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合集下载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大作业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大作业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1. 引言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是现代汽车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和电气化的发展,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场景、未来趋势等内容。

2.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是指应用电子学、电力电子学、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技术,对汽车电器设备和电子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汽车电路、电力系统、电子控制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3.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的汽车电器设备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灯光、充电器和点火系统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电子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汽车中,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的驾驶性能和安全性。

到了现代,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涵盖了车载娱乐系统、智能驾驶系统、车身安全系统等多个领域。

4.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应用场景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在汽车中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常见的:4.1 车载娱乐系统车载娱乐系统是指安装在汽车内部的音响、视频和导航系统等设备。

现代汽车的娱乐系统越来越智能化和多样化,可以通过触摸屏或语音控制等方式来操作,为汽车驾乘者提供丰富的娱乐体验。

4.2 智能驾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是指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等设备,获取道路信息和车辆状态,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的功能。

智能驾驶系统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3 车身安全系统车身安全系统是指安装在汽车上的各种安全装置,如安全气囊、防盗装置和倒车雷达等。

这些装置可以在发生碰撞、盗窃或倒车等危险情况下提供保护和警示,保障驾乘者的安全。

5.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未来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将展现出更大的潜力和前景。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PPT课件讲义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PPT课件讲义

5.简化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模型
图1-4 传感器、ECU和执行器之间的工作关系
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简介
(一)发动机控制部分 (二)底盘控制部分 (三)行驶安全系统 (四)信息系统 (五)附属装置
(一)发动机控制部分
1.电控点火装置(ESA) 该系统可使发动机在不同转速、进气量等因素下,在最佳点火提前角工况下工作,使发动机 输出最大的功率和转矩,而将油耗和排放降低到最低限度。该系统分为开环和闭环两种控制。电 控点火装置闭环控制系统通过爆燃传感器进行反馈控制,其点火时刻的控制精度比开环高,但排 气净化差些。 2.电控汽油喷射(EFI) 该系统根据各传感器输送来的信号,能有效控制混合气空燃比,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空燃 比达到较佳值,从而实现提高功率、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等功效。该系统可分为开环和闭环 两种控制。闭环控制是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由计算机根据氧传感器输出的含氧 浓度信号修正燃油供给量,使混合气空燃比保持在理想状态下。 3.废气再循环控制(EGR) 该系统是将一部分排气中的废气引入进气侧的新鲜混合气中再次燃烧,以抑制发动机有害气 体氮氧化合物的生成。该系统能根据发动机的工况适时地调节参与废气再循环的废气循环率,以 减少排气中的有害气体氮氧化合物。它是一种排气净化的有效手段。 4.怠速控制(ISC) 该系统能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及其他有关参数,如空调开关信号、动力转向开关信号等, 使发动机的怠速处于最佳状态。
表1-1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第二节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
一、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简介 四、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功能与组成
一、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
1.检测反馈单元 该单元的功用在于通过各种传感器检测受控参数或其他中间变量,经放大、转换后用以显示或作为反馈信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代码: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开课学期:春季学期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理论、基本电路理论后续课程:无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电子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也是机械电子、汽车发动机方向的选修课程。

教学目标:整个社会对汽车的需求是节能、减排、安全,未来汽车产业技术升级主要靠的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子产品在整车成本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而且技术附加值较高。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由汽车电器、汽车电控设备和汽车总线技术三部分组成。

通过本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汽车电器、电控设备、总线技术原理等结构与应用方面有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

具体来说:(1)掌握汽车电源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2)初步掌握汽车用电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

(3)初步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

(4)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整车电路图进行一定分析及设计。

(5)理解车载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各领域工业控制网络问题时必要的思路和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对各学科领域发展趋势和前沿热点问题的理解。

(6)掌握汽车电力电子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理解汽车牵引电动机控制器和电源系统直流变换器的设计思路和控制方法。

(7)强化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绪论(2学时/课堂教学):本课程概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介绍汽车电子控制及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发展历史及趋势、组成。

2、汽车电源(4学时/课堂教学):起动型铅酸蓄电池、汽车动力蓄电池、汽车混合储能系统、汽车交流发电机结构与原理、整流原理与电压调节器。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5章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5章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2020.04第一章绪论1-1 简述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器装置和电子控制系统两大部分。

汽车电器装置主要由供电系统、用电设备、检测装置和配电装置四部分组成。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分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三个部分。

特点:1)低压汽油车多采用12V,主要优点是安全性好。

2)直流主要从蓄电池的充电来考虑。

3)单线制单线制即从电源到用电设备使用一根导线连接,而另一根导线则用汽车车体或发动机机体的金属部分代替。

单线制可节省导线,使线路简化、清晰,便于安装与检修。

4)负极搭铁将蓄电池的负极与车体相连接,称为负极搭铁。

第二章汽车供电系统1.汽车用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对汽车用蓄电池有何要求?答:功用有(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2)在发动机不工作或电压低时(发动机停转或怠速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3)用电设备过多,超过发电机容量时补充供电。

(4)蓄电池电能不足时可将发电机电能储存起来。

(5)具有稳定电源系统电压的作用。

其主要功用是:(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要求: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

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用是什么?答:组成部件:1极板与极板组、2隔板、3电解液、4外壳5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功用:同上3.什么是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和储备容量?答:额定容量C20: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250C时,以20h放电率(If=0.05C)连续放电,当单格电压降至1.75V(12V蓄电池降至10.5±0.05V,6V蓄电池降至5.25±0.02V),蓄电池输出的电量。

储备容量Cm: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250C时,以25A电流连续放电,当单格电压降至1.75V所持续的时间,其单位为min.。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设计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设计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设计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汽车专业的学生们必须具备扎实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知识。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将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现状。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电路分析仪等工具进行检测和维修汽车电器系统;能够编写简单的汽车电器控制程序。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兴趣,以及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相关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包括汽车电器系统、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电源系统、汽车底盘系统、汽车音响系统、汽车安全系统等方面的知识点。

2. 汽车电器系统的检测和维修技术讲解并演示如何使用电路分析仪等工具检测和诊断汽车电器系统的故障,并介绍常见的汽车电器系统故障和处理方法。

3. 汽车电器控制程序设计以汽车喇叭的控制程序为例,讲解如何编写简单的汽车电器控制程序,并演示程序的运行效果。

教学方法1. 理论课教学通过讲解、讲授、解说等方式,详细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课程要求进行作业辅导。

2. 实验教学设置实验室,并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检测和维修方法,以及汽车电器控制程序设计的过程和流程。

3. 课程论文安排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对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的一些问题和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教学评价通过考查学生的作业、实验记录、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

教学案例例如,在汽车电器系统的检测和维修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实验项目:1.使用电路分析仪检测汽车点火系统,发现故障点并修复。

2.使用热熔管检测汽车车身系统的继电器,发现故障并替换。

3.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汽车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值,查找系统故障。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第6部分
6. 具体实施
6. 具体实施
1
让学生从身边感受事物,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常识,使其变 得形象,易于学生理解
理论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实验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和实 习两部分,一是实验中,主要解决知识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操作技 能
1 汽车技术迅速发展,最突出、最主要的变化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2 汽车上70%的革新来自汽车电子技术及产品
3
电子技术对改善汽车的各种性能起到了机械装置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汽车生产厂家来说,汽车电子化程 度是其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4 目前,平均每辆车上的电子装备占整车成本的20%~30%
5 一些高档车上微处理器的数量达48个,电子产品的费用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
让学生在合理的实践教学中拥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成就 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4
-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4
老师灌输、示范操作,学生简单模仿的教学模式变为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整个技能的形 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5 其次,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6 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7
此外,汽车电器课程设计思路还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 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机会,提高学生汽车电器实体的检测与维修能力
第4部分
4. 课程目标
4. 课程目标
掌握汽车电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结构、作用和常用术语,
1 汽车电器中各零部件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以及检测故障
和排除故障的流程方法
2
该课程理论教学的基本任务:使学生能够对汽车电器与电 子控制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2020.04第一章绪论1-1 简述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器装置和电子控制系统两大部分。

汽车电器装置主要由供电系统、用电设备、检测装置和配电装置四部分组成。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分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三个部分。

特点:1)低压汽油车多采用12V,主要优点是安全性好。

2)直流主要从蓄电池的充电来考虑。

3)单线制单线制即从电源到用电设备使用一根导线连接,而另一根导线则用汽车车体或发动机机体的金属部分代替。

单线制可节省导线,使线路简化、清晰,便于安装与检修。

4)负极搭铁将蓄电池的负极与车体相连接,称为负极搭铁。

第二章汽车供电系统2-1.汽车用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对汽车用蓄电池有何要求?答:功用有(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2)在发动机不工作或电压低时(发动机停转或怠速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3)用电设备过多,超过发电机容量时补充供电。

(4)蓄电池电能不足时可将发电机电能储存起来。

(5)具有稳定电源系统电压的作用。

其主要功用是:(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要求: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

2-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用是什么?答:组成部件:1极板与极板组、2隔板、3电解液、 4外壳5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功用:同上2-3.蓄电池的电动势如何建立?充电和放电时蓄电池极板及电解液有何变化?P15蓄电池电动势是由正及和负极板浸电解液时,负极极板有少量的铅容入电解液生成两价的铅离子Pb2+,并在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使极板带负电,此时,负极板相对与电解液的电位约为-0.1V ;在正极板处,少量PbO2溶入电解液,并于水(H2O)反应生成Pb(OH)4,再分离成四价Pb4+和氢氧根离子OH-,即铅离子沉附在正极板上使正极板相对于电解液的电位约+0.2V。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引言现代汽车的各种功能和特性离不开电子控制技术的支持。

汽车电器系统和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汽车行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们不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驾驶体验,还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本文将介绍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并探讨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

汽车电器系统的概念与发展汽车电器系统指的是由电池、发电机、电线和各种电器设备组成的车辆电气装备系统。

汽车电器系统的功能涵盖了车辆的起动、照明、空调、音响、导航以及安全系统等多个方面。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汽车电器系统的功能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从最初的简单电气系统到现在的复杂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器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汽车电器系统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控制技术的支持。

随着芯片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电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现代汽车中的许多功能,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自动泊车系统以及车联网等,都离不开电子控制技术的支持。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重要性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现代汽车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提升车辆的性能和驾驶体验,还能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几个重要方面:发动机管理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燃油喷射、点火时机和气缸压力等参数进行控制,使发动机能够更高效地运转,提高燃油利用率和动力输出。

同时,发动机管理系统还能够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及时识别和修复故障,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系统也依赖于电子控制技术。

传统的液压制动系统已经逐渐被电子控制刹车系统所取代。

电子控制刹车系统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实现更精确和灵敏的制动力分配,提高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同时,电子控制刹车系统还能够与其他系统进行联动,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驾驶辅助系统驾驶辅助系统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领域,它借助于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许多智能化的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辅助以及自动泊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铅蓄电池的放电
当铅蓄电池的正、负极板浸入电解液中时,在正、负极 板间就会产生约2.1V的静止电动势,此时若接入负载,在 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就会从蓄电池的正极经外电路流向 蓄电池的负极,这一过程称为放电,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3.铅蓄电池的充电
充电时,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5)内阻小、起动性能好。
任务二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一、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是由浸渍在电解液中的正极板(二氧化铅Pb02)和 负极板(海绵状纯铅Pb)组成的,电解液是硫酸(H2S04)的水 溶液。当蓄电池和负载接通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02 和 负极板上的Pb都变成PbS04,电解液中的H2S04减少,相 对密度下降。
隔板插放在正、负极板之间,以防止正、负极板 互相接触造成短路。
3.壳体
蓄电池的壳体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应 由耐酸、耐热、耐震、绝缘性好并且有一定力学性 能的材料制成。
4.电解液
电解液在电能和化学能的转换过程即充源自和放电 的电化学反应中起离子间的导电作用并参与化学反 应。它由密度为1.84g/ml的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 定比例配制而成,而其密度一般为1.24~1.30g/ ml。
(1)使用中不需加注蒸馏水或很少加注蒸馏水。
(2)自行放电少,容量保持时间长。 免维护蓄电 池可以在较长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湿式储存。
(3)使用寿命长。免维护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都 在4年左右,为普通蓄电池使用寿命2~3倍。
(4)接线极柱腐蚀小。 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设计有 新型安全的通气装置,不但能保存单体电池中的酸气, 并能预防火花或火焰引起的爆炸,还能保持其顶部干燥, 因而减少了接线极柱的腐蚀。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
项目一 蓄电池
• 学习目标
–1.了解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2.了解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3.了解蓄电池的容量概念及影响因素; –4.掌握蓄电池的充电种类和方法; –5.掌握蓄电池的基本维护与检查方法。
任务一 铅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一、蓄电池的功用
(1)起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向起动系和点火系供电。 (2)当发动机低速运转,发电机电压低于蓄电池的充 电电压时,由蓄电池向用电设备供电。 (3)当发动机中、高速运转,发电机电压高于蓄电池 的充电电压时,蓄电池将发电机的剩余电能储存起来。 (4)当发电机过载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 供电。 (5)蓄电池还可以吸收电路中的瞬时过电压,保持汽 车电器系统电压的稳定,保护电子元件。
图1—7 免维护蓄电池结构 1—内装小型密度计 2—排烟孔 3—液-气隔板 4—连条 5—活性物质 6—栅架
7—隔板 8—极柱 9—模压代号 10—壳体 11—下滑面
除了上述在极板栅架材料和制造方面的特点外,免维护 蓄电池还有以下结构特点:
(1)隔板采用袋式微孔聚氯乙烯隔板将正极板包住。
(2)通气孔采用新型安全的通气装置和气体收集器。
5.串接方式
蓄电池一般都由3个或6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额定电压 分别为6V或12V。单体电池的串接方式一般有传统外露式 、穿壁式和跨越式三种方式,如图1—6所示。
图1—6 蓄电池单体串接方式 a) 传统外露式铅连接条连接 b) 穿壁式连接 c) 跨越式连接
三、免维护蓄电池的特点
1.结构特点 图1—7所示为免维护蓄电池结构。与普通铅蓄电池相比 ,免维护蓄电池主要是在极板栅架的材料上做了重大的改 进,其自行放电少,耐过充能力强,出气量和耗水量也非 常小。
(3)单体电池间的连接采用穿壁式贯通连接。
(4)对于无加液孔的全密封型免维护蓄电池,由于不能 采用传统的密度计来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以判断其技术状 况,为此,在这种免维护蓄电池顶上一般常装有一只小型 密度计。
2.免维护蓄电池的使用特点
免维护蓄电池由于在极板材料和结构上做了很大 改进,因而,与普通蓄电池相比有如下一些优点:
充电时按相反的方向变化,正负极板上的PbS04分别恢 复成原来的Pb02和Pb,电解液中的硫酸增加,相对密度变 大。如略去中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Pb02+Pb十2H2S04=2PbS04+2H20
1.电势的建立
当极板浸入电解液时,在负极板处,金属铅受到两方面 的作用,一方面它有溶解于电解液的倾向,因而有少量铅 进入溶液,生成Pb2+,在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使极板 带负电;另一方面,由于正、负电荷的吸引,Pb2+有沉附 于极板表面的倾向。当两者达到平衡时,溶解便停止,此 时极板具有负电位,约为-0.1V。
图1—3 极板
栅架的作用是固结活性物质。栅架一般由铅锑合
金铸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蚀性和一定的机械 强度。栅架的结构如图1—4a)所示。为了降低蓄电 池的内阻,改善蓄电池的起动性能,有些铅蓄电池 采用了放射形栅架,图1—4b)所示为桑塔纳轿车蓄 电池放射形栅架的结构。
a)
b)
图1—4 栅架
2.隔板
图1—1 电源电路
二、铅蓄电池的构造
铅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铅连接 条、极柱等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 铅蓄电池的构造 1-负极柱2-加液孔盖3-正极柱 4-穿壁连接5-汇流条6-外壳 7-负极板 8-隔板9-正极板
1.极板 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分正极板和负极 板两种,均由栅架和填充在其上的活性物质构 成。如图1—3所示。
相连,当充电电源的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在电 场的作用下,电流从蓄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这一 过程称为充电。蓄电池充电过程是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 程。
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PbSO4还原成PbO2和Pb,电解 液中的H2SO4增多,密度上升。当充电接近终了时, PbSO4已基本还原成PbO2和Pb,这时,过剩的充电电流将 电解水,使正极板附近产生O2从电解液中逸出,负极板 附近产生H2从电解液中逸出,电解液液面高度降低。因 此,铅蓄电池需要定期补充蒸馏水。
二、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1. 静止电动势 铅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是指蓄电池在静止状态(不充电 也不放电)下正负极板之间的电位差(即开路电压) ,可由 下述经验公式计算其近似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