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教学论文-艺术课上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
浅谈小学美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探究

教学方式的创新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 也 提 高 了 学 生 的 学 习 效 率 和 积 极 性 ,为 老 师 更 方 便 进 行 授 课 奠 定 了 基 础 .
(二 )老 师 应 当 注 重 培 养 小 学 生 的 良 好 的 课 堂 习 惯 在 课 堂 习 惯 的 培 养 上,不 仅 需 要 学 生 自 身 的 努 力,也 需 要老师的积极配合,只 有 双 方 一 起 努 力,才 能 成 功 培 养 学 生 的良好课堂习惯,而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 不 仅 包 括 积 极 回 答 老师提出的问题,还 包 括 认 真 配 合 老 师 上 课,对 老 师 提 出 的 问题进行思考,并提 出 自 己 的 见 解 等 方 面,因 此 为 了 使 学 生 能更好的发展,老师 也 要 努 力 创 新 上 课 方 式,从 而 调 动 学 生 的积极性,培养学生 的 上 课 兴 致,从 而 帮 助 学 生 培 养 出 良 好 的课堂习惯,提高学 生 的 上 课 效 率,为 学 生 今 后 的 发 展 奠 定 基础. (三 )学 校 也 应 当 重 视 小 学 生 良 好 课 堂 习 惯 的 培 养 在 学 生 的 课 堂 教 育 的 培 养 上,学 校 也 应 该 做 出 努 力,对 于老师提出的一些意见给予肯定,并且积 极 配 合 老 师 开 展 工 作,不能从课程的重 要 程 度 来 决 定 学 校 对 老 师 的 重 视 程 度, 只有学校积极的配 合 老 师 工 作,才 能 培 养 出 更 多 的 人 才,同 时也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为 学 生 以 后 的 发 展 做出努力,同时学校对学生课堂习惯养成 的 重 视 也 符 合 了 社 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推动了我国 教 育 的 发 展 和 素 质 教育的不断深入.只有学校重视学生 的 课 堂 习 惯 的 培 养,老 师 才 能 更 高 效 地 进 行 课 堂 教 育 ,从 而 提 高 学 生 的 整 体 素 质 . 三 、结 束 语 随 着 素 质 教 育 的 不 断 深 入,课 堂 模 式 的 不 断 创 新,社 会 对于小学生的课堂习惯也提出了要求,如 果 没 有 一 个 良 好 的 课堂习惯,便很有可 能 出 现 上 课 效 率 低 的 情 况,同 时 对 于 教 师进行教学也产生 了 阻 碍 作 用,本 文 主 要 针 对 美 术 课 堂,对 于课堂习惯的养成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于 当 下 的 美 术 课 堂 教 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了 一 些 科 学、实 用 的 建 议,为老师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课堂 习 惯 提 供 了 帮 助. 总 而 言之,课堂习惯的养 成 对 于 小 学 生 来 说 是 非 常 重 要 的,不 仅 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也为小学生 整 体 素 质 的 培 养 提 供了帮助.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学习习惯是指一个人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自觉地、主动地、自动地按照某种程序进行学习的特殊倾向。
有这样一个故事,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觉得最重要的东西?”令人出乎意料,这位科学家说:“在幼儿园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
”他让我们知道了,要让学生高效的学习,必须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以导致事业的成败,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外界各种反应都比较敏感。
良好习惯培养应注重扎实,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反复的训练形成习惯。
下面就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大家谈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一、培养带齐学习用具的习惯。
学生的学习用具的准备是否齐全,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我们在上下一节美术课的前一天打印一张“美术课前准备”的纸,可以和班主任协商,在教室的最后面摆放一排桌子供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学习用具放在班长划定的桌子的位置上,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就能拿到美术教室去。
刚开始也许操作起来比较的麻烦,但是久而久之,通过学具的准备就可以培养学生做好提前准备的良好习惯。
学生每节课都能准备好学习用具,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要是教师能督促到位,就可以养成学生一个做事细心的好习惯。
相反如有学生没带学具,不但其本人练习无法进行,还会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对课堂也是一个不安分的因素,对课堂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经常一节课下来嗓子已经冒烟了。
我让学生按我的要求整齐规范的摆放学习工具。
美术的教学内容很丰富,所需要的工具也很多。
几乎每节课都要带2-3样的工具,比如在上手工制作课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要带六七样工具。
所以我要求学生要按要求摆放学习用品。
为避免弄脏课桌,在上面必须要铺上报纸才能把学习用具放在其上。
下课后,我让学生先起立,把自己的凳子放在桌子底下,把桌子摆好,按行次依次走出教室,还提醒他们不要遗忘学习用品。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引言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重要场所。
而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希望能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培养学习习惯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1.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内容: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音乐风格和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运用肢体动作、游戏等生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课堂,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布置温馨的音乐教室,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成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1.定期的音乐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规划音乐学习的时间和内容,让他们养成每日坚持学习音乐的习惯。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学习音乐,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如自己练习乐器、欣赏音乐作品等。
3.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音乐。
4.制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有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三、鼓励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和比赛参与音乐表演和比赛是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1.学校音乐会:定期组织学校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动力。
2.参加音乐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比赛,锻炼他们的音乐技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合唱团或乐团:鼓励学生加入学校的合唱团或乐团,通过与他人合作演奏,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家校合作促进学习习惯的形成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1.家长关注:家长应关心孩子的音乐学习情况,与教师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
2.家庭学习环境: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提供适当的乐器和学习资源,为孩子学习音乐提供支持。
3.鼓励孩子:家长应鼓励孩子参与音乐活动和演出,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增强孩子学习音乐的动力。
小学生艺术教育探讨论文10篇

小学生艺术教育探讨论文10篇1. 艺术教育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艺术教育如何对小学生的创造力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艺术教育策略。
2. 艺术教育在小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艺术教育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艺术活动对小学生思维方式、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影响。
3. 小学生艺术教育的评价指标与方法本文提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生艺术教育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4. 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艺术教育策略本文探讨了一些有效的艺术教育策略,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5. 小学生艺术教育与情感发展的关系本文研究了艺术教育在小学生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艺术活动对小学生情感表达和情感认知的促进作用。
6. 艺术教育在小学生社交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艺术教育在小学生社交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了艺术活动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合作、沟通和团队意识。
7. 小学生艺术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本文研究了小学生艺术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探讨了如何通过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
8. 艺术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艺术教育对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探讨了艺术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9. 小学生艺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理念本文探讨了小学生艺术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为核心目标,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
10. 艺术教育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联本文研究了艺术教育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关联,探讨了艺术活动对小学生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小学音乐论文在音乐课堂中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_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在音乐课堂中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通用版踏上音乐教师这个讲台已有五、六个年头了,回首刚上班的时候,凭借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学生的一腔热情想要给学生上好音乐课。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不但课没上好,课堂上更是乱成一团糟。
在我一节失败的公开课后,一位老教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年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太重要了!老教师的这番话一下子使我茅塞顿开。
是啊,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美的教育,也是教师上好一堂音乐课所必要的前提条件。
一、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课堂常规融入到音乐中进行音乐课的常规训练很重要,教师可以把常规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完成各项练习。
如:听音乐进教室,学生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用不同的动作进教室,如欢快的音乐可以模仿小兔跳、青蛙跳;优美抒情的音乐可以模仿小鸟飞。
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阶表示起立和坐下(12345,54321),用歌声进行师生问好,老师唱”123“学生相对应的唱”头抬起“。
再如,当我在组织课堂纪律时,运用节奏元素设计了许多简洁、有趣的”暗号“,在要求学生坐好的时候,我会与学生进行口令接龙——当我说”三、二、一“,学生连拍三次手回答:”快快快,坐好来!“这样最多三次,学生就能全部安静下来,效果比教师冲学生大吼大叫要好得多。
教师要求的常规训练一定要落实在每堂课中,逐步强化,充分体现出语言的音乐性,动作的音乐性,以及课堂活动的音乐性,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常规训练中逐渐牢固的形成,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做个文明的小听众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用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
培养学生乐于倾听、认真倾听和善于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做个文明的欣赏者,是尊重人的表现之一,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自己,为他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欣赏音乐;再次,要学会用心,用情去聆听,去理解音乐,知道音乐在表达,描述着什么;最后,要能够走进音乐意境中,并用自己的多种感官来感受音乐、用律动来表现音乐、尽量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在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从小培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那么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注意在哪些方面对学生实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呢我觉得美术教学中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六、七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呢!作为一年级班主任,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全班开展了“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
但美术课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光靠班主任,作为美术教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也要细心教导:1.怎么样准备学习用品(6样用品即书、剪刀、油画棒、固体胶、记号笔、报纸放入一个大袋子,贴上标签。
)2.学习用品课前怎么摆(书在桌角,记号笔和固体胶放在剪刀的里面不容易掉在地上。
)3.课后怎么放好6样美术用品(先折好报纸,折2次和美术书一样大先放,不能乱塞。
)4.学习用品怎么用(记号笔容易干,用好就要盖上,油画棒用一支放好一支,油画棒上的纸用多少撕多少,不要全撕掉。
)5.剪好的废纸怎么丢(团成一团丢在废纸箱里。
)6.剪刀怎么使用(不用时要及时合住。
)……老师都要亲自教并督促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
我也在美术课上开展了比一比争红星的比赛,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认真准备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人是具有社会性的,而社会生活是有许许多多的规则必须遵循的。
一个有能力遵守一定的纪律规则的人,才能是一个有能力适应群体和社会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认为:自己不是班主任老师,没有必要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太多。
其实,对学生提出纪律和游戏规则的要求是养成学生秩序感的有效方法,而秩序感本身就是美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一个从事美术教学的一线教师都应该自觉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音乐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音乐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而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在美育教育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代表着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那么,如何来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养成好的习惯呢?一、音乐课堂纪律的养成音乐教师经常为课堂纪律发愁,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往往比较兴奋,如果课堂气氛“太活”,有学生则会趁机“捣乱”而影响教学,若“太严”则不符合音乐课的特殊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有效的课堂需要良好的纪律保证,这就需要课堂规则的建立。
教师要示范与引导,强化课堂常规意识,形成学生的课堂规范并严格执行,让学生懂得教师的言行会影响集体,音乐课上对歌唱的站姿、坐姿都有严格明确的规范要求;书该怎样放,书该怎样拿;从遵守音乐课堂纪律开始,养成良好的遵纪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为他们提供所有的行为标准,对孩子提要求简单,使他们能够接受或服从。
要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需要不断地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如要坐好、不乱说话等,使其符合要求。
在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基础上,他们就愿意不断遵守,从而养成良好习惯。
随着时间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他们就会主动地对其习惯保持,这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动态过程。
二、唱歌习惯的养成很多人把“音乐课”称为“唱歌课”,虽然这不准确,但是也反映了唱歌教学在音乐课中所占的比例。
良好的歌唱习惯从一年级起就要开始进行培养。
要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要有表情地唱歌,注意不要喊唱。
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方式表现歌曲情绪。
1.保护嗓音的重要性在学唱歌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误认为大声唱就是卖力、认真。
要通过实践向学生说明,音乐是供人欣赏的,只有正确唱才能对音的高低、长短等方面分辨得清楚。
音乐重要的是去感动人,而不是靠大声喊唱震动人。
2.要有正确的演唱姿势学生在歌唱时无论坐着或站着都要自然、端正,腰要微挺,眼平视,不要前俯后仰,坐时手放膝上,站时手放两侧。
美术课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美术课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一堂课,没有良好的课堂管理,没有好的行为习惯,再好的教学内容也无法顺利实施,更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下结合我在美术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做法。
1、带齐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学具准备充分是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如果学生没带学具,当老师讲完课后,很多没带工具的学生无法动手作业,东借西借,满教室的纪律一下便搞得乱糟糟,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对课堂管理也带来严重的影响。
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采用高压政策管理,训斥学生或体罚学生等等,结果只会弄得师生关系不好。
我在开学初,就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和所需用具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一节美术课的结束时,将下一节美术课的准备写在黑板上,让记性不好的同学抄在作业记事本上,以此来提醒学生所要带好的美术工具。
这一点也靠教师心勤,把每一节课的学具预设好。
教师只要督促到位,学生就能逐渐养成带齐学具的好习惯。
2、学会课堂听课的习惯培养美术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学生只把美术课作为语、数、英之后的一种放松课。
学生的表现过于懒散、随意讲话,无事生非,爱告状,因而在课堂上加大了“自由度”。
有相当多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这一点在美术欣赏课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为了使学生能认真听课,我在备课上下功夫,使课堂上每一句话都让学生爱听,在教学设计上改平淡地讲述为生动的导入和交流,改简单讲解为讲演结合的示范,改单一为多样的作业,使学生在浓厚兴趣中认真听课,变被动为主动获取知识。
久而久之,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就能形成。
3、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在美术课中,很多时候,学生在一、二节课中根本来不及把作业画完整。
可是美术又不能布置回家作业。
如果把没完成的作业放给学生,第二次上课必定会有一些学生忘带或作业撕掉了,所以要合理安排教学课时,让学生的绘画作业或作品必须在课堂内完成。
一般,我对那些能在课堂里完成作业的学生表扬并适当的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艺术教学论文-艺术课上培养小学生学习习
惯|
艺术课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p/>一、课前,培养学生养成带、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p/>小学艺术课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比较多,带齐这些学习工具、材料是上好每节艺术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应在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好下节课需带的工具和材料,并督促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确保上新课时能用上。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摆放和收拾工具和材料往往是教师每学期开始的首要工作,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特点,教师提出各自相应的要求。
如我们二年级学生通常需带好课本、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学生带齐了工具和材料如果不养成良好的摆放习惯和收拾习惯,小小一张课桌根本无法画画了,这样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应示范并讲解摆放工具的方法,要求明确摆放位置,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但效率高,更重要的是不会影响周围同学。
<p/>二、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p/>首先,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有些学生低头、弯腰画画不良习惯对于正在长身体阶段和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害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并理解自己的哪些姿势是对
的,哪些是错误的,上课发现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
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哪位同学进步了,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在表扬中逐步巩固良好的姿势。
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速度不一样,同样一幅画,有些学生理解后才能完成。
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能力好的同学可以增加难度,个别同学可稍微降低要求。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无论学生能力强还是弱都要给予积极鼓励,重点表扬那些思路新颖、富有个性的学生,坚决反对相互抄袭的作业,同时强调学生在课内独立完成作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p/>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要让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最后达到习惯成自然,这就需要艺术教师平时教学中不断提醒学生,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教师应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使他们在艺术课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将会终身受益。
<p/>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习的最基本保证。
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孩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