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评课稿
【推荐下载】珍珠鸟评课稿-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珍珠鸟评课稿篇一:《珍珠鸟》评课稿《珍珠鸟》评课稿今天,在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很荣幸地听了李老师执教的《珍珠鸟》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受益匪浅。
一、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趣。
李老师通过先进的电教设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揭示课题“珍珠鸟”后,老师质疑:“你们见过珍珠鸟吗?”同学们都摇头。
老师便顺势出示图片:“老师也上网找到了一些珍珠鸟的图片。
”当李老师出示从互联网上下载的珍珠鸟的图片时,学生观察十分仔细,都能把珍珠鸟的外貌特征讲清楚。
在初读课文时,学生也能顺利地找到描写珍珠鸟外貌的句子。
当让学生理解这样一个和谐美好的境界时,李老师出示了相应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深刻。
无疑,先进的电教手段的运用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二、在品读悟情中,享受意境美。
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重点段第13段,然后通过朗读、感受,感悟出因为范老师的关爱而使小鸟对范老师由疏远到亲近再到信赖的过程。
让学生在品读悟情中,享受到“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一美妙的意境。
《珍珠鸟》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美文要美读。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
而朗读正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在这其中,李老师不忘引领学生表现冯骥才爷爷对小鸟的喜爱,朗读指导细腻无痕。
例如:在指导学生齐读第3段时,导读:“这是一只胆小的珍珠鸟,你们可得小心翼翼,别把它吓跑了。
”在品读后,不忘小结:“冯骥才爷爷不仅用吊兰的垂蔓保护着小鸟,也用自己的爱心保护着小鸟。
”在指导读第6段中的句子,老师重点指导读好:“呦,雏儿!真是这小家伙!”从朗读技巧儿化音“雏儿”的指导,两个感叹号的强调到“小家伙”背后隐藏着喜爱之情的品味。
《珍珠鸟》评课稿

如何“得情”、“得言”又“得法”——听《珍珠鸟》一课有感东林小学徐立婷《珍珠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胡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从以下几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很值得我学习。
一、感受“情意”教师首先让学生说说初读了课文后,对珍珠鸟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等等;然后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珍珠鸟,感受它的可爱;接着让学生去文中找到作者直接描写珍珠鸟外貌的语段读一读,在读中进一步体会鸟的可爱,并感悟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与鸟亲近的情意。
这些感受是学生独自的情感体验是真实而可贵的,虽然来自直觉,有些粗糙、肤浅,却是理解主题的基础。
胡老师能够珍视这些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深入读书,理解作者写作的真谛。
二、理解“真爱”通过初读,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胡老师这时抓住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出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然后让学生去找一找哪些句子表现出珍珠鸟对我很信赖。
接着从相关的语句中找到描写珍珠鸟动作的词,并让学生说说哪个动词特别有意思。
之后让学生透过动词说出珍珠鸟的心声,以说导学,一方面使得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我对鸟的喜爱以及鸟对我的信赖”,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悟了冯骥才老先生独到的写作手法,真是一举两得!三、体味“境界”最后的拓展部分,胡老师以写促学,创设了几种情境,让学生抓住珍珠鸟的动作,叙写一段小故事。
学生在书写的同时进一步体味到了“信赖,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透过一个个鲜活的动词,一种种美好的情境,师生共同感受到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感悟到了更深层次的爱——“信赖”。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听评课记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听评课记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珍珠鸟》听评课记录一、听课记录导入1、同学们,请静静地聆听!(播放清脆的鸟鸣声)课件出示珍珠鸟的图画。
2、这是一只小珍珠鸟,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它的样子吗?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文章中哪些段落最令你心动?请把它朗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他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出示文中插图(珍珠鸟趴在作者肩膀上)2、同学们,看着这幅画,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自由交流:甜蜜的梦、信赖、爱、依偎、温暖相伴……3、那么“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课件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一)整体感知,逐步理解信赖1、喜爱珍珠鸟吗?它是一种胆子特别大的鸟吗?板书:胆小2、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大胆起来的呢?说说在“我”的努力下,“我”和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欣赏课件,初步感知,看看大致分几个过程:起先渐渐地后来3、研读探究文中哪儿重点写的?自读第四节,小组合作讨论,⑴我如何让小鸟产生信赖?用“~~~~~~”画出描写我行为的句子。
⑵信赖使小鸟产生了什么变化?用“——”画出描写雏儿活动的句子。
4、指名汇报交流:⑴起先怎么样?读,悟,读⑵渐渐地呢?读,悟,竟然什么意思?我会有什么反应?⑶后来?读,悟,感觉?怎样交流?啄,好像在说什么?抚呢?再啄?5、连起来说,加进想象更好。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师课件出示。
(二)课堂小练笔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验,和哪个人或者自然界的花鸟草虫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关系,你认为这种信赖是怎样建立的?1、一天,我漫步在森林中,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受伤的小白兔。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
提示:这只小白兔见到我会有什么反应,结果会怎样?展开想象。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可以用上“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后来”等反映过程的词语,并用上“居然、不由自主”这两个词语。
珍珠鸟评课稿

《珍珠鸟》评课稿《珍珠鸟》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
张老师的课如同这篇散文一样很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学习。
在这节课上,张老师首先很好地为我们展示了在第二课时教学前如何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从张老师的课堂展示中我们可以感知到第二课时的课前可让学生重点自主学习所要学习的段落,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让他们或试着分层,品悟语句;或好好朗读,练习背诵;或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总之,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可以进行一切自己能够解决的自主学习。
而课堂上则应成为学生展示汇报预习成果的舞台。
其次,在这节课上,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好地示范。
最近,我们听到最多的莫过于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如何引导呢?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样,今天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上会有很多的启发。
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张老师先引导学生好好品读了第一层,进而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层;最后独立自读自悟第三层,完成第三层的学习。
让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很大的发挥,学生自主品读悟情,感知小珍珠鸟胆子发生变化的过程,读出言外之意。
从中我有这样的感受: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要做好学生和教材的“介绍人”,让学生和教材真诚地对话;二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他们的潜能便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语文课承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一点上,张老师也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张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项写话训练:(1)(时候),我忘了带,信赖就是帮助。
(2)妈妈劳累了一天,我,信赖就是关爱。
(3),信赖就是。
这个环节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更是一次很好的练笔机会,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及时迁移练习”的学习过程。
但对于这一环节,我也有个人的见解。
我认为得到别人的帮助、关爱,呈现的应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所以我认为这样表述更妥当,即(1)(时候),我忘了带,帮助创造了美好的境界。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评课稿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洁才的文章改编,描述了我对珍珠鸟的恐惧,创造了一个舒适,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和我越来越近,这种信任,经常创造一个美丽的境界。
写的文字活泼,有趣,它可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李教授指导学生阅读,从以下几点开始设计和组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了解意义教师首先展示图片介绍珍珠鸟,让学生知道珍珠的基础引起兴趣,导致主题。
经过识字检查,通过两种方式:一个一个阅读和打开火车读这个词,说他们不明白的话,学生将会是一个小老师解释。
教师在其中渗透的理解的意义的方法:到文本分析和理解。
总之,识字检查是全面和适当的。
二,了解真正的爱。
教师在提出的珍珠鸟是一种鸟,在学生的言语总结提取三点,然后把最大的特点怯懦。
但是从胆怯到胆大如何呢?老师让学生自学相关的声明。
通过重读,学生们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作者的朋友的爱。
鸟在房子飞,在柜子顶部,书架,框架,啄大作家的名字,打绳子,作者是无论它,让它飞自由。
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宽容,是表达爱的另一种形式,即充分理解鸟类和宽容。
鸟越来越大,它跳到'我杯'茶,啄我的'颤抖的笔尖',我安静地,安静地享受这个小家伙接近的感情,所以我问他一个微妙的绒毛,它不怕。
这时,鸟儿靠近我,我靠近鸟儿,这种厚厚的爱情,是一种沟通,是一种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相互欣赏。
直到有一天,鸟落在我睡着了,作者从那时开始感到信任,经常创造一个美丽的境界。
这种你不能没有我,我不能没有你的鸟和鸟触摸现场,人们感觉到更深的爱 - 信任。
这个美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感觉无处不在的任何时候,这是必要的付出。
与作者的鸟不是普通的爱,只有信任,只有享受一个好运气的境界。
第三,欣赏的境界。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还应培养文本的美丽形象,深刻的意义,丰富的情感欣赏,通过欣赏,获得美学享受,培养感觉,精神净化。
在教学的第14个自然节的文本,老师设计了一个情况,在作者的眼睛,鸟是太可爱的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专家点评

《珍珠鸟》评课稿
执教者:陈卫红评课人:杨波
《珍珠鸟》又是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
本堂课陈老师授课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本堂课陈老师的教学方法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
突出的特点有:
一、整合教学问题,问题设计提纲挈领,统领全文
陈老师围绕“珍珠鸟”的变化来挖掘变化背后的原因,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句子、关键段落进行学习,顺利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领悟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特别是其中的一个话题设计“我不管它。
”是指“我”不管它——,不管它——,不管它——,引着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接读。
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体会到,这“不管它”背后隐含着的宽容与关爱,更是作者给予小珍珠鸟的自由,真正的自由。
这一话题设计看似简简单单,但却是陈老师的匠心独具。
二、延伸课外,拓展视野与思维,领悟美好境界
在学完了课文以后,陈老师巧妙的将课文开头和结尾相结合。
“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然后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什么是信赖。
这样,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点评及随思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点评及随思《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点评及随思【教学理念】关注三全:全体学生、全面素养、全程发展;着力三读:自主地读、充分地读、有效地读。
【教学实录】(播放《群鸟乐》课件后)师: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生:我们看到老师和很多鸟在一起。
师:你们喜欢鸟吗?说说喜欢的鸟名。
生:我喜欢珍珠鸟。
生:我喜欢可爱的珍珠鸟。
生:我喜欢五颜六色的珍珠鸟。
师:都是喜欢珍珠鸟,有别的鸟吗?【点评:打破孩子的思维定势。
使课前谈话更为自然、舒展】生:我喜欢黄鹂。
生:我喜欢珍珠鸟、丹顶鹤、鹦鹉、鹈鹕生:我喜欢洁白的鸽子、体积小的蜂鸟、会说话的八哥师:喜欢的鸟真不少。
能说出特点,更了不起!一张张笑脸和深情的介绍告诉我,你们都有一颗爱鸟的心。
现在,就让我们在这种充满爱意的心境中再一次走近(指着课题) 珍珠鸟。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珍珠鸟》。
现在,请看这道题一(多媒体出示:根据1 2自然段内容填空:我用爱心为珍珠鸟安排了一个()的住处)生:舒适。
生:舒适而温暖。
生:安全。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几个词 (多媒体出示:舒适、温暖、安全)前面两个词连起来可以说生:舒适而又温暖。
师:后面两个词连起来会说吗?生:温暖而又安全。
师:三个词连起来能说吗?生:舒适、温暖而又安全。
师:(欣喜地)非常棒!读书会抓住要领,这就是会发现;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是会表达。
师:文中的我与那只可爱的珍珠鸟相处以后感受很深,(稍停后)你能把文中那句话读出来吗?生: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吗?师:谁再读一次,读得亲切一点儿。
你来试试。
(生再读)师:信赖这个词懂吗?生:信任并依赖。
师:你查了字典,选准了意思,真好!生:特别相信,信任。
师:你用近义词来比较、理解。
这是好方法。
【点评:老师的评价语言很丰富,有针对性】师:课文里面说谁信赖谁?生:珍珠鸟信赖我。
师:课文4 7自然段生动地介绍了这只鸟和我相处的过程。
先请大家默读4 6自然段,看一看小鸟飞行活动范围有些什么变化,把重点词画下来。
《珍珠鸟》的评课

《珍珠鸟》的评课今天早上,在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我很荣幸地听了《珍珠鸟》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受益匪浅。
我觉得他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一.在欣赏视频中,巧妙激趣林老师通过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欣赏、感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在品读悟情中,享受意境美林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有关我照顾珍珠鸟的词句和在我的照顾下鸟发生变化的词句,然后通过朗读、感受,感悟出因为我的关爱而使小鸟对我由疏远到亲近再到信赖的过程。
让学生在品读悟情中,享受到“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一美妙的意境。
三、在移情入境中,感受表达美语文课承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这一点上,林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让学生选择文章的某一段或几段,发挥想象进行一场人和珍珠鸟的对话,或进行一场鸟爸爸、鸟妈妈和雏鸟的家庭对话,通过学习合作、角色对话,很好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情智和心灵去感受、抒发他们心中一曲曲美好的歌。
在教学中,林老师追求这一种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合作、沟通,并努力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很值得我借鉴、学习。
我还有两点不成熟的看法,想与各位老师分享一下。
一.《珍珠鸟》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美文要美读。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
而朗读正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抓住关键点,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品味精彩的语句,并以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去鉴赏。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林老师有在做,但有点不够,比如:他只是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让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还有就是齐读了第11段、第14段,其他都没读。
我想在学生找出小珍珠鸟心理变化的语句时,我们应抓住关键的动词等,通过揣摩品味,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个性化朗读中,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逐步被打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意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珠鸟》评课稿
今天,在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很荣幸地听了李老师执教的《珍珠鸟》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受益匪浅。
一、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趣。
李老师通过先进的电教设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揭示课题“珍珠鸟”后,老师质疑:“你们见过珍珠鸟吗?”同学们都摇头。
老师便顺势出示图片:“老师也上网找到了一些珍珠鸟的图片。
”当李老师出示从互联网上下载的珍珠鸟的图片时,学生观察十分仔细,都能把珍珠鸟的外貌特征讲清楚。
在初读课文时,学生也能顺利地找到描写珍珠鸟外貌的句子。
当让学生理解这样一个和谐美好的境界时,李老师出示了相应的图片,让学生体会深刻。
无疑,先进的电教手段的运用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二、在品读悟情中,享受意境美。
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重点段第13段,然后通过朗读、感受,感悟出因为范老师的关爱而使小鸟对范老师由疏远到亲近再到信赖的过程。
让学生在品读悟情中,享受到“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一美妙的意境。
《珍珠鸟》是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美文要美读。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
而朗读正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在这其中,李老师不忘引领学生表现冯骥才爷爷对小鸟的喜爱,朗读指导细腻无痕。
例如:在指导学生齐读第3段时,导读:“这是一只胆小的珍珠鸟,你们可得小心翼翼,别把它吓跑了。
”在品读后,不忘小结:“冯骥才爷爷不仅用吊兰的垂蔓保护着小鸟,也用自己的爱心保护着小鸟。
”在指导读第6段中的句子,老师重点指导读好:“呦,雏儿!真是这小家伙!”从朗读技巧儿化音“雏儿”的指导,两个感叹号的强调到“小家伙”背后隐藏着喜爱之情的品味。
学生逐步把冯骥才爷爷对小鸟的喜爱读得入情入境。
通过揣摩品味,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个性化朗读中,让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逐步被打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意蕴
三、在移情入境中,感受表达美
语文课承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这一点上,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她让学生发挥想象,此时,睡梦中的珍珠鸟会想些什么呢?珍珠鸟咂咂嘴巴又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进行想象补白。
通过角色互换,很好地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情智和心灵去感受、抒发他们心中一曲曲美好的歌。
在教学中,追求这一种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合作、沟通,并努力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很值得范老师借鉴、学习。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心灵世界里的一股甘泉,真正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