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路基础

合集下载

电路基础第1章西北工业大学

电路基础第1章西北工业大学

解:
节点A的 节点 的KCL
−I1 + 5 + (−5) = 0 I1 = 0A
节点B的 节点B的KCL
A
−5 + I2 +1 = 0 I2 = 4A
回路Ⅰ 回路Ⅰ的KVL
3− 6 + u2 = 0
回路Ⅱ 回路Ⅱ的KVL
u2 = 3 V u1 = −31 V
18
u1 + 5 + u2 + 23 = 0
25
无源二端元件) 三、电容元件 (无源二端元件)
1、定义: 、定义 i + C u -
电荷与电压关系可用q-u平面上过坐标原点的曲线来描 电荷与电压关系可用 平面上过坐标原点的曲线来描 平面上 述的二端元件。如为直线则为线性电容元件。 述的二端元件。如为直线则为线性电容元件。 q /C q /C
i +
R u -
3)具有双向性: 伏安特性对原点 )具有双向性 对称 4)耗能元件:p=ui=Ri2=u2/R>0 )耗能元件: 5)无记忆元件:u(t)=Ri(t) )无记忆元件:
23
R单位:Ω (欧姆 单位: 欧姆 欧姆) 单位
无源二端元件) 二、电感元件 (无源二端元件)
1、定义: 、定义 i + L u -
1、定义: 、定义 i + u -
伏安关系可用u-i平面过坐标原点的曲线来描述的二端元件 伏安关系可用 平面过坐标原点的曲线来描述的二端元件
u/V i /A
u/V i/A
0
0
电阻元件作用: 电阻元件作用:电能转换为热能
20
2、分类: 、分类
线性电阻:伏安关系为 平面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平面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线性电阻:伏安关系为u-i平面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_第7章2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_第7章2

率因数pf=0.5,欲并联电容使负载的功
率因数提高到0.8(滞后),求电容。
解:负载电流有效值:
P
1.1103
I
10A
U pf 220 0.5
I' I
U C
IC
感性 负载
感性负载的阻抗角: Z arccos 0.5 60 设电压相量为: U 2200 V
则负载电流相量: I 10 60 A
并联电容后,电源电流有效值:
I ' P 1.1103 6.25A U pf ' 220 0.8
由于pf’=0.8 (滞后), 因此功率因数角:
Z ' arccos 0.8 36.9
I' 6.25 36.9 A
I'
U
IC I
IC I'I 6.25 36.9 10 60 5 j3.75 - (5 - j8.66) 4.9190 A
所获最大功率:
Pmax
U
2 oc
4 Ro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工作于正弦稳态的
网 络 向 一 个 负 载 ZL=RL+jXL 供 电 , 由 戴
维南定理(其中 Zo=Ro+jXo),则在负载阻
抗等于含源网络输出阻抗的共轭复数(即
)时ZL,
*
Zo
负载可以获得最大平均功率:
Pmax
U
2 oc
4 Ro
满足 ZL 的Z* o匹配,称为共轭匹配。
5、无功功率
p(t) U I cosZ U I cos(2 t Z ) U I cosZ U I cosZ cos 2t U I sin Z sin 2 t U I cosZ (1 cos 2 t) U I sin Z sin 2 t

电路分析基础学习的总结

电路分析基础学习的总结

电路分析基础学习的总结电路分析基础学习的总结范文通过电路基础的学习,我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下学期我们学习电子技术打下了基础。

对于我们具体的学习内容,第一到第四章,主要讲了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电路等效原理等,而后面的知识主要是建立在这四章的内容上的,可以说,学好前面这四章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电路基础的关键所在。

在这些基础的内容中又有很多是很容易被忽略的。

对于第五章的内容,老师让我们自主讲解的方式加深了我们的印象,同时也让我们学会如何去预习,更好的把握重点,很符合自主学习的目的。

至于第六章到第十章的内容则完全是建立在前四章的内容上展开的',主要就是学会分析电路图结构的方法,对于一二阶电路的响应问题,就是能分析好换路前后未变量和改变量,以及达到稳态时所求量的值。

对于老师上课方法的感想:首先感谢窦老师和杨老师的辛苦讲课,窦老师声音洪亮,讲课思路清晰,让我们非常受益,杨老师的外语水平让我们大开眼界,在中文教学中,我们有过自主学习的机会,也让大家都自己去讲台上讲课,加深了我们的印象,而且对于我们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再是老师讲课的思路,让我受益不凡,在这之中感受到学习电路的方法。

在双语班的教学中,虽然外语的课堂让我们感觉很有难度,有的时候甚至看不懂ppt上的单词,临时上课的时候去查,但是老师上课时经典的讲解确实很有趣味,不仅外语水平是一定的锻炼,同时也是学习电路知识,感觉比起其他班的同学,估计这应该是一个特色点吧。

对于学习电路感想:学习电路,光上课听老师讲课那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的学习都是自主学习,没有老师的强迫,所以必须自己主动去学习,首先每次上完课后的练习,我觉得很有必要,因为每次上完课时都感觉听的很懂,看看书呢,也貌似都能理解,可是一到做题目就愣住了,要么是公式没有记住,要么是知识点不知道如何筛选,所以练习很重要,第二点,应该要反复回顾已经学过的内容,只有反复记忆的东西才能更深入,不然曾经学过的东西等到要用就全都忘记了,不懂得应该多问老师,因为我们是小班,这方面,老师给了我们足够的机会。

哈尔滨工程大学电路基础课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电路基础课程

电流 电流强度
带电粒子有规则的定向运动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def Δ q dq i(t) lim
Δ t0 Δ t dt
返回 上页 下页
单位
A(安培)、kA 、mA、A
1kA=103A 1mA=10-3A
1 A=10-6A
方向
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场力做功8J,由b点移动到c点电场
力做功为12J,
(1) 若以b点为参考点,求a、b、c点的 电位和电压Uab、U bc;
(2) 若以c点为参考点,再求以上各值
b 0
c解
a

Wab q

8 4

2V
c
Wcb q
Wbc q

12 4
3V
(1) 以b点为电位参考点
Uab a b 2 0 2V Ubc b c 0 (3) 3V
+
(3) 用双下标表示
A
U UAB
B
返回 上页 下页
3. 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或支路的u,i 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关联参考 方向。反之,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i
i
+
U
-
关联参考方向
-
U
+
非关联参考方向
返回 上页 下页
例 i

AU B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问:对A、 B两部分电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否?
元件(导线)中电流流动的实际方向只有两种可能:
实际方向
A

B

实际方向
A
B
问题

电路基础知识

电路基础知识

dw uab dq
W U ab Va Vb Q
dw
如果电压不随时间变化,即 dq 为常数,则这种 电压称为直流电压(Uab)。 电压也是有方向的,它的实际方向习惯上规定为 电能减少的方向,即电位降低(从高电位点到低电位 点)的方向。
2.1.2 电流与电压
电压的测量


实验和工程中采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电压表必须和被测支路并联。 电压的参考方向由电压表接线方式 决定 “+”接线柱指向“”接线柱。
电路由三部分组成:电源 + 中间环节 + 负载
1.3电路的作用
• 电路的作用就是传递和处理各种电信号。 • 信号通常是时间的函数。 • 信号的分类: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模拟信号、数字 信号和随机信号。
1.4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电子电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模拟电路,一类
是数字电路。 模拟电路研究的是模拟量,数字电路研究的是 数字量。 模拟量具有连续的值,数字量具有离散的值。
5.1 正弦交流信号
1. 正弦量
瞬时值表达式
i Im
0
i (t)= Imsin ( t+θ )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幅值 Im
(2)角频率

2
t
(3)初相位θ 瞬时值是交流电任一时刻的值,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i,u,e 分别表示电流、电压电动势的瞬时值。
直流电路在稳定状态下电流、电压的大 小和方向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如图(a)所示。 正弦电压和电流是按正弦规律周期性 变化的,其波形如图(b)所示。 电路图上所标的方向是指它们的参考 方向,即代表正半周的方向。
从而得分流公式
R1增大,i1? 若R2>>R1时, i2 ?

大学课程数电模电全称

大学课程数电模电全称

大学课程数电模电全称数电模电(电子电路基础)是大学中一个重要的电子工程学科,全称为《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基础》。

本文将介绍数电模电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习重点。

1. 数电模电概述数电模电是电子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本理论、设计和分析方法。

在电子工程领域中,数电模电是其他高级课程的基础,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电路基础,为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

2. 数电模电主要内容2.1 数字电路•布尔代数和逻辑运算:数电模电课程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布尔代数和逻辑运算,包括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基本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介绍了与、或、非等基本逻辑门的逻辑功能和应用,同时也介绍了多路选择器、译码器、编码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时序逻辑电路: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到触发器、寄存器和计数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存储器:介绍了RAM、ROM等存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

2.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元件:介绍了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放大电路:学生将学习到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包括共射放大器、共集放大器和共基放大器等。

•运放电路:介绍了运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比较器、积分器和微分器等。

•控制系统基础:介绍了反馈原理和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础。

3. 数电模电学习方法•理论学习:理解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是数电模电课程学习的第一步。

学生应该注重理解各种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同时熟悉各种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实践操作:数电模电课程中的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验室实践,亲自动手设计和搭建各种电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概念总结:及时总结所学知识点,理清关键知识和难点,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总结表格等方式来梳理知识框架,便于日后复习和记忆。

4. 数电模电的应用领域数电模电课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大学电子电路基础 第十一章

大学电子电路基础 第十一章

二.触发器的分类
I. 从电路结构不同分 1).基本触发器 2).同步触发器 3).主从触发器 4).边沿触发器 II. 从逻辑功能不同分 1). RS触发器 2). JK触发器 3). T 触发器 4). D 触发器
11.1 基本触发器
11.1.1、 基本RS触发器
1.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1).电路结构(以与非门构成为例) Q 端、Q 端为两个互补的输出端 ; Q = 1、Q = 0 , 定义为 1 态; RD、SD 端是触发信号引入端。 非号表示“0”触发有效, 脚标“D”表示直接触发 SD 端 是 置 1 端(置位端), RD 端 是 清 0 端(复位端), &
Q
Q ┌
Q ┌
Q ┌ C1 1T
当T触发器的输入控制端为 T=1时,称为T’触发器。

1K C1 1J
CP
T
4.主从JK触发器存在的问题——一次变化现象
例 已知主从JK触发器 J 、 K 的波形如图所示,画出输出 Q 的
波形图(设初始状态为0)。
解:画出输出波形如图示。
CP J K =0
Q
由此看出,主从JK触发器在 CP=1期间,主触发器只变化(翻转)一次,
t D 0 0 设初态Q=0 t
触发器保存下来的状态是CP 作用沿到达时刻的输入状态。 特别注意:当 D 端信号和 CP 作用沿同时跳变时,触发器存 入的是 D 跳变前的状态。
Q
t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仿法
本节只讨论有时钟控制的触发器。
有时钟控制的触发器,从功能不同分:
RS 触发器、JK 触发器、T 触发器、 D 触发器等。
n+1 Q = D D=0 0
D = 1 1 D = 0 D=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基础PPT课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基础PPT课件

作 (2)而对于电视天线及其传输线来说,其工作频率为108Hz的
数量级,如10频道,其工作频率约为200MHz,相应工作波长为
1.5m,此时0.2m长的传输线也是分布参数电路。
第 1-7 页
.
前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目录
7
1.1 引言
2、 线性电路(linear circuit)与非线性电路(nonlinear circuit)
西
安 电
子 科
若描述电路特性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代数或微积
技 大
分方程,则称这类电路是线性电路;否则为非线性电
学 电
路。


系 统
非线性电路在工程中应用更为普遍,线性电路常
多 媒
常仅是非线性电路的近似模型。但线性电路理论是
体 室
分析非线性电路的基础。


第 1-8 页
.
前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目录
8
1.1 引言
1、 集中参数电路(lumped circuit)与分布参数电路(distributed circuit)
如果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l 远小于其工作时电磁波
西 安
的波长λ,可以认为传送到电路各处的电磁能量是同时
电 子
到达的,这时整个电路可以看成电磁空间的一个点。
科 技
因此可以认为,交织在器件内部的电磁现象可以分开考
子 科 技
如电阻器、灯泡、电炉等,可以用理想电 阻来反映其消耗电能的这一主要特征;


电 路
②理想电容元件:只储存电能,
与 系
如各种电容器,可以用理想电容来反映
统 多
其储存电能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