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馒头发酵方法与过程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酵母制作馒头实验报告

酵母制作馒头实验报告

酵母制作馒头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酵母在制作馒头过程中的作用,并比较不同参数下的馒头质地,以便寻找最佳制作条件。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1. 高筋面粉300克2. 酵母10克3. 白糖10克4. 温水100克5. 盐适量方法1. 将面粉放入容器中,加入白糖和盐,充分搅拌均匀。

2. 在面粉中挖一个小坑,将酵母溶解在温水中。

3. 将溶解好的酵母水倒入面粉中,用筷子搅拌均匀。

4. 将面团放在桌面上,揉搓约10分钟,直到面团光滑且有弹性。

5. 将揉好的面团放入盆中,用湿布盖好,放置在温暖通风的环境中发酵1至2小时,直到面团体积明显增大。

6. 取出面团,揉搓排除气泡。

7. 将面团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小块,搓圆。

8. 将搓好的小面团放在蒸锅中,蒸15至20分钟,直到馒头变得蓬松。

9. 取出馒头,稍稍晾凉后即可食用。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条件下制作馒头:实验一:发酵时间对馒头质地的影响在这一实验中,我们将发酵时间设置为1小时和2小时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发酵时间为2小时的馒头比发酵时间为1小时的馒头更加蓬松,质地更加绵软。

这是因为在较长时间的发酵过程中,酵母可以更充分地分解淀粉和蛋白质,产生更多的气体,从而使馒头发酵得更好。

实验二:酵母用量对馒头质地的影响在这一实验中,我们将酵母用量设置为5克、10克和15克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酵母用量为10克时的馒头比其他两组更加松软。

而酵母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馒头的质地造成不良影响。

过多的酵母会导致馒头过于发糖,而过少的酵母则会使发酵不充分,馒头质地较硬。

结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发现馒头制作的关键因素是发酵时间和酵母用量。

较长时间的发酵和适量的酵母用量能够获得更加蓬松和绵软的馒头。

在实际制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选择较长的发酵时间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总之,酵母在馒头制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制作馒头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用酵母菌发酵馒头的实验步骤

用酵母菌发酵馒头的实验步骤

亲手制作:酵母菌发酵馒头的实验步骤使用酵母菌发酵馒头的实验步骤详解如下:一、准备材料1、面粉:根据需要的馒头数量选择合适量的面粉,建议使用中筋面粉,适合制作馒头等中式面点。

2、酵母:选择活性干酵母,按照面粉量的1%左右添加。

3、水:适量,用于和面。

4、糖:少量,用于促进酵母发酵。

二、实验步骤1、溶解酵母:在一个小碗中,将酵母和少量的糖放入温水中(水温约35-40℃),静置几分钟,直到酵母完全溶解并出现小气泡,这表示酵母已经活化。

2、和面:将面粉倒入一个大碗中,在中间挖一个小坑,倒入已经溶解的酵母水。

然后,用手逐渐将面粉和水混合,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

注意,水的量要适量,过多会导致面团过软,过少则面团过硬。

3、发酵:将揉好的面团放入一个稍大的碗中,盖上湿布或保鲜膜,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视温度和酵母活性而定,一般需要1-2小时,直到面团膨胀至原来的两倍大。

4、揉面和塑形: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根部用力揉压,排出面团中的空气。

然后,将面团分成小块,每块揉成圆形或长条形,形成馒头的形状。

5、二次发酵:将塑形好的馒头放在蒸笼或蒸锅中,保持一定的间距,再次盖上湿布或保鲜膜进行二次发酵,时间约为20-30分钟,直到馒头膨胀。

6、蒸馒头:大火将水烧开,然后转中火开始蒸馒头。

蒸的时间根据馒头的大小而定,一般约15-20分钟。

蒸好后,不要立即打开锅盖,让馒头在锅中焖几分钟,以防馒头突然遇冷回缩。

7、取出馒头:焖几分钟后,打开锅盖,小心取出馒头,放在晾架上冷却。

冷却后的馒头口感更佳。

三、注意事项1、酵母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最好在温暖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2、揉面时要用力揉压,使面团表面光滑,有利于馒头的成型和口感。

3、蒸馒头时,火候要适中,避免火力过大导致馒头表面开裂。

用馒头做实验报告(3篇)

用馒头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馒头的基本制作方法;2. 了解馒头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馒头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蒸制而成的主食。

制作馒头的过程中,面粉中的淀粉在酵母的作用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形成多孔的结构。

蒸制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受热膨胀,使馒头更加松软。

三、实验材料1. 面粉:500克;2. 温水:250毫升;3. 酵母:5克;4. 白砂糖:适量;5. 食盐:适量;6. 碱水:适量(可选);7. 面粉筛;8. 搅拌盆;9. 擀面杖;10. 馒头蒸笼。

四、实验步骤1. 将面粉、温水、酵母、白砂糖、食盐放入搅拌盆中,搅拌均匀;2. 将混合物揉成面团,揉至表面光滑,有弹性;3. 将面团盖上湿布或保鲜膜,发酵1-2小时,体积膨胀至原来的2-3倍;4. 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揉搓排气,使面团恢复原来的体积;5. 将面团擀成厚约1厘米的长方形面片;6. 将面片卷起,用刀切成约3厘米宽的长条;7. 将长条揉搓成圆形,使两端捏紧;8. 将揉好的馒头放入蒸笼中,盖上盖子,进行二次发酵10-15分钟;9. 预热蒸锅,将馒头放入蒸笼,大火蒸制15-20分钟;10. 蒸熟后,将馒头取出,放置冷却即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按照上述步骤制作的馒头,口感松软,色泽洁白,表面光滑,符合馒头的基本特征。

2. 实验分析:(1)面粉质量:选用优质面粉,有利于馒头口感和外观;(2)水温:使用温水可以加快酵母发酵速度,缩短发酵时间;(3)酵母用量:适量酵母可以保证面团发酵充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馒头质量;(4)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馒头口感和体积;(5)揉面技巧:揉面时力度要适中,避免面团过于紧实或过于松散;(6)蒸制时间:蒸制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馒头口感和外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馒头的基本制作方法,了解了馒头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馒头发酵方法与过程实验报告

馒头发酵方法与过程实验报告

馒头发酵方法与过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馒头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确定馒头发酵的最佳条件。

二、实验器材:小麦粉、酵母、糖、盐、水、温度计、秤、容器、拌面盆、发酵箱。

三、实验步骤:1.将小麦粉、糖、盐和酵母按比例混合均匀;2.逐渐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成面团;3.将面团放在拌面盆中,盖上湿布,置于发酵箱中;4.调整发酵箱的温度为30-35摄氏度,保持稳定;5.观察面团的发酵情况,待面团体积增大约2倍时即可。

四、实验结果:实验中使用的小麦粉、糖、盐和酵母的配比为:500克小麦粉,20克糖,10克盐和5克酵母。

加入水的量为200毫升。

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后,将拌好的面团放入发酵箱中进行发酵。

在调整好发酵箱的温度后,将面团放入发酵箱中观察。

经过大约1个小时的发酵,面团的体积明显增大,变得松软有弹性。

发酵后的面团可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小块,搓成圆形的馒头。

五、实验分析:馒头发酵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酵母的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体积膨胀。

酵母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以及充足的氧气。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增加水的量和调整发酵箱的温度来提供合适的发酵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面团的发酵程度与时间和发酵条件密切相关。

在合适的温度下,酵母可以更好地进行代谢活动,加快面团的发酵速度。

适量的水分有助于面团的发酵,但过多的水可能导致面团过于湿润,影响发酵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馒头发酵的原理和过程。

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形成松软的馒头。

合适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水分和氧气的提供等。

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会杀死酵母,过低则会影响酵母的生长活动;水分要适中,过于湿润会影响发酵效果;面团发酵至少需要1个小时,时间过短则馒头会不松软,时间过长则容易出现酸败。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制作馒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明确了馒头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为今后的烘焙实践提供了基础知识和经验。

面团发酵实验报告

面团发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面团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面团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3. 探究不同发酵方法对面团质量的影响。

4. 提高面团发酵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面团发酵是利用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面粉中的淀粉、糖类等物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使面团膨胀发酵的过程。

面团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产生使面团形成许多气孔,从而使面包、馒头等食品具有松软、多孔的口感。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高筋面粉- 干酵母- 温水- 白糖- 盐- 食用油- 发酵箱2. 仪器:- 电子秤- 搅拌器- 面团发酵盒- 温度计- 量杯四、实验步骤1. 面团制备:- 称取100克高筋面粉,加入3克干酵母、5克白糖、2克盐和适量温水。

- 用搅拌器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揉成面团。

- 将面团揉至表面光滑,有弹性。

2. 面团发酵:- 将揉好的面团放入发酵箱,设定温度为30℃,湿度为75%。

- 发酵时间根据酵母品种和温度调整,一般发酵时间为1-2小时。

3. 面团发酵效果观察:- 观察面团体积是否膨胀,表面是否光滑,有无气泡等。

4. 面团分割与整形:-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均匀的小面团。

- 将小面团揉成圆形或长条形,准备下一步制作面包、馒头等食品。

5. 面团二次发酵:- 将整形好的面团放入发酵箱,进行二次发酵,时间约为30分钟。

6. 面团烘烤:- 将二次发酵好的面团放入预热的烤箱中,根据食品种类和烤箱温度调整烘烤时间,一般烘烤时间为10-15分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体积明显膨胀,表面光滑,有少量气泡产生,说明发酵效果良好。

2. 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3. 不同发酵方法对面团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酵母发酵法具有发酵速度快、发酵效果稳定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酵馒头制作实验报告(3篇)

发酵馒头制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馒头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发酵馒头的制作方法。

3. 体验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乐趣。

二、实验材料1. 原料:面粉500g、温水300ml、酵母5g、白糖10g。

2. 工具:面粉筛、和面盆、擀面杖、蒸锅、蒸笼、剪刀等。

三、实验步骤1. 酵母活化:将5g酵母倒入温水中,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

2. 和面:将面粉、白糖、温水倒入和面盆中,边倒边搅拌,使面粉充分吸水,形成絮状。

3. 揉面:将絮状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放置温暖处发酵1小时。

4. 分割: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若干等份,每个面团揉成圆形。

5. 擀面:将圆形面团擀成厚约1cm的圆片。

6. 成型:将擀好的面片卷起,用剪刀剪成大小均匀的小段。

7. 蒸制:将剪好的面团放入蒸笼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至体积膨胀1倍左右。

8. 蒸煮:将发酵好的面团放入蒸锅中,大火蒸15分钟,关火后焖3分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成功制作出发酵馒头,口感暄软,具有独特的发酵香味。

2. 实验分析:(1)酵母活化:酵母在活化过程中,能够迅速吸收水分,释放出酶,使面团发酵。

(2)和面:面粉与水、白糖充分混合,使面团具有足够的弹性,有利于发酵。

(3)发酵:面团在温暖处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形成气孔,使馒头暄软。

(4)蒸制:蒸煮过程中,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形成气孔,使馒头更加暄软。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发酵馒头的制作方法,了解了发酵馒头的制作原理。

发酵馒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传统食品,具有独特的发酵香味,值得推广。

六、实验注意事项1. 酵母活化时,水温不宜过高,以免杀死酵母。

2. 发酵过程中,面团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酵母活性。

3. 蒸煮过程中,火候不宜过大,以免馒头表面烧焦。

4. 发酵馒头在储存过程中,应密封保存,以免变质。

七、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种类的面粉制作发酵馒头,如玉米面粉、高粱面粉等。

2. 探索发酵馒头与其他食材的搭配,如豆沙、芝麻等。

发酵面制品实验报告(3篇)

发酵面制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面制品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发酵面制品的发酵条件、制作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发酵面制品生产过程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面粉、水、干酵母、白糖、食盐、食用油、发酵剂(如老面、酒曲等)。

2. 实验设备:搅拌机、蒸笼、烤箱、电子秤、温度计、计时器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一:面粉发酵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面粉发酵过程,了解发酵原理。

(2)实验步骤:① 准备面粉、水、干酵母,按比例混合;② 将混合物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③ 将面团置于温暖处发酵,观察面团发酵情况;④ 记录发酵过程中面团体积变化、表面状态等。

2. 实验二:馒头发酵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馒头发酵方法,制作出合格馒头。

(2)实验步骤:① 准备面粉、水、干酵母、白糖、食盐,按比例混合;② 将混合物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③ 将面团置于温暖处发酵,待面团发酵至原体积的2倍;④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小面团,搓成馒头形状;⑤ 将馒头放入蒸笼,蒸制10-15分钟;⑥ 蒸熟后取出,待冷却即可食用。

3. 实验三:面包发酵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面包发酵方法,制作出美味面包。

(2)实验步骤:① 准备面粉、水、干酵母、白糖、食盐、食用油,按比例混合;② 将混合物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③ 将面团置于温暖处发酵,待面团发酵至原体积的2倍;④ 将发酵好的面团分割成小面团,搓成圆形;⑤ 在面团表面刷上蛋液,撒上芝麻;⑥ 将面包放入烤箱,烤制10-15分钟;⑦ 烤熟后取出,待冷却即可食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面粉发酵实验结果显示,面粉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酵,发酵过程中面团体积逐渐增大,表面出现气泡,说明面团中的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2. 实验二:馒头发酵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可以制作出合格馒头。

发酵过程中,面团体积增大,馒头表面光滑,口感松软。

小面团发酵实验报告(3篇)

小面团发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对面团发酵效果的影响。

2. 了解酵母菌在面团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3. 学习实验设计、数据记录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原料:面粉、干酵母、温水、糖、盐、植物油。

2. 仪器:电子秤、面粉筛、搅拌器、发酵箱、温度计、计时器、量筒、天平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五组,每组设置不同的发酵条件。

- A组:室温发酵(约25℃)- B组:低温发酵(约10℃)- C组:高温发酵(约40℃)- D组:加糖发酵(原配方基础上增加10%的糖)- E组:加油发酵(原配方基础上增加10%的植物油)2. 实验步骤:- 将面粉过筛,加入干酵母、糖、盐,搅拌均匀。

- 加入温水,揉成面团,盖上湿布,静置10分钟。

- 分别将五组面团放入发酵箱,设定相应的温度和湿度。

-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面团体积、重量、表面状态等数据。

- 发酵至面团体积增加约2倍时,停止发酵。

3. 数据处理:- 记录每组面团的发酵时间、体积、重量等数据。

- 分析不同发酵条件对面团发酵效果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室温发酵(A组):- 发酵时间:约1小时- 体积增加:约2倍- 重量增加:约1.5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

2. 低温发酵(B组):- 发酵时间:约2小时- 体积增加:约1.5倍- 重量增加:约1.2倍- 表面状态:表面粗糙,有弹性。

3. 高温发酵(C组):- 发酵时间:约30分钟- 体积增加:约1.8倍- 重量增加:约1.4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

4. 加糖发酵(D组):- 发酵时间:约1小时- 体积增加:约2倍- 重量增加:约1.6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口感甜。

5. 加油发酵(E组):- 发酵时间:约1小时- 体积增加:约2倍- 重量增加:约1.5倍- 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有弹性,口感油腻。

五、实验结论1. 室温发酵效果较好,发酵时间适中,面团表面光滑,有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馒头发酵方法与过程实验报告
馒头的发酵方法很多,有老面发酵法、酒曲发酵法、化学膨松剂发酵法、酵母发酵法等等。

实验证明无论从食品营养的角度,还是从操作的角度,酵母发面都有很强的优势。

用酵母发面不仅适合家庭和工业化生产线,也适合小型作坊式馒头房,特别是对于要求不增加成本的用户也是非常合适的。

酵母发酵是馒头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它对于馒头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常见的酵母发酵工艺
酵母的发酵原理是利用面粉中的糖份与其他营养物质,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成海绵状结构。

在酵母馒头的生产中,常见的发酵工艺简单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
1.一次发酵法
原辅料: 和面、压面、成型、发酵、汽蒸
(1)操作方法:
和面: 将所有的原辅料一次加入和成面团,干酵母用量0.3%,鲜酵母用量为1%左右,加水量38-40%,和好的面团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8℃。

成型: 馒头成型由馒头成型机来完成,家庭制作由手工完成,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馒头坯。

发酵: 在温度30-32℃,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让面团发酵35分钟。

没有恒温恒湿条件的,也可以采取其它相应的保温措施。

蒸煮: 面团发酵完成以后,沸水上笼蒸20分钟。

(2)发酵特点:
用一次发酵法生产馒头,具有工艺线路短,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许多优点,并且生产出来的馒头有很好的咀嚼感。

因此该方法被许多馒头厂家广泛使用。

2.二次发酵法
部分原辅料:第一次和面、第一次发酵、第二次和面
压面、成型、第二次发酵、汽蒸
(1)操作方法:
第一次和面取30%左右的面粉加入所需的干酵母(添加量以第一次所加面粉量的0.16%计)再加上50%左右的水(加水量以第一次所加面粉量计),和成面团。

第一次发酵和好的面团在温度26-28℃,湿度70-80%的条件或温暖的自然条件下发酵8-12小时。

发酵时间也可以根据自己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酵母的用量、两次和面时面粉的配比以及发酵温度、湿度来灵活调节。

第二次和面将剩余70%左右面粉全部加到已经发酵好的面团中,再加40%的水(以第二次所加面粉量计)和面。

压面、成型面团和好后,进行压面、成型,制成馒头坯。

第二次发酵成型后的面团在28℃,湿度70-80%左右的环境中发酵60分钟左右。

汽蒸发酵好的面团,沸水上笼蒸20分钟。

(2)发酵特点
该方法发酵时间长,让酵母有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活化和繁殖,因而可以产生明显的香甜风味和营养物质,生产出的馒头柔软,具有微细的海绵体结构,另外发酵时间可以根据生产时间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动。

与老面发酵相比,该工艺简单实用,不需加碱,可以明显降低原料成本。

3.酵母发酵方法的选择
在制定馒头生产工艺线路时,选择何种发酵方法,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如果要减少繁琐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可以用一次发酵法;如果对于产品的要求比较高,且不愿意增加过多的原料成本时,可选择二次发酵法。

酵母发酵生产的馒头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特殊风味,其操作工艺有发酵时间短,操作方便简单等优点,发酵后期无需加碱,比传统的酒酿、发酵粉或老面发酵更有优势。

掌握好面团的发酵技术,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酵母发酵工艺,是完全可以生产出质量好、成本低的馒头来的。

--------------------------------------------------------------------- 附:刀切馒头的做法
刀切馒头是馒头最基础的形式,若要做出膨松的柔软的刀切馒头,在揉面团时,要注意不宜揉搓过度,以防破坏酵母菌的活性,使成品不够膨松。

另外,要记得将生胚放温暖处醒发。

制作步骤:
1.在案板上洒一层干面粉后将发酵面团放上
2.将发酵面团搓成3cm粗的长条。

3.将长条切成约3cm宽的段。

4.另取盛器洒上干面粉。

5.将刀切馒头生胚逐个放入。

6.放较温暖的地方醒发2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