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专业数字电子技术

合集下载

数字电子技术》授课计划表.doc

数字电子技术》授课计划表.doc
2.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3.了解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
15
19
6.3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1.掌握寄存器及移位寄存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工作波形;
2.了解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逻辑功能;
3.了解寄存器及移位寄存器应用。
2
20
6.4计数器
1.掌握计数器的概念、分类;
2.掌握异步二进制计数器的设计思想、电路结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
2
8
5
2.5逻辑函数卡诺图化简法
1.理解相邻最小项的概念、意义;
2.掌握卡诺图的画法及其性质;
3.掌握逻辑函数卡诺图化简方法;
4.了解无关项的概念及表示法;
5.掌握利用无关项化简逻辑函数的方法。
2
6
3.1概述
3.2基本逻辑门电路
3.3 TTL集成逻辑门电路
1. 掌握高、低电平的概念;
2. 了解二极管、三极管开关特性;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问题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模式”、“开放课堂教学模式”等。






集体备课;开设公共课;申报教改课题;参加教改会议。
执笔人: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签字):审核日期:月日
教学内容和进度计划
周次
课次
课题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备注
1
2
3
4
5
6
1
1.1概述
1.2数制和码制
1. 熟悉十、二、八、十六进制数制的基本概念;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授课计划表学年度源自第学期课程名称数字电子基础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
授课班级11电气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课程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涵盖电力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领域的学科,主要研究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机器人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的应用。

该专业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重要学科,被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制造业等各个领域。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课程1. 电路理论电路理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主要涉及直流与交流电路分析,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等内容。

该课程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一门重要的数学课程,主要研究信号在时间和频率域中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该课程对于后续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有着重要作用。

3.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现代工业控制的基础,主要涉及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等内容。

该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工业控制所需的必要技能。

4. 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核心的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误差等问题。

该课程为后续控制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5.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涉及到电力系统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交流电路分析、功率因数改善、变压器和发电机等内容。

该课程为学生了解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提供了必要知识。

6.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主要研究机械结构设计、加工和装配等内容。

该课程为后续机械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线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知识。

7.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涉及到传感器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传感器的原理、类型、特点及其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该课程为学生了解和应用传感器提供了必要知识。

8.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涉及到网络通信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现代工业网络通信技术、通信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内容。

电气工程专业学什么

电气工程专业学什么

电气工程专业学什么
电气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微机控制技术、供电技术。

扩展资料
电气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

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

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

电气类考研科目

电气类考研科目

电气类考研科目电路分析是电气类考研科目中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它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电路分析是研究电路中电流、电压、功率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电路中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路分析的重点是理解电路中各种元件的特性和参数,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电路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路的基本定律、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电磁场与波是电气类考研科目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

它是研究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的学科。

电磁场与波的内容主要包括电磁波的基本概念、麦克斯韦方程组、平面波和波导、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电磁波的偏振等。

信号与系统是电气类考研科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学科。

信号与系统的内容主要包括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示、系统的分类、系统的时域和频域表示、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的传递函数等。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类考研科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研究数字电路的设计、分析和应用的学科。

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和计数器等。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类考研科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研究模拟电路的设计、分析和应用的学科。

模拟电子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振荡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等。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气类考研科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应用的学科。

自动控制原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仿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分析、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等。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是电气类考研科目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研究电力系统的建模、分析和控制的学科。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分析、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等。

总之,电气类考研科目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必须要学习的科目。

电气工程主要课程

电气工程主要课程

电气工程的主要课程
电气工程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 PLC 应用、微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机学、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电工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高电压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继电保护。

资料补充:
电气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培养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教学、科研、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管理、经贸、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完整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是《高等数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是《单片机接口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等。

(二)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学会使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和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一)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电子设计能力训练,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今后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学习中认识电子技术对现代科学技术重大影响和各种应用,了解并适当涉及正在发展的学科前沿。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用计数进制和常用BCD码;●掌握逻辑函数及其化简;●掌握TTL门电路、CMOS门电路的特点和常用参数;●理解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掌握其功能;●理解JK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逻辑功能;●理解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掌握其功能;●掌握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2.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各种类型的集成门电路,并能利用集成门电路制作成一定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会使用触发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和常用的中规模集成计数器;●能借助于仪器仪表,对小型数字系统的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3.素质目标●专业与敬业精神●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养成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的工作习惯;●具有善于和客户沟通和公司工作人员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养成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良好习惯。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一、实验目的1. 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2. 熟悉数字电路实验仪及示波器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 双踪示波器2. 器件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2片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 1片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 片三、实验内容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一只,插入14P锁& 紧插座上按图1.1接线、输入端接K1-K16(电平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L1-L16任意一个)(2).将电平开关按表1.1置位,分别测输出电压及逻辑状态。

表 1.1输出输出1 2 4 5 Y 电压(V)H H H HL H H HL L H HL L L HL L L L2.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1).选二输入四异或门电路74LS86,按图1.2接线,输入端1、2、4、5接电平开关,输出端A、B、Y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2).将电平开关按表1.2置位拨动,将输出结果填入表中。

表 1.2输入输出A B Y Y电压L L L LH L L LH H L LH H H LH H H HL H L H3、逻辑电路的逻辑关系(1).用74LS00、按图1.3,1.4接线,将输入输出逻辑关系分别填入表1.3、表1.4中,表1.3输入输出A B YL LL HH LH H表1.4输入输出A B Y ZL LL HH LH H(2).写出上面两个电路逻辑表达式。

五、实验报告1.按各步骤要求填表并画逻辑图。

2.回答问题:(1)怎样判断门电路逻辑功能是否正常?(2)与非门一个输入接连续脉冲,其余端什么状态时允许脉冲通过?什么状态时禁止脉冲通过?(3)异或门又称可控反相门,为什么?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

2.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3.学会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律。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IGITA1E1ECTRONICTECHNO1OGY)总学时数:56其中实验学时:0学分:3.5适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知识平台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适应信息时代的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领域的相关内容和专业应用打好基础。

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正确分析设计数字电路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基础;二是进一步学习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其中包括:数字逻辑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和变换、数模和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内容。

此外还应了解数字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数字逻辑概论(6学时)第一节数字逻辑电路概述(1)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特点(2)数字电路的研究方法第二节数制(1)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构成特点(2)非十进制数向十进制数转换及十六进制与二进制的相互转换的方法(3)十进制数向非十进制数转换的方法第三节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1)无符号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2)带符号二进制数的减法运算第四节编码(1)8421码内容及构成特点(2)2421码、5211码、循环码、余3循环码、ASC11码的构成特点及内容第五节基本逻辑运算第六节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基本要求:(1)掌握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2)掌握常用数制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3)掌握原码、反码及补码的关系及转换(4)掌握8421码内容及构成特点;了解其它常用代码的构成特点重点难点:各种数制间相互转换,原码、反码及补码的概念及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学分】3
【参考学时】67
【讲授学时】 55
【实验学时】12
【实习学时】
【课程性质】学科与专业必修课
【课程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
【适应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用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系统的能力。

并使学生对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接口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单
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提要】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在系统地阐述布尔代数,状态理论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为
重点,着重研究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简单数字系统的构成。

第二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
第一节概述
一、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二、逻辑电平;
三、模拟量的数字表示;
四、数制转换;算术和逻辑运算。

第二节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常用公式
一、与、或、非。

第三节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一、代入定理;
二、反演定理;
三、对偶定理。

第四节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一、逻辑函数;
二、逻辑问题的描述。

第五节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一、最简形式;
二、卡诺图。

第六节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化简方法
一、约束项;
二、任意项;
三、无关项。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进制及进制之间的转换;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二、掌握与、或、非的运算原则,逻辑代数的运算。

三、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含义。

【参考学时】 7
【参考资料】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4 第二章门电路
第一节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一、导通与截止;
二、空穴和电子;
三、NPN和PNP;
第二节基本逻辑门电路
一、二极管与门;
二、二极管或门;
三、二极管非门。

第三节 TTL逻辑门电路
一、反相器
二、与非门
三、集电极开路门
四、三态门。

第四节 CMOS逻辑门电路
一、CMOS反相器;
二、TTL电路与COMS电路的接口。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TTL电路和CMOS电路的外特性。

二、掌握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三、了解各种门电路的接口转换方法。

四、实践教学要求:能够识别基本芯片的说明其使用方法。

【参考学时】 7
【参考资料】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4-125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
第一节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一、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步骤;;
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步骤;
第二节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
一、编码器;
二、译码器;
三、数据选择器;
四、数值比较器;
五、加法器。

第三节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一、产生竞争冒险的原因;
二、竞争冒险的解决方法。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分析和设计逻辑电路的步骤。

二、掌握各种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

三、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

四、实践教学要求:能进行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参考学时】 7
【参考资料】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2-179 第四章触发器
第一节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动作特点
一、基本RS触发器;
二、同步RS触发器;
三、主从触发器;
四、边沿触发器。

第二节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一、RS触发器;
二、JK触发器;
三、T触发器;
四、D触发器。

第三节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一、输入信号和时钟信号的作用时间及时间上的配合。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外部特性。

二、掌握触发器的基本结构。

三、了解触发器的动态特性。

【参考学时】 8
【参考资料】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5-215 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
第一节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
一、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及特点;
二、时序逻辑电路分类;
三、时序逻辑电路功能的描述方法。

第二节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分析的一般步骤;
二、同步时序电路和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举例。

第三节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
一、寄存器;
二、移位寄存器;
三、计数器;
四、顺序脉冲发生器;
五、序列信号发生器。

第四节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一、同步时序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
二、同步时序电路设计举例。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二、掌握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的使用。

三、了解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四、实践教学要求:能进行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参考学时】 12
【参考资料】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4-300
第六章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第一节施密特触发器
一、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第二节单稳态触发器
一、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

第三节多谐振荡器
一、不同形式的多谐振荡器。

第四节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一、555定时器的应用。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出波形。

二、掌握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等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555定
时器的应用。

三、了解脉冲电路的分析方法。

【参考学时】 5
【参考资料】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08-357 第七章半导体存储器
第一节概述
一、存储器的分类;
二、ROM;
三、RAM。

第二节只读存储器ROM
一、ROM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

第三节随机存储器RAM
一、RAM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

第四节存储器容量的扩展
一、位扩展;
二、字扩展。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存储器的分类。

二、掌握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三、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功能,它们在数字系统中的作用。

【参考学时】 3
【参考资料】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64-400 第八章可编程逻辑器件
第一节 PLD的每种类型的特点
一、PLD的概念、特征、分类。

第二节可编程阵列逻辑PAL
一、PAL的特点。

第三节通用阵列逻辑GAL
一、GAL的特点;
二、GAL同卡诺图的一个真实例子(LED显示屏的控制)。

第四节其他类型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一、EPLD、FPGA、ISP-PLD的特点。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PLD的分类。

二、掌握PLD的基本特征以及相关器件的使用方法。

三、了解PLD的每种类型的特点。

【参考学时】 3
【参考资料】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3-453 第九章数-模和模-数转换
第一节D/A转换器
一、D/A转换的概念;
二、D/A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三、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

第二节A/D转换器
一、A/D转换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二、A/D转换的主要技术指标;
三、A/D器件应用。

【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A/D转换的性能指标。

二、掌握A/D转换和D/A转换的基本原理。

三、了解典型DAC和ADC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参考学时】 3
【参考资料】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6-4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