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部分均要求宋体小四号,西文字体要求Times Ne Roman。总字数

以2500~3000字为宜。

附件b:

读书报告PPT制作要求

1、PPT报告的内容应与读书报告原文内容一致,按照题目与关键

词、前言、文献查证、结论、参考文献五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汇报。

2、PPT中需标注出对应的参考文献(如下图所示),且序号与读

书报告中的参考文献一致。

3、可以在PPT中适当添加相关的图片、图表或超链接内容。

4、报告内容重点突出。

附件:

读书报告评价标准

姓名:

科室:

工号:

入院题目:

? 附件4 寻找“最美护士”摄影比赛方案

值201X年“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

内寻找我院最美护士、捕捉护士最美瞬间摄影比赛,旨在倡导、弘扬

我院护理人员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具体

活动方案如下:

一、参选方式:

科室、同事、个人自荐。

二、报名要求:

1.参赛人员可用数码相机、高像素手机进行拍摄;

摄影作品应贯穿活动精神、主题突出、角度独特、积极、健康、

真实;

3.摄影作品内容为护士日常工作(如:

为患者提供治疗、宣教、评估、生活照护、进社区等服务);

4.每张摄影作品附参赛宣言。

三、报名请参选人员于201X年4月18日(周五)17:00前,将

电子版摄影作品发送至邮箱jfzmhs@16

3.。

四、评选方式:由医院宣教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选,评选出济

医附院“最美护士”摄影作品设臵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 名,优秀奖若干名。

附件5 以“护患手牵手爱心在行动”为主题征文

比赛的通知

为进一步拉近我院护患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我院护士与患

者之间和谐的护患关系,值“

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现面向全院范围内征集以“护患手

牵手、爱心在行动”为主题的文章,具体方案如下:

一、征文主题:护患手牵手爱心在行动。

二、参赛对象:全院护理人员自愿参加

三、征文要求:

1.征文要求内容真实,护理人员从不同视角,结合日常工作及个人身心体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征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3.文章电子版要求A4纸张,标题为宋体、二号,正文为仿宋、小

三,行距为24磅,篇幅为800~201X字;

4.征文为作者本人创作,严禁抄袭,如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四、活动

以科室为单位,征文于201X年4月18日(周五)17:00发至

jfzbs@16

3.,由医院文化与建设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进行审阅评比。

五、评选标准:

1.主题内容:

(1)选材是否紧扣主题,是否丰富生动;

(2)文章内容与主题是否统一;

文体结构:

(1)选材角度是否新颖,观点表达是否清晰;

(2)文章布局及结构是否严谨、清晰;

(3)语言表达是否流畅

3.抒发真情实感:

行文中是否有感人实例等亮点。篇五:

文献阅读报告

通信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文献阅读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 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教师签字)

指导教师职称:

日期:

年月日

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

1 课题背景及意义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压电效应与反压电效应

之后,人们解决了利用电子学技术产生超声波的办法,从此迅速揭开

了发展与推广超声技术的历史篇章。1922年,德国出现了首例超声波

治疗的发明专利。1939年发表了有关超声波治疗取得临床效果的文献

报道。40年代末期超声治疗在欧美兴起,直到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国

际医学超声波学术会议上,才有了超声治疗方面的论文交流,为超声

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第二届国际超声医学学术会议上已

有许多论文发表,超声治疗进入了实用成熟阶段。八十年代俄罗斯

开发出磁致伸缩原理的超声外科手术仪。日本住友公司为避免刀具容

易断裂问题采用无齿刀具,相比有齿刀具,无齿刀具寿命大大得到延

长。国内主要是清华大学对超声骨科手术进行研究。美国Vallelab公

司采用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外科吸引,法国、英国、德国等相继推出

压电陶器换能器的超声吸引器,意大利推出了超声脂肪吸引等产品。

美国强生公司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致力于超声止血手术并推出

“Uitrai—sion”超声止血刀主要用于切割软组织和血管,近年,强

生GEN300数码超声切割止血刀被广泛用于医院各手术科室。国内在超声治疗领域起步稍晚,于20世纪50年代初才只有少数医院开展超声治疗工作,从1950年首先在北京开始用800KHz频率的超声治疗机治疗多种疾病,至5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并有了国产仪器。公开的文献报道始见于1957年。到了70年代有了各型国产超声治疗仪,超声疗法普及到全国各大型医院。40多年来,全国各大医院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料和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超声体外机械波碎石术和超声外科,是结石症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如今已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外科,已使超声治疗在当代医疗技术中占据重要位置。而在21世纪超声聚焦外科已被誉为是21世纪治疗肿瘤的最新技术。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超声治疗技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在若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临床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超声波辐照可以导致生物体系不同结构层次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效应,对一些病症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基于这种效应,临床上发展了多种超声波疗法。如:

一般超声理疗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超声——电疗法及超声外科等,这些疗法的出现与发展,使超声治疗在当代医疗技术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2 超声波治疗介绍

1 简介

高于201X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将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超声波是一种声波,超过人耳的听觉界限的声波。声源的机械振动能引起周围弹性介质的振动,振动沿着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机械波—声波。

频率500~2500千赫的超声波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理疗中常用的频率一般为800~1000千赫。超声波疗法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已远远超过理疗科原来的一般疗法,如超声治癌、泌尿系碎石及口腔医学的应用等,因此超声波疗法的概念应有广义的(包括各种特殊超声疗法)及狭义的(指理疗科常用的无损伤剂量疗法)两种。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波不仅用于治疗,还已广泛用于诊断、基础及实验医学、因此已有“超声医学”之称。

2物理特性

超声波与声波的本质相同,都是物体的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所形成的机械振动波。

超声波的传播

1.因声波是物质传播能的一种形式,所以其传播必须依赖介质,而在真空中则不能传播,此与光波、电磁波不同。

超声波向周围介质传播时,产生一种疏密的波形。这种连续的压缩层和稀疏层交替形成的弹性波和声源振荡的方向一致,是一种弹性纵波)。由于超声波具有非常短的波长,可以聚集成狭小的发射线束而呈束状直线播散,故传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3.传播速度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特性有关,而与声波的频率无关。声波的传播速度都随介质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4.超声的吸收与穿透:

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强度随其传播距离而减弱,这说明超声能量被吸收,超声的吸收与介质的密度、粘滞性、导热性及超声的频率等有关。超声在气体中被吸收最大,液体中被吸收较小,固体中吸收最小,在空气中的吸收系数比在水中约大一千倍。且介质的吸收系数又与超声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因而高频超声在空气中衰减异常剧烈,所以在治疗中声头下虽是极小的空气光泡,也应避免。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半价层或半吸收层来表明一种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能力。半吸收层是指超声波在某种介质中衰减至原来能量的一半时的厚度。半吸收层厚度大,表示吸收能力弱,不同组织对同一频率的超声波其半吸收层值不同,如频率300千赫的超声波,肌肉半吸收层值为

3.6厘米,脂肪为

6.8厘米,肌肉加脂肪为

4.9厘米。同一组织对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吸收也不同,超声频率愈高吸收愈多,穿透愈浅,如90千周的超声能穿透软组织10厘米,1兆周的超声将穿透5厘米,而4兆周的超声只穿透1厘米深度。因此,常用于理疗的超声波选用8000千周秒,穿透深度为5厘米左右。

5.折射、反射与聚焦:

超声波由一种介质传播至另一种介质时,将在界面处一部分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反射),其余透过界面进入第二种介质,但会发生传播方向的偏转(折射)。声波在界面被反射的程度决定于两种介质的

声阻差及入射角的角度。入射角越小,反射角就越小,超声能量反射越少,作用效率越高。声阻差越大,反射程度也越大,(介质的密度和声速的乘积叫介质的声阻)。

声头与空气间反射近于100%,所以超声治疗时需用石腊油等作接触剂,以减少反射。实验证明,由声头进入组织的超声能量只有35~40%,而60~65%被反射。由于空气与组织间的反射,使大量超声能丧失,所以超声波不能通过肺和充气的胃肠。

基于超声传播的反射、折射原理,采用透镜及弧面反射而将声束聚焦于焦点上以产生强大的能量,而治疗某些疾病,如用集束超声波破坏脑部肿瘤等。

超声波的声场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空间范围即介质受到超声振动能作用的区域叫超声声场。超声因其频率高,具有类似光线的束射特性,在接近声头的一段为几乎平行的射束,称之为近场区。其后射束开始扩散,称之为远场区。由于超声场的这种特性,为克服能量分布的不均,

在治疗时声头应在治疗部位缓慢地移动。

超声声场

描写超声声场的主要物理量有声压和声强。

1.声压: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即声压。代表超声波的强度。声压与超声波的频率和振幅成正比,与声阻成反比。

声强:

为单位时间内声能的强度,即在每秒内垂直通过每平方厘米面积的声能。常用测量单位是瓦特厘米2(Wm

2)。临床常用治疗剂量为3Wm2以下。

超声波的发生

产生超声波有各种方法,主要用压电式超声发生器,它是根据压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具有压电效应性质的晶体受到压缩或伸拉时在其受力面上就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3超声波的生物物理特征

机械作用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能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微细按摩作用。微细按摩作用是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的机制。这种对细胞的微细按摩作用可以改变组织细胞的体积,减轻肿胀,改变膜的通透性,促进代谢物质的交换,改变细胞的功能,提高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所以治疗某些局部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性溃疡效果良好。有人观察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下,脊髓反射幅度降低,反射的传递受抑制,神经组织的生物电活性降低,因而超声波有明显镇痛作用。超声的机械作用还能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用于治疗疤痕、粘连及硬皮症等。

可见,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系统及细胞功能,因此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在超声治疗机理上占重要地位。

温热作用

超声波作用于机体时可产生热,超声波在机体内热的形成,主要是组织吸收声能的结果。其产热有以下特点:

1.由于人体各组织对声能的吸收量各有差异,因而产热也不同。一般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量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如在超声波5Wm

2,

1.5分钟作用时,温度上升在肌肉为

1.1℃,在骨质则为

5.9℃。

超声波热作用的独特之处是除普便吸收之外,还可选择性加热,主要是在两种不同介质的交界面上生热较多,特别是在骨膜上可产生局部高热。这在关节、韧带等运动创伤的治疗上有很大意义。所以超声波的热作用(不均匀加热)与高频是及其他物理因子所具有的弥漫性热作用(均匀性加热)是不同的。

3.超声波产生的热将有79-82%由血液循环带走,18-21%由邻近组织的热传导散布,因此当超声波作用于缺少血循环的组织时,如眼的角膜、晶体、玻璃体、睾丸等则应十分注意产生过热,以免发生损害。

空化作用

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产生声压。当产生的负声压超过液体的内聚力时,液体中出现细小的空腔,即空化现象。空腔分为两种,即稳定空腔和暂时空腔。

稳定空腔在声压的作用下来回振动,空腔周围产生局部的单向的液体流动。这种非常小的液体流动叫做微流,在超声波治疗中起重要作

用。微流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膜

两侧的钾、钙等离子的分布,因而加速组织修复的过程,改变神经的电活动,缓解疼痛。暂时的空腔在声压变化时破灭,产生高热、高压、发光、放电等现象,对机体有破坏作用。

4治疗作用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小剂量超声波能使神经兴奋性增高,传导速度加快,减轻神经的炎性反应,促进神经的损伤愈合,提高痛阈,减轻疼痛。因而对周围神经疾病,如神经炎、神经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大剂量超声波作用于末梢神经可引起血管麻痹、组织细胞缺氧、继而坏死。

中枢神经对超波显示较高的敏感性,一定剂量之内,超声波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如下:

作用于大脑可刺激细胞能量代谢,脑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速侧枝循环的建立,加速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作用于间脑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作用于脊髓可以改变感觉、运动神经传导。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房室束对超声波的作用很敏感。超声波主要影响心脏活动能力及其节律。大剂量超声波可使心律减慢,诱发心绞痛,严重时发生心律紊乱,最后导致心跳停止;小剂量超声波使心脏毛细血管充血,对冠心病患者有扩张动脉管腔及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有一定疗效。

治疗剂量超声对血管无损害作用,通常可见血管扩张,血循环加速。低强度超声作用下,血管器扩张;在较大剂量作用下,可引起血管收缩。更大剂量的超声可使血管运动神经麻痹,从而造成血液流动停

止。用大剂量超声时可直接引起血管内皮肿胀,血循环障碍。

对眼睛的影响

由于眼的解剖结构特点是球体形态,层次多,液体成份和血循环特点等因素容易热积聚致损伤。大剂量超声可引起结膜充血、角膜水肿甚至眼底改变,对晶体可致热性白内障。还可以引起交感性眼炎。但用小剂量可以促进吸收,改善循环,对玻璃体浑浊、眼内出血、视网膜炎、外伤性白内障等有较好疗效。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生殖器官对超声波较敏感,适量的超声波可使精子数目增加,精子活动性增强,受孕率提高。大剂量超声波可使精子萎缩。适量超声波可促进卵泡滤泡形成,大剂量超声波使卵泡变性。超声波可使胚胎畸形、流产。

对骨骼的影响

小剂量超声波多次投射可以促进骨骼生长,骨痂形成;大剂量超声波作用于未骨化的骨骼,可致骨发育不全,因此对幼儿骨骺处禁用超声。

对结缔组织的作用

结缔组织对超声波的敏感性较差,对有组织损伤的伤口,有刺激结缔组织增长的作用;当结缔组织过度增长时,超声波又有软化消散的作用,特别对于浓缩的纤维组织作用更显著。因此超声波对疤痕化结缔组织有“分离纤维”作用,有使“凝胶变为溶胶”的作用。在临床上亦可见超声波对疤痕有较明显的软化散作用。

对皮肤的作用

超声波作用于皮肤可提高皮肤血管的通透性,使皮肤轻微充血,但无

红斑。超声波可增强皮肤汗腺分泌,促进皮肤排泄功能,增强真皮再生能力。大剂量超声波可引起皮肤伤害性炎症反应。

5治疗方法

直接接触法

附送:

医学毕业生自我评价及择业意愿

医学毕业生自我评价及择业意愿

洽,和同学团结一致。同时,我也是分院团委学生会的主席,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做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并且组织开展学生活动,落实学生工作,比如组织开展了分院特色活动文明女生文化节、第二节楹联大赛等。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三年的暑假期间,201X年7月至9月,在要德火锅象山店做服务员两个月。201X年7月至9月在北京四中网校象山分校担任助教,帮助老师整理资料,管理学生。201X年8月至9月,在北京四中网校象山分校担任课程教师,主要教授机器人课程。在201X年7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楹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几年的暑期实践让我懂得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三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的生活使我了解到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地独立。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活需要自己来勾画,不一样的方式就有不一样的人生。在这将挥手告别的美好大学生活和踏上社会征途的

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每一个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求职意向:

愿到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企业,希望从事秘书工作、行政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行政助理、教育类等工作。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笔记

医药文献检索与利用(zll) 一、检索总论 信息及信息素养 信息:是普遍存在的,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特点的外在表现。 信息定义: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知识的区别:信息是大家的,独立于行为和决策,独立于环境存在,容易转让,可复制。 情报:传递有特定效用的知识(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文献: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和传播知识的载体。 (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 文献按加工层次划分: 一次文献(原始论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 二次文献(目录、索引、文摘,pubmed、web of science、sinomed); 三次文献(综述、年度总结、年鉴、指南、百科全书、annual reviews); 零次文献(未被正式发表的,书信、手稿、笔记、口头交流) 文献按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电子数字型、缩微型、声像/视听型 文献按出版类型划分:图书(ISBN号 10位,4段——地域号、出版社号、书号、校验号;本馆订购的电子图书:apabi,超星、读秀、elsevier、karger、Springer)、期刊(ISSN 号 8位,前七位是刊名代号,末位是计算机校验号)、特种文献 整个信息行为:信息需要、信息检索、信息选择、信息利用

信息素养定义: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ACRL信息素养能力的评价标准:(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 医学文献检索相关概念 指从文献信息集合中查找所需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计算机检索原理概述 检索提问字符串匹配数据库中特征标识字符串 数据库的构成:文档、记录、字段 常见字段:TI(题目)、AB(文摘)、AU(作者)、MESH(主题词)、 SO(期刊名称)、 AD (作者单位)、DT(文献类型)、PY(出版年) 检索语言 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题名、著者、文献序号、引用序号 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分类检索、主题检索、代码检索 (1)分类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杜威十进制、国际十进制、中国图书馆分类、国际疾病分类。 (2)主题检索:是以规范化的词汇来表达文献内容的主题;主题词(叙词)、副主题词(限定词)、关键词。 (3)代码检索:化合物分子式索引等 计算机检策略与步骤 (1)布尔逻辑检索:NOT >AND> OR,括号优先 (2)截词检索:代表一个字母,必须以半角状态输入 %或*代替任意个字符 (3)位置运算检索:(W)、(nW)、(N)、(nN)、(F)、(S)、(L) (4)字段限定检索:“=”或“in” (5)计算机检索的一般步骤:(大题) 分析检索课题(课题所属的学科范围、要求的文献类型、年限、语种、需要的文献量等)选择检索工具(数据库的选择) 确定检索途径(首先选择基本检索方式全字段检索)

英文文献阅读技巧

一.看国外文献的方法总结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 篇paper,7 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 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 里找, 并且从discuss 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 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 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二.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医学文献读书报告 部分均要求宋体小四号,西文字体要求Times Ne Roman。总字数 以2500~3000字为宜。 附件b: 读书报告PPT制作要求 1、PPT报告的内容应与读书报告原文内容一致,按照题目与关键 词、前言、文献查证、结论、参考文献五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汇报。 2、PPT中需标注出对应的参考文献(如下图所示),且序号与读 书报告中的参考文献一致。 3、可以在PPT中适当添加相关的图片、图表或超链接内容。 4、报告内容重点突出。 附件: 读书报告评价标准 姓名: 科室: 工号: 入院题目: ? 附件4 寻找“最美护士”摄影比赛方案 值201X年“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 内寻找我院最美护士、捕捉护士最美瞬间摄影比赛,旨在倡导、弘扬

我院护理人员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具体 活动方案如下: 一、参选方式: 科室、同事、个人自荐。 二、报名要求: 1.参赛人员可用数码相机、高像素手机进行拍摄; 摄影作品应贯穿活动精神、主题突出、角度独特、积极、健康、 真实; 3.摄影作品内容为护士日常工作(如: 为患者提供治疗、宣教、评估、生活照护、进社区等服务); 4.每张摄影作品附参赛宣言。 三、报名请参选人员于201X年4月18日(周五)17:00前,将 电子版摄影作品发送至邮箱jfzmhs@16 3.。 四、评选方式:由医院宣教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选,评选出济 医附院“最美护士”摄影作品设臵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 名,优秀奖若干名。 附件5 以“护患手牵手爱心在行动”为主题征文 比赛的通知 为进一步拉近我院护患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我院护士与患 者之间和谐的护患关系,值“ 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现面向全院范围内征集以“护患手 牵手、爱心在行动”为主题的文章,具体方案如下: 一、征文主题:护患手牵手爱心在行动。

医学文献综述写法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 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人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部分约200~300字。 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3.总结部分:总结部分又称为结论、小结或结语。书写总结时,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

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

研究生如何做文献阅读笔记? 说实在的,我自己也不是很会读书。读书的速度也不快,只是喜欢读书罢了。阅读文献,对于开题期间的研究生和写论文期间的研究生是很重要的功课,不可忽视,这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关于做读书和文献阅读笔记,这里谈点个人的看法,算是跟年轻朋友们的交流,也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教。 如何选择和阅读文献? 1. 阅读文献,要力求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主题,或者一个概念的历史发展都要搞清楚,清楚来龙去脉。文献有新有旧,有些学科或专题文献的半衰期很长,经典文献的阅读是很重要的,只下载几篇新文献是很难理解全貌的。 2. 要有意识阅读大家的文献,阅读某个领域或专题中程碑式的文献或文献综述。这些文献对于初学者了解一个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很有帮助,对于某个阶段的重要文献提供了一个查找的捷径。从中可以很快了解一些相关理论和学说、重要结果的进展。 3. 要善于分析自己研究领域中一些国内外代表性实验室的论文,通过分析一个实验室的论文目录,可以了解这个实验室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兴趣的发展、拓展。 4. 要善于分析本领域一些代表性学者的论文,通过分析这些引领学科或领域发展的科学家的论文目录,同样可以看到他(她)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生涯的发展,以及他(她)所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发展过程。 如何做阅读笔记呢? 5.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要善于总结和整合,类似Minireview 的方式。如果能将类似相近的一些重要文献(如10-20 篇),进行整合和归纳,理出最新的几个专题的进展,无疑会加深对所阅读的文献的理解。那么笔记记什么?记录新进展。哪些是新进展?需要广泛阅读才能知晓。 6. 阅读任何文献或专著,一定要记录清楚文献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以后引文时必须的,不要嫌麻烦,如作者栏目是需要将所有作者都要记录全的。 7. 有些重要文献需要精读,读几遍是不行的,要很熟悉。这类文献在不同时期读有不同时期的理解,如开题阶段,可能比较注重某个方向或领域的理论和观点、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验阶段,可能比较注意进行结果之间的比较,根据文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一些趋势预测;在论文写作阶段,可能会比较关注结果分析、理论学说的验证等等。与之相应,多数文献是需要泛读的,可能只需要读读题目,可能只看看摘要,也可能只浏览一下图表等等。 8. 要重视论文的题目和摘要,这是很重要和简洁、精炼的信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都在这里了。同样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如生态生理学特别关注物种对环境的适应,那么环境条件就是很重要的信息了,如物种的分类地位、生物学习性、地理分布,以及分布区的海拔、气候和植被等等。 9. 阅读文献和专著是需要积累的,要坚持不懈,多研究和教学工作恐怕一生都要坚持阅读新文献和著作。读文献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量大了,积累多了,需要总结的方面就多了。这样日久天长,通过知识的整合,知识框架会逐渐完善,自己肚子里的“货”就会感觉逐渐充实起来了,用和取的时候就会很自如。 10. 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转变,只要有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信息就是资源,知识就是信息的积累和过滤、整合。无论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讨论会,有些人说了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考试重点总结

医学文献检索复习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文献检索基础 本章要点 1.1 文献信息的基本概念 1.2 文献的类型和级别 1.3 医学文献的分布规律 重点 印刷型文献出版类型的识别方法 电子文献的文件格式和主要类型 文献信息的时间、地区和学科分布规律 第一节医学文献基础 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以及相互关系 信息 (Information) 信息是人体感官对事物存在或运动状态及其特征 的反应。 基本属性:客观性可塑性依附性共享性 知识 (Knowledge) 知识是系统化的信息,是人类不断接受信息经过大 脑加工得出的经验或总结。 情报(Information) 是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要的动态知识。情报是知识的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基本属性:①知识性②传递性③用效性 文献(Literature) 我国国家标准 GB4898-85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医学文献记录了千千万万医学工作者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同疾病斗争的科学知识。文献的构成包括四个要素 ①知识信息内容 ②信息符号: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 ③载体材料:甲骨、竹简、纸张、胶卷、磁盘、光盘等 ④记录的方式及手段:刀刻、书写、印刷、录音、录像等 信息、知识和情报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形象地用图来表示。

第二节文献的类型和级别 1.2.1 按载体形式区分 按文献载体物理类型分: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视听型文献;数字化文献等。 印刷型文献(printed form) 各种印刷品,如:正式出版的图书、报刊及杂志等。 缩微型文献(microform) 缩微型文献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光学缩微技术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视听型文献(audio-visual) 声像型文献又叫视听资料。是以磁性、感光材料为载体,直接记录声音、图像而形成的一种文献。 数字化文献(electronic form) 以数字的形式存贮在光盘、磁盘和U盘等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阅读和利用。如:光

英文文献阅读技巧 怎么样看文献最有效

看了大半年文献,没有什么经验,前几天去实验室和老板聊天,觉得自己看文献就像看历史书,呜呼!悲哉! 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觉得总结得不错,就与大家分享一下,觉得好就回复一个! 1.牛人一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 7篇first author.) 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 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 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 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 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 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 conclusion里找, 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 这样一来, 一篇文章就过关了. 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 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 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 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 重点读introduction, 看人家提出的问题, 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 的文章, 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 但这样人容易懒惰. 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 读文章的时候, 尤其是看discussion的时候, 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 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 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 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 2.牛人二 科研牛人二告诉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医学英语文献阅读一

A reading course I Chapter1 TextA prematurely 过早地 diagnosis 诊断 sub health 亚健康 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 respectively 分别地 prevalent 普遍地 spearhead 为…带头,为…先锋 sustained 可持续的 intellectual 知识分子 transitional 过度的 chronic 慢性的 infectious传染的 massage 按摩,推拿 blood circulation 血液循环 textB defect 缺点,缺陷 abnormality 畸形,异常 cardiac 心脏的,心脏病的 cardiac arrest 心搏停止 screening test 筛选试验,屏蔽试验coroner 验尸官 autopsy 验尸,尸体解剖 ventricular 心室的,脑室的 fibrillation 纤维性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心室纤维性颤动hypertrophic 肥厚的 cardiomyopathy 心肌症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肥大型心肌病myocardium 心肌,心肌层 coronary 冠状的 artery 动脉 compress 压缩,压紧 syndrome 综合征 inherit 继承,遗传 chaotic 混乱的,无秩序的 erratic 不稳定的,古怪的 commotia cordis 心脏震动 red flag 危险信号 on the outlook 寻找,警惕着 syncope 晕厥 exertion 努力,用力

医学文献检索总结

名词解释 文献检索:是指收集整理特定文献并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同时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又称为“文献存储与检索”。 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反映,它提供了客观世界事物的消息、知识,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知识:为人类所认识并经过加工提炼的部分信息。 情报:被激活了的知识,是为特定效用而经传递的部分信息。 情报的属性:知识性(主要)、传递性(基本形式)、针对性、效用性。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的属性:知识性、物质载体性、记录性。 信息素养:又称为信息素质。指具有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解决信息需求及制定明智决策的能力、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概括性描述。 信息素养一般包括信息意识(前提)、信息能力(重点和核心)、信息道德等方面。 检索语言:又称文献存储与检索语言、标引语言等,是信息检索系统存储与检索过程中共同使用的一种专用语言,是在文献检索领域中用来描述文献特征和表达信息检索提问的一种专用语言。 分类语言:又叫分类检索语言。指利用体系分类法进行检索相关信息的一种标识系统。 主题语言:又称主题检索语言。是一系列反映文献主题内容的概念标识。 关键词:从文献题目、文摘或正文中抽取出来的具有实质意义,未经或略经规范化了的能代表文献主题内容的词汇。 主题词:能代表文献内容实质的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并经严格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或词组。代码语言:指利用代表事物的代码作为标识系统的检索语言。 数据库: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数据集合。 知识点 1.文献是外在表现形式,是信息、知识、情报存储、传递、利用的重要方式。 2.图书分类:《中图法》分为5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期刊、图书排架顺序是在同一个 书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3.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语言:著者索引、题名索引、文献序号索引、引文索引。 4.根据文献的外表特征检索文献的途径有:书名途径、著者途径、序号途径。 5.描述文献内部特征的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 6.医学文献信息资源的特点:1.数量剧增。2.载体多样化。3.语言障碍增加。4.重复发表, 学科交叉与出版分散。5.知识更新速度加快。6.“时滞”严重,质量下降。 7.分类语言的特点:1.以学科分类为基础。2.类号采用字母、数字较好反映学科的纵向平 行关系。4.相对稳定,不能反映新概念。5.文献分散。 8.主题语言的特点:1.直接揭示文献内容特征。2.按字母顺序排编,检索方便。3.文献集中。 4.主题语言容易表达新概念。 5.主题词具有代表性。 9.检索工具的特点:收录文献的有限性、报道文献的时滞性、文献标引深度的有限性。 10.检索工具的种类:1.按照对文献收录的范围可分为:综合性检索工具、专业性检索工具、 专题性检索工具、单一性检索工具。2.按载体或出版方式可分为:书本式检索工具、机读式数据库。3.按对文献揭示的程度可分为:目录、索引、文摘。 11.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类型:光盘检索、网络检索。 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方法:1.跨库检索。2.单库检索:快速检索、高级检索、 主题检索、分类检索、期刊检索、作者检索、其他辅助检索功能(限定检索、二次检索、检索历史)

英文文献阅读笔记精编版

英文文献阅读笔记 Title:Distributed Virtual Inertia Based Control of Multiple Photovoltaic Systems in Autonomous Microgrid Author:Won-Sang Im, Member, IEEE, Cheng Wang, Student Member, IEEE, Wenxin Liu, Senior Member, IEEE, Liming Liu, Senior Member, IEEE, and Jang-Mok Kim, Member, IEEE Source: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VOL. 4, NO. 3, JULY 2017 Research question: Since an autonomous renewable microgrid usually has much smaller inertia, the control system must be very fast and accurate to fight against the small inertia and uncertainties. To reduce the demanding requirements on control,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ncrease the inertia of photovoltaic (PV) system through inertia emulation. 在摘要中作者简要叙述了本文研究内容即:寻找一种方法来增加PV系统的惯性以降低系统的控制要求。同时,在Introduction部分,作者进一步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Methods: The inertia emulation is realized by controlling the

英文文献阅读笔记精编版

英文文献阅读笔记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英文文献阅读笔记 Title:Distributed Virtual Inertia Based Control of Multiple Photovoltaic Systems in Autonomous Microgrid Author:Won-Sang Im, Member, IEEE, Cheng Wang, Student Member, IEEE, Wenxin Liu, Senior Member, IEEE, Liming Liu, Senior Member, IEEE, and Jang-Mok Kim, Member, IEEE Source: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VOL. 4, NO. 3, JULY 2017 Research question: Since an autonomous renewable microgrid usually has much smaller inertia, the control system must be very fast and accurate to fight against the small inertia and uncertainties. To reduce the demanding requirements on control,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ncrease the inertia of photovoltaic (PV) system through inertia emulation. 在摘要中作者简要叙述了本文研究内容即:寻找一种方法来增加PV 系统的惯性以降低系统的控制要求。同时,在Introduction部分,作者进一步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Methods: The inertia emulation is realized by controlling the charging/discharging of the direct current (DC)-link capacitor over a certain range and adjusting the PV generation when it

医学英语文献阅读二翻译

Unit One Text A: Hippocratic Oath, The Medical Ideal 1.Perhaps the most enduring --- certainly the most quoted --- tradition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s the Hippocratic Oath. Named after the famous Greek physician Hippocrates, this oath was written as a guideline for the medical ethics of doctors. Although the exact words have changed over time, the general content is the same - an oath to respect those who have imparted their knowledge upon the science of medicine, and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promise to treat them to the best of the physicians' ability. 或许在医学史上最持久的,被引用最多次的誓言就是”希波克拉底誓言”.这个以古希腊著 名医师希波克拉底命名的誓言,被作为医师道德伦理的指导纲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准确 的文字已不可考,但誓言的主旨却始终如一——尊敬那些将毕生知识奉献于医学科学的人, 尊重病人,尊重医师尽己所能治愈病人的承诺。 Who was Hippocrates, and Did he Write the Oath? 2.For a man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the 'Father of Medicine', little is known about Hippocrates of Cos. He lived circa 460-380 BC, and was the contemporary of Socrates as well as a practising physician. He was certainly held to be the most famous physician and teacher of medicine in his time. Over 60 treatises of medicine, called the Hippocratic Corpus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him; however, these treatises had conflicting contents and were written some time between 510 and 300 BC, and therefore could not all have been written by him. 作为被大家公认的”医学之父”,我们对希波克拉底知之甚少.他生活于约公元前460-380 年,作为一名职业医师,与苏格拉底是同代人.在他的时代,他被推举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师和 医学教育者.收录了超过60篇论文的专著——希波克拉底文集,被归于他的名下;但是其中 有些论文的内容主旨相冲突,并成文于公元前510-300年,所以不可能都是出自他之手. 3.The Oath was named after Hippocrates, certainly, although its penmanship is still in question. According to authorities in medical history, the contents of the oath suggest that it was penned during the 4th Century BC,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hat Hippocrates had himself written it. Anyway,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Hippocrates himself had written the Hippocratic Oath, the contents of the oath reflect his views on medical ethics. 这个宣言是以希波克拉底命名的,虽然它的作者依然存在疑问。根据医学历史权威的看 法,这个宣言的内容是在公元前四世纪起草的,这使希波克拉底自己起草这个宣言成为可能。 无论如何,不管是否是希波克拉底自己起草的(希波克拉底宣言),这个宣言的内容都反映 了他在医学伦理上的看法。 From Medical Ideal to Standard Ethics Guidelines 4.The Hippocratic Oath was not very well received when it was first penned, being a representation of only a minor segment of Greek opinion at the time. However, by

2016医学文献检索作业完整版

2016年级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班作业 1、对照ACRL2006年《科学、工程和技术领域信息素养标准》写出自己目前具备的信息素养,哪些是本次课程学习需要达到的信息素养。 (对照三级指标每小项分别注明具备、课堂或者长期学习) 标准一:有信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1、定义和描述信息需求: a. 识别并/或能对研究课题或其他信息需求(如指定的实验室活动或项目)进行关键词重述或转换。(课堂学习) b. 向教学人员或专家咨询研究主题、研究项目或实验等问题的合理性。(具备) c. 草拟一个论题或假设,并根据信息需求列出相关问题。(具备) d. 通过浏览广泛的信息源来熟悉课题。(具备) e. 限定或修改信息需求以抓住重点。(具备) 2、可找到多种类型和格式的信息来源: a. 确定信息源的目标和受众。(例如:大众信息 vs.学术信息、当前信息 vs.历史信息、外部信息v s.内部信息、一次文献v s.二次文献vs.三次文献)。(课堂学习) b. 将专家和其他研究者作为信息源。(具备) c.识别并区分各种格式(例如多媒体、数据库、网站、数据集、专利、地理信息系统、三维技术,公开文件报告,音视频报告、书籍、图表、地图等)存在的潜在信息源的价值和不同之处。(课堂学习) d.认识到信息可能需要从一次文献或实验的原始数据中析出。(具备) e.认识到各种潜在有用的信息数据可能属于保密的、限制访问的或在线免费使用的。(具备) f. 认识到这些潜在有用的信息可能需要特定的数据管理经验并了解生产信息的组织结构。(课堂学习) 3、具备学科领域文献的应用知识并了解其产生过程: a.了解科技相关信息是如何正式或非正式一产生、组织以及传播的。(课堂学习) b.认识到学科中一次、二次、三次文献源的不同重要性。(课堂学习) c.知晓该领域的行业协会及其产生的文献。(长期学习) d.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特殊文献源知识,如手册、小册子、专利、标准、材料/设备规格说明,当前的规章制度,工业常用参考资料、工业生产方法及实践手册、产品资料等。(长期学习) e.认识到知识可按学科分类,并考虑到复合学科可能会影响到信息获取方式,同时,其它学科文献也可能与信息需求相关。(具备) f. 认识到档案信息的价值以及在不同学科专业中的用途和重要性,并认识到信息长期保存的重要性。(具备) 4、权衡获取所需信息的成本与收益: a.确定所需信息的可用性,并决定是否扩大检索范围以查寻本地馆藏以外的信息。如咨询同事、独立信息经纪人、行业专家或顾问,以及利用馆际互借服务或附近的图书馆或信息中心等。(课堂学习) b.认识到获取信息需要付出的时间和费用。(具备) c.拟定一份现实可行的信息获取总体规划和时间表。(长期学习)

《提高文献阅读技巧》珍藏听课笔记

第一节:文献精读介绍 培养文献阅读理解的能力非常重要。建立起锻炼科研思路-文献阅读-科研思路的学习模式。掌握文献综述的学习与撰写。 文献阅读的意义:专业知识、科研知识、科学思维、学术视野。告诉我们大家都在研究什么,告诉我们还能做什么,告诉我们怎么做。 文献阅读遇到的三个问题: 1、坐不住:过量阅读疲劳阅读; 2、记不住:盲目阅读、无中心阅读; 3、想不开:缺乏科研思维。 文献阅读的层次: 泛读:标题、摘要、前言、结论,判断文献是否与研究课题相关。 精读:与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献要精读,精读时要思考以下几点: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研究现状是什么、现实意义有哪些、解决问题时采用了什么方法,本研究有什么不足等。 阅读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 发现问题、论证问题、提出新问题的循环过程。 文献精读的意义:在泛读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领域针对性强、内容可信度高、参考价值高的一系列文献,深入理解此类文献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果,以获得有效的信息训练、拓展自身的科研思维,指导课题的设计及文章书写。 广义的精读:*精准高效的检索*精确的阅读 *精髓的领悟 文献精读的基础:具有一定的英文基础,具有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文献阅读方法。这个过程即是锻炼。 第二节:英文文献检索主要是Pubmed的用法例如检索gastric cancer就出现"stomach neoplasms"[MeSH Terms] OR ("stomach"[All Fields] AND "neoplasms"[All Fields]) OR "stomach neoplasms"[All Fields] OR ("gastric"[All Fields] AND "cancer"[All Fields]) OR "gastric cancer"[All Fields] 第三节:获取文献效率及文献鉴别 快速获取文献信息→文献质量筛选→目标化阅读→什么样的文章值得我们精读? 1、高影响因子知名杂志2领域内核心杂志3高引用次数文献4科研思路相关的纵向及横向性文章5综述性文献。 ?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 ?能反映出相关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精读综述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情报。 1、充分了解研究对象的现状-避免重复劳动、走回头路。 2、指导科研方向。 综述阅读要素:1、时间三年以内;2影响因子越高越好;3、不能低于3篇。 一定要注意作者取材以及观念的局限性以及偏倚,研究成果的滞后性。 与科研思路相关的文献 ?时间纵向:5年以内相关文献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完整版)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 第一章绪论 1.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体现为信息的拥有量、处理能力和利用水平,即信 息水平、信息能力、信息素质、信息潜能的总和。 2.NIQ-----国家信息化指标(国家智商) 3.医学生信息素养: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 合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 4.信息能力:活动+积累+表达+甄别+利用(终极目的) 5.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方向。 6.文献信息检索:教会医学生查找文献信息,提高检索、筛选、分析、评价、管理和综合 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最终使文献信息为我所用。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个环节。 7.手工检索:常用法、追溯法、浏览法 计算机检索:浏览法、搜索法、技术法 8.外表特征途径:题名、著者、机构名、编号 内容特征途径:分类、主题、代码 第二章文献信息检索基础 (二)文献信息的类型 1.按载体形式:印刷型+非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 2.按内容的表现形式:文献型+数据型+多媒体型 3.按出版类型:图书+期刊(利用率最高)+特种文献信息 4.按获取的难易程度:白色文献(正式出版)+灰色文献(未完全公开)+黑色文献(完全不公开)(三)文献信息级别

位论文、会议文献 二次文献将大量无序、分散的一次文献收集、整理、加工,著录其外部或内容特征。目录、索引、文摘、网络检索工具(baidu、Yahoo) 三次文献科技人员围绕某一专题,借助二次文献,在充分研究与 利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基础上撰写成的新的文献。 综述、述评、进展、百科全书 零次文献未经加工、直接记录在载体上的原始信息。私人笔记、会议记录 (四)分类语言 1.分类语言:类号+类名(医药、卫生---R) 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划分为5个基本部类,22个基本大类。 (五)主题语言 1.主题语言:以规范化或未经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为基本词汇,以概念间的形式逻辑作为语 法和构词法形成的词语为检索标识的一种人工语言。包括标题词+关键词+单元词+叙词2.关键词:那些出现在文献的标题、摘要或正文中对表达文献主题具有一定实质意义的词 和词组。(未经过规范化) 3.叙词(主题词):经过规范化处理的,以基本概念为基础的表达文献信息主题的词和词 组。具备了概念性、描述性和组配性。 副主题词:与主题词组配,对主题词进行修饰限定的词。 4.MeSH词表:目前最具代表性,使用最为广泛的受控医学叙词表。由主题词变更表+字顺 表+范畴表+副主题词表构成。 5.数据库>文档>记录>字段 (六)检索技术 1.布尔逻辑检索:()>NOT(-)>AND(*)>OR(+) 不同检索系统使用的运算符不同:表“与”CBM---AND,VIP---*,PubMed---空格/AND 2.限定检索:将检索词限定在文献特定字段中检索。 常用字段标识符:[ALL]全部字段;[AU]作者;[TA]期刊名称;[LA]原文语种;[MH]主题词;[TI]文献标题;[TIAB]标题/文摘 3.截词检索:使用特定截断符后对检索词的局部进行检索。通常“”表单一字符,“%”表 任意字符。 4.加权检索:对检索词赋予一个值表示重要程度后进行检索。可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七)检索程序 分析检索需求→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方法或途径→编辑提问式→获取文献线索与原文(八)检索效果 1.查全率= 2.查准率= 第三章中文期刊数据库检索(CBM+CNKI+VIP+万方) (一)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1.CBM属于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 2.CBM收录自1978年以来18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是检索国内医学文献的权威。 3.题录依据:《MeSH》、《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图法·医学专业分类表》 4.检索方法:快速检索+主题检索+分类检索+期刊检索+作者检索 (1)高级检索:CBM提供18个检索字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