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望洞庭》唐诗鉴赏(优秀3篇)

《望洞庭》唐诗鉴赏(优秀3篇)望洞庭原文及赏析篇一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色一作:山水翠)注释: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翻译: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
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性默写
1.“ , ”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远眺湖面的景色。
2.“ , ”两句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气势。
3.表达作者渴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
4.“ , ”两句婉转地表达自己希望被张九龄引荐做官愿望。
5.表现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 ,。
6.“ , ”两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7.“ , ”两句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
默写答案
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及译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解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⑸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⑺坐观:一作“徒怜”。
⑻徒:只能。
一作“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二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描写洞庭湖的经典诗句

【导语】洞庭湖是湖南的鱼⽶之乡,养育了⽆数的⼈。
素有“⼋百⾥洞庭”的美称,天然景⾊更是美不胜收。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描写洞庭湖的经典诗句,欢迎阅读! 【篇⼀】 1.湖光秋⽉两相和,潭⾯⽆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2.遥望洞庭⼭⽔翠,⽩银盘⾥⼀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3.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点风⾊。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昔闻洞庭⽔,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5.巴陵⼀望洞庭秋,⽇见孤峰⽔上浮。
——张说《送梁六⾃洞庭⼭作》 6.洞庭西望楚江分,⽔尽南天不见云。
——李⽩《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游洞庭五⾸》 7.⼋⽉洞庭秋,潇湘⽔北流。
——张谓《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8.惟怜万⾥外,离别洞庭头。
——刘长卿《巡去岳阳却归鄂州使院留别郑洵侍御侍御先曾谪居此州》 9.洞庭之东江⽔西,帘旌不动⼣阳迟。
——陈与义《登岳阳楼⼆⾸》 10.南湖秋⽔夜⽆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游洞庭》 11.⽔宿烟⾬寒,洞庭霜落微。
——王昌龄《太湖秋⼣》 12.湖经洞庭阔,江⼊新安清。
——孟浩然《经七⾥滩》 13.叠雪⾛商岭,飞波航洞庭。
——韩愈《答张彻》 14.风帆彭蠡疾,云⽔洞庭宽。
——张祜《送韦整尉长沙》 15.且就洞庭赊⽉⾊,将船买酒⽩云边。
——李⽩《游洞庭湖五⾸·其⼆》 16.烟波洞庭路,愧彼扁⾈⼈。
——刘禹锡《到郡未浃⽇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17.⽊落雁嗷嗷,洞庭波浪⾼。
——李端《古别离⼆⾸》 18.⾈浮潇湘⽉,⼭倒洞庭波。
——李⽩《书情题蔡舍⼈雄》 19.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李⽩《远别离》 20.寺门⾼开洞庭野,殿脚插⼊⾚沙湖。
——杜甫《岳麓⼭道林⼆寺⾏》 【篇⼆】 1.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李商隐《荆门西下》 2.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
——刘长卿《送李侍御贬郴州》 3.明⼭⾬。
关于洞庭湖的名诗名句

关于洞庭湖的名诗名句篇一:洞庭湖资料和描写洞庭湖诗句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李白洞庭湖西秋月辉。
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
不知霜露入秋衣。
岳阳楼李商隐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一说因湖面缩减,现次于鄱阳湖和太湖居于第三),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并退居第二。
篇二:名诗名句3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杜甫诗歌名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1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14、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翻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翻译【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译文】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本为古代低洼积水的两处地方,在今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为陆地。
岳阳城:即今湖南省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用法例释】用来形容洞庭湖或其他江湖水雾水气,浪涛滚滚的雄浑气势。
[基准]可是直至今年,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在岳阳举办时,我才老朋友在岳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张中一先生的护送下,荣登岳阳楼,远眺洞庭湖烟波浩渺,顶戴远山,撕长江,“气蒸云梦泽,波畏岳阳城”的壮丽景色。
(龙光沛《今上岳阳楼》)【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全系列品酒诗】这就是诗人游等洞庭湖观景有感于之作,也就是一首投赠之作。
题中张丞相,一说道为张九龄,一说道为张说道。
就关系而言,志强于九龄较深;从事迹而言,则此诗投献张说的可能性为大。
因为张说曾辞灵府相州刺吏,开元四年()因事被贬岳州刺史,岳州即为在洞庭湖东畔,九龄并未Sartilly这一带地方官,志强之南洞庭而写诗投赠张说道,似较合理。
洞庭本就是长江中游巨浸,所谓“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不含远山,撕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诗人去在八月,正值秋水盛涨,只一个“平”字,便形容出来湖水的更加茫茫。
湖水给人的猛烈体会,除了甚广、除了浅,“不含虚搭太明”一句就专写下洞庭的孕大涵浅,所谓“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这两句就是大处落墨,静态的`描绘。
接下来就挑动态,写下洞庭的气势和声威。
据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岳阳)城据湖东北,(不仅如此,古代的云梦大泽也在洞庭的东北,具体内容而言,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相等于今湖北东南与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方圆八九百里。
)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
夏秋水跌,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古诗,名言名句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古诗,名言名句人生无贤愚,飘飖若埃尘。
自非得神仙,谁免危其身。
与子俱白头,役役常苦辛。
虽为尚书郎,不及村野人。
忆昔村野人,其乐难具陈。
蔼蔼桑麻交,公侯为等伦。
天未厌戎马,我辈本常贫。
子尚客荆州,我亦滞江滨。
峡中一卧病,疟疠终冬春。
春复加肺气,此病盖有因。
早岁与苏郑,痛饮情相亲。
二公化为土,嗜酒不失真。
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
闻子心甚壮,所过信席珍。
上马不用扶,每扶必怒嗔。
赋诗宾客间,挥洒动八垠。
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
青草洞庭湖,东浮沧海漘. 君山可避暑,况足采白蘋.子岂无扁舟,往复江汉津。
我未下瞿塘,空念禹功勤。
听说松门峡,吐药揽衣巾。
高秋却束带,鼓枻视青旻.凤池日澄碧,济济多士新。
余病不能起,健者勿逡巡。
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临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词牌名:临江仙|朝代:五代|作者:牛希济洞庭波浪飐晴天,君山一点凝烟。
此中真境属神仙。
玉楼珠殿,相映月轮边。
万里平湖秋色冷,星晨垂影参然。
橘林霜重更红鲜。
罗浮山下,有路暗相连。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望洞庭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念奴娇过洞庭词牌名:念奴娇|朝代:宋朝|作者: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登岳阳楼朝代:唐朝|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祁阳行黄鹤楼前汉阳雪,岳阳楼前洞庭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此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当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整体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
太清指天空。
混太清即水天相接。
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
西南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版本作气吞云梦泽),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
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
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济,渡的意思。
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
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
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
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14、忆过巴陵岁,无人问去留。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渔父真闲唱,灵均是谩愁。今来欲长往,谁借木兰舟。
15、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16、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17、帆挂狂风起,茫茫既往时。波涛如未息,舟楫亦堪疑。旅雁投孤岛,长天下四维。前程有平处,谁敢与心期。
8、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9、高卧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独垂纶。莫嫌无事闲销日,有事始怜无事人。
1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1、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导读:好词好句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4、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5、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6、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7、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18、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孤钟鸣大久与江山隔。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20、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1、万古巴丘戍,平湖此望长。问人何淼淼,愁暮更苍苍。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孤舟有归客,早晚达潇湘。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