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专题练习试题卷:专题一 梭伦改革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单元测评(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单元测评(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专题一梭伦改革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导学号1038400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材料二公元前7世纪,雅典氏族贵族利用自己垄断的政权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

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他们或将土地抵押给贵族沦为“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率纳租),或变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

这种情况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极度尖锐,社会动荡不安。

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但因未得到平民支持而遭挫败,基伦被杀。

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对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有所限制。

但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用刑严苛,允许债务奴役,反而使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更趋激烈。

(1)材料一中的“高压力量”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5分)(2)两则材料反映了雅典哪种矛盾的尖锐状况?有何具体表现?为此,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效果如何?(10分)7世纪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的表现及影响。

回答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对两则材料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然后再对问题进行回答。

公元前631年,贵族青年基伦企图利用平民对贵族的不满夺取政权,建立僭主政治。

(2)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贵族残酷地剥削、压迫平民,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平民处境恶化,或沦为“六一汉”,或沦为债务奴隶,或流亡国外。

对策及效果:公元前621年,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定成文法,虽对贵族专权有所限制,但由于该法旨在加强贵族统治,没有保护平民的利益,反而使贵族与平民的斗争更加激烈。

2.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梭伦改革专题检测人民版选修1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既有经济原因,又有政治原因②两者的矛盾是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③两者之间的斗争促成了梭伦改革④梭伦改革消除了两者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图反映了某一阶级派别的主要经营形式,该派别的主张是( )橄榄油出口①反对贵族特权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③主张实行激进的社会改革④主张大力发展工商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3.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

”他是在说明( )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B.《德拉古法典》的编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4.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 ) A.雅典的自由民B.雅典贵族C.雅典的执政官D.雅典平民5.颁布《解负令》是梭伦采取的第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其主观动机在于( ) A.缓解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B.促进城邦经济的发展C.彻底打破贵族的一切特权D.实现公民的真正平等6.考古学家在雅典广场发现了一套官方标准衡器,类似今天市场上的公平秤,秤砣上刻有“雅典公共财产”的字样,中间分别铸有乌龟、盾牌和骨节,用来标示秤砣的重量。

这套衡器最早可能出现于( )A.公元前8世纪B.公元前7世纪C.公元前6世纪D.公元前5世纪7.下图是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Nothing in excess)。

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D.禁止粮食出口并坚决抑制粮食涨价8.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公民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在投票A.公民陪审法庭是雅典的最高司法机关B.公民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C.第四等级公民没有担任陪审员的资格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打破了贵族的司法垄断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精选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精选同步习题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精选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

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

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A.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B.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C.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D.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2.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

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

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

”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3.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C.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D.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4.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5.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组织形式,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

这项改革A.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B.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C.债务奴隶重新获得自由D.严重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力量6.美国政治学家乔·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中说,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是个把贝壳流放作为预防措施而非惩罚措施的城邦,因为它不容许一个公民比其他公民更优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测试卷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经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往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此诗所涉及的梭伦改革的内容是( )A. “解负令”B.财产等级制C.陶片放逐法D.津贴制度2.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

他一面颁布 “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

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提高平民地位B.调和社会矛盾C.保护贵族权益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3.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

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A.劫富济贫B.公平公正C.倾向权贵D.崇尚峻法4.梭伦改革中,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判死刑的部分,还制订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

这些改革措施()A.具有一些人文主义色彩B.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C.援引罗马自然法的精神D.体现梭伦改革中庸主张5.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尼娜兴高采烈地和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她却被拒绝进入会场。

其主要原因是()A.会议采用“陶片放逐法”,妇女无表决权B.雅典民主政治制度规定女人不得干预男人事务C.会议内容与女人无关D.在当时妇女无政治权利6.梭伦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A.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B.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实力C.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D.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7.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梭伦改革 单元测试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 梭伦改革 单元测试

专题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公元前7世纪初,雅典形成了贵族共和国。

如图是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在辩论,它应该是()A.元老院B.公民大会C.陪审法庭D.四百人会议详细分析:选A。

B、C、D项是梭伦改革以后才出现的,不符合“公元前7世纪初”这一时间要求,故选A。

2.早期(公元前7世纪)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C.实质上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详细分析:选C。

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不同于君主专制,它实质上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是在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

3.公元前8世纪以来,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①平民②奴隶③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详细分析:选C。

在当时的雅典,贵族把持着国家政权,肆意剥削平民,引起了平民的强烈不满;随着雅典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发展起来,他们大多出身平民,在政治上没有地位;他们与平民一起反对贵族专权,故选C。

4.在雅典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雅典社会出现了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

下列对雅典国家形成初期的平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平民占雅典公民人口的大多数B.平民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C.平民都不能享有雅典公民权D.平民受到债务奴隶制的威胁详细分析:选C。

在雅典国家形成的初期,贵族在政治上把持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压迫平民;在经济上占有大量财富,肆意剥削平民。

平民在经济上处于贫困的境地,他们为生活所迫而忙于生计,因此,虽然雅典平民在政治上享有公民权,实际上却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

5.在梭伦改革前,雅典平民受到的最大威胁是()A.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B.麦加拉的势力不断发展C.国家在推行严刑峻法D.社会上盛行债务奴隶制详细分析:选D。

平民在政治上虽不能真正参与国家政权,但仍是自由民身份,但债务奴隶制的存在却使平民经常处于沦为债务奴隶而使其失去自由的危险,故D项最佳。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梭伦改革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质量检测:(一) 梭伦改革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质量检测(一)梭伦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

”梭伦十年不回的主要原因是他()A.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想漫游外国考察政治C.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D.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平民对梭伦完成的宪法的不满,梭伦改革主要是打击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相对扩大平民的政治权利,但是受立场和时代所限,不能完全达到双方的满意,矛盾依然存在,故D项正确。

2.梭伦曾在诗句中写道:“他们的幻想狂妄而终于落空;于是对我激起怒火,瞪着眼睛看我,视我如仇。

”这表明梭伦改革的问题在于()A.梭伦对于改革目的没有明确概念B.梭伦在改革中偏袒贵族C.梭伦在改革中的“中立”思想导致贵族和平民的不满D.梭伦在改革中偏袒平民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大家对梭伦改革内容的不满,原因在于梭伦改革只是表面上兼顾了各方的利益,但没有满足他们的根本需求,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间的根本矛盾。

3.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解析:选C题干中的“体制因素”是关键词,符合这一限制条件的只有C项。

4.王觉非等译著《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

……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②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③组成“四百人会议”④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是“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不属于“民主原则”,故①错误;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组成“四百人会议”,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都属于梭伦改革引进的民主原则,故②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2020年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精品版

2020年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精品版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测试卷及答案(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A.政治地位B.血缘关系C.居住地域D.财产多少2. 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设立陪审法庭D.建立四百人会议3. 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B. 商鞅C. 李悝D.王安石4. 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是A.根据土地数量的多少收税B.按田质好坏征收赋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按公田数目向耕者收税5.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更名天下田为王田”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6.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A.重农抑商B. 按军功受爵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D.制定连坐法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 实行连坐法B. 普遍推行县制C.按军功受爵D.奖励耕战8.“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9.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 汉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 农业化过程10.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抑制土地兼并B.限制高利贷盘剥C. 减轻农民负担入D.增加政府财政收11.“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A.兵不在多在勇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12.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

高二上学期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一梭伦改革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一梭伦改革试卷及答案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பைடு நூலகம்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伦改革(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梭伦改革把解决“六一汉”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有益于( )①维护平民的公民身份②削弱小农经济③为政治改革创造条件④限制土地兼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

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A.劫富济贫B.公平公正C.倾向权贵D.崇尚峻法3.梭伦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

他谈到“euno­mia”或者说“好的政府”,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

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4.梭伦改革注重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但平民对梭伦的改革多有抱怨,主要是由于其改革( )A.使平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B.给平民的经济、政治利益太少C.不在雅典推行僭主政治制度D.没有实现广大平民的任何要求5.伯里克利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中说:“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

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

”梭伦为雅典独创的政治制度起到的作用是( ) A.确立了这种制度B.完善了这种制度C.把雅典引向了这种制度D.使这种制度达到顶峰6.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并被指定为“调停人”,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

这里的“社会矛盾”中最主要、最急迫的是( )A.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贵族内部之间的矛盾C.人多与地少的矛盾D.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7.在雅典卫城博物馆里,有一块公元前6世纪的石碑,记载了拉奥孔从土耳其移居雅典,并成为雅典公民。

据此我们判断,他从事的职业最有可能是( )A.农业B.教育C.商业D.手工业8.亚里士多德说:“多数人被少数人奴役,平民起来反抗贵族……直到后来他们才共同选择梭伦为调停人和执政官,把政府委托给他。

”这表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B.废除债务奴隶制C.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D.推行财产等级制9.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

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B.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D.实行民主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10.梭伦“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成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至于列在日佣等级的人,他只允许他们充当民众会和法庭的成员”,与四个等级的划分相适应,分配不同的兵役义务:第一二等级充当骑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雅典人按照财产多寡享受一定民主权利B.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参政和议政C.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D.这项改革对氏族贵族是一个重大打击11.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梭伦——制定“遗嘱法”B.克利斯提尼——“陶片放逐法”C.梭伦——设立公民陪审法庭D.庇西特拉图——设立五百人会议12.“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4.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 )A.颁布《解负令》B.发展工商业C.实行津贴制D.财产等级制15.关于梭伦改革前的情况,亚里士多德这样说:“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这不能反映出梭伦改革前( )A.平民处境艰难B.奴隶处境艰难C.债务奴隶制威胁平民自由D.为解决这一问题,梭伦颁布《解负令》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强盛开辟了道路。

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从材料一的两张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请从政治、历史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

(4分)(2)材料二反映了梭伦改革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这项改革措施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2分)(3)材料三反映了梭伦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分)(4)按梭伦立法,材料四中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17.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3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5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2分)18.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

举进士、拔萃,皆中。

由校书郎佐宣赦、西川幕府。

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

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3分)(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3分)(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4分)19.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

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2分)(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4分)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梭伦改革把解决“六一汉”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有益于( )①维护平民的公民身份②削弱小农经济③为政治改革创造条件④限制土地兼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梭伦改革解决“六一汉”问题,不少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新获得土地和人身自由,故①正确;废除“六一汉”制度,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还原主,巩固小农经济,故②错误;解决“六一汉”问题,扩大了公民的基础,为政治改革创造了条件,故③正确;改革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

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A.劫富济贫B.公平公正C.倾向权贵D.崇尚峻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梭伦改革的理念是节制、中庸、公平、平等。

A、C两项与题意无关;D 项是《德拉古法典》的一个显著特点,故选B项。

答案:B3.梭伦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

他谈到“euno­mia”或者说“好的政府”,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

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事物本质的分析能力。

C项中体现了平衡平民、工商业奴隶主利益与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

A、B两项只是照顾某一个阶层;D项中居民包含着奴隶。

答案:C4.梭伦改革注重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但平民对梭伦的改革多有抱怨,主要是由于其改革( )A.使平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B.给平民的经济、政治利益太少C.不在雅典推行僭主政治制度D.没有实现广大平民的任何要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