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资料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资料
(2)色彩标记的运用医用气体通常以某种颜色 作为标记,气体的传输管道通常也采用此种颜 色的或涂此种色彩标记的,但目前各国还没有 形成统一的标准。
(3)指示灯颜色“红、黄、绿”三色交通 指示灯是大家所熟知的,通气机上也恰 当地运用了这些颜色的指示灯或发光管, 通常用绿色表示安全色,多用作电源指 示;黄色表示警戒色,用以提醒注意或 提示参数设置不当;红色指示灯闪烁并 伴声音报警表示情况紧急,需立即处理。
(4)机器开关一般放在不易被碰到的地方, 有的开关是自锁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通气模式由“指令”、“支持”到 “自主”等模式在“模式选择钮”上是 按顺时针排列的,此顺序也间接表示患 者呼吸状态的逐渐好转。
2、面板的阅读。
(1)参数功能区,通气机面板上划分了很多功 能区,分别用不同的色彩标记,如容量参数区、 压力参数区、时间参数区、通气模式选择区、 监测报警区等。并用色彩或线条分开,分区域 安排旋钮(键)增加了通气机面板的条理性、 可读性,使操作者面对繁多的旋钮和符号不至 于忙中出错。
(4)英文缩略,在通气机的面板、机壳上 或监视器屏幕的菜单中都有一些英文词 汇及缩写,掌握之是了解通气机必过的 一关,详见本书英文缩略。
四、机械通气方式及临床应用
(一) 间歇正压通气(IPPPV) IPPV也称机械控制通气(CMV)。此方式时,呼吸机不管病
人自主呼吸的情况如何,均按预调的通气参数为病人间歇正 压通气。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的病人。
(4)由镇静剂过量、脑外伤、脑水肿等所致的中枢 性呼吸衰竭,在呼吸中枢抑制尚不严重时,为减 少呼吸功消耗,防止呼吸突然停止,应积极保证 呼吸道通畅,早期开始呼吸机通气。
(5)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或慢性神经肌肉 疾患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恶化时,主要表现为缺 氧、呼吸性酸中毒、意识障碍。在吸氧过程中如 出RR现>3呼0次吸/性分酸,中或毒pH进<7行.2性5,加应重开,始Pa机O械2仍通<4气5m。mHg ,

小讲课 呼吸机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小讲课 呼吸机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患者必须具备使用 NPPV的基本条件:较好的意识状 态,咳痰能力,自主呼吸能力,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良 好的配合 NPPV的能力。
禁忌症
1.患者不能配合或面罩不适:意识障碍,呼吸微弱或停止,无力排痰
2.严重的器官功能不全:如上消器官化功能道不全大出血、血流气动胸或力纵隔学气肿不稳定等
3.未经引流的气胸或纵隔气肿 4.严重腹胀
授课完毕,敬请指正!
这些情况下,呼吸机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气体进入胸腔或纵隔,加重患者的 病情。
禁忌症
低血压或休克: 对于这些患者,呼吸机的使用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血压,加重休克症状。
严重的肺大疱和肺囊肿: 可能使肺大疱、肺囊肿破裂导致气胸
气管食管瘘
但在出现致命性通气和氧合障碍时,应积极处理原发病(如尽快行胸腔闭 式引流,积极补充血容量等),同时不失时机地应用机械通。
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改善肺泡通气
通过改善肺泡通气,使PaCO2和pH得以改善, 目标使PaCO2和pH维持在正常水平。
控制气道压水平
对于慢性呼衰急性加重者,如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COPD),应达到缓解期水平;对存在气 压伤较高风险的患者,应适当控制气道压水平 。
纠正低氧血症
通过改善肺泡通气、提高吸入氧浓度(FiO2)、增加肺容积和减少呼 吸功消耗等手段以纠正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可通过增加肺容积而预防治疗肺不张。
为安全使用镇静剂和肌松剂提供通气保障
对于需要抑制或完全消除自主呼吸的患者, 如接受手术或某些特殊操作,呼吸机可为使用 镇静剂和肌松剂提供通气保障。
稳定胸壁
在某些情况下,如肺叶切除、连枷胸等,由于胸 壁完整性受到破坏,通气功能严重受损。
机械通气能够保证充分的通气,确保患者不会因胸壁不 稳定而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的情况,从而提升生存率。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讲解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讲解

– SIMV+PSV
• SIMV:呼吸机进行部分定量支持,支持气体量 同潮气量
• PSV:呼吸机进行部分定压支持,支持程度同设 定压力
通气模式
• 指令每分钟气量通气(MMV) • 压力支持通气(PSV) • 反比通气(IRV) • 分侧肺通气(ILV) • 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 • 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PRVCV) • 容量支持通气(VSV) • 容积保障压力支持通气(VAPSV)
• 10~15% • 最长20%
– 副作用
• 肺内积气增长造成气压伤 • 气道峰压上升造成循环障

• 气道压力
– 压力切换型呼吸机潮气量 随设定压力而变
– 初始设定压力可为20~ 25cmH2O
– 危险压力程度>60cmH2O – 报警压力设定±10cmH2O
• 叹气
– 在正常通气期间给入一次 正常潮气量1.5~2倍气量旳 通气
呼吸机旳初始设定
参数
通气模式 潮气量 每分通气量 呼吸频率 FiO2
PEEP
• 提议设 定
A/C、SIMV (+PSV) 10-15ml/kg
6-10L/min 12-14次/分 0.5-1.0

• 阐明
小儿8-12ml/kg或Vd/Vt很高时可 ≥18次/分
• 在需要过分通气或 • 为预防氧中毒应该尽
– 压力切换型呼吸机,吸气流速将决定病人旳潮气量
– 低流速主要受顺应性影响,高流速受气道阻力影响大
流速过快
峰压上升 肺内气体分布不均
流速过慢
吸气时间延长
呼吸机进一步调整
• 吸气末正压
– 作用
• 增进小气道开放 • 改善肺内气体旳分布 • 改善肺泡中氧旳弥散 • 为计算顺应性提供时间

无创呼吸机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无创呼吸机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2.心脏血管功能不稳定(各种低血压、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没 有控制的心急缺血);
气道保护能力最为重要
3.嗜睡(相对)、意识障碍(昏迷)、高度不配合患者;4.高度误吸 的危险(呕吐)
5.粘稠或大量气道分泌物;(相对)
无法应用面罩 6.头面部的创伤、烧伤
7.近期面部或肠梗阻、消化道手术史(相对)(可导致胃肠胀气,影 响愈合及加重肠梗阻等);
免疫抑制患者
并发症明显增高,其中肺部感染尤为常见, 成为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患 者表现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常死 于气管插管的并发症(VAP、感染性休克) 其中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高达 100%。因此避免气管插管及缩短IPPV使用 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改善预后的 关键,NPPV成为该类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 竭时首选的呼吸支持方式
B:胸外伤、手术后呼吸衰竭 C: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重症肺炎、
拒绝气管插管
D:晚期肺间质纤维化、严重的ARDS伴 MODF
NPPV应用于AECOPD成功率80-85%, NPPV治疗可在短时间内1-6小时,使 pH增高、PaCO2降低、呼吸困难程度
下降、长时间应用可降低气管插管率、
缩短住院时间,常规治疗手段。
无空氧混合器的呼吸机
吸氧浓度无法精确计算 能维持血氧饱和度>90%的最低氧流量
患者教育
接受NPPV的必要性 行NPPV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教会患者和家属如何迅速摘下面罩 强调:尽可能长时间行NPPV
不能因NPPV而影响排痰
适应性连接
准备工作 患者半卧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和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在临床疾病中 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常用方法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气道压高限报警
原因 呼吸机回路或气道原因 :咳嗽、分泌物堵塞、气 道阻力大,气道痉挛。管道扭曲、呼吸机回路积水,气管插管位置改变(单侧肺通气) 人机对抗 :呼吸机与病人的自主呼吸不协调 人为因素:高报警限设置过低、潮气量、每分钟 通气量设定过大 呼吸机自身原因 :呼吸机吸气阀或呼气阀故障,压力传感器损坏
通气模式的定义
机械呼吸类型可分为四类:指令(控制)、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 由什么来触发通气,通气期间吸气流速由什么来限制,通气由什么来切换。所谓机械通气模式,实际上就是指令,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结合和不同组合。
时间触发: 定时改变,机械通气频率与病 人无关 流量触发:气道内持续气流的改变 触发敏感度1~3L/min 压力触发:气道内压力的改变触发 触发敏感度 -0.5~-2.0cmH2O
压力预置型通气的缺点
输出的潮气量是一变量,依病人肺功能的改变而变化: 气道阻力 (A) 肺顺应性 (B)
容量预置型通气的优点
潮气量保证,不会因肺功能改变而发生变化
V
P
定压型通气:潮气量减少
定容型通气:压力增加
P
V
顺应性
容量预置型通气的缺点
可致高气道峰压——发生气压伤 所设定的吸气流速可能会不能满足病人所需 吸气流速的不协调增加了病人呼吸肌的做功, 可导致: 病人不舒适 气体交换受影响
0
PEEP
CPAP
持续气道正压CPAP
吸气期CPAP恒定的正压气流>吸气气流,使VT增加,吸气省力。呼气期起到PEEP的作用。
压力控制通气(PCV)
预设气道压和吸气时间,吸气开始,气流快速进入肺,达预设压力水平后,维持恒定的预设压力水平直至吸气末。
PEEP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临床技术操作规程(呼吸机的临床应用)【适应证】1.严重通气不足: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肌麻痹等。

2.严重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的肺部感染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肺水肿。

3.减少呼吸功耗:胸部和心脏外科手术后,严重胸部创伤等。

4.心肺复苏。

【应用指征】1.临床指征:呼吸浅、慢、不规则,极度呼吸困难,呼吸欲停或停止,意识障碍,呼吸频数,呼吸频率>35次/戚n。

2.血气分析指征:pH<7.20~7.25。

PaCO2>9.33~10.7kPa(70~80mmHg)。

PaO2在吸人FI O2 0.40、30分钟后仍<6.67kPa(50mmHg)。

【禁忌证】1.未经减压及引流的张力性气胸,纵隔气肿。

2.中等量以上的咯血。

3.重度肺囊肿或肺大疱。

4.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之前。

5.急性心肌梗死。

(以上均为相对禁忌证)【准备工作】1.检查呼吸机各项工作性能是否正常,各管道问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各附件是否齐全,送气道或气道内活瓣是否灵敏。

2.检查电源和地线。

3.氧气钢瓶内或中心供氧压力是否足够(氧气压力>10kg /cm2)。

4.湿化器是否清洁。

【操作方法】1.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方式:(1)面罩:适用于神志清楚合作者,短期或间断应用,一般为1~2小时。

(2)气管插管:用于半昏迷或昏迷的重症者,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如经鼻、低压力套囊插管可延长保留时间。

(3)气管切开:用于长期做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人。

2.呼吸机的调节:(1)通气量:潮气量一般为10~15mL/kg,慢性阻塞肺部疾患常设在8~10mL/kg;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水肿、肺不张等肺顺应性差者可设在12~15mL/kg。

(2)吸气/呼气时间:阻塞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2或1:2.5,并配合慢频率;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吸:呼为1:1.5,并配合较快频率。

应用呼吸机时一般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

呼吸机入门培训讲解

呼吸机入门培训讲解

参数设置与调整方法
参数设置
根据通气模式和患者情况,设置合适的参数。主要的参 数包括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呼比 (I:E)、氧浓度(FiO2)等。参数的设置应根据患者的 病情和医嘱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
在通气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呼吸波形、潮气量、 氧饱和度等指标,并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调整。常见的调 整方法包括改变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参数,以 及调整氧浓度以满足患者的氧合需求。在调整参数时, 应遵循逐步调整、小幅度改变的原则,避免对患者造成 不良影响。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和呼吸机参数设置。
临床案例分享及讨论
案例一
ARDS患者的呼吸机治疗
案例二
COPD患者的无创通气治疗
案例三
重症哮喘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讨论
针对不同病因和病情,如何选择 合适的通气模式、参数设置和调 整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经验总结与教训反思
经验总结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设置。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通气效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呼吸机入门培训讲解
目录
• 呼吸机基本概念与原理 • 呼吸机操作与使用 • 呼吸机监测与报警处理 • 呼吸机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 呼吸机维护与保养 • 呼吸机相关法规与伦理要求
01 呼吸机基本概念与原理
呼吸机定义及作用
呼吸机定义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 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 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 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
设置参数
根据通气模式和患者情况, 设置潮气量、呼吸频率、 吸呼比、氧浓度等参数。
连接患者
将呼吸机与患者连接,确 保连接紧密,避免漏气。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课件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课件

吸气流速 流速-时间曲线
呼气末压力(PEEP) EXP PAUSE:(End Exp Flow > 0)
内源性PEEPi, Auto-PEEP 总PEEPtot
呼气末流速 吸入潮气量 呼出潮气量
密闭系统:吸入潮气量=呼出潮气量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26
重要呼吸参数
V= P / R
峰值压力(PIP)
自主呼吸方式: 持续正压呼吸 : CPAP 压力支持(PSV): Pressure Support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36
辅助/控制模式(A/C)
呼吸机根据临床医生的设定参数供气:
潮气量或压力 流速和流速波形,或吸气时间 呼吸频率
临床应用:病人基本没有自主呼吸 可由机器启动或病人触发通气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 部分肺泡塌陷导致肺的顺应性降低并出 现压缩性的肺不张
• 大量肺泡闭陷和水肿液充沛肺泡导致V/Q 比失调和静脉血掺杂增加
• 机械通气导致的健康肺泡的过度扩张可 引起渐进性的肺损伤
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3
ARDS-病理
过于膨胀的肺区域
HEART
施加了PEEP而重新
复张了的肺区域
SP
塌陷或实变的肺区域
37
控制呼吸 容量控制(VCV):Volume Control
压力-时间曲线
设定:潮气量、吸气流速和波形、 呼吸频率
压力:随病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变化
流量-时间曲线
吸气流速波形:
1.方波 2.智能容量递减波
降低峰值压力 减少气压伤和 心肺对抗
潮气量固定 按病人理想公斤体重(IBW) 设定: 7-10ml/1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控制通气
流量切换: (B)
——压力支持
A
B
压力预置型通气优点
减速波型较为符合生理需要 气体进入肺泡较快, 改善肺泡内气体分布、
通气血流比和氧合 相对较低的吸气峰压
压力预置型通气的缺点
输出的潮气 量是一变量, 依病人肺功 能的改变而 变化:
气道阻力 (A)
肺顺应性 (B)
容量预置型通气的优点
潮气量保证,不会因肺功能改变而发生变化
顺应性
定压型通气:潮气量减少 定容型通气:压力增加
V
V
P
P
容量预置型通气的缺点
可致高气道峰压——发生气压伤 所设定的吸气流速可能会不能满足病人所需 吸气流速的不协调增加了病人呼吸肌的做功,
可导致:
病人不舒适 气体交换受影响
正压通气两大基本类型优缺点的比较
-3
A
C
C
C
辅助/控制通气(A/C)
安全、舒适,无需病人呼吸做功。 容易产生呼吸机依赖,呼吸肌萎缩。
间歇指令通气(IMV)
(频率很慢的)CMV+SR 让病人在较慢的机械控制通气之间可以进行
自主呼吸,即在机械通气间歇呼吸机仍提供 持续气流供病人自主呼吸。
间歇指令通气(IMV)
无同步装置,可能出现人-机对抗 应用不当,增加呼吸做功,呼吸肌疲劳
适用于:昏迷、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极弱 的病人。
有自主呼吸的病人常发生人-机对抗,有自主 呼吸的病人一般不能耐受。
控制通气(CMV)
辅助/控制通气(A/C)
CMV+Assist,可自动转换。 病人有SR则触发呼吸机行Assist,如无SR或
SR不能在机械通气周期内触发呼吸机(呼吸 过慢、微弱),则行控制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PSV) 持续气道正压(CPAP)/呼气末正压( PEEP) 混合通气模式 SIMV+PSV,CPAP+PSV
容量预置型通气和压力预置 型通气的比较与选择
压力预置型通气
压力恒定
吸气流量为一变量—— Pressure 呈减速波型
病人感觉较舒适,可减
少镇静剂的使用
Flow
时间切换: (A)
压力预置型通气
容量预置型通气
潮气量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而改变
潮气量恒定,肺泡通气水平一致
气 道 压 力 不 超 过 预 置 水 平 , 防 止 肺 泡 压 过 肺 胸 顺 应 性 改 变 或 气 道 阻 力 增 加 时 ,可 产 生
高所致肺损伤
过高气道压,易致肺损伤
易 人 -机 同 步 , 保 留 自 主 呼 吸 , 减 少 镇 静 剂 不 能 对 病 人 的 通 气 需 要 变 化 作 出 反 应 ,易 发
压力触发:气道内压力的改变触发 触发敏感度 -0.5~-2.0cmH2O
限制:通气期间吸气流速由什么来管理? 一般靠设置流量(压力可变)或设置压力 (流量可变)来进行。
切换:吸气向呼气如何转换? 一般靠设置容量、时间或流量来进行。
由机器和患者控制时相的变化特殊结 合来定义呼吸类型
通气方式 触发
以上指标用一般氧疗(面罩)不能纠正
机械通气禁忌症
1.自发性气胸未建立胸腔引流前或合并 纵 隔气肿者;肺大泡病人呼吸衰竭者。 2.出血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前。 3.大咯血或严重活动性肺结核。 4.多发性肋骨骨折,断端未确实固定者。
丰富的通气经验和实践已打破多项 所谓的禁忌症 故禁忌只是相对的。
通气模式的定义
指令(控制)机器
辅助
患者
支持
患者
自主
患者
限制 机器 机器 机器 患者
切换 机器 机器 患者 患者
AARC推荐的分类
触发 吸气 吸呼切换
吸气 吸呼切换
吸气
常见的通气模式
容量预置型通气 控制通气( CMV ) 辅助控制通气(A/C) 间歇指令通气(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压力预置型通气 控制通气(CMV) 辅助控制通气(A/C) 间歇指令通气(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机械呼吸类型可分为四类:指令(控制)、 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
由什么来触发通气,通气期间吸气流速由 什么来限制,通气由什么来切换。所谓“机 械通气模式”,实际上就是指令,辅助、支 持和自主呼吸的理想结合和不同组合。
时间触发: 定时改变,机械通气频率与病 人无关
流量触发:气道内持续气流的改变 触发敏感度1~3L/min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A/C+SR 设置同步装置,保证机械通气在行IMV时
与病人SR相同步。
A
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2
触发窗
触发窗
触发窗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不干扰病人SR,病人可调整自主呼吸,保 证有效通气。
不易产生呼吸机依赖,为撤离呼吸机前较 好的通气手段。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适应症
急性呼吸衰竭
1.脊髓灰质炎、 重症肌无力、多 发性神经根炎、 毒蛇咬伤等所致 的呼吸肌麻痹者。
2.电击、溺水、 窒息、药物中毒; 中枢病变如脑炎、 脑血管意外引致 呼吸停止。
3.肺部病变引 起急性呼吸衰竭 如呼吸窘迫综合 征(ARDS)。
慢性呼吸衰竭
1.慢性呼吸衰竭经抗感染、 解痉、祛痰呼吸兴奋药等一 系列治疗效果欠佳者 2.重症急性肺水肿药物治疗 效果差者。 3. 严重呼吸肌疲劳,用以呼
➢PCV因系定压型,压力克服了所有阻力使高、低阻力的 肺泡均能得到适当的充气,而使肺内分流获得改善.
选择压力预置通气还是容 积预置通气取决于医生对其优 缺点的取舍。
控制通气(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MV)
呼吸机按预置好的Rf 和VT对病人进行间歇正 压通气。与病人自主呼吸无关。
和肌松剂的应用
生 人 -机 对 抗 , 增 加 呼 吸 功
减速气流波形,肺泡在吸气早期即充盈, 肺泡在吸气中后期才完全开放 有 利 肺 内 气 体 分 布 均 匀 , 改 善 V /Q 比 值
5b.VCV和PCV对肺泡充气的差别
VCV
PCV
➢VCV对阻力高的肺泡可能充气不足甚至萎陷,而对阻力 低的肺泡则充气过度甚至发生高容积伤.
吸肌休息治疗。
需行机械通气的生理指标
呼吸急促, RR>正常3倍(30~35bpm) 或<正常1/3(5bpm);自主VT<正常1/3; 肺活量<10-15ml/kg;Vd/Vt>0.6。
PaCO2>60mmHg(慢阻肺除外)PH<7.30; PaO2<60mmHg,PaO2/FiO2<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