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教案《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中班社会教案: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中班社会教案: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关爱的意义,知道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关爱他人后的快乐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关爱他人,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爱心卡片、贴纸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帮助他人、分享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关爱他人的行为。
2. 主体部分:(1)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2) 讨论: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感到快乐?关爱他人有什么好处?(3)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关爱他人的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4) 制作爱心卡片:让幼儿为自己关心的人制作爱心卡片,表达关爱之情。
3. 总结部分:让幼儿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验,总结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五、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幼儿亲身体验关爱他人的过程。
4. 运用制作手工卡片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关爱他人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关爱行为和合作能力。
3. 收集中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关爱行为的反馈,了解他们对关爱他人实践的认同和应用情况。
八、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关爱日”活动,让幼儿在校园内寻找需要帮助的人,并提供帮助。
2. 鼓励家长参与关爱他人活动,如家庭一起做志愿者工作,或者帮助邻居等。
3.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关爱他人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关爱他人 快乐自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教学设计设计背景中班是幼儿园中的重要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中班阶段,幼儿开始逐渐领悟到社会化的基本规范和人际交往,此时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和社会能力培养,同时培养幼儿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的主题为“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旨在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感及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关爱,懂得关心他人;2.有热爱自己和生活的态度,增强自己的自信心;3.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自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4.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团队合作和个体主义的区别,提高团队协作能力;5.培养幼儿之间相互关心、关爱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活动一:我和小伙伴活动目标通过幼儿园中班学生家长给出的头像,让幼儿在一张大海报上找到自己的照片,认识自己的小伙伴,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和友好互助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自己和小伙伴,培养幼儿之间的友好互助意识。
教学过程1.制作海报:在大海报上粘贴上中班学生家长提供的照片。
2.带领幼儿找到自己的照片,认识自己的小伙伴。
3.通过交流和问答方式,让幼儿了解小伙伴的名字、家庭和兴趣爱好等。
4.帮助幼儿理解每个人都应该被关心和爱护,没有人比其他人更重要,培养幼儿之间的友好互助意识。
活动二:团队合作活动目标通过身体协调训练,了解团队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同时增强幼儿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学重点团队协作和个体主义的区别,提高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的能力。
教学过程1.互动游戏:分为A、B、C三组,教师给每组发放两只小球。
2.A、B组分别站起来,手上拿一个小球,投给C组的一个人,然后B组的人将球传给C组的另一个人,C组的人将球传回到A组的人手上。
3.教师会给出一些指令,如“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跳一跳”等,以测试幼儿的适应能力和对指令的理解。
4.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了解个体主义和团队协作之间的区别,同时提高了解自己和相互了解的能力。
中班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教案

中班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教案第一章:认识关爱他人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关爱的含义,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讨论关爱他人的意义,引导幼儿分享生活中关爱他人的经历。
2. 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
教学活动:1. 开展“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主题讨论,让幼儿分享关爱他人的故事。
2. 观看关爱他人的视频,引导幼儿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学到的关爱他人的知识。
第二章:关爱身边的人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如家人、朋友、老师等。
2. 培养幼儿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讨论如何关爱家人、朋友、老师等身边的人。
2. 学习礼貌用语,让幼儿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教学活动:1. 开展“关爱身边的人”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关心家人、朋友、老师等。
2. 学习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学到的礼貌用语与家人交流。
第三章:关爱动植物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动植物的需求,学会关爱它们。
2.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讨论如何关爱动植物,让幼儿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开展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动植物,培养幼儿的保护意识。
教学活动:1. 开展“关爱动植物”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身边的动植物。
2. 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学到的关爱动植物的知识。
第四章:关爱环境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关爱环境。
2. 培养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讨论如何关爱环境,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2. 学习环保知识,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垃圾产生等。
教学活动:1. 开展“关爱环境”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环境。
2. 学习环保知识,让幼儿知道如何保护环境。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社会教案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社会教案关爱他人,欢乐自己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赏故事,知道同伴之间要相互关怀、相互援助2、加强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
3、教育小伙伴要关爱他人、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预备:小斑马图片、故事《一个空瓶子》PPT、公益广告视频。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1〕小伙伴,你们认识它吗?小斑马生病了,住进了医院里,特别难过,今日有好多伙伴要来看它,你们猜猜,都有谁会来?二、观看课件〔2〕,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知关爱。
1、〔放课件〕提问:小斑马病了,都有哪些好伙伴来看它了?2、长颈鹿的礼物是用什么做的?它在送礼物时,还说了一句什么话?3、大河马带来了什么礼物?它对小斑马说些什么?4、小狮子为小斑马预备的礼物是什么?5、小狮子的礼物真的是一个空瓶子吗?瓶子里装着什么?小伙伴,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喜爱谁送给小斑马的礼物?〔幼儿争论后回答〕老师小结:小狮子的这份礼物最非常,也最上心。
它把小斑马想去地方的声音收集起来装进了瓶子里,也把自己的爱心装了进去,让小斑马感到了欢乐,也感受到了伙伴的关爱。
三、观看公益广告,了解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事情,提升幼儿生活阅历。
1、师:小伙伴,小动物都知道关怀同伴,你们也能做到,是吗?那怎样做才是关爱他人呢?先看看我们身边的大人们是怎么做的。
〔课件3〕2、师:接下来,看看短片中的这些小伙伴是怎样做的?〔课件4〕提问:短片中的妈妈为奶奶做了什么?小伙伴又为妈妈做了什么?〔课件5〕提问:下雨了,阿姨没伞,小伙伴是怎样做的?〔课件6〕提问;影片中的盲人老爷爷想听什么?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小结:(课件7)在平常的生活中,老师盼望我们大家也能像影片中的小伙伴那样,用自己能做到的方式去关爱家人,关爱身边的人,关爱身体有残疾的人.四、发散: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小伙伴都做过哪些关爱让人、援助他人的事情呢?〔幼儿自由回答〕小结:关爱他人,援助他人都可以让人感到暖和,感到欢乐,同时自己也欢乐!五、手语游戏《心在一起》(课件8)师:小伙伴,只要我们心在一起,世界就会充斥爱。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中班社会教案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中班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关爱1.1 教学目标:让幼儿理解关爱的概念,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讲解关爱的含义,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关爱他人。
举例说明关爱他人的行为,如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等。
1.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关爱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关爱行为。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关爱他人的感觉。
第二章:关爱他人2.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主动关爱他人的意识,学会在生活中关心他人。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关心和爱意的方式。
2.2 教学内容:讨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关爱他人,如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给予鼓励和支持等。
教授幼儿表达关心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如问候、拥抱等。
2.3 教学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关心他人的经历。
进行情境模拟活动,让幼儿练习表达关心的方式。
第三章:快乐自己帮助幼儿认识到关爱他人也能带来自己的快乐。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从关爱他人中获取快乐。
3.2 教学内容:讲解关爱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通过故事、例子等方式让幼儿理解。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通过关爱他人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3.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带来快乐的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感受。
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通过关爱他人获得的快乐体验。
第四章:关爱他人与快乐自己的平衡4.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学会在关爱他人的也要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平衡关爱他人和自己的快乐。
4.2 教学内容:讨论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如何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教授幼儿如何在关爱他人的保持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感。
4.3 教学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在关爱他人的要注意自己的情绪。
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如何在关爱他人的保持自己的快乐。
第五章:实践关爱5.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将关爱他人付诸实践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关爱他人,如帮助他人、倾听他人的需求等。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精选9篇)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精选9篇)中班社会领域《关爱他人快乐自己》篇1一、活动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宽容在同学们相处过程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以宽容、谦和的态度与人相处,学会承担责任、理解、关爱他人,学会与同学和睦相处。
二、活动准备:制作展示相关内容:歌曲《童年》、主题、与主题相关的一些视频。
很高兴有这么个机会坐在这里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学会关爱、学会责任地、学会宽容》这个话题。
爱,是关爱、尊重、理解和包容,爱,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付出和分享;爱,就是要懂得回报。
爱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
责任,这是和爱密不可分的。
责任是金。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一个人有了责任心,他的生命就会发光。
“爱”意味着责任。
“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没有爱就没有“责任”。
宽容,宽容是一种对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心态。
它的核心是别人有权利与我的意见不一致,有权利表达不同意见,有权利说“不”。
宽容也指,当我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他人也可能是对的,即便我们是有不同意见,甚至可能反差很大。
宽容也指能从固执己见和偏见中解脱出来。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也应该去报答他们。
如果觉得无能为力,哪怕对他们说一声“谢谢!”羊有跪乳之恩,鹊有反哺之恩。
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人生之旅就是感恩之旅。
一、讲讲“关爱”同学们:首先我与大家来讨论一下“爱”这个问题,爱这个字含义非常深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就会回报父母,就会关心他人,就会对社会有贡献。
我们要学会爱,我们要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我们生活的环境。
懂得了爱,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品德。
有了爱,才会懂得感恩,有了爱,才会有一种责任,才能自立、自尊,自强,才能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同学们:下面我来问问大家,你们爱自己的父母吗?(请同学们大声的一起回答),那你爱你们的老师吗?(请同学们大声的一起回答),爱不爱你们这座美丽的校园?(请同学们大声的一起回答)。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教案主题: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教学目标:1.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理解关爱他人的内涵。
2.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懂得关爱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快乐心态,通过关爱他人获得自己的快乐。
教学内容:1.什么是关爱他人2.如何关爱他人3.关爱他人的重要性4.关爱他人带来的快乐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现场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步:讲解(10分钟)1.什么是关爱他人?请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讲解关爱他人的定义和内涵,引导学生们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教师给学生们举例子,说明如何关爱他人,包括帮助别人、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等。
第三步:活动1:情景表演(15分钟)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编写一个关爱他人的情景剧。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或是自己有感兴趣的情境进行创作。
每个小组在整理好剧本后进行表演。
第四步:讨论(15分钟)1.学生观看各小组的表演后,教师引导学生们讨论每个情景中展现出的关爱他人的行为和感受。
2.教师带领学生们讨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要关爱他人?第五步:活动2:关爱好友(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自己的好友,设计一个关爱好友的小活动。
可以是写封感谢信、帮助好友解决问题、给好友一个温暖的拥抱等等。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设计好自己的关爱活动,并展开实施。
第六步:展示与总结(10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关爱活动实施完毕后,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汇报和分享。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们思考:通过关爱他人,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快乐?教学评价:1.学生的活动表现和参与情况。
2.学生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3.学生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能力。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锻炼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
2.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中班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教案

中班关爱他人快乐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关爱的意义,知道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行为习惯,学会简单的关爱他人的方式。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并能够主动去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让幼儿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并形成关爱他人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体验关爱他人的情感。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的行为。
3.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关爱他人的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不同关爱他人的情景图片。
2. 教学道具:小熊玩具、爱心贴纸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爱他人的小故事,引出今天的主题——关爱他人。
2. 新课导入:教师展示PPT,让幼儿观察不同关爱他人的情景,并引导幼儿说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一个情景,让幼儿分角色扮演,体验关爱他人的情感。
4. 游戏时间:教师组织一个关爱他人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关爱他人。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经验。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收获,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爱他人。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个关爱他人的家庭作业,让幼儿在课后实践。
教案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幼儿能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行为,并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游戏。
2. 情景模拟: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是否能够主动关爱他人。
3. 课后作业:检查幼儿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看其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关爱他人的行为。
七、教学拓展1.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进一步讨论关爱他人的方式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社会教案教案《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公益广告,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心弱小和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公益广告《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2、多媒体课件《小兔的花园》
3、篱笆若干,彩色花朵若干,绿叶若干。
4、音乐《花仙子》、《心情歌》。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公益广告,让幼儿看看说说里面发生了哪些事,他们是怎么做的?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段公益广告,这段广告小朋友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也看到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广告中发生了哪些事?他们是怎么样的?
幼:有个叔叔帮小朋友捡羽毛球。
幼:三轮车骑不动有个人帮助他推车。
幼:我看见有人把扔到地上的易拉罐捡到垃圾筒里。
幼:书快要掉下来的时候有个人扶了一下。
师:你们观察的非常的仔细,原来发生了这么多事呀。
师:那我们再来看一遍,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有没有小朋友没观察到的?
师:你觉得他们做的好不好?
幼:好。
师:对了,他们做得非常好!因为他们都是在帮助别人。
二、经验讲述,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你们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帮助过谁?他发生了什么事需要你的帮助?你是怎样帮助他的?你的心情怎么样?
2)你们有没有被别人帮助过?谁帮助了你?你发生了什么事需要他的帮助?你的心情怎么样?
3)在家里谁会帮助你?家人会帮助你做什么?你会不会帮助家里的人?
4)在幼儿园里谁帮助过你?(教师、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帮助你的?
5)假如你们在幼儿里看到有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你们会怎么做?
6)假如你们看到有小朋友东西不见了在找东西,你们会怎么做?
师:对了,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看到别人有困难都应该去帮助别人。
三、群策群力,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