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实验报告二

合集下载

发酵实验报告二、根霉曲糖化能力的测定

发酵实验报告二、根霉曲糖化能力的测定

发酵工程学实验报告实验二根霉曲糖化能力的测定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应用生物教育班级12应生A班姓名李顺昌学号124120218实验课程根霉曲的制备指导教师许波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下学期实验二根霉曲糖化能力的测定小组合作:是小组成员:李顺昌、李媛媛、方淑萍、周玉坤一、实验目的1.了解标准曲线的制作和使用方法2.掌握DNS(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糖化酶活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会计算糖化酶的糖化DE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设备:天平、烧杯、三角瓶、水浴锅、离心机、722分光光度计等2.材料:根霉曲、柠檬酸缓冲液、DNS、0.1%葡萄糖溶液、1%淀粉溶液三、实验原理1.淀粉:由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构成的直链淀粉和α-1,6位有分支的支链淀粉组成,其水解需淀粉酶和糖化酶的作用;淀粉酶的作用:首先酶解淀粉为小分子的糊精、寡糖和少量单糖;糖化酶的作用:其次通过糖化酶的作用将小分子的糊精和寡糖降解为还原性的单糖。

2.DNS法:利用碱性条件下,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该产物在煮沸条件下显棕红色,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颜色深浅与还原糖含量成比例关系的原理,用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

3.DE(Dextrose Equivalent,葡萄糖值):是糖化液中还原糖(以葡萄糖计)占干物质的百分比,工业上用DE值表示淀粉的水解程度或糖化程度。

四、实验方法步骤1.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先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用选定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在一定波长下分别测定吸光度A。

以A为横坐标,浓度c为纵坐标,则得到一条拟合度较好的直线,称为标准曲线。

然后使用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和步骤测定被测溶液的吸光度,便可从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的被测溶液浓度或含量。

2.待测酶液的制备烘干:把发酵产物倒于平皿中,50℃烘干;制备酶粉:将烘干的发酵产物用研钵研磨成粉状(尽量磨细),装于塑料袋中备用;制备酶液:称取1g根霉曲粉,充分溶解于30mL缓冲液(即稀释30倍),纱布(4层)过滤去除杂质,滤液备用。

发酵工程实习报告

发酵工程实习报告

发酵工程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发酵工程实习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生长、代谢和产物生成等问题,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能源等领域。

通过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发酵工程的基本理论及其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本次发酵工程实习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发酵基础知识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和讲座,学习了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发酵过程中的糖代谢和产物生成等内容。

同时,还学习了发酵反应器的结构和工艺参数的选择等基本知识。

2.实验操作技能培训: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发酵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如细菌的培养与传代、发酵反应器的搭建与运行等。

通过反复演练,我们掌握了操作流程,并提高了实验技能的熟练度。

3.发酵过程监测与控制:学习了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绘制和计算,并了解了发酵过程中的气体产量和溶氧量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了解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控工艺参数来优化发酵过程。

4.产物提取和分析:学习了发酵产物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包括离心、过滤、浓缩等方法,以及产物的质量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等。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掌握了一些常用的产物提取和分析技术,并学会了分析数据和提出改进方案。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发酵工程实习,我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和收获:1.理论知识的提高: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验操作,我对发酵工程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发酵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控方法。

2.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一些发酵工程操作技能,如微生物的培养与传代、发酵反应器的搭建与运行等,并提高了实验技能的熟练度。

3.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我积极思考和尝试一些改进措施,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培养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实验操作的熟练度还不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有待提高等。

发酵工程教学实习报告

发酵工程教学实习报告

发酵工程教学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我对发酵工程领域充满好奇,并希望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及应用。

此次发酵工程教学实习,旨在让我们掌握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熟悉发酵设备的使用,以及提高我们在发酵工程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发酵工程理论课程学习,掌握了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发酵设备的构造及操作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发酵过程中的参数调控、生产效益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发酵工程实验室和生产车间,亲身参与了发酵实验和生产操作。

具体内容包括:(1)实验室发酵实验:我们学习了酵母细胞的活化、培养、繁殖等过程,掌握了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2)生产车间实习:我们参观了啤酒、酱油、醋等传统发酵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了现代化发酵生产线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生产车间的卫生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3.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们完成了以下成果:(1)掌握了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发酵设备的操作方法;(2)学会了实验室发酵实验的操作技巧,并完成了相关实验报告;(3)了解了生产车间的工作流程,参与了部分生产操作,并撰写了实习日志。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此次实习,我对发酵工程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我认识到,发酵工程不仅仅是实验室研究,更是实打实的生产实践。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发酵条件、设备性能、生产成本等多个因素,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发酵生产。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差距。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发酵工程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总结此次发酵工程教学实习,让我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发酵现象实验报告3篇

发酵现象实验报告3篇

发酵现象实验报告3篇发酵现象实验报告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发酵现象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发酵现象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1.测定并绘制生长曲线、底物消耗曲线和产物形成曲线2.了解发酵过程中葡萄糖的利用、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的相互关系3.初步学会菌体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生成有关发酵参数的求解二、实验仪器及试剂菌种:酿酒酵母仪器:锥形瓶(250ml)、移液管、pH计、生物传感仪、分析天平药品:酵母膏、胰蛋白胨、葡萄糖、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苯甲酸钠、EDTA钠、氯化钠三、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喜欢含糖的环境,有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CO和水,无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都释放出能量生物传感器由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器组成,能够选择性地对样品中的待测物发出相应,通过生物识别系统和电化学或其他传感器把待测物质的浓度转为电信号,根据电信号的大小定量测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生物传感器是应用生物活性材料(如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等)与物理或化学换能器有机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发展生物技术必不可少的一种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监控方法,也是物质在分子水平的快速、微量分析方法四、实验步骤1.种子培养基(YEPD,g/L):称取酵母膏10g、胰蛋白胨20g、葡萄糖20g,加蒸馏水溶解,调节pH 5.0左右,并定容至1000ml。

2.发酵培养基(g/L):称取酵母膏10g,胰蛋白胨20g,葡萄糖100g加蒸馏水溶解,调节pH 至5.0左右,定容至1000ml,分装10个锥形瓶(250ml)封口121℃,30min灭菌。

3.种子培养:将活化好的种子培养液,用移液管移去10ml接种于灭菌YEPD液体培养基中,于30℃、120 r/min全温摇瓶柜中培养24 h左右,观察种子液的色泽、气味与形态等基本情况。

发酵工程实训报告

发酵工程实训报告

发酵工程实训报告
本次实训是在发酵工程实验室进行的。

本次实训主要是学习发酵工程的基本操作和实验,了解不同类型的发酵,掌握大型发酵罐防污染的方法等。

实验过程:
1.选择合适的发酵菌种,本次我们选择的是酵母菌。

2.添加培养基,调节pH值、温度和氧气含量。

在实验室中,我们首先将适合酵母的培养基添加到发酵罐内,然后调整pH值到适当的水平,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3.添加发酵菌种。

在调节好基本环境后,我们将酵母菌均匀地撒在上面,尽量使其分散均匀,利于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我们会定期观察发酵罐内的微生物生长状态,进行必要的调整。

4.实验的待定时间。

根据不同的发酵类型,我们要设置不同的时间。

发酵时间通常较长,一般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

5.采样。

重要数据的检测取决于经常对样品进行采样和测试,以便我们能够跟踪酵母的生长状态。

6.结束实验。

最后,达到我们所需要的发酵效果后,我们可以选择停止实验,或经过处理之后将样品保存与使用。

实验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包括成熟的发酵罐操作,及时的护理,以及全程的消毒等,这些都是成功的发酵过程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发酵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做出贡献。

发酵工程实训报告

发酵工程实训报告

发酵工程实训报告一、引言1.1 任务概述发酵工程是一种将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制备生物活性产物的生物技术。

本报告将介绍发酵工程实训项目的目标及其重要性。

1.2 实训背景发酵工程实训是化学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该实训能使学生掌握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工程应用。

二、实训目标2.1 理论目标1.掌握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的培养、发酵过程的控制和产物提取等;2.了解发酵工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2 实践目标1.学会操作发酵罐等实验设备,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发酵过程的控制;2.实施发酵工程实验,提取和分析产物。

三、实验步骤3.1 实验准备1.准备发酵罐、培养基等实验设备和试剂;2.消毒实验器材,保证实验环境的无菌。

3.2 微生物培养1.预处理微生物菌种,将其接种到培养基中;2.对微生物进行发酵前的预处理,如调整培养基的pH值等。

3.3 发酵过程控制1.设置发酵罐的温度、搅拌速度、通气量等参数,控制发酵过程;2.对发酵罐中的培养基进行采样,监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和产物的积累。

3.4 产物提取和分析1.收集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和分离;2.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4.1 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与产物积累1.监测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分析生长速率和最大生长浓度;2.分析产物的积累情况,探讨发酵条件对产物类型和产量的影响。

4.2 发酵过程的控制效果1.分析不同参数设置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如温度、pH值等;2.讨论控制参数对产物质量的影响。

五、实训总结与展望5.1 实训总结1.实践中掌握了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2.加深了对发酵工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意义的理解。

5.2 实训展望1.进一步研究发酵工程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2.探索新的发酵工程实训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参考文献在报告末尾列出参考文献,包括相关教材、期刊论文等。

以上是本实训报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安排,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我们将全面、详细、完整地讨论了发酵工程实训的任务主题。

发酵工程综合实验报告(3篇)

发酵工程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等实验技术;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发酵工程是一门研究微生物发酵过程及其应用的科学。

通过发酵工程,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生产出各种有用的产品,如食品、医药、化工产品等。

本实验主要涉及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等实验技术。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土壤样品、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酵母提取物、氯化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等;2.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电子天平、pH计、发酵罐、酒精灯、试管、培养皿等。

四、实验方法1.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在校园内采集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过筛,去除杂质,备用;(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按照实验要求,称取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试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煮沸10分钟,待冷却后加入琼脂,搅拌均匀,倒入培养皿中,待凝固;(3)土壤样品的接种: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稀释,取适量涂布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分离纯化:观察菌落特征,挑选单菌落进行纯化,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获得纯化菌株。

2. 微生物鉴定(1)观察菌落特征:观察纯化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如菌落大小、形状、颜色、边缘等;(2)显微镜观察:将纯化菌株进行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染色特性等;(3)生化试验:进行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淀粉酶试验等,鉴定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3. 发酵条件优化(1)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根据实验要求,称取葡萄糖、酵母提取物、氯化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试剂,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煮沸10分钟,待冷却后加入琼脂,搅拌均匀,倒入发酵罐中;(2)发酵条件优化:通过改变发酵温度、pH值、接种量、发酵时间等条件,观察发酵产物的产量和品质,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总结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总结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总结发酵工程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广泛应用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规律,提高发酵过程的效率和产物质量。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发酵过程中的控制变量,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规律的研究以及发酵过程中产物的分析等内容。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到了发酵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技术,对发酵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进行了菌种的培养和优选。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菌种的选择和培养过程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和产物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菌种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我们可以选择到合适的菌种,并使其生长状况良好,提高发酵过程的效率。

在实验中,我们还进行了发酵过程的控制变量的研究。

通过对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因素的控制,我们可以调节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产物的合成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变量对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和产物质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因此,合理地控制发酵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是提高发酵效率和产物质量的关键。

在实验中,我们还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细胞代谢产物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微生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代谢特点和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有明显的生长阶段和代谢阶段的变化,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变化规律来调节发酵过程中的控制变量,提高发酵效率。

最后,在实验中,我们还对发酵过程中产物的分析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发酵产物的组成、含量、纯度等指标的分析和测定,我们可以评估发酵过程的效果和产物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发酵产物的组成和含量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密切相关,通过调节好发酵过程中的控制变量和选择合适的菌种,我们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发酵产物。

综上所述,发酵工程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规律,探索调节发酵过程的控制变量以提高发酵效率和产物质量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保温培养:常温培养约72小时,待凹窝内有少许液体渗出即可食用;酿成的甜酒酿应是醪液清澈、半透明而甜醇爽口,酒味较清,无辣味或苦涩味。
五、实验报告
1、如果发现制成的酒酿上有白花花的毛状物,是否意味着污染了杂菌?
答:不是,可能是发酵时间稍微长了一点,白花花的毛状物应该是酒酿发酵菌(酵母菌、霉菌等)的菌丝,或者是无菌水加少了,菌丝体生长到空中。不能只看到白色毛状物就断定为有杂菌污染,要判断是否有杂菌污染需要进一步进行检验。
(二)详细操作
1、蒸饭:将滤干水分的糯米,扎紧纱布口后放入灭菌锅,121℃,45min,到米饭熟透为止。
2、淋饭:加少许冷开水淋洗糯米饭,边淋边拌,使米饭迅速冷却至35℃左右。
3、拌酒药(接种):按干糯米的重量换算接种(0.1% ),将酒药均匀地撒在冷却的糯米饭中,拌匀。
4、搭窝:将拌好酒药的米饭装入容器后(不能压太紧),将饭粒搭成中心下陷的凹窝(中间低、周围高);饭面和凹窝中倒入少量的冷开水,盖上盖子或保鲜膜;
发酵工程学实验
姓名:刘云谣学号:*********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12生物技术
实验课程名称_发酵工程实验
指导教师及职称唐湘华
开课学期2014至2015学年下学期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名称:实验三糯米甜白酒的酿制
实验时间
第八周
实验室
睿智3-121
小组合组

小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熟的米饭经接种根霉曲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
下,让种曲中的根霉孢子萌发菌丝体,繁殖后产生大量的淀
粉酶和糖化酶等复合酶系,通过该酶系的催化作用,将淀粉
转化为单糖,从而使甜酒酿具有独特的甜醇口味。
2、从微生物的观点来看,酿制的关键在于:
①要有优质的酒酿种曲,即种曲中应含有糖化率很高的优质根霉孢子或菌丝体;
②应选择优质的糯米作原料;
③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④制作甜酒酿的器具都要清洗干净,不能含有油脂类物质;
合理控制酿制条件等。
三、实验材料
糯米(约200g/人)、自制酒曲、冷开水;
天平、灭菌锅、盆、容器(口缸)、纱布、保鲜膜、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流程
浸米蒸饭淋饭拌酒药搭窝保温培养品尝
在本次试验中有小成,也有不足,比如说在搭窝的时候水放的不够,在拌菌种时菌种放多了,小组的分工上也不是很合理,会在今后的实验中改正。
七、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年月日
2、发现酒酿有苦味或者辣味,是什么原因?
答:可能发酵的时间太长引起的。其中引起苦涩味的物质可能是酒酿中含有杂醇、醛类等物质。可能是由于原料不净、原料选择不合理、配料不当及工艺控制条件不当引起的。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并掌握甜酒酿的酿制原理和方法。之前我也在家里自己酿制过但是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我把水放少了,从而导致了失败。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的得到甜白酒,也尝到了自己的成功果实的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