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说课

合集下载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4、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以体积之比为1:3混合而成
(三)硝酸的用途:用于制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
(四)硝酸盐的性质:
1、硝酸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多数硝酸盐为无色晶体。
2、由于硝酸盐在高温时受热易分解出O2,故硝酸盐在高温时是强氧化剂。
3、酸性条件下,硝酸盐有强氧化性。
硝酸盐受热分解规律
(1)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Mg之前的,加热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前面我们遇到什么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能否根据其保存预测硝酸有什么样的性质?
我们学过的氯水以及常见的AgNO3、AgCl等均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见光易分解,因此,我们可推测HNO3具有不稳定性。
[板书]2.硝酸的不稳定性
[讲]HNO3在见光和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HNO3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HNO3中的缘故。
过量铁粉与浓HNO3:3Fe + 8HNO3(稀) == 3Fe(NO3)2+ 2NO↑+4H2O
[讲]HNO3不仅可以氧化金属,还可以氧化非金属,它可以和C、P、S等多种非金属及某些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投影视频]浓硝酸与C、S、P反应
[板书]C + 4HNO3(浓) 2H2O +4NO2↑+CO2↑
[板书]3、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问]HNO3能不能和Cu发生反应呢?浓、稀HNO3有什么不同,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投影视频]浓、稀硝酸与金属Cu的反应
[投影]实验观察计划:
1、溶液颜色的变化。

硝酸说课最新版最新版

硝酸说课最新版最新版

(一)导入新课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三)硝酸的化学性质
1.强酸性
实验录像:浓稀硝酸对石蕊试液的作用
2.不稳定性
实验录像:浓硝酸受热分解
3.强氧化性 第一步:旧知新析创条件 第二步:探索性实验得感知
探索性实验一.铜与浓硝酸反应
探索性实验二.铝条在浓硝酸中钝化
No Image
探索性实验三.红热木炭在浓硝酸中燃烧
不负今生 曾经有人说,成大事者必经以下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境界也。我想说的是:事无大小,只要你还在坚持,成功的曙光终会毫不吝啬地照向你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1987年,她14岁,在湖南益阳的一个小镇卖茶,1毛钱一杯。因为她的茶杯比别人大一号,所以卖得最快,那时,她总是快乐地忙碌着。她17岁,她把卖茶的摊点搬到了益阳 市,并且改卖当地特有的“擂茶”。擂茶制作比较麻烦,但能卖个好价钱,她也总是忙忙碌碌。她20岁,仍在卖茶,不过卖茶的地点又变了,在省城长沙,店面也由摊点变成 了小店。客人进门后,必能品尝到热乎乎的香茶,在尽情享用后,他们或多或少会掏钱再带上一两袋茶叶。1997年,她24岁,长达十年的光阴,她始终在茶叶与茶水间滚打。 这时,她已经拥有37家茶庄,遍布于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竖起大拇指。她的最大梦想实现了。“在慢慢习惯于喝 咖啡的潮流下,也有洋溢着茶叶清香的茶庄出现,那就是我开的……”说这句话时她已经把茶庄开到了故事虽短,内涵颇深,一件事,只有始终坚韧不拔地去做,无谓任何艰 难险阻,不左右摇摆,不顾左右而言它,才能披荆斩棘,在一千次的跌倒后又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事实上,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放大困难,使得我们产生 畏惧之心,没有了乘风破浪的豪情与气魄。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面对着被自己放大了的困难,我们需要有的就是坚持的精神,或许只是一瞬间 的坚持我们就挖掘了自身潜能,造就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有时做一件事就像是跑400米,当你已经跑过300米,面对着那已出现在眼前的终点线时,你实际上并不需要多想, 要做的就是再加把劲,冲过去,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成绩。坚持是一种信念,让你有不怕困难、奋勇向前的勇气;让你有乘风破浪、直击沧海的豪情;让你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硝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硝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硝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硝酸说课稿 (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I. 背景介绍本说课稿介绍了一堂关于硝酸的化学课,该课程获得全国优质课获奖。

通过本堂课,学生将深入了解硝酸的性质、用途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II.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如下:1. 了解硝酸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

2. 了解硝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硝酸以确保安全。

III. 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实施本课程,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有关硝酸的基本信息和应用案例。

2. 实验材料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指导手册。

3. 图书、视频和互联网资源,以便学生进一步了解硝酸和相关知识。

IV. 教学过程1. 引入 (10分钟)教师通过图示和简要介绍引入硝酸的概念和基本信息。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硝酸的了解,并提出问题。

2. 概念讲解 (20分钟)教师使用PPT演示文稿详细解释硝酸的化学结构、酸性、氧化性和腐蚀性等基本概念。

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应用案例分析 (15分钟)教师展示硝酸在工业生产、肥料制造和爆炸物制备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学生从中了解硝酸的实际用途,并讨论其影响和限制。

4. 安全知识传授 (15分钟)教师强调处理硝酸时的安全性,并讲解正确使用和储存硝酸的方法。

学生通过图示和示范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5. 小组探究活动 (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硝酸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可以使用图书、视频和互联网资源,以及化学实验室进行实践探究。

6. 总结与展望 (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望研究硝酸的更多可能性。

V. 课后延伸为了帮助学生继续研究和思考,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任务:1. 要求学生在家中调查并记录硝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案例。

2. 提供一份深入研究硝酸的书目清单,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

以上是《硝酸》说课稿 (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的概要。

《硝酸》说课稿

《硝酸》说课稿

《硝酸》说课稿《硝酸》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硝酸》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硝酸》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了解了硝酸具有酸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硝酸的两种特性—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硝酸的氧化性,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而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又是学生突破硝酸强氧化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此本节课重点探究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的性质以及氮的化合物知识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可加深对物质结构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理解,它所涉及到的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为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已具备的知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酸具有酸的通性及浓硫酸的特性已具备的能力:已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类比的能力,以及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综上所述,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社会生活,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等两大特性。

(2)过程方法:通过硝酸泄露事件的录像,培养观察、归纳的能力通过创设情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知识迁移及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改进实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硝酸泄露事件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事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利用“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虽然硝酸在初中化学中曾经介绍过,但作为硝酸的性质只是简单提及,而且浓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不尽相同,还原产物也不同,这就使得硝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的氧化性相比更加复杂,更难掌握,因此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硝酸的两大特性难点:对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我还设计了本节课的创新点:在探究硝酸性质中既有理论探究也有实验探究还有实验仪器的改进学生活动的体验点:体验硝酸泄露的可怕性,硝酸的强氧化性以及实验仪器的改进三、教法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我采用学案导学、情景激学、目标驱动、实验助学的方式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硝酸说课精品PPT教学课件

硝酸说课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12/6
5
探索性实验二.铝条在浓硝酸中钝化
2020/12/6

6
探索性实验三.红热木炭在浓硝酸中燃烧
2020/12/6
7
探索性实验四.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录像)
2020/12/6
8
第三步:讨论归纳明实质
(四)硝酸的制法 (五)达标测试
2020/12/6
9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1.观察法 2.归纳法 3.阅读法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三)硝酸的化学性质 2020/12/6
3
1.强酸性
实验录像:浓稀硝酸对石蕊试液的作用
2.不稳定性
实验录像:浓硝酸受热分解
3.强氧化性
第一步:旧知新析创条件 第二步:探索性实验得感知
2020/12/6
4
探索性实验一.铜与浓硝酸反应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硝 酸” 说 课
2020/12/6
1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
(二) 教材所处的地位
(三) 教学重点 、难点
(四1). 教教学学目重标点
212... 教 知 能学识力难目目点标标
3. 情感目标 2020/12/6
2
二、教学方法
1.目标导学法 2.实验引导探索法
3.比较法
4.自学讨论法
三、学习方法

硝酸说课

硝酸说课

三、硝酸的用途及王水
说教学过程
(1)用实验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 (2)通过学生阅读自学、教师演示实 验及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硝酸的不 稳定性。 (3)新旧知识迁移、实验探究、问题 讨论相结合突出重点——强氧化性 (4)复习巩固硝酸的酸性 (5)了解硝酸的用途和王水
探究性质 ——新知识的 授课教学
说教学过程
第四章第四节第二课时
硝酸
说课人:郑清清 化学11-1
说课内容
1 2 3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4 5
6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教学重 难点
说教 材
教材的 作用和 地位 教学目 标
说教材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氮族元素是在学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 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最后一个主族,氮是氮族元素 重要的代表元素,而硝酸不仅是氮的重要化合物, 也是重要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用途。硝酸的性质 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也 是各类考试常常涉及的热点。
2)通过学生阅读自学、教师 演示实验及问题探究法引导 学生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 (3)新旧知识迁移、实验探 究、问题讨论相结合突出重 点——强氧化性
(4)复习巩固硝酸的酸性
为了全面掌握硝酸的性质,让 学生复习巩固酸的通性, 此处增加一个实验:向浓硝酸 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学生可通过石蕊先变红后褪色 的现象,既可引入酸性的复习 ,又可体会硝酸的强氧化性。 这样就对硝酸的性质就有了一 个深入全面的了解。
说教法
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 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推理验证硝酸 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在讲硝酸 放矢,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发现。在讲 的性质。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所涉及实 为什么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引导学生掌握硝 硝酸的化学性质时将用此法。 验时用此法。 酸的不稳定性时,将采用此法。

硝酸说课教案

硝酸说课教案

硝酸一、教材分析这是因为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又是重要化工产品。

硝酸应用很广泛(可用来制造炸药、氮肥、染料、人造丝等),硝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特性,掌握硝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着重要用途。

学习硝酸工业制法,了解尾气能形成酸雨、对臭氧层破坏和形成光化学烟雾等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2)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2.教学难点:(1)浓、稀硝酸氧化性差别;(2)有关化工生产原理。

(四)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及保存方法;理解硝酸的强酸性;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制取硝酸的原理;2.能力目标:学会全面观察、分析、设计实验,提高观察、实验、探索、思维和自学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掌握浓、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了解工业制硝酸中尾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二、教学方法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2.实验引导探索法:通过探索性实验,在学生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硝酸的特性;3.比较法:通过浓硫酸、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获得新知;4.自学讨论法:课前给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预习并思考提纲中所提出问题,课堂上分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写出板书。

三、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在教知识的同时关键要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法,会中用法。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基本学习方法:1.观察法:学会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2.归纳法:学会根据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物质的性质;3.阅读法: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培养自学能力。

硝酸说课PPT课件

硝酸说课PPT课件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10
1.观察法 2.归纳法 3.阅读法
四、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三)硝酸的化学性质 2020年10月2日
3
1.强酸性
实验录像:浓稀硝酸对石蕊试液的作用
2.不稳定性
实验录像:浓硝酸受热分解
3.强氧化性
第一步:旧知新析创条件 第二步:探索性实验得感知
2020年10月2日
4
探索性实验一.铜与浓硝酸反应
“硝 酸” 说 课
2020年10月2日
1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材分析
(一) 教材内容
(二) 教材所处的地位
(三) 教学重点 、难点
(四1). 教教学学目重标点
212... 教 知 能学识力难目目点标标
3. 情感目标 2020年10月2日
2
二、教学方法
1.目标导学法 2.实验引导探索法
3.比较法
4.自学讨论法
三、学习方法
2020年10月2日
5
探索性实验二.铝条在浓硝酸中钝化
2020年10月2日
6
探索性实验三.红热木炭在浓硝酸中燃烧
2020年10月2日
7
探索性实验四.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录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说课澄海中学谢惠扬指导思想:现代教学认为:课堂教学不应只追求知识,而应体现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三因素为:教师、学生、教材,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来亲自获取知识,从而发展智能。

在上述指导思想下,我先来谈第一个问题。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第六章第四节《硝酸》,包括硝酸的性质和制法。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课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这是因为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又是重要化工产品。

硝酸应用很广泛(可用来制造炸药、氮肥、染料、人造丝等),硝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特性,掌握硝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上有着重要用途。

学习硝酸工业制法,了解尾气能形成酸雨、对臭氧层破坏和形成光化学烟雾等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三大强酸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2)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2.教学难点:(1)浓、稀硝酸氧化性差别;(2)有关化工生产原理。

(四)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及保存方法;理解硝酸的强酸性;掌握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制取硝酸的原理;2.能力目标:学会全面观察、分析、设计实验,提高观察、实验、探索、思维和自学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掌握浓、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了解工业制硝酸中尾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二、教学方法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2.实验引导探索法:通过探索性实验,在学生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硝酸的特性;3.比较法:通过浓硫酸、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获得新知;4.自学讨论法:课前给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预习并思考提纲中所提出问题,课堂上分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写出板书。

三、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在教知识的同时关键要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学中悟法,会中用法。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基本学习方法:1.观察法:学会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2.归纳法:学会根据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物质的性质;3.阅读法: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培养自学能力。

四、教学程序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有利于学生科学思想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本节数学中我按如下程序安排:(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盐酸和硫酸。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种常见的酸——硝酸。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在物理性质教学中,我改变以往看书小结或直接讲述的方法,采用让学生先观察,再动手、分析、得出结论,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性认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正是利用学生这一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以后学习难点和重点化学性质创造良好条件。

展示三瓶酸: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让学生通过观、嗅、阅读标签信息,获得硝酸的重要物理性质,并比较三大强酸物理性质的异同。

(三)硝酸的化学性质在化学性质教学中,如果单纯理论讲解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记忆,而利用实验,从宏观现象过渡到微观本质也有一定难度,为了突破这一点,我采用边教边实验,精心设计实验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结合电离理论和浓盐酸、浓硫酸知识,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从而在掌握重点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观察、思维、分析、推理、归纳能力,养成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思维习惯。

1.强酸性引导学生运用电离理论和类别定性,推断出硝酸具有酸的一般通性。

[实验录像]浓、稀硝酸对石蕊试液的作用。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硝酸在表现通性时受到限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以下化学性质上来。

2.不稳定性[实验录像]浓硝酸受热分解问题(1)为什么久置的硝酸是黄色?硝酸应如何存放?(2)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强氧化性教好这节课的关键是抓住硝酸的强氧化性并注意硝酸的氧化性和浓度的关系。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旧知新析创条件引导学生回忆浓盐酸没强氧化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那么浓硝酸是否有强氧化性?应设计什么样实验加以探索?这样可顺利实现知识点的过渡。

第二步:探索性实验得感知有关实验步骤、要求、装置及思考问题以实验报告形式印发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之上。

同时使学生明确观察角度和重点,认识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此时学生头脑里回旋着观察要点,面对桌子上的实验用品,渴望投入,跃跃欲试。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先后有序地进行探索性实验,并进行记录,学生的思维此时也异常活跃,学生感到了求知的愉快,也学会了掌握物质性质的方法,深刻意识到实事求是,严谨治学才是科学态度。

第三步:讨论归纳明实质虽然并非每位学生都能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回答出所有的思考题,对于实验中自己没有及时观察到的现象或自己无法解释的问题,他们期待着与他人交流或教师的讲解。

在前述实验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P179—P180有关内容,同时展示讨论题:(1)浓硝酸与稀硝酸比较,何者氧化性强?(2)常温下能否用铁制密器盛装浓硝酸?(3)浓硝酸不能氧化金、铂,何种物质能氧化金、铂?(4)由于硝酸浓度不同,与金属铜反应的产物就不同,这说明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和评析,最后通过投影对硝酸的性质进行小结。

硝酸的性质小结:(1)硝酸是一种不稳定、易挥发强酸;(2)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都不产生氢气;(3)不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若是浓硝酸,其被还原为NO2;若是稀硝酸,其被还原为NO;(4)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钝化;(5)氧化性:王水>浓硝酸>稀硝酸。

(四)硝酸的制法采用自学讨论法,课前给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预习并思考提纲中所提出的问题。

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后让各小组派一名代表结合自学提纲内容对全班同学讲解,一个组代表主讲,其他组补充,最后由教师小结,写出板书。

附:自学提纲:1.酸与盐反应有哪些规律?实验室中应怎样制取硝酸?反应条件能否采用高温?2.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原料、设备、反应原理和生产过程?怎样提高NO2的利用率?尾气的成分、危害及处理方法?如何制得发烟硝酸?(五)达标测评为了进一步落实目标,巩固新知,达到融会贯通,熟练应用并反馈教学效果,通过投影展示达标测试题。

要求人人达标,发现问题及时补救,缩短反馈时间,把矛盾消灭在课堂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附:达标测试题1.在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盛放在铁制容器中的是()A)盐酸B)硫酸铜溶液C)浓硝酸D)浓硫酸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H2S和HNO3反应B)CuO和HNO3反应C)FeO和HNO3反应D)Al(OH)3和HNO3反应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A)闪电B)光化学烟雾C)酸雨D)臭氧层空洞4.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时,为了消除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通常将尾气通入下列中的()A)稀硫酸B)NaCl溶液C)Na2SO4溶液D)NaOH溶液5.硝酸与硫酸性质比较板书设计第四节硝酸一、硝酸的物理性质二、硝酸的化学性质1强酸性HNO3=H+ +NO32不稳定性△4HNO3==========2H2O+4NO2↑+O2↑或光照3强氧化性(1) 能氧化金属(除金、铂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NO↑+4H2O常温Fe(或Al)+HNO3(浓)——————→钝化(2)能氧化非金属C+4HNO3=2H2O+4NO2↑+CO2↑三.硝酸的制法1 实验室制法NaNO3+H2SO4(浓)==NaHSO4+HNO3↑2 工业制法——氨的催化氧化法(1 )原料:氨气,水,空气(2)反应原理催化剂①4NH3+5O2=========4NO+6H2O高温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附:实验设计探索性实验一铜与浓硝酸反应1实验用品:铜丝试管胶头滴管浓硝酸2装置3操作:向试管中加入约1 浓硝酸,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当有适量气体产生时,立即将铜丝取出,塞紧胶塞,然后滴入适量水。

思考:(1)铜与浓硝酸反应所产生气体的颜色________________;滴入适量水后,所得溶液的颜色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电子转移情况。

探索性实验二铝条在浓硝酸中钝化1实验用品:铝条试管浓硝酸硫酸铜溶液2装置:3操作:(1)将铝条插入2毫升浓硝酸中约1分钟,取出并用水洗干净;(2)将洗干净的铝条插入5毫升硫酸铜溶液中,约1分钟。

思考:(1)浸入浓硝酸部分的铝条是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未浸入部分附着一层何物质?探索性实验三红热木炭在浓硝酸中燃烧1实验用品:带支管试管锥形瓶带导管胶塞酒精灯镊子浓硝酸木炭氢氧化钠溶液2装置:3操作:将装置连接好,然后将烧红的木炭投到盛有热的浓硝酸的试管中,塞紧胶塞。

思考(1)反应所产生气体的颜色?为什么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索性实验四铜与稀硝酸反应(录像)1实验用品:分液漏斗U型管铜丝稀硝酸2装置:3操作:将装置连接好,然后往U型管左管口加入稀硝酸,直到将右端空气完全排出,当右端产生适量气体后,打开活塞,观察气体颜色变化,然后关闭活塞。

思考(1)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颜色_________;与氧气接触后,气体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电子转移情况;(3)比较等同的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