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压铸件所有缺陷及对策大全

铝合金压铸件所有缺陷及对策大全
铝合金压铸件所有缺陷及对策大全

铝合金压铸件所有缺陷及对策大全

一、化学成份不合格

主要合金元素或杂质含量与技术要求不符,在对试样作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时发现。

1、配料计算不正确,元素烧损量考虑太少,配料计算有误等;

2、原材料、回炉料的成分不准确或未作分析就投入使用;

3、配料时称量不准;

4、加料中出现问题,少加或多加及遗漏料等;

5、材料保管混乱,产生混料;

6、熔炼操作未按工艺操作,温度过高或熔炼时间过长,幸免于难烧损严重;

7、化学分析不准确。

对策:

1)、对氧化烧损严重的金属,在配料中应按技术标准的上限或经验烧损值上限配料计算;配料后并经过较核;

2)、检查称重和化学分析、光谱分析是否正确;

3)、定期校准衡器,不准确的禁用;

4)、配料所需原料分开标注存放,按顺序排列使用;

5)、加强原材料保管,标识清晰,存放有序;

6)、合金液禁止过热或熔炼时间过长;

7)、使用前经炉前分析,分析不合格应立即调整成分,补加炉料或冲淡;

8)、熔炼沉渣及二级以上废料经重新精炼后掺加使用,比例不宜过高;

9)、注意废料或使用过程中,有砂粒、石灰、油漆混入。

二、气孔

铸件表面或内部出现的大或小的孔洞,形状比较规则;有分散的和比较集中的两类;在对铸件作X光透视或机械加工后可发现。

1、炉料带水气,使熔炉内水蒸气浓度增加;

2、熔炉大、中修后未烘干或烘干不透;

3、合金液过热,氧化吸气严重;

4、熔炉、浇包工具氧等未烘干;

5、脱模剂中喷涂过重或含发气量大;

6、模具排气能力差;

7、煤、煤气及油中的含水量超标。

对策:

1)、严禁把带有水气的炉料装入炉中,装炉前要在炉边烘干;

2)、炉子、坩埚及工具未烘干禁止使用;

3)、注意铝液过热问题,停机时间要把炉调至保温状态;

4)、精炼剂、除渣剂等未烘干禁止使用,使用时禁止对合金液激烈搅拌;

5)、严格控制钙的含量;

6)、选用挥发性气体量小的脱模剂,并注意配比和喷涂量要低;

7)、未经干燥的氯气等气体和未经烘干的氯盐等固体不得使用。

三、涡流孔

铸件内部的细小孔洞或合金液流汇处的大孔洞。在机械加工或X光透视时可现。

1、合金液导入型腔的方向不正确,冲刷型腔壁或型芯,产生涡流,包住了空气;

2、压射速度太快,由浇料口卷入了气体;

3、内浇口过薄,合金液运动速度太大,产生喷射、飞溅现象,过早的堵住了排气槽;

4、模具的排气槽位置不对,或出口截面太小,使模具的排气能力差,型腔的气垫反压大;

5、模具内型腔位置太深,而排气槽位置不当或太少;

6、冲头与压室间的间隙太小,冲头返回太快时形成真空,回抽尚未冷凝的合金液形成气孔;或冲头返回太快;

7、压室容量大而浇注的合金液量太少。

对策:

1)、改变合金液注入型腔的方向或位置,使合金液先进入型腔的深高部位或底层宽大部位,将其部位的型腔空气压入排气槽中,在合金液充满型腔之前,不能堵住排气槽;

2)、调试压射速度和快压位置,在能充实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二速距离;

3)、在保证不产生飞溅、喷射并能充满型腔的情况下,加大内浇口的进口厚度;

4)、加强型腔的排气能力:

(1)安放排气槽的位置应考虑不会被先进入的合金液所堵死;

(2)增设溢流槽,注意溢流槽与工件件衔接处不宜过厚,否则过早堵住而周边产生气孔;(3)采用镶拼块结构,把分型面设计成曲折分型面,解决深度型腔排气难的问题;

(4)加大排气槽后端截面积,一般前端厚0.05-0.2mm,后端可加厚至0.4mm.

5)、根据铸件各部位受热和排气情况,适当喷涂涂料,喷完后吹干积水,忌水未干合模

6)、扩大冲头与压室之间的间隙在0.1mm左右,并适当延长保压时间;

7)、调高立式压铸机下冲头的位置,或增加太坏室内压注的合金液量。

四、缩孔和缩松

铸件上呈暗灰色、形状不规则的孔洞;集中的大孔洞叫缩孔,分散的蜂窝状组织不致密的小孔洞叫缩松。在机械加工前或后作外观检查或作X光透视中发现。

1、合金在冷凝过程中铸件内部没有得到合金液的补缩而造成的气孔;

2、合金液的浇注温度太高;

3、压射比压太小;

4、铸件设计结构不合理,有厚薄截面变化太剧烈的厚大转接部位或凸耳、凸台等。

对策:

1)、改善铸件结构,尽可能避免厚薄截面变化太剧烈的厚大转接部位或凸耳、凸台等,如果不避免,则可采有空心结构或镶块设计,并加大其位置的冷却。

2)、在保证铸件不产生冷隔、欠铸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合金液的浇注温度;

3)、适当提高增压压力,增加压实作用;

4)、在合金液中添加0.15~0.2%的金属钛等晶粒细化剂,减轻合金的缩孔形成倾向; 5)、改用体收缩率、线收缩率小的合金品种,或对合金液进行调整,降低其收缩率或对合金进行变质处理。

6)、加大内浇截面积,保证铸件在压力下凝固,防止内浇过早凝固影响压力传递。

五、外收缩

(凹陷)

铸件表面、厚大平面、内侧转角处、缩孔附近出现的凹陷,有的直接看到,有的表面附有一层薄铝,揭除此层后与寻常凹陷相同。

1、合金的收缩性太大;

2、铸件设计结构不合理,有厚薄悬殊截面积转接的肥大部位;

3、内浇口截面积太小或铝液流向太乱;

4、压射比压小;

5、模具排气能力差,使型腔的也垫反压大,空气被压缩在型壁与铸件之间。

对策:

1)、改用收缩性小的合金,或对其进行变质处理,细化其晶粒,降低其收缩性;

2)、改进铸件的设计结构,尽量避免厚薄悬殊截面的两壁转接的厚大部位。如不可避免,可改成空心结构或镶块结构;

3)、适当加大内浇口截面积;

4)、适当提高压射比压;

5)、提高模具的排气能力:

(1)增开排气槽;

(2)增设溢流槽等。

6)、在缩陷处安装冷却装置,并加大其位置脱模剂的喷涂量。

六、裂纹

铸件表面出现线状或波浪状开裂,裂口多呈暗灰色,在外力的作用下,裂口加宽,在喷砂前后或机械加工前后,荧光检查中均可发现。

1、合金本身收缩性大,准固相温度范围宽或共晶体量少或在准固相温度范围内强度和韧性差;

2、合金的化学成分出现偏差:

(1)铝硅系、铝铜系合金中含锌量或含铜量过高;

(2)铝镁系合金中含镁量过高或介于3.5-5.5之间时;

(3)合金中的铁、钠含量过高;

(4)铝铜系、铝镁系中的硅含量过低;

(5)有害杂质元素含量过高,使合金塑性下降;

3、工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厚薄悬殊的剧烈转接部位、肥大凸台、凸耳、以及圆形或框形结构中有直线加强筋等;

4、合金中混入了低熔点合金;

5、模具设计结构不合理,内浇口位置不当,冲刷型腔壁或型芯,造成局部过热或阻碍合金液的收缩;

6、浇注后开型的时间太晚;

7、模具温度太低。

对策:

1)、选用或改用收缩性小、准固相温度范围窄或结晶时形成共晶体量多,或高温强度高的合金品种;

2)、调整合金成分,使其达到规定的范围内

(1)降低铝硅系、铝铜系合金中的锌、铜含量;

(2)添加铝锭,冲淡合金中镁的含量;

(3)严格控制钠的含量,铝硅系合金中钠含量应控制在0.01~0.014%左右.

(4)往合金中添加铝硅合金,提高硅的含量;

(5)严格控制合金中有害杂质的含量在技术标准的规定的范围内;

3)、改进铸件的设计结构,尽量避免厚薄悬殊的剧烈转接部位、肥大凸台、凸耳、以及圆形或框形结构中有直线加强筋等。如不可避免,则可改为空心结构或镶块结构;

4)、改进模具设计结构,正确的设计内浇口的位置和方向,避免冲刷型腔壁和型芯,产生局部过热或阻碍铸件的收缩而产生的裂纹和变形;

5)、严格控制低熔点金属的含量;

6)、注意在合适地时间内开型;

7)、适当提高模具和型芯的工作温度,减慢合金液的冷却速度。

8)、适当降低浇注温度;

9)、调整型芯和顶针,保障铸件平行、均匀推出;

10)、加大过度位置的铸造圆角和脱模斜度。

七、变形或翘曲

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发生了变化,超过了图纸的公差范围。在机械加工前后对铸件作外观检查、测量或划线中发现

1、铸件的设计结构不合理,使铸件各部分收缩不均匀;

2、铸件在收缩冷却过程中受到阻力;

3、浇注后到开型的时间太短,冷却太快;

4、压铸时顶出过程中顶偏了铸件;

5、合金本身的收缩率大,准固相温度范围宽,高温强度差。

对策:

1)、在可能和必要的情况下,改进铸件的设计结构,如改变截面厚度,避免厚度悬殊的转接部位和不合理的凸台、凸耳、加强筋等,尽量把肥大部位设计成空心结构或镶拼结构;

2)、改进模具设计结构,消除阻碍铸件收缩的不合理结构;

3)、延长留模时间,防止铸件因激冷而变形;

4)、经常检查模具的活动部分,防止因模具原因(如卡死、变形等)而导致产品变形;5)、根据铸件的结构形状的复杂程度,如变形很难排除,则可考虑改用收缩性小高温强度高的合金或调整合金成份(如铝硅合金中硅含量提到15%以上,铸件收缩率变的很低;6)、在热处理装炉或装箱过程中,严禁将复杂的压铸件堆压。尽量避免机械加工造成内应力不平衡而变形;

7)、合理增加顶针数量,安排顶针位置,确保顶出平衡;

8)、改变浇排系统,如厚大深腔位置加冷却水等,达到热量平衡分布;

9)、当变形量不大,可采用机械或手工的方法矫正。

八、渣孔

在铸件表面和内部有形状不规则的明孔或暗孔,表面不光滑,孔内全部或部分为熔渣所充填,在机模加工前后对铸件作外观检查和X光透视时可发现。

1、炉料本身已氧化或粘有杂物;

2、熔剂成分不纯;

3、涂料喷涂太厚;

4、精炼除渣不到位,含氧化夹渣过多;

5、金属液压铸温度过低,流动性差,硅以游离状态存在成为夹渣;

6、铝硅合金中硅含量超过11.5时,且铜、铁含量同样超高,硅会以游离状态析出,形成夹渣;

7、熔炉设计不合理或温控不佳,导致表面金属液氧化严重;

8、舀料时把浮渣一起舀入;

9、涂料或冲头颗粒中石墨含量太多或石墨损坏脱落。

对策:

1)、严禁使用已氧化未经吹砂和带有油和水的炉料;

2)、选用或按工艺严格配制熔剂;

3)、选用较好的涂料,配比合理;

4)、选用好的除渣剂和精炼剂,合理使用;

5)、适当提高合金液浇注温度,防止硅以游离状态存在;

6)、以高镁铝合金,可加入0.01%的铍以减少氧化.

7)、铜、铁含量较高时,适当控制硅的含量不超过10%,并适当提高合金液温度;

8)、金属液在坩埚中停留时间过长(铸锭资料中有介绍),应重新精炼合金液;

9)、注意防止损坏的石墨坩埚掉入金属液中;

10)、选用较好的冲头颗粒;

11)、使用涂料前,应将涂料充分搅拌均匀,使石墨成悬浮状态而不结坨;

12)、舀取合金液时,应先清除液面上的熔渣。

九、冷隔

表面为铸件表面未融合,基体被分开成狭窄的表面光滑的缝隙。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此缝隙在外力作用下有继续发展的趋势,作外观检查即可发现。

1、合金液浇注温度太低;

2、合金的化学成份不合格,使合金的流动性降低;

3、压射速度太慢;

4、导入型腔的内浇口太多;

5、合金液在型腔中流路太长,型腔狭窄,冷却太快;

6、模具排气能力太差,型腔内气垫反压大,使液流受阻不能融合。

对策:

1)、提高合金液的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提高合金液流动性(如变质细化处理);2)、控制配料成份,配好后检测其流动性;

3)、适当提高压射速度和比压;

4)、适当增大内浇口截面积并减少内浇口数量,减少合金液的相互碰撞;

5)、提高模具的排气能力,合理安排排气槽的位置和数量,降低型腔内气垫的反压力;6)、充分精炼合金液,减少合金液的氧化程度,从而提高其流动性;防止合金液过热。7)、改进浇注系统,防止流路过长;

8)、调换为流动性好的合金品种。

十、欠铸

铸件轮廓不清晰,尺寸不够,形状不完整;在外观检查中即可发现,多为尖角或圆角或薄壁处未填满,棱角为圆角或薄壁处缺一块等形式;

1、合金液浇注温度太低;

2、模具工作温度太低,合金冷却过快;

3、内浇口截面积过大,充填速度太小;

4、压力或速度太小;

5、模具的排气能力差,型腔内气垫反压过大;

6、压射速度太大,使合金液直冲短平面铸件对壁(未经过型腔底部流动)而折回后再

充型。形成的欠铸或冷隔。

对策:

1)、适当提高合金液的浇注温度;

2)、适当提高模具的工作温度,确保在合金液温度的1/3左右浮动;

3)、适当减少内浇口截面积;

4)、增大压力和压射速度;

5)、增设排气槽,合理设定排气槽的位置和数量;

6)、压铸短平面或有直角的铸件时,应适当适当降低压射速度,并采用尽可能大的内浇口截面积;

7)、检查压射冲头的行程或浇注量是否足够;

8)、充分精炼合金液,减少合金液的氧化程度,从而提高其流动性;防止合金液过热。9)、减少脱模剂用量,注意清理型腔。

十一、粘模

铸件被粘在模具上虽未粘住,但表面被撕破皮;在铸件顶出时或顶出后对工件作外观检查可以发现。

1、合金液浇注温度太高;

2、模温太高;

3、脱模剂效果差或喷涂量少或不均匀;

4、模具表面有锈疤或不光滑倒扣的位置;

5、模具材料不适合或热处理方法不当,没在达到应有的硬度;

6、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特别是导入合金液的内浇口位置不当,使合金液总是冲刷某处型腔壁或型芯,造成局部过热而粘模;

7、模具开设多个内浇口,相互撞击,导致局部过热粘模;

8、铝合金中铁含量太少(低于0.6%),引起粘模;

9、合金液成份不均匀,出现严重偏析。

10、铸造圆角和脱模斜度太小;

对策:

1)、适当降低合金液的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

2)、更换脱模剂,调整喷涂位置和喷涂量;

3)、对模具进行抛光,对已氮化过的模具,抛光要慎重,防止破坏掉表面的氮化层,形成越抛越粘的情况;

4)、检查模具的硬度值,采取重新热处理氮化或更换模具材料;

5)、改进浇注系统设计结构,避免合金液持续冲刷型腔壁或型芯;

(1)适当增大内浇口的截面积;

(2)改变内浇口的位置和导入方向,使导入处于宽大厚实位置;

(3)尽量采取底注法开放式浇注系统。

6)、加大内浇口截面积,取消多个浇口现象;

7)、适当降低压射速度,缩短二速行程。

8)、检查铁含量,如太低,可以铝铁中间合金补充;

9)、加大模具冷却,对过热位置加大喷涂,并在模具上设置冷却系统;

10)、防止混入低熔点金属;

11)、除镁锌等个别金属,不可将纯金属加入铝液中,会形成严重偏析。

12)、加大铸造圆角和脱模斜度。

十二、铸件尺寸超差

铸件尺寸大于或小于图纸要求的公差。从测量中可发现。

1、设计模具时收缩率取值不准确或计算有误;

2、模具制造不精确,误差大;

3、铸件的设计结构不合理,如因钢性不够而产生跷曲等;

4、铸件图上的公差要求超过了压铸所有达到的标准;

5、合金液浇注温度和模具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

对策:

1)、根据铸件结构形状和合金特性,认真选取其在模具不同位置的收缩率,修正模具的尺寸;

2)、严格按图纸设计加工和验收模具;

3)、改进铸件的设计结构,增大刚性不足处的尺寸或改变其结构形状,增大钢性;4)、从压铸工艺上采取措施,如采用加强筋、加长留模时间等;

5)、检查顶出位置是否倾斜;

6)、根据试压情况,调整模温和铝温。

7)、调整合金液,降低其收缩量。

十三、铸件在垂直于模具分型面方向上的尺寸变大:

对策:

1)、粘附于模具分型面上的金属或非金属物未清理干净;

2)、模具某处松动,使模具倾斜而产生间隙;

3)、模具分型面上有压伤;

4)、锁模时增压不够或铸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超过压铸机的规格,压铸时动定模分开。

十四、组成型芯的部分尺寸不合格:

1、型芯安装不正确,不稳定;

2、合金液进入型芯后,型芯产生移动;

3、由于模具过热,活动型芯在导向孔内被咬住;

4、弯曲异形处和深孔处未填满;

5、开模时间太短或太长,影响收缩大小。

对策:

1)、压铸前应仔细检查模具分型面,防止有粘附物;

2)、检查模具各处是否有松动,模具固定位置是否有偏斜,在四侧面和各个角落检查分型面是否有间隙。

3)、修复模具的突起部位;

4)、根据产品投影面积核算压铸机与工件是否相匹配;

5)、适当降低压射速度。

6)、通过定模或动模板固定型芯,型芯上如有突台,刚可用底板固定。活动型芯用闭锁固定,型芯的长度应严格按照与其直径的比例来计算,确保其刚性,防止压铸时被液体金属冲弯冲变形;

7)、防止模具过热,清理和修复型芯被啃坏的部位;

8)、选用合适的配合方式和精度,设计活动型芯与滑槽的活动配合;

9)、压铸时做好模具的冷却;

10)、摸萦出合适的开模时间。/

十五、夹杂

铸件上出现硬度比基体大的质点或坨状物,使切削刀具磨损;在铸件机械加工或吹砂后的X光透视可见。合金中混入了或析出了比基体金属硬的金属或非金属化合物。

对策: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尽量少搅拌合金液,减少氧化;

2)、在搅拌、舀取和少注合金液等操作中,注意不让表面的氧化皮卷入;

3)、合金中含有Ti\Mn\Sb\Fe等密度大的金属时,要注意防止其偏析成为夹杂;4)、使用高铝质的或氮化硅与碳化硅混合物耐火材料作炉衬时,要防止在高温下剥落混入合金液中;

5)、用干燥过的精炼剂对合金液进行充分的精炼。

十六、流纹(痕)

铸件表面局部下陷的纹路,用手摸可感知。在外力作用下无发展趋势,在喷砂后可发现。

1、内浇口截面积太小;

2、型腔内气垫反压大;

3、涂料喷涂不均匀或太厚;

4、模温低,合金液流入后受到激冷。

对策:

1)、适当加大内浇口截面积或调整位置;

2)、提高型腔的排气能力,加大排气槽或增大溢流槽,或改变排气槽的位置;

3)、控制脱模剂的喷涂比例和数量;

4)、适当降低压射速度;

5)、适当提高模温。

十七、网状花纹

因模具的龟裂而在铸件表面复印出的龟甲皮痕迹,并随模具龟裂发展而发展;在外观检查时即可发现。

1、模具材料不合适或热处理工艺未达到要求;

2、模具的工作温度过高;

4、形成模具型腔的某个零件的截面太薄使其高温强度差;

5、合金液与模具温差过大;一般是合金液温度的1/3左右;

6、模具表面出现细微龟裂时未及时打磨,任其发展。

对策:

1)、选用耐热冲击性能力好的、热处理后硬度高的热作模具钢来制造模具的型腔部分;并配套采用符合此材料的热处理工艺;

2)、适当降低浇注温度;

3)、压铸前要先对模具进行预热;

4)、为使模温均匀,可采取以下方式:

(1)模具过热位置设置冷却系统;

(2)模具较低位置,可增设溢流槽;

5)、压铸中,每隔一定时间,刷油或涂料润滑整个模具,使模温均匀。

6)、定期检修模具,发现有网状纹络及时打磨掉。

十八、拉伤

铸件在出模方向受到阻碍,造成表面拉伤,起始端宽而深,出端渐小至消失。

1、模具设计或模具加工不正确;

(1)、型芯或模具有负斜度;

(2)没有脱模斜度或斜度太小;

2、型芯和模具型腔壁上有压伤;

3、模具上粘附有合金;

4、脱模剂效果差或喷涂太少或不均匀;

5、铸件在顶出时倾斜。

对策:

1)、如铸件上的拉伤为常定位置,则应检查模具,分析原因,予以修复;

2)、保障不同位置的脱模斜度;

3)、修复模具压伤位置;

4)、更换或加大脱模剂用量;

5)、化验合金中铁的含量,如低于0.6%,则应添加;

6)、适当缩短开模时

7)、因模具局部过热造成的拉伤属粘模拉伤,查看粘模的解决办法。

十九、飞边

铸件沿分分型面位置出现层状薄片,由压铸件向外延伸,飞边很薄,一般在0.1mm左右。目测可以发现。

1、压铸机锁模力不够,造成胀型;

2、分型面存在异物、镶块滑块磨损、模具刚性不足等,造成闭合不严;

4、压射速度过快或压射比压过大;

对策:

1)、合算工件投影面积,选用合适的机台;

2)、及时清理分型面;

3)、适当降低压射速度和压射比压;

4)、注意快速与增压速度之间的配合,避开压力峰值;

5)、适当降低合金注温度和模温;

6)、省模(就是模具抛光,把模具用油石和砂纸打到要求的光洁度)。

二十、冲蚀

主要是内浇口附近部位出现的麻点,严重的有突起。目测可以发现。

1、内浇口截面积太小,冲击力过大;

2、内浇口位置或进料方式设置不合理,造成金属液直接冲击对面型腔;

3、金属液乱流,长时间冲刷同一部位;

对策:

1)、适当降低压铸模具温度和压射速度;

2)、修复冲蚀部位,并加强冷却;

3)、改变内浇口进料位置,尽可能使金属液冲击宽大部位;

4)、内浇口加宽加厚,降低其冲击力;

5)、确保进料方向、铸造圆角及转折出合理性。

铝合金压铸件所有缺陷及对策大全

铝合金压铸件所有缺陷及对策大全 一、化学成份不合格 主要合金元素或杂质含量与技术要求不符,在对试样作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时发现。 1、配料计算不正确,元素烧损量考虑太少,配料计算有误等; 2、原材料、回炉料的成分不准确或未作分析就投入使用; 3、配料时称量不准; 4、加料中出现问题,少加或多加及遗漏料等; 5、材料保管混乱,产生混料; 6、熔炼操作未按工艺操作,温度过高或熔炼时间过长,幸免于难烧损严重; 7、化学分析不准确。 对策: 1)、对氧化烧损严重的金属,在配料中应按技术标准的上限或经验烧损值上限配料计算;配料后并经过较核; 2)、检查称重和化学分析、光谱分析是否正确; 3)、定期校准衡器,不准确的禁用; 4)、配料所需原料分开标注存放,按顺序排列使用; 5)、加强原材料保管,标识清晰,存放有序; 6)、合金液禁止过热或熔炼时间过长; 7)、使用前经炉前分析,分析不合格应立即调整成分,补加炉料或冲淡; 8)、熔炼沉渣及二级以上废料经重新精炼后掺加使用,比例不宜过高; 9)、注意废料或使用过程中,有砂粒、石灰、油漆混入。 二、气孔 铸件表面或内部出现的大或小的孔洞,形状比较规则;有分散的和比较集中的两类;在对铸件作X光透视或机械加工后可发现。 1、炉料带水气,使熔炉内水蒸气浓度增加; 2、熔炉大、中修后未烘干或烘干不透; 3、合金液过热,氧化吸气严重; 4、熔炉、浇包工具氧等未烘干; 5、脱模剂中喷涂过重或含发气量大; 6、模具排气能力差; 7、煤、煤气及油中的含水量超标。 对策: 1)、严禁把带有水气的炉料装入炉中,装炉前要在炉边烘干; 2)、炉子、坩埚及工具未烘干禁止使用; 3)、注意铝液过热问题,停机时间要把炉调至保温状态;

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货条件等。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电机铝合金端盖压铸件。 2、引用标准 GB6414铸件尺寸公差 GB6987.1-GB6987.16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288-87金属拉力试验法 GB/T13822-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GB6060.5 表面粗造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吵加工表面 3、技术要求 3.1 压铸铝合金的牌号 压铸铝合金采用UNS-A03800(美国A380.0,日本ADC10) 可选用材料UNS-A03830 (美国383.0,日本ADC12) 化学成份见表1 表1

供应商可选择上述四种牌号的任何一种,如在生产过程中更换其它牌号,需重新进行样件鉴定。 3.1.1回炉料使用规定 3.1.1.1回炉料分类 一级回炉料:浇道、化学成份合格的废铸件,后加工次品等不含水分和油污。 二级回炉料:集渣包、坩埚底部剩料、退货废品、存放时间长(超过10天)的一级回炉料。 三级回炉料:飞边、溅屑、细小的碎料、带有油污的渣料、因化学成份报废的铸件、从铝渣中捡出的铝粒。 3.1.1.2回炉料使用比例 使用单一某级回炉料: 一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50%,二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40%。 一级、二级回炉料混合使用: 回炉料总量不超过40%,其中二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20%。 三级回炉料: 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重熔、精炼且化学成份分析合格后才能使用,其最大使用量10%,仅与铝锭混合使用。 3.1.1.3加料循序 小颗粒回炉料大块回炉料铝锭,如此循环。 3.2 力学性能 采用单铸拉力试样检验,其力学性能应满足抗拉强度≥240Mpa,伸长率≥1%,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以下简称压铸件)的材质、尺寸公差、角度公差、形位公差、工艺性要求和表面质量。 本标准适用于照相机、光学仪器等产品的铝合金压铸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 11334—1989 圆锥公差 JIS H 5302—1990 压铸铝合金 3 压铸铝合金 3.1 压铸铝合金选用JIS H 5302—1990中的ADC10。 3.2 ADC10的化学成分表1给出。其中铜的含量控制在不大于2.8 %。 a ) 抗拉强度σ b :245 MPa; b ) 伸长率δ5 :2 %; c ) 布氏硬度HBS(5/250/30):80。 4 铸件尺寸公差 4.1 压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等级及数值 压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CT。尺寸公差等级选用GB/T 6414—1999中的CT3 ~CT8。一般(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基本规定为:照相机零件按CT6,其他产品零件按CT7。尺寸公差数值表2给出。 4.2 壁厚尺寸公差 壁厚尺寸公差一般比该压铸件的一般公差粗一级。例如:一般公差规定为CT7,壁厚公差则为CT8。

当平均壁厚不大于1.2 mm时,壁厚尺寸公差则与一般公差同级,必要时,壁厚尺寸公差比一般公差精一级。 4.3 公差带的位置 尺寸公差带应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即尺寸公差的一半为正值,另一半取负值。当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非对称设置,此时应在图样上注明或在技术文件中规定。 对于有斜度要求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斜面对称分布。 单位为毫米 4.4 公差增量和错型值 受分型面及型芯的影响而引起的固定增量和错型值,已包含在尺寸公差数值之内。当需进一步限制错型值时,则应在图样上注明其允许的最大错型值。 4.5 尺寸公差标注 4.5.1 标注公差尺寸采用极限偏差标注尺寸公差(见示例1)。 10+。 示例1: 10±0.18 ,26.010.0 10+-, 36.00 4.5.2 未注公差尺寸采用公差代号标注尺寸公差(见示例2)。当按未注公差基本规定的等级时,允许不作说明。 示例2: 一般公差按GB/T 6414 – CT7 。 4.5.3 当需进一步限制错型值时,应注明其允许的最大错型值(见示例3)。

铝合金铸造常见缺陷与对策

铝铸件常见缺陷及整改办法 铝铸件常见缺陷及整改办法 1、欠铸(浇不足、轮廓不清、边角残缺): 形成原因: (1)铝液流动性不强,液中含气量高,氧化皮较多。 (2)浇铸系统不良原因。内浇口截面太小。 (3)排气条件不良原因。排气不畅,涂料过多,模温过高导致型腔内气压高使气体不易排出。 防止办法: (1)提高铝液流动性,尤其是精炼和扒渣。适当提高浇温和模温。提高浇铸速度。改进铸件结构,调整厚度余量,设辅助筋通道等。 (2)增大内浇口截面积。 (3)改善排气条件,增设液流槽和排气线,深凹型腔处开设排气塞。使涂料薄而均匀,并待干燥后再合模。 2、裂纹: 特征:毛坯被破坏或断开,形成细长裂缝,呈不规则线状,有穿透和不穿透二种,在外力作用下呈发展趋势。冷、热裂的区别:冷裂缝处金属未被氧化,热裂缝处被氧化。 形成原因: (1)铸件结构欠合理,收缩受阻铸造圆角太小。 (2)顶出装置发生偏斜,受力不匀。

(3)模温过低或过高,严重拉伤而开裂。 (4)合金中有害元素超标,伸长率下降。 防止方法: (1)改进铸件结构,减小壁厚差,增大圆角和圆弧R,设置工艺筋使截面变化平缓。 (2)修正模具。 (3)调整模温到工作温度,去除倒斜度和不平整现象,避免拉裂。 (4)控制好铝涂成份,成其是有害元素成份。 3、冷隔: 特征:液流对接或搭接处有痕迹,其交接边缘圆滑,在外力作用下有继续发展趋势。 形成原因: (1)液流流动性差。 (2)液流分股填充融合不良或流程太长。 (3)填充温充太低或排气不良。 (4)充型压力不足。 防止方法: (1)适当提高铝液温度和模具温度,检查调整合金成份。(2)使充填充分,合理布置溢流槽。 (3)提高浇铸速度,改善排气。 (4)增大充型压力。

铝合金压铸技术要求

1、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发电机铝合金端盖压铸件。 2、引用标准 GB6414铸件尺寸公差 GB6987.1-GB6987.16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288-87金属拉力试验法 GB/T13822-92 压铸有色合金试样 GB6060.5 表面粗造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吵加工表面 3、技术要求 3.1 压铸铝合金的牌号 压铸铝合金采用UNS-A03800(美国A380.0,日本ADC10) 可选用材料UNS-A03830 (美国383.0,日本ADC12) 化学成份见表1 表1

供应商可选择上述四种牌号的任何一种,如在生产过程中更换其它牌号, 文档Word 需重新进行样件鉴定。回炉料使用规定 3.1.1回炉料分类 3.1.1.1 一级回炉料:浇道、化学成份合格的废铸件,后加工次品等不含水分和 油污。10二级回炉料:集渣包、坩埚底部剩料、退货废品、存放时间长(超过 天)的一级回炉料。三级回炉料:飞边、溅屑、细小的碎料、带有油污的渣料、因化学成份 报废的铸件、从铝渣中捡出的铝粒。 3.1.1.2回炉料使用比例 使用单一某级回炉料:,二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40%。一级回炉料最大使用量50% 一级、二级回炉料混合使用:20%。,其中二级回炉料最

大使用量回炉料总量不超过40% 三级回炉料:必须经过重熔、精炼且化学成份分析合格后才能使用,其最不能直接使用,10%,仅与铝锭混合使用。大使用量 3.1.1.3加料循序 大块回炉料铝锭,如此循环。小颗粒回炉料 3.2 力学性能 采用单铸拉力试样检验,其力学性能应满足抗拉强度≥240Mpa,伸长率≥ 1%,HB85(5/250/30)。 试样尺寸及形状应符合GB/T 13822-92《压铸有色合金试样》的规定。 3.3 压铸件尺寸 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的规定。 3.4 待加工表面用符号“”标明,尖头指向被加工面。 例:0.5 表示该表面留有加工余量0.5mm 3.5 表面质量 3.5.1 铸件清理后的表面质量 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等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清理痕迹。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因去除浇口、溢流口时所形成的缺肉或高出均不得超过壁厚的四分之一,并且不得超过1.5 mm。 文档Word 3.5.2 铸件不加工表面的质量 3.5.2.1 不允许有裂纹,欠铸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3.5.2.2 由于模具组合镶拼或受分型面影响而形成铸件表面高低不平的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铝合金压铸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以下简称压铸件)的材质、尺寸公差、角度公差、形位公差、工艺性要求和表面质量。 本标准适用于照相机、光学仪器等产品的铝合金压铸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 11334—1989 圆锥公差 JIS H 5302—1990 压铸铝合金 3 压铸铝合金 压铸铝合金选用JIS H 5302—1990中的ADC10。 ADC10的化学成分表1给出。其中铜的含量控制在不大于 %。 :245 MPa; a ) 抗拉强度σ b b ) 伸长率δ5 :2 %; c ) 布氏硬度HBS(5/250/30):80。 4 铸件尺寸公差 压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等级及数值 压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CT。尺寸公差等级选用GB/T 6414—1999中的CT3 ~ CT8。一般(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基本规定为:照相机零件按CT6,其他产品零件按CT7。尺寸公差数值表2给出。 壁厚尺寸公差 壁厚尺寸公差一般比该压铸件的一般公差粗一级。例如:一般公差规定为CT7,壁厚公差则为CT8。当平均壁厚不大于 mm时,壁厚尺寸公差则与一般公差同级,必要时,壁厚尺寸公差比一般公差精一级。 公差带的位置 尺寸公差带应相对于基本尺寸对称分布,即尺寸公差的一半为正值,另一半取负值。当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非对称设置,此时应在图样上注明或在技术文件中规定。 对于有斜度要求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斜面对称分布。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 2010-01-25 10:08 铝合金压铸件 GB/T 15114-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和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压铸件. 2.引用标准 GB1182 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标准 GB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的检查) GB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6060.1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6060.4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 GB6060.5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砂加工表面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T11350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15115 压铸铝合金 3.技术要求 3.1化学成分 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力学性能 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度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3压铸件尺寸

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 3.3.2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6414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方法按GB1182的规定. 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4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11350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作量须在图样上注明. 3.5表面质量 3.5.1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的规定 3.5.2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3.5.3铸件不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腰三角形缺陷,但其缺陷的程度和数量应该与供需双方同意的标准相一致. 3.5.4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腰三角形应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3.5.5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否则图样上应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3.5.6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3.6内部质量 3.6.1压铸件若能满足其使用要求,则压铸件本质缺陷不作为报废的依据. 3.6.2对压铸件的气压密封性,液压密封性,热处理,高温涂覆,内部缺陷(气孔,疏孔,冷隔,夹杂)及本标准未列项目有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6.3在不影响压铸件使用的条件下,当征得需方同意,供方可以对压铸件进行浸渗和修补(如焊补,变形校整等)处理. 4质量保证 4.1当供需双方合同或协议中有规定时,供方对合同中规定的所有试验或检验负责.合同或协议中无规定时,经需方同意,供方可以用自已适宜的手段执

铝合金

铝合金铸件气孔与预防 引言:在纯铝中加入一些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所熔制的铝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合金材料,由于其比重小,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动力仪表、工具及民用器具制造等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其生产量和耗用量大有超过钢铁之势。加强对铝合金材料性能的研究,保证铝合金铸件具有优良品质,既是我们每一个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本文结合作者铝合金铸件生产实践经验谈谈铝合金铸件气孔与预防问题。 1.气孔类别 由于铝合金具有严重的氧化和吸气倾向,熔炼过程中又直接与炉气或外界大气相接触,因此,如熔炼过程中控制稍许不当,铝合金就很容易吸收气体而形成气孔,最常见的是针孔。针孔(gas porosity/pin-hole),通常是指铸件中小于1mm的析出性气孔,多呈圆形,不均匀分布在铸件整个断面上,特别是在铸件的厚大断面和冷却速度较小的部位。根据铝合金析出性气孔的分布和形状特征,针孔又可以分为三类①,即: (1) 点状针孔:在低倍组织中针孔呈圆点状,针孔轮廓清晰且互不连续,能数出每平方厘米面积上针孔的数目,并能测得出其直径。这种针孔容易与缩孔、缩松等予以区别开来。 (2) 网状针孔:在低倍组织中针孔密集相连成网状,有少数较大的孔

洞,不便清查单位面积上针孔的数目,也难以测出针孔的直径大小。 (3) 综合性气孔:它是点状针孔和网状针孔的中间型,从低倍组织上看,大针孔较多,但不是圆点状,而呈多角形。 铝合金生产实践证明,铝合金因吸气而形成气孔的主要气体成分是氢气,并且其出现无一定的规律可循,往往是一个炉次的全部或多数铸件均存在有针孔现象;材料也不例外,各种成分的铝合金都容易产生针孔。 2.针孔的形成 铝合金在熔炼和浇注时,能吸收大量的氢气,冷却时则因溶解度的下降而不断析出。有的资料介绍②,铝合金中溶解的较多的氢,其溶解度随合金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少,由液态转变成固态时,氢在铝合金中的溶解度下降19倍。(氢在纯铝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见图1③)。因此铝合金液在冷却的凝固过程中,氢的某一时刻,氢的含量超过了其溶解度即以气泡的形式析出。因过饱和的氢析出而形成的氢气泡,来不及上浮排出的,就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细小、分散的气孔,即平常我们所说的针孔(gas porosity)。在氢气泡形成前达到的过饱和度是氢气泡形核的数目的函数,而氧化物和其他夹杂物则在起气泡核心的作用 在一般生产条件下,特别是在厚大的砂型铸件中很难避免针孔的产生。在相对湿度大的气氛中溶炼和浇注铝合金,铸件中的针孔尤其严重。这就是我们在生产中常常有人纳闷干燥的季节总比多雨潮湿的时节铝合金铸件针

铝合金压铸件一般技术要求

铝合金压铸件一般技术要求 1.压铸件应按照图纸和顾客提出的要求检查所有尺寸和表面质量。 2.对于图纸(或顾客)没有明确提出来注尺寸、形状公差和表面质量要求,以 下述标准和指标为检验依据。 ①未注几何尺寸公差:按GB6414铸件尺寸公差 ②未注形状、位置公差:按GB/T15114铝合金压铸件 附录A ③未注明表面质量要求: ⑴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裂缝、欠铸、缩松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⑵铸件的浇口 、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 ⑶压铸件按使用要求不同分为3级: 1级:涂覆工艺要求高的表面、镀铬、抛光、研磨的表面、相对运动 的配合面、危险应力区的表面等; 2级:涂覆要求一般的或要求密封的表面、镀锌阳极氧化油漆不打腻 以及装配接触面; 3级:保护性涂覆表面及紧固接触面,油漆打腻表面及其他表面。 ⑷表面粗糙度 1级:Ra3.2 2级:Ra6.3 3级:Ra12.6 ⑸表面缺陷极限 压铸件表面质量级别 1级 2级 3级 缺陷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 5 25 40 说明:①在不影响使用和装配的情况下,网状毛刺和痕迹:高度不超过0.2mm; ②受压铸模镶块或受分型面影响而形成的表面高低不平的偏

差,不超过相关的公差尺寸; ③推杆痕迹表面凸出或凹入铸件表面的深度,一般为±0.2mm; ⑹表面质量要求(见附表) ⑺挫痕:目视挫痕应均匀、一致,不允许有明显的凹凸。经锉加工的表面 和未经锉加工的表面允许有角度,但角度应在10°以内; ⑻变形:压铸件成型后,如有变形应进行调整,经调整后的压铸件表面不 允许有明显的打击痕迹。调整部分的平面度:0.2mm; ⑼对于顾客的特殊要求,要形成相应的工艺文件,规定其相关的工艺过程 和检验方法。 总工办 2003年4月

铝合金铸件气孔标准修订稿

铝合金铸件气孔标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铝合金铸件气孔、针孔检验标准 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件气孔、针孔允许存在的范围、大小、数量等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铸造铝合金低倍针孔度的分级原则和评级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铝合金的砂型铸造。适用于评定铸件外表面及需要加工面经加工后的表面气孔、针孔。 二. 引用标准 GB1173-86铸造铝合金技术条件 GB9438-88铝合金铸件技术条件 GB10851-89铸造铝合金针孔 三. 气孔、针孔等孔洞类特征 1. 位于铸件内部而不延伸到铸件外部的气眼。 (1)气孔、针孔内壁光滑,大小不等的圆形孔眼,单个或成组无规则的分布在铸件的各个部位。 (2)气渣孔其特征同气孔、针孔相似,但伴随有渣子。 2. 表面或近表面的孔眼,大部分暴露或与外表面相连。 (1)表面或皮下气孔大小不等的单个或成组的孔眼,位于铸件表面或近表面的部位,其内壁光滑。

(2)表面针孔铸件表面上细小的孔洞,呈现在较大的区域上。 四. 具体条件 1. 砂型、金属型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在清整干净后允许存在下列孔洞: (1) 单个孔洞的最大直径不大于3mm,深度不超过壁厚1/3,在安装边上不超过壁厚的1/4,且不大于1.5mm,在上述缺陷的同一截面的反面对称部位不得有类似的缺陷。 (2)成组孔洞最大直径不大于2mm,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3,且不大于 1.5mm。 (3) 上述缺陷的数量及边距应符合表一规定 表一 非加工表面或加工表面总面积小于1000cm2 单个孔洞成组孔洞 在 10cm×10cm 单位面积上 孔洞数不多 于4个 孔洞边 距不小 于10mm 一个铸件的非加 工表面或加工面 上孔洞总数不多 于6个,孔洞边 缘距铸件或距内 孔边缘的距离不 小于孔洞最大直 径的2倍 以 3cm×3cm 单位面积 为一组, 其孔洞数 不多于3 个 在一个铸 件上组的 数量不多 于2组 孔洞边缘 距铸件边 缘或距内 孔边缘的 距离不小 于孔洞最 大直径的 2倍 2.液压、气压件的加工表面上,铸件以3级针孔作为验收基础,要求2级针孔占受检面积的25%以上,局部允许4级针孔,但一般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

铝合金铸造工艺简介

铝合金铸造工艺简介 一、铸造概论 在铸造合金中,铸造铝合金的应用最为广泛,是其他合金所无法比拟的,铝合金铸造的种类如下: 由于铝合金各组元不同,从而表现出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均有所不同,结晶过程也不尽相同。故必须针对铝合金特性,合理选择铸造方法,才能防止或在许可范围内减少铸造缺陷的产生,从而优化铸件。 1、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 铝合金铸造工艺性能,通常理解为在充满铸型、结晶和冷却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那些性能的综合。流动性、收缩性、气密性、铸造应力、吸气性。铝合金这些特性取决于合金的成分,但也与铸造因素、合金加热温度、铸型的复杂程度、浇冒口系统、浇口形状等有关。 (1)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合金液体充填铸型的能力。流动性的大小决定合金能否铸造复杂的铸件。在铝合金中共晶合金的流动性最好。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成分、温度以及合金液体中存在金属氧化物、金属化合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固相颗粒,但外在的根本因素为浇注温度及浇注压力(俗称浇注压头)的高低。 实际生产中,在合金已确定的情况下,除了强化熔炼工艺(精炼与除渣)外,还必须改善铸型工艺性(砂模透气性、金属型模具排气及温度),并在不影响铸件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浇注温度,保证合金的流动性。 (2) 收缩性 收缩性是铸造铝合金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讲,合金从液体浇注到凝固,直至冷到室温,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合金的收缩性对铸件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影响着铸件的缩孔大小、应力的产生、裂纹的形成及尺寸的变化。通常铸件收缩又分为体收缩和线收缩,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应用线收缩来衡量合金的收缩性。 铝合金收缩大小,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称为收缩率。 ①体收缩 体收缩包括液体收缩与凝固收缩。 铸造合金液从浇注到凝固,在最后凝固的地方会出现宏观或显微收缩,这种因收缩引起的宏观缩孔肉眼可见,并分为集中缩孔和分散性缩孔。集中缩孔的孔径大而集中,并分布在

铝合金件金属型铸造工艺附设备

铝合金件金属型铸造工艺及设备 发布时间:2010-03-05 09:34:04 阅读:27次 1.概述 铝合金件金属型铸造方法由于其生产率高、劳动环境清洁、铸件表面光洁和内部组织致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汽车发动机部件,日、美、英、德和意等工业发达国家很多采用金属型重力浇注方法生产汽车发动机铝缸体、铝缸盖和铝活塞。近几年,我国许多厂家也引进先进金属型设备或自制设备生产汽车发动机缸盖、进气管和活塞等铝铸件。金属型铸铝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压电器、电力机械以及仪器仪表等行业。铝合金件金属型铸造与其他一些铸造方法(压铸、低压铸造和砂型铸造等)相比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 1)几何尺寸和金相组织等综合质量好。 2)较低压及高压铸造工艺灵活,可生产较复杂铸件。 3)更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实现高度自动化和简化维修;在同等生产规模下,与高、低压铸造相比,铸造设备和金属型等工装的一次性投资更低。 2.铝合金件金属型铸造工艺技术 (1)铝合金件金属型铸造工艺设计金属型铸造工艺设计关键是铸件浇注位置的确定、浇冒系统的设计和模具工作温度的控制和调节。 l)铸件浇注位置。它直接关系到金属型型芯和分型面的数量、金属液导入位置、排气的通畅程度以及金属型结构的复杂程度等,从而决定金属型加工和操作的难易程度以及铸件冷却温度分布,进而影响铸件的生产效率,尺寸精度等内、外质量。因此,铸件浇注位置是铸造工艺设计首先考虑的重要环节。 2)浇冒系统。铸件浇冒系统设计决定铸件内、外质量。浇冒系统应具有撇渣、排气和补缩功能,同时应保证铸件合理的凝固、冷却温度场。正确、合理的浇冒系统除凭经验估算外,附算机数值模拟可直观地预测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显示铸件可能产生缩松(孔)的危险部位,从而指导工艺设计,并通过调整浇冒系统结构和尺寸、金属型结构、控制冷却速度或调整涂料层厚度等手段调节温度场、消除铸造缺陷,如采用底注式浇注的汽车发动机铝缸盖的毛坯,尽管采取在上部设置几乎超过铸件重量的大冒口和底部强制通水冷却的工艺措施也难以调整合理的顺序凝固的温度场,难以消除底部内浇口周围过热而造成的缩松缺陷。某厂引进法国Sifa公司铝合金金属型铸造机正是采用这种浇冒系统,生产工艺不稳定。百分之百的缸盖需浸渗,对于缩松严重的缸盖即使浸渗也满足不了耐压要求;而从冒口直接注入铝液,铝液经过陶瓷过滤器净化后进人型腔,保证了铸件合理的冷却梯度,即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方式,消除了缩松缺陷,缸盖成品率

1压铸件质量要求

压铸件的分级 1.1铸件表面分级 压铸件表面使用围分为三级,见表1: 表1压铸件表面分级表 华为公司的产品一般为Y2、Y3级要求的表面。 1.2压铸件缺陷特征定义 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定义如表2所示: 表2压铸件压铸件常见缺陷特征定义

1.3表面质量 1.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 6060.1-1985的规定。 2.压铸件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等任何穿透性缺陷。 3.压铸件允许有拉伤、凹陷、网状毛刺等缺陷。但其缺陷的程度和数量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4.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平齐,但允许留有不刮手的痕迹。 5.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可由生产厂自行规定。 6.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以图样上的标注或供需双方商定的容、样件为准。 部质量 对压铸件的气密性、液压密封性、热处理、高温涂覆、部缺陷(气孔、疏松等)及本标准未列项目有要求时,以华为公司图样标注的技术要求为准。 后处理: 由于压铸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会使有些零件产生变形,当华为公司有要求时,供应商必须进行相应的后处理(如:校形后时效处理等)以达到华为公司的要求。 1.4压铸件尺寸公差 表3压铸件尺寸公差数值

注:1、对铝合金压铸件选取围: CT5~CT7,一般情况取CT6级; 2、对锌合金压铸件选取围: CT4~CT6,一般情况取CT5级。 1.5平面度公差(形状公差) 压铸件的表面形状公差值(平面度和拔模斜度除外)应在有关尺寸公差值围: 表4平面度公差(mm) 1.6位置公差 表5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端面跳动公差(mm)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规范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规范 (ISO9001-20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主机厂和供应商双方确认的其他发动机及其附件支架可以参照执行此标准。 本标准仅适用于铝合金压铸件以及主机厂和供应商双方确认的其他发动机及其附件支架。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T6060.4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光加工表面 GB/T6060.5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丸,喷沙加工表面 GB6414铸件尺寸公差 GB/T11350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15114铝合金压铸件 GB/T15115压铸铝合金 3.技术要求 3.1化学成分 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力学性能 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检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 3.2.33.3压铸件尺寸 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3.3.2压铸件的尺寸公差应按GB6414的规定执行。 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可参照GB/T15114;其标注方法按GB/T1182的规定。 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待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 3.3.5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11350的规定执行。 3.4压铸件质量要求 3.4.1压铸件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3.4.2表面质量

铝合金压铸件外观质量标准(2012.5)

编号: 克拉克过滤器(中 国)有限公司 铝合金铸件 外观质量标准(暂行) 共2 页 第1 页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为克拉克过滤器(中国)有限公司配套的铝合金铸件(以下简称铸件)的外观检验,包括低压、高压铸造毛坯、成品滤座(完成铸造后机械加工的滤座)。 2.质量要求: 2.1总体要求 2.1.1整体外观:铸件外表面必须经过抛丸处理;颜色为白亮的银灰色,色泽均匀无色斑;各部位表面粗糙度的观感均衡。 2.1.2欠铸、气孔的封堵:铸件允许采用浸渗工艺封堵微孔,但不允许使用堵漏剂对大的孔穴进行人工封堵;特殊品种确需人工封堵时需要对堵漏剂的颜色、可靠性进行充分评价,并经我公司技术部、质量部书面批准。 2.1.3镶嵌件的锈蚀:铸件带有的任何嵌件不允许存在色斑、锈点等缺陷。 2.1.4隔皮、夹渣:铸件不允许存在隔皮、夹渣; 2.2非加工外表面 2.2.1表面修磨:对铸件外表面的任何修磨必须在抛丸前进行,修磨面与相邻表面应良好过渡; 2.2.2浇冒口:浇冒口应予以修磨,修磨后表面高出、凹陷不能超过0.5mm; 2.2.3顶杆痕迹:铸件顶杆痕迹高出、凹陷不能超过0.5mm,其表面形态(弧面或平面)应与所处位置一致; 2.2.4气孔或缩孔:气孔或缩孔的深度不能超过1mm,直径不能超过2mm,每50cm 2范围内存在的缺陷不能超过一处; 2.2.5飞边:铸件分型面飞边高度不能超过0.5mm; 2.2.6边角残缺:铸件因磕碰导致的边角残缺深度不超过0.5mm,宽度不超过2mm,任意100mm 长度范围内缺陷不得超过1处; 2.2.7线状凸起、凸瘤:铸件外表面因任何原因导致的线状凸起高度不允许超过0.3mm、长度不超过5mm;凸瘤高度、直径不能超过0.5mm,每个表面存在的缺陷数不得超过2处;

铸造铝合金缺陷及分析

铸造铝合金缺陷及分析 一氧化夹渣 缺陷特征:氧化夹渣多分布在铸件的上表面,在铸型不通气的转角部位。断口多呈灰白色或黄色,经x光透视或在机械加工时发现,也可在碱洗、酸洗或阳极化时发现 产生原因: 1.炉料不清洁,回炉料使用量过多 2.浇注系统设计不良 3.合金液中的熔渣未清除干净 4.浇注操作不当,带入夹渣 5.精炼变质处理后静置时间不够 防止方法: 1.炉料应经过吹砂,回炉料的使用量适当降低 2.改进浇注系统设计,提高其挡渣能力 3.采用适当的熔剂去渣 4.浇注时应当平稳并应注意挡渣 5.精炼后浇注前合金液应静置一定时间 二气孔气泡 缺陷特征:三铸件壁内气孔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光滑的表面,一般是发亮的氧化皮,有时呈油黄色。表面气孔、气泡可通过喷砂发现,内部气孔气泡可通过X光透视或机械加工发现气孔气泡在X光底片上呈黑色 产生原因: 1.浇注合金不平稳,卷入气体 2.型(芯)砂中混入有机杂质(如煤屑、草根马粪等) 3.铸型和砂芯通气不良 4.冷铁表面有缩孔 5.浇注系统设计不良 防止方法: 1.正确掌握浇注速度,避免卷入气体。 2.型(芯)砂中不得混入有机杂质以减少造型材料的发气量 3.改善(芯)砂的排气能力 4.正确选用及处理冷铁 5.改进浇注系统设计 三缩松 缺陷特征:铝铸件缩松一般产生在内浇道附近飞冒口根部厚大部位、壁的厚薄转接处和具有大平面的薄壁处。在铸态时断口为灰色,浅黄色经热处理后为灰白浅黄或灰黑色在x光底片上呈云雾状严重的呈丝状缩松可通过X光、荧光低倍断口等检查方法发现
产生原因: 1.冒口补缩作用差 2.炉料含气量太多 3.内浇道附近过热 4.砂型水分过多,砂芯未烘干 5.合金晶粒粗大

铝合金压铸件砂孔标准

1.SCOPE 适用范围: This specification applies for aluminum-alloy die casting porosity definition. It based on original spec of ASTM E505, but not for substitute of original spec, it only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interpretion, so as to use with original spec. The requirement would override the original spec when conflict. 本规范涵盖了所有铝合金压铸砂孔的要求。本规范参照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E505的原始规范,但不取代原规范,仅提供更全面的说明,所以原规范必须使用。当本规范和原规范的内容矛盾时,本规范要求取代原规范内容。 2.SPECIFICATION 规范: Reference radiographs for aluminum-alloy die casting Casting Thickness 壁厚 (mm)Applicable Casting Thickness 可适用的壁 厚 (mm) Inside Porosity acceptable standard 内部砂孔可接受的标准 Radiographs : Scale 1:1 X射线照片:比例1:1 Surface Porosity acceptable standard 表面砂孔可接受的标准 Radiographs : Scale 1:1 X射线照片:比例1:1 Up to 3.2mm Over 3.2mm to 25.4mm

铝合金桥架执行标准及规范

规范说明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光伏发电项目屋顶电缆桥架。它提出了电缆桥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如有请在差异表中体现),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应在相应工程或条件下有1至2个项目运行并已超过两年,以证明安全可靠。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规范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铝合金槽式桥架效果图: 铝合金梯式桥架效果图: 铝合金托盘式桥架效果图:

2 环境条件 1) 主厂房零米海拔高度: <1000 2) 多年平均气压: 963.6hpa 3) 多年平均气温: 25.4℃ 4) 极端最高气温: 45℃ 5) 极端最低气温: -5℃ 6) 污秽等级 IV级(爬距:3.1cm/kV,按最高工作电压计)

7)地震烈度7度 水平加速度0.15g 垂直加速度 0.1g 3 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为电缆桥架及相关附件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包括以下几种型式:铝合金电缆桥架及其附件(包括盖板、链接片、螺栓等); 电缆桥架的类型:分为托盘式和梯式。 加工材料主要为铝合金材料;支吊架加工材料均为铝合金。 厚度要求: 宽度<400mm的料厚要求2mm及以上 宽度为400~600mm的料厚要求2.5mm及以上 宽度>800mm的料厚要求3.0mm 及以上 标准及规范 铝合金桥架生产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生产规范和标准如下: GB/T5237-93 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6892 工业用铝合金热挤压型材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铝合金压铸件质量检验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合金压铸件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试验方法及检测规则和交货条件等。 本标准适合于铝合金压铸件。 2 引用标准 GB 1182形状和位置公差代号及其标准 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2829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 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 6060.4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抛(喷)妨丸,喷砂加工表面 GB6214铸件尺寸公差 GB/T 11.350铸件机械加工余量 GB/T 15115压铸铝合金 3 技术要求 3.1 化学成分。

合金的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15115的规定。 3.2 力学性能。 3.2.1当采用压铸试样检验时,其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5115的规定。 3.2.2当采用压铸件本体试验时,其指定部位切取试样的力学性能不得低于单铸试样的75%,,若有特殊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3 压铸件尺寸。 3.3.1压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应符合铸件图样的规定。 3.3.2压铸件尺寸公差应按GB 6414的规定执行,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3.3压铸件有形位公差要求时,其标注方法按GB 1182的规定。 3.3.4压铸件的尺寸公差不包括铸造斜度,其不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待加工表面:包容面以大端为基准,被包容面以小端为基准,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须在图样上注明。 3.4 压铸件需要机械加工时,其加工余量按GB/T 11350的规定执行。若有特殊规定和要求时,其加工余量须在图样上注明。 3.5 表面质量。

铝合金壳体铸件检验标准

QJ B3100JQAQ(2010)005 QJ530410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QJ530410-2010 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要求 2010-10-20 发布 2010-10-22 实施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发 布

QJ530410—2010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基本规定和格式要求进行编制的。 本标准编制时参考了ZF“铝合金铸件气孔等级检验规范”及F15压铸件质量原则等有关规定。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标准化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产品工程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娄勇才、王建新。

铝合金压铸件检验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件机加工后表面气缩孔及局部功能部位内部气缩孔的探测及评价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及所有外协配套制造厂(供应商)生产的铝合金铸件。 2.铝合金压铸件气缩孔检验要求 下表中规定了铸件机加工后表面气缩孔及局部功能部位内部气缩孔的探测及评价的要求: 表气缩孔的探测及评价要求 3.铝合金铸件的外观及其他检验要求 3.1 铸件未注角度偏差为±1°; 3.2 铸件的最大错型值为0.5mm; 3.3 铸件未注起模斜度≤2°; 3.4 铸件须经时效处理; 3.5 铸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须符合技术要求; 3.6 铸件的表面硬度(或密度)须符合技术要求; 3.7 铸件表面粗糙度≤Ra12.5; 3.8 铸件非加工表面不允许存有欠铸、冷隔、裂纹等铸造缺陷,机械加工后的表面不允许存有影响使 用的铸造缺陷; 3.9 铸件的浇口、溢流口、飞边等必须清理干净,允许的残痕高度≤1mm; 3.10 铸件非加工表面上允许存在有轻度的网状毛刺,高度为≤0.2mm,由推杆造成的痕迹,其凸出高 度或凹入深度允许为≤0.5mm,毛孔毛刺及隔皮经清理后允许的痕迹≤0.4mm; 3.11 铸件的工艺基准,表面必须光滑平整,满足工装要求;

铝合金金属型铸造气孔如何解决

铝合金金属型铸造气孔如何解决 铝液除气尽量降低铝液浇注温度保持砂芯尽量少的树脂含量以及含水量,保持磨具排气通畅,由于铝比大多数的的金属密度低,组织松软。显得轻。 假如浇注的时候有空气,就会相对与其他金属浇注更容易混入液态铝中,浇注形成气孔缺陷。影响其使用,使铸件报废。 首先是预防,要保持炉料和坩埚已经各种熔炼工具的清洁,熔炼前需要预热。其次是排除气体,待温度提高至730℃左右时,用钟罩加入精练剂(常用的是C2C1),精练剂(C2C1)应分多次加入,防止铝液剧烈翻腾,精练完毕后铝液静置3~8 min,让铝液中的气体、熔渣和夹渣物充分浮出液面。然后扒去铝液表面的渣子,铝液检验合格后浇注铸件。精练剂是去除铝合金铸造气孔的最佳选择了。 预防气孔产生的措施: 一是修改不合理的浇冒口系统,使液流平稳,避免气体卷入。 二是模具与型芯应预先预热,后上涂料,结束后必须要烘透方可使用。 三是设计模具与型芯应考虑足够的排气措施。摘要:越过分析砂型冶炼铝合金铸件桥孔缺陷发生的机理,提出从克制原人才的水分、克制型砂及砂芯的漏气性、精心冶炼等几个范围来消灭该缺陷。 实际生产中,铝合金铸件会出现多种缺陷,桥孔缺陷是砂型冶炼中经常发生的缺陷,是反应铝铸件质量的重要题材。桥孔缺陷常出现在大型铝铸件的厚大地位,以及大小型铝铸件的冒口结合部和加工端面。桥孔的发生除与型砂的水分、漏气性关于外,铸造材料还与合金的冶炼质量及合金的原人才关于,如何消灭该缺陷值得冶炼工作力重视。本文拟探究砂型冶炼中铝合金铸件桥孔发生的原因,提出消灭的措施。 1. 铝合金铸件中发生桥孔的机理 铝合金铸件形成桥孔的主要原因是合金中含有过量的H2,氢含量占所含气体总含量的80%~90% ,其他是N2 、O2 CO等,而H2则根源于气氛及各种五金原人才、熔剂和涂料中的水分受暑解释,在高温环境下出现H2O= 2H + + O2 - 效用,这是一度可逆效用。铸造材料解释出来的氧又困难与五金液生成熔点较高的Al2O3 ,效用方程式为:2Al3 + + 3O2 - = Al2O3 ,这样就促进了水水蒸气的高温解释,氢离子便不断向合金液中扩散。 氢以两种方式存取决铝液中:第一种是解释为原子形状溶解在铝液中,称为溶解型,约占90%;第二种氢则以成员形状卵泡形式吸附于夹杂物的表盘或缝隙中,称为吸附型。由于氢在铝合金液中的溶解度是随量度上升而增大的( 如下图所示) ,铸造材料因为在冶炼过程中合金液将吸入大量的H2 。而在结晶凝固的过程中,由于量度降低,合金液表层首先凝固且合金的粘度增大,虽然氢的溶解度降低需从五金液中析出,但是已经很困难了,这样滞留在合金液中便形成了桥孔缺陷。熔化、保温时期越长,氢含量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