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本课型

小学语文课型模式

①导入新课(导出课题,明确任务)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通过听一些特级教师得课,瞧一些优秀案例,我们会发现她们总会在“新、奇、趣、巧”四个方面下功夫。

②初读感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学生标清段落,自由读文感知;b、学生标清段落,开火车式分段(或分句)读课文感知;c、学生标清段落,小组合作读文感知等。

③合作探究(可用小组合作得方式检查反馈,梳理文章脉络,夯实字词等基础知识) 此环节可采用:a、根据老师问题,勾画信息交流;b、运用朗读、交流等多种方式识记字此等基础知识;c、小组展示交流等。

④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导入新课(导出课题,明确任务)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通过听一些特级教师得课,瞧一些优秀案例,我们会发现她们总会在“新、奇、趣、巧”四个方面下功夫。

②合作探究(根据所提出得“大问题”,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展示)

此环节可采用:a、全班展示交流;b、组内展示交流。

③拓展升华(结合课内知识,拓展补充相关得课外知识)

此环节可采用:a、班内口头交流得方式;b、创作语文画卷;c、教师补充资料等方式。

①激趣导入(导出单元主题,明确复习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②整体感知(此环节主要就是细读课文,通过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学生自由读课文;b、教师点拨重点课文,学生轮读;c、小组合作读文等。

③合作探究(主要就是知识梳理,梳理本单元每课得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网)

此环节可采用:a、根据老师提示,学生自己整理,然后教师再总结;b、教师引导学生一块儿梳理;c、小组合作梳理后展示交流,学生与老师再总结补充等。

④练习巩固(结合《学习乐园》、《配套练习册》或其她资料进行练习巩固,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导入新课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②目标定位(出示此专题所要达到得目标)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学习目标;b、教师口述学习目标。

③方法指导(教师对于此类专题进行精讲点拨,建立学生得知识结构体系)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b、学生自己尝试总结方法,教师再总结梳理;c、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练习巩固(根据方法做此专题得练习)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激趣导入(以明确本节课得任务为主)

此环节可采用:a、名言导入;b、故事导入;c、直接导入。

②成绩分析(分析此次考试得成绩)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成绩具体分析;b、教师口头简述成绩分析;c、学生自己分析成绩。

③典型题目讲解(教师对于出错较多或比较典型得题目进行讲解)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b、学生讲解,教师再总结梳理;c、师生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改错反思(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得方法对错题进行整改并反思,并及时对此类题型得方法进行总结梳理)

此环节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完成得方式。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导入(以明确本节课得任务为主)

此环节可采用:a、名言导入;b、故事导入;c、直接导入。

②作业质量反馈(分析此次作业质量完成情况)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作业质量完成情况;b、教师口头简述作业质量完成情况。

③典型题目讲解(教师对于出错较多或比较典型得题目进行讲解)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b、学生讲解,教师再总结梳理;c、师生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改错练习(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得方法对错题进行整改,并及时对此类题型得方法进行总结梳理,合适得话再进行举一反三得练习)

此环节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完成得方式。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a、以画知识树得方式全班交流;b、组内交流;c、自己动笔整理等。

⑴课前准备。

具体措施:在作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得写作素材—→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在作文时才能找到事物得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这样可以避免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与思想准备得情况下作文,陷入困境,从而影响作文得效果)

⑵创设情境,激发体验,链接生活。(情感就是人得精神内核,情动而辞发,情至而文生。著名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不就是缺少美,而就是缺少发现,那写作文不就是缺少精彩,而就是缺少感动,学生由于缺少生活得体验,缺少最感性得观察,使写作文成了孩子们最头疼得事,“语文得外延就就是生活得外延”,生活得内容就就是写作得内容,生活就是写作得源头活水)

具体措施:调动起学生对生活得回忆,激发情感,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得效果。此环节意在引起学生对生活得回忆,引起学生情感得共鸣。同时为后面选材拓宽思路。

⑶审清主题,明确要求(指导课要首抓审题能力得培养)

具体措施:教师先引导学生自悟、交流,后点拨、研讨、达成共识。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审题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得好习惯,接

着出示习作要求,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本次习作得注意事项 ,使学生在逐步得训练中形成能力。

⑷多向交际,互动交流,精心选材、立意。

具体措施:①立意就是文章得灵魂,要求学生根据命题先自我确定中心,然后交流、讨论。②审好题目,确定中心之后选材就是根基,没有鲜活生动具体得素材,绝对写不出好文章。学生生活世界里可以写得材料很多,关键要教给学生选材方法,培养其选材能力。一就是模仿课文内容,选择材料。二就是独立选材。回顾自己得生活实际,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材料。材料选好后进行交流。教师对选材好得给予肯定,对于基本符合要求得,给予指导,对于不符合要求得或无写作价值得,让其另选。学生选材这一环节一要给足学生时间;二要引导学生反复推敲选择;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回忆事件——让学生在叙说之中流真情。生活中学生对自己得内心世界缺乏关注,或体验不够深刻,或体验不够细腻,或不敢表露自己真实得内心世界。因此,从静静得沉思到同桌交流再到全班得交流,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得空间,搭建一个学生交流情感与展示思维成果、提高习作能力得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描述故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得真实感受、真情体验,让学生在对自己内心世界得真实体验中感动起来,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得自然风光、社会生活、人物现象。同时,使学生学会选材得方法,即什么样得材料更新颖、更典型、更能打动读者得心。

⑸自主拟题,指导构思,点拨思路。

①自主拟题。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由表达”与“不拘形式”得写作。因此结合本次习作得主题,在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故事得内容,进行个性化拟题,使学生在提炼出故事标题得过程中形成一种能力。为今后能自由表达打基础。

②指导构思。“不拘形式”并不就是不要形式,在构思这一环节中,通过迁移,引导学生对阅读中接触文章形式灵活运用,以便能够有序得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得故事,独立构思,自由表达。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

⑹写作技巧指导,突出重点,进行片断练习。

①片段指导。古人说“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作文就是情感得艺术,感动就是作文得生命线,学生只有被拨动心灵深处得那根感动之弦,才会奏出与谐华美得乐章。在这一教学环节,就是教学得难点,教学中我再一次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欣赏mtv画面得细节中,一边感受亲情一边感受细节带来得情感效应,使学生明确感动来自于细节,捕捉到事件中最感人得细节才能写出感动,让读文章得人与您一起感动、接着引导学生说自己感动得细节,并想一想怎样写好细节、并通过片段得示例,使学生感受怎样写好细节、

②组织语言。语言要求朴实,语句通顺。要说真话抒真情。

③开头与结尾。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得课文以及平时阅读得同类型文章得开头,结尾方法,予以借鉴。

⑺完成习作

⑻修改加工,品读评价。本着人性化理念,以鼓励为主,相信每位学生能成功,让集体分享成功得喜悦,为不足作文找出改正方法与途径(如瞧题目、瞧开头、瞧主题、瞧过渡、瞧细节、瞧人物景物等。),以利进一步提高整体得写作水平。其方法可为:互相评改,分享感受;学生自改,小结反思;教师评改,直击要害。

小学语文基本课型

小学语文课型模式 ①导入新课(导出课题,明确任务)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通过听一些特级教师得课,瞧一些优秀案例,我们会发现她们总会在“新、奇、趣、巧”四个方面下功夫。 ②初读感知(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学生标清段落,自由读文感知;b、学生标清段落,开火车式分段(或分句)读课文感知;c、学生标清段落,小组合作读文感知等。 ③合作探究(可用小组合作得方式检查反馈,梳理文章脉络,夯实字词等基础知识) 此环节可采用:a、根据老师问题,勾画信息交流;b、运用朗读、交流等多种方式识记字此等基础知识;c、小组展示交流等。 ④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导入新课(导出课题,明确任务)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通过听一些特级教师得课,瞧一些优秀案例,我们会发现她们总会在“新、奇、趣、巧”四个方面下功夫。 ②合作探究(根据所提出得“大问题”,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展示) 此环节可采用:a、全班展示交流;b、组内展示交流。 ③拓展升华(结合课内知识,拓展补充相关得课外知识) 此环节可采用:a、班内口头交流得方式;b、创作语文画卷;c、教师补充资料等方式。 ①激趣导入(导出单元主题,明确复习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②整体感知(此环节主要就是细读课文,通过读课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此环节可采用:a、学生自由读课文;b、教师点拨重点课文,学生轮读;c、小组合作读文等。 ③合作探究(主要就是知识梳理,梳理本单元每课得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网) 此环节可采用:a、根据老师提示,学生自己整理,然后教师再总结;b、教师引导学生一块儿梳理;c、小组合作梳理后展示交流,学生与老师再总结补充等。 ④练习巩固(结合《学习乐园》、《配套练习册》或其她资料进行练习巩固,教师适当点拨讲解)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导入新课 此环节可采用:a、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旧知复习迁移;b、故事导入,激发兴趣;c、名言导入;d、直接导入。 ②目标定位(出示此专题所要达到得目标)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学习目标;b、教师口述学习目标。 ③方法指导(教师对于此类专题进行精讲点拨,建立学生得知识结构体系)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b、学生自己尝试总结方法,教师再总结梳理;c、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练习巩固(根据方法做此专题得练习) ⑤总结收获(盘点一节课得所学) ①激趣导入(以明确本节课得任务为主) 此环节可采用:a、名言导入;b、故事导入;c、直接导入。 ②成绩分析(分析此次考试得成绩) 此环节可采用:a、课件出示成绩具体分析;b、教师口头简述成绩分析;c、学生自己分析成绩。 ③典型题目讲解(教师对于出错较多或比较典型得题目进行讲解) 此环节可采用:a、教师系统讲解;b、学生讲解,教师再总结梳理;c、师生结合典型例题,边做边讲总结方法。 ④改错反思(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得方法对错题进行整改并反思,并及时对此类题型得方法进行总结梳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教学教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总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精读课教学模式 精读课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第二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中解决。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口语交际”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应该谈话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1、会说基本句子。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2、能按顺序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3、完整具体地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互动交流,评价补充。 4、创设场景,模拟生活。 教师要根据训练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仿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语文园地”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自主尝试,独立完成 教学中,无论是“我的发现”还是“日积月累”等内容,教师都要大胆放给学生,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完成。教师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讨论交流,评价订正 学生自主尝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及时修正错误答案。 三、引导发现,扩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发现的特点或规律,然后运用这一发现进行扩展训练。 “习作”教学的大致步骤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本周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有提前习作欲望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先试写下来。 教师准备:准备好本次习作的下水文,也可提前调查好学生的准备情况及提前写草稿的数量等。 二、谈话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导入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三、习作指导 此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指导的过程。 1、汇报交流。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准备的内容,或写出关键词语等。 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 (2)围绕习作重点,确定所写内容,与同伴交流。 3、学生思考并交流。(可以自己练习说、与同座互相说、也可以小组内说。) 4、集体交流。

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视频专辑

以下为小学语文教学视频专辑(专辑名称—视频个数) 浏览时请按下CTRL+鼠标左键就可直接打开 这里只有几万视频中的一部分,更多视频请到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浏览 一年级小学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专辑--39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893779.html 二年级小学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专辑-105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854749.html 三年级小学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专辑--44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893782.html 四年级小学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专辑--106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884671.html 五年级小学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展示专辑--61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884620.html 六年级小学语文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展示专辑--75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893786.html 2011年黑龙江省第二届小学英语教师说课展评视频专辑—19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743479.html 2011年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专辑—5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7820162.html 2011年福建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摩活动视频专辑—6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829169.html 小学语文五年级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学视频专辑—14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678275.html 小学语文优秀课评选教学视频—9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137004.html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视频—23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137003.html 福建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观摩课例—20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132879.html 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11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16132877.html 湖北省第11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大赛—4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9697327.html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视频—39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9697268.html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展示—25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9697073.html 小学语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赛—26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9697067.html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大赛集—20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724619.html,/playlist_show/id_8056968.html

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常规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常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为了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小学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特制定本常规。 一、计划与备课 (一)教学计划 1.制订计划前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所教年级的教学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和教师用书,依次把握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使之形成体系并融会贯通;确定所使用的图片、录音、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资源,并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2.每学期初,教师在上述目标体系的正确导向下,认真制订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于开学后一周内上交。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对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分析、教材内容体系分析(含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综合性学习等)、本学期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重要的教学活动及语文课外活动等内容。 (二)备课 1.树立单元备课教学的思想,先通读单元全部教材,了解单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把单元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之中,要充分发挥单元内每篇课文、练习、习作等的整合作用。

2.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在单元教学基础上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全课目标和课时目标)。目标要体现三维多元,内容明确、具体、恰当,重点突出,难点抓准,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本课教学要求。 3.根据教学目标与课时内容,精心设计有弹性的教学方案。教学流程层次清晰,衔接自然,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恰当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选准教学的切入点,安排好难易适宜、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 4.要认真书写教学方案,教学方案不论详简,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时间;②课题;③教学目标; ④教学重、难点;⑤课时;⑥教具准备;⑦教学过程;⑧作业或活动设计;⑨板书设计。口语交际课、习作课、语文园地课、综合性学习等应有切实可行的教案。 5.允许对备课进行改革和试验,备课可参考有关资料或利用网络资源,严禁抄袭行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不能照搬照抄。教案呈现方式应以纸质文稿为主。 6.应提前备课,上课前要进一步熟悉教案,根据教材内容及学校、班级实际,选用或制作合适的教(学)具,准备好挂图、生字卡、录音、录像等器材及学生使用的作业本。不上无教案之课。 7.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至少集体备课2次。集体备课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但应以个人思考为基础。研究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不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

最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一、基本课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会等。 1、读物推荐课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2、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方法指导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一种课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此课型有其现实性和针对性,是针对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或只看热闹,或纯为猎奇,读书不少收效却不大的现状而设置的。有如下读书方法供参考。 ①三读法 浏览性泛读。对浅显易懂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采取浏览法,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速读。为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 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谋篇布局,欣赏佳词妙句,经过细嚼慢咽,将其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②不动笔墨不读书法 圈点勾画,作批注。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 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制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将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和背诵。 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③边读边思考法 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脉络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3、阅读欣赏课 好的书不应只停留在为情节所吸引的浅层次阅读上,更重要的是品味、欣赏、揣摩、涵咏。因此课外阅读欣赏课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显得尤其

小学语文考试常见多音字总结大全

小学语文考试常见多音字总结(汇总大全) 如果我们平时多注意积累,小升初语文就没那么好惧怕的。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见的多音多义字,随着知识量的增加,语文这门课程也就不攻自破了。 1、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4、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野外测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人。 1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3、省:湖北副省(s hěng)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xǐng)人事了。 14、拗: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15、臭:臭气熏天的臭(chòu)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气味。 16、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ó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ó动词)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òng)而散。 18、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19、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20、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2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2、盛: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2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24、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小学高年级语文各种课型教学模式

小学高年级语文精读课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人亦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产生教学上的“爱屋及乌效应”,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有一种“欲求之”的愿望,是非常关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要紧扣课文内容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如: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电教媒体、巧设问题情境、师生互换角色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整体认识,即对文章的体裁、文章的情感、文章的表达等方面的整体的笼统的认识。这个整体认识决定了在部分理解过程中的思维方向、思维方式和思维的准确度。“初读感知”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是学生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地朗读课文,试着自己或组内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并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三)细读课文、体悟情感 《课标》总目标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一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它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做到有读,有议,有答,有辩。通过对某一教学内容的试读、听读、评读、练读,达到对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听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有利于鼓励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做到面向全体。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说“悟”要进行梳理、归类,起到主导作用,对于重点句、段的领悟,还应根据学生“悟”的质量、结果,引导学生再读再悟,促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自己对课文的“认识”,提高“悟”的质量。

小学语文常见课型的之欧阳数创编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举例 主讲人:谢冰芝 第一章“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举例 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汉语拼音教学则是低年级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使学生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示得发展的多边活动。要想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取得教学的整体优化,就必须遵循汉语拼音教学的四大规律。 一、汉语拼音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时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再现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保护孩子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汉语拼音的任务。 汉语拼音的第一课学习的是单韵母a、o、e,教学时避免繁琐的发音方法的分析,利用挂图帮助儿童回忆:当您感冒去医院看病,医生为你检查扁桃体时让你张大嘴巴发

音,这就是a的读音。学生凭借已有的直接生活经验,很快克服发音不到位的困难。 教学声母t时,读准音后让学生记住形,先观察图画,随即取出准备好的弯柄伞撑开,学生就会联想到自家用的类似的弯伞柄了。接着教师及时点拨:再看,伞柄弯钩朝哪边?(弯钩朝右边,因为在撑伞时,弯钩朝左容易碰下巴。)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权,有效实施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在课堂中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信任。创建平等和谐的课氛围,也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统一发展的条件之一。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练习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可以凭借这些丰富的作业类型,达到强化汉语拼音的目的,例如:可采取读卡认拼音式的训练,抽读卡片巩固音节;可以做游戏——找朋友、摘果子、鸽子送信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音节;可采取连线式的训练,强化学生识字能力;还可以动手涂一涂,增强学生审美能力。这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抄一抄,写一写(用所学的音节写话),读一读(补充阅读课外拼音读物或古诗文),以达到识字、说普通话、扩大阅读量的目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分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基本课型 杨旭辉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常言道:“课内打基础,课外出成绩。”任何一个卓有成就的“语文人”绝不只是局限于课内 阅读,其实课外阅读量大大超过语文课本,所以课外阅读的指导和引导相当重要。2011 版新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 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承 担的责任,课堂是语文教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的最重要的场所。 我们语文教师务必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成果的一个过程。 一、基本课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基本课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 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交流 会等。 (一)、读物推荐课 “不管大人或小孩,看书是因为喜欢阅读,不是因为看书对我们有好处;乐趣来自于我们阅读的方式和内容使我们思考与感受,如果我们要为孩子推荐作品,相信我们应该基于阅读的层面而推荐读者想 要阅读的喜欢阅读的作品。”(【加拿大】培利·诺得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与“基于阅读层面”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基于功利层面”,为了让学生能应付考试,或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所进行的灌输性阅 读,这往往成为阻碍儿童阅读的最大障碍。“基于阅读层面”的阅读是阅读能够持续的根本保证,它与“读好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好书”之所以好,首先在于要让人能读下去,“能够让人思考与感

受”。对于儿童来说,“好书”是能让他们“快乐”并且能获得“思考 与感受”的作品,这些作品是能够真正陪伴孩子成长的,是能够成为 儿童的朋友的。 书籍浩如烟海,不加选择地读一是没那么多时间,二是读了没有多大的收获,甚至会有坏的影响。要选择好的、有价值的书籍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因此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那些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优秀作品应该是阅读推荐的首选。中国的《小猪唏哩呼噜》《乌丢丢奇遇》《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外国的《窗边的小豆豆》《浪漫鼠德佩罗》《喜乐和我》《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不胜枚举,这些好书,从 儿童的视角呈现儿童的生活,于是儿童的生命里多了许多“爱、承担、理解、包容、勇敢”等丰富和积极的情感,有了更多“想象、幽默、 理性、规则”等感性、具体的生活智慧,儿童的生命因此生动起来。 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主要方法有:书刊、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 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可依据读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推荐方法。如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 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 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 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出推荐的读物、推荐理由。师生可以共 同阅读一章节或一篇,指导读书方法,制定阅读计划。 同时要注意,课外阅读是个性行为,儿童生活背景、知识背景、 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课外阅读指导推荐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读 相同的书。课外阅读推荐就是把儿童带进浩大的宝库,打开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宝盒,带学生经历一段段神奇的感受,最终还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其意义是:阅读课上师生的基本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这一过程中,参与对话的一共有三方。因此,我认为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重视多种信息资源、手段的利用,体现新学科进展,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写了作者站在海边观看日出的情景和经过,作者用贴切、朴实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捷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作者在四周清静的环境中,独自观赏日出美景,更显悠然尽兴,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情趣中,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者与山、水、云霞相融的情怀,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最后一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更充分流露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之情。全文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动静相宜,很适合朗读、背诵,让我们在自然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本文是学生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能的佳作,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情感投入和视觉变化,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身临其境地看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朗读起来既能投入感情,又能理解课文。课文中每一句就象画中勾勒的每一线条或渲染的色彩,每一段就是无光十色的一个画面,全文就是一幅完整的绚丽多彩的“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 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本文特点,我以朗读和描绘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随文入境,随境生情,以境促读,让学生既在水天相融、霞光万道的晨曦画卷中去朗读书中语段来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贴切生动的句、线、段、面的语言中感受朝晖霞彩的动静变化之美。充分发挥以朗读、描绘代替烦琐讲解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体建构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 建“海上日出”美景 3、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 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学语文考试常见多音字总结大全(小升初)

小学语文考试常见多音字总结(汇总大全) 如果我们平时多注意积累,小升初语文就没那么好惧怕的。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见的多音多义字,随着知识量的增加,语文这门课程也就不攻自破了。 1、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4、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野外测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人。 1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3、省:湖北副省(s hěng)长李大强如能早些省(xǐng)悟,就不致于丢官弃职、气得不省(xǐng)人事了。 14、拗:这首诗写得太拗(ào)口了,但他执拗(niù)不改,气得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15、臭:臭气熏天的臭(chòu)是指气味难闻,无声无臭的臭(xiù)是泛指一般气味。 16、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ó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ó动词)人。 17、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òng)而散。 18、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19、差:他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点差(chā)错。 20、扎:鱼拼命挣扎(zhá),鱼刺扎(zhā)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一下。 21、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2、盛:盛(shèng)老师盛(shèng)情邀我去她家做客,并帮我盛(chéng)饭。 23、伧:这个人衣着寒伧(chen),语言伧(cāng)俗。 24、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25、伯:我是她的大伯(bó),不是她的大伯(bǎi)子。

小学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参考

小学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参考 第一学段 第一学段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在形式上提倡随文识字,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鉴于课文短小精美,建议采取以读代讲的方法,尽量能在一个课时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1—3分钟) 操作建议:注意研究教学的起点,紧扣单元主题和学生学习实际,可采用谈话、讲故事、猜谜语、多媒体课件(图片、歌曲、flash动画)演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创设情境,激趣导入。然后由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环节二]放手试读,整体感知(10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初读阶段的要求是让学生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这个环节既是读文,又是在课文这个大环境中识字的过程。应留给学生自己尝试读读文的时间,尽量通过潜能生的朗读来暴露面临的问题;进而发挥老师和优等生的示范作用以及小组合作的优势,使每一个人都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形式以朗读为主,把读书与识字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对词句的粗浅理解结合起来,把读书与解决课后习题结合起来,使学生多读而不觉得单调、厌烦,循序渐进地达到把课文读通、读好的目的。 [环节三]识字学词,识读结合(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以随文识字为主,在语境中走一个完整的来回。先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缩小语境,由短句到词语,再到生字,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有意识地识记。一般做法有:出示短语、词语、生字,学生自由尝试认读;同桌相互检查认读;集体活动测试等来巩固识字。 再把字放回到课文中,逐步扩大语境,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会认、适度理解以及会用的目的。要力求遵循寓识于读、识读结合的原则。要注重识字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识字。 一般做法:指名读课文,互读互评,纠正字音,带着问题读、表演读等。 [环节四]练习写字,注意笔顺(5分钟左右) 操作建议:要充分用好教材,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自主写字的水平,提升观察字形的水平,注意笔画顺序,在书写的实践中让学生自我提升。坚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练字时间,生字较多的课文能够分散练习。 一般做法:1、出示新字,学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是如何占位、分析交流易错的笔画;2、学生练写,由描红到临写,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指导;3、板演展示(师生评价——学生对照自评);4、巩固。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3分钟) 操作建议:要注重实效,从检测识字、写字或读课文入手。然后顺势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环节二]自主合作,达成目标。(8分钟左右)

最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总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精读课教学模式 精读课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第二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

中解决。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 此环节,还应根据学段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以确保有效性。

最新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

全国小学语文优质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 学实录 【教学实录】 第一教时 教师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昨天孩子们已经读过课文了): 读词语──书籍抽屉严峻散步勉强披散待了一会儿 再读课题,你们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请联系课文下面的批注和课文的第一段,(点明了时间,作者是李星华回忆的是李大钊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害了)教师: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 1943年 那么女儿回忆了父亲哪些事情,浏览课文,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学生浏览时间40秒) 学生交流:学生1讲了坚持流下来的事情,教师概括这就是讲了被捕前的事情 板书:

学生2:讲被捕时的事情教师:你刚才说这番话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父亲被捕时的情形 板书: 学生3:父亲视死如归,说明对党的信任 教师引导:这是被捕时还是被捕后的事情?谁来说说被捕后的情形 学生4:对敌人的不卑不亢,对家人的平静慈祥 板书: 教师: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时间顺序讲了一个个故事这些事情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老师也不例外,所以课前也做了预习,找了资料,播放课件,教师介绍(当时的形式和李大钊受刑时间40多个小时,但是……)我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读过,长大后也多次读过,但是每一次总是深深地打动我 教师:请你们默读课文,李大钊的哪些言行深深地打动了你,做批注 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了典型的批注方法(批注关键词语、关键句子,还有写了读后感受),

以这三位同学为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默读批注 教师点评:忠于党忠于革命,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等等,你们写的对的,但是李大钊也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也有血有肉,所以,他应该还有更丰富的感情,更真实的感情,请你们继续批注,写出真情实感,可以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不要把所有的话都写下来 四人小组畅所欲言,要求先告诉同学找到的是哪几个段落,然后再说说感受,要言之有据教师一直躬身其中,在巡视中指导 集体交流:哪些所说所做打动了你 学生1:第七自然段……事态发展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为了党组织瓦解…… 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读读,刚才那位同学说了两个意思,那你是从哪里看出事态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教师:你读读2~6段,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句子:军阀张作霖烧文件工友被捕(都说明局势严重)“只好烧”说明不得已“父亲含糊地回答我”与前面说的耐心慈祥比较,从中看出事态的严重“早出晚归”表面上写工作忙,那怎么看出严峻?忙的内容不一样了,他忙的是整理文件烧文件教师梳理学生的回答── 那么刚才那位同学,你在体会局势严重的同时,哪些词语打动你的心呢? (学生把“坚决地常”读重了) 教师:为什么? 教师:表面上是说父亲离开和留下的事情,其实离开意味着什么?留下呢?而父亲作这份选择他容易吗? 指名读第七自然段──自由朗读这段──指名朗读,教师:你在读“多么重要”为什么这么读?教师:这时候父亲的朋友、家人最想对他说什么?而这时候父亲是怎么回答呢?再读父亲的语言“我哪能离开呢?”的意思就是说?那干脆说:我不能离开你感受到什么? 再次集体朗读第七段 第二教时 教师:那被捕时父亲的哪些言行打动了大家呢? 交流:态度严峻与态度严肃比较读读13自然段,讲讲当时的情境 父亲面对敌人时的不慌不忙──

小学语文常用多音字趣味口诀

小学语文常用多音字趣味口诀 多音字是小学语文的重点,也是小学生的易错点。汉字的文化博大精深,有时候一个字有很多个读音,但是也有不同的字确实相同的读音,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不够,所以经常在这方面出错。 下面是106个汉语多音字,用一句话总结,好记又有趣。 1、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4、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 6、量:野外测量(liáng)要量(liàng)力而行。 7、沓:他把纷至沓(tà)来的想法及时写在一沓(dá)纸上,从不见他有疲沓(ta)之色。 8、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9、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0、曝:陈涛参加体育锻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校会上被曝(bào)光,他感到十分羞愧。 11、宁:尽管他生活一直没宁(níng)静过,但他宁(nìng)死不屈,也不息事宁(níng)人。 12、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é)在家和(huó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ò)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è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完整版)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天骄小学李丽君我从两个大方面谈一谈统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区别,第一是新教材内容上的新,第二是教法上的新。其中第一部分分为以下五点: 一是选文方面 选文方面是一个最直观的变化,先说一说统编版教材在课文数量上的变化。和原来人教版比较课文数量减少了,比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为29课。三年级下册,老版教材32课,新版28课。 课文数量减少,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格外重视。 二是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三是汉语拼音。在目录里很明显就能体现出来。到了三年级,没有识字单元,每册有一个习作单元,上册一个阅读单元,下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三是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四个“渠道”。 统编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呢?小学阶段有四个“渠道”。 第一,是教师教学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

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 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从三年级开始),对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和能力点,都有提示。 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两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 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 四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就有意识改变这种课型不分的状况,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五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部编版”语文教科书在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的读书兴趣。每册书中还有《快乐读书吧》板块,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以上的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与老教材的区别。 第二大部分分为以下七点: 一是汉语拼音的新定位 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