋采光条件、通风情况。在缺乏 日照的地方,开窗往往向阳面且面积大,以争取更多的阳光;在 寒冷地区,开窗往往少而小,以阻止冷空气的进入;在湿热的地 区,往往开窗面积大且方向多,以争取更良好的通风条件;在大 风且有常风向的地区,开窗往往避开风向,降低大风对房屋的 损害。
垂直与等高线布局的村落,落差较大,立面上竖向跌落层 次分明,呈阶梯式外轮廓,水平方向上较为集中。其主要街道沿 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有较大的高程变化,多设置台阶,街道空 间变化富有节奏感。出于排水的考虑,这样的村落常常位于山 脊处[1]。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三十二)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三十二)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三十二)综合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近年来,石家庄市随着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夏季城市内涝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2015年10月,石家庄市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如图左所示),石家庄市一些道路在机非隔离带和便道绿地建设中采用开口路缘石(如图右所示),并将其建设成下沉式绿地(即绿地比周围的路面要低),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石家庄市夏季易遭受城市内涝威胁的原因。

(2)列举城市内涝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分析道路建设中采用“开口路缘石+下沉式绿地”模式对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答案:(1)石家庄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市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起伏小),排水速度慢;城区面积扩大,不透水铺装面积(或不透水铺装道路和混凝土建筑覆盖面积)增加,自然调蓄空间缩减(或降低了雨水的下渗量和截留量),暴雨来临时,积水汇流速度加快,(城市排水管网不发达,排水速度慢),因此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2)道路积水,交通瘫痪,影响出行;房屋被淹,屋内财物被泡,造成财产损失;城市电缆、光纤等地下管线因积水受到浸泡,容易造成电力、供水、通信出现故障,导致大面积停电、停水和通信中断等问题。

(3)通过采用开口路缘石,方便快速将路面雨水引入绿地,减轻路面积水;下沉式绿地可汇入雨水并短期存储,减轻市政管网排水压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

解析:本题目以石家庄市城市内涝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内涝的原因、城市内涝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城市内涝往往是因降水较多,地表径流过多导致的涝灾;石家庄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过于集中,且多暴雨;位于华北平原,市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起伏小,排水速度慢;作为省会城市城区面积扩大,水泥地面多,不透水铺装面积(或不透水铺装道路和混凝土建筑覆盖面积)增加,下渗较少,自然调蓄空间缩减,降低了雨水的下渗量和截留量,地表径流多;暴雨来临时,积水汇流速度加快,径流量大,城市排水管网不发达,排水速度慢,因此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中国建筑气候区及其包含城市

中国建筑气候区及其包含城市

建筑气候区分类(1)I建筑气候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等):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可不考虑防热。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使建筑物满足冬季日照和防御寒风的要求;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合理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差较大及大风的不利影响;屋面构造应考虑积雪及冻融危害;施工应考虑冬季漫长严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2)II 建筑气候区(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应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部分地区应兼顾防热。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满足冬季日照并防御寒风的要求,主要房间宜避西晒;应注意防暴雨;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且兼顾夏季通风和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较差大、多大风的不利影响;建筑物宜有防冰雹和防雷措施;施工应考虑冬季寒冷期较长和夏季多暴雨的特点。

(3)III建筑气候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武汉、南昌、福州、长沙、成都、重庆等):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通风降温要求,冬季应适当兼顾防寒。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有利于良好的自然通风,建筑物应避西晒,并满足防雨、防潮、防洪、防雷击要求;夏季施工应有防高温和防雨的措施。

3)IIIA区建筑物尚应注意防热带风暴和台风、暴雨袭击及盐雾侵蚀。

4)IIIB区北部建筑物的屋面尚应预防冬季积雪危害。

(4)IV建筑气候区(广州、香港、南宁、汉口等):该区建筑的基本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该区建筑物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通风、防雨要求,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

2)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宜开敞通透,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建筑物应避免西晒,宜设遮阳;应注意防暴雨、防洪、防潮、防雷击;夏季施工应有防高温和暴雨的措施。

为适应地形而建:属于河北的山地绿色校园规划——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为例

为适应地形而建:属于河北的山地绿色校园规划——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为例

为适应地形而建:属于河北的山地绿色校园规划——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为例高力强;梁亮;周军【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校扩建需用大量的土地,如何充分利用山地建设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新校区规划,利用因地制宜、生态景观优先、统筹规划分期建设、多层次景观、环境育人等生态规划模式,构建“一心、一环、三廊、五组团”的空间格局,实现了山地地形、地貌和用地坡度的有机结合,充分解决了建筑群与山地结合的问题,对河北乃至全国高校的山地生态校园的建筑规划探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河北地区;山地规划;绿色校园;土地利用;生态优先【作者】高力强;梁亮;周军【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基建处;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5.11“土地”是我们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财富,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的大国,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平原和缓坡地带只占17%。

十年来,国内高校扩建占用了大量的城市土地资源。

尤其京津冀一带,人口密集,因此,如何适宜地利用河北的山地资源来建设高校,当下对于缓解河北的城市土地资源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1 河北地貌复杂,非平原地形过半河北地处华北,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占全省总面积的56.6%。

而石家庄市地形地貌上,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

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面积约占50%。

东部为滹沱河冲积平原,地貌复杂。

在气候上,石家庄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分明,雨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同时,多数面积在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天气受海洋温湿气流影响,夏季比较潮湿,冬季盛行西北风。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不同⽓候类型对我国建筑形式的影响⾃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化起源——中华⽂明,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彩上有着很⼤的差异。

这是因为中国⼤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造成了各地区⽓候的差异,⽓候的不同就要求⼈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候条件的特性,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彩。

在不同的⽓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耐寒、坚固防风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决定的,但随着时代发展与⽣产⼒的进步,⼈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可以说,⽓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是,⽓候环境影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候特点,并与环境达到协调或⼀致。

不同的⽓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我国从建筑热⼯设计的⾓度出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

这样分区的⽬的就在于使民⽤建筑的热⼯设计与地区⽓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

⼀、⽓候对建筑形式的影响地球上⽓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形成的。

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热主要由地球表⾯⼤⽓层吸收,⽽地球表⾯与⼤⽓层向太空的长波辐射是地球向外界散热的主要⽅式。

这样通过地球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球表⾯向太空长波辐射才能维持地球表⾯的热平衡,保持了地球特有的长期稳定的⽓候条件。

⽓候影响着⼈类舒适,是温度、湿度、光照、风、⼤⽓压⼒和降⽔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为了舒适的⽬的,这些因素的组合达成⼀定的平衡状况。

这些⽓候因素的变化与⼈体健康程度的关系极为密切,⽓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理和⽣理活动。

⼈类对⽓候的反应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的居住上,不同地区的⼈往往会根据居住地环境的不同建造出适合当地⽓候的房屋。

1.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由于墙壁厚度对于建筑是否保温起很重要的作⽤,因此⽓温⾼的地⽅⼀般墙壁较薄,⽓温低的地⽅墙壁较厚。

我的家乡河北石家庄

我的家乡河北石家庄

我的家乡河北石家庄我的家乡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地方。

它位于中国华北平原的中部,是河北省的省会。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我家乡石家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人文景观以及风俗文化等。

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石家庄位于北纬38度03分至38度57分,东经114度48分至115度58分之间。

东邻京津冀城市群,西距太行山脉仅百余公里。

这个地理位置赋予了石家庄得天独厚的优势。

石家庄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燥。

每年的四月到十月是最适宜旅游的季节,气温适中,阳光明媚。

在这个时间段里,您可以去石家庄的许多景点欣赏美丽的风景。

2. 人文景观石家庄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尤其是石家庄市内的平山县、无极县等地,有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遗址。

首先是石家庄市的中山路,这条街道是石家庄的商业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

您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石家庄的城市风貌和现代化的氛围。

其次是位于石家庄市郊区的赵州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明清古城之一。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古建筑,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气息。

另外,石家庄还有许多著名的园林和公园,如万博花园、童心花园等。

这些景点都能给您带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环境。

3. 风俗文化石家庄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石家庄的大街小巷上的传统民俗表演。

这些表演包括豫剧、京剧、河北梆子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石家庄还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活动。

例如每年的春节期间,石家庄有盛大的灯会活动,人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彩灯和表演。

而在夏季,石家庄的一些村庄也会举办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蟋蟀比赛、水浴节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机会。

总之,我的家乡石家庄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同时还保留了丰富多样的历史和文化。

如果您有机会来到中国,我强烈推荐您来石家庄,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相信您一定会爱上这个美丽的城市,就像我一样对它深深钟爱。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Ⅶ气候区Ⅳ气候区Ⅴ、Ⅵ气候区表4.1.1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Ⅶ气候区Ⅳ气候区Ⅴ、Ⅵ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小时) ≥2 ≥3 ≥1 有效日照时间带(当地真太阳时) 8~16 9~15 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注:1 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4.1.2 住宅至道路边缘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 住宅至道路边缘最小距离(m) 路面宽度与住宅距离<6m 6-9m >9m 住宅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 2 3 5 多层 2 3 3 有出入口 2.5 5 -住宅山墙面向道路高层 1.5 2 4 多层1.5 2 2 注:1 当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2 其中“-”表示住宅不应向路面宽度大于9m的道路开设出入口。

4.1.3 住宅周边设置的各类管线不应影响住宅的安全,并应防止管线腐蚀、沉陷、振动及受重压。

4.2 公共服务设施4.2.1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类设施。

4.2.2 配套公建的项目与规模,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期交付。

4.3 道路交通4.3.1 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一个出入口可以通达机动车。

4.3.2 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 2 当尽端式道路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3 当主要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4 在抗震设防地区,道路交通应考虑减灾、救灾的要求。

4.3.3 无障碍通路应贯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1.3 坡道的坡度高度(m)1.50 1.00 0.75 坡度≤1:20 ≤1:16 ≤1:12 2 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广场入口处应设缘石坡道,其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1月26日
石家庄气候对建筑影响
要讨论家乡气候对当地的建筑环境,建筑形式的影响,就要清楚当地的气候环境。

一般说来,气候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气压和降水量等因素。

这些气候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候的
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感觉、心理和生理活动。

人类对气候的反应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自身的居住上,不同地区的人往往会根据居住地环境的不同建造出适合当地气候的房屋。

如云南布依族的石屋;西双版纳傣族人的架竹木楼;北极圈爱斯基摩人的圆顶雪屋。

各有特色的建筑风格都离不开当地一年四季气候的影响。

我以石家庄为例,介绍气候对当地建筑的影响。

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

位于北纬37°27′~38°47′,东经113°30′~115°20′之间,属于华北平原地区。

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温8—15℃,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

华北平原大体在淮河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以北则属于暖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

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

春季旱情较重,夏季常有洪涝。

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热量
热量资源较丰,可供多种类型一年两熟种植。

≥0℃积温为 4 100~5 400℃,≥10℃积温为3 700~4 700℃,不同类型冬小麦以及苹果、梨等温带果树可安全越冬。

≥0℃积温4 600等值线是冬小麦与早熟玉米两熟的热量界限。

≥0℃积温大于4 800℃的地区可以麦棉套种,大于5 200℃地区可麦棉复种。

气温
黄淮地区年均温14~15℃,京、津一带降至11~12℃,南北相差3~4℃。

7月均温大部分地区26~28℃;1月均温黄、淮地区为0℃左右,京、津一带则为-5~-4℃。

全区0℃以上积温为4500~5500℃,10℃以上活动积温为3800~4900℃,无霜期190~220天。

平原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南部淮河流域800~1000毫米,黄河下游平原600~700毫米,京、津一带500~600毫米。

光照
光资源丰富,增产潜力大。

本区年总辐射量为4 605~5 860兆焦耳/(米·年),年日照时数北部为2 800小时,南部为2 300小时左右。

7~8月光、热、水同季,作物增产潜力大。

9~10月光照足,有利于秋收作物灌浆和棉花的吐絮成熟。

降水
降水量不够充沛,但集中于生长旺季,地区、季节、年际间差异大。

年降水量为500~900毫米。

河北省中南部的衡水一带降水量<500
毫米,为易旱地区。

黄河以南地区降水量为700~900毫米,基本上能满足两熟作物的需要。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1.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昼长,气温较高,从热带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2.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下,冬季寒冷,成因有:本地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形较低平坦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得以加强。

3.季风显著。

4.夏秋常受热带气旋影响。

这种气候带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冬春季:寒潮(沙尘暴、霜冻、白害)夏季: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

基于上述的气候描述,我们能大致的得出石家庄气候的主要特点: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降水量相对集中。

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

春季雨雪稀少,多大风风沙天气,夏季多冰雹和雷暴。

气温年较差大,日照丰富。

气温对建筑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墙壁较薄,房间也较大,这样有利于加速房屋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反之则墙壁较厚,房间较小,以起到保温保暖的作用。

石家庄由于处在一个四季分明的地理位置,不会有绝对的严寒和绝对的潮湿,因此房屋材料大多采用砖,墙的厚度为砖的长度,外加水泥抹墙。

降水对建筑的影响:降水的多少会影响到建筑地址的选择。

建造房屋时要避开容易积水、易被水冲刷到的地方,如山谷、鞍部等。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这样可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

降水还会影响到建筑材料的使用。

材质是建筑的物质基础,建筑形式的表现需要借助于材料。

降水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

根据上面介绍,石家庄的房子一般为平顶。

除了降水量较少的影响,还有一点重要因素就是平顶利于农作物的晾晒。

光照是气候影响建筑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球的温度之所以能维持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阳光的辐射与水和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充足而适量的室内光照既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发育,满足人体生理需要,又能改善居室微小气候。

因此从采光方面考虑,建造房屋时首先要考虑房屋的朝向问题。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房屋多座北朝南,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则多座南朝北,赤道地区房屋朝向比较杂乱,这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有关。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所在),建房时多采用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是
因为这样的房屋朝向在冬季时可以尽可能多的采光,同时减少西风和北风等陆地季风的影响,而在夏季时又能避开正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最热时段阳光直射到房屋里面。

石家庄的房子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风也是影响建筑物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风是房屋的一大功能,石家庄在春季时常会有大风,这也是建筑物外墙坚固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建筑物应满足冬季防寒、保温、防冻等要求,夏季部分地区应兼顾防热。

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和构造处理应满足冬季日照并防御寒风的要求,主要房间宜避西晒;应注意防暴雨;建筑物应采取减少外露面积,加强冬季密闭性且兼顾夏季通风和利用太阳能等节能措施;结构上应考虑气温年较差大、多大风的不利影响;建筑物宜有防冰雹和防雷措施;施工应考虑冬季寒冷期较长和夏季多暴雨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