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知识教案

合集下载

人防安全教案初中

人防安全教案初中

人防安全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人民防空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使学生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人民防空的组织实施3. 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人民防空的概念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战争时期,如何保护自己吗?(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内容。

(三)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人民防空的理解和看法。

2. 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实例分析1. 教师通过播放战争时期人防安全的实例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民防空的重要性。

2.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人民防空在战争中的作用。

(五)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 教师讲解人民防空的组织实施方法。

2. 学生学习人民防空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人民防空演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防空的重要性。

2. 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人民防空心得体会。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民防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人民防空演练中的表现。

3. 家长对学生的人民防空学习情况的评价。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查找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树立人民防空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战争时期提供自我保护和自救护救的能力。

人民防空知识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国防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防空的定义和意义2. 人民防空的组织和领导3.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4. 人民防空的方法和措施5. 人民防空的法律和法规三、教学重点1. 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人民防空的组织和领导体系3. 人民防空的方法和措施四、教学难点1. 人民防空的法律和法规2. 如何在实际情况下运用人民防空的方法和措施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意义、方法和措施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防空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人民防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进行人民防空演练,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人民防空知识教材、案例、相关法律法规等。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白板、教学PPT等。

3. 实践道具:人民防空演练器材、防护装备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人民防空的定义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人民防空的组织和领导体系,让学生了解国家对人民防空的重视和管理。

3. 案例分析:分析人民防空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就人民防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5. 实践操作:进行人民防空演练,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人民防空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人民防空演练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人民防空设施,加深对人民防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人民防空教案精编版

人民防空教案精编版

人民防空教案精编版教案标题:人民防空教案精编版教案目标:1. 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的防空意识和应急能力。

教学内容:1. 人民防空的概念和重要性;2. 防空设施和措施;3. 防空演练和应急处理;4. 防空知识的普及。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对人民防空的了解和认识。

2. 提问:你认为人民防空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是什么?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介绍人民防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防空设施和措施,如防空洞、防空警报、疏散逃生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防空演练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案例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和总结。

四、防空演练(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防空演练,包括防空警报的响起、疏散逃生等环节。

2. 观察和评估: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对演练进行评估和总结。

五、知识普及(15分钟)1. 教师讲解一些常见的防空知识,如防空警报的声音和意义、防空设施的使用方法等。

2. 学生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问与防空相关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人民防空知识和技能。

2. 反思: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反思自己在防空演练中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课件;2. 防空演练场地和设备;3. 防空知识宣传资料。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防空演练中的表现;2. 学生小组分享和案例分析的质量;3. 学生的个人总结和反思。

拓展活动:1. 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员进行防空知识讲座;2. 组织学生参观防空设施,增加实践经验;3. 开展防空知识竞赛或模拟演练活动。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和案例资料;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演练,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3. 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4.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防空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国防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防空的概念与意义2. 人民防空的组织与实施3. 人民防空的基本措施4. 人民防空警报的种类与识别5. 人民防空应急行动的程序与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意义、组织、实施、措施、警报识别及应急行动程序与方法。

2. 教学难点:人民防空警报的种类与识别,人民防空应急行动的程序与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意义、组织、实施、措施、警报识别及应急行动程序与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民防空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民防空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问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人民防空的组织与实施、基本措施、警报种类与识别、应急行动程序与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人民防空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民防空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问答,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人民防空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对人民防空知识进行系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意义、组织、实施、措施、警报识别及应急行动程序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互动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知识竞赛:组织人民防空知识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模拟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人民防空应急行动的模拟演练,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民防空知识教材。

2. 课件:人民防空知识课件。

3. 视频资料:人民防空知识相关视频。

人防教育教案

人防教育教案

人防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意义。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空技能和应急自救方法。

3、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人民防空的概念、任务和作用。

(2)常见的空袭武器和空袭方式。

(3)防空警报的识别和应对方法。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防空知识和技能。

(2)如何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演练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战争或空袭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然后提问学生对空袭和人民防空的了解程度,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人民防空的概念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政府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是现代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2)人民防空的任务人民防空的任务主要包括: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平时组织人民群众开展防空袭准备,战时组织实施防空袭斗争。

(3)人民防空的作用人民防空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国家的国防实力,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4)常见的空袭武器和空袭方式常见的空袭武器包括导弹、炸弹、飞机等。

空袭方式主要有空袭警报、轰炸、扫射等。

向学生介绍这些空袭武器和空袭方式的特点和危害,让学生对空袭有更清晰的认识。

(5)防空警报的识别和应对方法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鸣36 秒,停 24 秒,反复 3 遍为一个周期,时间 3 分钟;空袭警报:鸣 6 秒,停 6 秒,反复 15 遍为一个周期,时间 3 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3 分钟。

向学生讲解每种警报的含义和应对方法,让学生在听到警报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人民防空的准备工作?(2)如果遇到空袭,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3)如何向身边的人宣传人民防空的知识和重要性?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教案:《人民防空》知识教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防空知识读本》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人民防空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人民防空的定义:人民防空是指在战争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

2. 人民防空的任务:预防战争危害,减轻战争灾害,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 人民防空的作用:提高国家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定义、任务和作用,增强国防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安全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人民防空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防空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2. 教学重点:人民防空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人民防空知识读本》。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战争片段,让学生了解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引出人民防空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让学生阅读《人民防空知识读本》第一章,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 例题讲解:通过人民防空实例,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措施和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答有关人民防空的问题。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人民防空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人民防空的定义2. 人民防空的任务3. 人民防空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人民防空的认识。

答案:人民防空是指在战争或其他紧急情况下,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

人民防空的任务是预防战争危害,减轻战争灾害,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防空的作用是提高国家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初中人防知识教案

初中人防知识教案

初中人防知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历史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关心国防、支持人防建设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防空、防灾、自救、自护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

2. 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

3. 对空袭、突发灾害的应对方法。

教学难点:1. 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

2. 对空袭、突发灾害的应对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3. 实物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有专门的国防建设吗?那么,你们听说过人民防空吗?”2.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

二、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人民防空的定义:人民防空是指在战争、敌对行动、恐怖袭击等情况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一项综合性防御活动。

2. 介绍人民防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三、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15分钟)1. 讲解防空警报的种类和特点。

2. 示范如何识别防空警报信号。

3. 学生练习识别防空警报信号。

四、对空袭、突发灾害的应对方法(20分钟)1. 讲解空袭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应对空袭的方法和技巧。

3. 讲解突发灾害的应对方法,如地震、洪水等。

4.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和建议。

3. 强调学生关注国家安全,积极参与人民防空建设。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人防设施,如人防地道、人防警报站等。

2. 开展人防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人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邀请人防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人防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历史和作用,掌握了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和对空袭、突发灾害的应对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防知识教案初中

人防知识教案初中

人防知识教案初中课程名称:人民防空教育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历史和作用,提高国防观念。

2. 培养学生掌握防空、防灾、自救、自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增强学生关心国防、支持人防建设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2. 人民防空的历史和作用3. 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4. 对空袭、突发灾害的应对方法5. 支持人防建设的重要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民防空的认知和理解。

二、人民防空的历史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人民防空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防空的发展历程。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人民防空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20分钟)1. 教师介绍防空警报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防空警报信号。

2. 学生实际操作,验证自己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能力。

四、对空袭、突发灾害的应对方法(25分钟)1. 教师讲解空袭、突发灾害时的应对方法,包括疏散、防护、自救等。

2. 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学会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第二课时:一、支持人防建设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阐述支持人防建设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支持人防建设的理念。

二、人民防空宣传教育(15分钟)1. 教师介绍人民防空宣传教育的方式和渠道,引导学生关注人防动态。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人民防空宣传教育活动。

三、总结与反思(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对人防教育的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民防空的基本概念、历史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防空警报信号的识别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学生对人防建设的关注和支持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防空知识教案第一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引言: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

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

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

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

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不变的规律。

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

更重要的是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

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

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手段多,武器性能好,空袭强度高,准确性高。

如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太空有侦察卫星、空中有侦察飞机为其侦察,有预警飞机为其导航,并对伊拉克实施电子干扰,使伊拉克指挥系统瘫痪。

用B-52、F-117A、F-111等轰炸机,各种舰载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发起空袭。

使用了远程精确制导的战斧导弹、集束炸弹、钻地炸弹、高爆子母弹、电磁脉冲炸弹等。

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使伊拉克沦陷了。

这也说明今后高科技战争中,空袭不仅作为战争的作战样式之一,而是成为战争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防空袭的重要性。

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防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 99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

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

一、人民防空的任务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

(外国称民防)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解除警报:鸣3分钟。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包括战时和平时。

战时:适时发放防空警报;及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掩蔽;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情况并指导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配合城市防卫作战。

平时:结合城市建设,修建人防工程;同有关部门拟定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制定防空袭预案,进行疏散地域建设;整组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使其在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发挥骨干作用,以锻炼提高战时救护和抢修能力;对公民进行人民防空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人民防空的作用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现代战争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破坏性巨大。

因此,在战争中只有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才能争取主动,持久抗敌。

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的日本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精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但中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具有较大的战争潜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子,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所以战争潜力的大小,决定了战争能否持久,而人民防空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人力物力,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力措施。

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由中央、各省、地区、市、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负责。

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保卫好城市,也就是保存了战争潜力。

所以,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保障和物资储备,是反空袭的要塞。

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一个国家人防工作的好坏,是敌人发动战争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人防工程完备、警报系统先进、防空组织严密、人民防空素质高等,这都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起一定的威慑作用。

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通过防空教育,使同学们了解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高科技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民的危害。

一旦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担负起建设、保卫祖国的责任。

2、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

通过学习,能使同学们懂得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性能及特点,学会防护动作,能制作简易防护器材,会使用人防工程掩蔽,一旦受伤的自救互救技能等。

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较好地保存自己。

如非典时期。

3、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防空知识是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有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充分的实践性。

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

练习:1、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3、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教学目的: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

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

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重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难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引言: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

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

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

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

一、核武器1、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原子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使核装料迅速达到临界状态,中子撞击重原子核,一个原子核裂变成两个,两个原子核裂变成四个等,使核装料内发生裂变链式反应,并猛烈释放能量。

从核点火到裂变链式反应熄灭是裂变放能阶段,只需要十分之几微秒。

氢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发生裂变链式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氘化锂在高温、高压和中子作用下,锂即产生氚,随之氘氚迅速聚合,放出高能中子和巨大能量,引起比原子弹更为猛烈的爆炸。

由于聚变反应须在极高温度下才能进行,氢弹也叫做热核武器。

不管是裂变反应还是聚变反应,在核反应的瞬间都能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也可制成地雷使用。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炸药)当量来表示。

1当量= 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核武器按当量大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

2、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

空中爆炸:闪光→→火球→→颜色逐渐变暗,从地面吸起一股尘柱,尘柱越升越高,和烟云结合在一起,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面爆炸:闪光→→半球形火球→→颜色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一起由地面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1、光辐射⑴、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

辐射出来的光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的多。

它以光速直线传播,作用时间只有8~15秒钟。

⑵、光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光辐射能烧伤无防护人员的眼底和皮肤;吸入灼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使易燃物体起火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区。

2、冲击波⑴、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

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比声速快,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⑵、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在超压的挤压作用下,使人体内脏损伤,耳膜破裂。

动压可把人员抛出一定距离,引起脑损伤、骨折。

在超压动压作用下,使建筑物倒塌和物体的抛出,还会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

3、早期核辐射⑴、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放射出来的γ射线和中子流。

它与X光相似,以光速直线传播,穿透力强。

⑵、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早期核辐射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体,穿透人体破坏组织细胞,当射线照射身体,杀死细胞到达一定成都时,人就会得放射病。

表现为头痛、恶心、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白血球减少、脱发等症状。

还会使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同样对人员造成伤害。

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暴光、化学药品失效,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4、核电磁脉冲⑴、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公里,作用时间极短。

⑵、核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对人、畜没有杀伤作用,但对通信器材、电气设备有破坏作用,可造成电脑硬盘及电子元件毁坏,使系统不能工作。

5、放射性沾染(1)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和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

作用时间长,可达几小时,甚至几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