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中医护理常规

时间:2013.02

地点:护士长办公室

主讲人:

内容:心衰的中医护理常规

心衰病

心衰病是指心体受损、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无力运血行气所导致的常见危重急症。以呼吸困难,心悸烦躁,尿少,下肢水肿,乏力,多汗为主症。病位在心,慢性心力衰竭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临床表现

1.心肺气虚证:胸闷气短、咳嗽喘促、心悸,动则加剧,神疲乏力、自汗、食少纳呆,面色苍白,或紫绀,舌胖嫩,边有齿痕,或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脉沉无力或涩、结代。

2.气阴两虚证:胸闷气喘、心悸,动则加重,头昏乏力、口干舌燥、少寐多梦、自汗盗汗,舌红少苔,或紫绀、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3.血脉瘀阻证:胸闷气喘、心悸、咳嗽,或心胸痹痛、胁下痞积、少尿浮肿、口唇紫绀,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结代。

4.阳虚水泛证:喘促气急、痰涎上涌、咳嗽、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烦躁不安、腰酸膝冷,尿少浮肿,面色苍白或青紫,舌质暗红,苔白滑,脉沉细数。

5.痰热壅肺证: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心悸气短,倚息不得卧,动则尤甚,尿少浮肿,或颈脉显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6.阳气虚脱证:面色苍白或晦暗、心悸气喘严重、烦躁不宁、或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肢肿,舌质淡,苔白,脉微欲绝或疾数无力。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维持适当的温度与温度。一般病人可取平卧位,对严重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3)控制静脉补液速度:一般每分钟1~1.5ml(20~30滴),防止心衰加重。

(4)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为2~4L/分。观察吸氧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随时评估呼吸困难改善的程度。

(5)加强口腔、会阴、皮肤的护理。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发绀、肺底湿啰音、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尿量等变化情况。

(2)若出现心率增加、乏力、头昏、失眠、烦躁、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加强观察。

(3)若病人迅速发生极度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口唇紫绀等表现,同时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发绀、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应警惕急性肺水肿发生,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3、饮食护理

(1)患者应摄取低热量饮食,病情好转后可以适当补充热量和高营养。

(2)饮食以少盐、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宜,每餐不易过饱,多食蔬菜、水果。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4、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易温服,可以少量频服。

(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5、情志护理

(1)患者常因严重缺氧而有濒死感,紧张和焦虑可以使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应加强床旁监护,给予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减轻焦虑,以增加安全感。

(2)平时多向患者讲解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等。

6、临证护理

(1)喘促、张口抬肩,可用氨茶碱予定喘、喘息穴穴位注射。

(2)神昏不语,可遵医嘱给予醒脑静治疗。

7、并发症护理:呼吸道感染、血栓形成。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次,避免阵风,寒冷天气注意保暖。

(2)长期卧床者鼓励翻身,协助拍背,以防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坠积性肺炎。

(3)应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下肢和做下肢肌肉收缩,协助患者做下肢肌肉按摩。

(4)用温水浸泡双下肢以加速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

(5)当患者肢体远端出现局部肿胀时,提示已发生静脉血栓,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三、辩证施护

1、心肺气虚

(1)注意休息,取坐位或半卧位,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谈话,以减少耗氧。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给予低盐饮食。

(3)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肺部保暖,因其肺虚卫外不固,易受他邪侵袭。

(4)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以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为主,病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浓度。

(5)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湿的衣物,避风寒。

2、气阴两虚

(1)卧床休息,取坐位或半卧位,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谈话,以减少耗氧。

(2)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湿的衣物,避风寒。

3、血脉瘀阻

(1)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忌食辛辣油腻刺激之品。

(2)限制钠盐、入水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做好皮肤护理

4、阳虚水泛

(1)注意休息,取坐位或半卧位,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谈话,以减少耗氧。

(2)避风寒,注意保暖,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湿的衣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

5、痰热壅肺

(1)注意休息,取坐位或半卧位,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谈话,以减少耗氧。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限制钠盐、入水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阳气虚脱

(1)注意休息,取坐位或半卧位,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谈话,以减少耗氧。

(2)避风寒,注意保暖,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湿的衣物。

(3)限制钠盐、入水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四、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预防感冒。

2、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劳。

3、饮食宜营养清淡,低盐饮食,适当控制液体入量。

4、戒烟、戒酒,保持心态的平衡,不让情绪过于兴奋波动,乐观的对待生活。

5、指导患者注意体重的变化,观察足踝部有无水肿,有无气急加重,夜尿增多,厌食,如有心衰复发,应立即纠正。

6、保持大便通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