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合集下载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文教你学会看乳腺癌病理报告在乳腺癌的诊疗过程中,手术标本的病理报告一直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后续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病理报告的书写有一定的规范性,因此在临床医生眼中,患者的情况在病理报告中“一目了然”。

但是,当患者拿到病理报告后,常常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该看哪些指标,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本文将通过介绍病理报告的组成部分和各项指标的含义,告诉大家如何抓住重点,快速看懂乳腺癌病理报告。

一、病理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通常一份完整的病理报告包括两个部分:石蜡病理和免疫组化。

石蜡病理主要描述病变的病理诊断,包括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等内容,了解疾病的肿瘤分期和进展程度。

免疫组化主要描述病变的分子病理,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各种指标, 从而可以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指导后续治疗。

因此,拿到病理报告后,需要分别从以上两个部分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二、石蜡病理报告该看什么?1.看病理类型拿到病理报告后,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病理类型。

病理类型会告诉我们,病灶是原位癌还是浸润癌。

相对于浸润性癌,原位癌的预后较好,术后一般不需要进行化疗。

如果是浸润癌,又分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以及特殊类型浸润性癌,即除浸润性导管癌以外的其他类型,包括浸润性小叶癌,黏液性癌,小管癌,筛状癌,髓样癌,腺样囊性癌,大汗腺癌,化生性癌,微乳头状癌等等。

乳腺癌患者中其实80%都属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即浸润性导管癌。

通过病理类型,患者可以了解到自己是何种类型的乳腺癌。

2.看肿瘤大小肿瘤大小在病理报告中的描述比较直观,通常会以肿瘤大小3.5cm * 2cm * 1.3cm或切面大小2.7cm * 1.5cm或肿瘤最大径2.5cm等方式进行描述。

我们一般需要关注肿瘤的最大径长度。

肿瘤最大径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3.看组织学分级浸润性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分为I级、II级、III级,分别代表高分化、中分化、高分化。

教你如何看懂花了好几千的免疫组化报告单

教你如何看懂花了好几千的免疫组化报告单

教你如何看懂花了好几千的免疫组化报告单免疫组化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对组织内抗体(抗原)的分布进行检测。

免疫组化虽然价钱昂贵,却有不能替代的作用: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②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③对某类肿瘤进行病理分型④明确软组织肿瘤的正确组织学分类,明确软组织的诊断⑤发现微小转移灶⑥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支持虽然免疫组化有那么多作用,但是很多患友拿到手了根本就看不懂,都是些英文缩写,代表着什么意思呀,别着急,下面小编就按照字母顺序列张表,告诉大家各个代表什么意思:项目临床意义Actin 肌动蛋白,间叶组织来源标记,平滑肌、血管内皮、肌上皮组织表达。

AE1/AE3 细胞角蛋白AE1/AE3 ,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的肿瘤,鉴别和判断转移性肿瘤是否为上皮源性,如胆管细胞阳性,肝细胞阴性,鉴别肝癌和胆管癌。

AFP 甲胎蛋白,肝癌细胞表达,胃和肝脏同时肿瘤时,胃肝样腺癌HepPar-1、AFP、CK19 和CDX-2 等4 种不同程度阳性表达,而肝细胞癌CK19 和CDX-2 不表达。

ALK 间变型淋巴瘤激酶,用于淋巴造血来源标记,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和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

AMACR 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癌特异性指标,只存在于癌症组织。

结肠直肠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淋巴瘤和黑素瘤等过度表达,以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表达最高。

Bax 促进凋亡蛋白,同Fas/FasL。

Bcl-2 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肿瘤预后指标,高表达者对多数抗癌药物、放射治疗耐受,高表达者预后差。

Bcl-6B 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6,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淋巴造血细胞来源标记,用于B 淋巴瘤诊断。

Bel-XL 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XL ,Bcl-2 抑制细胞凋亡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作用同Bcl-2 。

Cam5.2 人角蛋白抗原决定簇,正常分泌上皮表达,复层鳞状上皮不表达,用于鉴别腺癌和鳞癌。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免疫组化诊断在肿瘤病理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组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乳腺癌的类型、分级和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及其解读。

二、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乳腺癌细胞中常常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检测ER和PR的免疫组化指标通常使用核染色法,以确定它们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阳性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对激素的依赖性较高,这对激素阻断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三、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ER2的表达水平,可以确定乳腺癌的HER2阳性或阴性状态。

HER2阳性乳腺癌通常表明肿瘤具有更侵袭性和不良预后,但也为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如Trastuzumab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Ki-67Ki-67是一个细胞增殖标记物,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Ki-67阳性指标的高表达通常与乳腺癌的预后较差相关,并可作为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

五、p53p53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组化检测p53的表达可以判断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且对临床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的检测方法、技术细节和解读标准的详细说明。

读者可参考附件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1.标志物:指一种可以在特定情况下对某个过程、状态或疾病进行诊断、预测或监测的物质或指标。

2.靶向治疗药物:指针对癌症特定靶点的药物治疗方法,可避免对正常细胞的毒害。

3.恶性肿瘤:癌症的一种,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八、全文结束。

ER、PR、Ki-67、HER-2……一文搞懂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

ER、PR、Ki-67、HER-2……一文搞懂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

ER、PR、Ki-67、HER-2……一文搞懂乳腺癌免疫组化指标梅斯医学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疾病中仅次于子宫颈癌,现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

乳腺癌发病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在40~60岁或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而在乳腺癌病理报告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可以明确乳腺癌分子类型、指导治疗及提示预后。

免疫组化指标复杂容易混淆搞不清? 不用抓耳挠腮,一头雾水,小编在此送上信息量丰富且实用的解读方法。

免疫组化的相关指标这一部分是病理报告的重中之重,小编必须详细解读。

常见检查指标有ER、PR、HER-2、Ki-67等,用于确诊乳腺癌的分子类型,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这些指标不但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复发密切相关,对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疫组化指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根据激素受体E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乳腺癌分子分型主要有:LuminalA 乳腺癌、LuminalB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HER-2阳性(HR阳性)乳腺癌。

•Luminal A型乳腺癌:指ER阳性、PR阳性(高表达)、HER-2阴性的乳腺癌;•Luminal B型乳腺癌:指ER阳性、 PR 阳性(低表达)、HER-2阴性的乳腺癌;或是ER、PR及Her-2皆为阳性;•HER-2(HR阳性)乳腺癌:指ER 、PR均为阴性,HER-2为阳性的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ER 、PR 、HER-2这三项指标均为阴性。

三阴性乳腺癌和基底型乳腺癌之间的吻合度约为80%,三阴性乳腺癌也包括一些特殊类型乳腺癌,如髓样癌和腺样囊性癌,这类癌的复发转移风险较低。

方便大家理解,用表格归纳如下:肿瘤依赖性的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受孕激素、雌激素的综合调控,因而这两种激素也成为了乳腺癌内分泌预测的可靠生物学标志。

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怎么看

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怎么看

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怎么看一、背景介绍乳腺免疫组化是一种用于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检测方法。

它通过检测乳腺组织中特定的免疫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类型、分级和治疗预后,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以Step by Step的方式介绍如何阅读和理解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

二、报告单的基本信息 1. 报告单的标题和日期:乳腺免疫组化报告单通常以标题明确标注,同时还应包含报告单生成日期,以便追溯。

2.患者信息:报告单中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确保报告单与具体患者对应。

3.标本信息:报告单应详细描述使用的标本类型、标本编号等信息,以确保准确性。

三、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解读 1. ER(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示肿瘤细胞对雌激素敏感,这对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影响。

阅读报告单时,应注意ER的阳性程度和比例,一般使用百分比表示。

2.PR(孕激素受体):PR的阳性表示肿瘤细胞对孕激素敏感。

与ER一样,PR阳性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

3.HER2(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表示肿瘤细胞中HER2基因异常放大,这种情况下乳腺癌更具侵袭性,并且对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可能有更好的响应。

4.Ki67:Ki67是细胞增殖标志物,高Ki67指数表示细胞增殖活跃,这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策略制定非常重要。

5.P53:P53阳性表示肿瘤细胞中p53蛋白表达异常,与乳腺癌的侵袭性和预后有关。

四、肿瘤类型和分级 1. 按照报告单中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乳腺癌分为四个亚型:ER+/PR+/HER2-、ER+/PR+/HER2+、ER-/PR-/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

2.根据肿瘤组织P53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分级,如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

五、病理报告的其他信息 1. 报告单中可能还包含一些其他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如细胞骨架蛋白CK5/6、HER2/neu基因异常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的特征。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乳腺癌术后病理中除描述有肿瘤具体分类名称、肿瘤大小、各切缘就是否切除干净、淋巴结转移部位与数目以及血管淋巴管内与其她组织中有无侵润外,还有一些重要得可以提示预后得免疫指标,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指导治疗与估计预后。

以下就是各医院检查中可能出现得常用免疫指标以及对它们得解读,仅供参考:ER:雌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加号越多越好。

PR:孕激素受体,阳性提示预后比阴性患者要好。

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内存在ER、PR。

当细胞发生癌变时,ER与PR出现部分与全部缺失。

如果细胞仍保留ER与(或)PR,则该乳腺癌细胞得生长与增殖仍然受内分泌得调控,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如果ER与(或)PR缺失,则该乳腺癌细胞得生长与增殖不再受内分泌得调控,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

两者同时阳性预后最好,如一个阳性一个阴性中,雌激素阳性要好于孕激素阳性。

两者都就是阴性预后不好。

阳性者可以术后或术前使用内分泌治疗。

Her—2(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就是一种原癌基因、它得过度表达即出现加号表明患者预后不好、同时也提示患者易于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上述两种激素受体可能缺乏、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

但Fish检测两个加号以上者有进行生物靶向治疗得可能。

即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以上三个都就是阴性患者,医学上目前被叫做“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缺乏药物治疗。

E—Cadherin:E—钙粘附蛋白就是钙粘附蛋白分子家族中跨膜蛋白亚型得一种,集中表达在粘着连接,对维持上皮细胞得完整性、极性、形态与组织结构起重要作用。

它得高表达表明预后良好。

Ki—67index:就是反应细胞增殖得一种增殖抗原,它得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就是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数值越高预后越不好。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

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乳腺癌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报告解读1.病理报告摘要本次报告对乳腺癌术后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以确定肿瘤类型、分级和分子亚型,并评估其与治疗反应的关联。

2.肿瘤类型与分级根据免疫组化结果,乳腺癌被鉴定为其特定类型,如: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癌等。

分级结果则通过观察细胞分化程度、核分裂指数等特征进行评估,常采用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

3.分子亚型鉴定通过对乳腺癌标本进行激素受体检测和HER2/neu基因检测,可以确定乳腺癌的分子亚型。

根据激素受体阳性与阴性情况,分子亚型可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型、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等。

4.免疫组化指标解读4.1 ER(雌激素受体)和PR(孕激素受体):ER和PR阳性表明乳腺癌对于内分泌治疗敏感。

4.2 HER2/neu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阳性表明乳腺癌患者可能受益于靶向治疗。

4.3 Ki-67:通过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判断肿瘤的生长速度和预后。

5.治疗反应的关联评估通过乳腺癌标本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还可以评估肿瘤对于不同治疗方法的敏感度。

例如,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阴性型乳腺癌患者通常对内分泌治疗更为敏感,而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能受益于靶向治疗。

附件:1.乳腺癌病理报告原始数据附件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附件3.其他相关图片及图表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乳腺癌:一种恶性肿瘤,发生在乳房组织中的癌症。

2.术后:指手术后的状态或时间段。

3.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原因、本质、发展和变化规律等的学科。

4.免疫组化: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对特定抗体与标本中的抗原结合来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某种分子的方法。

5.分子亚型:乳腺癌根据其激素受体和HER2/neu表达情况划分的亚型,用于指导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

6.激素受体: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对激素分子发挥生理作用起调控作用。

7.HER2/neu: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的膜受体蛋白。

教你如何看懂花了好几千的免疫组化报告单

教你如何看懂花了好几千的免疫组化报告单

教你如何看懂花了好几千的免疫组化报告单免疫组化是用标记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对组织内抗体(抗原)的分布进行检测。

免疫组化虽然价钱昂贵,却有不能替代的作用: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②确定转移性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③对某类肿瘤进行病理分型④明确软组织肿瘤的正确组织学分类,明确软组织的诊断⑤发现微小转移灶⑥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支持虽然免疫组化有那么多作用,但是很多患友拿到手了根本就看不懂,都是些英文缩写,代表着什么意思呀,别着急,下面小编就按照字母顺序列张表,告诉大家各个代表什么意思:项目临床意义Actin肌动蛋白,间叶组织来源标记,平滑肌、血管内皮、肌上皮组织表达。

AE1/AE3细胞角蛋白AE1/AE3,标记上皮及上皮来源的肿瘤,鉴别和判断转移性肿瘤是否为上皮源性,如胆管细胞阳性,肝细胞阴性,鉴别肝癌和胆管癌。

AFP甲胎蛋白,肝癌细胞表达,胃和肝脏同时肿瘤时,胃肝样腺癌HepPar-1、AFP、CK19和CDX-2等4种不同程度阳性表达,而肝细胞癌CK19和CDX-2不表达。

ALK间变型淋巴瘤激酶,用于淋巴造血来源标记,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

AMACR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癌特异性指标,只存在于癌症组织。

结肠直肠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淋巴瘤和黑素瘤等过度表达,以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表达最高。

Bax促进凋亡蛋白,同Fas/FasL。

Bcl-2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2,肿瘤预后指标,高表达者对多数抗癌药物、放射治疗耐受,高表达者预后差。

Bcl-6B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6,抑制细胞凋亡作用,淋巴造血细胞来源标记,用于B淋巴瘤诊断。

Bel-XL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XL,Bcl-2抑制细胞凋亡基因家族成员之一,作用同Bcl-2。

Cam5.2人角蛋白抗原决定簇,正常分泌上皮表达,复层鳞状上皮不表达,用于鉴别腺癌和鳞癌。

CD10分化簇10,间叶组织来源标记,未成熟淋巴细胞阳性表达,用于B细胞淋巴瘤、慢性髓性白血病等诊断,某些非造血肿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肾细胞癌也可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很多乳腺癌患者和家属都苦于看不懂乳腺癌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而无法对医生的治疗进行判断,今天海南亚洲制药集团的小编就这个问题为您详细阐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治疗乳腺癌主要有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现代中药治疗等手段,临床必须根据病期早晚,选择不同方法联合应用,选择合理时,比单一方法疗效好。

近年来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h2(最佳含量16.2%)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能力最强,是人参皂苷中的最主要抗癌活性成分。

人参皂苷Rh2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分化凋亡对多种肿瘤有效,也为应用于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武器。

乳腺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就是说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依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雌孕激素通过与乳腺癌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免疫组化表现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

PR的形成直接受ER的控制和调节,故PR阳性的乳腺癌,ER大多为阳性。

但有些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保留很少或完全丧失,不能再作为激素的靶细胞,其生长不再受激素的控制与调节,表现为ER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临床上可以通过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得出肿瘤细胞内激素受体含量的水平,从而提示乳腺癌的预后信息和指导内分泌治疗。

据报道高分化肿瘤或临床分期较低的肿瘤ER、PR更可能阳性;乳腺癌ER阳性率约为50%~80%,PR阳性率约为50%。

ER及PR阳性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反应性高,有效率达55%~60%,受体阴性者有效率5%~8%。

ER和(或)PR阳性患者较ER和(或)PR阴性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调节蛋白PS2
雌激素调节蛋白PS2是由激素依赖细胞分泌的,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起作用,是预测乳腺癌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另一项重要指标。

通常ER阳性乳腺癌细胞,PS2也呈现高水平表达。

PS2在乳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在43%~58%之间。

PS2与ER表达的正相关性,在绝经前的妇女(50岁以下)表现更为明显。

PS2(+)ER(+)病例大约占83%,很少ER(-)和PR(-),而PS2(+)(约4%)。

作为乳腺癌抗雌激素治疗预测指标,PS2可能优于ER、PR,若三者结合则可达到满意的预测效果。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预后指标PS2
PS2作为预后指标,对无淋巴结转移者的意义尤为重要。

No(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采取单纯手术治疗的情况下,约20%~30%的患者会复发。

有研究发现,PS2阳性与阴性两组在N0患者复发率相差31%,死亡率相差13%。

因此PS2成为确定N0组患者属于危险组或非危险组的参考指标之一。

PS2检测对淋巴结阳性(N+)患者也同样可分成危险组和非危险组,两组预后差别非常明显。

乳腺癌ER(-)、PR(-)、PS2(-)的患者预后差,治疗失败率为83%,5年存活率仅为41%。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Ki67
Ki67是一种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其功能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在细胞增殖中是不可少的,阳性说明癌细胞增殖活跃。

Ki67的监测多用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也用于探讨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方式、复发、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细胞周期是由细胞周期素(cycli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CDK)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蛋白(CKI)来进行调控的。

不同时相(G1、S、G2、M)间存在关键的调控点。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与特定的CDK结合构成复合体,可在G1/S 交界处将信号转导途径与细胞周期调控联系起来,完成各个时期的转换。

其过度表达可缩短G1 期,并减少对生长因子的依赖
性。

该点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cyclinD1在许多肿瘤中发现有扩增,尤其在乳腺癌中,扩增可达15.0%,过表达可达45.0%,是目前公认的潜在癌基因。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P53蛋白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53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被称为p53蛋白。

p53基因是细胞生长周期中的负调节因子,与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关。

在肺癌,乳腺癌等检查是常见指标。

P53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之分。

P53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53的表达与临床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53的检测有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C-erbB-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这个指标原来也表示为C-erbB2,是由原癌基因编码的HER2受体,HER2在调控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HER2原癌基因的扩增导致HER2受体在细胞表面过度表达,HER2阳性预示乳腺癌病人预后不佳,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显著缩短、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增加,对内分泌治疗和CMF方案可能耐药,蒽环类和紫杉醇药物对HRE2阳性的病人相对有效。

约有25%的乳腺癌病人HER2呈过度表达/扩增,目前常用的筛选方法为免疫组织化学法(IHC),IHC 0/1+为正常表达,IHC3+的病人为HER2过度表达。

IHC2+需进一步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证实HER2基因的扩增,阴性(3个拷贝数/细胞核)为正常,阳性(>10个拷贝数/细胞核)为异常。

研究发现IHC(3+)和FISH(+)者应用Herceptin治疗有效率可分别达35%和34%。

三阴乳腺癌(ER-/PR-/ HER2 )
三阴乳腺癌(ER-/PR-/ HER2或ER-/PR-/ C-erbB-2),该类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较差,治疗上只可选择化疗,对于化疗具有较高的总反应率和病理缓解率,但易产生继发性耐药,易发生脑、肺及肝等重要脏器的转移,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