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实验报告之果胶酶

合集下载

果胶酶实验报告

果胶酶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一.实验目的1.探究不同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2.探究不同 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3.探究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果胶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处于最适温度时,活性最高。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2.果胶酶的活性受ph影响,处于最适ph,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此值活性均下降。

果肉的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3.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果汁的体积增加;当酶浓度达到某一数值后,在增加酶的用量,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此值即是酶的最适用量。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苹果、果胶酶、盐酸溶液、榨汁机、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试管、漏斗、温度计、玻璃棒、滤纸、滴管、三脚架四.实验步骤(一)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制备果汁选取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约 200g) 洗净后,不去皮,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加入约 200ml 水,榨取 2min,制得苹果泥。

量取一定体积的苹果泥,不同条件下处理后,用滤纸进行过滤即可得到果汁;2.取9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将9支试管分别放入30℃、35℃、40℃、45℃、50℃、55℃、60℃、65℃、70℃的水浴锅中保温10分钟;4.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二)ph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1.制备果汁;2.取5支试管编号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果汁和果胶酶;3.将5支试管放入40℃恒温水浴锅中加热;4.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在5支试管分别加入ph分别为5、6、7、8、9的盐酸溶液;5.恒温保持10min;6.过滤果汁用量筒测量果汁的里量,并记录数据。

(三)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生产的影响1.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准确称取纯的果胶酶1mg、2mg、3mg、4mg、5mg、6mg、7mg、8mg、9mg,配制成相等体积的水溶液,取等量放入9支试管中,并编号1~9。

果胶酶实验报告

果胶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果胶酶的提取方法。

2. 探究不同提取条件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3. 测定果胶酶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果胶酶等。

它们能将果胶分解为低聚果胶、果胶酸和果胶单糖等,从而降低果胶的粘度,提高果汁的澄清度。

本实验通过提取果胶酶,并测定其活性,旨在了解果胶酶的提取方法和活性。

三、实验材料1. 材料:新鲜柑橘皮、硫酸铵、吐温-80、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葡萄糖标准液、蒸馏水等。

2. 仪器:电子天平、高速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烧杯、量筒、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的提取(1)将新鲜柑橘皮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2)将柑橘皮与蒸馏水按1:10(质量比)的比例混合,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

(3)取上清液,加入硫酸铵,使硫酸铵的终浓度为0.5 mol/L,置于4℃冰箱中沉淀过夜。

(4)将沉淀物重新溶解于蒸馏水中,加入吐温-80,使吐温-80的终浓度为1%,混匀后置于高速离心机中,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

(5)取上清液,用0.1 mol/L磷酸缓冲液(pH 6.0)透析,去除硫酸铵,透析时间为4小时。

(6)透析后的溶液即为果胶酶提取液。

2. 果胶酶活性测定(1)绘制标准曲线:以葡萄糖标准液为参比,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糖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2)酶活性测定:取1 mL果胶酶提取液,加入0.5 mL 0.5%果胶溶液,混匀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40℃下反应30分钟。

(3)终止反应: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 mL 1 mol/L NaOH溶液,混匀。

(4)测定吸光度: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葡萄糖浓度。

(5)计算酶活性:根据葡萄糖浓度和反应体系体积,计算果胶酶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酶提取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果胶酶,提取液呈淡黄色,说明果胶酶提取成功。

果胶酶_实验报告

果胶酶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酶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2. 掌握果胶酶提取和纯化的方法。

3. 学习果胶酶在不同条件下的酶活性测定。

4. 探究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类能够降解果胶的多糖水解酶,主要分为三种: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果胶裂解酶。

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汁澄清、果酱生产、果胶降解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柑橘皮、淀粉酶、葡萄糖标准液、酚酞指示剂等。

2. 仪器: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平等。

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的提取(1)将柑橘皮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将柑橘皮放入组织捣碎机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捣碎成浆状。

(3)将浆状物过滤,得到果胶酶提取液。

2. 果胶酶的纯化(1)将果胶酶提取液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使蛋白质沉淀。

(2)离心,收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得到粗果胶酶。

(3)将粗果胶酶加入适量的硫酸铵,使蛋白质再次沉淀。

(4)离心,收集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得到纯果胶酶。

3. 果胶酶的酶活性测定(1)配制果胶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果胶,用蒸馏水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果胶溶液。

(2)取一定量的果胶溶液,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在恒温水浴锅中反应一定时间。

(3)加入酚酞指示剂,用葡萄糖标准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液体积。

(4)根据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液体积和果胶溶液的浓度,计算果胶酶的酶活性。

4. 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果汁澄清实验:将柑橘汁中加入适量的果胶酶,观察果汁澄清效果。

(2)果酱生产实验:将柑橘皮与果胶酶混合,观察果酱的质地和口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果胶酶的提取和纯化实验成功提取了果胶酶,并通过硫酸铵沉淀法进行了初步纯化。

2. 果胶酶的酶活性测定通过酶活性测定,得到了果胶酶的酶活性为XX U/mg。

3. 果胶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在果汁澄清实验中,加入果胶酶的柑橘汁澄清效果明显优于未加果胶酶的柑橘汁。

实验报告果胶酶

实验报告果胶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酶的提取方法;2. 掌握果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3. 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果胶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和半乳糖醛酸酶组成。

它能够分解植物细胞壁中的果胶,使植物组织变得柔软,便于提取。

本实验通过提取黑曲霉等真菌中的果胶酶,并测定其活性,以了解果胶酶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黑曲霉菌种- 柑橘皮- 硫酸铵- 乙酸乙酯- 氯化钠- 碳酸氢钠-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 果胶- 水浴锅- pH计- 离心机- 移液器- 烧杯- 试管- 滴定管- 酶标板- 酶标仪2. 实验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pH 6.8)- 果胶酶提取液- 果胶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 磷酸氢二钠溶液- 磷酸二氢钠溶液四、实验方法1. 果胶酶提取(1)将黑曲霉菌种接种于装有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48小时。

(2)将培养好的黑曲霉菌种接种于装有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培养48小时。

(3)将培养好的菌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

(4)将菌体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5)将洗涤后的菌体加入硫酸铵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6)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7)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8)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乙酸乙酯溶液中,搅拌溶解,去除蛋白质。

(9)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10)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11)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氯化钠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12)将溶液以4,000 r/min离心10分钟,收集沉淀。

(13)将沉淀用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洗涤三次,去除杂质。

(14)将洗涤后的沉淀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搅拌溶解,调节pH至7.0。

果胶酶活力测定

果胶酶活力测定
(4) 果胶酶溶液:取0.1g果胶酶用 ml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溶解 果胶酶溶液: 果胶酶用10 柠檬酸 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溶解 果胶酶用 (5) 0.025 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0.62g固体定容至 硫代硫酸钠溶液: 固体定容至100ml ,稀释 倍 稀释20倍 硫代硫酸钠溶液 固体定容至 (6) 1 mol/L碳酸钠溶液,0.53g Na2CO3固体定容至 碳酸钠溶液, 固体定容至5ml 碳酸钠溶液 (7) 2 mol/L 硫酸,取5.6ml硫酸溶液缓慢加到 硫酸, 硫酸溶液缓慢加到94.4ml水中 硫酸溶液缓慢加到 水中
果胶酶的应用: 果胶酶的应用
果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果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果肉出汁率低,耗时长 )果肉出汁率低, (2)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沉淀 )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
在适宜条件下,果胶酶能使果汁中的不溶性果胶溶解, 在适宜条件下,果胶酶能使果汁中的不溶性果胶溶解, 可溶性果胶的黏度下降,使果汁易于澄清和过滤。 可溶性果胶的黏度下降,使果汁易于澄清和过滤。这不仅能 使果汁易于压榨,而且还能提高出汁率。 使果汁易于压榨,而且还能提高出汁率。
mol/L碘液 碘液5ml,摇匀,暗处放置 分钟,加2 mol/L硫酸 分钟, 硫酸2ml,用 碘液 ,摇匀,暗处放置20分钟 硫酸 ,
0.025 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 / 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 淀粉指示剂1 , (4)接着加 )接着加0.5%淀粉指示剂 ml,硫代硫酸钠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淀粉指示剂 为止,记下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 数 为止,记下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ml数(A)。 )。 同样进行滴定, (5)空白对照取混合液 5 ml同样进行滴定,记录所消耗硫代酸钠的 ) 同样进行滴定 ml数(B)。 数 )。

果胶酶的用量实验报告

果胶酶的用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

2. 探究不同果胶酶用量对果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确定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为果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材料:苹果泥、果胶酶溶液、蒸馏水、pH试纸、恒温水浴装置、试管、漏斗、滤纸、量筒、试管夹。

2. 试剂: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体积分数为0.1%的缓冲液。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6组,分别编号为1~6。

2. 苹果泥处理:取等量的苹果泥,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调节至4.8。

3. 果胶酶溶液添加:向1~6号试管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果胶酶溶液(如:0.1mL、0.2mL、0.3mL、0.4mL、0.5mL、0.6mL)。

4. 恒温水浴:将装有苹果泥和果胶酶溶液的试管放入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相同时间(如:30分钟)。

5. 过滤:使用漏斗和滤纸将苹果泥过滤,收集果汁。

6. 果汁体积测量:使用量筒测量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到以下数据(单位:mL):组号果胶酶用量(mL)果汁体积(mL)1 0.1 302 0.2 403 0.3 504 0.4 605 0.5 656 0.6 652. 结果分析:(1)随着果胶酶用量的增加,果汁体积逐渐增加。

当果胶酶用量达到0.5mL时,果汁体积达到最大值,之后继续增加果胶酶用量,果汁体积不再增加。

说明果胶酶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果汁产量有显著影响。

(2)在实验中,果胶酶用量为0.1mL时,果汁产量较低,可能是因为果胶酶用量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催化作用。

随着果胶酶用量的增加,果汁产量逐渐提高,但超过0.5mL后,果汁产量增加不明显,可能是因为酶活性已经达到饱和,继续增加果胶酶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不大。

(3)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果胶酶的最适用量为0.5mL。

在此用量下,果汁产量较高,且能保证果汁品质。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果汁产量和品质。

一把神奇的剪刀——果胶酶

一把神奇的剪刀——果胶酶

一把神奇的剪刀——果胶酶葡萄果实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质、色素、单宁以及其他多酚类物质,这些成分绝大多数都存在于葡萄皮的细胞中,并被细胞外的保护层细胞壁紧紧地包裹起来。

如何将芳香物质、色素、单宁等成分充分浸提出来是酿酒师的头等大事。

而果胶酶好似一把神奇的剪刀剪开葡萄皮的细胞壁,将其包裹的芳香物质释放到葡萄酒中。

果胶是广泛存在于高级植物细胞中的一类多糖化合物,对植物组织起软化和连接作用。

而果胶酶是分解果胶质的多种酶的总称,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酶。

果胶酶也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软化果胶组织,将果胶质分解,降低黏度。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OIV)的规定中允许在酿酒过程中加入果胶酶。

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的果胶酶是由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分液态和固态两种。

最早的商业果胶酶是1922年由法国的 Rapidase 公司生产。

黑曲霉因为葡萄浆果的细胞壁成分不仅仅是果胶,还含有其他物质,且不同葡萄品种的酿造工艺有所差异,所以商业果胶酶多为复合果胶酶,包括果胶裂解酶(Pectinlyase)、果胶酯酶(Pectin esterase)和聚半乳糖醛酸酯酶(Polygalacturomases)等。

果胶裂解酶将果胶的长链裂解成短链,果胶酯酶和聚半乳糖醛酸酯酶则负责将短链的果胶分子变成更小的短链分子。

在葡萄酒酿制的过程中,复合果胶酶起到了增加葡萄出汁率、加速葡萄内杂质、果肉等物质的沉降和澄清的作用,缩短了杂质(泥土、果梗残留物)与果汁接触的时间,降低了不良气味带给葡萄酒的风险,如泥土味、生青味等。

另外,果胶酶还能提升多酚类物质(优质单宁)和香气前体物质的溶解、提升色素稳定性、增加香气成分的含量、加强葡萄酒的过滤效果。

影响果胶酶作用的因素果胶酶的使用和选择需要考虑葡萄品种、品质情况、成熟度、种植环境、采收方式、压榨力度和酿制工艺等等诸多因素。

不同葡萄品种的果胶含量不同,例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与玫瑰香所含的果胶就有所差异。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之果胶酶

发酵工程实验报告之果胶酶
七、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接种
接种方式是液体→固体,用灭菌的移液管或10ml量筒接种或大枪头;
接种后振荡接种瓶,使菌种充分与固体培养基混合。
2、水浴锅的使用:水量(蒸馏水)要超过试管中的液面
3、分光光度计使用时注意:测定OD在540nm、以对照为参比、测定吸光值
4、及时清洗用过的枪头
实验准备内容
(1)黑曲霉Asp-2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基
附加条件:诱导物、表面活性剂等
5、酶催化反应的进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底物浓度 酶浓度 温度 pH 激活剂 抑制剂
三、实验材料
(一)试剂
1、酶活测定用试剂和DNS
2、新鲜果汁
(二)仪器
烧杯、三角瓶、试管、移液管、洗耳球、量筒、容量瓶、试剂瓶、研钵等;
天平、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电炉、恒温水浴锅、记时器(精确到秒)、分光光度计等。
酶活计算公式
酶活(U/g)=A×5×K×N×1000/(T×W×M)
A:样品的OD值(平均值)
K:标准曲线的斜率
N:稀释倍数
5:0.2毫升反应液转换为1毫升体积
T:反应时间(min)
1000:转换因子1mmol=1000μmol
W:半乳糖醛酸的分子量(212.16g/mol)
M:称取酶粉克数(g)
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
DNS法:根据果胶酶水解果胶生成半乳糖醛酸,后者是一种还原糖,与3,5 -二硝基水杨酸共热后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呈比例关系,可利用比色法在540nm进行测定。
4、微生物发酵生产产品受以下条件制约:
培养基成分:C源、N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用选定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在一定波长下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A。
以A为横坐标,浓度c为纵坐标,则得到一条拟合度较好的直线,称为标准曲线。
然后使用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和步骤测定被测溶液的吸光度,便可从标准曲线上找出对应的被测溶液浓度或含量。
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精确称取0.100g半乳糖醛酸,用缓冲溶液定容至100ml,制得浓度为1mg/ml的半乳糖醛酸的标准溶液。标准曲线如下图表所示
酶活计算公式
酶活(U/g)=A×5×K×N×1000/(T×W×M)
A:样品的OD值(平均值)
K:标准曲线的斜率
N:稀释倍数
5:0.2毫升反应液转换为1毫升体积
T:反应时间(min)
1000:转换因子1mmol=1000μmol
W:半乳糖醛酸的分子量(212.16g/mol)
M:称取酶粉克数(g)
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
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9、仪器的使用
恒温水浴锅
分光光度计
烘箱
移液枪
UV2000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注意
提前半小时接通电源,打开机器开关使仪器通电,自检;
将对照液及测定液分别装入比色杯3/4体积并用镜头纸擦干外壁,放入样品室;
调节测定所用波长;读数完毕 Nhomakorabea打开仪器盖板,关闭开关,将比色杯冲洗干净、浸泡于30%酒精中。
液体培养:将菌种接种入装有50mL种子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内,30℃,200rpm,培养约40h,备用。
2、氮源的选择和选择的氮源添加量对产酶的影响(第一组)
选择硫酸铵、蛋白胨、牛肉膏按照1%浓度替换发酵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接种5%液体种子,培养48小时,测定酶活。
在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5%、1.0%、1.5%、2.0%和2.5% (按干料计)浓度的已选择的氮源,保持培养基的其它成分不变,在相同接种量(约5%,即1.5ml)相同培养条件下(30℃,60h)发酵,测定酶活。
2、黑曲霉Asp-2固体发酵培养基
菌种斜面培养基(查氏培养基)
NaNO30.2%K2HPO4 0.1%
KCl 0.05%MgSO4 0.05%
FeSO4 0.001%蔗糖 3%
琼脂 2.5%自然pH
种子培养基
麸皮 3.0% ,橘子粉 2.0% ,硫酸铵0.5%,
葡萄糖 1% ,KH2PO4 0.1% pH4.5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菌种选育、菌种发酵条件的优化和微生物酶制剂酶活测定的基本方法;
2、了解酶学性质的研究.
二、实验原理:
1、理论依据
(1)、果胶酶概况
(2)、果胶酶的酶活测定方法
(3)、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受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和附加条件等的制约
(4)、酶催化反应的进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果胶酶概况
注意:由于接种的是液体菌种,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将接种时多出的水分去掉。
6、发酵时间对产酶的影响 (第四组)
在相同的培养基、相同的接种量(5%,即1.5ml )和相同培养条件下(30℃)分别发酵36、48、60、72和84h ,测定酶活。
注意:精确计算时间,准时取出发酵产物。
7、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第五组)
七、教师评语及评分:
签名: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接种
接种方式是液体→固体,用灭菌的移液管或10ml量筒接种或大枪头;
接种后振荡接种瓶,使菌种充分与固体培养基混合。
2、水浴锅的使用:水量(蒸馏水)要超过试管中的液面
3、分光光度计使用时注意:测定OD在540nm、以对照为参比、测定吸光值
4、及时清洗用过的枪头
实验准备内容
(1)黑曲霉Asp-2固体发酵用的培养基
果胶质:是高等植物细胞壁内及细胞壁间的结构性多糖,是一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它的存在往往给果蔬加工等工艺带来许多麻烦和损失。
果胶酶:是指能分解果胶质的多种酶的总称,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
产生果胶酶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但目前商品果胶酶多数来自霉菌。
果胶酶的应用:主要是用于果胶的分解,在水果加工、葡萄酒生产、麻类脱胶和饲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果胶酶的酶活测定方法
粘度降低法:利用粘度计测量在一定温度、酶浓度和一定反应时间内,标准果胶溶液的粘度降低值。
脱胶作用时间法:以脱胶作用的时间来测定果胶酶的酶活力。
次亚碘酸法:用滴定法定量测定半乳糖醛酸的生成量,以表示果胶酶的活力。
还原糖法(DNS法):测定在一定温度、酶浓度和一定反应时间内,水解果胶产生的还原糖的量。
保持培养基成分和接种量(5%,即1.5ml)不变,分别
在室温、30、37和45℃的温度条件下发酵48-60h,
测定酶活。
先把培养箱调到相应的温度!
8、果胶酶酶活的测定
(1)待测酶液的制备
烘干:把发酵产物倒于平皿中,45℃烘干过夜;
制备酶粉:将烘干的发酵产物用研钵研磨成粉状(尽量磨细),装于塑料袋中备用;
3、分光光度计使用时注意
OD660nm
以蒸馏水为参比
测定透光率
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在菌种分离时,已经分离到能产生果胶酶的菌株,但是在后期的培养过程中,发生一点点的错误,导致培养出来的菌种没有酶活,也就是实验失败。
(二)结果分析
从培养的初期来看,实验能得到菌种,说明实验有成功的契机,但是在经过发酵培养之后,菌株没有酶活,也就是在发酵培养时出现意外,本次试验提醒我们做实验和做事要仔细认真,步步为营。
(3)注意事项
试管上编号:贴上用圆珠笔写上编号的胶布,以防止保温或沸水加热时脱落;
移液枪的使用:向试管内加入待测酶液或DNS时,枪头不要触碰管壁,也不要伸入液面下,连续吸取同一种溶液时可以不用更换枪头!
精确记时:每一管加入酶液的时间要做记录,每管之间间隔的时间要合理;
避免试管进水:煮沸和用流水冲洗时;
3、碳源的选择和选择的碳源添加量对产酶的影响 (第二组)
选择果胶、葡萄糖、橘子粉按照1%浓度替换发酵培养基中的蛋白胨,接种5%液体种子,培养48小时,测定酶活。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5%、1.0、2%、3.% 的选择的碳源,保持培养基的其它成分不变,在相同条件下接种液体种子(约5%,即1.5ml),相同培养条件下,30℃,发酵60h ,测定酶活。
固体发酵培养基:5瓶/组→注意配方等的不同,做好标记!
(2)灭菌
培养基
其它:10ml量筒(纱布和报纸包口)、移液管(塞棉花)等
时间:灭菌45min
注意事项
1、酶粉的选择:同一大组采用同一酶粉进行应用性质的实验!
2、水浴锅的使用
水浴锅的水量(蒸馏水)要超过试管中的液面
各大组“处理时间”这项实验共同在1个水浴锅中进行
4、培养基含水量对产酶的影响(第三组)
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蒸馏水,使培养基中的含水量分别约为50%、55%、60%、65%和70%;保持培养基的其它成分不变,在相同接种量(5% ,即1.5ml )相同培养条件下(30℃,48~60h)发酵,测定酶活。
5、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 (第三组)
分别以4%、5%、6%、7%和8%的接种量接种果胶酶产生菌于发酵培养基中,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30℃,48~60h)发酵,测定酶活。
固体发酵培养基:5瓶 / 组
麸皮 10g,橘子粉 2.5g,(NH4)SO4 0.1g(0.8%干料计)
葡萄糖 0.125g(1%干料计),水 15ml
要求:
按组统一配制后分装三角瓶
先将(NH4)SO4 、葡萄糖用水溶解,再加其它。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固体发酵果胶酶
1、菌种准备
菌种活化:试管保存菌种→斜面活化→30℃培养约60h
(三)培养基
1、菌种筛选使用
2、黑曲霉Asp-2固体发酵用
1、菌种筛选使用培养基
⑴ 基本培养基:
果胶 1% ,磷酸氢二钠0.5%,蛋白胨1%,pH4.5,琼脂 2.0%。
⑵分离培养基
果胶 0.5%,磷酸氢二钠0.5%,琼脂2.0%,pH4.5
(3)发酵培养基
果胶 1% ,磷酸氢二钠0.5%,蛋白胨1%,pH4.5。
DNS法:根据果胶酶水解果胶生成半乳糖醛酸,后者是一种还原糖,与3,5 -二硝基水杨酸共热后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原糖的量和反应液的颜色呈比例关系,可利用比色法在540nm进行测定。
4、微生物发酵生产产品受以下条件制约:
培养基成分:C源、N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
培养条件:温度、pH、溶解氧等
附加条件:诱导物、表面活性剂等
5、酶催化反应的进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底物浓度 酶浓度 温度 pH 激活剂 抑制剂
三、实验材料
(一)试剂
1、酶活测定用试剂和DNS
2、新鲜果汁
(二)仪器
烧杯、三角瓶、试管、移液管、洗耳球、量筒、容量瓶、试剂瓶、研钵等;
天平、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箱、电炉、恒温水浴锅、记时器(精确到秒)、分光光度计等。
发酵工程学实验
姓名:刘云谣学号:*********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12生物技术
实验课程名称_发酵工程实验
指导教师及职称唐湘华
开课学期2014至2015学年下学期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实验名称:(一)特定产物工业生产菌种发酵及应用性质研究
实验时间
第十三周
实验室
睿智3-121
小组合组

小组成员
制备酶液:称取0.1g酶粉,充分溶解于10m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稀释100倍),纱布(4层)过滤去除杂质;
如果测定所得OD值不在有效值(0.2-0.6)范围内,则相应地降低或增大稀释倍数后再进行测定。
(2)果胶酶酶活测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