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在舰船目标定位和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识别海面船舶目标(转载)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识别海面船舶目标(转载)

合成孔徑雷達影像之海面船舶目標辨識張逸中致遠管理學院網路通訊學系摘 要在海域的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簡稱SAR)影像中,各式船舶因為凸出海面可以產生正像的反射訊號,通常呈現為明顯的亮點不難辨識;但以影像的解析度與船舶大小而言,數十公尺的船舶只佔有數個像素,要在百公里尺度,數千像素點長寬之衛星影像中一一檢視紀錄並不容易。

本文以影像辨識之技術自行製作船舶目標辨識程式,可讀入ENVISAT衛星原始影像資料,根據其亮度與幾何分佈特徵,辨識可能的船舶目標。

除了可在數秒內快速分析與記錄所有目標的位置與亮度資訊,並有全圖目標檢視畫面,與目標點局部放大顯示等功能,對於SAR影像之應用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式與有效的工具。

參考書目1.ENVISAT網站, http://envisat.esa.int/2.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中心.tw/chin.ver/c5query/c_ers.php3.SAR Image Processing Service Site in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tw/sar/99SARINTRO/sld007.htm4.Yet-Chung Chang, Alessandro Frigeri, 2002, Implementing the automaticextraction of ridge and valley axes using the PPA algorithm in Grass GIS, Open Source Free Software GIS GRASS users conference 20025.Yet-Chung Chang, Gaurav Sinha, 2006, A Visual Basic program for ridge axispicking on DEM data using the Profile-Recognition and Polygon-BreakingAlgorithm, Computers & Geosciences, Computers & Geosciences, vol.33, no.2, p.229-2376.Choy, S.S.O., Choy, C.S-T., Siu, W-C., 1995. New single-pass algorithm forparallel thinning.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62 (1), 69–77.圖一、包含船舶目標之ENVISAT ASAR影像圖二、船舶目標辨識結果圖三、圖二中標示紅色圓圈之船舶目標週遭的最佳化影像圖二目標辨識之數值資訊輸出:Targets: (X, Y, Brightness)01: 1125, 0008, 1364802: 4294, 0053, 935403: 4403, 0053, 879804: 4294, 0055, 1162605: 4293, 0057, 1003406: 4457, 0155, 1047807: 0747, 0269, 885608: 5036, 0622, 1741409: 3312, 0972, 1447210: 3312, 0975, 1064211: 5502, 1748, 1491212: 2305, 1847, 1920213: 3305, 2626, 1242614: 4682, 3023, 958015: 5438, 3286, 9768 16: 4279, 4263, 8812 17: 2265, 4499, 15394 18: 5477, 4991, 9142 19: 5505, 5020, 10420 20: 5514, 5040, 9114 21: 5337, 5047, 10554 22: 5529, 5065, 9378 23: 5439, 5075, 9546 24: 5475, 5078, 8966 25: 5523, 5085, 8988 26: 5525, 5087, 9202 27: 5495, 5160, 9600 28: 5550, 5170, 9508 29: 5535, 5189, 9464 30: 5532, 5194, 10434 31: 5529, 5199, 9144 32: 5528, 5201, 10306 33: 5482, 5207, 11278 34: 5403, 5243, 10138 35: 5473, 5250, 9220 36: 5402, 5294, 10448 37: 5471, 5294, 8884 38: 5237, 5329, 9144 39: 5238, 5333, 12786 40: 5497, 5358, 9014 41: 5511, 5381, 9654。

合成孔径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合成孔径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合成孔径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合成孔径技术(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缩写为SAR)是一种使用雷达波束合成的方法,通过在雷达接收过程中利用平行移动的目标,以提高雷达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利用飞机、卫星或无人机的平行运动,将其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整合,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地面图像。

其背后的原理是利用接收到的雷达波的相位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计算出目标场景的反射特性。

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发射雷达波束:合成孔径雷达首先发送短脉冲的雷达波束到地面目标。

2. 接收回波信号:雷达波束在击中目标后,部分能量会被目标反射回来,并由雷达接收到。

接收到的信号包含了目标的形状和反射特性等信息。

3. 记录接收信号:接收到的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数传回地面进行记录。

4. 拼接信号:重复以上步骤,雷达发射多个波束,每个波束之间的位置有微小变化。

然后将所有接收信号进行记录,并按照波束的位置进行排列。

5. 合成图像:将所有记录的信号进行处理,包括相位校正、滤波和频谱分析等,最终将它们合成成一幅高分辨率的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1. 地质勘探:合成孔径雷达可用于勘探地下矿藏。

通过分析地下的反射信号,可以确定地下矿藏的位置、类型和大小等信息。

2. 海洋观测:合成孔径雷达可用于监测海洋表面的风浪情况,以及测量海洋的波浪和潮汐等参数。

3. 气象预测:合成孔径雷达可以用于测量大气中的降水量、降雪量和冰雹等,为天气预测和气候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4. 地表变化监测:由于合成孔径雷达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图像,因此可以用于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城市扩张和自然灾害等。

5. 军事侦察:合成孔径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和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可用于军事侦察和目标识别。

6. 精准导航:合成孔径雷达可用于航空和航海领域,提供精确的导航和定位数据。

总结来说,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通过利用波束合成方法,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宽覆盖范围的地面图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SAR图像舰船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SAR图像舰船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SAR图像舰船目标识别方法研究SAR图像舰船目标识别方法研究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成像技术,已经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针对海上舰船目标的识别一直是SAR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基于SAR图像的特性,总结了目前主流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包括传统的基于形状、纹理等特征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舰船目标的识别效果上有很大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SAR);舰船目标;特征提取;目标识别;深度学习1.导言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以其高分辨率、全天候、整幅图像几何形状不受航向角、距离角等因素影响等优良特性,成为了近年来人们广泛研究的一种成像技术。

在很多应用领域,如军事、海洋、环境监测等,SAR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针对舰船目标的识别一直是SAR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来解决SAR舰船目标识别的相关问题。

本文针对SAR图像舰船目标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基于SAR图像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2.1 基于特征提取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传统的基于特征提取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是将图像中的目标以某种方式表示成特征向量,然后采用分类器进行识别。

在特征提取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特征有形状、纹理等,比如基于小波变换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基于Gabor滤波器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基于SIFT算法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采用机器学习或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目标识别。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来解决SAR舰船目标识别的相关问题。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的方法等。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及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及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及应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基于雷达技术的成像方法。

它利用了雷达回波信号的相位差异来合成一个大型的接收器孔径,从而提高雷达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军事、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雷达发射信号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对多个回波信号进行叠加处理,实现高分辨率的成像。

相对于传统雷达,合成孔径雷达不需要像传统雷达一样依赖于电磁波的波束扫描来进行探测,而是通过在距离和方位方面进行序列化的接收,使接收孔径长度远大于发射孔径长度,从而实现较高分辨率的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核心技术是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

信号处理主要包括多普勒补偿、距离校正、视角效应校正等步骤。

多普勒补偿用于消除目标回波信号因相对速度引起的频率偏移,距离校正用于纠正由于平台高度变化引起的距离偏差,视角效应校正用于补偿因角度变化所引起的干涉效应。

经过信号处理后,可以得到目标回波信号的相位信息和强度信息。

在图像重建中,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反向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ISAR)的技术。

ISAR通过将雷达回波信号变换到频域,然后应用逆变换恢复成时域信号,从而实现图像的重建。

ISAR技术主要依赖于高分辨率的目标运动,通过目标在回波信号中的频率调制提供有关目标的细节信息。

通过对多个回波信号进行叠加和相位编码,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目标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可以实现在任意天气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成像,不受光线、云层等地气条件的影响。

其次,合成孔径雷达可以产生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对于目标进行细节分析和精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合成孔径雷达还可以实现夜间成像和全天候监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对舰船目标成像算法研...

合成孔径雷达对舰船目标成像算法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AR)是现代雷达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能够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地对目标进行高分辨成像,具有重要的民用和军用价值。

成像算法是SAR信号处理的核心,常用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主要适用于地面静止目标成像,而对舰船等运动目标成像时,由于目标的非合作性,会出现散焦、模糊和移位等问题。

本文以常用的SAR成像算法为基础,通过对现有算法做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研究了SAR对舰船目标成像时遇到的问题。

论文第一章绪论,对几种经典的SAR成像模式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工作,并分析了国内外各种SAR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第二章针对大斜视成像模式下,存在严重的距离徙动和分辨率下降的问题,分析了线性距离-多普勒(LRD)算法,这是一种基于转台成像的算法,不仅计算量小、简单有效、实时性好、适合工程应用,而且能够在大斜视角条件下稳定聚焦,当成像区半径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时可以满足图像分辨率的要求。

论文第三章提出一种能有效抑制运动目标图像散焦的办法——数字聚束技术。

它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的手段,以特定的目标参考点对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二次运动补偿处理,从而等效地将雷达波束中心“瞄准”目标所在区域,实现对任意感兴趣目标的“聚束”照射。

该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运动目标成像质量,而且利用搜索最佳成像时对应的速度值能够间接地对目标径向运动速度进行估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对目标进行定位是合成孔径雷达的一项重要功能。

在SAR对目标成像的过程中,由于惯性导航系统(INS)引入的未知误差,会对机载SAR定位精度产生一定影响。

论文第四章首先建立了载机与目标区域的相对位置坐标系及SAR目标定位几何模型,然后分析了惯导系统引入的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推导了定位误差的数学表达式,及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的参数传递关系,为SAR系统定位精度指标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文第五章结束语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下一步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合成孔径雷达 应用场景

合成孔径雷达 应用场景

合成孔径雷达应用场景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利用运动平台(如卫星、飞机或舰船)上的雷达设备通过合成的方式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雷达图像的技术。

与传统雷达相比,SAR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1. 军事侦察与情报收集合成孔径雷达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可以通过对地面目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获取具有丰富细节信息的图像。

这一技术可以用于军事侦察、目标识别和情报收集等领域,有助于提高作战能力、增强决策支持。

2. 地质勘探与资源调查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在地表以下多米至数十米深度范围内,探测到地下的地质和水文构造的细微变化。

通过雷达反射信号的分析,可以获取地下岩层结构、水资源分布、地下油气藏等重要信息,是石油、地质和水文勘探的重要手段。

3.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合成孔径雷达可以获取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的天气图像,包括降雨型态、风速、降水量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实现对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洪水等的监测与预警,有助于减轻自然灾害对人类和财产的损失。

4. 海洋监测与资源调查合成孔径雷达可实现对海洋表面的测量,如海浪、海流、海洋表面高度等参数。

这些数据对于海洋环境监测、海上交通管理、渔业资源调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合成孔径雷达还可通过反射信号对海洋底质地形进行测量,帮助寻找潜艇、探测水下障碍物,是海洋领域的重要工具。

5. 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合成孔径雷达可以获取高分辨率、大范围的地表图像,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变化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等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合成孔径雷达还可以获取建筑物的高程、形状等信息,为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提供精准数据。

总之,合成孔径雷达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高精度的雷达成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军事、地质、气象、海洋和城市等领域,合成孔径雷达都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决策能力、减轻灾害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应用研究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应用研究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应用研究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对地面进行成像的技术,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地图和图像。

在军事、民用航空、海洋勘探和地质勘察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也逐渐成熟。

本文将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原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长距离行进波的相位比较来达到成像的技术,它的成像原理就是按一定的方向扫描地面目标,收集散射回波信号,通过多个平移并叠加,形成高质量的成像结果。

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则是将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应用于卫星上,利用卫星的自身运动及轨道特性,相比于地面雷达,其具有更大的探测距离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并且,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可以达到全地球覆盖,使其成为获取地球大尺度物体及区域信息的重要手段。

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1.军事领域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监控、侦察、目标识别和导航等多种功能,如防御系统可以通过雷达系统来对空域进行实时监控,以应对突发事件,更好的保障国家的安全;同时,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导弹制导和实时目标跟踪,提高了现代化武器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2.海洋勘探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勘探领域,例如海洋浅层地质勘察、海域环保监测、海洋气象预报、海上航行等。

通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进行观测,可以获取海洋表层情况和底部结构信息,使海洋能源、矿产、水文学、和环境研究等领域得以得到发展。

3.地质勘探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由于其可以探测地表及地下的情况,对地下矿物资源和石油天然气储藏等领域的勘探有着重要价值。

此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地震、火山、冰川等自然灾害监测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供实时或预警的灾害信息,为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利用雷达设备制作二维或三维图像的技术。

其原理是在多次测量中采集大量雷达波形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合成一个大图像,从而得到精细的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军事、民用、科研领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雷达波形信号处理技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需要采用一定的信号处理技术获取高分辨率图像。

其中,雷达信号的预处理是其成功的关键。

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调整不同波形信号的相位,消除系统噪声等方面。

随着对图像分辨率要求日益提高,算法的优化和性能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成像算法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核心是图像重建,常用的方法有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基于脉冲压缩的方法、基于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传统的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方法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但是速度较慢,无法满足实时成像的需求。

基于脉冲压缩的方法则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能够实时获取高质量的图像。

但是,它对系统要求较高,难以实现商业化。

近年来,基于数据处理的方法逐渐成为主流,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高质量的成像结果。

3、信号识别与分类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如何对所观测的目标进行自动识别和分类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一些新的算法如深度学习等被引入合成孔径雷达领域,以优化信号处理和目标识别的性能。

二、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应用1、军事领域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军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具备全天候、全天时等优势,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探测目标、跟踪和瞄准目标、自动识别目标等。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军事领域可用于雷达预警、目标探测、飞机导航、目标定位等多个领域。

2、民用领域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在民用领域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可用于土地变化检测、地质勘探、红外遥感数据的处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孔径雷达在舰船目标定位和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是一种使用
雷达技术进行远距离探测和成像的现代雷达系统。

与传统的雷达系统相比,合成孔径雷达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舰船目标定位和成像方面有着广泛的应
用研究。

合成孔径雷达利用雷达波通过目标后的回波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再
根据一定的算法和技术手段,重建出目标的反射特征,实现对目标的定位
和成像。

相较于其他成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质量更高、分辨率更高、和对目标的探测距离更远。

在舰船目标定位方面,合成孔径雷达凭借其高精度的成像能力,能够
精确定位舰船目标,包括目标的位置、速度以及航向等信息。

通过对多次
回波信号的积累并应用合成孔径成像算法,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构建出具有
极高精度的目标三维定位图像。

同时,合成孔径雷达还能够对移动目标进
行跟踪,及时获取目标的轨迹和船体运动信息。

在舰船目标成像方面,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实现高质量、高分辨率的目
标成像,即使在复杂的雷达环境中也能保持较高的图像质量。

合成孔径雷
达通过对连续的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利用相干积累技术,以及算法来
获取高分辨率的目标图像。

这使得合成孔径雷达在船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于船舶目标的探测、识别和监控。

此外,合成孔径雷达还可以与其他传感器进行集成和协同作业,如红
外相机、光电探测器等,对舰船目标进行多模态的探测和成像。

这样可综
合利用各种传感器的优势,提高目标的定位和成像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总体而言,合成孔径雷达在舰船目标定位和成像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前景。

其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成像能力,以及与其他传感器的协同作业,使其在海上作战、航行安全监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军事、海事等相
关部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