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技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医院职能科室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目标

医院职能科室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目标医院职能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门诊部质量管理目标1. 质量管理相关目标: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
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门诊布局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规范门诊医疗文书,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严格执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和报告制度。
2. 相关评价指标: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门诊病历合格率90%。
门诊处方合格率95%。
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二、护理部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1. 具体目标:建立院科二级护理质量小组,职责明确,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和监督。
实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
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 相关评价指标:护理部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基础护理合格率、特级和一级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合格率、护理操作合格率等。
各项指标均应达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护理工作规范》的要求。
三、医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1. 具体目标:加强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确保医技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立医技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明确各级职责,加强医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加强医技科室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 相关评价指标:医技科室质量控制指标包括检查项目合格率、报告准确率、报告发放及时率等。
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

医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为了便于各科室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评价指标和监测指标的掌握和达标,质控办将各章节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汇总,设立我院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体系,作为科室自我评价与改进参考之用。
将指标分为以下九类:指标分类一、医院运行评价指标注:*为医院运行基本评价指标二、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一)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急诊留观实际开放床位。
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1.年门诊人次、健康体检人次、年急诊人次、留观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住院手术例数、年门诊手术例数。
(三)治疗质量1.手术冰冻与石蜡病理诊断符合率。
2.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
3.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率。
4.住院手术例数、死亡例数。
5.住院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6.急诊科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7.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
(四)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
3.床位使用率。
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1.每门诊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2.每住院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
4.资产负债率。
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率。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五年)。
1.国内论文数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 收录论文数。
2.承担与完成国家、省级科研课题数。
3.获得国家、省级科研基金额度。
三、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 周与1 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表1: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 周与1 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这18种重点疾病的具体ICD-10编码请参照下发的评审标准中相关章节*2 周与1 月内再住院例数指那些出院后2 周与1 月内以相同诊断再次住院的患者(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表2: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三)麻醉质量监测指标表3:麻醉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四)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表3:手术后并发症与患者安全监测指标四、单病种(特定病种)质量指标表4:单病种(特定病种)质量指标统计表五、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表5:ICU监测指标统计表表5:ICU监测指标统计表表5:ICU监测指标统计表表5:ICU监测指标统计表表5:ICU 监测指标统计表表5:ICU 监测指标统计表表5:ICU监测指标统计表*危重程度:按照中国医院协会统计口径,经咨询上海市ICU 质控中心,采用APACHE Ⅱ评分系统进行划分,15—25分为危重,25分以上为极危重。
中医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方案,评价考核制度

中医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方案,评价考核制度篇一:中医科医疗质量安全控制方案中医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方案一、医疗质量管理措施1、定期召开质量工作会议及质量检查,每月进行科内质量检查工作总结、分析。
制定改进措施,兑现奖惩。
2、不定期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各类卫生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
3、加强科内人员业务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和考核。
4、严守工作岗位,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
5、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在规定的时间内书写好病历。
6、在进行诊疗操作,开写医嘱处方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7、严格执行会诊制度,及时完成其他科室的会诊请求。
8、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传染病的隔离、治疗和上报工作。
9、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治疗室的管理,认真进行治疗室的消毒工作,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各项诊疗操作。
二、医疗质量管理重点1、医疗质量情况(中医诊疗规范、医疗缺陷整改)。
2、医疗安全落实(落实危急值制度,及时上报传染病例)。
3、各项核心制度的知晓及落实情况。
4、抗生素分级管理实施情况。
5、业务学习、三基三严培训考核情况。
6、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篇二:医疗质量安全考核方案关于下发《泽头镇卫生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质控考核方案(试行)》的通知医院各科室:为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证医疗安全,促进“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山东省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标准(征求意见稿20XX版)》、《医院工作制度》等,以及各种医疗制度、诊疗常规和规范,结合医院工作实际重新修订了《泽头镇卫生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考核方案(试行)》,经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讨论通过,院长批准,现下发科室,请认真组织学习,按照本标准,结合科室工作特点,修订完善本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方案,并认真执行。
医院质量与安全指标

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一)临床医疗1、病床使用率≥85-93%2、病床周转次数≥48次/年(每月一个床位周转4次,12个月共周转48次)3、平均住院日≤7天4、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5、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6、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8、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90%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10、疑难病症好转率≥90%11、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2、甲级病案率≥95%(无丙级病案)13、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1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16、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17、麻醉死亡率≤0.02%18、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履行患者告知率100%19、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0、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21、手术安全核查率100%22、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100%23、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24、应用裸支架比例不得低于临床应用冠状动脉支架总数的20%25、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中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一品两规”)。
26、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周期不短于1年2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28、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2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3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31、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3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33、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二)急诊1、急救物品完好率100%2、器械、仪器完好率100%3、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三)门诊1、处方合格率≥95%2、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3、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4、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5、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6、城市社区转诊预约占本地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达到20%7、本地患者复诊预约率达到50%8、口腔科复诊预约率达到60%。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评价制度(四篇)

医疗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评价制度为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医院内涵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强化科室质量意识,根据____部《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医技科室日常工作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动态监管和科学评价,要求科室认真____学习并严格落实。
一、临床科室综合质量与安全指标量化体系监测指标由医疗(医技)质量与安全、护理质量、病案质量、医院感染管理、门、急诊质量等部分组成,由临床住院科室、手术科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及急诊医学科参与。
(一)临床住院科室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1、住院重点疾病的总例数逐年上升2、住院重点疾病的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3、两周或一个月内再住院同比下降或合理4、非预期手术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5、患者安全类指标(1)手术安全核查率____%(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漏报率0(3)各类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率____%。
6、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平均住院费用下降(3)患者满意度上升7、合理用药监测指标(1)全院药占比≤____%,各科药比不超过医院定标(2)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____%(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____%8、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全员手卫生依从性≥____%(2)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执行率>____%(二)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量化指标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逐年上升2、住院重点手术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3、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4、手术后并发症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5、手术后感染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6、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时间控制在术前____分钟至____小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7、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三)急诊质量与安全指标1、接受急诊诊疗总例数与死亡例数之比2、进入急诊抢救室总人数与死亡例数之比3、急诊分诊与急诊就诊患者例数之比4、急诊高危患者(符合住院指征的外伤性脑血肿、外伤性胸、腹腔内出血、开放性骨关节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等)在“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不超过____分钟。
2024年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2024年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重视医疗文件的内在质量与安全。
医疗文件是医护人员临床思维的凭证是诊疗过程中的原始记录,有很强的书证作用;同时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疗文件的书写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疗文书的内在质量管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____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正确对待家属同意治疗意见的签字。
《知情同意书》的签订实际上是双向性的,医护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家属对治疗操作同意的签字,在治疗中要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
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式、方法、药物、护理措施的同时,要对家属讲清利弊,充分征求意见,尊重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权。
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____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引产药物〉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三)医院感染管理1.医院感染____应急处理能力;2.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3.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4.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6.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____多重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预防与控制;8.医疗废物的管理;9.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五篇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病床使用率≥85-90%,病床周转次数≥48次/年(每月一个床位周转4次,12个月共周转48次)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治愈好转率≥90%6、麻醉死亡率≤0.02%,麻醉意外发生率≤0.5%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住院产妇死亡率≤0.02%8、2周内再入院发生率、1月内再入院发生率、非预期再手术发生率较前降低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00%,履行对患者各种知情同意的告知率100%10、术前病例讨论,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率100%11、危急值报告率100%,手术部位的标识识别合格率100%1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数≤3天,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天13、手术安全核查率100%,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4、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率100%,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全年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16、急救药品齐全,急救器械完好率100%,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17、出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比例≥60%18、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60%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1、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手术安全核对率100%4、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05、住院期间患者压疮发生率06、住院期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07、护理文书合格率≥95%三、医技质量管理指标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2、检查报告误诊率≤3%3、报告及时性≥95%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放射科:1、X光摄片甲片率≥90%2、废片率≤0.5%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60%5、CT检查阳性率≥60%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检验科: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2、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4、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100%5、报告单审核率达100%6、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病理科: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药剂科:1、处方复核率≥95%2、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4、无假冒伪劣、过期药品5、药品供应满足率≥95%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1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四、药事质量管理指标1、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2%2、抗菌药物品种≤35种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8、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9、门诊患者注射剂药物处方比例≤20%五、院感质量管理指标1、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2、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3、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6 ‰4、留置导尿所致泌尿系感染率≤4 ‰5、血管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率≤4 ‰六、输血质量管理指标1、成分输血率≥95%2、临床用血审批合格率100%3、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4、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输血前四项检查率100%6、输血时效控制:血浆、血小板、红悬、全血7、输血室间质评达标合格(省级)七、病案质量管理指标1、申请单书写合格率≥95%2、报告单合格率≥95%3、处方合格率:≥95%4、病历归档时间≤7天5、甲级病历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八、临床路径: 1、40种临床路径管理病种2、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50%3、临床路径管理入组完成率>90%4、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5、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下降或持平6、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目标一、综合目标1、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规范医疗行为,以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为主线,圆满完成签订的目标管理相关任务。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与考核指标

XX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平安管理组织架构与考核指标一、指导思想落实医院承当的各项功能任务,持续改良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平安、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效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特制定此持续改良方案。
二、制定依据㈠【广西壮族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那么】〔2021年版〕㈡上级文件要求。
㈢本院相关规定。
三、医疗质量管理体系㈠院级管理组织设立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在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技术管理委员会、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
医院质量平安管理委员会主任由XXX院长担任,副主任由各位副院长担任,成员由相关职能科室主任担任,办公室设在质管办。
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职责:1.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委员会是医院质量和平安管理的专门组织,负责全院质量和平安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与协调工作。
医院质量和平安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协调医院各相关委员会的工作。
2.在委员会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制定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平安管理和持续改良方案】、工作方案、质量目标,建立健全本院的各项质量标准、制度和流程。
3.催促各管理委员会按照医院总体质量和平安管理目标,做好有关质量的检查、考核工作,认真研讨本领域内相关问题,提出改良方案,推动相关领域的质量与平安工作,实现质量持续改良。
4.听取各委员会工作报告,审定医院年度质量目标和工作方案;及时研究解决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存在的问题,推动医院质量与平安管理持续改良。
5.定期开展质量与平安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质量与平安意识。
㈡部门质量管理组织在医院各相关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领导下,成立各部门质量和平安管理组织,由各位副院长担任组长,设有医疗医技组、护理组、药事组、控感组、医保农合组、设备组、综合管理组检查小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医保科
21
专职技术人员每年专业技术培训时间
≥20学时
≥20学时
信息中心
22
医疗(普通)设备完好率
≥95%
≥95%
设备科
23
设备校验率
100%
100%
设备科
24
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熟悉本部门、本岗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知晓率
≥90%
≥90%
人事科
25
相关管理人员接受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人数≥80%
临床医技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序号
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目标值
执行部门
数据来源
质控频次
1
出院例数
同比上升
各临床科室
医务科
每季
2
住院手术例数
同比上升
手术科室
医务科
每季
3
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12天
各临床科室
医务科
每月
4
床位使用率★
85-93%
各临床科室
医务科
每月
5
择期手术平均住院日
≤7天
手术科室
医务科
每月
每月
48
输血适应症合格率★
100%
各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每月
49
输血不良反应上报率★
100%
各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个例分析
自体输血率★
≥35%
各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每月
50
急救设备完好率
100%
各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每月
51
甲级病案率
≥90%
各临床科室
病案科
每月
52
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合格率
100%
各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每月
<40 DODS
各临床科室
药剂科
每月
38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20%
各临床科室
药剂科
每月
39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60%
各临床科室
药剂科
每月
40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
≤30%
手术科室
药剂科
每月
41
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
≥90%
手术科室
药剂科
每月
42
I类切口术前0.5-2h抗菌药物使用正确率★
护理部
每月
66
医院感染发生率
≤8%
全部科室
院感科
每月
67
医院感染漏报率
≤20%
院感科
每月
68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95%
院感科
每月
69
多耐药感染发现率
同比下降
微生物室
院感科
每月
70
多耐药感染检出率
同比下降
微生物室
院感科
每月
71
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
≤1.5%
手术科室
院感科
每季
72
手术风险分级(0,1,2,3)(NNIS)手术部位感染率
院办
9
对员工医院价值取向的培训和教育的知晓率
0.8
0.8
党办
10
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
100%
100%
院办
11
院级指令性任务落实率
100%
100%
院办
12
多种渠道和方式公开“三重一大”信息,职工知晓率
≥80%
≥80%
院办
13
传染病报告率
100%
100%
公共卫生科
14
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100%
100%
公共卫生科
53
门诊处方合格率
≥95%
各临床科室
药剂科
临床药学室
每月
54
门诊病历合格率
≥90%
各临床科室
门诊部
每月
55
门诊医师按时出诊率
100%
各临床科室
门诊部
每月
56
预约诊疗预约率
≥10%
各临床科室
门诊部
每月
57
预约诊疗应约率
≥5%
各临床科室
门诊部
每月
58
基础护理合格率
≥90%
各临床科室
护理部
每月
59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00%
100%
医务科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15
医务人员传染病处置流程知晓率
100%
100%
公共卫生科
16
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率
≥95%
≥95%
公共卫生科
17
目录外药品费用占总药费的比例
≤3%
≤3%
医保科
18
目录内诊疗项目使用率
≥90%
≥90%
医保科
19
检查检验费用占总医疗费的比例
≤45%
≤45%
医保科
20
药费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
人事科
30
卫技人员占全院总人数比重
≥70%
≥70%
人事科
31
全体员工熟悉本部门及本岗位相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知晓率
≥90%
≥1.15:1
人事科
32
继续医学教育达标率
≥90%
≥90%
科教科
33
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学术成果中临床类占有率
≥50%
≥50%
科教科
34
科研项目医院配套经费到位率
≥80%
≥80%
科教科
≥50%
≥50%
医务科
感染管理科
54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
≥80%
≥80%
医务科
感染管理科
55
门诊处方合格率
≥95%
≥95%
门诊部
56
门诊病历合格率
≥90%
≥90%
门诊部
57
门诊医师按时出诊率
100%
100%
门诊部
58
人员掌握灭火器材使用正确率
100%
100%
安全保卫科
59
监控设备设施完好率
100%
同比下降
各临床科室
医务科
个例分析
12
住院患者术后死亡例数★
0
各临床科室
医务科
个例分析
13
住院患者危重死亡例数★
同比下降
各临床科室
医务科
个例分析
14
住院患者自动出院例数★
同比下降
各临床科室
医务科
个例分析
15
恶性肿瘤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符合例数★
同比下降
手术科室
临床科室
个例分析
16
非计划再手术例数★
≥95%
≥95%
护理部
43
院内感染发病率
≤10%
≤10%
感染管理科
44
医院感染漏报率
≤10%
≤10%
感染管理科
45
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
≥96%
≥96%
感染管理科
46
医院感染现患率
≤8%
≤8%
感染管理科
47
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
≤1.5%
≤1.5%
感染管理科
48
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30%
≤30%
≥90%
手术科室
药剂科
每月
43
I类切口术后24小时停药率★
≥90%
手术科室
药剂科
每月
44
基本药物使用比例(按金额)★
>17%
各临床科室
药剂科
每月
45
住院患者治疗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
≥30%
各临床科室
药剂科
每月
46
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95%
手术科室
医务科
每月
47
成分输血比例★
≥85%
各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个例分析
22
主要病种出院患者随访率
≥80%
各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每季
23
住院患者危重比
≥10%
各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每季
24
三四级手术率
≥20%
手术科室
临床科室
每季
25
住院并发症发生率
同比下降
各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每季
26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
同比上升
各临床科室
医务科
每季
27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
同比上升
各临床科室
86
门诊患者满意度
≥95%
门诊医技科室
客服中心
每季
87
出院患者满意度
≥95%
临床科室
客服中心
每月
88
职工满意度
≥95%
部分临床医技科室
客服中心
每季
89
节能降耗
患者人均支出较去年下降
临床科室
总务科
每季
职能科室考核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名称
全院目标
科室目标
管控科室
1
甲级病案率
≥90%
≥90%
病案科
2
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
≥90%
各临床科室
护理部
每月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