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山水诗大全
写山水的古代古诗

写山水的古代古诗写山水的古代古诗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
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写山水的古代古诗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____白朴《天净沙·秋》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____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____朱熹《春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____苏轼《题西林壁》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____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____白居易《白云泉》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____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____宋方壶《山坡羊·道情》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____白居易《暮江吟》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____杜甫《绝句二首》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____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_李白《赠汪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于谦《石灰吟》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____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描述山水的古诗

描述山水的古诗1、《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代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7、《望洞庭》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8、《山中》唐代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9、《登岳阳楼》唐代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画》唐代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1、《绝句二首》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3、《送灵澈上人》唐代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4、《长相思》唐代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15、《渔翁》唐代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6、《兰溪棹歌》唐代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十首山水诗

十首山水诗山水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经典诗歌形式,以抒发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赞美和感慨为主题。
以下是十首山水诗的相关参考内容:1.宋代王安石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了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山川河流的壮丽美景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表达了对清代政治现状的无奈和不满。
2.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述了壮丽的山河景色,以及对人生追求更高更美的意愿。
3.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百丈清江带长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写了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的山水景色和人生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拼搏人生的情怀。
4.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里深深的庭院和凉意,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困惑和思考。
5.唐代王勃的《登快阁》:白日登山郁垒红,青山红叶复黄冬。
纷披越垤半云雾,高闭宗峰一片空。
羊肠桥下尽尺云,向阳几日闭匣尘。
好风空始腾骧听,山色年如酒一巡。
这首诗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愉悦和对山水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6.宋代陆游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古人描写山水的诗句大全

古人描写山水的诗句大全一山一水皆美景,一草一木皆关情。
在古人的诗句中,细览山水之美妙,细品风景之雅致。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人描写山水的诗句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古人描写山水的诗句(一)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二首》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客至》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7、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王令《暑旱苦热》8、水远烟微。
一点沧洲白鹭飞。
——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张籍《春别曲》10、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1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12、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刘彻《秋风辞》13、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稹——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14、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1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16、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李白《行路难三首》1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19、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鹧鸪天·送人》20、引之于山,兽不能走。
吹之于水,鱼不能游。
——牛殳《琵琶行》2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2、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23、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朱睢赌钆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2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大全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大全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大全如下(52首):1、《游钟山》(宋•王安石)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其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2、《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南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绝句二首•其一》(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8、《饮酒•其五》(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扬州慢•淮左名都》(宋•姜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11、《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横波亭》(金•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13、《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5、《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6、《正月十五夜》(唐代•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山水 诗句

山水诗句山水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欢的题材之一,无论是山、是水,都给人以深邃、恢弘、壮美之感。
许多文人在书写山水诗句时,借景抒怀、抒发情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
下面是一些与山水相关的诗句参考内容。
1. 李白《登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是李白登高遥望的心情,当他行至山水间的穷处,他选择坐下,一边欣赏升起的白云,一边感受无垠的自然之美。
2. 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人描述了一个夏夜的景象,令人感受到天阶下的秋夜凉意如水的感觉。
同时,他还以流动的牛郎织女星象征爱情的美好。
3.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景描写了鹳雀楼处在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诗人还借此描绘人们对于追求事业、追求进步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
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今送将千里,请负明月一轮。
与君分理此中人,一为文,一为武。
"诗人把明月与自己心中的朋友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
这首诗以明月作为背景,以诗人与友人的相隔千里的离别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5.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游历瓜洲时感叹人事如流水,而钟山的存在间接显示了诗人心生隔阂的美感。
同时,他以明月照我还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自己流浪外地的归属之情。
6. 辛弃疾《山亭夏日》"人迹板桥霜,邻舍望云峰。
嘉鱼出没石,逢虎持腰弓。
都门竹笋秀,京口蜀葵红。
杜鹃啼血烟,李子带霜鸿。
"这首诗以描写山亭夏日为主线,表达了辛弃疾对于大自然和生活的真实感受。
通过具体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融合在一起,展示了山水与人文之间的和谐与美丽。
描写山水的古诗10首

发源自嶓冢,东注经襄阳。
一道入溟渤,别流为沧浪。
求思咏游女,投吊悲昭王。
水滨不可问,日暮空汤汤。
9、《四水合流》
唐·李沛
禹凿山川地,因通四水流。
萦回过凤阙,会合出皇州。
天影长波里,寒声古度头。
入河无昼夜,归海有谦柔。
顺物宜投石,逢时可载舟。
羡鱼犹未已,临水欲垂钩。
10、《海水》
唐·韩愈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难收上楼兴,渺漫正斜阳。
6、《咏水》
唐·骆宾王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7、《流水》
唐·罗邺
漾漾悠悠几派分,中浮短艇与鸥群。
天街带雨淹芳草,玉洞漂花下白云。
静称一竿持处见,急宜孤馆觉来闻。
隋家柳畔偏堪恨,东入长淮日又曛。
8、《观汉水》
【描写山水的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1、《山下水》
唐·周濆
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
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2、《水》
唐·郑谷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
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
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3、《水》
唐·徐夤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余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古代山水诗选,诗人笔下深山秀景的诗句

古代山水诗选,诗人笔下深山秀景的诗句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盛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七鸡犬声相应,深山有几家。
盛唐·皇甫冉送李山人还独坐焚香诵经处,深山古寺雪纷纷。
盛唐·皇甫冉寄振上人无碍寺所居南行更入深山浅,岐路悠悠水自分。
盛唐·皇甫冉又得云字独有深山客,时来辨药名。
唐·司空曙药园湖上逢君亦不闲,暂将离别到深山。
唐·戴叔伦麓山寺会送尹秀才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唐·戴叔伦送吕少府江南海北长相忆,浅水深山独掩扉。
中唐·刘长卿会赦后酬主簿所问春草青青新覆地,深山无路若为归。
中唐·刘长卿重送道标上人何必学狂歌,深山对丰草。
中唐·权德舆知非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中唐·权德舆题云师山房身随猿鸟在深山,早有诗名到世间。
中唐·权德舆赠广通上人深山穷谷没人来,邂逅相逢眼渐开。
唐·刘商送王闬归苏州孤云更入深山去,人绝音书雁自飞。
唐·刘商移居深山谢别亲故深山穷谷无人到,唯有狂愚独自来。
唐·刘商山中寄元二侍御二首其二夜过深山算驿程,三回黑地听泉声。
中唐·王建过喜祥山馆岂知羸卧穷荒外,日满深山犹闭门。
中唐·吕温吐蕃别馆卧病寄朝中诸友好是修心处,何必在深山。
唐·白居易禁中风竹松烟昼掩关,意中长似在深山。
唐·白居易长安闲居学道深山许老人,留名万代不关身。
中唐·刘禹锡戏赠崔千牛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唐·李涉赠长安小主人深山穷谷凌人凿,颁赐从来天下闻。
唐·无名氏冰赋附诗独入深山信脚行,惯当貙虎不曾惊。
唐·蒋吉樵翁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唐·李群玉山驿梅花会须将入深山去,倚看云泉作老夫。
唐·裴夷直南诏朱藤杖黛色浅深山远近,碧烟浓淡树高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山水诗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山水诗大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山水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山水诗1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品鉴古人说曹操诗歌具有“霸气”,其实所谓“霸气”,正是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的流露。
曹操通过观沧海所体悟出的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境界,是含纳万物、吞吐日月的英雄胸襟,具有挥洒酣歌、刚健挺拔的阳刚之气。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品鉴诗的基本内容在题目中已经传达了出来,诗人在黄昏时分,居高临下,还望京都。
“白日”二句写京邑巍峨的宫殿,“丽”显示出光泽感。
“余霞”四句写京邑郊外景致,为小谢名句。
轮廓清晰,音节圆转,属对精工,秀气成采,故李太白诗云:“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结尾数句抒发去国怀乡的惆怅之情,从中折射出谢跳等士族文人内心深处的危惧与苦闷。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品鉴真实、生动地层现了塞北草原辽阔苍茫的北国风光,与江南水乡的秀美迥然不同。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简洁空灵,“风”是动力,有了“风”,由静态的美转化为动态酌美。
风格浑朴自然,悲壮激越,折射出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4.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品鉴“青山”、“绿水”对仗工丽,“潮平”、“风正”恢宏而新奇。
“悬”字妙。
“海日”两句妙绝千古,殷蹯云:“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高棅《唐诗品汇》)“生”、“人”二字写活了“海日”、“江春”。
尾联透出浓郁的思乡之情。
5.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凡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品鉴清人王阊运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竞为大家。
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曲,尽其支流。
宫体之巨澜也。
”(《湘绮楼说诗》卷一)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宫体诗的自赎》)题中五字皆为名词,是五种自然美景,五景组合成为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其中以“月”为主体。
在空灵而迷茫的月色中,诗人展现大自然的奇丽景色、驰骋神思于天人之际,咏叹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将澎湃的诗情与深邃的哲理水乳交融般地结合为一体。
6.临洞庭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品鉴在盛唐诸公中,盂浩然年岁较长,又被时人视为飘逸之高士,然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沉雄空旷,足以显示盛唐气象。
7.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品鉴“空山”非山空也,实为心空。
“心空”并非心中无景,心中无情,而是心中无俗景,心中无俗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净,毫无纤尘。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浣女清纯如水,渔翁返朴归真。
《楚辞·招隐士》曰:“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反其意而言之,“空山”不空。
8.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睛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品鉴首联是远眺之景;次联写登山所见,诗人抛开了千岩万壑、苍松古柏、怪石清泉,只抓住“白云”、“青霭”来写,一切景致都笼罩在烟云雾霭之中,令人似乎如人仙境。
第三联是诗人登临绝顶、游目四周时的所见之景,俯瞰群山,尺幅万里。
尾联交代出诗人已下至山谷,尽管天色已晚,但游兴未减,意欲借宿一夜,明日再游。
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对山水的痴迷和山水对诗人的魅力。
全诗清逸挺秀。
9.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品鉴诗人以动显静,以声衬静,通过桂花飘落、明月东升、山鸟夜惊显示了春天夜晚恬静幽美的自然景色,也显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律动。
10.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品鉴没有诗眼,没有警句,只是自然的写实,但它足以打动人心。
景是清幽的景,幽深的竹林,皎洁的明月;人是闲逸的人,独坐幽篁,弹琴长啸。
在平淡自然的外表下,给人以幽静绝俗、超然物外、神安气清的感觉。
11.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品鉴诗人的笔下芙蓉花不像一种花,它似山中高士,高雅、圣洁、孤独、寂寞。
同时,它昭示出即使是在没有人迹的地方,自然、生命依然在按照自己的规律不停地推移运行。
12.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品鉴空山寂寂,偶闻人语,林深苔青,斜阳复照。
写空山偏从有声有色处着笔,愈见其空;写幽暗偏从返影复照处写,愈见其暗。
在空山、在深林、在黄昏,一抹夕阳使幽暗的背景中注入了一道金光,画面因有这道金光而充满了生机活意。
13.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品鉴全诗明丽如画,次联气象壮阔,自与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不同。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云:“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
”非也。
诗人故无人送别,然有水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岂非送别意?山可以相看“两”不厌,水自然也与诗人难舍难分。
14.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品鉴众鸟飞尽,孤云悠悠。
孤独苦闷的诗人,与孤寂傲岸的敬亭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不期而遇,一见倾心。
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品鉴黄鹤楼是天下名楼,扬州是天下名市,两位“风流天下闻”的著名诗人正在离别。
一二句叙事,写出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及孟浩然的目的地。
“烟花”指烟水朦胧、繁花似锦的迷人景色。
深受李白敬重的孟浩然即将前往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李白的心中有羡慕,也有惜别。
表面上看后二句纯粹写景,但景中含情。
孤帆远影已经消失在碧空之中,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李白依旧岿然屹立。
深情如流水,伴君到天涯。
16.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品鉴全诗围绕“望”来写,首句似与瀑布无关,实则为瀑布绘出了阔大的背景,“泉自峰顶而出,故以香炉发端。
”(唐汝询《唐诗解》)。
“挂”字生动,因是遥看,只见其形,不闻其声,故曰“挂”。
第三句写山之高,水之急,读之如在目前。
因是“望”,有一定的空间距离,故“三千尺”之长度尽收眼帘。
末句想落天外,自是李白之语,夸张,奇特,也有童趣在其中。
苏轼诗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足见苏轼对此诗的推重。
17.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品鉴“断”、“开”、“流”、“回”、“出”、“来”,皆是常见常用的动词,一经李白入诗,便化作神语奇言。
18.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鉴这是老杜现存的最早的一首诗,写于24岁时。
诗中虽无“望”字,句句与“望”扣合。
结尾两句波澜壮大,富有启发性与象征性。
清人浦起龙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09.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品鉴刘克庄曰:“岳阳楼赋咏多矣,须推此篇独步,非孟浩然辈所及。
”(《后村诗话》)其实孟、杜各有所长,同为神品。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侧重写洞庭空旷无际之气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洞庭博大深沉之襟怀。
前四句写景,气势博大;后四句抒情,字字流血,声声含泪。
20.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品鉴明人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他说;“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沈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
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
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诗薮》)首联写具体景象,颔联写秋天气象。
“落木”“下”、“长江”“来”,平淡无奇,加上“无边”、“萧萧”、“不尽”、“滚滚”四词后,面目迥异。
颈联写诗人自己的感情,上句着眼于空间,下句着眼于时间。
尾联慨叹时世艰难,个人潦倒,透出无限悲凉意绪。
2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品鉴超妙精工,清幽深微。
读之使人精神纯净,忘情尘俗。
22.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品鉴喧嚣的闹市终于安静了,只有江边客船上的诗人对愁难眠。
月落、霜浓、枫树、渔火是诗人所见之景,乌啼、钟声是诗人所闻之声。
从“月落乌啼”到“夜半钟声”,时光在点点滴滴地流逝,诗人一直在辗转反侧,城外古寺隐约的钟声也没有逃脱他敏感的耳朵。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诸景,景色凄冷,使旅人生愁;夜半之钟声,则使他愁上加愁。
23.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品鉴有声有色,有静有动。
短短四句,画出了互相衔接的三幅画面。
涧边幽草丛生,树卜黄鹂轻唱,第一幅画;黄昏时刻,风雨人作,春潮暴涨,第二幅画;风雨过后,河水平稳,野渡无人,孤舟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