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茎

茎的主要生理功能输导作用支持作用贮藏功能营养繁殖同化作用茎的外形茎多为圆柱形,也有三棱形或四棱形芽的类型及构造芽是幼态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包括茎尖和节上(叶腋内)的分生组织及附属物茎的生长习性1. 直立茎,茎直立向上生长,如稻、麦、桃、梨等大多数植物的茎。
2. 缠绕茎, 茎本身不能直立向上生长,必须螺旋缠绕于其它物体上才能向上生长,如长豇豆、菜豆、牵牛等的茎。
3. 攀援茎, 茎也不能直立向上生长,而靠特化的结构攀援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上升,如豌豆的茎(叶卷须);葡萄的茎(茎卷须)等。
4. 匍匐茎, 茎平卧地面上,四向生长,并从节上产生不定根,如甘薯、天胡荽、连钱草等植物的茎。
5.平卧茎,茎平卧地面上,节上不产生根,如地锦等。
3. 茎的分枝方式分枝 , 是茎生长的形式,是芽活动、分裂和生长的结果单轴分枝:主茎顶芽的生长活动始终占优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各级分枝依次较小合轴分枝:主茎顶芽生长活动形成一段主轴后即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由下侧的一个腋芽代替主芽继续生长,又形成一段主轴,之后又停止生长或形成花芽,再由其下侧的腋芽接替生长,如此继续下去,因此,植物的主轴是由主茎和相继接替的各级侧枝共同组成假二叉分枝:主茎顶芽活动到一定的时间就停止生长或死亡,由顶芽下面的一对腋芽同时生长形成两个分枝禾本科植物的分蘖小麦茎的节间极短, 几个节密集在基部, 称分蘖节分蘖节上产生腋芽和不定根, 腋芽迅速生长形成分枝, 这种方式的分枝称为分蘖主茎上的分蘖称一级分蘖, 一级分蘖上产生的分蘖称二级分蘖,……分蘖发生在第几节上, 称为第几蘖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无效分蘖茎尖及其发育茎的发育原套—原体学说★茎顶端原分生组织可分为原套和原体两部分★原套位于表面,由一(单子叶)或几层(双子叶,多数两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组成★原套只进行垂周分裂, 扩大表面积, 不增加细胞层数★原体位于内方, 是一团排列不规则的细胞, 能进行垂周分裂和平周分裂, 使茎端体积增大★原套→原表皮→表皮★原体→基本分生组织→皮层(有些植物皮层由原套分化而来) →原形成层→维管柱1)叶的起源★叶由叶原基逐步发育而成★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叶原基发生在分生组织表面的第二或第三层细胞(单子叶植物由表层发生)★这些细胞平周分裂在茎侧面形成突起→叶原基2)芽的起源★顶芽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腋芽起源于腋芽原基★叶腋的一些细胞平周分裂在侧面形成突起→腋芽原基因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二或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2.2.3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1、初生结构:茎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组成的茎称为茎的初生结构表皮——初生茎最外一层细胞构成,具保护作用气孔—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表皮毛—形状和结构多样(单细胞或多细胞),功能为保护、降低蒸腾等皮层:占茎的比例小,茎中一般没有内皮层,有些植物茎皮层最内层富含淀粉,称淀粉鞘皮层厚角组织维管柱:内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多个维管束、髓和髓射线\ 维管束维管束类型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被子植物的茎发育到一定的阶段,茎中的侧生分生组织开始分裂、生长和分化•茎的加粗过程称为次生生长•由次生生长而产生的次生组织成为茎的次生结构1、茎的次生结构•(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及活动•(2)次生木质部•(3)次生韧皮部•(4)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和活动维管形成层的来源:初生分生组织中的原形成层,在分化形成维管束时,并没有全部分化,在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留下了一层具有潜在分裂能力的组织,即维管形成层(以后简称形成层),在初生结构中,它位于维管束的中间部分,即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因此,也称为束中形成层在维管束之间的髓射线组织中,相当于形成层部位的一些薄壁组织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束间形成层。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高中生物竞赛辅导)

原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一、顶端分生组织 位于茎与根主轴和侧枝的顶端。它们的 分裂活动可以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和叶, 使植物扩大营养面积。茎的顶端分生组织最后还产生生殖 器官。 二、侧生分生组织 位于根和茎侧方的周围部分,靠近器官 的边缘。它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形成层能使根和茎不断的增粗。 木栓形成层使长粗的根茎表面或受伤的器官表面形成新的 保护组织。 (只存在裸子植物和木本植物中,草本植物只有微弱的活 动或根本不存在) 三、居间分生组织 夹在多少已经分化了的组织区域之间的, 它是顶端分生组织在某些器官中局部区域的保留。 (水稻、小麦 拔节抽穗;葱,蒜剪去上部生长)
排水器:植物过剩的水分排到体表。吐水叶尖和叶边缘
蜜腺:分泌糖液的外部分泌结构,存在于许多虫媒花植物 的花部
内部分泌结构:分泌物不排到体外的分泌结构。
分泌细胞:细胞腔内聚集有特殊的分泌物。根据分泌物质的 类型可分为油细胞(木兰)、粘液细胞(仙人掌)、含晶细 胞(石蒜)、鞣质细胞(葡萄)和芥子酶细胞(白花菜) 分泌腔和分泌道:贮藏分泌物的腔和管道。细胞解体后形成 (溶生)如柑橘的叶子和果实黄色透明的小点:细胞中层溶 解,细胞相互分开(裂生)松柏类木质部的树脂道:两种方 式结合形成(裂溶生)芒果属叶和茎中的分泌道。 乳汁管:分泌乳汁的管状细胞。分为两类:无节乳汁管和有节 乳汁管。乳汁成分复杂蛋白质、单宁、植物碱等。罂粟含植 物碱、木瓜含木瓜蛋白酶。(初生壁,分布韧皮部)
导管
韧皮部:一种复合的组织,包含筛管分子或筛胞、伴胞、薄壁细胞,纤维 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与有机物的运输直接有关的是筛管分子和筛胞。 筛管与导管分子相似,是管状细胞,在植物体内纵向连接,形成长的细 胞行列。(被子植物)只具有初生壁 筛孔:在筛管的上下两端壁分化出许多较大的孔。 筛板 : 有筛孔的端壁。(上下紧密连) 筛域:在筛管分子的侧壁有许多特化的初生纹孔场(相邻紧密连)。 伴胞:在筛管的侧面有一个或一列伴胞相邻,伴胞与筛管起源于同一个 原始细胞的薄壁细胞,具有细胞核和各类细胞器,与筛管分子相邻的壁 上有稠密的筛域。 筛胞存在裸子和蕨类植物中,与筛管分子的区别,在于筛胞的细胞壁上 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没有P—蛋白体。 ( P—蛋白体是筛管分子中特有的结构,有不同形状管、细丝、颗粒。分 散在细胞质中,当韧皮部受干扰会聚集在筛管处形成粘液塞)
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叶分解

叶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功能繁殖功能叶的形态叶的组成叶片的形态脉序单叶和复叶叶序和叶镶嵌异形叶性1、叶的组成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叶片多为绿色扁平状,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场所不完全叶—缺少其中之一的叶2、叶的形态叶片的形态多种多样,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可作为识别植物和分类的依据叶片的形态-叶片形状一般指整个单叶叶片的形状,有时也指叶尖、叶基、叶缘等由于叶片发育的情况、以后的生长方向、长阔的比例、较阔部分的位置等存在差异叶片的基部即为叶基叶片的边缘即为叶缘脉序叶脉:是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和其他有关组织组成的,是叶内的输导和支持结构,叶脉通过叶柄与茎内的维管组织相连脉序:叶脉在叶片上呈现出各种有规律的脉纹的分布脉序主要有:平行脉、网状脉、叉状脉3、叶的类型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复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依小叶排列的不同状态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单叶与复叶的区别☐单叶的叶腋处有芽,复叶小叶的叶腋处则无芽☐单叶叶柄基部有托叶,复叶的小叶柄处无托叶☐单叶着生的枝上有顶芽,复叶总叶柄轴顶端无芽☐单叶在茎上排成叶序,复叶的小叶均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单叶落叶时,叶片与叶柄同时脱落;复叶常小叶先脱落,叶轴后脱落叶序和叶镶嵌叶序:叶在茎上都有一定规律的排列方式,有三种类型,即互生、对生、轮生叶镶嵌:叶在茎上的排列,不论是那一种叶序,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这种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叶的发育叶的发育开始于茎尖的叶原基。
叶原基形成后,起先是顶端生长,是叶原基迅速引长,接着是边缘生长,它形成整个叶的雏形,分化出叶片、叶柄和托叶几个部分。
在叶的发育过程中,不保留原分生组织,因此叶的生长有限。
叶的解剖结构1、 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叶片通常有腹面(近轴面)和背面(远轴面)之分腹面直接接受阳光照射,背面背光,使其背、腹面结构存在差异 就出现了被子植物叶片的结构表皮:通常由一细胞构成,但有些植物的表皮由一层以上的细胞构成叶片腹面为上表皮叶片背面为下表皮表面有皮毛、腺毛、异细胞和排水器,气孔器等叶肉:主要由同化组织构成,还有其他的细胞;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细胞长柱形,与表皮垂直,排列紧密,1-4层,多含叶绿体,光合作用强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有较大的细胞间隙,通气作用强叶脉:通常为网状,大小叶脉错综分枝主脉和较大的侧脉:由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厚角、厚壁组织等组成叶的生态类型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的叶1、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为了降低蒸腾、贮藏水分,出现以下特点:1.叶小型,表皮角质化程度高(角质层厚),表皮毛和蜡被发达;或呈复表皮,气孔下陷等。
植物生理学书

植物生理学书第一章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1.1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2 植物组织的类型和特征
1.3 植物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
2.1 光合作用
2.2 呼吸作用
2.3 矿质营养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1 种子萌发
3.2 植物生长素
3.3 开花过程
3.4 果实发育
第四章植物的运输
4.1 根系的结构和功能
4.2 维管束的结构和功能
4.3 液体运输
第五章植物的环境适应
5.1 温度适应
5.2 水分适应
5.3 光照适应
5.4 其他环境因素的适应
第六章植物的生理病理6.1 病毒性病害
6.2 细菌性病害
6.3 真菌性病害
6.4 非生物性病害
第七章植物的生物技术应用7.1 植物组织培养
7.2 基因工程
7.3 农业生物技术。
初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能够给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
初中一年级时,我们开始学习生物植物的基础知识,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对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态系统和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一年级生物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一、根根是植物的重要部分,它扎根于土壤,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根的结构包括主根和侧根。
主根通常较粗长,向下延伸,而侧根则是从主根分出的细小根。
根的主要功能有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以及储存养分等。
二、茎茎是植物的支撑结构,能够将水分和养分从根传输到其他部位。
茎的结构可分为直立茎和匍匐茎两种。
直立茎通常高耸向上,可以支撑植物的叶片和花朵。
匍匐茎则是指平铺在地面上,往往能够生根和发芽。
茎还具有储存和传输养分的功能。
三、叶叶是植物最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能够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叶的结构由叶柄和叶片组成。
叶柄是连接茎和叶片的部分,它能够将叶片暴露在适当的位置。
叶片通常比较薄而扁平,它们上面通常有细小的肋脉,这有助于叶片的支撑和传输养分。
叶的功能包括光合作用、蒸腾和呼吸等。
四、花花是植物生殖器官的一部分,它们吸引昆虫或其他动物参与传粉,以实现植物的繁殖。
花的结构由花萼、花瓣、花蕊和子房组成。
花萼是位于花的最外层,花瓣则是花的色彩部分,能够吸引昆虫。
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是植物进行的重要的生殖活动。
子房是位于花底部的结构,内部通常含有胚珠。
花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有性繁殖和吸引传粉媒介。
五、果实果实是花受精后形成的结构,它们将植物的种子包裹在内,并帮助种子传播。
果实的结构多种多样,形状也各异,有坚果、蓇葖果、苹果等。
不同的果实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分散种子,如风散、动物传播和自力分散。
果实的功能主要是保护种子,以确保植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去。
六、种子种子是植物进行传播的重要部分,它们通常由果实包裹着。
种子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发芽并长成新的植物。
种子的结构包含种皮、胚乳和胚珠。
植物六大器官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六大器官形态结构特点植物是一类具有自养能力的生物,与动物相比,植物的结构和形态更加多样和复杂。
植物的器官是指植物身体上具有特定功能的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等六大器官。
每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特点,下面将详细解释每个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并对其进行扩展描述。
1. 根:根是植物的吸收和固定器官,通常生长在地下。
根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分枝和毛细根。
分枝根能够增加根系的表面积,以便吸收更多的水和养分。
毛细根则是根的表皮上生长的细小毛状结构,能够增加根的吸收面积,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率。
根还具有根冠和根尖,根冠是根的最顶部,主要负责吸收养分,根尖是根的最末端,主要负责根的延伸和生长。
2. 茎:茎是植物的支撑和传导器官,通常生长在地上。
茎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节间和叶痕。
节间是茎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部分,茎的延长主要通过节间的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实现。
叶痕是茎上叶片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可以用来确定茎的年龄和生长情况。
茎还具有叶腋和节,叶腋是茎和叶片之间的角部,通常会长出花和果实,节是茎上的横隔部分,可以调控茎的生长和分化。
3. 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和呼吸器官,通常生长在茎的侧面。
叶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叶片和叶柄。
叶片是叶的扁平部分,主要负责光合作用,叶片的形状和结构会因植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而有所差异。
叶柄是叶和茎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使叶片更好地接收阳光。
叶还具有叶脉和气孔,叶脉是叶片内的血管系统,用来输送水分和养分,气孔是叶片表面的小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
4. 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通常生长在茎的顶端。
花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花瓣、花萼、花蕊和花托。
花瓣是花的彩色部分,主要吸引传粉媒介来传播花粉。
花萼是花的外层包裹物,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产生花粉,花丝支撑花药。
花托是花的基部,用于支持花的其他部分。
5. 果实:果实是植物的结果器官,通常由花受精后发育而成。
果实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果皮、果肉和种子。
植物形态学中的根茎和叶的特征与功能

植物形态学中的根茎和叶的特征与功能植物形态学中的根、茎和叶的特征与功能植物形态学是研究植物体各部分形态结构特征的学科,在其中根、茎和叶是植物体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下面将就根、茎和叶的特征与功能进行详细讨论。
一、根的特征与功能根是植物体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植物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并保持植物的稳定。
1. 特征- 结构:根一般由根尖、根毛、根冠和根系构成。
根尖是根的生长区,根毛是根用来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根冠则是根系与茎的连接部分。
- 形态:根的形态多样,有直根、须根、支根等不同形态。
直根为主要根向下延伸生长,须根则呈束状向四周发展。
- 分化:根的分化主要表现在根头和根冠部分,根头负责导向和钻进土壤中,根冠则支撑整个根系。
2. 功能- 吸收水分和养分:根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并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 固定植物:根系将植物稳定固定在土壤中,防止植物被风吹倒,同时提供了植物对大部分物质的吸收。
二、茎的特征与功能茎是植物体上部的主要器官,具有支持叶、花和果实的功能。
1. 特征- 生长方式:茎的生长方式有匍匐茎、直立茎和攀援茎等不同类型。
匍匐茎在地面上爬行生长,直立茎直接从土壤中伸出,攀援茎则用来攀附和攀爬周围的物体。
- 分枝:茎能通过分枝增加叶片的数量,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 纹理:茎的纹理能够反映植物的年轮,为古生物学家和古气候学家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2. 功能- 支持植物体:茎能够支撑叶片、花朵和果实,使其能在适当的位置接受阳光和水分。
- 运输物质:茎内存在维管束,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到植物的其他部分,并将光合产物从叶片输送到茎顶和根部。
- 光合作用:茎的绿色部分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
三、叶的特征与功能叶是植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也是植物中最多样化的器官。
1. 特征- 结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和叶脉构成。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 试述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与国民经济进展中的意义?2. 如何才能学好植物生物学?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名词解释原生质与原生质体染色质与染色体质膜与膜系统胞间连丝传递细胞细胞周期微管束通道细胞纹孔后含物二、简答题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2.简述植物细胞汲取矿质元素的方式及过程。
3.简述植物的复合组织。
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要紧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三、思考题1.从输导组织的结构与构成来分析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高级?2.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二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一、名词解释上胚轴与下胚轴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外始式与内始式叶迹与叶隙根瘤与菌根分蘖与蘖位年轮树皮凯氏带芽鳞痕离层泡状细胞叶镶嵌共质体叶枕射线二、简答题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含哪几部分?有胚乳种子与无胚乳种子在构造上有什么不一致?2.什么是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3.根尖能够分为什么区域?其特点是什么?生理功能是什么?其相互联系是什么?4.侧根是如何形成的?简要说明它的形成过程与发生的位置?5.根的初生结构横切面可分为几部分?属于什么结构?6.一棵"空心"树,为什么仍能活着与生长?7.什么是茎尖、茎端、根尖、根端?各有何区别?8.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是如何的?9.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散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10.旱生植物的叶在其构造上是如何习惯旱生条件的。
11.简述叶与芽的起源过程。
12.如何区别单叶与复叶?13.通常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14.什么是中柱?中柱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三、思考题1.什么是枝条?通常茎有什么分技的形成?熟悉分枝的形式对农业或者园艺整枝修剪工作上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
2.根、茎、叶都有什么变态?什么变态的营养器官要紧具有储藏的作用?它们在有用上的价值如何?试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根系:凡主根粗壮发达,主根和侧根有明显 区分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可编辑版
6
可编辑版
7
2. 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和须根系
可编辑版
18
4. 成熟区(maturation zone) 根毛区表面密被根毛,增大了根的吸收
面积,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位置: 紧接着伸长区,表皮常着生根毛; 特点: 各种细胞已停止生长并分化成熟; 根毛: 表皮细胞外壁延伸而成,呈管状; 作用: 根的吸收。
可编辑版
19
类型之一:
维管柱(vascular cylinder)、皮层 (cortex)、根冠(root cap)起源于各自 独 立 的 原 始 细 胞 。 表 皮 (epidermis) 源 于皮层或者源于根冠原始细胞。
第三章 植物器官的 形态结构、发育与生 理功能
可编辑版
1
第一节 根的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可编辑版
2
▪ 一、根的生理功能 ▪ 二、根的形态 ▪ 三、根的结构 ▪ 四、根系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
可编辑版
3
一、根的生理功能
根是植物适应陆地生活,一 般分布于地下的营养器官。一株 植物地下所有的根总称为根系。
可编辑版
28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根的成熟区的各种结构都是由初 生分生组织分化而来的,因此也称为初 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明显 地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个部分。
可编辑版
29
可编辑版
30
可编辑版
31
可编辑版
32
根
的
横
向
切
片
图 可编辑版
33
1. 表皮
表皮包围在成熟区的最外方,常由一 层细胞组成。
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与角质膜均薄,适 宜水和溶质渗透通过,部分细胞的细胞壁 还向外突出形成根毛,以扩大吸收面积。
可编辑版
34
表皮
可编辑版
35
2. 皮层
皮层是由多层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有些植物皮 层的最外一层或数层细胞形状较小,排列紧密,称 为外皮层,当根毛枯死表皮脱落时,外皮层细胞壁 栓化起暂时性保护作用。皮层最内方的一层细胞叫 内皮层,其细胞排列紧密,各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 横壁有带状的木化和栓化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
可编辑版
36
可编辑版
37
可编辑版
38
皮层
可编辑版
39
3. 维管柱
中柱是皮层以内的中轴部分,由原形成层分 化而来,可分为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 部和薄壁细胞四个部分,少数植物还有髓。
可编辑版
4
根系的主要生理功能:
1. 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营养物; 2. 固定植物; 3. 储藏营养物和利用不定芽进行繁殖; 4. 某些氨基酸和植物碱的合成; 5. 根系分泌物造成的根系微生物可增强植物的代 谢、吸收和抗病等。
可编辑版
返 回5
二、 根的形态(自学)
1. 定根(normal root)和直根系(tap root system)
可编辑版
12
可编辑版
13
1. 根冠 (root cap)
位置:根的尖端 形态:一般为圆锥形 组成:排列不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 作用:保护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和帮助正在 生长的根较顺利地穿越土壤并减少损伤; 根冠中淀粉体的作用:平衡石的作用,使 根垂直生长。
可编辑版
14
2. 分生区 (meristematic zone)
可编辑版
23
可编辑版
24
(二)根的初生结构(primary structure)
初生生长(primary growth):植物体的 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 增生和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
初生组织(primary tissue):初生生长过 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
可编辑版
25
初生结构
(fibrous root system)
由植物的茎、叶、老根等处形成的根 叫不定根。须根系主要是由茎基部产生的 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它的主根生长缓慢或 停止生长。 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可编辑版
8
可编辑版
9
可编辑版
10
可编辑版
返11回
三、根的结构 (一)根尖分区
从纵切面看,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根冠、 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成熟区)四个区。
分生区也称为生长点,大部分被根冠包围。分 生区由一群分生组织细胞组成。分生区前端由具有 持续分裂能力的原分生组织组成,后面由初生分生 组织组成。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分裂而来, 细胞分裂能力逐渐减弱,并进行初步分化,最外层 的初生分生组织称为原表皮层,中央部分是原形成 层,两者之间的为基本分生组织。
可编辑版
15
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又称为顶端 分生组织。在许多植物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中 心部分,有一群分裂活动甚弱的细胞群,称为 不活动中心或静止中心(quiescent centre)。
可编辑版
16
可编辑版
17
3. 伸长区 (elongation zone)
伸长区基本上属于初生分生组织,但 向着根毛区方向分裂活动愈来愈弱,细胞 普遍伸长,出现明显液泡。细胞分化程度 逐渐加深,靠近根毛区端原生韧皮部的筛 管和原生木质部的导管先后出现。
表皮(epidermis):保护组织 皮层(cortex):薄壁组织为主 维管柱(vascular cylinder):输导组织为主
可编辑版
26
可编辑版
27
根初生结构的特点:
•表皮特化产生根毛; •内皮层特异性的加厚,形成凯氏带; •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有的植物的根有髓; •中柱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初生木质部呈星芒状,初生韧皮部呈束状,二者相间排列;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均为外始式发育方式,原生在外, 后生在内; •原、后生木质部导管(或管胞)类型有差别。
可编辑版
20
类型之一
可编辑版
21
类型之二:
维管柱、皮层、根冠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细 胞,或皮层、根冠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细胞。
原始细胞——经过不断更新始终保留在分 生组织中具分生能力的细胞。
排列方向的一些术语:
横向面、径向面和切向面; 横向分裂(transverse division)、径向分 裂 (radial division) 和 切 向 分 裂 (tangential division); 横向壁、径向壁和切向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