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宇宙:世间万物或许都是假象

合集下载

世间万物皆虚妄宇宙究竟是什么

世间万物皆虚妄宇宙究竟是什么

1.引言世间万物皆虚妄,这是佛家的观点。

佛经中提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句话意味着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包括我们自身的存在,都只是虚妄的幻象。

在这个观点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宇宙究竟是什么?2.宇宙的起源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根据目前的理解,宇宙是从一次巨大的爆炸事件——大爆炸开始的。

据这个理论,宇宙在13.8亿年前由一个非常高密度、高温的点爆发而出。

这个初始点称为奇点,也就是宇宙的起源。

3.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在了解宇宙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牛顿认为空间是绝对的,独立于物质的存在。

然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空间的理解。

相对论告诉我们,空间和时间是相互交织的,构成了所谓的时空。

4.宇宙的膨胀科学家们发现,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

这个发现被称为宇宙膨胀理论。

根据宇宙膨胀理论,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远离彼此,造成了宇宙的膨胀现象。

5.宇宙的组成目前,我们对宇宙的组成了解得还不够深入。

科学家们认为宇宙主要由暗能量、暗物质和可见物质组成。

可见物质包括我们所熟悉的星球、恒星和行星等。

而暗能量和暗物质则是一种未知的物质形态,它们对宇宙的演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6.宇宙的结构宇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它包含着无数的星系、星云、恒星和行星。

这些天体之间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结构。

例如,星系是由大量的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

而星云则是气体和尘埃形成的云状结构,其中可能诞生新的恒星。

7.宇宙的命运关于宇宙的命运,科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宇宙正在以加速度膨胀。

这个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一种可能的命运是宇宙会继续膨胀并逐渐冷却,最终导致宇宙的热寂。

另一种可能是宇宙会达到最大膨胀后开始收缩,最终归于奇点,即“大撞击”。

8.宇宙究竟是什么?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有关宇宙的重要发现,但宇宙究竟是什么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全息宇宙理论

全息宇宙理论

全息宇宙理论
全息宇宙理论被认为是新兴的科学理论,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构成,物质和能量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协调和统一。

它通过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宇宙而获得了许多关注,也因此受到许多抨击。

本文将介绍全息宇宙理论,包括它的科学基础和它可以提供的洞见以及它的影响。

全息宇宙的思想来自20世纪末物理学家伊戈尔谢米洛夫(Eugene Wigner)的理论。

在这个理论中,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物质-能量的不断变化的类似“全息幻像”的模式。

他的理论被人们当做一种在宇宙之中存在的一种“全息”能量网络,在宇宙的所有地方都存在着物质-能量的模式,它们也可以促进宇宙之中物质-能量的重新分配。

这种重新分配会推动宇宙的变化,从而带来新的物质和能量构造。

全息宇宙理论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宇宙是一个全息光明的宇宙,它有自己的完整性,在这个宇宙中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被消除,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相互关系。

这种理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运作方式,从而更好地解释宇宙中发生的一切。

全息宇宙理论的最大影响在于,它使我们对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这也将影响到我们对宇宙中各种现象的认识。

此外,这种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发展轨迹,以及如何通过观察和研究宇宙中的一些现象来做出准确的预测。

总而言之,全息宇宙理论是一种有用的理论,它有助于我们更好
地理解宇宙的运行机制,影响着我们对宇宙中各种现象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宇宙发展的轨迹。

如今,全息宇宙理论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有用的科学理论。

全息学说的内容

全息学说的内容

全息学说的内容
全息学说是一种关于宇宙整体性和互连性的科学理论。

它提出了一个新的对宇宙的解释框架,认为宇宙不是由离散的部分组成,而是一个无限互相交织、互相影响的全息网络。

根据全息学说,宇宙的信息存在于各个维度中,就像一张巨大的全息照片。

这意味着每一部分都包含了整体的信息,而任何一个细微的改变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全息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全息原理”,即任何一个小部分都反映了整体的特征。

这个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解释。

想象一幅全息照片,如果将其分成几个小块,每一块仍然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整个图像。

全息学说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共振”。

根据这个概念,宇宙中的一切都通过共振相互连接。

每一个个体都和整个宇宙相互作用,信息以共振的方式传递。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的思维和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人,以及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意念和意愿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全息学说的提出对于科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挑战了传统的物质主义观点,强调了宇宙的整体性和互联性。

全息学说将人类的思维和
意识纳入了宇宙的综合框架中,提供了一个更加综合和维度的解释。

然而,全息学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科学家认为全息学说过于抽象和不可证伪,缺乏实验证据支持。

此外,全息学说与当前的科学知识体系之间存在一些矛盾,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来验证其有效性。

尽管如此,全息学说仍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宇宙的本质和人类的存在。

它为我们探索宇宙和思维的奥秘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框架,激发了人们对于现实本质的思考,并为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

灵性与科学:全息宇宙(全息理论)

灵性与科学:全息宇宙(全息理论)

灵性与科学:全息宇宙——迈克尔•塔尔伯特译者注:《庄子》有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假如全息宇宙的理论成立,世间万物最终相互关联,于是:子非鱼,但知鱼之乐;鱼非子,亦知子之乐也!在1982年,发生了一个惊人的事件。

物理学家阿莱恩•阿斯派克特(Alain Aspect)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巴黎大学进行了后来可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实验之一。

晚间新闻没有报道这项发现。

事实上,尽管有人相信阿斯派克特的发现或会令科学改头换面,但是,除非你有翻阅科学期刊的习惯,不然你很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他。

阿莱恩•阿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组发现,在特定情况下,次原子粒子,例如电子,无论彼此相距多远,都能互通信息。

不管是10英尺还是100亿英里,它们似乎总能知道彼此所处的状态。

这个现象的问题是,它违反了人们长期信奉的爱因斯坦原理,即任何通讯都不能超过光速。

由于运行速度大于光速相当于打破了时间屏障。

阿斯派克特的这个发现令人不安,因此有些物理学家煞费苦心,想要以巧妙的理由敷衍了事。

但它也激发了极具震撼性的解释。

例如,伦敦大学物理学家大卫•波姆(David Bohm)相信阿斯派克特的发现暗示客观实在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但它本质上不过是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图。

在了解波姆作出如此惊人论断的原因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全息图。

简而言之,全息图是利用激光制作的三维立体图像。

全息图要制作一张全息图,首先用一道激光束照射物体,然后在感光胶片上记录下第二道激光束与物光产生的干涉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

底片洗出后,看起来像是无意义的透明度不同的条纹。

但当当激光照射相片时,一个立体影像就会显现出来。

立体特性并非全息影像唯一令人称奇之处。

如果一朵玫瑰的全息相片被分割成两半,然后用激光照射,你会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

事实上,即使是再分割一次,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著一个较小但完整的原始影像。

与普通相片不同的是,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著整体的资料。

刘丰全息智慧科学语境宇宙至简原理

刘丰全息智慧科学语境宇宙至简原理

刘丰全息智慧科学语境——宇宙至简原理
刘丰老师讲述的【宇宙至简原理】
一:【空间】宇宙空间可借线性几何的逻辑加以描述即:从零维到N维空间(N趋于无穷大)构成完整的宇宙结构二:【存在】三维空间有形物质存在的共性依次为分子,原子,中子,正负电子一切物质由中子和正负电子组合而成故被称为基本粒子其共同属性是量子属性(波粒二相性)本质共性是能量波。

故一切有形存在的共性是波波动相干成实像构成有型物质波动能量未成实像的共振构成信息集合故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在的共性是能量波且唯一共性是正弦波三:【空间能量关系】维度是能量波最重要的属性低维能量呈现是高维能量关系的投影四:【宇宙全息】由波的传输特性得知:所有能量波会经过宇宙中任一质点(零维)故宇宙中任一质点具有宇宙中一切信息
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则任一质点俱足宇宙一切智慧。

宇宙全息统一论

宇宙全息统一论

宇宙是个浑沌体,这个浑沌体是由能量和道构成的,犹如人这个生命体由物质的肉体和精神的灵体构成一样。

从庞大的宇宙天体到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尘,都是息息相关、相互贯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宏观的角度讲,能量充满宇宙的一切时空,道控制着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和发展变化。

所以,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看似互不牵连的多个天体、多个现象、多个人却是宇宙这个大有机体的有效组成部分——细胞。

从微观的角度讲,一个原子、一个分子、一个人都是结构与能量的联合体,与外界相互感应,共处于道和能量这个统一体中。

试着拿针尖扎一下自己的脚趾头,扎的同时全身肌肉会紧缩一下,大脑同时做出应急反应,假如自己的父母或恋人在旁,也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因为人体是全息的。

打开电脑,接通网络,全球信息会根据自己的索取出现在屏幕上,因为电脑网络是全息的。

关节炎患者会提前获悉降雨的信息,许多动物会提前感应到地震的信息,因为地球是全息的。

月亮的盈亏会引起海潮的变化,太阳黑子的活动直接影响着地球气候的变化和地球生命的节律,因为太阳系是全息的。

整体中包含着局部,局部中包含着整体。

人体是由一百三十万亿个细胞构成,而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有关人体整体的全部信息。

用佛眼看这一个个细胞的时候,这一个个细胞是一个个人,五官七窍骨骼毛发五脏六腑四肢皮肉一件都不少,再分裂这个细胞,发现这个微末细胞又是由一百三十万亿个更微末的细胞组成。

站在穿衣镜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但若把这个穿衣镜分成两片,我们就可以看到每片穿衣镜中有一个完整的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化身成了三个人,假如把这个穿衣镜分裂为三片,每片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个完整的自己,一个人化身成了四个人……依此类推,假如把这个穿衣镜粉碎成十万片、十万亿片,每一微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就可以化身万亿。

一粒植物的种子,即使它没有被埋入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法眼也可以看到它的全貌,它的叶子的形状、生长的形态等等。

道与宇宙全息论

道与宇宙全息论

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宇宙初步形成过程: (1)大爆炸制造等量的能量与反物质 (2)每十亿个反物质粒子中会有一个转变成物质粒子。 (3)物质与反物质互相湮灭。 (4)結果:反物质摧毁了宇宙中99.9999999%的物质。 (5)少数残余的物质粒子以三个一组形成质子和中子,然 后再和电子形成原子。 (6)原子冷却、结合成恒星、银河并演化成我们今日所知 的宇宙。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道者,无也。 ---老子《道德经》
宇宙大爆炸--------道生万物
宇宙全息 -----道之精髓 宇宙全息-----道之精髓
道家认为“道”是超越时空、永恒存在的万物 之源,是万物的阴阳之宰。道是世界的本原,道 为最高信仰。天地万物都由“道”所派生,以 “道”或“道德”为核心,依“道”而行,法 “道”而行。“德”是道的表现,是道的行动。
“道”与宇宙全息论
温鑫编写
放眼宇宙,看那生命的组合、人类的智慧、飞 舞的电子、浩瀚的星系、广袤无垠的宇宙、都是 按照同一结构规律——宇宙全息律构成的。全息 理论是基于黑洞的量子性质提出的一个新的基本 原理。根据全息理论:世界不是物质的,而是信 息的。宇宙只是一个幻像,人类自己的存在实际 上是某种信息的“全息投射”。 宇宙全息律——“道”也!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 道生一,一生二。按一般推论应当是“二生 四”,为何老子偏偏说“二生三”呢?这里面包 涵着宇宙的发生规律。“一生二”,是对称发生, 发生的结果是事物的共性;“二生三”,是对称 破缺,发生的结果是事物的特性;只有产生了事 物的特性,所以才会“三生万物”,才会产生大 千世界!
宇宙大爆炸
大爆炸 (一开始)
气体云团
星 星 出 现
演化成我们今日所知的 宇宙。

什么是全息理论?

什么是全息理论?

什么是全息理论?全息理论是一种物理学理论,它认为整个宇宙是由不同的波动构成,并且所有物质都是波动的组合。

全息理论也被称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模型。

它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并且能够解释很多奇怪的现象。

下面,我们将介绍全息理论的相关概念和解读,让你对它有更深的了解。

1. 全息原理全息原理认为,整个宇宙都是由不同的波动构成的,这些波动又可以相互干涉、叠加,形成更复杂的波动。

这些复杂的波动就是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形态。

2. 波动和频率波动是全息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物质的一切都可以用波动来解释,从最小的粒子到最大的天体。

波动的频率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不同频率的波动会导致不同的物质。

3. 隐形信息全息理论认为,每个物体都蕴含了一些隐形信息。

它们存在于物体的波动中,而不是物体本身。

这些隐形信息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比如水晶、石英等矿物质都具有治疗作用。

4. 干涉和叠加波动之间的干涉和叠加是全息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当两个波动相遇时,它们会干涉,形成一个新的波动。

如果两个波动的频率相同,那么它们就会叠加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波动。

5.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全息理论的实践基础。

它解释了原子和分子行为的物理学规律,并且将这些规律推广到更大的物体中去。

总结:全息理论是一种有趣而又神秘的物理学理论。

它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并且认为一切都是波动的组合。

通过了解全息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和自然界的本质。

同时,我们也能够从全息理论中找到灵感,开发出更多的技术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息宇宙:世间万物或许都是假象宇宙不过是我们的幻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世界,非世界,名世界。

也许世间万物全都是假象,是从超越时间和空间之外,投射到我们世界的假象。

大约150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形成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组成了宇宙。

宇宙最初是一个很小的物体,很快就进入一个高速的膨胀期,扩张成现今的宇宙,并且会无限膨胀下去。

超弦”理论认为:存在于10维空间中的弦才是宇宙的本质。

弦运动起来便是宇宙的膨胀、地球的自转、太阳的发光发热……膜理论认为:宇宙只是一个被吹起来的肥皂泡,所有的星系都在泡的膜上,并且互相远去。

全息论认为宇宙不过是我们的幻觉!1982年,在巴黎大学的实验室里,科学家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把基本粒子,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射,它们在运动的时候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同伴的运动方式。

这体现在当一方受到干扰而改变运动方向时,其同伴也会同时改变方向。

它们之间的通讯联系几乎不需要时间间隔。

这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速度能够超过光速,被我们认为“无生命”的电子竟然也会在距离如此遥远时互通声气,一起运作,这实在像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幻觉。

很多物理学家试图用复杂的方法解释这个现象。

戴维·玻姆说:此发现意味着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但其实它只是一个幻象,是一张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摄影相片。

全息照的“像”不是物体的“形象”,而是物体的光波。

即使物体已经不存在了,但只要照亮这个相片,就能使原始物体“再现”。

和普通照相术不同,全息相片贮备着大量的信息,可以一一显现,所以有“一张全息相片的价值等于一千张普通相片”之说。

影像的立体感不是全息唯一的特殊之处,更神奇的是,全息相片每一小部分都包含着整个相片的完整影像。

如果我们把一朵玫瑰的全息相片分割成两半,会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

如果我们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相片中都会包含着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

只不过这越分越小的相片,其影像逐渐模糊而已。

这种“整体包含于部分中”的观点颇值得玩味。

从前,我们总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和现象,不论是一根筷子还是一片麦田,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们分解开,从而研究它们的每个组成部分。

但全息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把某个由全息相片式结构组成的事物“解剖”开来,我们不会得到部分,而会得到较小的整体。

事实上,全息理论为我们观察世界引出了一个新的视角,经历一番思考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竟是每个局部似乎都包含了整个世界!例如,将一根磁棒折成几段,每个棒段的南北极特性依然不变,每个小段是它原来整根棒的全息缩影,是整根棒的成比例缩小。

再如,一面镜子碎了以后,每一面小的镜片仍然能够被当成镜子使用,每一块镜子的碎片也可以看成整面镜子的全息缩影。

而我们身体里面的每一个细胞都是整个身体的全息。

人的受精卵和它发育成的各种细胞相比较其DNA是相同的。

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了这个人全部的遗传信息,所以克隆技术才可以利用一个细胞复制出一个人来。

全息理论给玻姆带来了灵感,也使他有勇气相信:基本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

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的信号有多么“神秘”,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像!在现实下面更深的层次里,这样的粒子并不是分离的两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大整体的两个部分。

万物皆为一体回到那个令人费解的实验结果上,类比一下,基本粒子之间出现超光速联系的情况也就容易想象了,那其实是在告诉我们:现实宇宙还有更深的层次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那可能是一种超过我们宇宙空间的更复杂的“超级宇宙”。

从那个“超级宇宙”里观看我们的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不是分离的“独立部分”,而是更大整体的一个小片段。

举例来说,你头发上的一个电子是连接到太阳表面的一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的,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北级熊的心脏、所有课本的纸张以及天上所有星辰的基本粒子……即使人类一直在努力分类处理宇宙中的种种现象,但事实上,一切的分类都是一种假象,宇宙万物是不可分的。

传统科学总是将某一系统的整体性看作是零件组成后相互运作的结果,而真正的事实却是,零件的行为由整体组织所操纵。

与之相类似,我们宇宙中的基本粒子群并不是分散移动于虚空间,而是所有的粒子都属于一个“超级宇宙”,每个粒子都按照“超级宇宙”给定的各种程序不断运作。

爱因斯坦在他的相对论中提出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他称为“空间—时间连续体”,这个理论震惊了全世界。

现在,玻姆将这个理论又提高了一层,他说宇宙万物皆为连续体。

外表看起来每一件东西都是分离的,然而每一件东西都是另一件东西的延伸。

看看你的手,再看看桌上的灯及脚边的狗,你和它们是由同样的粒子组成,“你就是它们”,不可分离。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庞大无比的东西伸展它无数的肢体创造了无数物体——原子、生命、海洋以及宇宙中闪亮的星座。

可惜的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目前却没有能力一窥这个“超级宇宙”,就像有一层铁皮罩着这个超级空间似的。

更惊人的是,这个超级宇宙更像是玫瑰全息相片那样无法分割的整体。

因此,在这个宇宙之下,每一个物体,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电子,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只是这些信息已经模糊不清,以至于我们根本不能解读。

早在几十年前,量子物理学家就揭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将任一物体逐步打碎到小至电子、质子的地步,它们就不再具有物体的特性。

举例来说,我们都以为电子是一个很小的小圆球,但这个观念一点也不正确,虽然当我们注视电子时,它的行为像一种极小的粒子,但是它们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一团能量云,以类似波的方式分散在空间中,这一点与全息图象非常相似。

被隐藏折叠起来的秩序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

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当你观察全息图象时,它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你面前,可是当你试着用手摸它时,你才发现手可以穿过它。

就好像我们在很远的地方看到海市蜃楼,但我们走近时,却能很随意地穿过它。

海市蜃楼只是个幻影!因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些“幻影粒子”组成的,所以整个宇宙基本上就是一个全息式的幻象。

我们每天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一种“假象”,宇宙间千姿百态的万象都只是一个更巨大的“超级宇宙”的全息投影。

原来宇宙竟连一个膜理论宣称的肥皂泡都不如,它根本就不结实,只是一个象征幻影的“泡泡”而已!玻姆将那个更深层的“超级宇宙”称为“隐卷序”,意思就是“隐藏或折叠起来的秩序”,而把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称为“显展序”,意思就是“展现开来的秩序”。

他认为宇宙中所有事物所呈现的表象,其实就是这两个秩序间不断隐藏和展现的结果。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纸折起来,图案就不见了,而展开后,图案又出现了。

这就解释了基本粒子为什么那么神秘,一会儿是粒子,一会儿又是波。

依据玻姆的理论,这两种形态都隐藏于粒子的整体中,不同的观察方式决定了哪一种形态被展现,哪一种形态仍维持隐藏的状态。

全息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

从空间方面来说,局部是整体的缩影;从时间方面来说,瞬间是永恒的缩影。

我们感觉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全息理论却告诉我们,这其实只是一种虚幻的感觉,在更深层次的超级世界里,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共同存在于一起的。

梦想要回到过去和通往未来吗?只要有适当的工具,我们就有可能进入这种超级全息式的现实层次中去,取出过去古老的影像,也可以光顾一下其实现在就已经存在于某处的未来。

在全息理论里,从A点要到达B点不需要经过任何时间和空间的跨越。

这是因为两点之间的交流根本不需要穿越实际时空。

全息理论让我们可以斗胆认为,你我他和它的心灵,原本就是“一家”的,那么偶尔问候一下,是很自然的事情。

全息原理启示人们:我们经历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归结为粒子的变化,归结为粒子的频率和波动。

大脑“翻译”这些波动,对它们进行加工、重建,成为一种立体的现实。

并且和全息相片的制作过程相似,记忆和思维不是分别记录在各个脑神经细胞中,而是以神经脉冲的图案横跨整个脑部,就像激光照射的图案遍布在整个全息摄影的底片上。

换句话说,大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全息相片,如果一时想不起来某件事,那就像激光照射的角度不对,所以显现不出原来的像。

超自然也很自然全息理论还启示我们,宇宙和世界可能只不过是个幻影,现实世界只是一种幻觉,而真正存在的只是一团“波动”的海洋,头脑只是从这团波动的海洋中取出部分的波动,然后转换成我们的感觉。

我们大脑中关于这个世界的图象只是整个“波动”的海洋里的许多波动之一。

这使我们相信:超自然也很自然。

在这个宇宙中,个别的头脑实际上是一个全息幻象的个别组成部分,其实一切都是相互连接的,人的大脑进入了全息的层次。

如果两个分离的人在更深的层面上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此人的意念能够传送到彼人的脑中,就不需要任何解释了。

如果我们所认为的现实只是一个幻象,那么我们就不能再说脑部产生意识,而是意识让我们认为我们有大脑,还有身体,以及环绕着我们四周的一切。

甚至,也许我们的人生也只是很多幻境中的一场幻境,许多场梦中的一场梦。

一切归结为无空即不空,不空即空。

色空不二!科学家在一步一步地将我们推到一个思维的悬崖,逼我们相信:一切归结为无。

人们通常认为宇宙岂能没有一点儿实实在在的东西?包含在宇宙当中的信息是确实存在的,无论是反映了宇宙背后的深层结构,还是这个幻影宇宙本身,描述整个宇宙都需要信息。

在宇宙中,从生命体到非生命体,时时处处都包含着整个宇宙的信息。

这种超级全息式的宇宙还包含了什么?任由你去想象,因为这是一个开放而无解答的问题。

但是请注意:若执着于自身感受、眼睛所见和大脑思考时,全息世界的深层次幻觉是体验不到的,只有放下以往一切知识所带来的成见,才能体验全息的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神秘的修行者这么肯定他们所见到的一切,所以不要认为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就是绝对可靠的,现实可能并不是“真”的,真正的现实还没被找到,它隐藏在更深层的世界里。

假设这种超级全息式的结构是宇宙一切事物的根源,它包括了过去和未来所有存在的基本粒子、一切物体和能量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从铅笔到雨点,从树叶到剪刀。

它可以被视为一种宇宙性的储藏库,包括了所有存在的一切。

玻姆说,我们不可能知道在这超级的全息结构中还隐藏了什么,但是,也许这种超级全息式的结构只是一道“阶梯”,在它之上还有无穷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