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散财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单独招生语文真题练习题(含答案) (3)

单独招生语文真题练习题(含答案) (3)

2022年单独考试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题共20小题,前面10题是单选题,后面10题为多选题共60分)1.在下列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一虛一实,双线并行”构思方式的是()A.《婴宁》B.《金鲤鱼的百裥裙》C.《苦恼》D.《麦琪的礼物》2.下列对比词语中,三次出现、贯穿《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的一组是()A.盛与衰B.得与失C.成与败D.兴与亡3.下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反问句中,引出“抱定宗旨”一段结语的是()A.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B.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C.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砥砺德行)D.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敬重师长)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B.母亲觉得这个人好像有些面熟……C.青春,是天涯的一抹彩霞,转瞬即逝,却美轮美奂。

5.词语中划横线的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相形见绌(不足)B.负荆请罪(辜负)C.不共戴天(顶着)6.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是一项重要的科研_____。

②英雄的事迹_____着一代代青年努力学习,认真工作。

③我们要爱护公物,不要_____桌椅。

A.结果鼓励损坏B.成果鼓舞损坏C.成果鼓动损坏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万里长城的各个游览点上,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B.青虫破茧成蝶,是因为生命航线中安排了破茧这一艰苦航程。

C.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热闹的掌声。

8.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顺序是()①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

②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

③人一切都可以失去,唯独不能失去希望。

④他是生命的源泉、阳光。

5黄金象征财富,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A.②④①③5B.①④②③5C.5①④③②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是()的诗句。

2021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三)

2021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三)

2021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三)作者:来源:《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第12期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每小题4分,共24分)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捐躯堕落羸弱风声鹤唳B.疲惫涣散演绎黯然神伤C.诵读感慨风采关怀备至D.奚落擅长贸然贻然自得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几个月,他一直深入矿区体验生活,终于写出了这部人人都的好作品。

②北京市西部和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为一片低缓的平原。

③经过努力,我国已完成SARS疫苗的研究,即将进入临床。

A.夸耀逐步实验B.夸奖逐渐试验C.夸奖逐步实验D.夸耀逐渐试验A.王林待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B.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C.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主要有班級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D.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也许做不了光芒四射的太阳,那就做一盏光线柔和的路灯,照亮行人前方的路;;我们也许做不了鲜艳欲滴的花朵,那就做一棵翠色欲流的小草,装点无边的春色。

A.我们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

B.我们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

C.我们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

D.我们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光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刺激信号,而不仅是能量的来源。

由于光的作用,人和许多动物才能感觉到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彩,才能使其有空间定向与时间定位本领,从而与生存环境保持统一。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城郊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气人生 夏明亮 马寅初于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酿酒作坊主家庭。父亲把继承家业、进一步振兴家声的希望寄托到他身上。对于父亲的安排,少年马寅初表示不满。在父亲鞭打逼迫下,他毅然跳入江中,以死抗争,幸而被人救起。终于,由人作保,16岁的马寅初踏上了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艰辛之路。他先后在上海育英书馆、天津北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勤奋苦读。其间,马寅初的父亲与他断绝了一切经济联系;这给马寅初的求学造成了很大困难,但他历尽苦辛,百折不挠。 毕业后,马寅初于1916年回到阔别多年、灾难深重的祖国,接受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担任了北大经济系教授。 在长期的观察研究过程中,马寅初深入了解并掌握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聚积财富的内幕材料和国民党统治集团大发国难财的罪恶事实。对此他深恶痛绝,大加鞭挞。 蒋介石政权慑于马寅初在国内外的崇高威望,只好采用软的一手,欲派马寅初出国考察,并许以驻美大使职务。马寅初向社会各界严正声明:“有人想要封住我的嘴,不让我说话,这办不到!”他断然拒绝这个“美差”,斩钉截铁地回答蒋介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我决不离开祖国!” 在对马寅初采用拉拢、利诱、收买、威胁等手段统统失败之后,蒋介石黔驴技穷,终于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动用宪兵,秘密逮捕马寅初,在集中营关押近5年。出狱后,他照例发表文章,到处演讲。在演讲时他干脆事先写好遗嘱。当时上海各界爱国人士曾联名赠送给他一块大横匾,上书“马首是瞻”四个大字,可谓直抒民意。 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已达6亿,并且以每年1300万左右的速度剧增。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年届古稀的马寅初立即投入到人口学研究领域。经过5年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1957年7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新人口论》,提出,在中国,控制人口已是刻不容缓!并提出了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建议——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对人口控制要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实行行政干预,并辅之以经济措施,实行普及应用节育方法,等等。 国内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针对《新人口论》的大批判。针对一些歪曲事实、以势压人的批判,马寅初公开声明:“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学术问题贵乎争辩,愈辩愈明,不宜一遇袭击,就抱‘明哲保身,退避三舍’的念头。相反,应知难而进,不应向困难低头。” 他坚定地说:“人口问题,在中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以及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我已经研究并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我有责任说出来,并坚持到底。” 23.下列对于马寅初的“人口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许多人还没有重视中国人口问题的时候,马寅初预警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提出控制人口增长已刻不容缓。 B.马寅初的“人口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远见卓识,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建议,批判马寅初使中国失去了及时控制人口数量的机会。 C.国内在学术界掀起的针对《新人口论》的大批判,开始还是纯粹的学术争论,但很快演变成了一场政治运动。 D.马寅初坚持自己的人口论,是因为他的理论的提出是科学严谨的,并且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办法。 2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作为经济学家,马寅初不仅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艰难的境遇中,体现出了高贵的品质。 B.马寅初抨击蒋介石,主要是因为蒋介石维护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利益,大发国难财,而不只是出于私怨。 C.“马首是瞻”是人们对马寅初爱国行为的褒奖,表达了人们对他的信任、支持、拥戴和景仰之情。 D.在关系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一次又一次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抉择。 E.人口问题,在中国是一个极大的问题,马寅初立即投入研究并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包括实行行政干预,并辅之以经济措施,实行普及应用节育在内的办法。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总动员专题58-筛选文中信息之筛选信息(解析版)

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总动员专题58-筛选文中信息之筛选信息(解析版)

【考点掘金】考点呈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力气层级为理解B。

考点掘金:考向57:判定人物性格特征考向58:筛选整合信息【金脉分布】考向省市课标京皖闽鄂湘桂苏赣辽鲁川津浙渝粤考向57:人物性格√√√√√√√√√考向58:筛选信息√√√√【考情猜想】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信息筛选的题目除湖南浙江没考其余省市都进行了考核,多以选择题的题型毁灭,北京、江苏、四川和广东以主观的形式毁灭,难度不大,虽然这四个省市考核主观题目,但代表一种方向,考核的省市应当会越来越多。

由此可以预知,15年的高考,信息筛选的题目还是各省市重点考核的内容,平常留意积累、强化记忆。

【高考金脉】真题一:【202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

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

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及长,清静好,与从兄泰齐名。

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

”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

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

”乃欣然就职。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

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爱文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其见重如此。

一般元年,以母忧去职。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

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

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

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

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

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

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否则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就无法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很难持久。

正如宋代耿延年在总结信州铅山铜场兴衰的原因时指出:“惟务与民共利,经久可行。

不欲专利于官,而有害于民;不欲取办一时,而贻患于后。

”入中也是如此。

官府依据入中法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规定的沿边地点,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他处领取现钱或金银、盐、茶、香药等,“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

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

商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谓之买扑。

宋代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官府所定竞标价必须适中,即一方面竞标者以这一竞标价承包后,通过经营可以获取承包利润;另一方面,官府作为招标者,以这一竞标价转让经营权后可以尽可能地获取最大化的财政收入。

这就是“承扑者无破败之患,而官入之利,有常而无失也”。

换言之,竞标价不能太高,否则竞标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另一方面,如竞标价太低,官府作为招标者无法从转让经营权中获得财政收益,同样,这种买扑承包也没必要存在。

宋代的入中法能较长久地实行一段时期,其基础也是官商双方共利双赢。

如有一方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就会中止双方的平等自愿合作。

入中法中政府得到的好处甚多,既可通过卖茶获利,更重要的是又可通过商人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

而对于商人来说,则可获得较丰厚的商业利润。

相反,入中法的失败,其关键原因就是大量茶引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人只好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

正如文彦博指出的:“非茶法弊,盖昔年用兵西北,调边食急,用茶偿之,其数既多,茶不售则所在委积,故虚钱多而坏法也。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测试(测试)-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测试(测试)-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测试(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11分)(2024·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最新模拟题】阅读《出师表》,回答小题。

出师表诸葛亮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做之、袆、允之任也。

1.(3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卑鄙:(2)顾:(3)驽钝:2.(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3.(4分)诸葛亮认为蜀国已经具备了出师北伐的哪两个条件?(7分)(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最新模拟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日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巢,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别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若夫..霪雨霏霏(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发议论)B.至若春和景.明(日光)C.而或长烟一.空(全)D.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语气)5.(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用一连串的四字短句,层层渲染,写天气的恶劣,人心的酸楚,突出了一种悲凉的情景。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三国志 鲁肃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三国志 鲁肃传》(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三国志 鲁肃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

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

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

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

时孙策已甍,孙权尚住吴,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

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

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规模如此,亦自无嫌。

”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

肃将入阁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近曰:“未也。

”众人闻之,无不愕然。

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

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征肃,始当显耳。

”权抚掌欢笑。

建安二十二年卒,肃年四十六。

(节选自《三国志·鲁肃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B .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C.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D.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桓文,是齐桓公、晋文公的并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马援散财阅读答案篇二:马援散财阅读答案最近有网友提出“文言文马援散财翻译新概念阅读文言文”等问题,小小知识站提取了各大知名网站有关“文言文马援散财翻译新概念阅读文言文”的部分信息,请注意,文中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不要相信任何联系方式。

下文是关于“文言文马援散财翻译新概念阅读文言文”的一些信息:题目:一、曾子猪翻译二、曾子不受赐翻译(开头是曾子弊衣而耕与鲁)三、开头是“孔子过侧”的这篇文言文1孔子过侧的“侧”是什么意思?2夫子式而听之的“之”是什么意思?3“然”是什么意思?4昔者吾舅于虎的“于”是什么意思?5何为不去也的“为”是什么意思?7小子识之的“之”是什么意思?8小子识之的“识”应该读为--?9式而听之中的而表示顺接还是转接?10文中的“夫子”表示--?11妇人当时在墓前哭的是--?12妇人的和因何而?13“而曰”前省略了主语,如果补出来,应该是--?14文中哪个句话可作为本文主题?并且翻译出来。

四、开头是“昔者曾子处”的这篇文言文翻译嗯。

每篇文言文翻译的时候最好稍微短点。

特别是曾子猪,越短越好。

翻译时候要做到字字翻译。

参考:曾子之妻之,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彘。

妻适来,曾子欲捕彘之,妻止之曰:"特与戏耳。

"曾子曰:"非与戏耳。

非有知也,待父母而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之,是教子也。

母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去,他的跟在后面哭着要去。

曾子的没有办法,对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猪给你吃。

"曾子的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了,他的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

小孩子并不懂事,什麽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如果哄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他人。

母亲哄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说完,曾子便了猪给孩子吃。

赏析: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竞把猪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影响后。

但这不见得是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酷的,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严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

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

有一天,他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因为他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鲁国的国君觉得这样的名人穿如此破旧的衣服在田里耕作,有失鲁国的体面,也失曾子的面子。

于是,他就派人对曾子说,国看到你如此鼎鼎的却穿着这麽破旧的衣服劳作,要封给你一块采邑,权切给你添置几件衣服用吧。

可是,曾子并不领情。

他坚决不受。

没办法,国派的人只好回去。

国又让他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来来回回反复多次,曾子坚持不收。

使者就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

曾子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

他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

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的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他吗?后来这件事让孔子知道了,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的。

这就是人的节,几千年来的文人们崇奉的节。

离我们久远的文人,宁可穿破旧的衣服,也不愿接受别人的馈赠,那怕是国君的。

也在今天的人看来,这曾子也太迂腐透顶了,国君送的,也不是他私人的所有,应该说是的,的么,不要白不要。

也不需去感谢何人。

况且,这么大,他曾子享受一点也少不了什么。

可曾子为了节,竟然甘愿穿破衣,苦劳作,过清贫的日子。

让人不可思议。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吧,那还会有如此的傻冒,的畏你不;侵吞利益,畏手段不狠,畏捞之不足,哪里还管什么节。

这些心的人,已不能用蛀虫来形容他们了,他们是一群饕餮着,饕餮的是,是的血肉。

曾子的话,已经说过了几千年,一个社会的穷文人说的话,完全不必当作什么教义顶礼膜拜,他的话也丝毫没有约束力,但我还是要你记住这句话: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我能不畏乎问题:新概念阅读文言文司马光好学翻译回答:...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类似问题:司马光好学一则关于司马光文言文的题。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阅读司马光救友文言文,司马光这题。

求解司马光 2题{文言文}15,16,17,18小题司马光怎么做,因为文言文居安思危文言文问题:初中文言文翻译方法回答:翻译古文实在是太难了,怎么办呢?试试六字法,可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六个字是:对、增、删、移、留、换。

一、对,即对译法。

也就是用现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如: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即增添法。

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 问题:新概念阅读文言文司马光好学翻译回答:...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类似问题:司马光好学一则关于司马光文言文的题。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阅读司马光救友文言文,司马光这题。

求解司马光 2题{文言文}15,16,17,18小题司马光怎么做,因为文言文居安思危文言文问题:快点哦!!!回答:孔子见罗①雀者,所得皆口②小雀。

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雀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口食而易得。

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曰:善惊以远害③,利食④而忘患,自⑤其心⑥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⑦则有全身之阶⑧,随小者之憨⑨而有危亡之败⑩也。

[注释]①罗:网捕鸟。

②...... 问题:文言文的修辞回答:和现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

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

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1)、借。

文言文中,借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

如:臣本布衣,躬耕于。

(诸葛亮出师表... 问题:4个方法教你轻松背文言文回答:同学们在学语文的会发现,教材中文言文篇幅较多,明珠璀璨,字字瑰丽。

可一说到背诵,不少同学就开始头痛发晕,即使勉强背会,过上一段时间,也还是物归原主,把课文还给了课本,考试时往往会出现空白、杜撰、改写等症状,患上了文言背诵健忘症。

以下提供几个处方,供备用。

第一处方:抄写课文,强化巩固。

传统的背诵秘诀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用... 问题: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备考回答: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与实词配合,中间或前后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被称为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

牢牢掌握这些句式的变化,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有很大帮助。

一、表述语气1.有以、无以,分别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没有用来的办法。

2.有所、无所,分别译为有、没有。

3.... 问题: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回答:桃花源记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与朱元思书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 问题:文言文的修辞回答:和现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多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表达效果。

其中有些修辞格的运用较为频繁。

了解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自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这里着重说明的是现汉语中不常见,或对文言文阅读理解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

(1)、借。

文言文中,借修辞格运用的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

如:臣本布衣,躬耕于。

(诸葛亮出师表... 问题: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的句子翻译回答:桃花源记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与朱元思书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 问题: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需注意的3点回答:...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是这并没有在今年的中考[]试题中体现出来。

然而虽然在文言文的选择上并没有选择新加入的文章,但是我们从考题的具体内容上可以发现,考查方向有别于往年的。

除了,常见的对实词的解释,对重点句子的翻译之外,第三题开始注重考查孩子们对整个文言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筛选对比能力。

也就是说,需要在原文找原句... 问题:文言文学方法口诀回答:文言文短小思想深刻,结构层次也较清晰。

同学们学文言文,积累知识须坚持。

初学方法要定格,多求全不消化。

文学常识心里明了,字词语义认读准。

翻译不能全盘上,多看注释勤思考。

重点句、关键句、特殊句,直译意译相结合。

熟读背诵经常用,看看提示文意通。

谦虚认真学古人,妙笔生花文章新问题:初中生学文言文应掌握的口诀回答:文言文短小思想深刻,结构层次也较清晰。

同学们学文言文,积累知识须坚持。

初学方法要定格,多求全不消化。

文学常识心里明了,字词语义认读准。

翻译不能全盘上,多看注释勤思考。

重点句、关键句、特殊句,直译意译相结合。

熟读背诵经常用,看看提示文意通。

谦虚认真学古人,妙笔生花文章新问题:初中文言文学方法回答:一、学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来讲解。

预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同学请教。

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 问题:生如何学好文言文回答:一、如何攻克文言文不少学生害怕学文言文,觉得自己虽然花了不少精力学,有了一定量的知识积累,但在没有的帮助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却不强,应对考试常会感觉比较困难。

其实,攻克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找对了方法。

怎样学文言文才能更有效呢?具体来说,可以按读、译、诵、析、结、练六个主要步骤进行学。

读。

学文言文一定要读,应该在理解句...篇三:马援散财阅读答案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