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单元测试题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小节测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涉及“文化”之意义的是:()答案:《周易》A.《尚书》B.《周易》C.《诗经》D.《论语》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化”一词,主要涉及到的文化功能是:答案: 教化功能A.认识功能B.沟通功能C.教化功能D.记录功能小节测验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
“人文”指的是()答案:道德人伦A.自然规律B.道德人伦C.文章典籍D.人体花纹2填空题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了“文化”的定义。
小节测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多是指一种狭义的文化,它与下列哪一类是大致相当的?答案:人文文化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人类还通过文化认识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昨天和今天,并去探索它们的明天。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使我们认识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社会。
小节测验1.下列对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描述,较为合理的是:答案:男耕女织井农耕为主A.农耕为主B.贸易为主C.交换为主D.男耕女织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影响主要有:答案:内敛性#保守性#重自然A.保守性C.内敛性D.创新性小节测验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有:答案:封邦建国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井宗庙祭祀制度A.嫡长子继承制B.任人唯贤制度C.封邦建国制度D.宗庙祭祀制度2.下列说法中,属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制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主要有:答案: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井官本位的社会观念#中国人的奴性人格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8.中国人的奴性人格C.官本位的社会观念D.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小节测验儒家所提倡的所谓修身“三纲领”、“八条目”见于下列哪个文献?答案:大学A.《论语》9.《孟子》C.《大学》D.《中庸》2.孔子的思想被概括为“仁”学,下列说法中属于孔子“仁”学思想内涵的有:答案:爱人#克已复礼#忠恕A.克已复礼B.忠恕C.爱人D.尽心知性小节测验下列对于生命理想的描述,不属于儒家特色的是:答案:自我超脱A.万物一体B.天人合一C.自我超脱D.家国情怀2.儒家的生命理想在对待自然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下列能够说明儒家对于自然的态度的是:答案:顺遂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A.顺遂自然B.征服自然C.敬畏自然D.感恩自然小节测验下列对于老子“道”的理解中,不准确的一项是:答案:“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A.“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源B.“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C.“道”是一种超越感觉的存在D.“道”是万物变化遵循的法则2.下列能够体现道家追求“自然”、“无为”思想的是:答案:相峋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井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 正确B. 错误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 正确B. 错误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A. 正确B. 错误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民为贵C. 以仁为本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父子有亲B. 君臣有义C. 夫妇有别D. 长幼有序E. 朋友有信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A. 仁B. 义C. 礼D. 知2.颜渊问仁,子曰:(B)A. 仁者爱人B. 克己复礼为仁C. 仁者其言也讱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A. 博学B. 审问C. 明辨D. 自我修养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 共性B. 个性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A. 天人感应B. 形式逻辑C. 辩证逻辑D. 天人合一6.天的涵义包括:(D)A. 神性义B. 道德义C. 自然义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董仲舒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A. 尽心B. 慎独C. 仁礼的统一D. 穷理10.荀子提出过:(B)A. 天人交相胜B. 制天命而用之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A. 史官B. 祭司C. 司马D. 礼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和静清寂B. 清虚卑弱C. 仁义礼智D. 恭宽敏惠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A. 祭神如神在B. 未知生,焉知死C. 无神论D. 怀疑论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B )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推己及人C. 居善地D. 处众人之所恶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A. 治人事天莫若啬B. 圣人无常心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BD )A. 相反相成B. 反向思维C. 道法自然D. 祸福相依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CD )A. 不妄为B. 不作为C. 不多为D. 有所不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 )A.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BC )A. 忠恕之道B. 弱者,道之用C. 天之道,利而不害D. 天道酬勤1.“佛”意思是什么?AA. 智者、觉者B. 神仙C. 庙里的塑像D. 传说中的人物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A. 尼泊尔B. 古印度C. 中国D. 泰国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 公元前6世纪B. 秦代C. 三国时期D. 西汉末、东汉初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BA. 普救寺B. 白马寺C. 少林寺D. 南华寺5.“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CA. 玄奘B. 迦叶摩腾C. 鸠摩罗什D. 不空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DA. 神光B. 迦叶摩腾C. 法兰D. 梁武帝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BA. 《大菩提藏经》B. 《大唐西域记》C. 《大乘起信论》D. 《瑜伽师地论》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练习)(解析版)

第7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篇一、单选题1.(2022·湖北·高二阶段练习)以下几所大学校训直接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是()A.学为人师,行为世范B.允公允能,日新月异C.自强不息、止于至善D.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答案】C【详解】A: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意为要努力修养自己的道德,以超过一般人,没有直接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A错误。
B: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意为受教育者要既有功德,又有能力,德才兼备,又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没有直接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B错误。
C: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的奋斗品格,C正确。
D: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要求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没有直接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D错误。
故本题选C。
(2022·安徽阜阳·高二期末)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因此成为历史上首个同时举办夏奥会与冬奥会的“双奥之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元素的文化盛宴,从吉祥物、会徽到火种灯、火种台,冬奥会的每一个元素几乎都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奥运融合。
这种融合()①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②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体现了中华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④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2022年1月14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宣布,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将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
这表明联合国( )A .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B .B .能引导国际关系由竞争、冲突走向合作C .能调动更多国际资源应对全球性问题D .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答案】2.A 3.D【解析】2.①②: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奥运融合,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②符合题意。
传统文化与职工礼仪修养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活动。
A、文化
B、艺术
C、思想道德
D、礼仪
A B C D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感性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活动。
2、礼又分为“本”和“文”两个层次,即所谓“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
()指礼的精神和原则。
A、文
B、信
C、本
D、礼
A B C D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礼又分为“本”和“文”两个层次,即所谓“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
“本”指礼的精神和原则。
二、多选题
1、人之性----向善,佛教认为善行具备的条件有()。
A、对自己有益的
B、对他人亦是有益的行为
C、是在今世好的
D、在来生也是好的行为
A B C D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以上选项均正确。
三、判断题
1、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在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错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说法是正确的。
2、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
对错
【正确答案】对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说法是正确的。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章节测试含答案小节测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涉及“文化”之意义的是:()答案:《周易》A.《尚书》B.《周易》C.《诗经》D.《论语》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化”一词,主要涉及到的文化功能是:答案:教化功能A.认识功能B.沟通功能C.教化功能D.记录功能小节测验讲到“文化”,《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是区分为天文和人文的。
“人文”指的是()答案:道德人伦A.自然规律B.道德人伦C.文章典籍D.人体花纹2填空题英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了“文化”的定义。
小节测验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多是指一种狭义的文化,它与下列哪一类是大致相当的?答案:人文文化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填空题人类还通过文化认识不同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昨天和今天,并去探索它们的明天。
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使我们认识了印第安人的原始社会。
小节测验1.下列对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描述,较为合理的是:答案:男耕女织#农耕为主A.农耕为主B.贸易为主C.交换为主D.男耕女织2.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影响主要有:答案:内敛性#保守性#重自然A.保守性B.重自然C.内敛性D.创新性小节测验1.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主要特点有:答案:封邦建国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宗庙祭祀制度A.嫡长子继承制B.任人唯贤制度C.封邦建国制度D.宗庙祭祀制度2.下列说法中,属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制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的主要有:答案: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官本位的社会观念#中国人的奴性人格A.中华文化的凝聚力B.中国人的奴性人格C.官本位的社会观念D.重人情轻规则的传统小节测验儒家所提倡的所谓修身“三纲领”、“八条目”见于下列哪个文献?答案:大学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2.孔子的思想被概括为“仁”学,下列说法中属于孔子“仁”学思想内涵的有:答案:爱人#克已复礼#忠恕A.克已复礼B.忠恕C.爱人D.尽心知性小节测验下列对于生命理想的描述,不属于儒家特色的是:答案:自我超脱A.万物一体B.天人合一C.自我超脱D.家国情怀2.儒家的生命理想在对待自然上也有充分的体现,下列能够说明儒家对于自然的态度的是:答案:顺遂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A.顺遂自然B.征服自然C.敬畏自然D.感恩自然小节测验下列对于老子“道”的理解中,不准确的一项是:答案:“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A.“道”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源B.“道”是一种具体可感的物质C.“道”是一种超越感觉的存在D.“道”是万物变化遵循的法则2.下列能够体现道家追求“自然”、“无为”思想的是:答案: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中国传统文化撷英》2020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撷英》2020章节测试题与答案第1 章单元测试1、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答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关于“农耕”、“文学艺术”、“制度规范”、“吃吃喝喝”、“侠精神”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全都是文化3、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特点是()答案:多样性、包容性、连续性、统一性第2 章单元测试1、人类最早的护体材料是()答案:自然物2、在中国,( )时代人们开始养蚕获取蚕丝,并能织出较为精美的丝织物。
答案:新石器时代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语的本义是()答案:染色技术的发现4、“蔽膝”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答案:商周5、“被体深邃”这个词,说的是以下哪种服装款式()答案:深衣6、秦朝的长冠,形如鹊尾,故俗称“()” 答案:鹊尾冠7、西汉男女服装,沿袭深衣形式。
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时称“()”。
答案:三重衣8、()是魏晋南北朝服饰的特点。
答案:民族大融合9、魏晋南北朝时,一种饰物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
这种饰物是()答案:纤10、()是盛唐时候的女装,因为它的衣袖往往宽于袖四尺(1.3米),所以这种衣服被称为“大袖衫”。
答案:大袖衫第3 章单元测试1、“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
中国烹调之妙,亦是表明文明进化之深也。
”这段话是谁说的?()答案:孙中山2、豆类的总名,古代叫做“ ”。
答案:菽3、《诗·豳风·七月》:“九月叔苴。
”这里的“苴”指的是()答案:麻籽4、以下关于“牛羊豕(猪)”说法正确的是()答案:为大三牲5、以肉加五味煮成的肉汁,这种古代的烹技叫做()。
答案:羹6、加工成为极细的肉丝,这种古代的烹技叫做()。
答案:脍7、“饮御诸友,炮鳖脍鲤。
” (《诗经·小雅·六月》)这句话中的“鳖”是用什么技法制作的?()答案:在外面裹涂上泥巴后放到火上去烧。
2018年智慧树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2018 智慧树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知到app中国传统文化单元测试答案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A. 载道化成B. 崇德重义C. 以人为本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A. 《周易.贲》B. 《周易.艮》C. 《周易.震》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 D )A. 地文B. 天文C. 人文D. 物文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A. “易”、“道”B. 儒道互补C. 儒、释、道三家并列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C )A. 中庸之道B. 阴阳五行C. 中和为美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仁为本C. 以民为贵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长幼有序B. 父子有亲C. 夫妇有别D. 君臣有义E. 朋友有信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A.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C )A. 天人感应B. 形式逻辑C. 天人合一D. 辩证逻辑——————————————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018118821【单选题】(1分)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正确B. 错误2【单选题】(1分)《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 正确B. 错误3【单选题】(1分)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高中文化塑造人生练习题

高中文化塑造人生练习题一、选择题A. 书同文,车同轨B.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 中西合璧,共筑辉煌D.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2. 高中阶段,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人生观?A. 沉迷网络游戏B.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C. 逃课去看电影D. 谩骂他人A. 画蛇添足B. 破釜沉舟C. 杞人忧天D. 鹿死谁手二、填空题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__________”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
2. 高中阶段,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中“__________”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
3. 传统文化中的“__________”理念,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高中阶段如何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来塑造人生。
2. 请举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 请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在高中阶段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以塑造美好人生。
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五、案例分析题2. 材料:近年来,我国在国内外举办了多场文化交流活动,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
请结合材料,谈谈这些活动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六、判断题1. 高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不需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 中华文化中的“和为贵”思想只适用于古代社会,不适应现代社会。
()3. 学习外国文化就是崇洋媚外,不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连线题1. 精忠报国A. 孔融让梨2. 孝敬父母B. 悬梁刺股3. 勤学苦练C. 程门立雪4. 尊师重道D. 精卫填海八、名词解释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中华民族精神3. 文化自觉九、应用题2. 请为你的班级设计一个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活动方案。
十、阅读理解题材料一:《论语·雍也》中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种传统美德?材料二:鲁迅在《故乡》中写道:“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C. 寓教于乐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
这“三表”是本、原、用。
A. 对
B. 错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C)。
A. 始皇暴毙
B. 边患日重
C. 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A )。
A. 司马相如
B. 司马徽
C. 司马懿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B)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 明代心学学风
B. 宋代理学学风
C. 唐代诗学学风
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
A
A. 对
B. 错
9
A. 对
B. 错
10、“”这一概
A. 韩愈
B.
C.
A.西学
B.心学
C.
A.
B.
C.
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是(A)。
A. 《尔雅》
B. 《康熙字典》
C. 《永乐大典》
日、俄两国的一些汉学研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是具有威胁性的。
A
A. 对
B. 错
要研究和传承国学,必须实现的贯通是(ABC)。
A. 文理贯通
B. 古今贯通
C. 中外贯通
第四章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花鸟等物,赋予他们特殊的品格与寓意,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
A
A. 对
B. 错
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对个人的(B)的提高,类似道家的修炼养性。
A.
B.
C.
“礼”、“
A. 对
B. 错
A. 对
B. 错
A.
B.
C.
A. 孤僻
B. 自觉
C. 谨慎
“
A. 朱熹
B. 左丘明
C. 杨振
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
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A
A. 对
B. 错
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德,二是修心。
B
A. 对
B. 错:修身、修心
第五章单元测试
宗教一词产生于先秦时期,在华夏民族部落形成时,由宗族演变而来。
B
A. 对
B. 错
道教则是教人舍伪归真,自利利他。
B
A. 对
B. 错佛教则是教人舍伪归真,自利利他。
主
流的。
A
A. 对
B. 错
A.
B.
C.
“
A.
B.
C.
)。
A.
B.
C.
D.
A. 对
B. 错
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观,还必须遵循哪两大原则?BC
A. 一丝不苟
B. 忠实于原文原义
C. 与时俱进
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中,文化的发展脉络是以(C)为肇始的。
A. 白话文推广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延续和更新。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BC
A. 工业-经济方面
B. 社科-文化方面
C. 思想-道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