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013年12月中国进口大豆海关统计
我国大豆产业进口现状及政策等建议

升,进口价格受制于外商,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极大冲
击。如何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国大豆进口概况
2
20世纪50 年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的生产国和出口国。
第二,兴建大豆仓储、运输、港口等基础设施,建立和发展大豆国际物流体系; 第三,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建立为我国大豆产业进口发展保驾护航 的法律体系。
(三)积极发挥大豆行业协会的作用,防范国际化市场风险,提高
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
(四)挖掘国产大豆绿色优,提升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
大豆依赖进口存在的问题分析
3
1. 2.
国内需求快速膨胀,但国内供给不足,导致进口需求呈现刚性。 外资逐步渗透大豆产业链,大豆进口价格受制于外商。
目前大豆这一最早开放的农产品领域几乎完全被外资掌控,我国97 家大型油
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为跨国粮商所参股或控股,占总股本的66%,中国油脂市 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75%的市场份额也为外资所掌控。
大豆依赖进口存在的问题分析
4
3. 我国大豆产业补贴政策缺失,进口大豆成本优势明显
生产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按完全的生产成本比较, 我国大豆生产成本远高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生产成本。
我国农业补贴的种类还非常有限,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我国还是空
白,补贴办法也比较简单,补贴范围和价格支持力度有限。
政策建议
5
(一)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控制大豆进口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扶持战略
1995年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大豆大量进口?20201130

大豆种了5000年
➢ 四千年前,神农氏的后代走向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
➢ 轩辕皇帝为了征讨诸侯,于是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种植五谷,丈量四方的土 地,训练猛兽,最终联手炎帝打败当时实力最强,也最为凶暴的九黎部落酋长 蚩尤,一统天下。
➢ 所谓五谷,就是黍稷菽麦稻。其中,菽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大豆。
➢ 第二年4月,美国农业部调高了库存预期,华尔街反手做空,大豆价格迅速跌回 2200元/吨。经此一役,我国大豆加工全行业亏损,一千多家企业破产,纷纷 被外资收购。
历史中的大豆:我国产量占世界的80%
➢ 2004年初,以华农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和以九三、中粮等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占 国内加工市场的份额超过65%,至2005年,外资企业份额已达到50%。
➢ 有研究显示,我国粮食、蔬菜、肉食的比例关系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1:1, 演变为4:3:3。上半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3.4亿头,家禽超过62亿只。这背后 需要强大的饲料供应能力,豆粕就是其中重要的蛋白饲料。
大豆需求快速增长
➢ 商丘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宋肃远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 人均GDP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的日常餐饮结构从20年前的大量主粮、少油、 少肉,演变成了少量主粮、多油、中等水平的肉,这造成直接谷物消费量减少, 但是整体粮食消费量增加,这是我们大豆需求量大幅增加的最根本原因。
➢ 终于,大豆种植回暖了。
➢ 从国家安全角度看,玉米是口粮,战略地位还要高于大豆。如今大豆进口已上 亿吨,折算成种植面积要9亿亩,18亿亩耕地如何够分?靠政策强行扭转大豆 进口局面,也是不现实的。
自己种,得腾出6亿亩耕地
➢ 粮食品种中缺口最大的是大豆,前几年我国的大豆面积一度减到了1亿亩以下, 这几年我们搞大豆振兴计划,大豆面积连续几年恢复增加,去年恢复到1.4亿亩, 是历史上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大豆还有缺口,产不足需,而且产需缺口逐 年加大。
中国_12019010_黄大豆,种用除外(2003-2013)进口量及进口额

2009年05月 2009年06月 2009年07月 2009年08月 2009年09月 2009年10月 2009年11月 2009年12月 2010年01月 2010年02月 2010年03月 2010年04月 2010年05月 2010年06月 2010年07月 2010年08月 2010年09月 2010年10月 2010年11月 2010年12月 2011年01月 2011年02月 2011年03月 2011年04月 2011年05月 2011年06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服务价值: 掌握全部真实采购商以及采购商的详细交易信息 了解采购商的采购周期、采购频率、采购量价以及供应商构成 主动把控买家采购行为,准确评估买家贸易资信 有效维护老客户忠诚度,及时挽回已流失客户 掌握全球竞争对手的详细出口信息 了解竞争对手的最新贸易动态、出口状况以及其采购商分布 全面监测竞争对手贸易动向,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有效避免市场恶意竞争,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中国_12019010_黄大豆,种用除外(2003-2013)进口量及进口额
数据样本如下: 进口额_月度_基础 值 单位 2013年12月 2013年11月
2013年10月 …… 2013年01月 2012年12月 2012年05月 …… …… 2003年09月 …… 2003年01月 XX 美元 2013年10月 XX 2013 美元年10月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XX 美元 进口数量_月度_基 础值 单位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千克 XX 双 XX 双 XX 双
关于大豆种植调查的实践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今年的暑假我们有幸参加这个关于我省大豆情况调查的社会实践。
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我们走访了阿城、宾县以及哈尔滨周围的多个村庄、几百家农户,以及村委会、镇政府,还有各类以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如九三油脂集团,中农百益饲料加工厂等。
以访谈、填问卷等方式把所走访区域的大豆种植情况基本了解了一些,虽然所得到的数据和信息有很大的片面性和缺陷,但是也能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国,栽培大豆历史悠久。
我省更是大豆的主产区。
大豆不仅在我国食物生产和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也为我国出口创汇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农业资本对国内大豆市场的争夺越演越烈。
通过以下两表我们可以可以看到,国外与国内对大豆的需求都在逐年增加,国外的产量都有明显增加,而国内的产量却不容乐观。
世界大豆主产国产量情况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单位:万吨)世界大豆主产国需求情况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单位:万吨)在大豆市场产业链上,跨国粮商不仅从加工环节加以控制,而且已经深入到种植、贸易、流通等各个领域。
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大批倒闭、停产和半停产。
现有的97家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中,有64家具有外资背景,控制了我国85%的大豆加工总量,而我国还是不掌握定价权的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2008年国家出台东北地区大豆每吨3700元的保护价收购政策,而进口大豆跌至每吨3000元以下,且大量进入国内,而且进口的大豆基本都是转基因大豆。
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近几年对华的大豆周度累计出口量表,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大豆的进口量是如此的巨大,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可是国内的大豆市场却是那么的不容乐观,不仅价格上不去,就连产量也跟不上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的依赖国外市场。
注:数据来源于美国农业部可以这样说,转基因大豆对我国的非转基因大豆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如此发展,我国的大豆产业很可能陷入贸易危机,大豆的供给完全依赖于国外,国内大豆种植将萎缩。
2007年至今中国大豆进口量变化及全球贸易占比(粮油加工相关知识)

粮油加工相关知识2007年至今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变化及全球贸易占比
粮油加工相关知识--
2007年至今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变化及全球贸易占比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
进入关贸总协定后,我国将进口大豆关税降至3%,此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的转基因大豆凭借含油高、规模种植成本低、病虫害少以及各国的财政补贴等优势,大量出口中国。
随着国内食用油市场、饲料植物蛋白市场的需求扩大,2000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此后,中国的大豆进口额连续攀升。
1、2007-2018年中国进口大豆数量情况
2007-2018年中国进口的大豆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从2007年的3082.1万吨,增加至2017年的峰值9552.6万吨,增长了近210%。
进入2018年因中美贸易战、国内非洲猪瘟爆发、环保风暴等因素,国内大豆进口量有所减少,2018年总进口量为8803万吨,相比
1/ 2。
中国1995~2014年大豆进出口状况预测与分析

大豆进 出口概况 出发, 分析 了 进 口增加 的原因, 并对2 0 1 3 -2 0 1 4 年进 口情况进行了预洲, 指 出了 转基 因大豆大规模进 口带来的问题 , 并就应急大
豆 产业 的 危机 提 出了相 关建 议 。
关键 词: 中国 大豆 中图识码 : A
摘 要: 中国在世界上—直是 大豆最 大的生产国和净出口国, 然而到2 0 -  ̄ 9 ' 0 年代中期大豆产量 开始退 居世界第四住。  ̄ L 1 9 9 5 / 1 9 9 0 年 开始逆 转, 中国的大豆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产量却停滞不前, 面积日 益缩战, 中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 此后净进 口量逐年上升。 文章从中国1 9 9 5 - 2 0 1 2 年度
主产 国分 别为美 、 巴、 阿根廷 和 中国 】 , 中国列 万 t , 出口2 7 万 t , 首次 超 过 国内产量 , 同时 2 0 0 3 年 度大 豆 总 第4 位。 我 国大 豆 的国 际 贸易 从 1 9 9 5 /1 9 9 6 超 过 欧 盟 跃 居 世 界 第一 。
量将 从 上年 的 1 6 0 0 万t 降至 1 5 6 0万t , 原 因 是
在l 9 世纪 后 期才从 我 国传 去。 世 界 大 豆 四大
3 1 2 8 万 t ; 2 0 0 3 年 我 国大 豆 进 口量 达 2 0 7 4 仅 出 口3 4 万t 。 连 续 第 五年 创 下 我 国 大 豆 进
!
: ; ;
农 业 科 学
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量

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量
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量
从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称,2012年中国进口大豆5838万吨,增加11.2%,进口均价为每吨599.3美元,上涨5.8%。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进口量相比2004年增长189%。
2011年,国内大豆产量仅为1449万吨,大豆对外依存度达到80%。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大豆生产和加工业不断萎缩,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农业部、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多部委也在着手研究大豆新政策。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徐雪高认为,由于比较效益低,东北大豆种植面积近几年每年以20%的幅度递减,从2009年的6000万亩减少到4000万亩,农户大量改种玉米和水稻。
现在国内大豆单产约为每亩230斤,进口5800万吨大豆相当于“进口”了约4亿亩耕地。
徐雪高说,除了生产环节,大豆政策还要从收购、加工和流通等整个产业链角度予以考虑。
据介绍,国产大豆加工企业从原料收购、储存到管理、加工,每吨成本相比沿海的进口大豆加工企业高出70至80元。
此外,大豆进口可以采取信用证贷款的方式,延迟3至6个月付款,而国产大豆采购是现金交易,企业的资金成本更高。
业界及粮食专家对于调整大豆价格支持政策的期望较高,其中差价补贴被认为是替代临时收储的更优政策工具,既能保证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同时能够发挥市场定价机制。
大豆进口.png。
2013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口数据分析

144安载学 王 玮 韩成伟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摘要:文章分析了2013年1-12月中国大豆进口情况,以期为农业科技工作着提供相关数据和参考。
关键词:大豆;进口;中国;2013年1-12月中图分类号:F323.7;F752.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4-0144-01一、2013年1月我国大豆进口2013年1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为478.29,金额总计3 020 123 350美元,平均单价478.29美元/t,上月进口量为589.04万t,环比下跌18.8%,较2012年同比上涨3.79%[1]。
二、2013年2月我国大豆进口2013年2月份有17个工作日,而去年同期有21个工作日。
经季节调整法调整后,2013年2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为289.86万t,金额总计179056.59万美元,平均单价617.74美元/t,上月进口量为478.29万t,环比下跌39.4%,较2012年同比下跌24.3%[2]。
三、2013年3月我国大豆进口2013年3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384万t,1-3月为1 149万t,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3.4%。
进口金额总计2365668 264美元,平均单价615.83美元/t,上月进口量为289.86万t,环比上涨32.5%,较2012年同比下跌20.4%[3]。
四、2013年4月我国大豆进口2013年4月,我国进口大豆398万t,进口金额24.24亿美元。
2013年1-4月,进口大豆总量为1 547万t,进口额95.66亿美元。
分别比2012年同期增长-14.80%、-1.5%[4]。
五、2013年5月我国大豆进口2013年5月我国进口大豆总量为509.7万t,环比4月增加112万吨,同比去年减少18.1万t。
2013年1-5月大豆进口总量为2059万t,和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83.5万t [5]。
六、2013年6月我国大豆进口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6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693万t,1-6月为2 749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