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

合集下载

乙二醇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

乙二醇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

乙二醇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郭兴永一、前言乙二醇,分子式HOCH2CH2OH,分子量为62.07,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甜味,有毒。

具有吸湿性,易燃,元气味。

能与水、乙醛和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微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苯、石油醚和卤代烃等。

其相对密度1.113g/cm3(20℃),沸点197℃,闪点110℃,自燃点4l0℃,爆炸极限3.2%—15.3%o 化学别名又叫甘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主要用于制造聚酯纤维、防冻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炸药等,也用于配制低凝固点冷却液(发动机用),还可直接用作溶剂。

此外还可用于涂料、照相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作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等,另外,在烟草工业、纺织工业和化妆业也有广泛用途。

乙二醇重要衍生物有两类,一类是聚乙二醇,它包括二甘醇、三甘醇和高分子量聚乙二醇等;另一类是醚、酯和醚-酯。

通常所说的乙二醇就是指的单乙二醇,(MONO ETHYLENE GLYCOL 简称MEG),相对于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简称DEG)、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 简称TEG)而言。

有利于贸易人员等非技术人员辨别。

乙二醇最大的用途是用来生产聚酯,其次是防冻液,还有一些是用作溶剂。

乙二醇包括一乙二醇、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通常所说的乙二醇为一乙二醇(MEG),占收率的88%。

在世界MEG产量中,有55%用于生产聚酯纤维,16%用于生产聚酯(PET)树脂,15%用于生产防冻剂,6%用于除冰液和表面涂料,还有8%用于其他用途。

产品分为纤维级、工业级和防冻剂。

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目前我国约96%的乙二醇用于生产聚酯,下游消费领域十分单一。

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很快,2000年生产能力只有595万吨,2004年达到1650万吨,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2150万吨,主要的生产厂家有江苏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翔鹭纺纤有限公司、广东开平涤纶企业集团公司以及济南正昊化纤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PTA各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006

PTA各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006

PTA各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PTA各质量指标对稳定聚酯装置的生产运行和保证良好的产品质量都有重大的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4—CBA4—CBA(对羧基苯甲醛)是由PX氧化为PTA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这个指标对聚酯生产有以下几点影响:1.PTA中4—CBA含量增加,使所产聚酯的b值(色相)增高。

有试验证明,PTA中4—CBA含量每增高100ppm,将使所产聚酯b值增加0.25。

其主要原因是4—CBA在聚酯生产过程中,形成了黄色的共轭双键产物。

2.4—CBA在PTA中含量增加,还将使所产聚酯的特性粘度[η]降低。

有试验证明,在[η]为0.83时,4—CBA含量每增加100ppm,将使[η]值降低0.0012。

这主要是由于4—CBA的一端具有醛基,阻碍了聚酯链段继续增长。

(二)粒度在聚酯生产中,PTA按一定比例与EG配成浆料,要求迅速混合均匀,以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要求浆料的粘度较低,以便于输送,节约搅拌时的动力。

试验表明,平均粒径较小的PTA配成浆料进行酯化反应时,由于PTA的比表面积较大,与EG接触面积增加,酯化反应速度加快。

但配成的浆料粘度较大,而且在风送时,阻力也较大。

生产实践表明,PTA的平均粒度保持不变,至为重要。

例如,在实际生产中曾遇到这样的现象,原来一直使用平均粒径为100μm左右的PTA,后来改用另一厂家生产的PTA,在平均粒径相近时,酯化反应的温度、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都未改变,产品质量等各方面均能符合要求。

但PTA平均粒径下降到97.7μm时,上述酯化工艺参数仍未加改变,反应速度明显增加,物料酯化率偏高,导致后来进入最终缩聚反应器的物料的端羧基偏低,以致在最终缩聚过程中,帮助物料脱去EG和活性官能团减少,仅靠催化剂本身的催化作用,要达到所要求的聚合度,就比较困难。

必须采取提高真空度,延长停留时间等强化反应条件的措施,才能保证产品的粘度。

如果预先知道PTA的平均粒径,可通过改变酯化工艺参数,如降低酯化温度、缩短停留时间,就可以防止物料酯化过度或者酯化不足。

PTA各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006

PTA各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006

PTA各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006 PTA各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006PT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聚酯生产的重要原料之一,其质量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聚酯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的PTA质量指标出发,探讨其对聚酯生产的影响。

首先,PTA的纯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PTA的纯度指的是其主要成分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含量,高纯度PTA含量越高,生产出的聚酯质量越好。

高纯度PTA能够保证聚酯材料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都有较好的性能,且聚酯的拉伸强度和韧性也更高。

因此,在聚酯生产中,对PTA的纯度要求较高,以确保得到高质量的聚酯产品。

其次,PTA的酸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酸度是指PTA中的酸性物质含量,主要取决于生产工艺和原料的质量。

PTA的酸度高,则表示其中的酸性物质含量较高,这些酸性物质会进一步降低聚酯产品的质量。

高酸度的PTA会引起聚酯材料的腐蚀性增加,易受到酸性环境的侵蚀。

聚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断裂等问题。

因此,在PTA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酸度,以保证聚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另外,PTA的水分含量也是一个关键的质量指标。

水分含量是指PTA中水分的含量,高水分含量会对聚酯生产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水分会降低PTA的纯度,进而降低聚酯产品的质量。

其次,水分在高温条件下与PTA反应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酸度增加,影响聚酯产品性能。

此外,水分还会影响到聚酯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容易引起产物的缩孔、裂纹等问题。

因此,在PTA生产过程中,控制好水分含量,对于得到优质的聚酯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PTA的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颜色是指PTA的外观色泽,通常用L值表示,L值越高表示颜色越浅,越低表示颜色越深。

颜色的好坏对聚酯产品的外观质量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对于明亮透明的聚酯产品来说,颜色更是十分重要的。

颜色浅的PTA所生产的聚酯产品外观更好,且能够更好地透光。

因此,在PTA生产中,需要控制好PTA的颜色,保证其在适当的范围内。

PTA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

PTA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

PTA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一概述PTA(精对苯二甲酸)是生产聚酯的重要原料,对苯二甲酸是无色针状结晶或无定型粉末(外观为白色粉末),无毒、有刺激性,粉尘具有爆炸性,在常温下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质量浓度时会发生爆炸,其最低爆炸浓度为0.05克/升。

分子量166.13,密度1.510克/厘米3,比热0.2873卡/克·度,升华热23.5千卡/克分子,熔点(在封管中)425℃,升华点402℃,能溶于碱溶液,稍溶于热乙醇,微溶于水。

对苯二甲酸具有羧酸的一般性质,因此能和乙二醇作用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二质量标准精对苯二甲酸(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简称PTA),因为我国进口的PTA品牌原料比较多,故下表1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说明.PTA质量指标PTA Quality Specification序号名称unit/单位标准值Specification1Acid No.酸值mg Koh/g675±2APPEARANCE外观WHITE POWDER 2Moisture水份PPM20000max34-CBA4羧基苯甲醛PPM25max4DMF.color色值(在5%DMF溶液中的色相)APHA10max5Ash灰份PPM6max6Metals金属总含量PPM10max7b-value黄色度/ 1.2max8Alkali Transmittance碱/透射率%86min9heat resistance热电阻%95min10Delta-Y黑白度/7max11P-Toluic Acid P-T酸PPM170max12Particle size粒径颗粒直径目130±2013Na钠含量PPM1max14APHA color色度/10max三、PTA各项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由于PTA属于聚酯生产的两大重要原料之一,各个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下游产品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下面针对一些重要的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具体影响作些简单的阐述。

酯交换法生产PET工艺流程设计

酯交换法生产PET工艺流程设计

酯交换法生产PET工艺流程设计一、简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是一种常见的聚酯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塑料瓶、光学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酯交换法生产PET的工艺流程设计。

二、原料准备1.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DMT是PET的重要原料之一,它通过对苯二甲酸与甲醇酯交换制备而成。

DMT的纯度对最终PET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生产中需要确保DMT的纯度达到一定标准。

### 2. 乙二醇乙二醇是与DMT发生酯交换反应的另一重要原料,它通过乙烯气相氧化制备而成。

乙二醇的纯度和水含量也是影响PET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是制备PET的关键步骤,其反应过程如下: 1. 将DMT和乙二醇按一定摩尔比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酯交换催化剂。

2.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和持续加热,促使DMT和乙二醇发生酯交换反应。

3.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甲醇会逐渐脱出,反应物质量逐渐转变为PET的前体。

4. 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确保反应达到理想程度。

四、缩聚反应在酯交换反应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缩聚反应将PET前体分子缩合为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该反应步骤如下: 1. 将酯交换反应产物加入缩聚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PH值等。

2. 持续搅拌和加热,使PET分子间发生缩聚反应,形成线性或交联结构的聚合物。

3. 确保缩聚反应的完全性,避免产生副产物和不完全聚合的产物。

五、PET产品提取和精制经过缩聚反应后,需要对PET产物进行提取和精制,以获得符合要求的PET产品。

1. 将PET产物进行溶剂提取或沉淀法提取,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和副产物。

2. 对提取后的PET进行真空干燥,去除残留的溶剂和水分。

3. 对PET进行精制,如过滤、结晶、洗涤等操作,确保最终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六、PET产品成品经过以上工艺流程设计,最终得到的PET产品可以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如制备纤维、塑料瓶、光学材料等。

聚酯装置流程与聚酯生产概述

聚酯装置流程与聚酯生产概述

聚酯装置流程与聚酯⽣产概述聚酯装置流程与聚酯⽣产概述-----------------------作者:-----------------------⽇期:第⼀章聚酯装置流程介绍 18万吨/年聚酯装置是中国纺织设计院设计的国产化⽣产线, 在⼯艺上以精对苯⼆甲酸(PTA)和⼄⼆醇(EG)为原料,采⽤直接酯化连续缩聚的五釜⼯艺流程,装置设计负荷为⽇产500吨。

该聚酯装置具有单系列⽣产能⼒⼤、⽣产弹性⼤、化⼯料品种少、原料消耗低、三废少等特点。

在控制系统上,聚酯装置采⽤了先进的集中分散DCS 控制系统,具有操作控制⽅便、⼈机联系好、功能齐全、可靠性⾼等特点。

本聚酯装置的产品为半消光纤维级聚酯熔体及切⽚,可⽤于直接纺制涤纶长丝或短纤。

聚酯⽣产装置包括主⽣产装置和辅助⽣产装置两⼤部分。

主⽣产装置包括以下⽣产⼯序:(⼀)PTA 卸料及输送(设PTA 库房两座,两座库房⾯积共9800m 2,贮存周期约25天)(⼆)浆料制备(三)酯化(第⼀、⼆酯化及⼯艺塔)(四)预缩聚(第⼀、⼆预缩聚,预聚物过滤及输送)(五)终缩聚(终缩聚、熔体输送及过滤)(六)切⽚⽣产、输送及包装(七)尾⽓淋洗(⼋)催化剂制备(九)消光剂制备辅助⽣产装置包括以下部分:(⼀)热媒站(配备单台热负荷800万⼤卡的热媒炉三台,两⽤⼀备)(⼆)罐区(设容积5000m 3的⼄⼆醇贮罐两个,贮存周期约52天;设容积1000m 3的燃料油贮罐两个,贮存周期约32天。

)(三)过滤器清洗(四)化验室聚酯装置主⼯艺流程图如下:终缩聚预缩Ⅱ预缩Ⅰ酯化Ⅱ酯化Ⅰ浆料配制EG动⼒蒸汽外购原料PTA通过叉车将PTA贮存于PTA仓库,⼈⼯将PTA投⼊链板输送前的⼩料仓后,⽤链板输送⽅式将PTA送到聚酯⼤楼的⽇料仓。

另⼀主要原料⼄⼆醇贮存在罐区,⽤泵通过管线送⼊车间。

催化剂三醋酸锑(或⼄⼆醇锑)⽤桶装、消光剂⼆氧化钛⽤袋装运⼊聚酯⼤楼四楼。

聚酯装置主要由催化剂配制、⼆氧化钛配制、浆料配制、酯化、缩聚、切⽚⽣产及包装等⼏个⼯序组成。

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液的行业现状及利用途径

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液的行业现状及利用途径

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液的行业现状及利用途径摘要:本文针对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液的产生原因、成分分析及利用途径做了大量陈述,重点介绍了煤制乙二醇工艺过程中所产生废液的利用现状与前景,期望对我国煤化工生产过程所产生废液的再利用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废液处理;煤制乙二醇;防冻液一、煤制乙二醇现状及前景乙二醇(EG)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液,还可用作表面活性剂、除冰剂和化工中间产物,由于其具有双羟基、较活泼的化学属性,在化工行业中具有广泛用途。

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不断增加,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

目前,我国的乙二醇在聚酯行业的消费量约为93%,而用于生产防冻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耐寒润滑油以及油漆溶剂等的消费量约为7%。

伴随着煤制乙二醇工艺技术的日益成熟,我国宏观调控下乙二醇产能布局的步伐加快,将使得全球乙二醇产能将由以乙烯为原料主导的中东地区向以煤为原料主导的东北亚地区转移。

2009-2017年我国乙二醇供需情况见图1。

由图1与图2可以看出,2009-2017年,我国乙二醇的产量与自给率保持总体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与近年来政府对煤制乙二醇的政策鼓励密不可分。

图2 2009-2017年我国乙二醇自给率趋势自从国家将煤制乙二醇审批权规划至当地主管部门,煤制乙二醇产业和煤制气、煤制油以及煤制烯烃产业相比,准入门槛更低、审批速度更快。

2009-2014年,由于我国乙二醇的产量基数较低,在短期内其产量的增量依然赶不上其表观消费量的增量,这就导致在此时间段,伴随着我国乙二醇产量的持续增加,乙二醇的进口量依然保持着高达7.5%的增速,并且自给率基本保持不变。

直到2016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才开始负增长,负增长率高达13.8%,自给率激增增速达27.9%,并且伴随着乙烯等乙二醇原料价格的上涨,下游聚酯行业景气度的逐步回升,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越发具有市场竞争力,并且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乙二醇的产能与自给率将会不断增加。

pta法聚酯工艺计算

pta法聚酯工艺计算

pta法聚酯工艺计算PTA法聚酯工艺计算一、引言PTA法聚酯工艺是指通过对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MEG)进行酯化反应,制得聚酯纤维的工艺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原料的配比、反应条件及产物的质量进行计算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以PTA法聚酯工艺计算为主题,介绍该工艺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原料配比计算在PTA法聚酯工艺中,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配比是关键的一步。

配比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一般来说,需要根据聚酯纤维的要求来确定配比比例。

例如,要生产高强度聚酯纤维,可以适当增加对苯二甲酸的用量。

三、反应条件计算PTA法聚酯的酯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多个参数的控制。

在计算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酯化反应的速率与温度和压力有关,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但也会影响产物的质量。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反应温度。

2. 反应时间是指反应达到所需程度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来说,反应时间越长,产物的质量越高,但也会增加生产周期和成本。

因此,需要在质量和经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确定合适的反应时间。

四、产物质量计算在PTA法聚酯工艺中,产物质量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产物的质量与原料的配比、反应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计算产物质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产物的质量通常通过聚酯纤维的物理性能指标来衡量,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

因此,在计算产物质量时,需要考虑这些指标的要求,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2. 产物的纯度是指产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含量。

在PTA法聚酯工艺中,需要尽量控制产物的纯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工艺优化计算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需要对PTA法聚酯工艺进行优化。

工艺优化的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料利用率的计算:计算原料的利用率是评价工艺优化效果的重要指标。

原料利用率越高,说明工艺越优化。

2. 能耗的计算:计算能耗是评价工艺优化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二醇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作者:郭兴永】一、前言乙二醇,分子式HOCH2CH2OH,分子量为62.07,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甜味,有毒。

具有吸湿性,易燃,元气味。

能与水、乙醛和丙酮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微溶于乙醚,几乎不溶于苯、石油醚和卤代烃等。

其相对密度1.113g/cm3(20℃),沸点197℃,闪点110℃,自燃点4l0℃,爆炸极限3.2%-15.3%o化学别名又叫甘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主要用于制造聚酯纤维、防冻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炸药等,也用于配制低凝固点冷却液(发动机用),还可直接用作溶剂。

此外还可用于涂料、照相显影液、刹车液以及油墨等行业,用作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等,另外,在烟草工业、纺织工业和化妆业也有广泛用途。

乙二醇重要衍生物有两类,一类是聚乙二醇,它包括二甘醇、三甘醇和高分子量聚乙二醇等;另一类是醚、酯和醚-酯。

通常所说的乙二醇就是指的单乙二醇,(MONO ETHYLENE GLYCOL 简称MEG),相对于二甘醇(DIETHYLENE GLYCOL,简称DEG)、三甘醇(TRIETHYLENE GLYCOL 简称TEG)而言。

有利于贸易人员等非技术人员辨别。

乙二醇最大的用途是用来生产聚酯,其次是防冻液,还有一些是用作溶剂。

乙二醇包括一乙二醇、二乙二醇和三乙二醇,通常所说的乙二醇为一乙二醇(MEG),占收率的88%。

在世界MEG产量中,有55%用于生产聚酯纤维,16%用于生产聚酯(PET)树脂,15%用于生产防冻剂,6%用于除冰液和表面涂料,还有8%用于其他用途。

产品分为纤维级、工业级和防冻剂。

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目前,我国约96%的乙二醇用于生产聚酯,下游消费领域十分单一。

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很快,2000年生产能力只有595万吨,2004年达到1650万吨,2005年进一步增加到2150万吨,主要的生产厂家有江苏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有限公司、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翔鹭纺纤有限公司、广东开平涤纶企业集团公司以及济南正昊化纤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2006年新投产的聚酯装置有浙江康鑫化纤、浙江世创石化、金鑫化纤等。

2004年我国聚酯产品的产量约为1170万吨,共消费乙二醇约410万吨,约占国内乙二醇总消费量的95.03%;2005年产量约为1390万吨,消耗乙二醇约487万吨,约占国内总消费量的95.71%。

根据中国聚酯协会预测,2008年我国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1730万吨,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05万吨;2010年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1900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5万吨。

加上在防冻剂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量,预计2008年我国对乙二醇的总需求量将达约636万吨,201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约710万吨。

而目前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只有约169.8万吨/年,2008年和2010年的总生产能力也分别只有约250万吨和400万吨,即使装置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产量也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仍需要大量进口,因此,乙二醇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乙二醇是聚酯生产的两大重要原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聚酯的生产稳定性,甚至对产品的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

下面笔者从乙二醇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进行简要的阐述。

二、乙二醇质量指标三、乙二醇各项质量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⑴密度、馏程、含水率测试方法按挥发性有机液体馏程的标准测定(Q/SHSH.02.09-2001)密度和馏程实际上是EG纯度的反映,密度低于规定值或者初馏点过低表示水含量较多,密度高于规定值或者终馏点过高表示DEG(二甘醇)、TEG(三甘醇)含量较多。

EG纯度低如含水量高会影响浆料配制中的摩尔比,不及时调整会对酯化反应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聚酯产品的质量,端羧基、二甘醇都会受到影响。

还有就是新鲜乙二醇中含水量偏高会影响到缩聚反应真空系统运行好坏,有时候会出现因为水含量偏高致使真空压力抽不下来的情况发生,这样的话,对聚酯生产的影响是非常严重。

⑵ 灰份灰份测试方法提要:按GB/T7531的规定测定。

试样经炭化,高温灼烧,称量。

灰份为乙二醇和催化剂中不可燃烧的金属等无机化合物含量之和,灰份过高时会使熔体在纺丝过程中断头,使聚酯生产中过滤器寿命缩短和喷丝板易堵。

会增加聚酯装置生产的运行成本与维修成本,而且影响相当的大。

还有就是灰份对聚酯产品的色相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求乙二醇的灰份含量很低。

⑶醛含量(以甲醛计)醛含量测试方法提要:试样中的醛与已知量的亚硫酸氢钠反应用碘标准滴定过量的亚硫酸氢钠、GB/T14571.3-93工业用乙二醇中醛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MBTH: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试样中的脂族醛,在氯化铁存在下,与MBTH反应,生成蓝-绿色稠合阳离子,在波长62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

从EG带入体系的醛一般从酯化工艺塔排出反应系统。

主要是增加工艺塔与尾气处理的负担,对聚酯产品的影响甚微。

⑷铁含量铁含量的测试方法按GB/T3049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用抗坏血酸将试液中的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在PH2-9时,二价铁离子可与邻菲啰啉生成橙红色络合物,在51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铁含量过大时将影响所生产聚酯产品色相,因为这些金属在聚酯的缩聚反应过程中是熔体降解反应的催化剂,含量增多将使断链逆反应加速,熔体粘度下降,副产物增多,产品色相将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切片的B值升高。

⑸色相色相测试方法:10毫升试样的颜色与标准铂-钴比色液的颜色日测比较,并以Hazen(铂-钴)颜色单位表示结果(GB3143-82)。

EG色相差必将影响PET色相,且影响比较大,比PTA、二氧化钛、催化剂等的影响相比,要更加严重,一般情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

⑹二甘醇DEG含量(少量TEG)测试方法按气相色谱测定法GB/T14571.2-93。

DEG为EG生产时的副产物,由于有醚键存在,容易发生降解,DEG含量上升,PET熔点下降,DEG含量波动大影响纺长丝的染色性能,EG中DEG含量高,影响产品PET中DEG 含量也高,但不是简单的叠加。

⑺ 氯离子测试方法将试样中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小成白色氯化银沉淀,然后与标准液进行比浊。

对不锈钢反应器的耐腐蚀性影响非常大。

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反应器或者管道的严重损坏。

因为各位都知道氯离子对不锈钢腐蚀比较严重,但是具体的原因与机理知道者很少,下面笔者阐述一下氯离子腐蚀不锈钢材料的机理。

不锈钢之所以能抗腐蚀乃是由于其表面能形成一层具有保护性的钝化膜。

然而,一旦这层钝化膜遭到破坏,而又缺乏自钝化的条件或能力,不锈钢就会发生腐蚀,如果腐蚀仅仅集中在不锈钢的某些特定点域,并在这些点域形成向深处发展的腐蚀小坑,而不锈钢的大部分表面仍保持钝态的腐蚀现象,称为点腐蚀。

但不锈钢的点腐蚀只有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才能发生。

当介质中卤素离子和氧化剂(例如溶解氧)同时存在时,容易发生点腐蚀。

大部分不锈钢设备的点腐蚀失效都是由氯化物和氯离子引起的。

不锈钢是一种钝化能力比较强的金属,在无活性阴离子的介质中,其钝化膜的溶解和修复(再钝化)处于动平衡状态。

而在含Cl-溶液中,由于存在Cl-将使平衡受到破坏,因为氯离子能在某些活性点上优先被氧原子吸附,在金属表面,并和金属离子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形成孔径很小(约20~30μm)的蚀孔活性中心,亦称点蚀核。

蚀核可在钝化金属的光滑表面上任何地方形成,随机分布。

但当钝化膜局部有缺陷,金属内部有夹杂的硫化物,晶间有碳化物等沉积时,蚀核将在这些特定点上优先形成。

大部分蚀核将继续长大。

当蚀核长大到孔径约大于30μm时,金属表面即出现宏观可见的蚀孔。

形成蚀孔以后,由于孔内金属表面处于活态,电位较负;蚀孔外的金属表面处于钝态,电位较正,于是孔内外构成了一个活态-钝态微电池。

孔内的主要阳极反应有: Fe'Fe 2++2e, Ni'Ni2++2e以及Cr'Cr3++3e孔外的主要阴极反应为: 1/2O2+H2O+2e'OH-由于孔的面积相对很小,阳极电流密度很大,蚀孔继续加深。

孔外金属表面将受到阴极保护,可继续保持钝态。

孔内介质基本上处于滞留状态,溶解的金属离子不易往外扩散,溶解氧也不易扩散进孔内。

随着腐蚀的进程,孔内带正电的金属离子浓度增加,为保持溶液的电中性,带负电的氯离子就不断迁入,使孔内形成了金属氯化物FeCl2 等,氯化物又进一步水解产生盐酸: MCl2+2H2O'M(OH)2↓+2HCl孔内介质的酸度增高,促使阳极溶解速度加快。

进而二次腐蚀产物Fe(OH)2,以及水中的可溶性盐如Ca(HCO3)2 由于孔口介质PH 值的升高而转化成的CaCO3 沉淀物,一起在孔口沉积使蚀孔成为一个闭塞电池。

离子半径很小的Cl-可继续穿过无保护性的沉积物迁入孔内,金属氯化物不断增浓,高浓度的酸液将急剧加快阳极溶解速度。

这种闭塞电池内进行的所谓"自催化酸化作用"将使蚀孔沿重力方向迅速深化,以至把金属断面蚀穿。

造成不锈钢设备的泄露。

这样的生产事故是极为恶劣严重的,而是损失非常严重,因此我们聚酯用户要求氯离子含量很低。

⑻紫外线透过率紫外线透过率主要是针对国外进口EG海运时的船装过其他东西,再运EG时没有清洗干净,其它物质进入EG引起紫外线透过率不合格。

也是检验乙二醇纯度的一个侧面反映。

⑼2-甲基-1,3-二氧戊环含量2-甲基-1,3-二氧戊环含量一般对不做分析化验,但是出现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它的存在对聚酯生产的影响是非常严重。

2-甲基-1,3-二氧戊环(2-methyl-1,3-dioxolane )是在聚酯生产过程中容易生成DEG的杂质,乙二醇中含有少量的2-甲基-1,3-二氧戊环就会对聚酯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其他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造成聚酯产品中的二甘醇含量升高,含量不稳定,对下游纺丝造成很大的影响。

笔者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反应条件没有改变,聚酯产品的二甘醇指标升高很多,甚至有些超标,影响到了产品的品质。

还有,当时该公司有三条聚酯生产线,全部同时都出现二甘醇DEG含量上升,分析原因,三条聚酯生产装置共用的原料就是乙二醇,后来更换EG储罐大量进行置换,DEG下降恢复到正常的状况,乙二醇拿到外面检测:分析是乙二醇中含有2-甲基-1,3-二氧戊环成分。

四、结论一般情况下,乙二醇对聚酯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不是很大,很少遇见过因为乙二醇的问题对生产造成影响,但是,一旦由于乙二醇造成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通过上述对乙二醇各项指标对聚酯生产的影响的描述,可以对乙二醇有个更加清楚的认识,熟悉了原料的每个指标的影响,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避免乙二醇某个指标的变化造成聚酯生产乃至聚酯产品的质量波动,维持聚酯装置的稳定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