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调图像阶调复制的原理
4.3 图像的阶调层次调整解析

确定图像上的最暗点和漫反射高光 点
• 灰度图像
– 点击图像—调整—色阶 菜单 – 按住alt键,图像变成阈 值模式。 – 拖动亮调三角,图像变 成全黑,向左拖动三角, 最先变白的点,即是图 像上最亮的点。记住此 点的位置。
确定图像上的最暗点和漫反射高光 点
• 彩色图像
– 点击图像—调整—阈值 菜单
黑白场标定
• 第一步:设置黑白场的值。
– 黑白场的值一般由印刷厂提供或者根据印刷的 经验设定。 – 比如胶印:报纸印刷、杂志印刷
• 第二步:寻找图像中的最暗点和漫射高光 点。 • 第三步:应用黑白场的值。
设置黑白场的方法
选择图像---调整----色阶
双击黑色滴管工具
在右边的颜色框中根据印刷厂提供的数据设置黑场值,必须是中性灰。
黑白场设定
• • • • 黑场:图像中最暗的像素 白场:图像中最亮的漫反射点 与镜面反射点的区别: 镜面反射点:由对光源的直接反射而形成。
• 散射高光:代表印刷的最亮色调。
黑白场设定
• 目的:黑白场设定是为了将图像中最暗和 最亮的漫反射点映射到一台印刷机可印刷 复制的范围内。 • 使用levels工具设定 • 使用滴管工具设定
亮调、暗调调整
对比度强的图像
• 必须注意图像的内容, 不要随随便便将图像的 阶调范围扩展。
• 有可能引起亮调或者暗 调层次的损失。 • 破坏图像的主题
调整中间调
• 中间调滑块最初的位置对应128. • 它的值可以被认为是右边的灰度级数目相 对于左边灰度等级数目的比值。 • 往左边拖拉滑块,值大于1说明右边的数目 多于左边数目,图像中间调变亮。 • 往右边拖拉滑块,值小于1说明右边的数目 小于左边数目,图像中间调变暗。
印刷概论教学第3章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第三节 印前图像信息处理
第三节 印前图像信息处理
图像信息处理:对连续调图像原稿进行颜色分解和缩放处 理,使连续调原稿变为网目半色调图像,使原稿变为可光 学照相制版的底片等一系列的处理过程。
1 连续调图像阶调复制的原理
彩色图像复制关键的三要素:阶调层次的再现,颜色的 还原,清晰度的保证
分色阴图
滤色片
分色阳图
碳素纸
白线网屏
印版
优点:修正机会多,置办效果易于控制 缺点:操作复杂,消耗感光片多,拷贝次数多使清晰度受损
二、电分机分色
电分机,又称电子分色扫描机,是应用光电扫描技术和电 子计算机技术,将彩色原稿直接制成符合要求加网分色的 现代制版设备。用电子计算机对图像进行色彩校正、层次 校正等修正,获得分色底片。
般来说,两种网点的角度差在30度和60度的时候,整体的干涉 条纹还比较美观;其次为45度的网点角度差;当两种网点的角 度差为15度和75度的时候,干涉条纹就有损图像美观了。
3.网点线数 单位长度内,所容纳的相邻网点中心连线的数目叫做网
点线数。单位:LPI(line per inch), Line/cm。 加网线数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越精细 …………低:……………………较粗糙
关于阶调层次的基本术语
• 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 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 亮调:亮度较大的阶调 范围(相当于十级梯尺的 1~3成网点) • 暗调:亮度较小的阶调 范围(7~9成网点) • 中间调:亮度介于亮调 和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 (4~6成网点) • 高光:原稿的光亮部位 (1成网点)
• 光辉点:原稿最亮的一 点(绝网)
工作站上软 件修正处理
色彩校正
彩色图像原稿,在印刷复制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颜色 误差。例如,油墨应完全反射本色光,吸收补色光, 达到100%的呈色效率。但实际上一般黄油墨的呈色 效率为91%左右,品红墨、青油墨的呈色效率约为 60~70%,此外,滤色片、感光胶片、纸张等都会 引起色偏,因此,在彩色图像的处理过程中,必须进 行色彩校正。
认识印刷网点、网角、线数(打印)

调幅网
调频网
在印前图像处理过程中,对网点线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印刷品的类型以及承印材料 的种类。以纸张为例,在印刷中最为常用的纸张有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在采用这 三种纸张进行印刷时,其网点线数的选择分别是新闻纸为60-85LPI、胶版纸为100-
133LPI、铜版纸为150-200LPI。
加
加
网
网
线
线
数
数
为
纹。
2、网点形状
网点的形状有多种,最为常用的有方形网点、圆形网点、椭圆形 网点、菱形网点或链形网点。在印刷中,因不同的网点形状对印 刷图像的阶调层次有不同的影响。
方形网点
圆形网点 椭圆形网点 菱形网点
链形网点
3、网点线数
加网线数是指单位长度内(每英寸或每厘米) ,所容纳的相邻网点中心连线的数目, 又叫做网点线数。对于印刷而言,加网线数越高网点越小,频率越高,对原稿的层次表 现就越细微,阶调的再现性也越好,但印刷过程中网点增大也会越严重;反之加网线数 越低网点越大,表现细微层次的能力越差。
二、什么是印刷品?它有什么特点?
印刷品:把原稿按照一定的印刷工艺经过大量的复制, 最终得到的产品。
特点:印刷品的颜色深浅以及阶调、层次是靠印刷图像 的最小单元---网点再现的;而最初的原稿是没有网 点的,属于连续调图像。
三、什么是网点?网点的作用是什么?
网点: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印刷品上由这种图像单元与空白的对 比,达到再现连续调的效果。
2、调频网 调频式网点是指单位面积内网点的大小不变,通过网点的疏密
反映图像的密度大小。网点密的地方,图像的密度大,网点疏的 地方,图像的密度小。因此调频式网点不存在网点角度的问题, 正是这方面的原因,采用调频式网点进行印刷时,可以制作出多 于四色的印版,以实现对原稿的高保真印刷,而且也不用考虑印 刷过程中各色版的套准问题。
大学生 图像处理及制版原理 重点总结

图像处理第一章1.印刷复制工艺过程分为: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三个阶段。
2.印前处理是指:为印刷过程的实施,在印刷开始之前,对原始图文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用于印刷的成像信息或由此成像信息制作出印版实体的过程。
3.印前信息处理主要承担了两类信息处理工作:第一类是按照印刷产品的样式和规格要求,进行信息的转换和处理;主要处理有:文字输入和排版、图形绘制、生成和处理、图像的采集、编辑\创意性变换、品质增强校正、分色转换、文字、图形、图像的页面组合处理、多个页面的印刷版面组合处理。
第二类是:将符合样式\规格要求的页面和版面图文信息转换成可以用于记录成像的信息。
包括:文字和图形的栅格化处理、图像加网。
4.对于数字化的文字信息处理而言,需要两个基础条件,即:文字的编码和文字字形的描述。
5.图形是由人工或由计算机构造的、具有某种形体特征的二维和三维视觉信息体。
6.图形的形体特征可以用直线、曲线、曲面等数学函数加上相关的参数进行描述。
7.图像是自然界存在或由人工制作的、一般由大量微小像素组成的二维和三维视觉信息。
图像具有很强的真实感。
8.文字和图像的联系有区别。
区别在于:文字这种特殊图形具有含义,与语言紧密相关,非文字的一般图形虽然也可能具有某种标示和象征意义,但通常与语义的联系不如文字直接和紧密,不同的字符具有各异的形状;同一字符的造型也会因字体不同而有差异,表现了字体分格的多样性。
9.凸印版和胶印版具有二值性。
第二章1.加网的技术可分为:调幅加网、调频加网、调频或调幅混合加网、光学密度调制型、面积率\光学密度双调制型2.调幅加网的特点:网点面积随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固定,网点按行列排布。
3.调频加网的特点:网点面积固定,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随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在微观上呈现随机分布。
4.调频调幅混合加网:网点面积和网点出现得空间频率都随图像深浅变化。
5.加网线数的选择:应根据产品质量等级要求:印刷幅面尺寸、承印材料的质量和印刷设备的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产品质量要求高、幅面尺寸低、承印材料质量高、印刷设备精良且状态较好时,可以选择高加网线数:而幅面尺寸大、承印材料质量低、印刷设备精度不高,应选择较低的加网线数,避免网点面积率扩大过高、小面积率网点丢失,造成图像的层次损失。
2.第二章 印刷复制基本理论

第一节 阶 调 复 制
一、什么是阶调复制 二、为什么要研究阶调复制 三、如何进行阶调复制
一、什么是阶调复制
线条 原稿
1、阶调复制——对连续调原稿来说, 阶调就是明暗层次,那么阶调复制就是 要再现连续变化的原稿上的明暗层次。
画面上从高光到暗 调部分的浓淡层次 是连续变化的
人眼的视网膜上存在感红、感绿、感蓝三种 细胞,分别对R、G、B反应灵敏。
• (4)红(R)、绿(G)、蓝(B)的特性:
① 不能由其它色光合成; ② 以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的所 有色光; ③ 等量混合能得到白光。
红 ( R :Red )
所以称R、G、 B为色光三原 色
绿 ( G :Green )
青分色阳片
品红分色阳片
原稿 R:G:B =?
黄分色阳片
颜色合成
对分解后的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 对应颜色的印版上,再在纸张逐次叠合再现原 稿色彩。
印刷品
1、颜色分解的方法
• (1)照相分色
根据减色法原理,用红、绿、蓝三滤色 片拍摄得各分色阴片,再制得青、品红、黄 三原色印版。(方法见图)
• (2)电子分色
原稿
品红色分色阳图底片
2、颜色合成的方法
分色阴片转拷成阳片进行晒版后,印刷时 分别用各自的 C M Y 三原色油墨着墨,在纸 张上逐一叠加,再现原稿彩色。
印刷品网点叠印效果示意图
故:印刷时,可以由Y、M、C三色网点通过 叠印再现原稿彩色。
印刷品
网点套印在色彩合成时有两种情况:叠合与并列
?
?
两个网点在叠合和并列时是否 呈现相同的颜色效果?
(2)网点并列
三色叠印后,网点不重合,而是彼此独立, 并列存在。常发生在印品上颜色较亮的部位。
《包装印刷》复习题

一、名词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原稿: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油墨:是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它主要由色料、连结料和辅助剂组成。
承印物:是指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的总称。
包装印刷:以满足包装要求为目的,在包装材料、包装容器上印刷图文。
色光加色法:按红、绿、蓝三原色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色光的方法为色光加色法。
色料减色法:指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如颜料、油墨)减色混合原理成色的方法。
阶调:在图像复制中,用以定性描述像素的明亮程度。
层次: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
通常用灰梯尺来量度。
龟纹:任何两种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叠加时,很可能产生第三种周期性结构,即莫尔花纹,当莫尔花纹十分醒目,对正常图案产生干扰时,就称作龟纹。
连续调:色调值是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称为连续调.网目调: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
网屏线数:是指网屏上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平行线的数目(线数/英寸、线数/厘米)网距:丝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
网线角度:基准线与网目线的夹角。
平凹版:图文略低于(1~5μm )空白部分的平印版。
平凸版:图文略高于空白部分的平印版。
PS版预涂感光树脂版预先涂布的感光层可随时进行晒版平印版网墙用白线网屏晒版,使碳素纸上的感光胶层形成网格上垫:俗称“贴滚筒”,即在衬垫(压印滚筒)上进行垫贴、刮挖的工艺过程。
下垫:在版托的背面进行垫或撤(在底板下贴纸片或把底板下的纸片撕掉)。
丝网开度:是指网孔面积的平方根,用K表示,它是表示网孔大小的物理量。
丝网目数:丝网目数是指单位长度内所含丝的根数(目/厘米或目/英寸)。
网框:是用来固定丝网的装置。
绷网:是把丝网以一定的张力绷紧并固定在网框上,以作为丝印版图文的支持体。
(最新整理)二值化模拟连续调算法

2021/7/26
18
开始 读入像素灰度值 产生随机序列模型 生成网点模型 记录网点模型数据
否 当前点为图像最后一个点?
是 输出数据(显示位图)
结束
调频加网简单流程图
2021/7/26
19
四、实验结果对比
AM与FM的区别
2021/7/26
14
2021/7/26
15
调频加网的主要技术特征
• 每一个网点的尺寸相同,没有大小的区别; • 网点没有固定的空间位置,因此因加网算法的不同
而有不同的空间位置; • 胞点数目的多少由数字图像的灰度信息控制; • 无需考虑再现常规加网角度的问题。
2021/7/26
2021/7/26
21
谢 谢!
2021/7/26
22
2021/7/26
23
2021/7/26
24
2021/7/26
25
2021/7/26
26
2021/7/26
27
实验中使用的网点模型
2021/7/26
12
2021/7/26
开始 读入像素灰度值 生成网点模型 记录网点模型数据
否 当前点为图像最后一个点?
是 输出数据(显示位图)
结束
调幅加网简单流程图
13
三、调频加网
调频加网也叫FM加网,是一项继调幅中网后的全新技术。 其特征是将大小相同的着墨点微粒在单位区域内进行随机发布, 其中发布的疏密程度即空间发布频率是图像阶调信息的函数。 调频网点大小相同,直径介地8-30微米之间,比传统网点小得 多。网点分布不均匀,通过单位面积内网点疏密变化来表现图像 的深浅层次。
连续调半色调区别

连续色调图像通常指在一幅图像上,由淡到浓或由深到浅的色调变化,并且浓淡或深浅是以单位面积成像物质颗粒密度来构成的。
如照相分色底片的连续调,是在单位面积内由金属银颗粒密度构成的;各种彩色画稿的连续调,是在单位面积内由各种颜料颗粒密度构成的,单位面积内颜料颗粒多即为深色调,否则为浅色调。
连续调图像的深浅变化是无级的。
半色调通常是指经过特殊加工后的印刷品上的由浅到深或由淡到浓的变化,是由网点面积大小构成来表现的。
在印刷品画面上,色彩和浓淡均是由网点来表示的。
在观察印品画面时,网点面积大,颜色就深,称为深调;网点面积小,颜色就浅,则称为高调。
由于网点在空间上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呈离散型分布,并且由于加网的级数总有一定的限制,在图像的层次变化上不能像连续调图像一样实现无级变化,故称加网图像为半色调图像。
像加网的阳片胶片、阴片胶片、印刷图像等等都是半色调图像。
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
中间调:高亮介于高调与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4~6成网点)。
连续调图像:在一幅图像上,由淡到浓或由深到浅的色调变化。
并且浓淡或深浅是以单位面积成像物质颗粒密度来构成的。
半色调:是指经过特殊加工后的印刷品上的由浅到深或由淡到浓的变化,是由网点面积大小构成表现的。
CCD式传真机的半色调可达64级,而CIS式传真机的半色调最多可达32级,一般均在16级以下。
半色调:色调值是用网点大小或疏密来表现的画面阶调,如印刷复制品所表现的画面阶调。
所以,半色调图像又称为网目调图像。
连续调图像通常指在一幅图像上,其由淡到浓或由浅到深的色调变化是以单位面积成像物质颗粒密度来构成的,其深浅、浓淡是呈现无极变化的,如相片底片、相片、各种画稿;而半色调通常是指经过特殊加工后的印刷品上的由浅到深或由淡到浓的色调变化是由网点大小来表现的,由于网点在空间上是有一定距离而呈离散型分布的,并且由于加网的级数总有一定的限制,在图像的层次变化上是不能象连续调图像一样实现无极变化,故称为半色调图像,如加网的阳片菲林阴片菲林和印刷图像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调图像阶调复制的原理
连续调图像的明暗层次(阶调),在印刷品上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表现。
一种是利用墨层厚度的变化,如凹版印刷。
一种是利用网点覆盖率,如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孔版印刷等。
一、网点对图像阶调的传递
图3-1中的(A),是一张用制版照相机拍摄的连续调阳图底片,用它晒制出PS版(平版),经过印刷,得到了如图3-1中的(B),底片上的明暗层次全部丢失了,只有黑白之别,这 PS版的和度片中间调相对应的感光层,在晒版时,得不到足够的光量发生光化学反应,显影时被冲掉,形成图像的基础被破坏而造成的。
图3-1 网点对阶调的传递
为了把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再现出来,必须制作出加网的阳图或阴图底片,将图像分割成许多不连续的点子,再转晒到印版上,而后用来印刷。
印张上单位内,点子的总面积大,则油墨覆盖率高,反射光线少,吸收光线多,使人感到阴暗;印张上单位面积内,点子的总面积小,油墨复盖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线少,给人以明亮的感觉,这样原稿图像的浓淡层次,在印张上便可得到再现。
原版上的眯,中网技术形成的,叫做网点。
在凸版、平版、孔版等印刷中,网点是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
通过图像处理,在印刷品上由这种图像单元与空白的对比,达
到再现连续调的效果。
二、网点的特性
在印刷图像处理中,按照加网的方法,分为AM网点和FM网点。
(一)ATM网点
ATM网点是传统的最常用的网点,也叫调幅网点。
一般是在照相机上,利用网屏或在电子分色要上,通过网点发生器,用激光束进行电子加网形成的。
网屏有玻璃网屏和接触网屏,如图3-2所示。
由于网屏的网孔呈现有序的排列,因此,形成的网点在空间的分布不仅有规律,而且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数量是衡定不变的,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依靠每个网点面积的变化,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
对应于原稿墨色深的部位印刷。
玻璃网屏
接触网屏
图3-2
品上网点面积大,接受的油墨最多;对应于原稿墨色浅的部位,印刷品上网点面积小,接受的油墨量少,这样便通过网点的大小反映了图像的深浅。
1.网点覆盖率
志封面,可以选择60~70线/cm。
网点线数与阶调再现如图3-5(a)所示。
网点线数的多少,可以用网线规测量,参看图3-5(b)。
图3-5 网点与阶调再现、网线规
4.网点形状
指50%网点的形状。
常用的网点形状有方形、圆形、椭圆形、链形等。
此外,在印刷复制中,为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些特殊形状的网点,如图3-6所示。
图3-6 特殊的网点
(二)FM网点
90年代以来,产生了图像的调频加网方式,出现了FM网点,也叫调频网点。
它是利用计算机,在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下形成的。
网点在空间的分布没有规律,为随机分布。
每个网点的面积保持不变,依靠改变网点密集的程度,也就是改变网点在空间分布的频主,给多面手让图像的明暗层次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参看图3-7。
图3-7 FM网点对阶调的再现
FM网点和AM网点都属于面积调制式网点。
但是,AM网点因存在角度问题,常常由于角度安排不当或其它原因,出现有损印刷衅像美感的“龟文”,如图3-8所(a)示。
而FM 网点是随机的,没有角度问题,故不会产生龟文,如图3-8(b)所示。
此外,FM网点比AM网点分辨率高,因此,对图像阶调的还原性超过AM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