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的制作实验

合集下载

烘焙实验报告面包

烘焙实验报告面包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面包制作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面包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面包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酵母、水、糖、盐、鸡蛋等辅料,经过发酵、醒发、整形、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

在发酵过程中,酵母利用糖和含氮化合物迅速繁殖,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使面团体积增大,结构酥松,多孔且质地柔软。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高筋面粉、黄油、砂糖、盐、鸡蛋、牛奶、干酵母、水、香草香精等。

2. 实验设备:菜刀、不锈钢盆、烤盘、台秤、烧杯、电热食品烘炉、高速强力食品搅拌机、多功能面包醒发箱等。

四、实验步骤1. 配方:高筋面粉1kg、黄油100g、砂糖180g、盐16g、香草香精4g、面粉改良剂4g、水100g、纯牛奶400g、干酵母20g。

2. 面团调制:将面粉、砂糖、盐、香草香精、面粉改良剂混合均匀,加入水、牛奶、干酵母,用高速强力食品搅拌机搅拌至面团光滑。

3. 发酵:将面团放入多功能面包醒发箱,温度控制在28℃,湿度控制在75%,发酵1小时。

4. 醒发: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分割成适当大小的面团,搓圆。

5. 整形:将搓圆的面团放入烤盘,用手指轻轻压扁,形成面包形状。

6. 醒发:将整形好的面包放入醒发箱,温度控制在38℃,湿度控制在85%,醒发30分钟。

7. 烘烤:将醒发好的面包放入电热食品烘炉,温度控制在180℃,烘烤15分钟。

8. 出炉:将烤好的面包取出,放置在冷却架上冷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面包外观:面包表面呈金黄色,形状饱满,有明显的气孔。

2. 面包口感:面包质地柔软,有弹性,口感细腻。

3. 实验结果分析:(1)配方对面包质量的影响:高筋面粉为面包提供韧性和咬劲,黄油、砂糖、盐等辅料能够改善面包的口感和风味。

(2)发酵对面包质量的影响:发酵是面包制作的关键环节,适当的发酵时间可以使面包体积增大,结构酥松,口感更佳。

(3)烘烤温度和时间对面包质量的影响:适当的烘烤温度和时间可以使面包表面呈金黄色,内部熟透,口感细腻。

甜面包生产实验报告

甜面包生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甜面包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甜面包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选择、面团调制、发酵、整形、烘烤等。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食品制作技巧。

4. 分析甜面包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确保产品质量。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实验地点实验室面包制作区四、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 高筋面粉:500g- 糖:100g- 鸡蛋:50g- 黄油:50g- 牛奶:100ml- 酵母:5g- 盐:2g- 水果干:适量- 装饰用糖粉:适量2. 实验设备:- 面包机- 电子秤- 搅拌器- 发酵箱- 烤箱- 烤盘- 量杯五、实验步骤1. 原料准备:将高筋面粉、糖、鸡蛋、牛奶、酵母、盐按照比例称量好,水果干和装饰用糖粉备用。

2. 面团调制:将面粉、糖、鸡蛋、牛奶、酵母、盐放入面包机中,启动面包机,低速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黄油,继续搅拌至面团光滑、有弹性。

3. 发酵:将调制好的面团放入发酵箱中,设置温度为28℃,湿度为75%,发酵约1小时,待面团体积膨胀至原来的2倍。

4. 整形: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轻轻排气,分割成均匀的小面团,揉搓成圆形,松弛10分钟。

5. 装饰:在松弛好的面团表面刷上蛋液,撒上适量的水果干和装饰用糖粉。

6. 烘烤:将整形好的面团放入预热至180℃的烤箱中,烘烤约20分钟,至表面呈金黄色。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步骤,成功制作出甜面包,外观呈金黄色,口感酥软,甜味适中,水果干香味浓郁。

2. 分析:- 面团调制过程中,黄油和糖的加入使面包口感更加酥软,同时增加甜味。

- 发酵过程对面包的口感和体积有重要影响,发酵充分的面团制作的面包体积更大,口感更佳。

- 烘烤过程中,温度和时间对面包的颜色和口感有直接影响,需严格控制。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甜面包的制作方法,熟悉了面包制作的各个环节。

2. 认识到发酵、烘烤等环节对面包品质的重要性,为今后的食品制作奠定了基础。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食品工艺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食品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实验一:面包制作(1)实验原理:面包是通过酵母发酵、面团调制、醒发、整形、烘烤等工序加工而成。

(2)实验材料:面粉、酵母、水、盐、糖、鸡蛋等。

(3)实验步骤:a. 面团调制:将面粉、酵母、水、盐、糖、鸡蛋等原料按比例混合,揉成面团。

b. 发酵:将面团放入温暖处发酵,待面团膨胀至原来体积的2倍左右。

c. 醒发: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搓排气,分割成小块,整形为面包形状。

d. 烘烤:将整形好的面包放入预热至180℃的烤箱中烘烤15-20分钟。

2. 实验二:糖水桔子罐头制作(1)实验原理:糖水桔子罐头是通过选果分级、热烫去皮、去络分瓣、去囊衣、漂洗整理、配汤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

(2)实验材料:桔子、白砂糖、盐酸、氢氧化钠、羧甲基纤维素(CMC)等。

(3)实验步骤:a. 选果分级:按果实横径每隔10mm分成一级。

b. 热烫:将桔子放入95-100℃的水中浸烫25-45秒。

c. 去皮、去络分瓣:趁热剥去橘皮、橘络,并按大小瓣分放。

d. 去囊衣:采用酸碱处理法,全去囊衣用0.15-0.2%HCL溶液常温浸泡40-50分钟,再用0.05%的NaOH30-58浸泡5分钟,以清水漂洗2小时。

e. 漂洗整理:将去囊衣后的桔子进行漂洗,去除杂质。

f. 配汤装罐:将漂洗整理好的桔子放入罐头中,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CMC,搅拌均匀。

g. 排气、密封:将罐头封口,放入排气箱中排气,密封。

h. 杀菌:将密封好的罐头放入高压杀菌锅中杀菌,杀菌时间为15分钟。

i. 冷却:将杀菌后的罐头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面包制作实验:实验过程中,面团调制、发酵、醒发、整形、烘烤等步骤均按照要求进行,最终制作出的面包口感良好,外观完整。

2. 糖水桔子罐头制作实验:实验过程中,选果分级、热烫去皮、去络分瓣、去囊衣、漂洗整理、配汤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等步骤均按照要求进行,最终制作出的糖水桔子罐头口感甜润,色泽鲜艳。

制作标准面包实验报告(3篇)

制作标准面包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面包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2. 了解面粉、酵母、水、盐等原料的作用。

3. 学习面包发酵和烘烤的基本原理。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制作出口感、外观俱佳的标准面包。

二、实验原理面包是通过面粉、酵母、水、盐等原料,经过发酵、成形、烘烤等工艺过程制作而成的。

面粉中的淀粉在酵母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膨胀发酵;烘烤过程中,面包表面形成酥脆的皮层,内部保持松软的口感。

三、实验材料1. 原料:面粉、酵母、水、盐、糖(可选)2. 工具:面包桶、面粉筛、搅拌刀、刮刀、烤盘、烤箱四、实验步骤1. 准备原料:将面粉、酵母、水、盐等原料准备好,面粉过筛,酵母溶解于水中。

2. 搅拌面团:将面粉、酵母、水、盐等原料倒入面包桶中,开启面包机搅拌功能,将原料搅拌均匀,形成面团。

3. 发酵:将面团放入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发酵,一般发酵时间为1-2小时,发酵至面团膨胀至原来的2-3倍。

4. 成形: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搓排气,分割成等份,滚圆松弛10分钟。

5. 搭配:根据个人喜好,可添加糖、果仁等配料。

6. 预热烤箱:将烤箱预热至180℃。

7. 烘烤:将松弛好的面团放入烤盘,喷水增加湿度,烘烤时间为20-30分钟,直至面包表面呈金黄色。

8. 冷却:将烘烤好的面包取出,放置于架子上冷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面包外观:制作的标准面包表面呈金黄色,皮薄、松软,内部结构细腻。

2. 面包口感:面包口感松软,有弹性,咀嚼时有明显的甜味。

3. 成功原因: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原料配比准确,发酵时间充足,烘烤温度适宜。

4. 改进措施:在下次实验中,可尝试调整酵母、水、盐等原料的配比,以改善面包的口感和外观。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制作标准面包的基本工艺流程,了解了面粉、酵母、水、盐等原料的作用,学习了面包发酵和烘烤的基本原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掌握好原料配比和发酵时间,以确保面包的品质。

烘焙面包实验报告

烘焙面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了解面包制作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面包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习如何调整配方和工艺,以达到理想的面包口感和品质。

4. 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面包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通过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形成多孔结构。

在烘烤过程中,面团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形成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 高筋面粉:500g- 酵母:5g- 白砂糖:50g- 盐:5g- 温水:250ml- 黄油:50g- 鸡蛋:1个2. 实验设备:- 面包机- 电子秤- 面包模具- 烤箱四、实验步骤1. 将面粉、酵母、白砂糖、盐混合均匀。

2. 加入温水,搅拌均匀,形成面团。

3. 将黄油切成小块,加入面团中,揉至黄油完全融入面团。

4. 将面团放入面包机,选择“面包制作”程序,设定时间为1小时。

5. 程序结束后,取出面团,进行分割和整形。

6. 将整形好的面团放入面包模具,进行二次发酵。

7. 发酵至模具的2/3满时,将面团放入预热至180℃的烤箱中,烘烤约25分钟。

8. 烤至面包表面金黄,内部熟透后取出,放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制作出口感松软、色泽金黄的面包。

2. 实验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点:- 面团发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面包的口感。

- 黄油加入面团中,可以增加面包的油脂含量,使其更加松软。

- 烘烤温度不宜过高,以免面包表面烤焦而内部未熟。

3. 通过调整配方和工艺,可以制作出不同口味的面包,如甜面包、全麦面包等。

六、实验结论1. 面包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涉及原料、工艺、设备等多个方面。

2. 通过实验,掌握了面包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为今后烘焙面包奠定了基础。

3.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 面团发酵时间控制不当,导致面包口感不佳。

- 烘烤温度过高,导致面包表面烤焦。

蛋糕面包制作实验报告(3篇)

蛋糕面包制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糕面包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蛋糕面包的制作技巧。

3. 体验烘焙的乐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1. 器材:烤箱、烤箱温度计、电子秤、面粉筛、搅拌器、模具、刮刀、烤箱手套、保鲜膜等。

2. 材料:1)蛋糕:低筋面粉、鸡蛋、白糖、牛奶、泡打粉、香草精。

2)面包:高筋面粉、鸡蛋、白糖、牛奶、酵母、盐、黄油。

三、实验步骤1. 蛋糕制作:(1)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白糖,用搅拌器打发至体积膨胀,颜色变浅。

(2)筛入低筋面粉和泡打粉,用刮刀翻拌均匀,加入牛奶和香草精,继续翻拌至无颗粒。

(3)将面糊倒入模具中,预热烤箱至180℃,放入烤箱中层,烘烤约25分钟。

(4)取出蛋糕,待其冷却后脱模,即可享用。

2. 面包制作:(1)将高筋面粉、白糖、盐、酵母混合,加入牛奶和鸡蛋,用搅拌器搅拌成面团。

(2)将面团揉至表面光滑,加入黄油,继续揉至面团表面光滑,有弹性。

(3)将面团放入温暖处发酵至体积膨胀2倍。

(4)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等份,揉圆后松弛15分钟。

(5)将松弛好的面团放入模具中,进行二次发酵。

(6)预热烤箱至180℃,放入烤箱中层,烘烤约30分钟。

(7)取出面包,待其冷却后脱模,即可享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糕制作结果:蛋糕口感松软,颜色金黄,香气扑鼻。

2. 面包制作结果:面包口感松软,层次分明,香气浓郁。

3. 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蛋糕面包的制作原理和过程,了解了不同食材的配比和制作技巧。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鸡蛋打发时,要充分打发,使蛋糕体积膨胀。

(2)面粉和泡打粉要提前过筛,避免面糊中有颗粒。

(3)烤箱温度要适中,避免烤焦。

(4)面包发酵过程中,要保证面团在温暖处发酵,使其充分膨胀。

五、实验总结本次蛋糕面包制作实验,让我们了解了烘焙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烘焙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学习,不断尝试,制作出更多美味的蛋糕和面包。

实验报告 面包的制作

实验报告 面包的制作

实验报告面包的制作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掌握面包的制作过程,了解面包的发酵原理及烘烤技巧,同时培养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2. 实验材料- 高筋面粉500克- 白砂糖30克- 酵母10克- 温水250毫升- 盐适量- 黄油适量3. 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高筋面粉、白砂糖、盐混合在一起,备用。

将酵母和温水搅拌均匀,静置片刻,等待酵母发酵。

2. 加入发酵酵母:将发酵好的酵母倒入步骤1的面粉混合物中,搅拌均匀至面团成型。

3. 揉面:将面团放在台面上,用双手将面团不停地向前推,再用手掌压下,反复揉搓10-15分钟,直至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

4. 发酵:将揉好的面团放入大碗中,盖上保鲜膜或湿毛巾,放置在温暖处,进行发酵,等待面团体积约增加一倍。

5. 分割: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台面上轻轻排气,分割成适量的小面团。

6. 成型:将小面团搓圆,然后轻轻按压扁平,边缘收紧,整形成一个漂亮的面团球。

7. 二次发酵:将成型好的面团放在烤盘上,再次盖上保鲜膜或湿毛巾,放置在温暖处进行二次发酵,等待体积再次增加。

8. 烘烤:预热烤箱至180摄氏度,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入烤箱,烤制12-15分钟,待面包表面呈现金黄色即可。

9. 出炉:将烤好的面包取出,立即涂上适量的黄油,待面包完全冷却后即可食用。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制作了美味的面包。

经过发酵和烘烤,面包体积蓬松,呈现出金黄色的外表,口感松软,香气四溢。

面包上涂抹的黄油使得面包更加滋润可口。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面包的制作过程,掌握了关键的发酵和烘烤技巧。

5.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亲自动手制作面包,我们不仅加深了对面包制作过程的认识,还培养了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面包制作需要严谨的步骤和耐心的等待,同时对发酵和烘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面包既是一种美食,也是一门艺术,它蕴含着厨师的智慧和热情。

我们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继续尝试制作更加丰富多样的面包,享受制作美食的乐趣。

实验:面包的制作

实验:面包的制作

实验:面包的制作
引言
本实验旨在教授面包的制作过程。

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面包制作的每个步骤,研究者将能够了解面包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材料
- 面粉:500克
- 酵母:10克
- 盐:5克
- 糖:10克
- 温水:300毫升
实验步骤
1. 在一个大碗中,将面粉、酵母、盐和糖混合均匀。

2. 逐渐加入温水,同时用手或木勺搅拌,直到面团开始形成。

3. 将面团倒在平坦的台面上,用手揉搓面团,直到面团变得光滑和有弹性。

4. 将面团放回碗中,用湿布盖住,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发酵1个小时,或直到面团体积变大两倍。

5. 面团发酵后,取出并将其放在烤盘上。

6. 将烤盘放入预热至200摄氏度的烤箱中,烘烤25-30分钟,直到面包呈现金黄色并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7. 取出烤盘,将面包放在架子上放凉。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学会了制作面包的基本步骤。

面包的制作需要合适的比例和技巧来保证面团发酵和烘烤的品质。

通过不断练和尝试,我们可以制作出美味的面包。

注意事项
-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

- 在面团发酵的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烤箱操作时要小心,使用防烫手套或厨房纸巾来避免烫伤。

参考资料
1. 胡瑞森. (2016). 美味面包的制作[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王小东. (2020). 错了吗?你做的面包没有成功?[M].华华传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包的制作实验
摘要简要介绍了面包制作的基本工艺, 并对影响面包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和关键工艺进行了分析概述,为进一步提高面包制品的品质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面包发酵烘烤影响因素
前言
面包作为一种方便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对面包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同时,人们对面包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面包的制作历史悠久,经过历代面包师的不断实践、创新、挖掘和整理,使面包的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从而使面包的品种也更加丰富。

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面包以应用活性干酵母生产的一次发酵面包为主,只有很好地掌握此种类型面包的生产技术,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面包制品。

因此,本文对影响面包加工品质的主要因素和关键工艺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面包制品的品质提供借鉴。

1 实验目的
通过制作面包,了解掌握面包生产工艺和主要操作要点;用高筋、中筋、低筋三种面粉,分别发酵不同时间,制出不同的面包,评价分析并讨论不同处理的优劣,了解其中的原因,初步掌握生产中主要操作技能。

2 实验原理
面包是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果仁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发酵、整型、成型、烘烤、冷却等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在面团发酵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积累了足够的生成物,使最终的制品具有优良的风味和芳香感,使面团发生一系列的物理的、化学的变化后变得柔软,容易延展,便于机械切割和整形等加工。

在发酵过程中进一步促进面团的氧化,增强面团的气体保持能力。

面团发酵的基本原理:
第一步是部分淀粉在β-淀粉酶作用下生成麦芽糖,其反应式如下:
淀粉酶
2(C6H10O5)n +nH2O ──→n(C12H22O11)
淀粉麦芽糖
第二步是麦芽糖在麦芽糖转化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其反应式如下:
麦芽糖转化酶
C12H22O11 +H2O ───→2C6H12O6
麦芽糖葡萄糖
第三步是酵母菌能迅速将糖分解成C02与H20,其总的反应如下:
C6H1206 +602 ─→6C02 +6H20 +2821.4kJ
而制作面包的面粉一般是湿面筋值在35%以上的高筋面粉,用以形成组织结构和为酵母菌提供发酵所需的能量。

本实验使用高中低筋面粉,发酵不同时间,考察不同处理制出的面包质量的差异。

3 实验设备与器材
烤炉、油刷、刮刀、不锈钢盘、烤盘、和面机、纱布、量筒
高筋面粉8斤、中筋面粉3斤、低筋面粉3斤、酵母、白砂糖、盐、植物油、蜜糖
4 实验工艺流程
4.1 工艺流程
原辅材料→面团调制→静置→整型→发酵→烘烤→冷却→成品检验
4.2 操作步骤与要点
4.2.1 面团调制
先将等于面粉质量12%的糖用50%的水溶化,加入面粉中,加1.0%酵母和0.2%盐,混合后放入和面机和面。

4.2.2静置
把和好的面团盖上纱布静置15-20min。

4.2.3发酵
在30-33℃下,按下面分组进行发酵:
①组:高2h,中1h
②组:中1.5h,低1h
③组:高1h,低2h
④组:高1.5h,低1.5h
⑤组:中2h
4.2.4 烘烤
上火180℃,下火150℃烘烤。

4.2.5 成品检验
使用排空法测面包比容。

5 感官评定结果
对制作出来的面包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见表1。

表1 面包样品感官评定结果
高筋2h 高筋
1.5h
高筋
1h
中筋
2h
中筋
1.5h
中筋
1h
低筋
2h
低筋
1.5h
低筋1h
形态(20)19 17 16 18 17 15 16 10 8 色泽(20)18 16 15 17 16 14 12 10 9 气味(20)15 14 11 12 10 10 11 10 10 口感(20)18 14 13 12 11 10 8 7 6 组织(20)16 14 12 14 12 8 8 6 5 总分86 75 67 73 66 57 54 42 38
由表中可得,发酵时间对高筋,中筋和低筋面粉制成的面包都有影响,其中发酵两
小时的三种不同筋度面粉面包都比发酵1.5小时和1小时的感官评定得分高。

而由面粉
筋度来看,相同的发酵时间,面粉筋度越高,面包的感官评定得分越高。

6 结果分析与讨论
6.1 面粉质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6.1.1 面粉质量对面团搅拌的影响
在面团搅拌的过程中,由于面筋蛋白质空间结构存在硫氢基容易被空气氧化成二硫键,从而扩大和加强了面筋网络组织,随着搅拌的延长和对面团的不断揉压、迭叠,面
筋网络进一步细密化。

当面筋得到充分扩展时,面团变得非常柔软,用力拉时具有良好
的弹性和延伸性,良好的延伸性使面团变得柔软,易于滚团和整形,而良好的弹性则使面
团在发酵和烘烤过程中可以保存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能承受面团膨胀所产生的张力,
使二氧化碳不易逸出,面包具有良好的面包急胀,保证成品达到最大体积且组织均匀。

另外面筋含量高且质量好的面粉的吸水率也较大,从而有利于保持产品的柔软度,同时也提高的出包率
6.1.2 面粉质量对面团发酵的影响
影响面团发酵的因素较多,就面粉品质方面而言,首先是面粉中的淀粉酶的活性对面团发酵的影响较大。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不断地将淀粉分解成单糖供酵母利用,以加速面团发酵,但如果使用变质或经高温处理的面粉,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大大降低了面粉的糖化作用,生产出的面包体积小、颜色差。

因此,这种面粉通过添加淀粉酶来促进淀粉糖化,加快振荡发酵,并为面包在烘烤阶段着色的美拉德反应和焦糖化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其次,面粉筋度的强弱对发酵也有较大影响,用筋度较强的面粉调制的面团,含水量较大,柔软且弹性好,能保持大量的气体,使面团能长时间承受气体的压力,并最终膨胀成海绵状的结构,相反,使用弱筋度的面粉,在发酵时不保持大量气体,容易造成面团坯埸陷。

6.1.3 面粉质量对烘烤的影响
筋度较强的面粉搅拌的面团正常的发酵,入炉后具有明显的烘焙急胀,随着烘烤的进行,面筋凝固,韧性增强,面协和内部压力增加,使面包得到膨大,松软的体积和均匀、韧性的内部组织。

如果面粉的筋度太弱,面筋组织承受不了一定的压力而使小气孔破裂变成大气孔,使面包内部组织不均匀,出现大空洞,严重时会出现塌架现象。

另外,面粉的加工精度即灰分对面包芯的光泽度、面包口感影响也较大,精度越高,灰分越低,面包芯乳白光亮、无砂感。

6.2 发酵时间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在面包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酵母在发酵时利用原料中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糖类及α-淀粉酶对面粉中破损淀粉进行转化后的糖类营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氮,使面团体积彭大,结构疏松。

其次,酵母菌本身含有各种酶,约50余种之多,其中最主要的是α-淀粉酶、蛋白酶、转化酶、麦芽糖酶及酒精酶等5种,酵母中的各种酶对面团中的各种有机物发生的生化反应,总的趋势是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物质变成结构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能为人体直接吸收的中间生成物和单分子有机物。

相同酵母添加量的不同发酵时间面包感官评分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相同筋度的面粉中,发酵2h的面包评价最高,其次是1.5h的,评价最低的是1h的。

即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面包的感官评分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醒发时间不够时,面筋网络结构没形成,
面包挺立发硬,比容小,表面不光滑,且有很多小气泡,所以需要通过增长发酵时间以达到好的品质。

但并不是发酵时间越长面包品质就越好。

因为发酵时间过长面筋网络持气性变差,面包塌陷,皮瓤分离严重,出现大的气泡,且出炉时发生萎缩的几率也较大。

可以说面团发酵过程中,发酵时间不同,酵母菌产气量不同,面团体积变化不同,这些都对最终的面包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6.3其他因素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除了上述条件影响面包的品质外,面粉的白度也影响面包的品质,越靠近麦粒中心部位胚乳磨制的面粉颜色越白, 形成的面筋不仅质量高而且品质好。

一般情况下, 将麦粒沿横断面切开, 从胚乳的中央部分到外围, 面筋蛋白质的数量逐步增加, 但质量逐步下降。

也就是说, 在胚乳中央的面筋蛋白质数量少但质量好, 而胚乳外缘部分的面筋蛋白质数量多但质量差。

所以, 面包专用粉要求尽量从皮磨系统提取, 保证面粉颜色白、品质好。

参考文献
[1]苏东民,胡丽花,苏东海.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73-77
[2]纪建海,王彦霞.对影响面包质量两个因素的探讨.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年,第五期.
[3]豆康宁,赵永敢,魏永义,粮油加工.影响面包体积因素的探讨.粮油加工.2011,05.
[4]张守文.面包酵母的功能特性与科学使用方法.食品科学.2002,(04):31-34.
[5]纪建海,王彦霞.对影响面包质量两个因素的探讨.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6,(05):73-74.
[6]王立革,陶虹,卲秀芝.酵母和乳酸菌共同发酵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05):38-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