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案

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内容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第2节的内容。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
本节教材从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自制泡菜”活动,使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道的大都是微生物对人类负面影响的比较多一些。
为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在分析实例中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
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
4.教学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5.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准备:1.提前几天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蔬菜,制作一道包菜。
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几名同学(或生物兴趣小组)亲自泡菜。
2.提前一周搜集有关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科普资料,如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治病微生物与相关疾病、抗生素药物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生: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生活方式主要有腐生生活、寄生生活、自养生活。
师:微生物的种类分成哪几种?生:答(略)师:以前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微生物有关呢?生: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是微生物。
师: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细菌、真菌及病毒这些微生物,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它们的害处,如上节课我们所了解的,它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使食品腐败变质等,我相信同学们还可以举出很多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患病的事例,所以现在人们往往“谈菌色变”,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对人类百害而无一利呢?谁能举出一些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吗?它们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生:相互议论,积极发言。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18.2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18章第二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设计
课题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本节教材从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几个方面,在分析实例中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并通过“自制泡菜”活动,使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整合技术的教学内容分析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flash动画来展示微生物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教学对象分析微生物平常肉眼看不到,却时刻存在我们的周围,虽然不好理解,但前面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的知识,且同学们对此有浓厚的兴趣。
八年级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道的大都是微生物对人类负面影响的比较多一些。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的关系;
2、了解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3、通过了解微生物导致食品腐败与微生物致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4、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举例说明一些微生物制作食品的原理。
(因为本内容涉及到八年级下册
的传统发酵技术,而且涉及到的食品和菌种比较多,学生易混淆。
)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展示、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复习相关知识,导入新课→对本节课内容分成4个探究任务,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激发兴趣,完成探究任务→学生分组展示,生动讲解,(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微生物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广阔。
)师生质疑和补充→课堂测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微生物应用相关视频和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及生活方式等基本概念。
2.了解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3.掌握少数常见微生物引起的人类疾病名称和其病因、防治措施。
4.意识到保护自然、正确处理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构建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即生物的层次结构和基本生命特征(细胞理论、遗传基础和能量代谢)。
4.2 学习新课(35分钟)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一类由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机体组成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等。
2.微生物的分类•细菌:常见于土壤、水体和人的口腔、肠道等。
在医药和食品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真菌:多以菌丝体形式存在,包括霉菌、酵母菌等。
应用广泛,如面包、啤酒、发酵豆腐等。
•古菌:多存在于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等极端条件下。
•病毒:是一类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引起很多疾病,如流感、腮腺炎等。
3.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微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质膜和细胞质等组成。
4.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多样,可以是单独自主生活,也可以是与其他生物共生。
包括自养、异养、寄生等方式。
5.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微生物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有益微生物:在食品的加工和储存中有着重要作用,如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和鲜花饮料。
•有害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可以引发传染病,如霍乱、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等。
6.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微生物不仅能够对人类产生益处,同时也能给人类带来害处。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正确处理微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4.3 拓展(10分钟)探讨微生物在人类生活和技术中的作用。
1.生产:微生物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如酿造啤酒、制作酸奶、生产工业醋和有机肥等。
北师大版18章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关系教案

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内容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8章第2节的内容。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
本节教材从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自制泡菜”活动,使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知道的大都是微生物对人类负面影响的比较多一些。
为此,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在分析实例中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如有利、有害、共生等。
2. 知道人类在制药、生物防治、转基因工程、饲料开发等方面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
3. 知道腐生微生物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学做甜糕,初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微生物的开发和利用的实例介绍,体会到我国在利用微生物方面不断创新的传统。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
教学难点: 辩证的理解微生物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教法与学法:学生课前先自学、收集资料,课堂以讨论为主,教师则辅以展示、讲授等。
课前准备:1、按四到六人一组把学生分组。
2、搜集有关抗生素的药物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微生物与食品:(三)微生物与疾病:(四)微生物与医药:(五)微生物的应用前景:(六)本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有很多的食品都来自微生物。
但微生物也给人类带来了疾病,但我们人类总有办法从微生物研究和人类预防两个方面来控制疾病。
微生物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有关微生物研究的新成果不断出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将会更好的利用微生物为我们人类服务,请同学们课后关注有关新的科学动态。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 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案设计

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材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尽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本节教材从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微生物的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通过“自制泡菜”的活动,使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制泡菜”的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②认识有些疾病往往与细小的微生物有关,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③辨证的看待微生物与健康、疾病、医药的关系。
④以微生物广阔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教学重点:微生物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与课件展示图片相结合。
讨论与归纳总结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语(复习知识、导入新课):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微生物广泛分布在我们身边,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属于消费者,还有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如何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学习的内容,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微生物与食品1、有些微生物人们可以直接食用,如蘑菇、木耳、灵芝等。
2、有些微生物用于食品加工:①展示发酵现象图片,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发酵。
②向学生介绍酵母菌——发酵之母。
松软可口的馒头,香喷喷的大面包就是有了酵母菌的帮助才能烤制出来。
酵母菌有的呈球形和卵形,绝大多数酵母菌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样子很像盆栽仙人掌的出式出长,酵母菌本领非凡,它们可以把果汁或麦芽汁中的粮类(葡萄糖)在缺氧的情况下,分解成酒精和CO2,使糖变成酒。
它能使面粉中游离的糖类发酵,产生CO2气体,在蒸煮过程中CO2气体受热膨胀,于是馒头就变得松软,所以被称为发酵之母,酵母菌浑身是“宝”,它的菌体中含有一半以上的蛋白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科学家研究开发食用酵母,样子像牛肉和猪肉,被称为“人造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再次食用酵母。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关系教案2(新版)北师大版

第 2 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授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疾病、医疗、食品的关系;2、讲解酸奶制作中的相关问题,并以此理解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
( 二) 能力目标1、联系生活,经过观察和信息收集列举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2、经过观看酸奶制作过程,解析、思虑、解决相关问题。
( 三)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1、观看相关视频,体验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科学精神;2、养成优异的个人卫生习惯,成立健康生活的科学意识,辩证对待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授课重难点1、讲解酸奶制作中的相关问题,并以此理解微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原理;2、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疾病、医疗、食品的关系。
三、授课过程授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显现学生研究活动培养结果图认真思虑,积极答复:它们片,复习提问:图片显现的属于哪一类属于微生物。
生物创立情境怎样对待结果我们的身边各处都有微生温故知新2、引入新课: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物存在,如手、教室、门把手,无论是在空气中、水中、在我们身体的甚至是洗过的手也有少量微生皮肤表面,微生物无处不在,他们终究物的存在。
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是“仇家〞呢今天我们就要来看看微生物与我们的关系终究是怎样的。
引出课题: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与疾病:艾滋病毒、流感病毒、痢疾1、由甲流引入,微生物能够致病,杆菌。
人史上曾受到屡次重的瘟疫流行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依照生活,列你认识致黄曲霉、毒蘑菇〔中毒〕等病微生物。
等3、合以前学的知,以上的例子从致病原因上属于染性疾病,那么有没有也是微生物引起但不拥有染勤性的疾病洗手,多通,人多不去凑4、俗:“病从口入〞,了防范,多喝水,睡眠足,瓜果疾病,特别是染性疾病,我养蔬菜牛奶好⋯⋯成哪些5、只要养成优异的生活,就能不是。
完好防治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需要做治病些什么呢新解微生物与医:1、引入:其微生物不能致病,有,青霉素〔菌,消炎〕,能治病。
那么例微生物与医方、乙螺旋霉素、霉面有什么系素、霉素、氟沙星、大2、看弗莱明青霉素的霉素等。
5.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优秀教学案例及导学案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鼓励和指导。
4.结合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要注重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我要关注教学评价,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4.培养责任感,关注环境保护,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心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还要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学会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5.作业小结:本节课布置了探究性作业,如调查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收集微生物应用的实例等。这种作业布置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我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他们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这些亮点,我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的关系。
2、了解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能力目标:1、通过搜集有关抗生素药物的资料。
培养动手搜集信息能力。
2、通过对日常生物知识再现、对比、分析,培养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微生物导致食品腐败与微生物致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展示酸奶、馒头、白酒、食用菌、青霉素瓶、以及发霉的食物等,让学生观察,说明它们与什么有关?从而引出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对微生物的学习,现在同学们能够告诉我,什么是微生物吗?学生:在生物圈中,一般把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教师:没错,那微生物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类群呢?学生:细菌,真菌,病毒。
教师:是的,在上节课,我们主要学的是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那么微生物与我们人类又会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展开今天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一)、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教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疾病也是由微生物引起。
现在我将这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分成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中毒三大类。
让同学们来区分疾病的类型。
教师:误食毒红菇学生:中毒教师:没错,黄曲霉(致癌)学生:非传染性疾病教师:爱滋病、流感学生:传染性疾病教师:不错,当然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并不只有这些。
那微生物除了能是我们生病,还有没有其他的有利作用呢?其实,微生物使人生病,也可使害虫生病,我们可利用来消灭害虫,同时可以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对人类的遗传病进行治疗。
(二)、微生物广泛用于食品生产教师: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微生物。
我们可以蒸出松软的馒头,我们的食物放几天就会慢慢腐烂了,酒放久了会变酸等等太多的现象,其实都是由于微生物的参与而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中,前面学生学习了庞大的微生物家族,对微生物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
学生也对这个家族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微生物的客观认识。
多数学生在生活习惯中,对于微生物的有利方面知道的较少,而对于微生物的不利因素了解的多些,但不全面。
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既了解微生物对自然界及人类的有利方面,同时,也看到其不利因素。
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学习,也为下一节《人类对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教学构想: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微生物,接触平时生活中对微生物的错误认识,本课从师生收集的材料入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讨论、阅读、交流、等活动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微生物对人类的有意和有害,注意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同时,把关爱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微生物的生活方式,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能举出实际例子说明有些微生物对人类有益、有害。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讨论、分析, 形成和丰富对生命世界多样性的认识,形成辩证的看待事物的观点,初步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由于学生关于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方面知识,认识较多,而有利方面的认识较少,所以,重点放在微生物对人类有益的几个方面。
难点: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综合分析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采用”问题—讨论---讲授---活动----总结”教学模式,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讨论、分析认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后记: 在认识”对人类有益微生物实例”中,教师准备的材料较多,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自主能力发挥不充分.在实际举例中,未能联系崇明地区具体实例,对学生影响力不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