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C卷

合集下载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观小世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观小世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观小世界》单元检测卷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填空题(共8题;共19分)1. 放大镜也叫________,是人们常用的________工具之一。

能把物体的________放大,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___边缘_____。

2.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蟋蟀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

3.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________组成的。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4.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________组成的。

5.放大镜下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6.放大镜和________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7.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蝇的眼是________,它是由许多________组成的。

8.科学研究发现一些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9.调节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更清晰的物体图像。

10.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所以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11.借助放大镜,我们观察到了昆虫世界更多的秘密。

12.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13.玻璃、琥珀和珍珠是晶体。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5.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6.草履虫是微生物,没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17.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8.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三、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平时发面用的酵母菌是对人体有害的B. 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C. 放大镜可以想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就放大多少倍D. 我们得病时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20.制作一些浓的食盐水,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等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看到的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C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C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检测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6题;共16分)1. (4分)把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步骤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A.将两个放大镜固定起来B.准备两个放大镜C.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D.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 (1分)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滴水珠(直径约5 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如图所示)是________(选填“缩小”或“放大”)的。

3. (2分)我们在观察洋葱切片时用(________),在观察食盐晶体时用(________)。

A.望远镜 B.肉眼 C.放大镜 D.显微镜4. (2分)通过观察可知,蟋蟀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________眼。

5. (5分)在图1括号内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6. (2分)随着显微镜制造技术的提高,人们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的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第一个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7题;共14分)7. (2分)必须把洋葱的表皮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结构。

8. (2分)人类利用酵母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

9. (2分)放大镜不但能将物体放大,而且还能让我们观察到一些平时看不见的细节。

10. (2分)随着放大镜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也变大。

11. (2分)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和制作微生物标本装片的步骤是一样的。

12. (2分)放大镜的凸度与放大倍数没有关系。

13. (2分)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三、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4. (2分)春天,池塘里的水常常发绿,其原因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9题;共9分)1. (1分)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这是早期的________显微镜。

2. (1分)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该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 (1分)放大镜和________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4. (1分)放大镜下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5. (1分)把有关细胞的作用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6. (1分)科学研究发现一些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7. (1分)放大镜也叫________,是人们常用的________工具之一。

能把物体的________放大,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8. (1分)如图所示的昆虫是________,科学家发现这种昆虫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

9. (1分)________和________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人们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10. (1分)制作玻片标本时,盖玻片内有气泡没有关系。

11. (1分)在显微镜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12. (1分)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要求薄而透明。

13. (1分)每个生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14. (1分)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所以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15. (1分)蜻蜓、苍蝇的眼都是单眼。

16. (1分)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7. (1分)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下)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放大镜也叫_______。

2、小明的爷爷上了年纪,而报纸的字又太小,因此小明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

如果你是小明,请将下面关于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补充完整。

(1)放大镜的第一种使用方法:让眼睛和报纸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和之间来回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2)放大镜的第二种使用方法: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直至报纸上的字大而清晰。

3、蚜虫常聚集在植物的嫩茎上吸食植物的,蚜虫的天敌之一是(选填“草蛉”或“草蜢”)。

4、像食盐、味精这样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

5、以下两幅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花粉,是大肠杆菌。

A B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到倍,它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选填“200"“200万”或“20万”)。

7、动物、植物和人体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8、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需要依靠,如果没有这类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2、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3、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蟋蟀的“耳朵”在其( )。

A.头部外侧 B.足的外侧 C.足的内侧4、( )的形状和着生的位置是鉴别昆虫种类的重要特征,它能感受气味、平衡身体。

A.足 B.触角 C.耳朵5、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很多固体都是晶体 B.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C.晶体都是晶莹透亮的物体6、用调整好距离的两个不同凸透镜看到的图像比用一个凸透镜看到的图像( )。

A.放得更大 B.放得更小 C、无法判断放得更大还是放得更小7、下列方法中,能使观察到的图像最大的是( )。

A.调整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B.调整放大镜与观察者眼睛之间的距离C.调整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之间的距离8、(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期末复习题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_______有关,它的特点是透明的,中间______,边缘______。

2、最早使用的透镜就是用透明______琢磨而成。

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的“鼻子”是它的______,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4、人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如厨房里的食盐、白糖、面碱等。

5、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花岗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的晶体。

6、17世纪,______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7、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________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8、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_____,每个房间里的小黑点是_____。

9、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_组成的,_______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鱼缸里的水变绿了,可能是______繁殖的结果。

11、罗伯特·胡克最早发现并提出“_______“这个名称。

12、在观察叶的表皮细胞时,我们发现了______;在观察叶的叶肉细胞时,我们发现了_______,它们分别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

13、微生物是______,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

()2、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3、苍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4、胰岛素是利用细菌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的优势来生产的。

()5、我们可以从瓶装矿泉水中采集微生物,也可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6、在13世纪,英国格罗斯泰斯特最早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清晨田野草上的晶莹露珠能放大物体。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9题;共9分)1. (1分)放大镜和________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2. (1分)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基本上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生物的生长、繁殖等每一种功能都是靠某种或几种特定________来完成任务的。

________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 (1分)放大镜下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4. (1分)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这是早期的________显微镜。

5. (1分)放大镜也叫________,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________。

6. (1分)科学研究发现一些昆虫头上的________就是它们的“鼻子”。

7. (1分)将各部分的名称填入括号内。

8. (1分)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并记录。

观察记录表观察对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图像我的新发现食盐白糖碱面味精9. (1分)白糖、食盐都具有规则的外形,人们常把具有规则外形的物体叫做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10. (1分)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11. (1分)草履虫是微生物,没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12. (1分)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13. (1分)普通的显微镜看不到微小的病毒。

14. (1分)玻璃、琥珀和珍珠是晶体。

15. (1分)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 (1分)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17. (1分)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8. (1分)在显微镜发明前,人们只能依靠眼睛观察。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测试练习题库大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测试练习题库大全

六年级科学( 下册 ) 第一单元《渺小世界》测试题一、填空题(每个空格0.5 分,共75 分):1. 放大镜是(),凸面镜拥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b5E2RGbCAP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展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

并被宽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很多方面。

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能采集到比其余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好看清楚()毫米的渺小物体。

p1EanqFDPw3. 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和()。

经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地区叫做()。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相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线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线越大。

放大倍数与放大镜的镜面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越(),看到的的范围越()。

DXDiTa9E3d4. 放大镜镜片的特色是 ( )和( ) 。

每个放大镜的倍数是必定的。

凡是和放大镜片拥有相同特色的器物,都拥有()功能。

象烧杯这样圆柱体的器皿装上水、透明的玻璃球、冰制成中间厚边沿薄、在透明玻璃上滴一滴水珠都有放大的功能。

球形放大镜放的最大,特别是()。

RTCrpUDGiT5. 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面镜就是用()思索而成。

在 13 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

此刻近视眼镜的镜片是(),老花镜是()。

5PCzVD7HxA6. 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够放大近300 倍的金属构造的显微镜,并第一个观察到()。

jLBHrnAILg7. 世界上第一架真实的光学显微镜是()制成的。

是一个凸面镜和一个凹面镜做成的。

此刻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两块都是凸面镜。

此刻显微镜还有:放大200 万倍的()和放大几亿倍的()。

xHAQX74J0X 年英国科学家()在软木薄片上发现了()。

年,法国科学家 ( ) 经过研究发现蚕患病、酒发酵变酸、一些传得病的流行是微生物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题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填空(28分)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2、()是生物最基本的(),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3、放大镜也叫(),它是一种()厚,()薄的透明镜片。

4、凸透镜的作用是()、()和()。

5、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 ),制造(),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6、()具有()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分)1、荷兰生物学家XXX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2、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细胞。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缘故。

()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

三、选择题(10分)1、不同的虫豸头部都长着不同形状的()触角。

A三对B两对C一对2、虫豸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B复眼C鼻子3、第一个发觉细胞的科学家是()。

AXXXBXXX.XXX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如果想让图像向左移动,标本应该想()移动。

A、左B、右C、都纰谬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A、200B、2000C、200万7、下面的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B、8、科学家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光学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放大镜9、放大镜的镜面直径越大,它的放大倍数()。

A、越大B、越小C、不肯定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图像范围就(A、越大B、稳定C、越小四、填一填在括号内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共5分)五、简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单元测试卷C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9题;共9分)
1. (1分)把有关细胞的作用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2. (1分)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这是早期的________显微镜。

3. (1分)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蝴蝶的翅膀上布满了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________;蟋蟀的耳朵长在________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________眼。

4. (1分)________和________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人们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

5. (1分)白糖、食盐都具有规则的外形,人们常把具有规则外形的物体叫做________。

6. (1分)放大镜下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________。

7. (1分)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________组成的。

8. (1分)如图所示,在放大镜下观察到蝇的眼是________,它是由许多________,组成的。

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

9. (1分)放大镜也叫________,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
10. (1分)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11. (1分)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12. (1分)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3. (1分)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4. (1分)制作玻片标本时,盖玻片内有气泡没有关系。

15. (1分)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制作的植物切片要求薄而透明。

16. (1分)在放大镜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觉器官来观察世界。

17. (1分)调节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更清晰的物体图像。

18. (1分)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19. (1分)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10分)
20. (1分)在下列观察中,适合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A . 细菌
B . 蚜虫
C . 叶子表面气孔
21. (1分)制作一些浓的食盐水,用滴管滴几滴在玻璃片上,等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看到的是()。

A . 粉末状物质
B . 具有晶体结构的物质
C . 液体
D . 什么也看不到
22. (1分)关于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大量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B . 1663年,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了橡木树皮的细胞
C . 所有细胞的形态结构都是一样的
23. (1分)如右图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至中间,应向()移动装片。

A . 右上方
B . 左上方
C . 左下方
D . 右下方
24. (1分)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时,应该选取()做成玻片。

A . 果肉
B . 洋葱根
C . 洋葱叶
D . 干枯的表皮
25. (1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B . 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完成了生命的所有活动
C . 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精细的细胞结构
D . 红细胞薄而有弹性,使它们能通过微小的血管
26. (1分)把印有英文字母b的薄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图像是英文字母()。

A . d
B . b
C . q
D . p
27. (1分)讲一个5×放大镜和一个10×的放大镜组合起来,得到的是实际物体()的成像。

A . 2
B . 50
C . 5
D . 10
28. (1分)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是由()三种晶体构成。

A . 石英、长石、云母
B . 石英、黄铜矿、云母
C . 黄铜矿、长石、云母
D . 石英、长石、黄铜矿
29. (1分)下列选项中,不用显微镜来观察的是()
A . 洋葱表皮大液泡
B . 河水中的微生物
C . 味精的晶体
D . 植物的叶子细胞
四、连线题 (共2题;共2分)
30. (1分)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31. (1分)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1~7。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cm。

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中央。

五、简答题 (共2题;共2分)
32. (1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有哪些?请举出三个。

33. (1分)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吗?如果你认为不是,请举出三个微生物对人有益的例子。

六、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34. (4分)小宏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遇到一些问题,请你帮他回答。

(1)小宏在观察过程中,从目镜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应该怎么办?
(2)小宏在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时候,为了便于观察标本,应用()进行染色。

A . 高锰酸钾溶液
B . 碘酒
C . 酒精
(3)小宏想在视野内看到更多的细胞数目,他应该选哪个显微镜呢?()
A . 目镜10×,物镜5×
B . 目镜5×,物镜20×
C . 目镜10×,物镜20×
(4)请为小宏指出,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的步骤是:________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③盖好盖玻片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⑤染色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9题;共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10分)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10分)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四、连线题 (共2题;共2分)
30-1、
31-1、
五、简答题 (共2题;共2分)
32-1、
33-1、
六、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34-1、
34-2、
34-3、
34-4、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