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竞赛试题与解法示例(实验部分)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试卷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试卷

(一)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p43)实验用品:洋葱,稀碘液,清水,吸管,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纱布,刀片、显微镜(二)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p47)实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稀碘液、滴管、消毒牙签、擦镜纸、纱布、吸水纸。

(三)徒手切片和观察叶片的结构(p113)实验用品:新鲜叶片,清水,双面刀片(两个,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纱布,毛笔,显微镜实验一: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器材:大、小烧杯,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淀粉糊,清水、碘液等。

实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编为1号和2号,然后各注入2毫升浆糊。

2.取唾液:用凉开水漱口后,略微张开口,舌尖抵在下颌门齿的下方,约3分钟,将下唇搁在一个小烧杯口上,唾液就会沿着下唇流入杯中。

3.向1号试管内滴入清水2毫升,向2号试管里滴入已准备好的唾液2毫升,然后震荡着两个试管。

4.同时把这两个试管放在盛有37℃左右温水(用温度计测得)的烧杯里。

约过5分钟,同时取出这两个试管,冷却。

5.向冷却后的这两个试管里,各滴入两滴碘液。

这时可以看到:1号试管里的浆糊变成了蓝色;2号试管里的浆糊没有变成蓝色。

6.举手示意监考教师检查。

7.实验完毕,整理材料用具。

实验二: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1.从米饭或馒头上取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上。

2.在碎屑上滴一滴碘酒。

3.观察米饭或馒头颜色的变化,并得出结论。

4.取一些鸡蛋清,分别放进两只烧杯里。

5.其中一只加入少量开水,并迅速搅拌。

6.观察两只烧杯中的现象。

7.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8.拿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

9.用牙签蘸很少一点食用油点在白纸上。

10.比较两张白纸上的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1.取一蚕豆叶片,把叶片的背面向里折叠,然后从折断处轻轻撕拉。

2.在折断处找到白色薄膜,这就是叶的下表皮。

3.用镊子夹取一小片下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全国初中生物竞赛试题

全国初中生物竞赛试题

全国初中生物竞赛试题全国初中生物竞赛是一项旨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兴趣,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赛事。

以下是一套模拟的全国初中生物竞赛试题,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D.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2.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3. 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真核生物?A. 细菌B. 酵母菌C. 玉米D. 蘑菇4. 人类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A. 23对B. 24对C. 46条D. 48条5. 基因突变是指:A.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B.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改变C. 基因序列发生改变D. 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在____阶段加倍。

7. 植物通过____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

9. 达尔文的进化论核心观点是____。

10.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们依赖____进行繁殖。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12. 解释什么是遗传和变异,并举例说明。

13.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4. 阐述克隆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16.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论述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18. 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结束语:希望本套试题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全国初中生物竞赛,通过竞赛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祝各位同学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生物比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比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物比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D. 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答案:A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3.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鸡B. 鸭C. 狗D. 鱼答案:C4. 人类的染色体数量是多少?A. 22对B. 23对C. 24对D. 25对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A. 根B. 茎C. 叶D. 种子答案:D6. 鸟类的呼吸方式是:A. 单呼吸B. 双呼吸C. 肺呼吸D. 皮肤呼吸答案:B7.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昆虫的特征?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 有三对足C. 有两对翅D. 有脊柱答案:D9. 血液的主要成分包括:A. 血浆和血细胞B. 血浆和血小板C. 红细胞和白细胞D. 血浆和血清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钠D. 钙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通过_______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光合作用2.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动物细胞没有_______。

答案:细胞壁3. 人类的性别是由_______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答案:性4. 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____组成。

答案: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5.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部分。

答案:非生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它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在前期,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被拉向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2014年唐山市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

2014年唐山市初中生物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

实验1实验名称: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实验用具:生物光学显微镜、擦镜纸、植物永久装片。

实验步骤: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2、对光: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注:两眼都睁开)(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注:双手转动反光镜)3、安放装片、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下降镜筒距离玻片标本2~3mm时止;(3)注视显微镜视野,缓慢上升镜筒,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

调节至物像更加清晰。

4、将显微镜恢复原状;放回原处。

实验2实验名称: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并观察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清水、稀碘液、滴管、卫生纸、吸水纸、显微镜。

实验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切片并染色。

2、按照要求调试好显微镜。

3、调节旋钮,观察制作好的洋葱表皮切片,并画出观察到的细胞图。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3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结构实验材料:浸软的菜豆(或大豆、蚕豆等)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培养皿、解剖针、放大镜、滴管、碘液。

实验步骤: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1)观察外部形态,指出种皮和种脐。

(2)剥去种皮,用放大镜观察并指出看到的结构。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1)观察外部形态,指出果皮和种皮。

(2)剖开玉米种子。

(3)在种子的剖面滴一滴稀释的碘液,用放大镜观察并指出看到的结构。

3、实验结果:画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结构名称。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4实验名称:测量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用具:锥形瓶(100ml)、量筒(50ml)、解剖针、酒精灯、干燥花生米(质量用天平称准)、天平、温度计、试管夹、带孔橡皮塞、铁架台。

1、取一个锥形瓶(50毫升)注入30毫升水,再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2、在锥形瓶里放入一只温度计。

3、安装好实验装置。

广东省初中生物学联赛试题汇编(2)——实验探究

广东省初中生物学联赛试题汇编(2)——实验探究

广东省生物联赛试题汇编(2)——实验探究【知识纲要】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 = 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习题精选】1. 市场上的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

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A.甲B.乙C.丙D.丁2. 美国科学家培育出的“巨型小鼠”采用了什么生物技术?()A.发酵技术B.克隆技术C.转基因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3. 2001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4倍,且寿命更长,原因是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

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4.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A B C D5.为掌握我市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寒亭、昌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6.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和番茄中,从而提高其耐寒能力,这种技术是()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C.仿生技术D.杂交技术7.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观察临时装片,形成清晰物像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生物实验大赛试题及答案

生物实验大赛试题及答案

生物实验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的基本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核糖体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以下哪一项?A. 线粒体B. 内质网C. 叶绿体D. 高尔基体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的主要成分?A. 水B. 蛋白质C. 脂肪D. 氧气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会: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保持不变D. 随机变化5. 下列哪种细胞器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A. 核糖体B. 内质网C. 线粒体D. 溶酶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7. 细胞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

8.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___组成。

9.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_期和_________期。

10.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的_________中。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并简述其重要性。

12. 解释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13. 阐述克隆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四、实验设计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细胞的渗透压。

15.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列出观察的步骤。

答案一、选择题1. D. 核糖体2. C. 叶绿体3. D. 氧气4. C. 保持不变5. D. 溶酶体二、填空题6.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7. DNA8. 纤维素9. 间,有丝分裂10. 叶绿体三、简答题11. 细胞呼吸是细胞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在于为细胞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12.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而细胞坏死是非程序化的,通常是由于外部因素如损伤或疾病引起的。

13. 克隆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可以用于生产药物、研究疾病机理、以及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等。

福建初一初中生物竞赛测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生物竞赛测试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一初中生物竞赛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是人体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项描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皮肤B.③生理过程形成的液体是尿液C.通过A排出体外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D.图中细胞通过②分泌某种激素,能维持体内血糖相对稳定,那么该细胞组成胰腺中的胰岛2.如图所示肾单位,箭头表示形成尿液的两个主要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肾单位包括①③④B.X液体取自于图中所示的③C.血液中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在⑤处重吸收D.尿检中检测到有少量红细胞,这是尿液形成中的②过程发生了异常3.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B.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出球小动脉C.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4.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C.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对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四种物质浓度(克/100毫升)进行比较,错误的是( )A.蛋白质:血浆=原尿B.尿素:原尿<尿液C.无机盐:血浆=原尿D.葡萄糖:原尿>尿液6.医生在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时,发现其含甲乙两种物质的情况如下表。

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A.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B.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C. 甲是葡萄糖,乙是无机盐D. 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7.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肾单位由①②③组成B.某人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他最有可能病变的部位为④C.血液经过②③的滤过形成尿液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8.正常人的尿液与血液共有的成分有()A.蛋白质、水、尿素B.血细胞、葡萄糖、水C.无机盐、水、葡萄糖D.无机盐、水、尿素9.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有错误的是()A.受精卵幼虫蛹成虫B.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10.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力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图中的2、3、4构成B.血液流经3和4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C.4内液体与1内的液体相比,4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D.如果发现某的尿液中含有较多葡萄糖,可能是图中的3发生病变二、综合题1.下面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F表示其中的一个生理过程.请据如图并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回答:(1)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__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_.(2)物质a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3)物质a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__,a进入血液后,被运至下肢骨骼肌利用,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__________次.(4)图中b、c交换的生理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组织细胞产生的c进入血液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5)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a和b,物质a被彻底分解主要是在细胞内____中进行的,写出物质a被分解的反应式__________.(6)呼出气体c和排除尿液e的过程称都可称为__________.(7)图中气体c从肺泡排出体外时,膈肌的状态是____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8)血液流经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__________会减少,__________会增加.(9)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__________形成d,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2.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在下肢臀部肌肉的毛细血管〔8〕周围处注射青霉素后,会最先在心脏的__________发现青霉素.(2)〔3〕〔4〕〔7〕〔8〕都有便于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请答出2条),血液流经〔4〕后变成__________血.(3)从肺静脉注水,水将会从__________流出,而从主动脉注水,则水注不进去,这是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__________,它们只能单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有一定方向.(4)在人体中的毛细血管两端有同为动脉,同为静脉,分别为动脉、静脉三种情况,它们分别位于人体的__________部位.A.肺、肾脏、肝脏B.肾脏、肺、肝脏C.肝脏、肾脏、肺D.肾脏、肝脏、肺(5)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血液流经肾脏后__________含量大为减少.(6)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而血液中的一些白细胞能吞噬多种病菌,在免疫中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3.下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初中生物)试题

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初中生物)试题

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初中生物)实验比赛试题1.笔试题分单选、多选、填空和综合题。

大部分题目和网络题库里的题目形式类似,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注重学生的自我思维。

生活情境与常识题较多,注重考察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这些实验结果,给你什么启发,为日常生活提供什么帮助等。

2.综合题(1)探究不同场合的空气中细菌数量(如在多少度几天细菌数量最多等)(2)探究微塑料对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3)探究抑菌液对不同真菌的生长的抑制作用(4)探究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考了碳酸氢钠的作用,如何改变光照强度等)3.实验操作题:基础性实验操作题(考察的是结构与功能观)(1)撕取鸭跖草的上下表皮,比较结构特点(例如叶绿体、气孔等)(2)解剖蝗虫(取单眼、后足、口器中的大颚,分辨雌雄并写出理由)独立设计题:探究维生素C 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影响泡莱等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亚硝酸盐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2A类致癌物,它本身不会直接诱发癌变,但在胃里与食物中的含氟化合物(如蛋白质及其代谢的中间产物伸胺、叔胺等)反应,可生成亚硝胺等强致癌物,导致癌症的风险增加。

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 可与亚硝酸盐竞争性结合,阻止了亚硝酸盐与仲胺、叔胺的结合,减少亚硝胺的产生。

亚硝酸盐可在亚硝酸盐检测试剂的作用下呈现紫红色,且颜色深浅与含量呈正比。

'供选器材计时器1个、塑料滴管2根、试管10根、试管架1个、木制试管夹2个、1mL注射器2根、2mL注射器3根、50mL烧杯1个、玻璃棒2根、乳胶手套( M 号、L 号各1)、记号笔1根、标签纸若干、泡菜汁、维生素C 溶液、亚硝酸盐检测试剂A 、亚硝酸盐检测试剂B 。

实验内容及要求己知:泡菜汁与维生素C 溶液等比例混匀,静置4分钟后;先加入6滴亚硝酸盐检测试剂A ,混匀;再加3滴亚硝酸盐检测试剂B ,混匀,静置5分钟,观察颜色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竞赛试题与解法示例(实验部分)一、例题解析例1.用显微镜的几组不同镜头来观察同一装片,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配合使用,分辨力最高? ()A.5×和10×B.5×和40×C.5×和100×(油)D.15×和40×解析:显微镜能区分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称为分辨力,这个距离越小,分辨力越高。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倍数乘以物镜倍数。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与分辨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要区分开来。

分辨力(R)可用公式表示为:R=0.61λ/N·A,R值越小分辨力越高,其中N·A=n·sin(α/2),即R=0.61λ/(n·sin(α/2)),公式中λ为光的波长,n是介质的折射率,α为物镜的镜口角(见图1)。

从分辨力的公式可以推知:显微镜的分辨力与光的波长成反比,与介质折射率及sin(α/2)值成正比。

从图1中可知,0<α<180°,0<(α/2)<90°,故有:0<sin(α/2)<1。

sin(α/2)的值由物镜倍数决定,在同等情况下物镜倍数越大,sin(α/2)值越大,分辨力越大。

因此,显微镜的分辨力只与物镜有关,与目镜无关,这与总放大倍数显然不同。

答案:C。

例2.现有一幼期木本植物材料,请通过徒手切片法制成该材料横切面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判断该材料是属于根还是属于茎?解析:这是实验考试中经常碰到的一类运用植物形态解剖学知识判断植物器官种类(属于根、茎、叶或叶柄等)的问题。

解题的关键一是要掌握好徒手切片、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技术;二是要掌握好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各营养器官的区分标准。

本题关于根、茎结构上的区分特征可归纳为:根的表皮具有根毛,壁薄,无气孔,皮层发达,分为三层,内皮层具凯氏带,具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并各自成束,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发育均为外始式,不具有髓射线,一般无髓的分化;茎的表皮具气孔,且外壁常角质化,皮层不发达,一般无凯氏带、中柱鞘,维管束成束状,筒状排列或排成一轮,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为内始式,初生韧皮部的发育方式为外始式,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对排列,具有髓,髓射线明显。

(考试中出示的材料在外形上是极难区分各器官的)例3.将10ml酵母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值,结果如表1所示,请分析回答:图1 酵母菌的数量和pH值样品酵母菌数量(个/mm3)pH112104.828205.4312103.7410005.0(1)推测表中样品的取值先后顺序为。

(2)对酵母菌而言,100ml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个。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mm3。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实验结果的正确分析。

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出芽生殖能迅速地繁殖后代,在培养液营养物质充分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菌体数目迅速增加,若间隔不同时间等量均匀取样,则会出现取样越早,菌体数越少。

当菌体数目增加到接近环境负荷量(1210/mm3×103÷10ml=121×106个/ml)时,菌体间种内斗争加剧,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pH值减小,部分酵母菌因营养物质缺乏而死亡。

因此,间隔一个较长时间后,第5次均匀取样时,菌体数量会最少。

答案:(1)取样的先后顺序为2、4、1、3 (2)1.21×107(3)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pH值减少,部分酵母菌因生存空间、营养物质的缺乏而死亡或解体。

二、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的最简单方法是()A.徒手切片法B.压片法C.涂片法D.滑行切片法2.一个传递细胞用目镜10×,物质40×的倍数观察,细胞的放大倍数是多少?()A.50倍B.400倍C.500倍D.4倍3.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常用的染料是()A.碘-碘化钾溶液B.中性红溶液C.醋酸洋红染液D.固绿染液4.观察蚕豆茎的横切面(徒手切片法),看到茎的四角处有()A.石细胞B.纤维C.厚角组织D.厚壁组织5.用显微化学方法鉴定植物细胞中的贮藏物质时,可观察到脂肪遇到下列何种溶液时,会呈现桔红色?()A.碘化钾B.苏丹ⅢC.间苯三酚盐酸溶液D.亚甲基蓝溶液6.洋葱鳞茎肉质下表皮细胞常呈紫红色,是因为含花青素的缘故,花青素贮藏在细胞的下列哪种结构中?()A.细胞基质B.细胞壁C.液泡D.质体7.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若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显微镜放大了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8.观察植物细胞胞间连丝的材料通常是()A.厚壁细胞B.薄壁细胞C.厚角细胞D.导管或筛管9.为了使观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流动更加清楚,实验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A.加碘液染色B.加30%的蔗糖溶液C.加一滴温水D.加1%的龙胆紫染色10.用徒手切片法观察马铃薯块茎的横切面,发现其横切面中占绝大部分的是()A.外韧皮部B.内韧皮部C.木质部D.髓部11.用显微镜观察一张永久切片,其物像特点是:外层为表皮,有角质层,有限维管束散生于没有皮层和髓分化的基本组织中,试判断该装片应为()A.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B.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C.裸子植物茎的初生构造D.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12.用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细胞渗透势的实验中,我们常用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这主要是因为()A.细胞排列很整齐B.液泡中含有花青素C.细胞中不含叶绿素D.表皮细胞容易撕取13.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后,作纸层析分析(以滤纸作固定相,四氯化碳为流动相),层析的结果是叶绿体的四种色素在滤纸上从原点按近→远的方向呈顺序排列,该顺序为()A.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B.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C.叶绿素b、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D.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14.若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来鉴定植物需要什么元素或不需要什么元素时:(1)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应该是()A.特级纯B.分析纯C.化学纯D.一般试剂(2)实验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容器是()A.玻璃缸B.瓷缸C.金属缸D.不锈钢缸(3)实验中提供的水应该是()A.重蒸水B.蒸馏水C.沉淀后的自来水D.池塘水15.将两株同样健壮的植物进行如图2所示的处理,假设两株植物溶液以上部分大小完全相同,实验过程中则会出现()2A.两植株蒸腾速率和离子吸收速率都相等B.两植株蒸腾速率和离子吸收速率都不同C.两植株的蒸腾速率相同,而离子吸收速率不同D.两植株的蒸腾速率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相同图21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要看清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选择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搭配最合理的一组是()A.目镜(5×)、物镜(40×,N·A0.65)B.目镜(16×)、物镜(40×,N·A0.65)C.目镜(16×)、物镜(10×,N·A0.25)D.目镜(10×)、物镜(10×,N·A0.25)17.用徒手切片法观察黄豆芽根的横切片,若要看清楚凯氏点、原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的位置,选用下列哪一类染料作为染色剂较为合适?()A.间苯三酚、盐酸饱和溶液B.I2-KI溶液C.0.01%的亚甲基蓝溶液D.1%的龙胆紫溶液18.使用下列哪种仪器可以获得三维图像?()A.扫描电子显微镜B.透射电子显微镜C.荧光显微镜D.光学显微镜(二)填图题指出图3~图17中横线所示的结构名称:图担子菌外部结构3图变形虫结构图图9图11图小麦胚的纵切面图图13图水稻茎横切面图154图花药的横切面结构图胚珠和成熟胚囊(三)简答题1.写出下列药品在植物学实验中的一般用途:(1)FAA(含福尔马林、冰醋酸、70%酒精):。

(2)铬酸-硝酸水溶液:。

(3)改良苯酚品红液:。

(4)番红染液:。

2.将下列药品与所鉴定的物质或结构用线条连接起来:碘-碘化钾溶液细胞核苏丹Ⅳ酒精溶液木质化的细胞壁铁矾苏木精溶液液泡番红溶液蛋白质淀粉脂肪栓质3.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玻片标本,已知物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和目镜(5×)测微尺在O点处重合时,物镜测微尺的80格与目镜测微尺的55格处刚好重叠在一条线上。

则目镜测微尺一格的实际长度为μm。

若用此目镜测微尺测量某种植物细胞的大小时,量得其长为7个小格,那么该细胞的实际长度是μm。

4.现提供以下实验条件:显微镜、革兰氏染液及用具、血球计数板、托盘天平、烧杯、试管、玻棒、计数器、血盖片、吸水纸、擦镜纸、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香柏油、二甲苯。

请进行下列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1)有成型颗粒样品A,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1)该样品可能含有何种生物细胞?2)该成型颗粒样品A中生物细胞的含量为多少?(单位:个/g)3)若该成型颗粒全由生物细胞组成,试求出每个细胞的平均重量?(要求写出实验过程、测定的数据、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等)(2)试管内盛有某菌液C,请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写出染色结果,并判断该细菌为何种形态,绘出其形态图。

(提示:成型颗粒样品A为市售干酵母粉;菌液C为一种大肠杆菌菌液)5.现有两组装片均无标签,请根据最突出的特征加以区分:(1)木耳装片和银耳装片(其上均有担子)(2)曲霉装片和青霉装片(其上均有分生孢子梗)6.有两张无标签的切片标本,请根据以下观察,指出这两张切片分别属于哪类植物?何种器官?切片1:横切面圆形,维管束排成1轮,木质部、韧皮部相对排列,具束中形成层,具髓,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次生韧皮部有纤维、筛管、伴胞。

切片2:横切面圆形,木质部、韧皮部相对排列,维管束呈星散分布,具维管束鞘,无形成层,无明显的髓与皮层。

切片1为;切片2为。

7.以下是对淡水池塘中一种生物显微观察的结果记录,请根据所给出的特征分析该种生物属于什么门?5观察到的特征:(1)多细胞丝状体,不分枝;细胞呈蓝绿色;无明显的细胞核和叶绿体;(2)用I2-KI溶液染色,细胞呈褐红色。

该植物属于门。

8.对下列五种植物:珍珠梅(蔷薇科)、油菜(十字花科)、向日葵筒状花(菊科)、葱(百合科)、小麦(禾本科)的花进行解剖,写出它们的花序类型、对称方式、花程式、花图式,并判断它们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

9.在实验台上提供体视镜、显微镜、双面刀片、单面刀片、载玻片、盖玻片、番红染液、吸水纸、擦镜纸等实验条件,并提供有下列四种植物的叶:A.龙舌兰;B.狗牙根;C.大麦;D.莎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