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人际关系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 沟通方法

第十二章  沟通方法

第一节 沟通的条件与方式
二、沟通的条件 1、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应完整、准确。 2、接受者能接受到完整信息并能够正确理解 这一信息。 3、接受者愿意以恰当的形式按传递过来的信 息采取行动。
第一节 沟通的条件与方式
三、沟通的模式和步骤 1、信息发送者明确要进行沟通的信息内容。 2、信息发送者要把信息转换成一种双方都能 够理解的符号。 3、通过媒介,信息发送者将信息符号传递给 接受者。 4、接受者根据这些信息符号传递的方式,选 择相对应的接受方式接受这些信息符号。
缺乏沟通是产生代沟的根本原因
现代父母的苦恼:爱孩子却无法走近孩子 的心灵,无法将自己的爱有效地传递给孩 子,付出的是爱而回收的却是仇恨,这是 人世间最痛苦的感受了。
第一节 沟通的条件与方式
一、沟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1、沟通把组织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从而使组织得 以与时俱进。 2、对组织内部来说,沟通是使组织成员团结一致、 共同努力来达成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 3、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途 径。 人们进行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节 组织沟通
二、组织沟通形式 1、在正式沟通中 (1)由上而下的沟通:信息按照组织上下级的隶 属关系,从较高的组织层次向较低的组织层次传 递的形式。 权威性、指令性 (2)自下而上的沟通:信息按照组织上下级的隶 属关系,从较低的组织层次向较高的组织层次传 递的形式。 民主性、主动性
三、沟通的模式和步骤
5、接受者将这些信息符号转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信 息,了解和研究所收到的信息的内容和含义。 6、接受者把接收到的或所理解的信息再反馈到发送 者那里,供发送者核查。 7、发送者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再发出信息,肯定原 有的信息传递,或指出已发生的某些偏差并加 以纠正。 8、接受者按所接收到的信息采取行动,或作出自己 的反应。

管理心理学:第十二章 沟通与冲突

管理心理学:第十二章 沟通与冲突
2020/10/2 17
六、人际沟通的改善
(二)改善人际沟通的注意事 项 1、培养和提高人际敏感性 尊重、体贴他人,不强人所难 2、对他人有包容的态度 求同存异,允许不同观点存在 3、尊重客观事实 兼听则明,不听一面之词(冲 突时) 4、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5、提高倾听的艺术 尼柯斯:70%的时间在沟通, 30%说,40%听 不良习惯10种: 心不在焉 姿势吸引忽略所讲内容 意见不同,过分激动
2020/10/2 9
(三)根据沟通双方的地位是否互换分类 1、双向沟通:及时反馈 2、单向沟通:报告、指示
2020/10/2 10
3、双向沟通与单向沟通的比较 莱维特实验:一张纸上画出一系列依次连接的长方形,连接有规则。 单向沟通:背对,不能发问 双向沟通:面对,有视觉交流,可以提问 (1)速度上,单向更快 (2)正确性:双向更准 (3)秩序性:单向安静规矩 (4)双向沟通,信息接受者对自己的判断更有信心,信息发送者有 较大心理压力,有批评。增进了解。 (5)准备:双向需要随机应变,单向需要 如何选择: (1)双向沟通:要求正确性高、重视成员人际关系,处理陌生新问 题 (2)单向沟通:重视快速和秩序,例行公事,领导者如经验不足且 想保全权威
2020/10/2 4
二、人际沟通的类型
(一)根据组织系统分类 1、正式沟通 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 (1)上行沟通:汇报、意见反映 (2)下行沟通:指示、命令 (3)平行沟通:同层级间 2、非正式沟通 私人交谈、小道消息
2020/10/2 5
沟通的方向:向上还是向下或是平行
如果你不是头头,重点是 学会向上沟通,如何与上 司沟通
司如何如何做。 提出问题,同样提出解决方案。
2020/10/2 7

最新人际关系与沟通——第十二章 怎样与同事沟通幻灯片

最新人际关系与沟通——第十二章  怎样与同事沟通幻灯片

四、评分细则
One 基础管理 (32分)
按规划要求建设,房屋(住宅)及配套设施投入使用 1` 已办理接管验收手续 1` 由一家物业管理企业实施统一专业化管理 1` 建设单位在租售物业前,与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管理合同,双方 责权利明确 1` 在房屋租赁合同签订时,购房人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 议,双方责权利明确 2` 建立维修基金,其管理、使用、续筹符合有关规定 1` 房屋使用手册、装饰装修管理规定及业主公约等各项公众制度完善 2`
九、切记经济AA制 十、切勿传出绯闻
十一、切忌沟通错位
自我检测项目: 1.与同事沟通的要领是什么? 2.同事间交往与沟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同事间沟通为什么要用商量、讨论的方式? 4.你在与同学交往与沟通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自
己去改善?
按国优标准的 区优考评
一、物业管理公司 参评的意义
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规范与发展 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企业品牌形象 为发展商招徕更多的客户
花盆内有无杂物;消防通道;天台卫生;公共空间死角;沙井、下水 道

消防系统 测试烟感灵敏度及消防控制中心应急反应能力;消防栓内设备、封条及
检查时间等
电梯
紧急停梯测试;遮住监控录像头;紧急呼叫
二次供水水池 水池密封性;卫生情况
制度
抽查员工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应急措施、应急电话等
原始记录 抽查巡查表(电房、机房、楼道);信息处理情况及处理结果
五、切勿拉帮结派 要明白,只要你跟某同事结了党,他的敌人也立
即成了你的敌人,他的朋友却未必会跟你做朋友。 六、切勿过分表现自己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
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 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七、切勿年少轻狂

关系决定成就_第十二章 关系中的“粘、走”之道

关系决定成就_第十二章 关系中的“粘、走”之道

所谓关系中的“粘、走”之道,就是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关系应该再接再厉地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应该立即抛弃。

我们知道没有一辈子的朋友,也没有一辈子的敌人,不可能有一个人一辈子都可以帮助你,而你也不可能永远都是谁的贵人、帮手。

而这就意味着大浪淘沙,你需要淘汰那些不能帮助你、反而破坏你计划的人,同时还应该积极去寻找那些可以给你带来新力量的人。

当然,同时你也会遭到朋友的同等待遇,或淘汰或继续保持、巩固与他们的关系。

对于交到侯赢这个朋友这件事,信陵君就大玩了一把“粘”的功夫。

因为侯赢不相信像信陵君这种侯门公子会真的把自己这种穷老头子当座上客,于是就故意羞辱他。

可是不明就里的信陵君却矢志不渝,想方设法地“粘”他,直到侯赢改变心意,答应赴会,做自己的朋友为止。

“粘、走”之道就是该放的就放,该抓的就抓。

只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交到真正知心知意的朋友,才能最终让你的一切发展走上高速路。

关系中的舍得之道5元钱每个人都拥有,但当你拥有一万元、一百万元、一千万元的时候,你还会以5元钱的标准衡量和看待自己吗?马来西亚有一家钢铁厂经营不景气,亏损高达1.5亿美元。

首相找到了华籍企业家谢英福,请他担任公司总裁,他爽快地答应了。

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钢铁厂债务重重,生产设备落后,员工凝聚力涣散,是一个巨大的洞,根本无法用金钱填平。

但谢英福却坦然对媒体说:“当年我来到马来西亚时,口袋里只有5元钱,是这个国家让我获得了成功,现在如果我失败了,那就等于损失了5元钱。

”年近六旬的谢英福从别墅里搬出来,住进了那家破败的钢铁厂。

三年后,工厂起死回生,开始大量创造财富。

太在乎得失,就会束缚手脚,而不计较得失则能会大显身手。

坦然看待得失,才能坦然看待成败,才能坦然面对困境,也能扭转败局。

在人际关系上也一样,如果光注重从对方那里得到,你就会失去更多,反之如果你给予对方的多,对方就会给予你更多。

因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遵循守恒定律,舍得也一样,在你舍弃的同时,你也有得;同样,你得到了一样东西的同时,你也会失去一样东西。

人际沟通第十二章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际沟通第十二章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德育目的:在生活中理论和学习,不断进步 自己的沟通才能,建立和谐的学习、工作和 生活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口语沟通协调人际关系
难点
求职技巧
第一节 通过口语沟通协调人际关系
一、应酬
早安
应酬就是说些问寒问暖的客套话, 一般用于交谈开场,在人际交往 中,有打破僵局,缩短人际间隔 的作用。应酬用语有以下几个特 点:
一语双关的广告语
• 人类假如失去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公司广告语 • 咳〔刻〕不容缓,请用桂龙——桂龙药业 • 补血,我就服红桃K • 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心〕——奔腾 • 特步,非〔飞〕一般的感觉! • 某打字机的广告语——不打不相识 • 买保险,就是买平安——平安保险 • 某石灰厂广告——白手起家 〔白手的原意是指空手,这里
第一节 通过口语沟通协调人际关系
二、赞美
赞美,是日常社交活动 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沟通 语言。孩子得到父母的 称赞,会心花怒放;学 生受到学校、老师的表 彰会发奋学习;下级听 到上级的夸奖,也会兴 奋不已,更加努力工作。 因此,理解和掌握一些 使用赞美词、恭维话的 根本要求,对改善人际 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五、幽默
幽默就是引人发笑并且意味深长的意思。它是对事 物矛盾机敏的反映,是智慧的闪现,是充满自信的 表现,它在引人发笑的同时,还具有促人考虑的成 效。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言谈具有幽默感呢?
第一节 通过口语沟通协调人际关系
1.一语双关
利用一个词的 语音和语义同 时关联两种不 同的意义并进 展曲解的方法。
下马
从前,有位县官带着随员骑马到王庄去处 理公务。走到一个岔路口,不知如何定, 正好遇见一位农夫,县官大声问道:“喂, 老头,到王庄怎么走?〞那农夫不理不睬, 只是赶路。县官大声要他停下,农夫说: “我没时间,我要去刘庄看一件古怪的事 儿。〞县官问:“什么古怪的事儿?〞农 夫一板一眼地说:“刘庄有匹马下了一头 牛。〞“真的?马怎么会下牛呢?应该下 马才对啊!〞县官感到莫名其妙,农夫煞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其中,《十二章》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修身养性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对《十二章》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1.仁:《十二章》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

孔子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的品质,即关心他人、善良、宽容、谦虚等。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待他人要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2.人际关系:《十二章》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关心、帮助,以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他提倡“和而不同”的观念,即在保持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追求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3.学习:《十二章》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石,是修身养性的途径。

他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观点,认为学习应该是持续不断、有目的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4.修身养性:《十二章》中还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人首先要修身,使自己的心性得到改善和提高。

他提出了“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观点,即君子应该追求道德和理想而不是追求物质利益。

5.教育:《十二章》中还涉及到教育的问题。

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他提出了“教而不厌”的观点,强调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持续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和能力。

6.知行合一:《十二章》中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知识与行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自己和社会。

他提出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观点,强调通过回顾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行动。

7.君子:《十二章》中对君子的要求进行了描述。

君子是儒家思想中道德高尚的人,具备仁、义、礼、智等品质。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追求道德和理想,以身作则,对他人负责,为社会作出贡献。

8.礼:《十二章》中还涉及到礼的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解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解析
《论语十二章》是《论语》中的一篇,本篇共有十二章,主要记录了孔子
言论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一些知识点解析:
1.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是孔子及其学生的言传身教的记录,通过对话和言论展示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注重道德修养,认为人应该以德为先,
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培养人格品质:《论语十二章》中的对话强调了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人应该谦虚、守信、勤奋努力,并遵循礼仪规范。

3. 学习方法:孔子强调了对学习的重视和勤奋的态度。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反复读书、思考和实践。

4. 人际关系:《论语十二章》中的对话也涉及到人际关系的问题。

孔子认为人应该尊敬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并注重礼貌和谦虚。

5. 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言传身教和互动对话。

通过对话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自主思考。

总之,《论语十二章》通过展示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阐述了孔子的教
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强调了道德修养、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成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1页/共1页。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汇总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汇总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汇总《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

其中第十二章是《论语》中的一章,共收录了多个有关人际关系、修身养性、教育等方面的言论。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汇总。

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2.1):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们应该关注自己是否了解他人,而不是过分在意他人是否了解自己。

在人际关系中,了解他人比被他人了解更为重要。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2):这句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简化版。

它提醒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要遵循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原则,不要给他人带来不愉快或伤害。

3.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2.15):这句话描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胸怀坦荡,行事光明正大,因此心境开朗;而小人心胸狭窄,动辄戚戚不平,因此常常忧心忡忡。

4. 朝闻道,夕可死矣(12.19):这句话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它表示即使只能一天听到一点道理,也应该珍惜并付诸行动。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5. 君子无终食之间迂,过而不改(12.22):这句话强调君子的修养和自律。

君子应当避免盲目追求享乐,要保持适度,并且在犯错误后能够及时改正。

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2.22):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从十五岁起,人们开始培养学习的志向,到三十岁成家立业,再到四十岁摆脱迷茫,五十岁认清自己的天命,六十岁保持谦逊和听从,七十岁则追求自由。

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2.24):这句话警示我们要有远见和长远计划,因为如果只看眼前利益,将会带来潜在的危机和忧虑。

8. 不学诗,无以言(12.24):这句话表达了学习诗歌的重要性。

诗歌能够培养我们的情感和表达能力,让我们拥有正确、优美、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

9. 言念其可,行思其难(12.25):这句话强调将言语与行动相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什么反射”。人进入新情境时,也有同样的行为表现。 “这是什么反射”的真正含义,是探究环境,了解环境事物对于我们的意义,从而把握
环境,使我们在该环境中的行为有一个明确的定向。
幻灯片 32
情境的不明确,或不能达到对情境的把握,会引起机体的强烈焦虑。 对于人来说,不仅对物理环境的不明确和不能把握会引起焦虑,对社会环境的不明确和
幻灯片 29 (三)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阿龙森与林德 1965 年所做的一个著名实验。这一实验发现了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 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对于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
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变化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 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这一现象被称为人际吸引的增减原则或得失原 则(gain-loss principle)。
幻灯片 27 (二)自我阻抑策略 社会心理学家有关自我阻抑策略的最新研究,使人们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得到了更好
的证明。 所谓自我阻抑策略(self-handicapping strategies),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
保护性借口(protective excuses)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护或促进自己自我胜 任(self-competence)的概念。 有关自我阻抑策略的一个代表性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伯格拉斯等人
幻灯片 7
人际情感关系的基本指向,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与维持一定的相互接纳和支持的友好情 感。它没有明确对应的社会职能这种关系的产生、发展、保持与消亡,只遵循人的情感 心理规律。
人际情感关系不是人的类与类的关系,而纯粹是个人与其他所有人的更为一般的关系, 是一种个人凭个人自然情感状态选择的自由关系。由人际情感关系带来的社会生活,对 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高度特异的。由其所带来的独特生活经验,使得每个人都有与其他人 不同的独特心态与个性。人由此而获得个性化。
幻灯片 30
简言之,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表现为:肯定维度“新的爱更有吸引力”现象和否定维度 “失去的抛却得更彻底”现象。 弗里德曼等人(J. L. Freedman, 1981)的解释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提供的满意解释
幻灯片 31 五、情境控制原则
(一)情境控制需要 猴子进入新情境时的行为总是东张西望,这摸摸,那拍拍。巴甫洛夫称这种行为是“这
幻灯片 24 (二)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 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是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提出的解释双赢和双输人际关系现象的
概念(参见金盛华, 1995) 。 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可以发现,有些人彼此的交往不再维持交往得失的相对平衡和礼尚
往来,而是出现双方都感到欠对方情谊,而希望为对方付出更多且不希望对方回报的双 赢局面。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双输,即人际关系的双方都感到对方欠自己的,并期待对方 为自己付出更多,并且不愿意对对方的付出做出回报。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三、人际关系的深度 幻灯片 10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图 12-1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来源:J. L. Freedman et al,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85, 230 幻灯片 11
幻灯片 25
价值取向的不同,引导着人际交往中不同的社会交换机制。 对于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当中个人情感的卷入更多,因而有明显
的重情谊、轻物质的倾向。这一类人与别人的交往倾向于是增值交换过程。 对于重外在物质利益的一类人来说,他们在人际关系当中,纯粹的物质利益交换意识要
多于个人情感的卷入。因而他们倾向于用物质价值来衡量自己在人际关系当中的得失。 这类人与别人的交往倾向于是减值交换过程。
幻灯片 26 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一)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
理倾向。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知觉信 息的选择到内部的信息加工,从对行为的解释到人际交往,都具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 倾向。
幻灯片 21
如果别人对我们作出一个友好行动,对我们表示接纳和支持,我们觉得“应该”对别人 报以相应的友好应答的心理反应会被激发,并引导我们用同样的行为方式做出回答。
另一方面,当我们自己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行动,表示对别人的接纳以后,我们也会期 望别人做出相应的友好应答。
同样道理,对于排斥、拒绝我们的人,其排斥与拒绝对我们是一种否定,因此我们也只 有报之以相应的排斥和拒绝才是合理和适当的。
幻灯片 20 (二)人际交往交互性的原因 福阿夫妇(U. G. Foa, E. B. Foa, 1975)认为,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
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 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这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的解释自 己行为,并由此维护自己的心理平衡的重要适应能力。 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也可以作出同样的解释 。
幻灯片 6
从区别的角度说,社会角色关系的基本指向,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合作而履行社会角 色,执行个人的社会职能。社会角色关系首先遵循社会现实原则,受社会习俗、伦理、 政治与法律等原则支配。
社会角色涉及的是社会一类人与一类人的关系。一个人的社会位置一旦被确定,他与他
人的社会角色关系,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同时规定了。由社会角色关系带来的社会经验 是相对规范化、系统化、类别化的。人由此而获得社会化,形成与别人共有的心态。
一、真诚原则 二、交互原则 三、功利原则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原则
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五、情境控制原则
幻灯片 18 一、真诚原则
近 10 年来的研究一致表明,真诚是最受欢迎的人格品质。 人作为社会的动物,需要自己在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都处于一个安全的境地。真诚
使人们对于与自己交往的人对自己怎样行为有明确的预见性,因而更容易建立其安全 感和信任感。而面对不真诚或欺骗,则意味着对方对于自己究竟会做什么是不确定的, 这就意味着自己有可能受到侵害。
Scott, Foresman, 1984. 130 幻灯片 15 (二)自我的分层 鲁宾等人(Z.Rubin & S.Shenker,1978)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结果发现: 自我最表层的内容,是人们的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 属于自我第二层次的内容,是人们真实的态度。 自我的第三层次通常是私密性更高一些的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与或个人自己对自身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表露逐渐增加而发展的。随着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 信任感越来越高,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表露自我,同时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表露他 们自己。这样,自我表露的深度,就成了人们同别人的关系深度如何的重要标志。
幻灯片 14 (一)自我表露的范围与深度
图 12-2 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别 来源:D. Watson, et al.. Social Psychology: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Glenview, IL:
幻灯片 1
幻灯片 2
* 人际关系的概念 * 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 交互原则 * 功利原则 * 人情的增减规律 * 敏感性训练 * 社会测量法 * 参照测量法 幻灯片 3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人际关系的意义
第十二章 人际关系 主讲教师 石培龙 本章要点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 · 幻灯片 4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 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 情感纽带。关系一经形成,就会作为进一步相互作用的背景和导向系统,对后续的交 往形成定向性影响。
二、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及情感的由浅入深,需要经过定向、情感
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I.Altman & D.A.Taylor,1973) 。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
心理活动。 (二)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融合的涵义,是双方的共同信任,也就是相互之间建立安全感。本质上,在哪种程
幻灯片 19 二、交互原则
(一)人际交往的交互现象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如 E. Aronson, D. Linder, 1965),人际关系
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和相互支持。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 是相互的。 阿龙森与林德(1965)运用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对此进行过细致验证。
幻灯片 22 三、功利原则
(一)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 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所强调的,是人际交往行为倾向的相互对应。在日常生活中,人
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时候都不只需要倾向的相互一致,还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 福阿(U. G. Foa, 1974)的人际交换分析 研究(C. Sedikides et al., 1994)对大学生恋爱关系中的回报与付出的探讨
幻灯片 23
“费力最小原则”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之一,即人都有用最小付出换取最大回报的倾 向,具体到人际交换上,人们都希望交换或一种关系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
无疑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想与别人建立和维持一种人际关系,就必须使我们同别 人的关系对别人而言是“值得的”,为此我们必须遵循人际交往的功利原则。
幻灯片 5 (二)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关系 从联系的角度说,一方面,人生来就被被置于一个特定位置并承担一定角色,并开始
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生活。任何一个人,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必须与别人发生 交往,发生一定的角色联系,并在交往的同时产生一定的情感关系。 另一方面,任何人在与别人发生交往时,由于先定性的社会位置的限制和社会角色的 束缚,都不可能还原成为没有社会角色概念的一个抽象的人,其与别人的交往和由此 形成的情感关系,都必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位置和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