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动物学论文-范文word版 (13页)

合集下载

动物医学论文六篇

动物医学论文六篇

动物医学论文六篇动物医学论文范文1合理支配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为更好地解决就业、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上的冲突,保证同学有足够的时间开展试验,完成论文(设计),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必需提早进行。

依据培育方案的支配,一般动物医学专业的同学在大三开头接触专业课,因此从第五学期开头就落实指导老师,使同学能够在课余时间跟随导师进行有方案的科研训练,较早地接触导师的科研工作,熟悉和熟识讨论课题,系统地培育同学的科研意识,提前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等预备工作。

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开展相关的试验讨论。

在第八学期同学只需整理数据,完成论文撰写工作即可。

这样的时间支配,可以确保同学有充分的时间搜集资料和开展试验,有方案有步骤地完成论文工作。

同时也较好地解决毕业生找工作与撰写毕业论文的冲突,有利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建设指导老师的个人素养及其科研水平直接影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对指导老师资格应严格把关、严格审核,建立有效的指导老师遴选机制。

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多涉及试验讨论,所以要求指导老师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学问,还要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风尚、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指导论文过程中,老师的示范作用具有不行替代性。

因此,必需重视指导老师的师德修养,增加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

对那些缺乏科研实践工作阅历或敷衍懈怠毫无责任心的老师应准时更换。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指导老师监督和奖惩机制。

定期对指导老师的指导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觉问题准时处理,从制度上打消指导老师敷衍的侥幸心理,增加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

制定合理的嘉奖政策和措施,把指导毕业论文的力量和质量作为评价老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赐予肯定的精神和物质嘉奖,并以此作为其晋级、职称评定的一个参考条件。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指导老师的乐观性,逐步提高指导老师的整体水平。

构建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监管和评价体系动物医学论文范文21.1环境平安学问缺乏高校生对试验室平安的认知率较低,调查表明物理性平安认知率为28.9%、化学性平安认知率为47.6%,对生物性平安认知率仅为13.6%,而全部都知道仅为0.9%[5]。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大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动物科学论文范文动物学的论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在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动物咬伤创口暴露后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关键措施。

虽然人们都知道被犬(动物)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但对于伤口的处理特别是创面较大的伤口处理、外用消毒剂的选用及采用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商榷之处。

2005年1月~12月,我们共接诊了4590人次动物咬伤病例,现结合动物咬伤门诊碰到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下。

1、哪些动物咬伤需注射狂犬疫苗在狂犬病防治范畴中,动物通常是指对狂犬病毒敏感的动物。

如犬、狐狸、山狗、郊狼、豺狼、臭鼬、浣熊、猫、猫鼬、蝙蝠等动物,还包括牛、马、羊等家畜。

常见的动物咬伤有犬、猫、鼠、猫头鹰、黄鼠狼、蝙蝠等动物咬伤。

被鸡啄伤,被甲鱼、黄鳝等咬伤则不必注射人用狂犬疫苗。

2、动物咬伤后伤口处理犬(动物)咬伤后,由于受伤部位、伤情的程度不同,能否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直接影响到愈后。

许雷等分析50例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发现有88%的动物咬伤病人伤口未处理或自行处理而导致了狂犬病的发生。

2.1外用消毒剂选择在用肥皂水反复清洗伤口的同时,正确地选择好消毒剂也十分重要。

①过氧化氢在既往的伤口处理中比较常用,但由于对正常组织有腐蚀作用,而动物咬伤又是新鲜伤口,对伤口的愈合不利,故不宜常规使用。

②由于犬咬伤后一般都要用肥皂水清洗,而新洁尔灭是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与肥皂水有拮抗作用,两者是不宜混用。

③醋酸洗必泰:由于该消毒剂对芽胞和病毒无效,因此,从预防狂犬病的角度不主张用。

④10%聚维酮碘为强力杀灭微生物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及霉菌孢子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动物学实验论文(完稿)

动物学实验论文(完稿)

软体动物身体结构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性特征作者:强化培养学院09级02班赵凡杭天蓉摘要:软体动物门(Mollusca)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门的第二大门。

该门动物身体柔软,左右对称,不分节,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等五部分组成。

因大多数软体动物体外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所以通称贝类。

该门动物共分8纲,有10余万种,分布广泛,从寒带、温带到热带,从海洋到河川、湖泊,从平原到高山,到处可见,例如鲍鱼、宝贝、田螺、蜗牛、蚶、牡蛎、文蛤、章鱼、乌贼等。

由于软体动物大多数贝壳华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又较易捕获,因此远在上古渔猎时期,就已被人类利用,其中不少可供食用、药用、农业用、工艺美术业用,也有一些种类有毒,能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损坏港湾建筑及交通运输设施,对人类有害。

1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1结构特征1.1.1贝壳绝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在柔软的身体外覆有1个、2个或多个形状不同的贝壳,腹足类贝壳,一般呈单一的螺旋形;瓣鳃类贝壳为2个,呈瓣状;掘足类贝壳为1个,呈象牙状;多板类的贝壳为8块,呈覆瓦状排列;头足类有的为外壳,有的被外套膜包入形成内壳或退化。

贝壳的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占全壳的95%,此外还含少量的贝壳素及其他有机物。

典型的贝壳,通常可分为3层,最外的一层为角质层,由一种硬蛋白质贝壳素构成,能耐酸耐腐蚀,色泽多样而薄,起着保护介壳的作用;中层为棱柱层,质厚,占壳的大部分,由钙质的棱柱形结晶构成;内层为珍珠层,通常为钙质和壳基质构成,光滑,具珍珠色彩。

角质层及棱柱层均由外套膜背面边缘分泌形成,随着动物的生长逐渐增大面积。

珍珠层是由外套膜的全表面分泌而成,随着动物的生长而增加其厚度。

珍珠就是珠母贝等的外套膜分泌物形成,其性质和形成机理,与珍珠层相似。

因季节不同分泌情况有所变化,有时又因食物不足、繁殖期等原因,会影响外套膜边缘的直接分泌,因而角质层增长不是连续不断的,在贝壳表面常形成生长线,可用来判断软体动物的年龄。

动物学论文——精选推荐

动物学论文——精选推荐

动物学论文采用简便,有效,实用,稳定的动物骨髓细胞制备方法研究放射线对骨髓细胞的影响以及的的防治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建立了一种小白鼠骨髓细胞的制目的:比较泽泻水提物、醇提物对高脂饮食小白鼠的降脂作用。

方法:利用正交试验选择泽泻水提、醇提的最佳方案,通过药理实验方法,以实验动物小白鼠的体重、肝重、血脂指标、Lee氏指数为测定指标,比较泽泻水提物、醇提物对高脂饮食小白鼠的降脂作用。

结论:泽泻水提物、醇提物对肥胖小白鼠均有一定降血脂作用,且两者的作用无显着性差异(P>0.05)。

【关键词】泽泻;水提物;醇提物;肝重泽泻是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等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等症。

临床应用表明[1],泽泻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还具有降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降血糖等作用。

近年来,对泽泻降血脂作用的活性成分和药理实验研究已较成熟[2,3],临床上多用泽泻水煎剂或醇煎剂,本实验以泽泻的主要降脂作用成分23乙酰泽泻醇B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泽泻水提和醇提的最佳方案后,将泽泻水提物和醇提物分别灌胃小白鼠,旨在观察两者对高脂饮食小白鼠的降脂作用,为泽泻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实验材料1.1药材泽泻饮片,购自武汉同济堂大药房,产自四川成都。

1.2试剂与仪器甘油三脂(TG)测定试剂盒(酶终点法)、总胆固醇(CHO)测定试剂盒(酶终点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试剂盒(磷钨酸镁沉淀法)均购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辛伐他汀胶囊由南通华山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巩义市英峪高科仪器厂,型号SHB)、紫外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公司,型号UV1700)、SANYO低温冰箱、低速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型号HHS)、分析天平、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型号TGL16B)。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2)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2)

动物科学论文范文(2)动物科学论文范文篇二动物福利视角下的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探讨20个世纪50年代后期诞生了一门以研究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即实验动物学,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实验动物的遗传、育种、疾病防治以及动物福利等多个方面,而动物福利始终是该学科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所谓动物福利,主要是指让动物在健康快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有动物无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等。

尽管我国对动物福利越来越重点,也在《野生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提到了动物福利,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以,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充分保障动物福利,已经成为我国该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在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中建立科学的动物福利理念动物福利主要包括五大要素:一是生理福利,也就是没有饥渴忧虑;二是环境福利,也就是要让动物有合适的住所;三是卫生福利,也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伤病;四是行为福利,也就是要确保动物表达出天性自由;五是心理福利,也就是要减少动物的恐惧与焦虑心情。

一些激进的动物保护组织与人士提出了极端观点,主张全面禁止动物实验,觉得用动物开展实验并不人道。

但是,在目前状况下,绝大多数实验不可能直接在人体进行,牺牲部分实验动物也是不得已而为了。

所以,建立科学的实验动物福利理念是实验动物学教学的基础,是要尽可能地确保为人类作出贡献与牺牲的实验动物所享有之基本福利。

二、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引入与实施3R原则近年来,随着各项技术渐趋成熟,3R原则因为自身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而被广泛应用,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引入这一原则,不但能够有效维护动物福利与减少伦理学冲突,而且还能提升动物实验的准确性与降低了实验费用,因而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一是减少原则。

用最少的动物以达到预期实验效果,这是动物实验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一定要明确减少不只是单纯地减少动物之用量,而是应当在确保获得同样实验成效的基础上减少一些不必要浪费以避免动物滥用。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篇一:观赏动物学我眼中的动物行为一、动物行为的两面观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步形成的、适应外界环境的活动,总的来说它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要作用。

但是,动物的行为和其他事物一样,有一利则有一弊。

不能认为它可以绝对保证动物个体的生存。

大家都知道,老鼠有啃咬硬物的行为。

这是因为老鼠常吃硬食物,它的门牙耗损特别快。

可是,它的门牙能不断生长,弥补了门牙的耗损。

但是,当硬质食物不足的时候,就必须常常啃咬硬物磨短门牙。

这种行为保证了老鼠的门牙不致因长的过长而影响吃食,这对它的生存是有利的适应行为。

然而,往往正是由于啮咬木箱发出的声音会把敌害引来,招致被捕食而丧生。

这样看来,老鼠啮咬硬物的行为,可以保证它们正常进食,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后代,这是主流。

但是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这就是适应具有相对性。

海鸥是经常以集体防御来对付掠食者的。

当乌鸦飞进海鸥孵化区上空时,大批海鸥飞上天空来阻挠、驱逐。

集体防御行为对保护海鸥蛋是有利的,然而海鸥集体驱敌时,进行孵化工作的海鸥就得离开自己的巢,这就使海鸥巢失去了保护,海鸥蛋和幼海鸥可能遭到偷袭,受到一定损失。

总的说,海鸥的集体防御是有效的,这种行为保护了较多的海鸥蛋和幼海鸥,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要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利。

再看看海生乌贼是怎样钻了小虾防御行为空子的。

小虾在海底沙床休息时,常常把两根触手伸向两侧,向后扫扒,把一层细沙薄薄地覆盖在背上,以此来逃避许多敌害的发现,此行为对其生存显然有利。

但是,乌贼经常在海底沙床上约几厘米处悠闲游动,每隔一定时间就从喷管中喷出一小股水,水头斜向下方喷扫,使前面的沙砾旋起。

有时正好把掩护小虾的那张沙毯掀开,小虾会立即再扒一层沙来掩护自己。

小虾这一行动,却引起了乌贼的注意,它会立刻用触手端部的吸盘把小虾牢牢吸住,使小虾难以逃脱死亡。

这说明,小虾的防御行为对多数敌害有效果,但对某种敌害则可能无效。

动物学论文【范本模板】

动物学论文【范本模板】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动物学论文题目:狼来了--论狼的生活艺术姓名:学院:动物医学院专业:动物医学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2016。

11.182016年11月18日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引言 (3)1.对狼的认识 (3)1.1狼的分类学地位 (3)1。

2 狼的历史地位 (4)2。

狼的形态特征 (4)2.1 狼的魅力 (4)2.2 狼的优势 (4)3.狼的社会生活 (5)3。

1 对狼的描绘 (5)3.2 社会生活中的狼 (5)4.狼的追猎与捕食 (5)4。

1出色的捕猎者 (5)致谢 (6)参考文献 (6)狼来了——论狼的生活艺术(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动物医学专业,四川成都)摘要:本文概述了狼在分类学上的地位。

狼的形态特征,展现了狼独具魅力的风姿,展现了狼精彩独特的社会生活以及他作为出色捕猎者的机智骁勇。

将狼的生活画卷描绘的栩栩如生。

关键词:狼地位形态社会生活引言:对狼这一生物感兴趣的人很多,我也不例外,深深地被狼神秘的身影所吸引.狼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所以希望能够探索狼的精彩世界.1。

对狼的认识1。

1 狼的分类学地位中文学名灰狼拉丁学名Canis lu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食肉目科犬科属犬属种灰狼保护等级Ⅱ1。

2狼的历史地位一般来说,在西方人的心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狼,他们正好构成一幅三联画:第一幅画中是《小红帽》中那只聪明却又不幸的大坏狼;第二只是《三只小猪中》那只沮丧的狼,叫伊其基尔;第三幅画环绕着光环,画中正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的朋友:狼兄弟。

2。

狼的形态特征2。

1狼的魅力狡黠的眼神、优雅谨慎的步伐、高贵独立的性格——都为狼这一生物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种大型犬科动物因其犀利的外表、天才的捕猎能力、超乎寻常的适应力和才能智慧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2狼的优势犬科狼是高级犬科家族的食肉动物,是恒温脊椎动物,体表有毛覆盖,为幼小动物哺乳。

动物遗传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医学遗传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动物遗传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医学遗传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动物遗传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医学遗传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动物遗传学不仅是生物学领域中最基本的科学之一,还是畜牧兽医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来源。

动物遗传学主要研究各种动物,如:家畜、昆虫、鱼类、鸟类等。

本文整理了8篇动物遗传学论文范文,以供参考。

动物遗传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之第一篇:基于动物遗传学的育种与繁殖研究摘要:近年来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突破。

首先总结了动物育种发展的创新点,之后以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例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的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如良种繁育基因组数据库、动物功能组的研究、对于动物生长发育的有效调节、基因组学的运用,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动物遗传学,动物系列,生物信息学近年来畜牧业的重要性得到了人们的重新审视,其对于食品食物质量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愈发突显,相应地,人们对于畜牧动物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当前生物技术的发展,动物育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更让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实现了更为紧密的关联。

1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的创新点动物食品需求量与生物品种改良之间有密切关联,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结构的变化,动物产品的质量也会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质量。

就总产量的对比情况来看,我国的肉类与禽蛋类均为世界首位,乳制品的产量则为世界第三位,均居于世界前列,但是在畜牧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上仍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动物性食品来源仍然较为匮乏,无法满足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积极进行品种与繁殖技术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畜产品的质量。

发展动物品种,对于生物领域新兴技术的检验来说极为有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与人工授精、冷冻胚胎、干细胞技术、基因组编辑等一系列新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动物育种与繁殖的效率,让该领域形成了一套完整可持续的产业体系,而包括基因组最佳纯属无偏估测与超声波、无线射频自动化技术的问世也在相应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动物学论文篇一:动物学论文软体动物综述怀化学院中文系08级汉语言文学四班姓名:李荣贵学号:0802404033摘要:软体动物又称无脊椎软体动物,是除昆虫外歧异最大的类群,约75,000种。

体制的差异很大,但有共同的特征︰体柔软而不分节,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

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

现在贝类分类,基本上还是按形态结构进行分类; 可分为7个纲,即1.无板纲, 2.多板纲 , 3.单板纲、4.瓣鳃纲,5.掘足纲,6.腹足纲、7.头足纲。

本人将从这七个类别对软体动物进行综述。

关键字:软体动物类别综述在动物界,有一类动物叫“软体动物”,因大多数的软体动物具有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

贝类的种类很多,至今已记载的有11万5千多种,其中化石种类有3万5千余种,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

研究贝类的形态、生态、生理、发生和分类、多样性等各方面的科学,称之“贝类学”,也就是“软体动物学”。

贝类学包括的内容很广,研究的问题涉及解剖学、生态学、细胞学、发生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分类学等等。

贝类学与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是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逐步掌握其生物知识而建立起来的。

世界上对贝类的研究起始很早,可追溯到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时期。

亚里士多德把贝类分为有壳和无壳两大类,他还根据贝类的栖息地,将贝类分为陆地、淡水贝类和海洋贝类两大类。

18世纪中叶,分类学家林奈在他的名著(((Systema Natu-rae))(1758年)一书中,对贝类进行了区分,按照有壳、无壳把贝类分为软体动物(没有外壳和只有内壳的种类)和有壳动物(有壳的种类)两大类,其中有壳动物又分多壳类、双壳类、单壳类等。

林奈的这种分类方法,曾被长期采用。

随后拉马克(1744一1829)修正了林奈的分类系统,而且还订过许多新种。

随着对贝类的深人观察和研究,到了19世纪中叶,许多国家成立了贝类学会,纷纷出版贝类期刊和专著,对不同类群、不同地区的贝类进行调查,并整理发表了不少论文。

到了近代,贝类的解剖学、细胞分类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等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贝类的分类系统也日渐完善。

调乌贼短峭鹦鹉螺查也不局限于近海和滩涂,海洋调查技术的发展和改进,获得了不少深海的贝类。

1962年报道世界深海的贝类(1829米以下深)共计1152种,1970年努森发表了深海和超深海的瓣鳃类种类,俄国的费拉托娃在9735米深海沟采到锉蛤种类,极大丰富了贝类学的研究。

我们通常所知的牡砺、鲍鱼、乌贼和不常见的角贝、龙女替等,从外表上看,它们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基本的结构是相同的,均属于贝类。

身体柔软不分节或假分节,由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

现在贝类分类,基本上还是按形态结构进行分类;按其体制是否对称,贝壳、鳃、外套膜、神经、行动器官等的性质,可分为7个纲,即1.无板纲(Aplacophora) , 2.多板纲(Folylacophora) , 3.单板纲(Monoplacophora)、4.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5.掘足纲(Scaphopoda), 6.腹足纲(Gastropoda)、7.头足纲(Cephalopoda)。

无板纲又称双神经纲,此纲为贝类中的原始类型,形似蠕虫,没有贝壳,故称“无板类”。

这类动物的腹面中央通常有一沟,故又称“沟腹纲”。

外套膜极发达,表面生有角质层和各种石灰质的针骨。

神经系统由围绕食道的一个神经环和它向后延伸的两对神经索组成,一般没有显明的神经节。

现已知全世界总共有100余种,全部生活在海里。

多板纲,身体上着生有8块板状的贝壳,故称“多板类”。

它们身体呈椭圆形,左右对称,口及肛门位于身体的前后端。

多板类的贝壳不能答读者问—身体,在贝壳与外套膜边缘之间裸露的部分,叫做“环带”。

环带的表面有角质层或生有石灰质的鳞片、针骨或角质毛等。

多板纲数目多,全世界已知有601〕余种,全部为海产。

单板纲,以往只发现化石种类,1952年丹麦“海神”号调查船在太平洋哥斯达黎加西方3570米深海才发现了现在生活的种。

它也是一类原始的贝类,其形态结构大都与多板纲相似,但它只有一个帽状的贝壳,而且有些器官有较明显的分节现象,这与腹足纲或多板纲都不相同,所以单独列为一纲。

目前这类动物己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深海陆续发现了8种,这一类“活化石”的发现,对探讨贝类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瓣鳃纲,这纲贝类的鳃通常呈瓣状,故名“瓣鳃类”。

身体左右侧扁,有左右两壳,又名“双壳类”。

它们的头部退化,足部发达呈斧头状,故又称“无头类”或“斧足类”。

瓣鳃纲动物的神经系统简单,但己有显明的神经节分化,由脑侧、脏、足3对神经节及其相连的神经索构成。

心脏有1个心室2个耳,肾1对,一端开口于围心腔,另一端开口于外套腔。

大多数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

发育期间经过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营水生生活,大部分是海产,少部分是淡水产,全世界大约有15000种。

掘足纲,这是一类海产底栖的贝类,足部发达成圆柱状,用来挖掘泥沙,故名“掘足类”。

此外它们有一个两端开口呈牛角状或象牙状的贝壳,故又称“管壳纲”。

掘足类的头部退化成身体前端的一个突起,神经系统主要由脑、侧、脏和足4对神经节及其连结的神经所组成,结构仍较简单。

这类全部海产,全世界有200余种。

腹足纲,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故名“腹足类”。

通常有一个螺旋形的贝壳,所以亦称“单壳类”或“螺类”。

头部发达,有口、眼及1对或2对触角。

有些种类的内脏囊,因发生时经过旋转而形成左右不对称。

神经系统由脑、侧、脏、足4对神经节及其连结的神经组成,结构比较复杂。

心脏位于身体的背侧,有1个心室,1或2个心耳。

雌雄同体或异体,发育期经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

为软体动物种类最多的一纲,全世界已发现有8万多种,海洋、淡水和陆地都有分布,遍及全世界。

头足纲,头部和足部很发达,足环生于头部前方,故名“头足类”。

神经系统较复杂,头部两侧各有1个构造复杂的眼睛,足部特化由8或10条腕及一个腹面的漏斗组成。

心脏有2个或4个心耳,相当于鳃的总数。

口内有颗片和齿舌,多数的种类在内脏的腹侧具墨囊。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直接发生,无变态。

化石种类很多,现生种类仅500余种,全部海产。

大多数能在海洋中作快速、远距离的游泳。

除鹦鹉贝具外壳外,其他种类为内壳,或者贝壳退化。

我国沿岸包括渤、黄、东、南四海,地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区,海洋软体动物的种类极为丰富。

解放后,我国贝类学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沿海及深海软体动物调查,北自鸭绿江口、南至西沙群岛的漫长海岸,采集了大量的贝类标本,并且出版了有关专著和论文以及《中国动物志》海洋贝类部分(宝石总科、头循目、贻贝目以及头足纲)。

据估计,我国海洋贝类有万种以上,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海洋贝类中碎碟科的所有种类及凤螺科的大凤螺受到国际贸易限制;宝贝科的虎斑宝贝、冠螺科的冠螺、珍珠贝科的大珠母贝、碎碟科的库氏碎碟和鹦鹉螺科的鹦鹉螺,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

海洋贝类标本的收藏,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浸泡标本,一般用75 %的酒精进行浸泡固定;另一类为干制标本(一般是带有外壳的种类),将采来的新鲜活体标本,经处理取出软体部分,仅保留外壳,用药棉把空壳塞满即可。

有些种类带有庵螺类(介壳口处圆形的盖片),则应将庵粘附于壳口处。

此外,标本保存时必须附有采集标签,标签包括采集地点、时间、深度、温度、采集人以及采集地等生态环境。

对于那些壳薄、易碎的标本,应轻拿轻放,不要弄破。

以上仅简单介绍了一下软体动物门7个纲的分类特征知识,其实软体动物分类学是一专门的学问,其分类原理基本上是按动物分类原理进行,即分门、纲、科(总、超科)、目(超目)、属(亚属)、种(亚种)分类系统。

除采集、掌握大量的标本实物外,还应收集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才能进行比较、分析鉴定,得出较为客观、正确鉴定的结果。

参考文献:[1] 张玺、齐钟彦、马秀同等1964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一册)。

科学出版社[4] 齐钟彦、马秀同等1983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二册)科学出版社。

[2] 张玺、齐钟彦1960南海的双壳类软体动物。

科学出版社。

[3] 余文:论节壳类J:古生物学报;1984年04月[5] 齐钟彦、马秀同等1985中国动物图谱——软体动物(第四册)科学出版社。

[6] 张玺、齐钟彦 1959年中国海经济软体动物区系区划的初步研究。

海洋与湖沼5(2):124-138。

[7] 程齐民 1981 大连沿海湖间带腹足类的生太研究。

动物学报27(4):375-383[8]《动物学上》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动物学下》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功能海洋生物分子:发现与应用海洋生物》[11]《软体动物》(德)迪特玛·迈腾、徐小清 (201X-03出版)[12]《动物学学习指导》徐敬明科学出版社 (201X-06出版)[13] 动物学姜云垒、冯江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X-10出版)[14]《新知识图书馆7:有毒动物软体动物》郭震唐、郭震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X-01出版)。

[14]《动物学报》北京科学出版社。

[15] 董正之编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北京科学出版社。

[16] 庄启谦编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北京科学出版社。

[17] 林光宇编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北京科学出版社。

[18] 赵汝翼《大连海产软体动物志》北京海洋出版社。

[19] 王祯瑞著《中国动物志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目》北京科学出版社。

[20] 洪黎民著《无脊椎动物下》上海教育出版社。

[21] 江静波等著《无脊杆动物学修订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二:动物学论文动物学论文摘要;白鳍豚是比熊猫更古老更珍贵的“国宝”,但是近年来生活在长江中的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经处于“功能性灭绝”的状态。

对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加强保护这一我国特有物种。

同时,加强保护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约束人类活动。

学界公认的四大原因分别在于“环境污染,酷捕滥捞、水上运输、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致使白鳍豚消失”,而历史资料也证实,收集到的白鳍豚标本中90%以上的死亡都是由人类活动直接造成的。

本文将对那四个主要原因作出深入解释和剖析,同时进一步补充说明其它可能性的原因。

关键字; 白鳍豚原因人类活动环境保护前言部分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称白豚、白鳍豚、白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