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埃博拉病毒谣言有哪些
神秘的埃博拉到底有多可怕

神秘的埃博拉到底有多可怕*导读: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几近给自己判了死刑,唯一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醒人们,避免前往西部非洲的非必要旅行。
……近期,一种名为“埃博拉病毒”的烈性传染病肆虐非洲,向全球拉响了警报。
该病毒因发病快、致死率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警惕,各国也都严阵以待。
有关专家表示,尽管西非地区埃博拉疫情严峻,但不要为此感到恐慌,人们应该更多地了解有关埃博拉的防控知识。
*埃博拉病毒出现埃博拉病毒首次发现于1976年的苏丹南部,是人类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此后在非洲曾暴发过多次疫情。
今年2月,埃博拉病毒在几内亚东南部玛桑达省再次暴发,因医疗信息条件滞后等多种原因,未能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6月,几内亚疫情呈扩大趋势,并开始影响到邻国。
尽管医学家们做过许多探索,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身份”至今仍为不解之谜。
没有人知道埃博拉病毒在每次大暴发后潜伏在何处,也没有人知道每一次埃博拉疫情大规模暴发时,第一个受害者是从哪里感染到的这种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病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没有疫苗注射,也没有其他治疗方法,几近给自己判了死刑,唯一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
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醒人们,避免前往西部非洲的非必要旅行。
*比*SARS*厉害10倍埃博拉是一种神秘的病毒,很多描述恐怖病毒大流行的影视作品都以埃博拉病毒为题材。
这不单单是因为这种病毒具有极高的致死率,还因为这种病毒的长相令人生畏。
埃博拉原是刚果民主共和国一条河的名字,1976年,河边村庄被突如其来的神秘疫情袭击,人们就用这条河的名字为它命名。
上世纪90年代,好莱坞曾以该病毒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恐怖地带》,让不少人第一次认识了这个致命病毒。
如何面对埃博拉病毒

据凤凰卫视报道,一名早前到非洲肯尼亚游玩的返港的女子,周一返港后出现发烧、头晕及呕吐,疑似埃博拉病毒的初期症状,在伊利沙伯医院隔离治疗,目前情况稳定。
一、什么是埃博拉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上给出的信息如下:1、埃博拉病毒病(EVD;以往称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
2、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的病死率高达90%。
3、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村庄。
4、该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且通过人际间传播在人群中蔓延。
5、据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6、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
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
埃博拉是1976 年在苏丹恩扎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
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1995年8月疫情爆发时,扎伊尔基奎特的村民二、人如何感染埃博拉病毒?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给人类。
因此重要的是要减少与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也不要处理动物生肉。
人际之间感染的发生缘于与感染者的血液、其它体液或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的直接接触(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
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与受到埃博拉病人的感染性液体(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污染的环境发生接触时,也可发生感染。
哀悼者在安葬仪式上与死者尸体直接接触,也可能对埃博拉的传播发挥作用。
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病毒就会具有传染性。
因此,感染病人应得到医疗专业人员的密切监测,当医疗专业人员确定病人可以回家时,那么他们就不再具有传染性。
需要注意的是,病情康复的男性仍可能在康复后高达7 周内通过其精液将病毒传给性伴。
鉴此,重要的是,男性康复后至少在7 周内要避免性交,或者当在康复后7 周内进行性交时要戴上安全套。
2014年十大“伪科学”流言

2014年十大“伪科学”流言作者:来源:《大众科学》2015年第01期1冬天不好过,地暖辐射会致白血病?谣言:入冬后,北方地区开始供暖,而一则“地暖会造成白血病、引发癌症、诱发心血管疾病,还会造成白内障等视力问题,原因在于供暖辐射”的消息让人们不安起来。
真相:地暖其实是在地板中均匀铺设热媒,比如热水管、电缆等,利用热辐射的原理达到取暖的效果。
自然界中的物体都会向空间发出热辐射,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其他物体发出的热辐射,这样才有物体间的热量传递。
热辐射中没有化学物质,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2听着就吓人,雾霾不散是因为“核雾染”?谣言:由于我国部分城市存在雾霾问题,于是网上有帖子“曝光”称:我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地下发现大型铀矿和煤炭资源,因为两者共存于同一地区,从而形成了所谓铀煤。
通过燃烧,煤炭中的铀进入到空气中,空气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铀,这是目前国内大范围雾霾的原因。
真相:雾霾难散主要影响因素为气象条件。
目前来看,我国铀煤的铀含量基本上都在2%以下。
天然铀到处都存在,而铀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易被氧化,不会变成粉尘;此外,电厂对排放物都会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就是真的有铀煤,也应该是留在燃烧残渣里,进入空气中是很微量的。
3食品添加剂又中招,吃一碗方便面花32天解毒?谣言:“方便面有毒”的各种传闻经常在网上流传,如:一包方便面最多含25种食品添加剂,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面饼添加明胶和烧碱,面汤灼烧胃黏膜……所以,食用方便面对身体有害。
真相: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毒”,只有使用不当才会造成危害。
调料包由调味物质、辅助营养物质和油脂等构成,再加上面饼为油炸,会导致其高盐、高油脂以及营养物质不均衡,长期食用方便面的危害也是来源于此。
但调味包中即便是添加了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防腐剂,只要在国标范围内就没有问题,且这些添加剂的含量不高,一般通过正常的人体代谢就能排出。
4高铁是非多,辐射严重致女性不孕?谣言:一篇题目为《高铁辐射严重,未婚妇女少坐》的网络文章称:国产高铁存在严重辐射问题,并且为了节约成本而没有采用车厢屏蔽技术以解决辐射问题。
埃博拉病毒“10个不可不知”

埃博拉病毒“10个不可不知”1: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出血热?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是人及灵长类(猴子、大猩猩及黑猩猩)的一种严重致命疾病。
埃博拉病毒首度出现于1976年,同时间爆发的两起疫情,一起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另一起在苏丹的偏远地区。
埃博拉病毒的起源未知,但根据研究,果蝠可能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
2:人类如何感染埃博拉病毒?人类透过接触受埃博拉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
在非洲地区,曾经发生因处理感染埃博拉病毒而生病或死亡的大猩猩、黑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及豪猪等动物而感染的个案,因此应避免接触这些高危险性动物,包含捡拾在森林中已死亡的动物或是处理它们的生肉。
一旦人类因接触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而感染后,此疾病可借着人传人方式于小区中扩散。
人与人之传染是因直接接触(透过皮肤伤口或黏膜)到被感染者或其尸体之血液、分泌物、器官、精液,或是间接接触被感染者体液污染的环境(例如衣服、床罩或针头等)。
所以院内感染的情况颇为常见,主因是医护人员未配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等)照顾病患,另葬礼仪式中直接接触尸体,亦在疾病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只要病人血液或分泌物有埃博拉病毒,病人就仍具有传染力。
因此,病人应接受医护人员密切监测以及实验室检验,以确定病毒已在体内消失;当医护人员决定病人已康复可以返家时,这表示他们不再具传染力,并且不会在小区传播病毒。
但康复后七周内,男性仍有可能透过精液传播病毒给他的伴侣,因此已痊愈的男性病人在这段时间内应避免发生性行为或一定要戴保险套。
3:哪些族群有风险?在疫情发生时,风险族群包括医护人员、家人或其他亲密接触者、葬礼仪式中直接接触尸体者、雨林中直接接触死亡动物的猎人等。
4:疾病的症状?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将引起严重的急性疾病,其初期症状为突然出现高烧、严重倦怠、肌肉痛、头痛与咽喉痛等,接着出现呕吐、腹泻、皮肤斑点状丘疹与出血现象。
重症者常伴有肝脏受损、肾衰竭、中枢神经损伤、休克并发多重器官衰竭。
【必读】威胁全球经济、超高死亡率的埃博拉病毒

【必读】威胁全球经济、超高死亡率的埃博拉病毒融资租赁项目交易平台RZZL365埃博拉病毒是魔鬼,会让患者口吐内脏组织、七窍流血而死亡。
人类发现它快40年了,为什么仍无疫苗和特效药?美国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结合国际航班、病毒传播等因子得出预测结论:中国在本月底将遭遇埃博拉袭击。
是时候,我们要了解这种恐怖病毒了!埃博拉病毒就像个魔鬼,不,它就是魔鬼——像绞肉机一样绞碎人体内部的各种组织器官,让感染者不断口吐坏死的组织,最后五脏俱烂、七窍流血而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10月15日最新通报:全球已有8997人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4493人已经死亡。
疫情已经从西非多国蔓延至美国等地,美国目前至少确诊了两例本土感染者——他们均为护士,被一例利比里亚籍赴美的埃博拉患者(已死亡)感染。
世卫发言人10月14日拉响警报:如果未来2个月内国际社会不充分应对埃博拉疫情,埃博拉患者将每周新增5000-10000人;而在过去4周,每周都有新患者出现,且患者死亡率高达70%(这比世卫组织此前估计的50%要高)。
同一天,美国东北大学MOBS实验室的研究院,运用专门的计算机模型,结合最新的埃博拉病毒传播路径、国际航班飞行数据、病毒的潜伏时间、病毒感染人数和死亡率等作为研究因子,计算出到10月底埃博拉病毒扩展至其他国家的几率,绘制出各地遭遇埃博拉病毒袭击的可能性和威胁性地图(如下图,根据最新数据此地图仍在调整更新)。
根据地图,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属于威胁较低的地区,英国和法国则是威胁较高的地区。
美国数码媒体公司V ox援引研究者的话说,尽管英法是高威胁地区,但它们防范埃博拉病毒的准备做得比较好,而中国和印度,尤其是印度,防范相对薄弱,一旦爆发埃博拉疫情将是巨大灾难。
MOBS实验室的统计还显示,中国列在最有可能遭埃博拉病毒袭击的前三十位国家中的第16位(印度排在第21位,如上图)。
10月14日的最新预测表明:中国可能会在10月底出现埃博拉病例。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病常见问题(源自WHO)2016年1月更新1.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病?埃博拉病毒病(以往称作埃博拉出血热)是由丝状病毒科的埃博拉病毒导致的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死亡率高达90%。
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在两起同时发生的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疫情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靠近埃博拉河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
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
但从现有证据来看,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一个宿主。
2. 人如何感染埃博拉病毒?人们通过接触(通常在屠宰、烹饪或食用时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通过接触被感染人的体液而遭到感染。
多数病例是人际传播造成的。
感染者的血液、其它体液或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液)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健康人体,即会造成人际感染。
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与受感染者体液污染的物品或环境发生接触时,也可发生感染。
被污染的物品包括脏衣物、床单、手套、防护装备和医疗废物(如用过的皮下注射器)等。
3. 什么人风险最大?疫情期间,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卫生工作者;∙与感染者存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在葬礼期间与尸体发生直接接触的哀悼者。
4. 为何葬礼中哀悼者被视为面临埃博拉感染风险?埃博拉病人死后,其埃博拉病毒水平仍很高,因此必须仅由穿戴适当个体防护装备的人员处理埃博拉病毒病死者,并且死者应立即埋葬。
世卫组织建议应仅由经过培训的殡葬队人员处理可能死于埃博拉病毒病的死者,这些人员配有正确埋葬死者的装备,可以安全和体面地埋葬尸体。
5. 为何卫生工作者面临较高的埃博拉感染风险?如果卫生工作者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没有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或没有采取感染防控措施,就会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
卫生系统各级卫生服务提供者(医院、诊所和卫生点)都应充分了解这一疾病及其传播方式,并应严格采取所推荐的防范措施。
6. 埃博拉可否通过性行为传播?埃博拉病毒通过性行为由男性传播给女性的可能性很大,但尚未得到证实。
世界十大恐怖病毒排名榜

世界十大恐怖病毒排名榜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遭受到传染病的困扰。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
其中最可怕的是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因为病毒个体小,基因少,变化快,传播速度快。
最可怕的病毒有时不是毒性最强的,而是那些新出现的病毒,因为科学家要找到对付新病毒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往往会造成大范围内的伤亡。
1 埃博拉病毒——目前最可怕可引发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可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是现存的毒性最大的病毒,导致患者病死率高达50%~90%。
目前还没有有效抵御这种病毒的疫苗和药物。
它以极其恐怖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像幽灵一样在非洲游荡,从1976年至2021年爆发了23次。
2021年7月,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非洲大爆发,其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并且还在继续蔓延,并无被控制的迹象。
2 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家族“最危险成员”流感病毒分为三个型别,即甲型、乙型和丙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我们已经较为熟悉的一种,也是最危险的一种。
历史上最骇人的一场流感发生于1918年,这场全球性流感夺走了5000万条生命,其罪魁祸首就是名为H1N1的甲型流感病毒。
令人闻之色变的禽流感也是一种甲型流感,近年来流行的H5N1、H7N9都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禽流感。
甲型流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基因重组而演化出新的病株,每重组一次毒性增强、传染性增大,且能导致原有的治疗方法失效。
患者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
3 艾滋病毒——攻击免疫细胞,恶性肿瘤“登门拜访”该病毒可引发艾滋病。
该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该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在出现艾滋病症状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

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那么你对埃博拉病毒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埃博拉病毒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埃博拉病毒的简介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
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病毒,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天至10天。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敏感细胞绿猴肾细胞(Vero)、地鼠肾细胞(BHK)、人胚肺纤维母细胞等均可用培养EBoV。
病毒感染细胞后7h,培养物中可检测到病毒RNA,18h达高峰,48h后可见到细胞病变。
7~8天后细胞变圆、皱缩,染色后可见细胞内病毒包含体。
传播方法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
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
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
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
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
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博拉病毒谣言有哪些
小编希望埃博拉病毒谣言有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制造病毒谣言的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埃博拉病毒谣言有哪些?小编知识库中有非常专业的解答。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
本来人们对这种病毒就特别恐惧,但有很多居心叵测的人居然制造埃博拉病毒谣言,让人们因此而陷入到恐慌之中。
埃博拉病毒谣言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讲述。
1、美国制造埃博拉病毒
今年9月份,特拉华州立大学教授西里尔-布罗德里克发表文章指责美国政府有意制造埃博拉病毒,他指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转基因生物,是美国武器制造的产物,并伪装成分发的疫苗在非洲进行测试。
2、埃博拉病毒源自一条邪恶的蛇
关于埃博拉病毒的谣传之一是几内亚和塞拉利昂边境地区一位女子手拿袋子的故事,某人打开这个袋子,看到里面有一条蛇,随后这位女子突然死亡。
3、“上帝的愤怒”
今年7月,100多名基督教“头目”在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讨论如何应对埃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