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电立焊焊接工艺规范
GB50661贯标

服
强
Ⅲ
度
分
Ⅳ
类
标称 屈服强度
≤295MPa
>295Mpa且 ≤370MPa
>370MPa且 ≤420MPa >420MPa
钢材牌号举例
Q195、Q215、Q235、Q275 20、25、15Mn、20Mn、25Mn
Q235q Q235GJ Q235NH、Q265GNH、95NH、Q295GNH
ZG 200-400H、ZG 230-450H、ZG 275-485H
100~200 300~1000
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
GB50661-2011章节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术语和符号 第三章 基本规定 第四章 材料 第五章 焊接连接构造设计 第六章 焊接工艺评定 第七章 焊接工艺 第八章 焊接检验 第九章 焊接补强与加固
10
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
第三章 基本规定
3.0.1 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
1.0.2 适用范围
结构类型
钢材厚度
各种工业与民用 钢结构工程中承 受静荷载或动荷 载的工程结构
钢材厚度大于 或等于3mm的 结构钢的焊接
8
焊接方法
手工焊条电弧焊、 气体保护电弧焊、 自保护电弧焊、埋 弧焊、电渣焊、气 电立焊、栓钉焊等 及其相应焊接方法 的组合
三、规范内容重点介绍
第一章 总则
1.0.2 适用范围
② 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 的纵向对接焊缝不应低于二 级;
③ 铁路、公路桥的横梁接头板与 弦杆角焊缝应为一级,桥面板 与弦杆角焊缝、桥面板与U形 肋角焊缝(桥面板侧)不应低 于二级;
④ 重级工作制(A6~A8)和起 重量Q≥50t的中级工作制(A4、 A5)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 间以及吊车桁架上弦杆与节点 板之间的T形接头焊缝应焊透, 焊缝形式宜为对接与角接的组 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 二级。
电焊、气焊工操作规程模版

电焊、气焊工操作规程模版
一、工作准备
1. 检查设备、工具及焊接材料是否齐全、完好;
2. 检查焊接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
3. 确认操作环境的安全情况;
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二、焊接操作
1. 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设备和焊接电流;
2. 进行设备开机、预热和调试工作;
3. 使用焊接工具焊接工件,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4. 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焊接速度、焊接温度和焊接电流。
三、焊接结束
1. 熄灭焊接设备,切断电源;
2. 清理焊接现场,将废弃物品妥善处理;
3. 整理焊接设备、工具和焊接材料,妥善存放;
4. 定期检查和维护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安全措施
1. 在焊接过程中,严禁穿戴长袖衣物、戴手链、手镯等杂物,以防被火花引燃;
2. 在焊接现场附近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误入;
3. 将易燃、易爆物品远离焊接现场,确保操作安全;
4. 使用焊接设备时,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5. 使用焊接设备时,操作人员应注意电源的接地,以防止电击;
6. 在进行气焊作业时,要确保气源管路的完好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五、应急措施
1. 在焊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火险,应立即熄灭焊接设备,并及时报警;
2.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焊接工作,进行紧急救治;
3. 出现火灾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或呼叫消防队。
焊接工艺规范标准[详]
![焊接工艺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b751a2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5.png)
.本标准规定了焊接工艺的技术要求。
2.1 焊工必须经专门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 ,经考试合格取患上有关部门颁发证书,方可担任焊接工作。
2.2 对中断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的焊工,必须重新考核。
2.3 焊工在施焊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和焊接工艺。
2.4 核查待焊焊缝坡口的装配质量和组对要求 ,对不符合装配质量和组对要求的焊缝应拒焊,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2.5 进行焊缝质量的自检,做好自检记录、焊缝标记或者焊缝跟踪记录等工作。
3.1 应根据焊接施工时需用的焊接电流和实际负载持续率,选用焊机。
3.2 每台焊接设备都应有接地装置,并可靠接地。
3.3 焊接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可靠,仪表应检定合格。
4.1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等应为进货验收合格品。
对材质有怀疑时,应进行复验,合格后才干使用。
4.2 焊前应根据焊条使用说明的规定对焊条进行烘干处理。
4.3 烘干后的焊条应放入100~150℃的保温箱〔筒内,随用随取。
低氢型焊条普通在常温下超过四小时应重新烘干。
重新烘干次数不应超过三次。
5.1 坡口加工材料为碳素钢和碳锰钢〔标准抗拉强度≤540MPa 的坡口可采用冷加工或者热加工方法制备。
碳锰钢〔标准抗拉强度>540MPa、铬钼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宜采用冷加工法。
若采用热加工方法,对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淬硬层,应用冷加工方法去除。
5.2 焊接坡口应符合图样规定。
5.3 焊接坡口应保持平整,不患上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5.4 焊前应将坡口表面及两侧的水、氧化物、油污、锈、熔渣等杂质清除干净。
5.5 焊接环境焊接环境惟独在满足下列情况时才允许施焊。
a 风速:气体保护焊时≤2m/s,其它焊接方法≤10m/s;b 相对湿度≤90%。
c 焊件温度高于- 10℃。
5.6 预热对碳钢和低合金钢, 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应在始焊处 100mm 宽度范围内预热至15℃以上。
常用钢焊接时预热温度参考表如下钢号 20〔Q235-A 16Mn〔Q345厚度〔mm ≤ 30 ~ 38 ~ >64 ≤ 30 ~ 38 ~ >6430 38 64 30 38 64预热温度〔℃ ≥ ≥50 ≥ 100 ≥ ≥ ≥80 ≥ 120 ≥采取局部预热时,预热的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 3 倍,且不小于100mm 。
焊接工艺规范

为了满足公司技术工人岗位培训的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理论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现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焊接工艺规范。
第一章 CO2气体保护焊工艺规范一、设备1 二氧化碳保护焊机:YD-200KR YD-350KR YD-500KR二、辅助材料1 二氧化碳气体:纯度要求在99.5%以上;2 焊丝:H08Mn2SiA(JQ.MG50-6),直径φ0.8,φ1.2;H08MnSiCrNiCu(耐候钢),直径φ0.8,φ1.23 喷嘴:金属或瓷质喷嘴,喷嘴的孔径常用为φ12;4 导电嘴:铬铜或铬镐铜等制造,孔径D=d+(0.1~0.3)mm,d---焊丝直径。
注:焊接填充材料必须与所焊母材材质相符。
三、焊接工艺1 工件的表面清理;a 清理油污,油污使焊接产生困难,因此工件应用棉纱擦净油污;b 铁锈较多时,需要进行表面打磨除锈或酸洗除锈。
焊工操作前需根据以上规范确定焊接电流,电弧电压,气体流量等参数,工作中需经常检查,每两小时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对板厚大于8mm的对接焊缝,需采用开坡口焊接。
3 操作技术a 焊机接成反极性,即工件接负极,焊机接正极;b 二氧化碳保护焊可以进行全位置焊接(平焊、立焊、横焊、仰焊);c 焊丝伸出长度:直径为1.2mm以下的细焊丝伸出长度为10mm;d 焊接厚度为2mm以下的工件时,焊枪不作摆动;e 起弧时要特别防止未焊合及烧穿;f 收弧时要填满弧坑,不要立即移走焊枪;a 、焊工操作前必须根据以上规范设定焊接电流及氩气流量值,工作中须经常检查,通常每两小时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
3、喷嘴:瓷质喷嘴,喷嘴的孔径影响到氩气的保护区大小,要求备有内径为φ8-φ18的全套喷嘴。
三、焊接工艺1、工件的表面清理 b 、氧化物,氧化物熔点较高,使焊接产生困难。
因此焊前必须清除,可采用机械清理及化学处理方法。
4、氩气瓶:耐压25Mpa 。
二、辅助材料1、氩气:氩气的纯度要求在99.9%以上;2、钨丝:铈钨丝Wc20。
焊接方法与工艺任务六 CO2气体保护立焊

项目任务 工艺分析 工艺确定 工艺实施
项目任务
材料为Q235钢板,尺寸为 300mm×120mm×12mm, 开V形坡口,角度60°,间隙 为3mm,钝边为1mm,进行 对接立焊,要求单面焊双面成 形
60° 13
图2-37 训练图样
返回
工艺分析
不开坡口的对接立焊 开坡口的对接立焊 不开坡口的角接立焊 开坡口的角接立焊
采用气割的方式开坡口,坡口单边角度为30°, 钝边为1mm。
(3)焊前清理
(3)装配 定位焊缝长度为10~15mm。 装配间隙始焊处为3mm,终焊处为3.5mm
反变形量为3°~5°。 (4)设置焊接参数 (5)打底层焊 (6)填充层焊 (7)盖面层焊 (8)焊接质量检验
返回
CO2气体保护焊对接立焊
返回
返回
不开坡口的对接立焊
行 进 方 向
90 0
75~ 850
行 进 方 向
5~ 150
常适用于薄板的焊接
焊接参数应比平焊时 小10%~15%
立向上焊时,如果平直送枪, 焊缝呈凸状,易产生咬边, 因此应采用小摆动法送枪。
立向下焊接操作要领
行 进
90 0
方
向
70~ 900
0~ 200
行Hale Waihona Puke 进 方 向返回(2)坡口形式有K形和单边V形等
(3)焊枪角度应稍偏向坡口面 3°~5°
返回
图2-43 开坡口角接双面立焊
1 12
工艺确定
表2-12 CO2气体保护焊对接立焊焊接工艺卡
60° 3
返回
工艺实施
(1)焊接材料
动画
采用H08Mn2SiA焊丝,直径为Ø1.0mm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焊接通用工艺1 范围本守则规定焊接加工的工艺规则,适用于本公司焊接加工。
2 焊工2.1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焊工考试按照JG/T5080.2进行。
2.2 焊工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严禁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3 焊前准备3.1 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焊接设备及辅助工具等处于良好状态。
3.2 焊接工作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当工件表面潮湿或暴露于雨雪条件下,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3.3 焊条、焊剂和药芯焊丝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
低氢焊条在施焊前必须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350~400℃,时间1~2h。
一般在常温下超过4h即重新烘干。
酸性焊条一般可不烘干,但焊接重要结构时经150~200℃烘干1~2h。
3.4焊材的选用3.4.1钢材和焊条的选配3.4.2 焊丝、焊剂的选配3.5 碳素钢板厚大于50mm、低合金钢板厚度大于36mm时,施焊前一般应进行预热至100~150℃,预热区应在焊缝两侧,每侧宽度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100mm。
3.6 焊接部位必须进行焊前清理、去除铁锈、油污等杂质,重要部位还要求打磨光洁。
4 焊接4.1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不允许超大电流焊接。
4.2 多层焊时,前一层焊道表面必须进行清理,检查、修整,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修整清除后再焊。
4.3 焊后处理4.3.1 焊接结束,焊工应清理焊道表面的熔渣飞溅物,检查焊缝外形尺寸及外观质量。
公司规定要敲钢印的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4.3.2 焊缝缺陷超标允许返修,但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
4.3.3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及时的报告技术人员,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方可处理。
4.3.4 对于一些封闭型结构,多焊缝、长焊缝的构件,焊后应进行锤击、振动等方法消除残余应力,产品技术条件中要求热处理的,应采用热处理消除应力。
5各种焊接方法规范5.1 手工电弧焊5.1.1 有焊接工艺的按焊接工艺规定操作。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

焊接工艺规范及操作规程1.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规范对本公司特殊过程――焊接过程进行控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铁塔结构、桁架结构、多层和高层xx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钢材厚度≥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和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
适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相应焊接方法的组合。
2.本规范引用如下标准: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3.焊接通用规范3. 1 焊接设备3.1.1 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选定工艺的要求。
3.1.2 焊接设备的选用:手工电弧焊选用ZX3-400型、BX1-500型焊机CO2气体保护焊选用KRⅡ-500型、HKR-630型焊机埋弧自动焊选用ZD5(L)-1000型焊机3.2 焊接材料3.2.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并应具有钢厂和焊接材料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其化学成份、力学性能和其它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3.2.2 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
3.2.3 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及《碳钢药芯焊丝》(GB/T10045)、《低合金钢药芯焊丝》(GB/T17493)的规定。
3.2.4 埋弧焊用焊丝和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 /T12470)的规定。
3.2.5 气体保护焊使用的CO2气体应符合国家的现行标准《焊接用二氧化碳》(HG/T2537)的规定,大型、重型及特殊钢结构工程中主要构件的重要焊接节点采用的CO2气体质量应符合该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即其CO2含量(V/V)不得低于99.9%,水蒸气与乙醇总含量(m/m)不得高于0.005%,并不准检出液态水。
焊接工艺标准

焊接工艺标准1一般规定1.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分配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2. 施焊完成后,焊工必须在规定的位置大下钢印。
3. 设计要求的全熔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
4. 引弧应在旱道处,不得擦伤母材。
5. T形接头、十字接头、交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角尺寸不应小于t/4;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板的焊脚尺寸为t/2,且不应大于10mm。
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
6. 焊接时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mm,弧坑应填满。
7. 焊缝观感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形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交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焊缝表面不得有纹裂、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分等缺陷。
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过渡平缓。
2材料的规定1. 钢材应符合下列要求:1)清除待焊处表面的水、氧化皮、锈、油漆2)焊接坡口边缘上钢材的夹层缺陷长度超过25mm时,应采用无损探伤检测其深度,如深度不大于6mm,应用机械方法清除;如深度大于6mm,应用机械方法清除后填满。
2. 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条、焊丝、焊剂和熔嘴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2)焊条、熔嘴、焊剂和药芯焊丝在使用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或按下面规定使用:酸性和碱性焊条烘焙条件注:焊条在使用过程中反复烘焙次数不得超过3次焊剂的烘焙3)低氢焊条烘干温度为350~380摄氏度保存时间为1.5~2小时,烘干后应缓冷放置与110~120摄氏度的保温箱中存放,待使用;使用时应置于保温筒中,烘干后的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放置时间超过3小时应重新烘干;焊条重复烘干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受潮的焊条不应使用。
4)实芯焊丝及熔嘴导管应无油污、锈蚀、镀铜层应完好无损。
5)栓钉成品的质量要求,应无有害的邹皮、毛刺、裂纹、扭弯、锈蚀等;保护瓷环的尺寸公差,应能保证与同规格焊钉的互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电立焊焊接工艺规范
气电自动立焊焊接工艺规范
1 范围
气电自动立焊是一种高效、先进的焊接方法,目前普遍应用于船体结构中舷侧外板、隔舱壁等立向位置的对接焊。
本规范规定了气电自动立焊的焊接材料及辅助材料、作业环境、坡口形式及装配、焊接工艺和焊缝质量控制等。
本规范适用于板厚不超过32mm的以CO2为保护气体、焊接位置为垂直的单道对接气电自动立焊。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CB/T 3947-2001《气电自动立焊工艺要求》
GB/T 6052-1993 《工业液体二氧化碳》
CB/T 3715-1995 《陶质焊接衬垫》
《焊缝返修通用工艺》
3 焊接前准备
3.1 焊接材料及辅助设备
3.1.1 焊丝选用气电立焊专用的CO2药芯焊丝,要AWS A5.26 EG71T-2的要求,并应具有相应的船检合格证书。
3.1.2陶质衬垫随用随拆。
如拆封后未用完,储放时
间过久,必须经200~250℃烘焙1小时后才能使用。
陶质衬垫的质量应符合CB/T 3715-1995的要求 3.2 CO2气体
CO2气体的要达到纯度99.5%以上,水分含量小于0.05%,其质量应符合GB/T 6052-1993 《工业液体二氧化碳》中Ⅰ类或Ⅱ类一级的要求。
3.3作业环境
3.3.1 气电自动立焊应在风速小于3m/s 的环境下进行。
如果在焊接过程中遇到刮风或下雨,应对焊接作业区域采取有效的防风、防雨措施或停止作业。
3.3.2 焊接作业环境低于0℃时,应对焊件进行适当的预热,并在水箱中加入防冻剂。
3.4坡口形式
气电自动立焊采用单面V 形坡口,坡口角度和根部间隙由板厚决定,可参考表1。
表1 坡口形式及尺寸 板厚t
mm 坡口角度 α ° 根部间隙 b 坡口形式 9~12 5
55+ 316+- 12~15 50
50+ 316+- 15~18 50
45+ 31
6+- 18~23 5040+ 315+- 23~26
40
35+ 31
5+-
26~294030+315+-
29~324025+315+-
3.5装配
3.5.1 装配时,应在坡口反面的钢板上装焊“Ⅱ”型定位板,板厚为10mm~16mm,形状尺寸见图1,定位板的装配间距一般为350mm,每只衬垫至少有两只“Ⅱ”型板。
“Ⅱ”型板尺寸
3.5.2 对接接头装配错边量不应超过1mm。
3.5.3 当对接的两块钢板的厚度差超过3mm时,应将厚板削斜至与薄板齐平,削斜宽度为厚度差的4倍,即L=4(t1-t2),见图2。
图2 接头削斜示意图
3.5.4坡口边缘两侧至少30mm范围内应用砂轮打磨,清除切割残渣、装配马脚、飞溅物以及横向焊缝的焊缝余高,确保正面水冷滑块顺利滑移和反面衬垫贴紧。
3.5.5在焊接坡口反面安装陶质衬垫时,陶质衬垫成型槽中心线应与坡口宽度的中心对正。
每跟陶质衬垫应至少使用两个斜楔加以固定,使陶质衬垫紧贴于钢板。
同时应防止用力过大导致陶质衬垫破碎,各陶质衬垫之间应连接紧密无缝隙。
3.6焊接设备的安装
3.6.1将垂直自动焊设备吊在甲板上合适的位置,并装好气管、水管、控制线及电缆线等,长度应满足整条长接缝的焊接需要。
3.6.2利用升降装置将导轨安装在距接缝200mm处(指磁钢边线),并与接缝保持平行。
上下导轨之间连接应无缝隙,并用螺钉拧紧,整条导轨的顶端应与工件可靠连接固定,以防止导轨意外脱落。
安装导轨前必须清除磁铁表面的灰尘、垃圾和污物。
3.6.3将垂直自动焊机安放在焊道的起始点后,用离合器锁紧待用,并要检查和清除焊机道路中的障碍物。
3.6.4将CO2送丝机构的所需焊丝消耗量带上吊架升降装置,并使CO2送丝机构固定在合适位置,同时准备好防风帘使用。
3.6.5 在焊接坡口正面安放水冷铜滑块,铜滑块的成型槽位置应与坡口正面对正,成型槽宽度必须与坡口正面宽度相匹配,见表2。
铜滑块应保持通气孔清洁、成型槽光滑,且与被焊件顶紧,力度适中。
表2铜滑块成型槽宽度
坡口宽度17 18~21 22~
25
26~29 30
成型槽
宽度
20 24 28 32 36
3.6.6将送丝软管接至SG-2Z装置的弯管上,检查导电嘴,并将弯管固定在装置上,送丝后要确保一定的焊丝长度和角度。
3.6.7如需焊丝摆动,可将摆幅与两端停留时间在焊前预先调整好。
3.6.8 电源极性:垂直自动焊采用平特性直流反极电源。
4人员
参加气电垂直自动焊的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并经过船级社或有关的检验部门认可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5工艺要求和过程
5.1气电自动立焊装置如图3所示,按图3规定调整焊枪角度及位置,并注意以下几点:
5.1.1 调整焊枪角度α,使其在垂直焊接时,与工件表面呈5°~15°夹角。
5.1.2 调整焊枪高度,使导电嘴顶端与铜滑块上保护气体输出口下沿的垂直距离h控制在20mm~30mm。
5.1.3 调整焊丝落点位置,使焊丝落点从板厚中心部位略向坡口正面偏移,使之处于坡口截面的重心位置。
图3 气电自动立焊装置示意图
5.2若厚板焊接需要焊丝摆动时,需预先设置好摆动机构的摆幅和两端停留时间。
5.3 CO2气体流量在25L/min~35L/min之间。
5.4保证冷却水循环管路通畅,冷动水流量不小于2L/min。
5.5焊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5.5.1 观察焊丝落点位置和正反面焊缝热量分布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修正焊接规范,并通过机械装置调整电弧位置;
5.5.2 观察铜滑块的中心位置;
5.5.3 控制熔池液面,使其保持离保护气体出气口5mm~10mm。
5.5.4 用绝缘棒随时清除铜滑块保护气体盒里的飞溅物。
5.6焊接停止时,按停止按钮(同时停止摆动),小车行走和送丝即停止,电弧熄灭。
待熔池凝固后,再松开铜滑块。
5.7焊接结束后,先断开焊接小车的控制电源开关和焊接电源开关,再切断水、气、水泵电源等。
5.8 焊接规范
气电垂直自动焊接规范参数主要有: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焊丝摆幅、焊丝伸出长度、气
体流量等。
5.8.1焊接电流
垂直自动焊时,由于电流密度大,电源超过一般CO2焊短路过渡的临界电流值,熔滴显示滴状过渡形式。
其特点是飞溅小,电弧燃烧稳定,且熔敷速度大,因此必须选用合适的电流。
过大过小的焊接电流都会影响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焊道的成形良好。
焊接参数以WPS为准,表3可供参考
表3 焊接规范参数
板厚(mm)电流(A)电压(V)速度
(cm/min) 12-14 290-350 29-35 10-13
16-20
360-380 32-34 8-10
21-25 33-35 6-7
26-33 34-36 4-5
6.3.2 电弧电压
电弧电压的选用值须与焊接电流相匹配,在其它规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电弧电压增大,焊缝宽度增加,过高的电弧电压会出现焊缝咬边。
但过低的电弧电压会使电弧燃烧不稳定。
因此在保证焊接过程稳定和焊缝成型良好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电弧电压对防
止气孔和减少合金元素的烧损都是有利的。
具体数据见表4
5.8.2 焊接速度
合适的焊接速度视焊丝熔化速度而定。
它与焊丝熔化速度间的关系,以水冷滑块内金属液面距进气口底部为(5-10)mm较合适。
焊接速度过快,滑块内金属液面逐渐降落,焊丝伸出长度增加,易使焊缝产生气孔。
焊接速度过慢,水冷铜滑块内金属液面升高,飞溅增加,当金属液面升高到进气口底部时,电弧燃烧不稳定。
甚至会迫使焊接过程中断。
5.8.3焊丝摆幅
采用摆动器焊接时,电弧稳定,飞溅小,焊缝截面上温度均匀,熔池金属结晶状态得到改善,晶粒度细,有利于得到致密焊缝。
参数以WPS为准,表4可供参考。
表4 焊丝摆幅
焊接位置板厚
(mm)
摆动摆幅
(mm)
前停
(sec)
后停
(sec)
垂直12-14 不采
用
16-20 可采
用
4-8
0.6-1.0 0.3-0.6
21-25
必须
采用6-10
26-33 9-11 0.9-1.1 0.9-1.1 倾斜13-24 4-7 0.4-0.6 0.4-0.6 6检验
6.1 焊缝表面质量、焊缝外形尺寸要求见表5
表5焊缝外形尺寸
板厚(mm)正面焊
缝宽度
正面焊
缝高度
背面焊
缝宽度
背面焊
缝高度
12-16 24-28
2 10-18
2
16-26 28-32 14-32
26-33 32-36 3 18-22 3
6.2中间起弧、熄弧及接头处均应用气刨刨清后修补,补焊长度约100mm左右。
尤其背面焊穿处,用气刨刨清缺陷后,再用手工电弧焊或CO2气体保护焊填满缺陷空隙,重新起弧焊接。
6.3 对焊缝中各种缺陷,如表面粗糙、满溢、咬边、气孔、未熔合、宽度高度不足、不成形等缺陷,用气刨刨清缺陷后,再用手工电弧焊或CO
2
气体保护焊修补,修补方法按《焊缝返修通用工艺》进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