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kgm钢轨焊缝探伤灵敏度的调试与修正

合集下载

钢轨探伤整改措施

钢轨探伤整改措施

钢轨探伤整改措施引言钢轨作为铁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经常进行探伤检查,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探伤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以排除隐患并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钢轨探伤中常见的问题和对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一:轨头裂纹轨头裂纹是钢轨常见的一种缺陷,容易引发重大事故。

发现轨头裂纹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1.确定裂纹的程度和位置,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紧急停运,防止事故发生。

2.进行裂纹的修复,可以采用焊接或其他方法将裂纹修复,并确保修复后的轨头能够承受列车的荷载。

3.进行轨头的定期维护和检查,发现裂纹及时处理,防止裂纹进一步扩展。

问题二:焊接接头质量问题焊接接头是钢轨连接的重要部分,如果焊接接头质量不合格,会导致断轨、脱轨等严重后果。

针对焊接接头质量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焊接接头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焊缝的质量、焊接材料的使用等。

2.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可以采用重新焊接、加固等方法,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要求。

3.定期进行焊接接头的维护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质量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问题三:轨面磨损严重轨面磨损严重会导致列车行驶不稳定,影响铁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根据轨面磨损的情况,合理安排轨道维修计划,及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工作。

2.对轨道进行轨面磨损的检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磨削和修复等措施,恢复轨道的平整度和减少磨损。

3.加强轨道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轨面磨损问题,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问题四:轨道错台轨道错台是指钢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错台的情况,会导致列车行驶不稳定,严重时可能引发脱轨事故。

针对轨道错台问题,应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对发现的错台部位进行修复和整平,可以采用挤平、压平等方法,使钢轨恢复正常状态。

2.定期进行钢轨的维护和检查,发现错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错台进一步扩大。

探伤灵敏度调整技术要求

探伤灵敏度调整技术要求

探伤灵敏度调整技术要求1、70゜探头:一次波探测Φ4竖孔,走波长度≥0.5格,灵敏度余量≥20dB ;二次波探Φ4平底孔,走波长度≥ 1.5格,灵敏度余量≥20dB 。

2、37゜探头:探测螺孔上斜裂纹37度3mm裂纹,走波长度≥0.5格,灵敏度余量≥20dB;探测螺孔下斜裂纹37度37mm裂纹,走波长度≥0.5格,灵敏度斜量≥20dB;探测轨底2mm横向裂纹走波长度≥0.7格,灵敏度余量≥20dB。

3、0゜探头:对反射体探测螺孔5mm水平裂纹,出波位置在水平刻度4格±2小格,探头位移≥20mm,对穿透式探测轨底Φ10×10竖孔失波报警,灵敏度余量≥20dB。

探伤灵敏度调整方法与步骤1、探头角度和位置调整及探伤灵敏度设定。

(1)将探伤仪至于CTS-60C试块上,放下探头架。

(2)0°、37°和直70°探头应在轨面中心位置并与钢轨纵向平行;70°探头与轨面纵向偏斜14°或20°,使用14°偏角时探头应至于轨面中心位置。

使用20°偏角时,对向里口发射的探头应在轨面中心靠外移动5mm左右;向外口发射的探头应在轨面中心靠内移动5mm左右。

(3)开启水门,调节水流。

(4)开启电源,开始调试。

(5)按路局规定草状波20%调整各通道探伤灵敏度,0°探头按要求设定。

70°探头:由无孔端向有孔端推行,后内70°探头探测距轨面下2#Φ4平底孔,前内70°探头探测距轨面下1#Φ4平底孔,出波刻度约5.5—7格,后内和前内70°分别探测距轨头下颏Φ4竖孔,出波刻度约3.2—3.8格。

2、前37°探头:由无孔端向有孔端推行在第三孔处发现下斜裂纹回波,回波刻度约5.9—5.1格;在第二孔处发现上斜裂纹回波,出波刻度约4.8—3.9格;在轨端发现倒打裂纹回波,出波刻度约6.8- 5.3格;由有孔端向无孔端推行,在第三孔发现上斜裂纹回波,回波刻度约4.2—4.9格;探测轨底2mm横向裂纹,回波刻度约8.5—9.1格;探测轨底4mm横向裂纹,回波刻度约8.3—9.2格;探测轨底6mm横向裂纹,回波刻度约8.3—9.4格。

焊缝探伤工艺

焊缝探伤工艺

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工艺规定了使用A型通用超声波探伤仪对60kg/m钢轨接触焊缝、气压焊缝和各类铝焊焊缝的探测方法和判伤标准。

本工艺适用于60kg/m钢轨工厂接触焊、移动式气压焊和各类铝热焊焊缝内部缺陷的检测。

2.探伤人员按本工艺规程实施焊缝探伤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无损检测UTⅡ级及以上资格证书,并经钢轨探伤实作培训合格者(UTⅠ级人员必须在UTⅡ级及以上人员指导下,方可按本工艺规程实施焊缝探伤作业,但无判伤资格)。

3. 探伤设备(1)性能符合JB/T10061-1999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带直流电源的A型超声波探伤仪。

仪器面板上各旋钮开关的工作状态:模拟仪器:“增益”置最大,“发射强度”置强,“抑制”置“动态范围6db”,“深度范围”置于250mm档;数字仪器:工作方式:选择单;发射能量:强;阻尼:400Ω;检波方式:+-;频带:宽;抑制:20%;(2)2.5P 13×13 K2.5-D斜探头;2.5P 20-D 直探头;CSK-1A 标准试块;60kg/m钢轨对比试块;GHT-1a焊缝试块;耦合剂机油;串列式扫查架,扫查架使用2.5P13×13、K 0.75-K1探头,扫查架应有定位刻度。

4.探伤灵敏度探伤灵敏度在60kg/m 钢轨对比试块上测定。

单斜探头以发现轨头2#孔位Φ2平底孔,波高80%为基准。

直探头将直探头置于被检焊缝两侧钢轨母材踏面上,测得钢轨一次轨底回波波高80%(在焊缝两侧原轨衰减差别较大时,取衰减大者底波),再释放22db 为基准。

串列式扫查架探测距轨底面深度40mm φ3平底孔(GHT -1a 试块4#孔),波高80%为基准。

各探头探伤灵敏度测定后,分别记下衰减器读数,结合现场探测面条件,适当进行表面补偿,作为现场探伤灵敏度。

5.探伤作业(1)探测部位:将焊缝的全断面分为轨头、轨腰和轨底三个部位,其中轨底部位包括轨脚和轨底三角区,并将轨脚分为四档。

钢轨探伤漏检误判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钢轨探伤漏检误判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钢轨探伤漏检误判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摘要:我国铁路运输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由此也引发人们对铁路基础设施安全可靠性的关注,钢轨作为铁路轨道的重要构成部件,直接承受车轮带来的荷载压力,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易于出现钢轨应力疲劳和缺陷故障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列车出轨或倾覆,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安全威胁。

本文主要分析钢轨探伤漏检误判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关键词:钢轨,探伤,漏检误判,解决办法引言要探索钢轨探伤检测技术的运用,基于钢轨损伤类型及失效模式日趋变化的背景下,全面了解钢轨探伤检测技术和方法,如:科学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钢轨探伤检测之中,解决钢轨探伤漏检误判的问题。

1、钢轨常见的伤损及检测分析常见的轨道缺陷检测缺陷主要表现在:(1)轨道头内部的横向裂纹。

这是由于轨道材料缺陷本身或接触疲劳、严重侧磨损和擦伤造成的轨道核伤害,主要发生在轴承表面和轨道侧面5毫米至10毫米之间,是由轨道的冲击载荷和内部应力直接造成的伤害2)轨道配件损坏。

这些受伤大多是由于保养不善和较低的电弧半径造成的,通常发生在连接处,其形式为密封磨损和钢轨头压力下降。

3)垂直和水平轨道裂缝。

这是由于轨道轧制过程中的缺陷或外部载荷的作用而造成的损坏,通常发生在轨道大小上。

(4)轨道底部的裂缝。

这是一种损坏现象,主要是由于轨道底部的弯曲缺陷、锈蚀和条纹造成的水平裂纹或金属碎片。

5)焊接伤。

这些缺陷包括收缩孔、气体孔、燃烧、爆裂、裂纹、未焊接穿透等。

,在极危险的钢轨焊接、热处理和抛光过程中产生。

无损检测技术主要用于钢轨缺陷检测,不损害试验材料和结构,能够通过声光、电、磁化等物理手段检测所测试部件的位置、尺寸、性质、缺陷量等。

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检测手段:(1)超声波探伤。

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的流动、锻造、焊接和板材,可检测其尺寸、位置、性质、内部缺陷的放置等。

但是,很难准确地量化缺陷,对试验形式也有一定的限制要求。

灵敏度的调节

灵敏度的调节
探伤方法选择和灵敏度调节[已经被阅读1730次,管理员添于201般根据工件的几何形状、工艺方法、材质、缺陷的部位及方向等进行选择。例如,锻铸件选用脉冲反射法飞薄板选用兰姆波法;焊缝选用横波法,表面缺陷选用表面波法。测厚一般用共振法。
灵敏度的调节
探测灵敏度系指仪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现一定深度下最小缺陷的能力。发现的缺陷愈小,灵敏度愈高。但发现缺陷的最小极限为声波波长的二分之一当量尺寸。
基准灵敏度法,不需用灵敏度试块,以工件的底波高度为基准,其方法是:把直探头置于工件的无缺陷部位,将其底波调整到规定高度。在探伤过程中,应保持仪器灵敏度恒定不变,并经常地对灵敏度进行校验,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可靠性。
确定探伤灵敏度的方法和标准,主要是根据工件的材质、形状、,尺寸以及工件的质量要求来确定。对工件质量的要求不同,则应选择不同的灵敏度。
灵敏度的调节,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等灵敏度法(参考试块法),另一种是基准灵敏度法(底面基准法)。
等灵敏度法,是根据不同工件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试块,利用试块上的人工缺陷,来确定仪器的灵敏度。它可用缺陷波幅的高度来表示,并调节到规定高度。例如,’工件要求探测出小2毫米当量的缺陷,调节时,在具有小2毫米平底孔的试块上探测,使中2毫米平底孔反射波达规定高度,此规定高度即为工件的探测灵敏度。采用等灵敏度法调节时,容易比较相互的探伤结果,但当工件的材质、形状和表面光洁度与所用试块不同时.必须在调节灵敏度时进行补偿。

钢轨探伤作业前的仪器操作初级工职业技能

钢轨探伤作业前的仪器操作初级工职业技能

钢轨探伤作业前的仪器操作初级工职业技能(一)作业(操作)方法、步骤1.仪器各部位组装、连接(1)按探伤工艺对探头组合要求组装和连接探头。

(2)将充好电的电池组安装到机架并连接好电源电缆。

2.探头位置和耦合调整(1)钢轨探伤仪置轨面上,在仪器走行轮偏心良好的前提下调节各探头位置使其位于轨面中心。

(2)检查各探头和轨面的耦合情况,必要时调节探头压力螺栓,使探头和轨面压力适中,耦合良好。

3.仪器工作状态调整(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检查仪器显示是否正常。

(2)根据钢轨类型和探伤工艺要求,调节仪器“轨型选择”置探测钢轨类型,设定各通道“报警门位置”和“宽度”,使报警门位置和大小符合探伤要求。

(3)“抑制”开关置“大”,“增益”旋钮置“大二4.探伤灵敏度标定按探伤工艺要求调节各通道“衰减器”,达到基准灵敏度要求。

(1)70°探头以钢轨断面进行探伤灵敏度标定,标准为钢轨断面波前没有杂波尽量提高探伤灵敏度。

(2)37°探头以钢轨标准螺孔进行探伤灵敏度标定,标准为螺孔最高点回波80%,50kg∕m轨增益14dB、60kg∕m轨增益16dBo(3)0°探头以钢轨底面进行探伤灵敏度标定,标准为钢轨轨底波高80%,增益8dB。

(4)双45。

穿透探伤以轨腰8mm横通孔进行探伤灵敏度标定,标准为8mm横通孔探伤仪呈3mm失波报警移位。

(二)质量标准1.探头位置正确,耦合良好。

2.轨型选择,抑制选择,增益旋钮位置正确。

3.各报警门位置、大小合适。

4.探伤灵敏度正确、达到现场探伤要求。

5.作业步骤程序正确。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

钢轨探伤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与要求目的:钢轨伤损检查.要求:钢轨伤损的判伤作业人员需具备国家无损检测Ⅰ级及以上资格、焊缝伤损需具备国家无损检测Ⅱ级及以上资格.2。

适用范围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时速160km/h及以下区段利用列车间隔进行的线路钢轨母材及焊缝探伤作业。

2.2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天窗点外作业.3. 引用标准《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上海铁路局钢轨伤损检查、监视、处理办法》、《上海铁路局工务施工和日常养修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4. 工具材料4。

1 普通线路作业使用的钢轨探伤仪必须符合TB/T2340-2000标准要求。

无缝线路作业使用的通用探伤仪必须符合GB/T10061—1999要求。

4.2 钢轨探伤仪必须用反光漆(模)进行编号。

4。

3 防护用品:4.3.1 上道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着黄色防护服,夜间必须穿着带有反光设施的防护服。

4。

3。

2 驻站联络员携带对讲机1台、“上海铁路局驻站联络控制表”1本、“上海铁路局安全防护驻站联络派遣单”1份。

4。

3.3 现场防护员每人携带对讲机1 台、手信号旗1副、口笛1只、“防护员工作手册”1本。

5。

作业程序5。

1.点名预想5。

1.1 作业负责人在上道作业前集中人员列队点名,详细交待当天作业的各项内容和安全预想。

预想要结合当天天气、作业内容、区段、环境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5.1.2 确定当天作业防护人员,对防护工作提出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5。

1。

3 遇有降大雾、暴风雨(雪)、雷电密集、扬沙等恶劣天气时应取消当天上道作业计划。

5。

1。

4 作业负责人负责对上道仪器状态、防护用品、各类备品数量、探伤日记、现场伤损监控卡和伤损钢轨通知书进行检查,防止仪器带病上道和备品不足,影响探伤质量和信息记录、传递。

5.2 设置防护5.2。

2。

1 每作业班组应设3-4名防护员(单线地段:驻站1人、前后防护2人、随机防护1人;复线地段:驻站1人、来车方向防护1人、随机防护1人),遇曲线等瞭望困难地段,长大区间、隧道通讯联系困难以及站内视线不良、噪音较大时,必须根据作业内容及现场实际情况,增派中间联络员。

4.调整钢轨探伤仪小方门和探伤灵敏度

4.调整钢轨探伤仪小方门和探伤灵敏度

铁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钢轨探伤工初级工操作技能考核准备通知单(4) 试题名称:调整钢轨探伤仪小方门和探伤灵敏度考核时间:30分钟一、鉴定站准备1.材料准备(1)耦合剂:水(10L)。

(2)棉纱若干。

(3)书写板。

2.设备准备(1)钢轨探伤仪1台。

(2)GTS-60C试块2块。

(3)60kg/m钢轨:长1.5m左右 2根。

(4)钢轨探伤探头1套。

3.工、量、刃、卡具准备(1)专用工具包1个。

(2)150mm活扳手1把。

(3)150~300mm钢板尺1把。

4.考场准备(1)光照:自然光或照明设备。

(2)考位安静与外界隔离。

(3)面积不小于20m2。

(4)室温保持常温。

二、考生准备(1)劳动保护用品及记录笔等。

(2)准考证、身份证。

铁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钢轨探伤工初级工操作技能考核试卷(4)试题名称:调整钢轨探伤仪小方门和探伤灵敏度一、技术要求1.小方门的位置和宽度调节应能与43~75kg/m钢轨各探测方式相适应。

2.探伤灵敏度应符合《钢轨探伤管理规则》中有关规定。

二、考核要求1.遵守考场纪律和考核时间。

2.探伤灵敏度调整要在GTS-60C试块试上进行。

3.考试场地整洁,设备、工具及备品摆放整齐。

三、考核时限1.准备时间:5分钟。

2.正式操作时间:30分钟。

3.计时从________开始, 到________结束。

4.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不加分, 也不扣分。

每超时1分钟, 从总分中扣1分, 总超时5分钟停止作业。

四、考核评分1.考评人数:3人或以上。

2.评分要点:小方门和探伤灵敏度调整方法正确。

3.评分程序:检查调整方法,分析操作结果。

4.评分规则:各项配分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考评员按考核评分记录表各自打分,取平均分数为总分,按技能考核评分记录表计算总分。

五、否定项若考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则应及时终止其考试,考生该试题成绩记为零分。

1.未按规定时间到达考场或擅自离开考场。

2.无准考证或其身份与准考证不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kg/m钢轨焊缝探伤灵敏度的调试与修正钢轨焊缝是无缝轨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轨焊接也是实现列车高速和重载的主要环节,钢轨在焊接过程中,因焊接设
备、焊接材料、气温条件和操作工艺等因素都会影响焊接质虽,在焊缝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焊接缺陷;按钢轨焊接方式,接触焊
缝内缺陷可分为灰斑、裂纹、烧伤和未焊合,气压焊缝内缺陷可分为光斑、过烧和未焊合,铝热焊缝内缺陷可分为夹渣、气孔、夹砂、缩孔、疏松、裂纹和未焊合,钢轨铺设后在载荷的不断作用下,焊缝内也会逐渐产生各种疲劳伤损,常规的探伤方法已不
能满足探测的需要,而这些种类多乂无规则的焊缝内缺陷,不但
检测难度大,检测中也会受到焊筋轮廓及加强筋、锈蚀等回波的
干扰,缺陷如不能及时检测判断和处理,会对行车安全构成了极
大的威胁,目前我段管内和高铁的无缝线路,都是60Kg/m钢轨,
由此可见,对60Kg/m钢轨焊缝实施全段面探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钢轨全断面探伤操作工序多而繁琐,要求操作人员技术能力强,介于钢轨的形状,要实现钢轨全断面探伤,必须从不同的探测面上进行扫查,扫查灵敏度的确立,直接关系到操作人员的检测质虽,试块上各探测面平整制备良好,其扫查灵敏度虽加以补偿,但在实际作业中,新焊接焊缝的表面粗燥和线上焊缝的锈蚀、焊筋等客观条件影响,使各探测面制备不良,造成检测灵敏度低,形成漏检,所以扫
查灵敏度有待于实际现场修正。

采用数字焊缝探伤仪对钢轨焊缝进行全断面的探伤。

1.仪器:数字焊缝探伤仪。

2.探头:①轨头部位:使用2.5MHzK2.5
(13X 13)或4 MHzK2.5 (13X 13)。

② 轨底部位:使用2.5MHz
K2.5(8 X 12)③轨腰部位:使用2.5MHz K0.8(8 X 16)或2.5MHz
2.5MHz K1 (13X 13)。

④ 直探头:使用2.5MHz 0 ° 巾20。

⑤ 双探头法:使用双2.5MHz K1探头和2.5MHz K0.7〜0.8探头。

3.试块:①标准试块:CSK-IA和CS-l-5 试块。

②对比试块:GHT-1
和GHT-5。

4.手持探头扫查方式运用锯齿形移动轨迹或矩形移动轨迹,间距最小要重叠1/3,以确保检查区有足够的声束覆盖,
手工检查速度应保持一致并不大于每秒20毫米。

在数字焊缝探伤仪各种参数输入准确,通道选择正确,仪器、探头、连线及各部连接使用良好,为满足检测的需求,根据探测位置不同,声程设定也不同,轨头部位的检测声程设定250mm 轨底部位的检测声程设定150mm ,轨腰部位的检测声程设定300mm直探头必须对铝热焊缝轨面全宽度进行纵、横方向扫查,设定声程250 mm,为便于分析全波,仪器抑制零,进行测试。

一、焊缝轨头扫查灵敏度
(一)单探头扫查灵敏度的调试
1.轨头扫查灵敏度试块调节:将
2.5MHzK2.5 (13X 13)或
4 MHzK2.5( 13X 13)的探头放在GHT-5试块踏面上,探测GHT-
5 试块B区5号横孔,反射波波幅达到80%根据探测面耦合状态
进行补偿,一般2dB〜6dB,作为单探头轨头扫查灵敏度。

探头扫查方式米用纵向移动扫查和偏角纵向移动扫查,其偏
角是将2.5MHzK2.5 (13X 13)或4 MHzK2.5 (13X 13)探头置轨面中心线上,以15度偏角纵向移动探头。

2 .在实际工作中,试块、线上钢轨焊缝和新焊缝的探测面,
制备条件的不同,在以轨头扫查灵敏度试块调节的基础上,探头置轨面并垂直于轨面中心线上,横向移动探头,使轨头下颗二次
反射波波幅达到80% ,作为该焊缝单探头轨头扫查灵敏度。

(二)双探头(双K1探头)K型扫查灵敏度的调试
1. K型轨头扫查灵敏度。

将探头放在GHT-1b试块轨头两侧,能
发现轨头2#平底孔,反射波波幅达到80% (图示),根据探测面耦合状态进行补偿,一般2dB〜6dB,作为轨头K型扫查灵敏度。

2 .在实践中,可以利用探头直达波这一固有的特性,根据各焊缝不同的探测面,准确确立该焊缝的扫查灵敏度,其方法是,在焊缝处测的直达波,波幅达到50%,即可作为该焊缝K型轨
头的扫查灵敏度。

二. 直探头扫查灵敏度的调试
(一)试块调节
0°探头扫查灵敏度。

将0°放在GHT-5试块踏面上,探测GHT-5 试块A区(或GHT-2试块,下同)7#横孔反射波波幅达到80%
(如图7)所示,根据探测面耦合状态进行补偿, 作为0
般2dB〜6dB,
探头探伤灵敏度。

(二)现场校准
在探伤作业中,将0置于钢轨探测面上,调节增益,
使钢轨地面回波波幅达到80%
1、补偿2dB〜6dB,作为0探头检测闪光焊、气压焊和铝
热焊预热区200 mm范围的探伤灵敏度。

2 、补偿16dB,作为0探头检测铝热焊焊缝的探伤灵敏度。

三. 轨底探头扫查灵敏度的调试
(一)试块调节
1 .轨底扫查灵敏度。

将K2.5探头放在GHT-5试块轨底踏面
上,探测GHT-5试块C区(或GHT-4试块,下同)2#竖孔上棱角的二次波,反射波波幅达到80%图示,根据探测面耦合状态进
行补偿,一般2〜6dB,作为单探头轨底扫查灵敏度
轨底单探头探伤灵敏度校准
2.轨底角灵敏度设定在轨底探伤灵敏度的基础上再提高6dB 作为探测轨底角部位(约20mnfg围)的扫查灵敏度。

(二)现场校准轨底扫查灵敏度
将探头置轨底探测面上并垂直于轨面中)L、线上,
横向移动探头,探测轨底上棱角,使其波幅达到80%,在补偿2dB〜6dB, 作为探测轨底角部位(约20mnfg围)的扫查灵敏度。

四. 轨腰扫查灵敏度。

(一)单探头调试
将K1探头放在GHT-5试块踏面上,探测B区(或GHT-3试块, 下同)8#横孔,反射波高达到80% (图示),根据探测面耦合状态进行补偿,一般2〜6dB,作为单探头轨腰扫查灵敏度。

(二)串列式调试
串列式扫查。

将扫查架放在GHT-1a试块上,能发现距轨底40mm 勺4#平底孔,反射波高达到80% (图示),根据探测面耦合状态进行补偿,一般2〜6dB,作为轨腰串列式探伤灵敏度。

轨腰串列式扫查探伤灵敏度设定
(三)现场调节
利用探头直达波这一固有的特性,根据不同的探测面,准确确立该焊缝的扫查灵敏度,其方法是,在焊缝处测的直达波,波幅达到50%,作为该焊缝轨腰串列式探伤灵敏度。

试块调节扫查灵敏度,探测面制备状态好,虽然加以补偿,但在现场实际工作中,会受到新焊缝谈侧面打么不平整、粗造和
线上焊缝探测面锈蚀、鱼鳞起皮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扫查灵敏度偏底,已形成漏检,采用现场针对该焊缝的调节扫查灵敏度方法,拟补了因探测面不住的因素,有效提高了探伤作业质虽。

在实际探伤工作中,会受到焊筋轮廓、棱台、锈蚀等现实条件的影响,而产生回波,使伤波难以判断,形成成错判和误判,所以在现场实际检测中,根据仪器出波位置,加以定位,然后采
用手拍、尺虽、镜照的作业要领,加以准确判断,杜绝错判和误判,提高检测质虽。

计算法:当缺陷的声程大于3倍探头近场长度时,可以用计算法判定缺陷的当虽直径:
对于平底孔:缺陷当H平底孔公式:df=da x (Xa + Xf) x 10 △
/ 40
对于长横孔:横通孔公式:df=da x (Xa + Xf) 3 x 10 △/ 10 式中:
df——缺陷的当虽直径,单位为毫米( mm ;
Xa——缺陷的声程,单位为毫米( mm ;
da——校正探伤灵敏度所用人工缺陷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
Xf——校正探伤灵敏度所用人工缺陷的声程,单位为毫米(mm ;
△——缺陷波比探伤灵敏度下基准波高高出的dB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